浙江省 2011届高考考试样卷 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撒气(s) 姊妹(zi) 怒发冲冠(guan)请君入瓮(weng) B.甲胄(zhou)谶语(chen)开门揖盗(yi) 用舍行藏(cong C.曲笔(q)襁褓( qiang)铄石流金(shu) 居室逼仄(zhe) D.韬略(tao)泥泞(ning)厚此薄彼(bo)朔风砭骨(bion) 2.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穿过时空隧道,我仿佛看到了文昌阁里众人膜拜、香火缭绕的场景,仿佛听到了莘 莘学子之乎者也的读书声,仿佛体会到了举人们金榜题名的喜悦 B.启明星点缀在天边,月亮的清辉倾泻而下,在水中放射出神秘的光芒,河水仿佛化 作降自天界的甘露,可净化人间的一切污秽和不祥。 C.如果没有人去惊动一座山,不在山中开凿路径架设缆车,而是任由它生长,它必定 会往野性、蓬勃的方向去,成为大地上突兀而起的一块坚硬骨节。 D.夜阑人静,萤火虫在月色下闪烁着幽幽的微光,在儿子轻微的酣声中,这个纯朴的 农家女人一针一线地编织着这件承载着母爱的毛衣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纵观当下国内众多谍战题材作品,信仰被抽象成一个特征,信仰什么、为什么信仰 都不再重要,浓墨重彩渲染的是由执著信仰而产生的力量 B.形形色色的“赠品经济”让商家绞尽了脑汁:虽说同是变相让利,可戏法人人会变, 各有巧妙不同,只有棋高一着,才能在竞争中占得先机。 C.民众对司法的一些负面情绪,固然跟司法腐败有莫大关系,但确实也有部分无良媒 体,从非专业角度对案件进行了情绪化炒作,导致负面消息甚嚣尘上。 D.风骨不仅是文艺批评的一个标准,也代表着文艺作品的品质,但遗憾的是,近些年 来,风骨不再成为多数作家的自觉追求,风骨之说颇有些大音希声。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联合国官员表示,中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前夕宣布量化减排目标,显示了中 国政府继续加大力度减少经济发展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坚定决心。 B.人们习惯用百度、雅虎等搜索引擎代替传统工具书的当下,十年一修的《辞海》(第 六版)彩图本却完成了“四个月卖了7万套”的惊人销售数字。 C.《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一一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已经正式实施,该标准对食 品过度包装做出了强制性规定,这使有关部门遏制过度包装有了一把尚方宝剑
浙江省 2011 届高考考试样卷 语 文 试 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撒.气(sā) 姊.妹(zǐ) 怒发冲冠.(guān) 请君入瓮.(wēng) B.甲胄.(zhòu) 谶.语(chèn) 开门揖.盗(yī) 用舍行藏.(cáng) C.曲.笔(qū) 襁.褓(qiǎng) 铄.石流金(shuò) 居室逼仄.(zhè) D.韬.略(tāo) 泥泞.(nìng) 厚此薄.彼(báo) 朔风砭.骨(biān) 2.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穿过时空隧道,我仿佛看到了文昌阁里众人膜拜、香火缭绕的场景,仿佛听到了莘 莘学子之乎者也的读书声,仿佛体会到了举人们金榜题名的喜悦。 B.启明星点缀在天边,月亮的清辉倾泻而下,在水中放射出神秘的光芒,河水仿佛化 作降自天界的甘露,可净化人间的一切污秽和不祥。 C.如果没有人去惊动一座山,不在山中开凿路径架设缆车,而是任由它生长,它必定 会往野性、蓬勃的方向去,成为大地上突兀而起的一块坚硬骨节。 D.夜阑人静,萤火虫在月色下闪烁着幽幽的微光,在儿子轻微的酣声中,这个纯朴的 农家女人一针一线地编织着这件承载着母爱的毛衣。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纵观当下国内众多谍战题材作品,信仰被抽象成一个特征,信仰什么、为什么信仰 都不再重要,浓墨重彩 ....渲染的是由执著信仰而产生的力量。 B.形形色色的“赠品经济”让商家绞尽了脑汁:虽说同是变相让利,可戏法人人会变, ....... 各有巧妙不同 ......,只有棋高一着,才能在竞争中占得先机。 C.民众对司法的一些负面情绪,固然跟司法腐败有莫大关系,但确实也有部分无良媒 体,从非专业角度对案件进行了情绪化炒作,导致负面消息甚嚣尘上 ....。 D.风骨不仅是文艺批评的一个标准,也代表着文艺作品的品质,但遗憾的是,近些年 来,风骨不再成为多数作家的自觉追求,风骨之说颇有些大音希声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联合国官员表示,中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前夕宣布量化减排目标,显示了中 国政府继续加大力度减少经济发展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坚定决心。 B.人们习惯用百度、雅虎等搜索引擎代替传统工具书的当下,十年一修的《辞海》(第 六版)彩图本却完成了“四个月卖了 7 万套”的惊人销售数字。 C.《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已经正式实施,该标准对食 品过度包装做出了强制性规定,这使有关部门遏制过度包装有了一把尚方宝剑
D.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由于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不健全,措施不到位,致使一些 有历史意义的古建筑、碑碣、遗址等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5.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字)(3分) 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具有全球共识性的选择,将改变每一个企业、机关、家庭、个人的生 产、工作、消费和生活的方式。然而,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与发达国家有显著的不同。 发达国家早已走过了工业化阶段,正在朝着全面信息化的方向前进。而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 家,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低、生态环境脆弱,易受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并且中国正处 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多重压力。这使得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更为复杂,不能照搬西方提出的发展模式。 口口囗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6.阅读下面的材料,分析调査数据并归纳岀四个结论。要求分析正确,语言简明、准确。 (4分) 南方某网站发起“你担心西南大旱有何影响”的调查,问卷共列出9个选项,网友只能 就其中自己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投票。共有60000余名网友参与了此项活动调查结果如下 序号问题项 关注度(% 南方和北方是否会同旱? 21.5 粮价上涨是否虚惊一场? 城市用水是否会实行限额供给制? 西南水电供应骤减、煤价上扬电价是否会上涨? 玉龙雪山、丽江古城是否风景依旧? 水利建设待启水利概念股是否会受到热捧? 8.4 鲜花受旱世博、亚运用花是否会受到影响? 6.3 茅台酒、普洱茶的生产是否会遭受影响,导致价格上涨?4.1 其他 (1)
D.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由于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不健全,措施不到位,致使一些 有历史意义的古建筑、碑碣、遗址等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5.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25 字)(3 分) 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具有全球共识性的选择,将改变每一个企业、机关、家庭、个人的生 产、工作、消费和生活的方式。然而,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与发达国家有显著的不同。 发达国家早已走过了工业化阶段,正在朝着全面信息化的方向前进。而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 家,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低、生态环境脆弱,易受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并且中国正处 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多重压力。这使得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更为复杂,不能照搬西方提出的发展模式。 □□□□□□□□□□□□□□□□□□□□□□□□□ 6.阅读下面的材料,分析调查数据并归纳出四个结论。要求分析正确,语言简明、准确。 (4 分) 南方某网站发起“你担心西南大旱有何影响”的调查,问卷共列出 9 个选项,网友只能 就其中自己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投票。共有 60000 余名网友参与了此项活动,调查结果如下: 序号 问 题 项 关注度(%) 1 南方和北方是否会同旱? 21.5 2 粮价上涨是否虚惊一场? 17 3 城市用水是否会实行限额供给制? 15 4 西南水电供应骤减、煤价上扬,电价是否会上涨? 12.6 5 玉龙雪山、丽江古城是否风景依旧? 10.6 6 水利建设待启,水利概念股是否会受到热捧? 8.4 7 鲜花受旱,世博、亚运用花是否会受到影响? 6.3 8 茅台酒、普洱茶的生产是否会遭受影响,导致价格上涨? 4.1 9 其他 4.5 (1)
(2) (4) 7.根据情境,在下面空格中补写父亲说的话。要求:语言表达鲜明、得体。(不超过70字) (5分) 我打电话给水站要求送桶装水。过了好一会儿,师傅才气喘吁吁地把水送到,原来电梯 停电了,他是爬了十八层楼梯上来的。 因为还得给别家送水,师傅顾不上休息,提着空桶就出门。我正准备随手把门关上,父 亲忙拦住我,扶着门对楼道上的师傅说了声“再见"”,直到他拐过楼梯口,才轻轻地把门关 干吗不把门关上,大冷天的,您站在门口小心冻病了。”我说 父亲淡淡地回答:“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囗囗囗口口口口囗口口口囗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囗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我终于明白,温暖人心的往往正是细微处显示的一份善良。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8-11题。(12分) 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叫做过度理由效应。简单地说,外在动机,例如金钱或物质奖励, 会降低一个人工作表现的内部动机。心理学上的自我知觉理论对这种过度理由效应的解释 是,当外在动机出现时,人们会将注意更多地放在外在动机的奖励上,而减少了对活动本身 的享受和对满足感的关心。这种效应将人们的动机转化为外部的因素,而削弱了本来存在的 内部动机 有关过度理由效应最早的一个例子来自于心理学家马克兰博等人1973年对一群3~5 岁大的孩子的实验。一组孩子只要用毡头笔画画,就会得到一条“干得棒”的缎带;另外一 组孩子会不定时地收到同样的奖励第三组孩子则不给奖。所有的孩子都用同样的画笔画画 而且绘画对于学龄前孩子来说是非常受欢迎的活动。这之后,研究人员让所有这些孩子都再
(2) (3) (4) 7.根据情境,在下面空格中补写父亲说的话。要求:语言表达鲜明、得体。(不超过 70 字) (5 分) 我打电话给水站要求送桶装水。过了好一会儿,师傅才气喘吁吁地把水送到,原来电梯 停电了,他是爬了十八层楼梯上来的。 因为还得给别家送水,师傅顾不上休息,提着空桶就出门。我正准备随手把门关上,父 亲忙拦住我,扶着门对楼道上的师傅说了声“再见”,直到他拐过楼梯口,才轻轻地把门关 上。 “干吗不把门关上,大冷天的,您站在门口小心冻病了。”我说。 父亲淡淡地回答:“□□□□□□□□□□□□□□□□□□□□□□□□□□□□□ □□□□□□□□□□□□□□□□□□□□□□□□□□□□□□□□□□□□□□□” 我终于明白,温暖人心的往往正是细微处显示的一份善良。 二、现代文阅读(共 32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8—11 题。(12 分) 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叫做过度理由效应。简单地说,外在动机,例如金钱或物质奖励, 会降低一个人工作表现的内部动机。心理学上的自我知觉理论对这种过度理由效应的解释 是,当外在动机出现时,人们会将注意更多地放在外在动机的奖励上,而减少了对活动本身 的享受和对满足感的关心。这种效应将人们的动机转化为外部的因素,而削弱了本来存在的 内部动机。 有关过度理由效应最早的一个例子来自于心理学家马克·兰博等人 1973 年对一群 3~5 岁大的孩子的实验。一组孩子只要用毡头笔画画,就会得到一条“干得棒”的缎带;另外一 组孩子会不定时地收到同样的奖励;第三组孩子则不给奖。所有的孩子都用同样的画笔画画, 而且绘画对于学龄前孩子来说是非常受欢迎的活动。这之后,研究人员让所有这些孩子都再
进行自由游戏的阶段,结果发现,之前每次画画都会得到奖励的孩子明显比其他人使用毡头 笔画画的几率要小。研究者因此认为,期望的奖励会损害人们之前对些很有意思的活动的 内部动机。在兰博等人1976年的另外一个数学游戏实验中,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 对于过度理由效应,心理学家们有着不同的看法。认知评价理论认为,那些有形奖励, 比如说金钱,可以被看做是一种控制力和强迫的源泉,它们可以降低人们的自我决定感,从 而削弱人们的内部动机。而那些不定时出现的奖励并不会强迫人们完成某种任务,所以很难 被视为一种控制力,也就不太可能削弱内部的动机。此外,无形的精神奖励,例如褒扬会 提升人们的自我决定感,并让人们感觉自己很有能力,因此提升人们的内在动机 过度理由效应的有趣之处在于,它从一个侧面挑战了心理学理论中一直被公认的强化 原则”——奖励可以提升行为发生的概率。除此之外,过度理由效应在教育领域的实际应用 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此人们认识到物质奖励并非是万能的,而精神鼓励在促进儿童正 确行为的塑造上却略胜一筹。不仅是对于儿童,心理学家伍德黛西在1999年前后进行的一 系列研究综述显示,物质奖励对内部动机的消解同样也发生在成人身上,特别是在不管任务 做的是好是坏都有奖励的情况下。而精神上的激励,比如口头的表扬和非期望中的不固定奖 励则不会降低内部动机,鼓励甚至还会提高内部动机。不过有的研究也显示,对于表现优异 者和枯燥乏味的任务的物质奖励也会提高人们的内部动机。 8.下面各句说法符合“过度理由效应”的一项是 A.孩子在玩弹子游戏时给予奖励会强化孩子对该游戏本身的兴趣。 B.孩子在玩弹子游戏时给予奖励会弱化孩子对该游戏本身的兴趣 C.孩子在玩弹子游戏时给予奖励会强化或弱化孩子对该游戏本身的兴趣。 D.孩子在玩弹子游戏时给予奖励基本不会影响孩子对该游戏本身的兴趣 根据文本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对待奖励会不会削弱内部动机的问题上,认知评价理论同意“强化原则”的观点 而否定过度理由效应的说法 B.黛西进行的系列研究不同于兰博等人的数学游戏实验的地方,在于关注了“过度理 由效应”在成人身上的表现 C.过度理由效应在教育领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它引导教育工作者将注意力更多地集 中在精神鼓励方面
进行自由游戏的阶段,结果发现,之前每次画画都会得到奖励的孩子明显比其他人使用毡头 笔画画的几率要小。研究者因此认为,期望的奖励会损害人们之前对一些很有意思的活动的 内部动机。在兰博等人 1976 年的另外一个数学游戏实验中,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 对于过度理由效应,心理学家们有着不同的看法。认知评价理论认为,那些有形奖励, 比如说金钱,可以被看做是一种控制力和强迫的源泉,它们可以降低人们的自我决定感,从 而削弱人们的内部动机。而那些不定时出现的奖励并不会强迫人们完成某种任务,所以很难 被视为一种控制力,也就不太可能削弱内部的动机。此外,无形的精神奖励,例如褒扬,会 提升人们的自我决定感,并让人们感觉自己很有能力,因此提升人们的内在动机。 过度理由效应的有趣之处在于,它从一个侧面挑战了心理学理论中一直被公认的“强化 原则”——奖励可以提升行为发生的概率。除此之外,过度理由效应在教育领域的实际应用 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此人们认识到物质奖励并非是万能的,而精神鼓励在促进儿童正 确行为的塑造上却略胜一筹。不仅是对于儿童,心理学家伍德·黛西在 1999 年前后进行的一 系列研究综述显示,物质奖励对内部动机的消解同样也发生在成人身上,特别是在不管任务 做的是好是坏都有奖励的情况下。而精神上的激励,比如口头的表扬和非期望中的不固定奖 励则不会降低内部动机,鼓励甚至还会提高内部动机。不过有的研究也显示,对于表现优异 者和枯燥乏味的任务的物质奖励也会提高人们的内部动机。 8.下面各句说法符合“过度理由效应”的一项是 ( ) A.孩子在玩弹子游戏时给予奖励会强化孩子对该游戏本身的兴趣。 B.孩子在玩弹子游戏时给予奖励会弱化孩子对该游戏本身的兴趣。 C.孩子在玩弹子游戏时给予奖励会强化或弱化孩子对该游戏本身的兴趣。 D.孩子在玩弹子游戏时给予奖励基本不会影响孩子对该游戏本身的兴趣。 9.根据文本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对待奖励会不会削弱内部动机的问题上,认知评价理论同意“强化原则”的观点 而否定过度理由效应的说法。 B.黛西进行的系列研究不同于兰博等人的数学游戏实验的地方,在于关注了“过度理 由效应”在成人身上的表现。 C.过度理由效应在教育领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它引导教育工作者将注意力更多地集 中在精神鼓励方面
D.有研究表明,当人们在完成一些枯燥乏味的任务时,适当地给予物质奖励也能够提 高人们的内部动机 10.请用自己的话解释“内部动机”这一概念。(3分) 11.在美国,很多学校采取读一本书发一个奖品的办法鼓励孩子们读书,请结合本文内容, 对这一做法作简单评价。(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20分) 胡安发现了一条绳索 秘鲁]弗朗西斯科埃斯卡特 胡安发现了一条从天上垂下来的绳索。 那条长得令人难以置信的绳索一直往上延伸,延伸,直至消失在冬日的云层里,胡安一 边看着它一边想身边没有人会相信他看到的这一幕。 这孩子太孤独,出现幻觉了。”听到胡安的故事,他姑姑会这么说。“应该带他去看心 理医生!最后她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于是胡安一直跑回了家,看见他爸爸正坐在门口的那段老树干上。“有一条绳子从天上 垂下来『胡安喊道。 父亲沉默地看了他一眼,好像胡安说的是一种奇怪的无法理解的方言。 胡安痛恨没有人认真地对待这件事然而他已经习惯了人们总是把他当成一个小孩子, 尽管他都快十岁了,在大草原上可以骑着自行车到处来去。 爸爸,你得看看,我发现的那条绳子非常粗大,我一个人没法把它运回家。”胡安试 着用父亲的语言表达,想让他别再像平时那样用轻蔑的表情看着自己 请您跟我来一下吧,爸爸,就一会儿。”胡安哀求道。 但这仍是徒劳,父亲不喜欢胡安求他玩耍,就像不喜欢玩耍本身,于是那孩子决定再次 消失,重新向发现那条绳索的地方跑去
D.有研究表明,当人们在完成一些枯燥乏味的任务时,适当地给予物质奖励也能够提 高人们的内部动机。 10.请用自己的话解释“内部动机”这一概念。(3 分) 11.在美国,很多学校采取读一本书发一个奖品的办法鼓励孩子们读书,请结合本文内容, 对这一做法作简单评价。(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6 题。(20 分) 胡安发现了一条绳索 [秘鲁]弗朗西斯科·埃斯卡特 胡安发现了一条从天上垂下来的绳索。 那条长得令人难以置信的绳索一直往上延伸,延伸,直至消失在冬日的云层里,胡安一 边看着它一边想身边没有人会相信他看到的这一幕。 “这孩子太孤独,出现幻觉了。”听到胡安的故事,他姑姑会这么说。“应该带他去看心 理医生!”最后她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于是胡安一直跑回了家,看见他爸爸正坐在门口的那段老树干上。“有一条绳子从天上 垂下来!”胡安喊道。 父亲沉默地看了他一眼,好像胡安说的是一种奇怪的无法理解的方言。 胡安痛恨没有人认真地对待这件事,然而他已经习惯了,人们总是把他当成一个小孩子, 尽管他都快十岁了,在大草原上可以骑着自行车到处来去。 “爸爸,你得看看,我发现的那条绳子非常粗大,我一个人没法把它运回家。”胡安试 着用父亲的语言表达,想让他别再像平时那样用轻蔑的表情看着自己。 “请您跟我来一下吧,爸爸,就一会儿。”胡安哀求道。 但这仍是徒劳,父亲不喜欢胡安求他玩耍,就像不喜欢玩耍本身,于是那孩子决定再次 消失,重新向发现那条绳索的地方跑去
他很快又看到了它,在大草原中央,纹丝不动,风吹拂着,但那条绳索仍定定地悬在那 里,并不是绷紧了,只是静静的。胡安看了它一会儿,又向天上望去,寻找一种解释,但是 同样一无所获,这时他想到直到现在他还没有碰过那条绳索,就决定碰碰看,好证明那是真 实的,而不仅仅是一种幻觉,或是海市蜃楼,就像那些在沙漠里迷路的旅行者所看到的。 胡安重新看了一下绳索,决定走过去。但因为某种原因,他又想起了搂着绳索渴死的旅 行者,不敢向前走一步。考虑了几秒钟后,他吸了一口气,向前迈出了第一步,然后,又 步,又—步,直到剩下不到米的距离他伸出胳膊,用指尖轻轻地碰了一下绳索。“很软。” 他想 胡安决定拉一下那条绳索。他用双手抓住绳索,使劲向下一拉,但是什么也没发生,绳 索顶住了他的全部力量,于是他决定全身吊上去,他助跑,牢牢地搂着绳索纵身一跳,就像 一个九岁的人猿泰山一样吊在了绳索上 胡安想起了一个小孩和三颗菜豆的故事,那个小孩在他家院子里种下了三颗菜豆,最后 菜豆长成了一棵巨大的爬蔓植物,一直长到了天上,那孩子顺着它爬上去,在顶端发现了一 座城堡,里面满是财宝。但是真的是菜豆吗?菜豆不会长成爬蔓植物呀,真是个奇怪的故 胡安学校的作业本上总是写满了老师的评语,说他是个非常不专心的孩子,喜欢在课堂 上想入非非。现在胡安可给了所有那些老师一个理由了,在他眼前出现了一条悬空的神奇的 绳索。“我应该爬上去,我得看看这是什么。”他这样想着,开始攀着绳索向上爬。 胡安爬到了十米高的时候,就害怕得不敢继续了,但是也没有勇气松开手,于是就停在 了那里,不知道该怎么办,他的小手很疼,胳膊开始颤抖,他决定慢慢地滑到地面上去,然 后从家里随便找个人来,让他看看这条绳索。但是他刚准备动一下,就感到绳索开始下降。 突然,从很高的地方传来一声:砰…胡安一下子掉在了地面上,绳索开始往他身上落
他很快又看到了它,在大草原中央,纹丝不动,风吹拂着,但那条绳索仍定定地悬在那 里,并不是绷紧了,只是静静的。胡安看了它一会儿,又向天上望去,寻找一种解释,但是 同样一无所获,这时他想到直到现在他还没有碰过那条绳索,就决定碰碰看,好证明那是真 实的,而不仅仅是一种幻觉,或是海市蜃楼,就像那些在沙漠里迷路的旅行者所看到的。 胡安重新看了一下绳索,决定走过去。但因为某种原因,他又想起了搂着绳索渴死的旅 行者,不敢向前走一步。考虑了几秒钟后,他吸了一口气,向前迈出了第一步,然后,又一 步,又一步,直到剩下不到一米的距离,他伸出胳膊,用指尖轻轻地碰了一下绳索。“很软。” 他想。 胡安决定拉一下那条绳索。他用双手抓住绳索,使劲向下一拉,但是什么也没发生,绳 索顶住了他的全部力量,于是他决定全身吊上去,他助跑,牢牢地搂着绳索纵身一跳,就像 一个九岁的人猿泰山一样吊在了绳索上。 胡安想起了一个小孩和三颗菜豆的故事,那个小孩在他家院子里种下了三颗菜豆,最后 菜豆长成了一棵巨大的爬蔓植物,一直长到了天上,那孩子顺着它爬上去,在顶端发现了一 座城堡,里面满是财宝。但是真的是菜豆吗?菜豆不会长成爬蔓植物呀,真是个奇怪的故 事…… 胡安学校的作业本上总是写满了老师的评语,说他是个非常不专心的孩子,喜欢在课堂 上想入非非。现在胡安可给了所有那些老师一个理由了,在他眼前出现了一条悬空的神奇的 绳索。“我应该爬上去,我得看看这是什么。”他这样想着,开始攀着绳索向上爬。 胡安爬到了十米高的时候,就害怕得不敢继续了,但是也没有勇气松开手,于是就停在 了那里,不知道该怎么办,他的小手很疼,胳膊开始颤抖,他决定慢慢地滑到地面上去,然 后从家里随便找个人来,让他看看这条绳索。但是他刚准备动一下,就感到绳索开始下降。 突然,从很高的地方传来一声:砰……胡安一下子掉在了地面上,绳索开始往他身上落
好像终于从固定它的地方松开了。 绳索不停地往胡安身上落,把胡安埋在里面形成了一座小山;胡安绝望地挪动着胳膊, 这时他感到绳索湿透了……他终于从里面钻了出来,一溜烟跑回了家 父母不想听胡安解释,他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开始下着细雨;一顿惩罚后,他上楼 回到自己的房间,透过窗户看着雨,无法讲述自己的奇遇 雨不停地下了三天三夜,胡安的父母决定停止度假回城去;胡安无法回到发现绳索的地 方了,全家人都监视着他,同时全家人都受够了那场绵绵不绝的雨。似乎所有人都认为他是 那场雨的罪魁祸首… 在绳索落地的地方,大雨形成了—个湖;随着时间的流逝,湖带来了植物,植物引来了 动物,大草原变成了一个山谷;七十年后,那个被称为“拉坎提亚”的山谷里的湖成了当地 河鳟最多的地方。最近一次我去那里,一些东西引起了我的注意,湖里的所有小艇上只有 个人没有在垂钓,那是一个老人,他看着沁凉的湖水,似乎在思念着什么,看了他好会儿, 我禁不住好奇心驱使,上前问他在找什么。 我的绳索。”他回答道 (本文有删改 2.分析文中画线语句表现了胡安怎样的心理。(3分) 13.文中插入一个小孩和三颗菜豆的故事有什么作用?(3分) 14.小说末两段采用第一人称“我”来叙述,有什么好处?(4分)
好像终于从固定它的地方松开了。 绳索不停地往胡安身上落,把胡安埋在里面形成了一座小山;胡安绝望地挪动着胳膊, 这时他感到绳索湿透了……他终于从里面钻了出来,一溜烟跑回了家。 父母不想听胡安解释,他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开始下着细雨;一顿惩罚后,他上楼 回到自己的房间,透过窗户看着雨,无法讲述自己的奇遇。 雨不停地下了三天三夜,胡安的父母决定停止度假回城去;胡安无法回到发现绳索的地 方了,全家人都监视着他,同时全家人都受够了那场绵绵不绝的雨。似乎所有人都认为他是 那场雨的罪魁祸首…… 在绳索落地的地方,大雨形成了一个湖;随着时间的流逝,湖带来了植物,植物引来了 动物,大草原变成了一个山谷;七十年后,那个被称为“拉坎提亚”的山谷里的湖成了当地 河鳟最多的地方。最近一次我去那里,一些东西引起了我的注意,湖里的所有小艇上只有一 个人没有在垂钓,那是一个老人,他看着沁凉的湖水,似乎在思念着什么,看了他好一会儿, 我禁不住好奇心驱使,上前问他在找什么。 “我的绳索。”他回答道。 (本文有删改) 12.分析文中画线语句表现了胡安怎样的心理。(3 分) 13.文中插入一个小孩和三颗菜豆的故事有什么作用?(3 分) 14.小说末两段采用第一人称“我”来叙述,有什么好处?(4 分)
15.在现实世界中显然没有“一条从天上垂下来的绳索”,但在小说中,这条绳索却给人以 真实感,为什么?(4分) 16.小说中的绳索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可作多元解读。你如何理解文中绳索的象征意义? 试加以探究。(不少于80字)(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18分) (裴)仁基少骁武,便弓马。平陈之役,以亲卫从征,先登陷阵,拜仪同,赐物千段。 以本官领汉王谅府亲信。谅反,仁基苦谏见囚。谅败,超拜护军。 李密据洛口,帝令仁基为河南道讨捕大使,据武牢拒密。仁基见强寇在前,士卒劳弊, 所得军资,即用分赏。监军御史萧怀静止之,众咸怒怀静。怀静又阴持仁基长短,欲有奏劾。 仁基惧,杀怀静,以其众归密,密以为河东郡公。其子行俨,骁勇善战,密复以为绛郡公, 甚相委昵。 王世充以东都食尽,悉众诣偃师,求决战。密与诸将计。仁基曰:“世充尽锐而至,洛 下必虚。可分兵守其要路,令不得东;简精兵三万,傍河西出,以逼东都。世充却还,我且 按甲。世充重出,我又逼之。如此,则我有余力,彼劳奔命。兵法所谓彼岀我归,彼归我出, 数战以疲之,多方以误之者也。”密日:“公知其一,不知其二。东都兵马有三不可当:器 械精,一也;决计而来,二也;食尽求斗,三也。我按兵蓄力以观其弊,彼求斗不得,欲走
15.在现实世界中显然没有“一条从天上垂下来的绳索”, 但在小说中,这条绳索却给人以 真实感,为什么?(4 分) 16.小说中的绳索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可作多元解读。你如何理解文中绳索的象征意义? 试加以探究。(不少于 80 字)(6 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3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7—21 题。(18 分) (裴)仁基少骁武,便.弓马。平陈之役,以亲卫从征,先登陷阵,拜仪同,赐物千段。 以本官领汉王谅府亲信。谅反,仁基苦谏见囚。谅败,超.拜护军。 李密据洛口,帝令仁基为河南道讨捕大使,据武牢拒密。仁基见强寇在前,士卒劳弊, 所.得军资,即用分赏。监军御史萧怀静止之,众咸怒怀静。怀静又阴持仁基长短,欲有奏劾。 仁基惧,杀怀静,以其.众归密,密以为河东郡公。其子行俨,骁勇善战,密复以为绛郡公, 甚相委昵。 王世充以.东都食尽,悉众诣偃师,求决战。密与诸将计。仁基曰:“世充尽锐而至,洛 下必虚。可分兵守其要路,令不得东;简.精兵三万,傍河西出,以逼.东都。世充却还,我且. 按甲。世充重出,我又逼之。如此,则我有余力,彼劳奔命。兵法所谓彼出我归,彼归我出, 数战以疲之,多方以误之者也。”密曰:“公知其一,不知其二。东都兵马有三不可当:器 械精,一也;决计而来,二也;食尽求斗,三也。我按兵蓄力以观其弊,彼求斗不得,欲走
无路。不过十日,世充之首可悬于麾下。″单雄信等诸将轻世充,皆请战。仁基苦争不得 密难违诸将言,战,遂大败。仁基为世充所虏 世充以仁基父子并骁勇深礼之以兄女妻行俨及僭尊号署仁基为礼部尚书行俨为左辅大 将军。行俨毎战,所当皆披靡,号万人敌。世充惮其威名,颇加猜防。仁基知之,甚不自安, 遂与世充所署尚书左丞宇文儒童、尚食直长陈谦、秘书丞崔德本等谋,令陈谦于上食之际, 持匕首劫世充,行俨以兵应之,事定,然后辅越王侗。事临发,将军张童儿告之,俱为世充 所杀 (节选自《北史裴仁基传》)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便弓马 便:擅长。 B.超拜护军 超:越级提升。 C.简精兵三万 简:挑选 D.以逼东都 逼:逼迫。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以其众归密 忧其智之所不能 B.王世充以东都食尽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C.所得军资 纵一苇之所如 D.我且按甲 彼且恶乎待哉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裴仁基为激励士气,把军用物资分赏给部下,却遭萧怀静制止,这使两人的矛盾激 化,并最终导致后者被杀,裴仁基本人叛变。 B.面对王世充的进攻,裴仁基和李密在战术上各有己见,但单雄信等将领支持李密, 坚决反对裴仁基的主张,结果因轻敌冒进带来大败。 C.裴仁基父子在战败被俘后,凭借自身的骁勇善战,依然享有很高的名望,但由于得 不到王世充的真正信任,便企图劫持王世充而效力于越王 D.根据文本,可以看出裴仁基性格的多面性:他遇事会“苦谏”“苦争”,不隐瞒自 己的观点:另一方面,他也会因他人的猜忌而采取极端手段。 2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世充以仁基父子并骁勇深礼之以兄女妻行俨及僭尊号署仁 基为礼部尚书行俨为左辅大将军
无路。不过十日,世充之首可悬于麾下。” 单雄信等诸将轻世充,皆请战。仁基苦争不得。 密难违诸将言,战,遂大败。仁基为世充所虏。 世充以仁基父子并骁勇深礼之以兄女妻行俨及僭尊号署仁基为礼部尚书行俨为左辅大 将军。行俨每战,所当皆披靡,号万人敌。世充惮其威名,颇加猜防。仁基知之,甚不自安, 遂与世充所署尚书左丞宇文儒童、尚食直长陈谦、秘书丞崔德本等谋,令陈谦于上食之际, 持匕首劫世充,行俨以兵应之,事定,然后辅越王侗。事临发,将军张童儿告之,俱为世充 所杀。 (节选自《北史·裴仁基传》)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便.弓马 便:擅长。 B.超.拜护军 超:越级提升。 C.简.精兵三万 简:挑选。 D.以逼.东都 逼:逼迫。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 A.以其.众归密 忧其.智之所不能 B.王世充以.东都食尽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C.所.得军资 纵一苇之所.如 D.我且.按甲 彼且.恶乎待哉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裴仁基为激励士气,把军用物资分赏给部下,却遭萧怀静制止,这使两人的矛盾激 化,并最终导致后者被杀,裴仁基本人叛变。 B.面对王世充的进攻,裴仁基和李密在战术上各有己见,但单雄信等将领支持李密, 坚决反对裴仁基的主张,结果因轻敌冒进带来大败。 C.裴仁基父子在战败被俘后,凭借自身的骁勇善战,依然享有很高的名望,但由于得 不到王世充的真正信任,便企图劫持王世充而效力于越王。 D.根据文本,可以看出裴仁基性格的多面性:他遇事会“苦谏”“苦争”,不隐瞒自 己的观点;另一方面,他也会因他人的猜忌而采取极端手段。 2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 分) 世 充 以 仁 基 父 子 并 骁 勇 深 礼 之 以 兄 女 妻 行 俨 及 僭 尊 号 署 仁 基 为 礼 部 尚 书 行 俨 为 左 辅 大 将 军
2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谅反,仁基苦谏见囚。(3分) (2)怀静又阴持仁基长短,欲有奏劾。(3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223题。(6分) 度大庾岭 (清)朱彝尊 雄关直上岭云孤,驿路梅花岁月徂②⊙。 丞相祠堂虚寂寞,越王城阙总荒芜 自来北至无鸿雁,从此南飞有鹧鸪 乡国不堪重伫望,乱山落日满长途。 【注】①大庾岭:地名,位于广东和江西交界处。岭上广植梅树,故又名梅岭。②徂 肖逝。 22.写出颈联中“鸿雁”和“鹧鸪”的寓意。(2分 (1)鸿雁: (2)鹧鸪: 23.结合全诗,简析尾联的表现手法和作者表达的情感。(4分) (三)阅读《论语》中的一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日:“盍彻乎?”日:“二,吾犹不 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日:“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24.(1)从上述文字中,找出与《战国策》中的“苟无民,何以有君”思想相通的一句。(1 分)
2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谅反,仁基苦谏见囚。(3 分) (2)怀静又阴持仁基长短,欲有奏劾。(3 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22—23 题。(6 分) 度大庾岭① (清)朱彝尊 雄关直上岭云孤,驿路梅花岁月徂②。 丞相祠堂虚寂寞,越王城阙总荒芜。 自来北至无鸿雁,从此南飞有鹧鸪。 乡国不堪重伫望,乱山落日满长途。 【注】①大庾岭:地名,位于广东和江西交界处。岭上广植梅树,故又名梅岭。②徂: 消逝。 22.写出颈联中“鸿雁”和“鹧鸪”的寓意。(2 分) (1)鸿雁: (2)鹧鸪: 23.结合全诗,简析尾联的表现手法和作者表达的情感。(4 分) (三)阅读《论语》中的一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 分)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 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24.(1)从上述文字中,找出与《战国策》中的“苟无民,何以有君”思想相通的一句。(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