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住宅的研究 台湾·下世代居住规格 1999桑思报告
未来住宅的研究 台湾·下世代居住规格 1999桑思报告
研究目标 公元2025年人类的居住规格 研究方法: 分专题进行多学科交叉研讨 涉及人类学、社会学、地理学、历 史学、经济学、管理学、建筑学 城市规划、法学等
·研究目标: 公元2025年人类的居住规格 ·研究方法: 分专题进行多学科交叉研讨, 涉及人类学、社会学、地理学、历 史学、经济学、管理学、建筑学、 城市规划、法学等
研究阶段和成果 第一阶段(1987-1996) 奖助合湾各大学撰写相关硕士论文 155篇。 第二阶段(1996.7-1997.5) 由台湾学界、企业界新锐专家十人 组成桑思组,以学术沙龙形式分专题进 行研讨,共34次会议,总结出不足500字 桑思报告
·研究阶段和成果: 第一阶段(1987-1996): 奖助台湾各大学撰写相关硕士论文 155篇。 第二阶段(1996.7-1997.5): 由台湾学界、企业界新锐专家十人 组成桑思组,以学术沙龙形式分专题进 行研讨,共34次会议,总结出不足500字 的桑思报告
第三阶段(1997.11-199.5) 根据桑思宣言,组织台湾各建筑系 学生进行下世代居住建筑意象竞赛。 研究资助 祐生研究基金会
第三阶段(1997.11-1998.5): 根据桑思宣言,组织台湾各建筑系 学生进行下世代居住建筑意象竞赛。 ·研究资助: 祐生研究基金会
桑思宣言 下世代(至西元2025年)将面临自然环境 为异变、地理资源的耗竭、生态系的恶性循环 社经结构的转变、新能源开发与科技高度运用 等课题。因应石化能源的匮乏及纲路的普及, 将呈现散居及集居并存之住居形态。下世光居 炷规格应减轻自然环境的负荷满足安全、健 康,节能,经济,记认同等痹,保护培育 人刀的身体和性灵
·桑思宣言 下世代(至西元2025年)将面临自然环境 的异变、地理资源的耗竭、生态系的恶性循环、 社经结构的转变、新能源开发与科技高度运用 等课题。因应石化能源的匮乏及纲路的普及, 将呈现散居及集居并存之住居形态。下世代居 住规格应减轻自然环境的负荷,满足安全、健 康、节能、经济、记忆认同等需求,保护培育 人们的身体和性灵
下世代居住规格应具备 1.空间设计符合使用者生活特性、家庭 生命周期及社经结构的转变。 2.选择及考量基地安全奈件,并建构具 备防灾能力的住居环境。 3.提供适合生活使用的共享公共设施。 4.空间精密配置、精省使用
下世代居住规格应具备: 1. 空间设计符合使用者生活特性、家庭 生命周期及社经结构的转变。 2. 选择及考量基地安全条件,并建构具 备防灾能力的住居环境。 3. 提供适合生活使用的共享公共设施。 4. 空间精密配置、精省使用
5.塑造居家生活的无障碍环境。 6.结构采用韧性设计,并设置隔减震系统, 达到强震可修 7.构造及建材精准设计。符合模矩化 弹性化。 8.规划建筑物中不同生命周期构件的回 收与再生 9.采用构件预制、现场组装之施工方式
5. 塑造居家生活的无障碍环境。 6. 结构采用韧性设计,并设置隔减震系统, 达到强震可修。 7. 构造及建材精准设计,符合模矩化、 弹性化。 8. 规划建筑物中不同生命周期构件的回 收与再生。 9. 采用构件预制、现场组装之施工方式
10.室内物理环境调节以自然方式为主 机械设备为辅。 11.采用隔音及吸音措施,有效防制噪音。 12.采用遮阳及导光措施,有效利用自光。 13.运用自然对流调节通风量及温湿度。 14.具备净化空气之措施 15.设置水质净化、监测及中水系统
10. 室内物理环境调节以自然方式为主, 机械设备为辅。 11. 采用隔音及吸音措施,有效防制噪音。 12. 采用遮阳及导光措施,有效利用自光。 13. 运用自然对流调节通风量及温湿度。 14. 具备净化空气之措施。 15. 设置水质净化、监测及中水系统
16.提供多元的能源转化系统。 17.整合安全、节能与管理系统,建构智 慧化住居环境。 18.具备安全、迅速的资讯收发传输功能 及设备。 19.设置检修口及管线标示系统,并可定 期抽换管线。 20.具备防治生物入侵之措施
16. 提供多元的能源转化系统。 17. 整合安全、节能与管理系统,建构智 慧化住居环境。 18. 具备安全、迅速的资讯收发传输功能 及设备。 19. 设置检修口及管线标示系统,并可定 期抽换管线。 20. 具备防治生物入侵之措施
下世代背景研究 全球背景变行 1.自然环境的异变 2.地理资源的耗竭 3.生态系的恶性循环 4.社经结构的转变 5.新能源开发与科技高度运用
·下世代背景研究 一 、 全球背景变迁 1. 自然环境的异变 2. 地理资源的耗竭 3. 生态系的恶性循环 4. 社经结构的转变 5 . 新能源开发与科技高度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