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下期鸾山中学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月检测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 、积累与运用(29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 A.憔悴(jo)仿膳(shan)分歧(qf唏嘘(xu) B.黄晕(yn)菡萏(dn)蔽斜(q1)吝啬(se) 1C.看护kan)静谧(m)发馨(j)徘徊〔huf) }D.并带(d)窠巢(ka) 祷告(do)粼粼(1n)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3分) A.瘫痪伫蓄絮叼喉咙 B.淡雅决别烂熳干燥 C.呕吐遮蔽澄清粗犷 D.朗润复盖屋檐阴蔽 13.依次填人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奥尼尔是个 的大家伙,他没想到自己竟成了受害者,等这样脏乱的事情 被他发现时已经不可挽回了 ②宋爱国的的高大不在于自己花3元钱过年而在于将200倍于3元的善款 ;人 ;③春季依然是雾羅的高发时期,有关部门和市民应注意 其对交通和人们健康 的危害。 A、温顺救济防范 B、温柔接济防备 C、温柔救济防备 D、温顺接济防范 4.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3分) 中 A.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小屋,推开门,果然发现了他 B.儿子大了,现在,让你搂着他低像楼着只小猫一样入睡,简直类似天方夜谭了 C.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尽所能,终不愿意 D.这样责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你不能自作主张,送给他人。 擦 5.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切实地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是能否实施素质教育 日 的关键。 B.要唱好一首歌,必须理解歌词的内涵,这个理解的过程需要文化的功底
1 2017 年下期鸾山中学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月检测题 本试卷满分 15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 一、积累与运用(29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3 分) A.憔.悴(jiāo) 仿膳.(shàn) 分歧.(qí) 唏嘘.(xū) B.黄晕.(yùn) 菡萏.(dàn) 攲.斜(qǐ) 吝啬.(sè) C.看.护(kàn) 静谧.(mì) 发髻.(jì) 徘徊.(huí) D.并蒂.(dì) 窠.巢(kē) 祷.告(dǎo) 粼.粼(lín)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3 分) A.瘫痪 伫蓄 絮叼 喉咙 B.淡雅 决别 烂熳 干燥 C.呕吐 遮蔽 澄清 粗犷 D. 朗润 复盖 屋檐 阴蔽 3.依次填人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①奥尼尔是个 的大家伙,他没想到自己竟成了受害者,等这样脏乱的事情 被他发现时已经不可挽回了。 ②宋爱国的的高大不在于自己花 3 元钱过年,而在于将 200 倍于 3 元的善款 他 人。 ③春季依然是雾霾的高发时期,有关部门和市民应注意 其对交通和人们健康 的危害。 A、温顺 救济 防范 B、温柔 接济 防备 C、温柔 救济 防备 D、温顺 接济 防范 4.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3 分) A.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小屋,推开门,果然发现了他。 B.儿子大了,现在,让你搂着他低像楼着只小猫一样入睡,简直类似天方夜谭了。 C.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尽所能,终不愿意。 D. 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你不能自作主张,送给他人。 5.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3 分) A.切实地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是能否实施素质教育 的关键。 B.要唱好一首歌,必须理解歌词的内涵,这个理解的过程需要文化的功底。 中学 班 学号 姓名 座位号____________________ 密 封 线
C.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出色地完成了“校园艺术节”制作班级网页的任务。 D克里竞选美国总统的另一张王牌,就是他越战中出生入死的经历,人们认为他是一 位完美的军人 6.古诗文填空。(9分)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2)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马致远《天净沙啾思》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4)曹操《观沧海》抒发诗人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若出其 中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5)兄女曰 。(刘义庆《咏雪》) (6)古诗中有很多关于“友情”的名句,试写出连续的两句: 7.星期天,小林到西流湖去玩,路上他向一位老大爷问路:“喂,老头,到西流湖怎 么走?老实告诉我还有多远?”老大爷看了看小林说:“顺公路走,有一千丈;选小路走 只六百丈。”小林听了不解地说:“你这人怎么讲丈不讲里?”老大爷笑着说:“小同学 原来你也知道讲‘礼’呀!” 老大爷的话外之意是什么?(2分) 谷 如果你是小林,你打算怎样向老大爷问路?请写出你问路的话。(3分) 谷 二、阅读理解(61分) (一)(18分) 【甲】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 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 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 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 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乙】再看水,以量说,以质说,以形式说,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有泉—到处是泉 有河,有湖,这是由形式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哎呀, 济南是“自然”的情人吧?大明湖夏日的莲花,城河的绿柳,自然是美好的了。可是看水
2 C.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出色地完成了“校园艺术节”制作班级网页的任务。 D.克里竞选美国总统的另一张王牌,就是他越战中出生入死的经历,人们认为他是一 位完美的军人。 6.古诗文填空。(9 分) (1)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2)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 。 (4)曹操《观沧海》抒发诗人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若出其 中; ,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5)兄女曰: 。(刘义庆《咏雪》) (6)古诗中有很多关于“友情”的名句,试写出连续的两句: , 。 7.星期天,小林到西流湖去玩,路上他向一位老大爷问路:“喂,老头,到西流湖怎 么走?老实告诉我还有多远?”老大爷看了看小林说:“顺公路走,有一千丈;选小路走, 只六百丈。”小林听了不解地说:“你这人怎么讲丈不讲里?”老大爷笑着说:“小同学, 原来你也知道讲‘礼’呀!” 老大爷的话外之意是什么?(2 分) 答: 如果你是小林,你打算怎样向老大爷问路?请写出你问路的话。(3 分) 答: 二、阅读理解(61 分) (一)(18 分) 【甲】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 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 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 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 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乙】再看水,以量说,以质说,以形式说,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有泉——到处是泉 ——有河,有湖,这是由形式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哎呀, 济南是“自然”的情人吧?大明湖夏日的莲花,城河的绿柳,自然是美好的了。可是看水
是要看秋水的。济南有秋山,又有秋水,这个秋才算个秋,因为秋神是在济南住家的。先 不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那份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 比拟的。这种鲜绿全借着水的清澄显露出来,好像美人借着镜子鉴赏自己的美。是的,这 些绿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为谁看的。它们知道它们那点绿的心事,它们终年 在那吻着水波,做着绿色的香梦。淘气的鸭子,用黄金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浣女的影儿 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只有这个,是它们的香甜的烦恼。羡慕死诗人呀! (选自老舍《一些印象》) 8.两文都是写济南的水,从时令上看,甲文写的是 的水,乙文写的是的 水。(2分) 9.甲文中水的特点是,乙文中水的特点是 。(2分) 10.甲、乙两文段均出自老舍之手,自然写作风格也一样,写水都用了拟人的手法, 如甲文中的 乙文中的 ”。(4分) 11.理解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6分) (1)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2)济南是“自然”的情人吧? 12.将乙文中“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改为“哪儿的水都比不上济南”好不好?为什么? (4分) (二)一亩地的父爱 (17分) 王照料 我上初中时,有一次趁星期天从学校回家,见家家户户院子里都晾晒着刚从地里收获 来的花生。那年月,花生对我们来说是稀罕物,只有来了客人或逢年过节,家里才可以买 半斤或一斤,平时根本无法吃到。后来,乡里号召村民调查种植结构,推广大面积种植花 生,并免费提供种子。村里大部分村民改种了花生。而我家仍旧种植的是小麦。倔强的父 亲始终认为老百姓以食为天,花生米难道能顿顿当饭吃? 晚饭时,闻着从邻居家飘来的煮五香花生米的味道,我抱怨父亲当时没选择种植花生
3 是要看秋水的。济南有秋山,又有秋水,这个秋才算个秋,因为秋神是在济南住家的。先 不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那份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 比拟的。这种鲜绿全借着水的清澄显露出来,好像美人借着镜子鉴赏自己的美。是的,这 些绿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为谁看的。它们知道它们那点绿的心事,它们终年 在那吻着水波,做着绿色的香梦。淘气的鸭子,用黄金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浣女的影儿 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只有这个,是它们的香甜的烦恼。羡慕死诗人呀! (选自老舍《一些印象》) 8.两文都是写济南的水,从时令上看,甲文写的是 的水,乙文写的是 的 水。(2 分) 9.甲文中水的特点是 ,乙文中水的特点是 。(2 分) 10.甲、乙两文段均出自老舍之手,自然写作风格也一样,写水都用了拟人的手法, 如 甲文中的“ ”。 乙文中的“ ”。(4 分) 11.理解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6 分) (1)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 (2)济南是“自然”的情人吧? 。 12.将乙文中“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改为“哪儿的水都比不上济南”好不好?为什么? (4 分) 。 (二)一亩地的父爱 (17 分) 王照料 我上初中时,有一次趁星期天从学校回家,见家家户户院子里都晾晒着刚从地里收获 来的花生。那年月,花生对我们来说是稀罕物,只有来了客人或逢年过节,家里才可以买 半斤或一斤,平时根本无法吃到。后来,乡里号召村民调查种植结构,推广大面积种植花 生,并免费提供种子。村里大部分村民改种了花生。而我家仍旧种植的是小麦。倔强的父 亲始终认为老百姓以食为天,花生米难道能顿顿当饭吃? 晚饭时,闻着从邻居家飘来的煮五香花生米的味道,我抱怨父亲当时没选择种植花生
不然我现在就可以吃到香喷喷的花生米,还可以带给老师和同学们吃。父亲骂我没出息, 不像个男子汉。但母亲坚持要到邻居家买一些花生来给我吃,父亲却坚决制止,两个人继 而发生了争执。我在心里站在母亲一边,因为我知道,父亲之所以急红了脸阻拦母亲去买 花生,一定是虚荣心作怪,生怕邻居嘲笑他当初没种花生的失算 父亲和母亲的争吵让家庭气氛很压抑。我因为第二天要早起赶回学校,就抱着对父亲 的些许不满早早睡下。第二天刚睁开眼,一股扑鼻的煮熟五香花生米味道就飘了过来。我 歌着鞋奔到灶间,见父亲蹲在地上往炉膛里添着柴,母亲正在蒸气弥漫中从锅里往外捞煮 熟的花生。一定是母亲最终说服了父亲,从邻居家买来了这大半盆花生,我充满了对母亲 的感激。 母亲说:“你爸在咱们都睡熟后,一个人冒着大风和小雨,悄悄到村里人秋收完以后 的花生地, 镐刨了一夜,把一亩多地深翻了一遍,才一粒一粒捡回了这大半盆花生, 要亲手煮给你吃。”我心头一热,这才平生真正第一次细看蹭在灶间的父亲:头发花白、 背微驼,一双布满了老茧和伤疤的大手正把柴送进灶膛,明灭的火光照亮了脸上沟壑的底 部,虽然被灶膛中倒呛出的烟露得不停咳嗽,但微眯的双眼分明透着一种笑意 我这时才第一次发现父亲真的老了,也第一次看到倔强的父亲流露出来笑会这样充满 温情。望着父亲放在灶旁烘烤着的湿透的衣服,我心里发热,泪往下流,滴在了那冒着热 气的花生上面 “不许吃着东西掉眼泪,要有个男子汉样!”父亲又大声教训我。我第一次感到父亲 的吼声是这样的悦耳。 走出家门去学校时,我绕道到父亲夜间捡花生的那块地,见新翻的泥土在阳光下冒着 丝丝雾气。我的心口异常温暖,不只是我的衣服里揣着一包还未凉透的熟花生,最重要的 是我感到那被父亲深夜刨过的一亩土地,处处都在透着父亲对儿子无声的关爱。 那一亩地的父爱,让我终生无以回报。(摘自《散文选刊》) 13.本文以为线索,主要叙述了 的事 表现了 (3分) 14.“我”对父亲的感情有怎样的变化?(3分) 15.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16.文中“头发花白、背微驼,一双布满了老茧和伤疤的大手正把柴送进灶膛”这句
4 不然我现在就可以吃到香喷喷的花生米,还可以带给老师和同学们吃。父亲骂我没出息, 不像个男子汉。但母亲坚持要到邻居家买一些花生来给我吃,父亲却坚决制止,两个人继 而发生了争执。我在心里站在母亲一边,因为我知道,父亲之所以急红了脸阻拦母亲去买 花生,一定是虚荣心作怪,生怕邻居嘲笑他当初没种花生的失算。 父亲和母亲的争吵让家庭气氛很压抑。我因为第二天要早起赶回学校,就抱着对父亲 的些许不满早早睡下。第二天刚睁开眼,一股扑鼻的煮熟五香花生米味道就飘了过来。我 趿着鞋奔到灶间,见父亲蹲在地上往炉膛里添着柴,母亲正在蒸气弥漫中从锅里往外捞煮 熟的花生。一定是母亲最终说服了父亲,从邻居家买来了这大半盆花生,我充满了对母亲 的感激。 母亲说:“你爸在咱们都睡熟后,一个人冒着大风和小雨,悄悄到村里人秋收完以后 的花生地,一镐一镐刨了一夜,把一亩多地深翻了一遍,才一粒一粒捡回了这大半盆花生, 要亲手煮给你吃。”我心头一热,这才平生真正第一次细看蹲在灶间的父亲:头发花白、 背微驼,一双布满了老茧和伤疤的大手正把柴送进灶膛,明灭的火光照亮了脸上沟壑的底 部,虽然被灶膛中倒呛出的烟熏得不停咳嗽,但微眯的双眼分明透着一种笑意。 我这时才第一次发现父亲真的老了,也第一次看到倔强的父亲流露出来笑会这样充满 温情。望着父亲放在灶旁烘烤着的湿透的衣服,我心里发热,泪往下流,滴在了那冒着热 气的花生上面。 “不许吃着东西掉眼泪,要有个男子汉样!”父亲又大声教训我。我第一次感到父亲 的吼声是这样的悦耳。 走出家门去学校时,我绕道到父亲夜间捡花生的那块地,见新翻的泥土在阳光下冒着 丝丝雾气。我的心口异常温暖,不只是我的衣服里揣着一包还未凉透的熟花生,最重要的 是我感到那被父亲深夜刨过的一亩土地,处处都在透着父亲对儿子无声的关爱。 那一亩地的父爱,让我终生无以回报。(摘自《散文选刊》) 13.本文以 为线索,主要叙述了 的事, 表现了 。(3 分) 14.“我”对父亲的感情有怎样的变化?(3 分) 15.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 分) 16.文中“头发花白、背微驼,一双布满了老茧和伤疤的大手正把柴送进灶膛”这句
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4分) 17.如果把“一亩地的父爱”改成“伟大的父爱”好不好?为什么?(4分) (三)陈太丘与友期行(12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间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 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 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3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尊君在不 期不委 (3)相委而去 19.古代有一些尊称,是用来表示尊敬的称谓,文中有几个这样的词语,如“尊君”、 “君”、“家君”等,你还能再写出两个来吗?(2分) 20.客人问元方的父亲在不在家,元方直接回答“已去”行不行?为什么还要加上“待 君久不至”一句?(3分) 21.文中有一个词可以作为“文眼”,暗示了主题,这个词是: (2分) 22.从本文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2分) (四)(8分) 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获(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 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闻里(街坊)士人家借 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
5 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4 分) 17.如果把“一亩地的父爱”改成“伟大的父爱”好不好?为什么?(4 分) (三)陈太丘与友期行 (12 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 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 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3 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 (2)尊君在不. 不: (3)相委.而去 委: 19.古代有一些尊称,是用来表示尊敬的称谓,文中有几个这样的词语,如“尊君”、 “君”、“家君”等,你还能再写出两个来吗?(2 分) 20.客人问元方的父亲在不在家,元方直接回答“已去”行不行?为什么还要加上“待 君久不至”一句?(3 分) 21.文中有一个词可以作为“文眼”,暗示了主题,这个词是: (2 分) 22.从本文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2 分) (四)(8 分) 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 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 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
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23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2分) A、以荻画地以:用B、教以书字:写 C、使学为诗为:作为 D、及其稍长及:等到 24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2分) A、欧阳修聪明过人B、太夫人教子有方 C、闾里士人家慷慨借书 D、欧阳修刻苦攻读 25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多诵古人篇章。 唯读书是务。 (五)七步诗(曹植)(6分)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6.这首诗用豆和豆萁比喻什么?(2分) 27.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反映了什么?(4分) 三、写作(60分) 28.以“那一次,我真 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以记事为 主的作文,不少于600字
6 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23.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2 分) A、以荻画地 以:用 B、教以书字:写 C、使学为诗 为:作为 D、及其稍长 及:等到 24.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 )(2 分) A、欧阳修聪明过人 B、太夫人教子有方 C、闾里士人家慷慨借书 D、欧阳修刻苦攻读 25.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多诵古人篇章。 唯读书是务。 (五)七步诗(曹植)(6 分)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6.这首诗用豆和豆萁比喻什么? (2 分) 27.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反映了什么? (4 分) 三、写作(60 分) 28.以“那一次,我真________”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以记事为 主的作文,不少于 600 字
鸾山中学2017年下期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月测试答题卡 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29分) 6.古诗文填空。(9分) 风正一帆悬。(2)我寄愁心与明月, (3)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4)句子是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5)兄女曰 (6)“友情”的名句 7、老大爷的话外之意是什么?(2分) 答 如果你是小林,你打算怎样向老大爷问路?请写出你问路的话。(3分) 答: 二、阅读理解(61分) 8.两文都是写济南的水,从时令上看,甲文写的是 的水,乙文写的是的 水。(2分) 9.甲文中水的特点是 乙文中水的特点是 10.如甲文中的 乙文中的 (4分) 11.理解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6分) (1)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2)济南是“自然”的情人吧 12.将乙文中“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改为“哪儿的水都比不上济南”好不好?为什么? (4分)
7 鸾山中学 2017 年下期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月测试答题卡 一、 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29 分) 1、( )2、( )3、( )4、( )5、( ) 6.古诗文填空。(9 分) (1) ,风正一帆悬。(2)我寄愁心与明月, 。 (3)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 。 (4)句子是: ,若出其中; , 若出其里。 (5)兄女曰: 。 (6)“友情”的名句: , 。 7、老大爷的话外之意是什么?(2 分) 答: 如果你是小林,你打算怎样向老大爷问路?请写出你问路的话。(3 分) 答: 二、 阅读理解(61 分) 8.两文都是写济南的水,从时令上看,甲文写的是 的水,乙文写的是 的 水。(2 分) 9.甲文中水的特点是 ,乙文中水的特点是 。(2 分) 10.如 甲文中的“ ”。 乙文中的“ ”。(4 分) 11.理解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6 分) (1)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 (2)济南是“自然”的情人吧? 。 12.将乙文中“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改为“哪儿的水都比不上济南”好不好?为什么? (4 分) 班级 姓名 学号 座位号:------------
(二)一亩地的父爱 (17分) 13.本文以 为线索,主要叙述了 的事,表现 。(3分) 4.“我”对父亲的感情有怎样的变化?(3分) 15.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16.文中“头发花白、背微驼,一双布满了老茧和伤疤的大手正把柴送进灶膛”这句话运 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4分) 17.如果把“一亩地的父爱”改成“伟大的父爱”好不好?为什么?(4分) (三)陈太丘与友期行(12分)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3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 (2)尊君在不不: (3)相委而去 委 20.客人问元方的父亲在不在家,元方直接回答“已去”行不行?为什么还要加上“待君 久不至”一句?(3分) 21.文中有一个词可以作为“文眼”,暗示了主题,这个词是: (2分) 22.从本文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2分) (四)(8分) 25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多诵古人篇章。 唯读书是务 (五)七步诗(曹植)(6分)
8 。 。 (二)一亩地的父爱 (17 分) 13.本文以 为线索,主要叙述了 的事,表现 了 。(3 分) 14.“我”对父亲的感情有怎样的变化?(3 分) 15.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 分) 16.文中“头发花白、背微驼,一双布满了老茧和伤疤的大手正把柴送进灶膛”这句话运 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4 分) 17.如果把“一亩地的父爱”改成“伟大的父爱”好不好?为什么?(4 分) (三)陈太丘与友期行 (12 分)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3 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 (2)尊君在不. 不: (3)相委.而去 委: 19 、 20.客人问元方的父亲在不在家,元方直接回答“已去”行不行?为什么还要加上“待君 久不至”一句?(3 分) 21.文中有一个词可以作为“文眼”,暗示了主题,这个词是: (2 分) 22.从本文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2 分) (四)(8 分) 23、( ) 24、( ) 25.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多诵古人篇章。 唯读书是务。 (五)七步诗(曹植)(6 分) 26
三、写作(60分) |□ 200
9 27、 三、写作(60 分 ) 200
400 |□ 600
10 400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