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中国现代史历史复习专题 国共两党关系变化和启示 1.大革命时期——合作(1924-1927) 原因:反帝反封建的共同任务 影响:基本消灭北洋军阀,打击了帝国主义、封建统治 2.土地革命时期——分裂(1927-1937) 原因:蒋介石叛变革命,镇压人民 影响:导致大革命失败,内战给日本侵略带来可乘之机 3.抗日战争时期——合作(1937-1945) 原因: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影响:抗战胜利,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4.解放战争时期—分裂(1945-1949) 原因:蒋介石发动内战,实行独裁 影响:祖国至今未能完全统 启示:和则有利于民族的兴旺和崛起,分则对中华民族来说是战争和灾难,两党为了民 族利益,应当再次携手,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新中国的农村政策 (一)土地改革 1.背景:P12;2.时间:1950-1952年;3.内容:P12:4.结果:农民获得了生产资料, 消除了剥削,农民解放:5.影响:P13
八年级中国现代史历史复习专题 一、国共两党关系变化和启示 1.大革命时期──合作(1924-1927) 原因:反帝反封建的共同任务 影响:基本消灭北洋军阀,打击了帝国主义、封建统治 2.土地革命时期──分裂(1927-1937) 原因:蒋介石叛变革命,镇压人民 影响:导致大革命失败,内战给日本侵略带来可乘之机 3.抗日战争时期──合作(1937-1945) 原因: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影响:抗战胜利,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4.解放战争时期──分裂(1945-1949) 原因:蒋介石发动内战,实行独裁 影响:祖国至今未能完全统一 启示:和则有利于民族的兴旺和崛起,分则对中华民族来说是战争和灾难,两党为了民 族利益,应当再次携手,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新中国的农村政策 (一)土地改革 1.背景:P12;2.时间:1950—1952 年;3.内容:P12;4.结果:农民获得了生产资料, 消除了剥削,农民解放;5.影响:P13
(二)对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背景:分散经营,不适应社会化要求,影响农业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的 需要 2.形式:把分散农民组织起来,建立农业合作社。 3.实质:改农民土地所有制为土地公有制 4.作用: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 (三)人民公社化运动 影响:破坏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人民公社已经不适应农村生产的发展。 2.形式:把集体土地长期承包给农民耕种,农民自主经营 3.影响:a.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b.使农业朝专业化、商品化 和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 4.实质:改计划经济体制为市场经济体制。 (五)党和政府调整农村政策的原因和启示 1.原因:a、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b、从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出 发。 2.启示:a、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三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 建设的重要问题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召开的重要会议 会议名称、时间、主要内容、影响。 1.中共八大:1956年;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探索建设社会 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为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 2.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P39(内容、意义 教材重难点
(二)对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背景:分散经营,不适应社会化要求,影响农业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的 需要。 2.形式:把分散农民组织起来,建立农业合作社。 3.实质:改农民土地所有制为土地公有制。 4.作用: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 (三)人民公社化运动 影响:破坏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人民公社已经不适应农村生产的发展。 2.形式:把集体土地长期承包给农民耕种,农民自主经营。 3.影响:a.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b.使农业朝专业化、商品化 和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 4.实质:改计划经济体制为市场经济体制。 (五)党和政府调整农村政策的原因和启示 1.原因:a、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b、从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出 发。 2.启示:a、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三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 建设的重要问题。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召开的重要会议 会议名称、时间、主要内容、影响。 1.中共八大: 1956 年;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探索建设社会 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为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 2.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 年;P39(内容、意义)──教材重难点
3.十二大:1982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道路, 建设有中国色社会主义 4.十三大:1987年;提出了初级阶段理论、基本路线及战略三步走。 5.十四大:1992年;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6.十五大:1997年;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思想 四、新中国成立以来科学技术成就、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挫折 (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背景:a.党和人民对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b.缺乏经验,急于求成,C.忽视 客观经济规律。 2.实质:“左”倾错误泛滥。 3.表现:高指标,瞎指挥,共产风,浮夸风 4.后果:导致了1959-1961国民经济严重困难 5.对策:从1961年起调整国民经济,使经济恢复和发展。 6.教训与启示:a.要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办事。B.要认识基本国情,制定适当的经济发 展策略。C.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二)文化大革命(1966-1976) 1.背景:①“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段斗争为纲。②法制缺失,个人崇拜严重 2.过程:①开始标志:1966年,发出“文革”通知。②结束标志:1976年,“四人帮” 倒台。 3.后果:导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遭受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3.十二大: 1982 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道路, 建设有中国色社会主义。 4.十三大:1987 年;提出了初级阶段理论、基本路线及战略三步走。 5.十四大:1992 年;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6.十五大:1997 年;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思想。 四、新中国成立以来科学技术成就、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挫折 (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背景:a.党和人民对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b.缺乏经验,急于求成,C.忽视 客观经济规律。 2.实质:“左”倾错误泛滥。 3.表现:高指标,瞎指挥,共产风,浮夸风 4.后果:导致了 1959—1961 国民经济严重困难。 5.对策:从 1961 年起调整国民经济,使经济恢复和发展。 6.教训与启示:a.要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办事。B.要认识基本国情,制定适当的经济发 展策略。C.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二)文化大革命(1966—1976) 1.背景:①“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段斗争为纲。②法制缺失,个人崇拜严重。 2.过程:①开始标志:1966 年,发出“文革”通知。②结束标志:1976 年,“四人帮” 倒台。 3.后果:导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遭受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