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 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 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 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 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 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 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 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 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 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 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 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 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读完这首词后,大家有什么感受? n愁(强烈的悲愁) 直接抒情: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作者为什么这么愁苦呢?她是怎样表 达愁苦之情的?
读完这首词后,大家有什么感受? ▪ 愁(强烈的悲愁) ▪ 直接抒情: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作者为什么这么愁苦呢?她是怎样表 达愁苦之情的?
李清照 李清照(公元1084年一约1151年)号易 安居士,南宋著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 史上最负盛名的一位女才子。 李清照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齐州章丘 (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 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 文学才能。李清照通晓音律,长于诗词, 工散文,能书画,才华出众。史书记载说 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 前辈
李清照 ▪ 李清照(公元1084年-约1151年)号易 安居士,南宋著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 史上最负盛名的一位女才子。 李清照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齐州章丘 (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 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 文学才能。李清照通晓音律,长于诗词, 工散文,能书画,才华出众。史书记载说 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 前辈
■她十八岁嫁太学生赵明诚,婚姻生活典雅美满。 丈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赵明诚做太学生时 月只能回家两次,出仕后也常外出,李清照 的离情别绪便化作这些词句。作为一个才华出 众、情感丰富的女子难免对人生抱有更多的理 想主义的态度,所以尽管生活是满足的,李清 照也常常会感到一种惆怅。这种惆怅是来自社 会对女子的压抑还是由于她对生活有着更高的 追求不能实现,就不得而知。只是这种惆怅常 常出现她前期的词中,与温馨、喜悦相互交织
▪ 她十八岁嫁太学生赵明诚,婚姻生活典雅美满。 丈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赵明诚做太学生时 一月只能回家两次,出仕后也常外出,李清照 的离情别绪便化作这些词句。作为一个才华出 众、情感丰富的女子难免对人生抱有更多的理 想主义的态度,所以尽管生活是满足的,李清 照也常常会感到一种惆怅。这种惆怅是来自社 会对女子的压抑还是由于她对生活有着更高的 追求不能实现,就不得而知。只是这种惆怅常 常出现她前期的词中,与温馨、喜悦相互交织
她的两首《如梦令》似乎正好反映出这种复杂的情感: 常记溪亭日暮,沉酧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 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丕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前一首表现了无忧无虑、开朗活泼的性格,后一首则流露 她对年华变迁的怅惘,似乎青春也在这暮春的风雨中被 摧残而消失。 李清照前期的词大多数写自己对爱情尤其是离别之情的感 受,属于词的传统题材。但过去大多是男性作者以女性口 吻来写这一类词,往往隔着层而李清照写的是自己亲 身感受与内心体验,因此她的词就格外真挚细腻、委婉动 人。她从女性的心理出发,以女性特有的笔法来组织,因 而别有一番风味,如: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头,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 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 梅》)
▪ 她的两首《如梦令》似乎正好反映出这种复杂的情感: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 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 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前一首表现了无忧无虑、开朗活泼的性格,后一首则流露 了她对年华变迁的怅惘,似乎青春也在这暮春的风雨中被 摧残而消失。 李清照前期的词大多数写自己对爱情尤其是离别之情的感 受,属于词的传统题材。但过去大多是男性作者以女性口 吻来写这一类词,往往隔着一层。而李清照写的是自己亲 身感受与内心体验,因此她的词就格外真挚细腻、委婉动 人。她从女性的心理出发,以女性特有的笔法来组织,因 而别有一番风味,如: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头,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 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 梅》)
但其后不久,时代的巨变打破了李清照闲适恬静的生活。汴 京失守,南宋建立这初,赵明诚任江宁知府,李清照也“载 书士五车”于建炎二年南下江宁。第二年赵明诚去世,接着 金兵深入南下,她又到处流亡,曾被人诬陌通敌,再后来, 赵明诚生前多年收集的金石古玩大部丢失,她的境况也变得 越来越艰难。在她那篇著名的《金石录后序》中,李清照以 情真意切的笔调回忆了她与赵明诚烹茶赌胜、赏玩金石的欢 乐,叙述了南渡后辗转流离、坎坷不尽的经历,抒发心中郁 翻的变的福正嘉电的谤鹰的性格由升朗变得忧 风住尘香花已尽,且晚倦杭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 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 动,许多愁 这首词作李清照居金华时。久经飘洎,独在异乡,尽管春日 双溪风光绮丽,但在她的眼中,却只是一片暮春的悲袁。今 非昔比,物是人非,触景生情,越发感到愁苦。在李清照的 这一类词中没有正面描写民族灾难的场景,也没有直接呼唤 英雄主义的精神,但正是山河破碎,,民族危亡造成了她的个 人遭遇,在她心灵深处刻下抹不去的伤痕
▪ 但其后不久,时代的巨变打破了李清照闲适恬静的生活。汴 京失守,南宋建立这初,赵明诚任江宁知府,李清照也“载 书十五车”于建炎二年南下江宁。第二年赵明诚去世,接着 金兵深入南下,她又到处流亡,曾被人诬陷通敌,再后来, 赵明诚生前多年收集的金石古玩大部丢失,她的境况也变得 越来越艰难。在她那篇著名的《金石录后序》中,李清照以 情真意切的笔调回忆了她与赵明诚烹茶赌胜、赏玩金石的欢 乐,叙述了南渡后辗转流离、坎坷不尽的经历,抒发心中郁 积的哀恸。由于一连串的变故,李清照的性格由开朗变得忧 郁,如今的情怀正如《武陵春》中所写的: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 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 动,许多愁。 这首词作李清照居金华时。久经飘泊,独在异乡,尽管春日 双溪风光绮丽,但在她的眼中,却只是一片暮春的悲哀。今 非昔比,物是人非,触景生情,越发感到愁苦。在李清照的 这一类词中没有正面描写民族灾难的场景,也没有直接呼唤 英雄主义的精神,但正是山河破碎,民族危亡造成了她的个 人遭遇,在她心灵深处刻下抹不去的伤痕
n《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靖 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 金石书画,都已散失。词人飘泊江南,由一个无 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 的寡妇。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愁,像铅一样 压在她的心头,在这位女词人的心里点燃了爱国 思想的火花。这是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 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 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全词所写,不 外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以前所写的“愁” 相比,有了全新的内容,感情更深沉也更博大
▪ 《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靖 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 金石书画,都已散失。词人飘泊江南,由一个无 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 的寡妇。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愁,像铅一样 压在她的心头,在这位女词人的心里点燃了爱国 思想的火花。这是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 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 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全词所写,不 外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以前所写的“愁” 相比,有了全新的内容,感情更深沉也更博大
词的开头连用七对叠字,表现了词人 什么心情?有何表达作用?
词的开头连用七对叠字,表现了词人 什么心情?有何表达作用?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寻寻觅觅(寻觅什么?为什么而寻觅?寻觅的结 果如何?) (可能是流亡以前的生活,可能是丈夫在世的爱 情,还可能是心爱的文物或者别的什么。环境孤 寂,心情空虚,无可排遣寄托。) 写情态动作,茫然四顾,到处寻觅,百无聊赖的 诗人,竭力寻找精神上的寄托和安慰。 寻觅的结果:冷冷清清 感觉中既有秋风的萧瑟,又有异地的冷清,更有 孤寂生活的清寒。既明指环境,也暗指心情,或 者说,由环境而感染到心倩,由外而内
▪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寻寻觅觅(寻觅什么?为什么而寻觅?寻觅的结 果如何?) ▪ (可能是流亡以前的生活,可能是丈夫在世的爱 情,还可能是心爱的文物或者别的什么。环境孤 寂,心情空虚,无可排遣寄托。) ▪ 写情态动作,茫然四顾,到处寻觅,百无聊赖的 诗人,竭力寻找精神上的寄托和安慰。 ▪ 寻觅的结果:冷冷清清 ▪ 感觉中既有秋风的萧瑟,又有异地的冷清,更有 孤寂生活的清寒。既明指环境,也暗指心情,或 者说,由环境而感染到心倩,由外而内
凄凄惨惨戚戚 ■冷清的生活带来的心境,凄苦、惨痛、忧 伤,个人遭遇之愁,国败家亡之痛一起涌 上心头 七对入声叠字往返复沓,音节短促轻细凄 清,由表及里地渲染了环境气氛和内心孤 独愁苦的情怀,且富于音乐美
▪ 凄凄惨惨戚戚 ▪ 冷清的生活带来的心境,凄苦、惨痛、忧 伤,个人遭遇之愁,国败家亡之痛一起涌 上心头。 ▪ 七对入声叠字往返复沓,音节短促轻细凄 清,由表及里地渲染了环境气氛和内心孤 独愁苦的情怀,且富于音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