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2016届高三第四次月考(期中考试)语文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命题人审题人:高三语文组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务必将自己的 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美学的教化 现代化过程中伴生的人的精神生活的贫困,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的关 注。毋庸讳言,在中国这样一个转型期社会里,物质功利追求的过甚与精神生活的 相对薄弱之间的矛盾,已经影响了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同共进。面对并 不乐观的生存境况,我们迫切需要的也许不是物质功利世界的单向度发展,而恰 恰是一种被称为人文智慧的东西。一个社会的发展既需要以功利目标为导引的动 力系统,也需要以人文情怀和审美超越为内容的规范系统。从物质的、技术的和 功利的追求中“拯救精神”就成了包括美学在内的人文学科理应肩负起来的责 任。在这个背景下,美学的教化功能被凸显出来了。 美学认为,审美是人超越人生有限性的精神活动,审美的根据不能从物质的功利 世界中去说明。尽管物质的功利活动是人的审美活动得以可能的基础和前提,但 是物质的功利活动不能给人提供精神的完满性,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 人。心理学认为,人的需要既包括摆脱饥饿和摆脱危险等生存生理的需要,也包括 对于爱、探索、创造、美和艺术等方面的精神需要,这两类的需要都是人所不可 缺少的。我们难以设想在一个基本生存活动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会形成人的更 高级的需要。人的高级的精神需要不仅是在解决了物质生存生理需要的基础上产 生的,而且,人的高级的精神需要的满足还受到物质条件的制约。但是,人的精神 的提升主要不在于生存生理需要的满足上,而在于人的丰富性的需要的实现。在 个生活水平并不发达的社会里,侈谈人的自我实现,也许有几分滑稽,但人却不 能为世俗所累以至于面对他所生活的世界而丢弃精神的向度。美学的教化,就是 要通过标举健康向上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和审美格调等来导引人的审美文化行 为,以提醒人们在对现实顺应认同当中,也保持一份批判的激情和反思的能力,保 持一种面对流俗敢于说“不”的姿态 美学的教化建立在对个体生命高度尊重的基础上。真正富有人文精神的美学,并 不将人的感性欲求排除在审美活动之外。审美活动并不是远离肉身的纯粹的精神 活动,不是禁欲主义的,而是灵肉一致、身心俱爽,指向人的感性存在与理性存在 在瞬间统一的生命活动。只是,在一个充满欲望化生存的社会里,美学强调,审美 不能黏滞于感官的层面,还应当向纵深发展,追求情感的净化和精神的提升。审美 精神是美学教化的功能的重要指标,审美精神的核心是审美态度。成熟的审美态 度实际是对待人生的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一种最佳的张力。因为,没有现实主 义,就不可能深情地眷恋生活;现实主义使我们对待人生的审美态度有了厚重的 根基;然而,对待人生的现实主义态度如果没有理想的烛照,就会成为一种没有原 则,除了认同现实、接受现实以外再也没有任何积极的情感的彻头彻尾的庸俗
湖南省株洲市 2016 届高三第四次月考(期中考试)语文卷 满分:150 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 命题人 审题人:高三语文组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 II 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务必将自己的 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 I 卷 (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 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美学的教化 现代化过程中伴生的人的精神生活的贫困,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的关 注。毋庸讳言,在中国这样一个转型期社会里,物质功利追求的过甚与精神生活的 相对薄弱之间的矛盾,已经影响了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同共进。面对并 不乐观的生存境况,我们迫切需要的也许不是物质功利世界的单向度发展,而恰 恰是一种被称为人文智慧的东西。一个社会的发展既需要以功利目标为导引的动 力系统,也需要以人文情怀和审美超越为内容的规范系统。从物质的、技术的和 功利的追求中“拯救精神”就成了包括美学在内的人文学科理应肩负起来的责 任。在这个背景下,美学的教化功能被凸显出来了。 美学认为,审美是人超越人生有限性的精神活动,审美的根据不能从物质的功利 世界中去说明。尽管物质的功利活动是人的审美活动得以可能的基础和前提,但 是物质的功利活动不能给人提供精神的完满性,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 人。心理学认为,人的需要既包括摆脱饥饿和摆脱危险等生存生理的需要,也包括 对于爱、探索、创造、美和艺术等方面的精神需要,这两类的需要都是人所不可 缺少的。我们难以设想在一个基本生存活动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会形成人的更 高级的需要。人的高级的精神需要不仅是在解决了物质生存生理需要的基础上产 生的,而且,人的高级的精神需要的满足还受到物质条件的制约。但是,人的精神 的提升主要不在于生存生理需要的满足上,而在于人的丰富性的需要的实现。在 一个生活水平并不发达的社会里,侈谈人的自我实现,也许有几分滑稽,但人却不 能为世俗所累以至于面对他所生活的世界而丢弃精神的向度。美学的教化,就是 要通过标举健康向上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和审美格调等来导引人的审美文化行 为,以提醒人们在对现实顺应认同当中,也保持一份批判的激情和反思的能力,保 持一种面对流俗敢于说“不”的姿态。 美学的教化建立在对个体生命高度尊重的基础上。真正富有人文精神的美学,并 不将人的感性欲求排除在审美活动之外。审美活动并不是远离肉身的纯粹的精神 活动,不是禁欲主义的,而是灵肉一致、身心俱爽,指向人的感性存在与理性存在 在瞬间统一的生命活动。只是,在一个充满欲望化生存的社会里,美学强调,审美 不能黏滞于感官的层面,还应当向纵深发展,追求情感的净化和精神的提升。审美 精神是美学教化的功能的重要指标,审美精神的核心是审美态度。成熟的审美态 度实际是对待人生的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一种最佳的张力。因为,没有现实主 义,就不可能深情地眷恋生活;现实主义使我们对待人生的审美态度有了厚重的 根基;然而,对待人生的现实主义态度如果没有理想的烛照,就会成为一种没有原 则,除了认同现实、接受现实以外再也没有任何积极的情感的彻头彻尾的庸俗
理想主义使我们获得了一个指向未来的维面,保持住了对现实的挑剔、批判,按照 “应然”的样式设计人生,选择生活的方式。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最佳张力, 使我们对待生活的审美态度既植根于现实的土壤,又从现实的土壤之中培植出超 越的情愫。 (选自《文艺美学研究》,邢建昌著,有删改) 1.下列关于“美学的教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学的教化功能被凸显是时代的要求,当今社会亟须包括美学在内的人文学科 把人们从物质的、技术的和功利的追求中拯救出来 B.美学的教化能从审美理想、审美格调等多方面指导人的审美文化行为,提醒人 们在顺应现实的同时保持批判的激情和反思的能力。 C.审美活动是人的感性存在与理性存在在瞬间统一的生命活动,一般的美学都不 排斥人的感性欲求,而美学的教化高度尊重个体生命。 D.美学的教化以审美精神为重要指标,注重成熟的审美态度的养成,成熟的审美 态度是对待人生的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一种最佳张力。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社会发展离不开以人文情怀和审美超越为内容的规范系统,我们现在的生存境 况并不乐观,我们亟须人文智慧来解除生存困境。 B.人想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人,单有物质的功利活动是不够的,还需要有 超越人生有限性的审美活动,从而获得精神的完满 C.在生活水平不发达的社会,有自己的精神追求的人实现自我是有困难的,但这 样的人如果为世俗所累而抛弃精神追求,那就太可惜了。 D.我们对生活的审美态度应既植根于现实,又超越现实,所以美学强调,审美应超 越感官层面,向追求情感的净化和精神提升的层面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下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物质功利追求过甚,精神生活相对薄弱,这使社 会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发展出现不协调。 B.从美学的角度看,摆脱饥饿和危险属于生存生理需要,而爱、探索、创造、美等 是精神需要,而两类需求都是人所必需的。 C.人的高级精神需要产生于物质生存需要的基础上并受其制约;人提升精神,主 要是要实现丰富的精神需要,而非仅为满足生存生理需要 D.没有理想指引的人,是彻头彻尾的庸俗的人。有理想主义情怀的人,能面向未来, 批判现实,按照理想的样式设计人生,选择生活的方式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裴谞,字士明,擢明经,调河南参军事。性通绰,举止不烦。累迁京兆仓曹参军 会史思明乱,逃山谷间。思明故为谞父宽将,德宽旧恩,且闻诣名,遣捕骑迹获 之,喜甚,呼为“郎君”,伪授御史中丞。贼残杀宗室,谞阴缓之,全活者数百 人。又尝疏贼虚实于朝,事泄,思明恨骂,危死而免。贼平,除太子中允,迁考 功郎中,数燕见奏事 代宗幸陕,谞徒步挟考功南曹印赴行在,帝曰:“疾风知劲草,果可信。”拜河 东租庸、盐铁使。时关辅旱,谞入计,帝召至便殿,问榷酤利岁出内几何,谞 久不对。帝复问,曰:“臣有所思。”帝曰:“何邪?”谞曰:“臣自河东来, 涉三百里,而农人愁叹,谷菽未种。诚谓陛下顾念元元,先访疾苦,而乃责臣以
理想主义使我们获得了一个指向未来的维面,保持住了对现实的挑剔、批判,按照 “应然”的样式设计人生,选择生活的方式。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最佳张力, 使我们对待生活的审美态度既植根于现实的土壤,又从现实的土壤之中培植出超 越的情愫。 (选自《文艺美学研究》,邢建昌著,有删改) 1.下列关于“美学的教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美学的教化功能被凸显是时代的要求,当今社会亟须包括美学在内的人文学科 把人们从物质的、技术的和功利的追求中拯救出来。 B.美学的教化能从审美理想、审美格调等多方面指导人的审美文化行为,提醒人 们在顺应现实的同时保持批判的激情和反思的能力。 C.审美活动是人的感性存在与理性存在在瞬间统一的生命活动,一般的美学都不 排斥人的感性欲求,而美学的教化高度尊重个体生命。 D.美学的教化以审美精神为重要指标,注重成熟的审美态度的养成,成熟的审美 态度是对待人生的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一种最佳张力。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社会发展离不开以人文情怀和审美超越为内容的规范系统,我们现在的生存境 况并不乐观,我们亟须人文智慧来解除生存困境。 B.人想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人,单有物质的功利活动是不够的,还需要有 超越人生有限性的审美活动,从而获得精神的完满。 C.在生活水平不发达的社会,有自己的精神追求的人实现自我是有困难的,但这 样的人如果为世俗所累而抛弃精神追求,那就太可惜了。 D.我们对生活的审美态度应既植根于现实,又超越现实,所以美学强调,审美应超 越感官层面,向追求情感的净化和精神提升的层面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下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物质功利追求过甚,精神生活相对薄弱,这使社 会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发展出现不协调。 B.从美学的角度看,摆脱饥饿和危险属于生存生理需要,而爱、探索、创造、美等 是精神需要,而两类需求都是人所必需的。 C.人的高级精神需要产生于物质生存需要的基础上并受其制约;人提升精神,主 要是要实现丰富的精神需要,而非仅为满足生存生理需要。 D.没有理想指引的人,是彻头彻尾的庸俗的人。有理想主义情怀的人,能面向未来, 批判现实,按照理想的样式设计人生,选择生活的方式。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裴谞,字士明,擢明经,调河南参军事。性通绰,举止不烦。累迁京兆仓曹参军。 会史思明乱,逃山谷间。思明故为谞父宽将,德宽旧恩,且闻诣名,遣捕骑迹获 之,喜甚,呼为“郎君”,伪授御史中丞。贼残杀宗室,谞阴缓之,全活者数百 人。又尝疏贼虚实于朝,事泄,思明恨骂,危死而免。贼平,除太子中允,迁考 功郎中,数燕见奏事。 代宗幸陕,谞徒步挟考功南曹印赴行在,帝曰:“疾风知劲草,果可信。”拜河 东租庸、盐铁使。时关辅旱,谞入计,帝召至便殿,问榷酤①利岁出内几何,谞 久不对。帝复问,曰:“臣有所思。”帝曰:“何邪?”谞曰:“臣自河东来, 涉三百里,而农人愁叹,谷菽未种。诚谓陛下顾念元元,先访疾苦,而乃责臣以
利。孟子曰:‘治国者,仁义而己,何以利为?’故未敢即对。”帝曰:“微公 言,朕不闻此。”拜左司郎中,数访政事。元载忌之,出为虔州刺史,历饶、卢、 亳三州,除右金吾将军。 德宗新即位,以刑名治天下,百吏震服。时大行将蒇陵事°,禁屠杀,尚父郭子 仪家奴宰羊,谞列奏,帝谓不畏强御,善之。或曰:“尚父有社稷功、岂不为庇 之?”谞笑曰:“非君所知。尚父方贵盛,上新即位,必谓党附者众。今发其细 过,以明不恃权耳。吾上以尽事君之道,下以安大臣,不亦可乎?” 时朝堂别置三司决庶狱,辨争者辄击登闻鼓。谞上疏曰:“谏鼓、谤木之设,所 以达幽枉,延直言。今诡猾之人,轻动天听,争纤微,若然者,安用吏治乎? 帝然之,于是悉归有司。谞恶法吏舞文,或挟宿怨为重轻,因献《狱官箴》以讽 坐所善诛贬阆州司马俄召为太子右庶子进兵部侍郎夲河南尹东都副留守凡五世 为河南谞视事未尝敢当正处。卒,年七十五,赠礼部尚书。(节选自《新唐书·列 传第五十五》) 【注】①榷酤( que gu):制酒业。②大行将蒇陵事:大行,刚去世的皇帝;蒇 (chan),完成。此句意为唐代宗的丧事行将结束。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坐所善诛/贬阆州司马俄/召为太子右庶子/进兵部侍郎/至河南尹/东都副留守 凡五世/为河南/谞视事未尝敢当正处 B.坐所善诛贬/阆州司马俄召为太子/右庶子进兵部侍郎/至河南尹/东都副留守/ 凡五世为河南/谞视事未尝敢当正处 C.坐所善诛/贬阆州司马/俄召为太子右庶子/进兵部侍郎/至河南尹/东都副留守 /凡五世为河南/谞视事未尝敢当正处 D.坐所善诛贬/阆州司马俄召为太子右庶子/进兵部侍郎/至河南尹/东都副留守/ 凡五世为河南/谞视事未尝敢当正处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 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降级叫迁削、迁谪、右 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B.明经,汉朝出现之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代,至宋代被废除。被推举者须 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C.行在,也称行在所。第一释义指天子所在的地方。第二释义专指天子巡行所 到之地。此处是第二种释义。 D.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由于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 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后来人们就用 “社稷”来代表国家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裴谞性格豁达宽厚,沉稳而不急躁。安史之乱时被史思明抓获,迫受伪职。 但他能暗中保护唐宗室并向朝廷汇报叛贼虚实,事情泄露,险些被杀。平定叛贼 后朝廷授予他官职。 B.裴谞一心忠于朝廷,深得皇帝信任。关中大旱,唐代宗一见面就问他制酒业 全年的收支情况,裴谞立即引用孟子的话加以劝谏,代宗深为感动,并多次向他 征询关于政事的意见,后授官左司郎中
利。孟子曰:‘治国者,仁义而已,何以利为?’故未敢即对。”帝曰:“微公 言,朕不闻此。”拜左司郎中,数访政事。元载忌之,出为虔州刺史,历饶、卢、 亳三州,除右金吾将军。 德宗新即位,以刑名治天下,百吏震服。时大行将蒇陵事②,禁屠杀,尚父郭子 仪家奴宰羊,谞列奏,帝谓不畏强御,善之。或曰:“尚父有社稷功、岂不为庇 之?”谞笑曰:“非君所知。尚父方贵盛,上新即位,必谓党附者众。今发其细 过,以明不恃权耳。吾上以尽事君之道,下以安大臣,不亦可乎?” 时朝堂别置三司决庶狱,辨争者辄击登闻鼓。谞上疏曰:“谏鼓、谤木之设,所 以达幽枉,延直言。今诡猾之人,轻动天听,争纤微,若然者,安用吏治乎?” 帝然之,于是悉归有司。谞恶法吏舞文,或挟宿怨为重轻,因献《狱官箴》以讽。 坐所善诛贬阆州司马俄召为太子右庶子进兵部侍郎至河南尹东都副留守凡五世 为河南谞视事未尝敢当正处。卒,年七十五,赠礼部尚书。(节选自《新唐书·列 传第五十五》) 【注】①榷酤(què gū):制酒业。②大行将蒇陵事:大行,刚去世的皇帝;蒇 (chǎn),完成。此句意为唐代宗的丧事行将结束。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坐所善诛/贬阆州司马俄/召为太子右庶子/进兵部侍郎/至河南尹/东都副留守 凡五世/为河南/谞视事未尝敢当正处 B.坐所善诛贬/阆州司马俄召为太子/右庶子进兵部侍郎/至河南尹/东都副留守/ 凡五世为河南/谞视事未尝敢当正处 C.坐所善诛/贬阆州司马/俄召为太子右庶子/进兵部侍郎/至河南尹/东都副留守 /凡五世为河南/谞视事未尝敢当正处 D.坐所善诛贬/阆州司马俄召为太子右庶子/进兵部侍郎/至河南尹/东都副留守/ 凡五世为河南/谞视事未尝敢当正处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 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降级叫迁削、迁谪、右 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B.明经,汉朝出现之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代,至宋代被废除。被推举者须 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C.行在,也称行在所。第一释义指天子所在的地方。第二释义专指天子巡行所 到之地。此处是第二种释义。 D.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由于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 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后来人们就用 “社稷”来代表国家。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裴谞性格豁达宽厚,沉稳而不急躁。安史之乱时被史思明抓获,迫受伪职。 但他能暗中保护唐宗室并向朝廷汇报叛贼虚实,事情泄露,险些被杀。平定叛贼 后朝廷授予他官职。 B.裴谞一心忠于朝廷,深得皇帝信任。关中大旱,唐代宗一见面就问他制酒业 全年的收支情况,裴谞立即引用孟子的话加以劝谏,代宗深为感动,并多次向他 征询关于政事的意见,后授官左司郎中
C.裴谞做事机警变通,智保郭子仪。在代宗丧事禁屠期间,裴谞向德宗举报尚 父郭子仪的家奴在家宰羊。有人责怪他为小事而弹劾功臣,裴谞解释了其中良苦 用心。 D.裴谞反对集中办案,建议取消击登闻鼓。他认为谏鼓、谤木之类的设置如今 被一些狡猾之徒利用,建议发挥各级官吏的作用,民间诉讼交由各有关部门处理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诚谓陛下顾念元元,先访疾苦,而乃责臣以利。(5分) (2)尚父方贵盛,上新即位,必谓党附者众。今发其细过,以明不恃权耳。(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小题。 水边偶题罗隐① 野水无情去不回,水边花好为谁开?只知事逐眼前去,不觉老从头上来。 穷似丘轲②休叹息,达如周召③亦尘埃。思量此理何人会?蒙邑先生④最有才。 【注】①罗隐:晚唐著名诗人,屡试不第。②丘轲:孔丘、孟轲③周召:周公、 召公 ④蒙邑先生:庄子 8.这首诗的首联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略作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孔子的思想核心“仁”可用“忠”“恕”二字来概括,其中“恕”可用《孔 子语录》中孔子回答子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的“ 来诠释。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两句, 将英雄刘裕成长地方的历史遗迹呈现在读者面前。 (3)韩愈《师说》中与《荀子·劝学篇》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观点 相同的两句话是“,”。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 在答題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 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八月骄阳 汪曾祺 张百顺年轻时拉过洋车,后来卖了多年烤白薯。德胜门豁口内外没有吃过张百顺 的烤白薯的人不多。后来取缔了小商小贩,许多做小买卖的都改了行,张百顺托 人谋了个事由儿,到太平湖公园来看门。一晃,十来年了。 每天到园子里来遛早的,都是熟人。 来得最早的是刘宝利。他是个唱戏的。剧团演开了革命现代戏,台上没有他的活 儿,领导动员他提前退了休。 跟他差不多时候进园子遛弯的叫顾止庵,早年教私塾,后来给人抄书,抄稿子, 代写家信。解放后,又添了一项业务:代写检讨。后来搁了笔。每天就是遛遛弯 儿
C.裴谞做事机警变通,智保郭子仪。在代宗丧事禁屠期间,裴谞向德宗举报尚 父郭子仪的家奴在家宰羊。有人责怪他为小事而弹劾功臣,裴谞解释了其中良苦 用心。 D.裴谞反对集中办案,建议取消击登闻鼓。他认为谏鼓、谤木之类的设置如今 被一些狡猾之徒利用,建议发挥各级官吏的作用,民间诉讼交由各有关部门处理。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诚谓陛下顾念元元,先访疾苦,而乃责臣以利。(5 分) (2)尚父方贵盛,上新即位,必谓党附者众。今发其细过,以明不恃权耳。(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小题。 水边偶题 罗隐① 野水无情去不回,水边花好为谁开?只知事逐眼前去,不觉老从头上来。 穷似丘轲②休叹息,达如周召③亦尘埃。思量此理何人会?蒙邑先生④最有才。 【注】①罗隐:晚唐著名诗人,屡试不第。 ②丘轲:孔丘、孟轲 ③周召:周公、 召公。 ④蒙邑先生:庄子。 8.这首诗的首联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5 分) 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略作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 孔子的思想核心“仁”可用“忠”“恕”二字来概括,其中“恕”可用《孔 子语录》中孔子回答子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的“ , ”来诠释。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 ,__ __”两句, 将英雄刘裕成长地方的历史遗迹呈现在读者面前。 (3)韩愈《师说》中与《荀子·劝学篇》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观点 相同的两句话是 “ ,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 2 B 铅笔 在答題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 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八月骄阳 汪曾祺 张百顺年轻时拉过洋车,后来卖了多年烤白薯。德胜门豁口内外没有吃过张百顺 的烤白薯的人不多。后来取缔了小商小贩,许多做小买卖的都改了行,张百顺托 人谋了个事由儿,到太平湖公园来看门。一晃,十来年了。 每天到园子里来遛早的,都是熟人。 来得最早的是刘宝利。他是个唱戏的。剧团演开了革命现代戏,台上没有他的活 儿,领导动员他提前退了休。 跟他差不多时候进园子遛弯的叫顾止庵,早年教私塾,后来给人抄书,抄稿子, 代写家信。解放后,又添了一项业务:代写检讨。后来搁了笔。每天就是遛遛弯 儿
这天他进了太平湖,公园看门的张百顺正在湖边淘洗螺蛳。 “顾先生,您说这文化大革命,它是怎么一回子事?” “您问我?一一这谁知道。” “这红卫兵,呼啦一一全起来了,想怎么着就怎么着。他们怎么有这么大的权? 谁给他们的权?” 刘宝利来了。 “昨儿,我可瞧了一场热闹!” “什么热闹?” “烧行头。嗬!堆成一座小山哪!大红官衣、青褶子,这没什么!帅盔、八面威 相貂、驸马套……这也没有什么!大蟒大靠,苏绣平金,都是新的,太可惜了! 这值多少钱哪!一把火,全烧啦!火苗儿蹿起老髙。烧煳了的碎绸子片飞得哪儿哪 儿都是。” 唉 “火边上还围了一圈人,都是文艺界的头头脑脑。有跪着的,有撅着的。有的挂 着牌子,有的脊背贴了一张大纸,写着字。都是满头大汗。您想想:这么热的天, 又烤着大火,能不出汘吗?一群红卫兵,攥着宽皮带,挨着个抽他们。劈头盖脸! 有的,一皮带下去,登时,脑袋就开了,血就下来了 皮带上带着大铜头子 哪! 唉 这工夫,园门口进来一个人。六十七八岁,戴着眼镜,一身干干净净的藏青制服, 自家纳的千层底布鞋,拄着一根角把棕竹手杖。这人见了顾止庵,略略点了点头, 往后面走去了。这人眼神有点直勾勾的,脸上气色也不大好。这人走到靠近后湖 的一张长椅旁边,坐下来,望着湖水。 顾止庵说:“茶也喝透了,咱们也该散了。” 张百顺把螺蛳送回家。回来,那个人还在长椅上坐着,望着湖水。 柳树上知了叫得非常欢势。天越热,它们叫得越欢。赛着叫。整个太平湖全归了 它们了 张百顺回家吃了中午饭。回来,那个人还在椅子上坐着,望着湖水, 粉蝶儿、黄蝴蝶乱 起,忽 蝴蝶 蝶。白蝴蝶 蝴 天黑了。张百顺要回家了。那人还在椅子上坐着,望着湖水。 蛐蛐、油葫芦叫成一片。还有金铃子。野苿莉散发着阵一阵的清香。一条大鱼 跃出了水面,欻(xu)的一声,又没到水里。星星出来了。 第二天天一亮,刘宝利到太平湖练功。发现有人投湖啦!他叫了两个打鱼的人, 把尸首捞了上来,放在湖边草地上。这工夫,顾止庵和张百顺也赶了过来。 顾止庵四下里看看,说:“这人想死的心是下铁了的。他投湖的时候,神智很清 醒,你们看,他的上衣还整整齐齐地搭在椅背上,手杖也好好地靠在一边。咱们 掏掏他的兜儿,看看有什么,好知道死者是谁呀。 顾止庵从死者的上衣兜里掏出一个工作证,是北京市文联发的 姓名;舒舍予职务:主席 顾止庵看看工作证上的相片,又看看死者的脸,拍了拍工作证: “这人,我认得!怪不得昨儿他进园子的时候,好像跟我招呼了一下。我还上他 那儿聊过几次。人挺好,有学问!” “您等等!他到底是谁呀?
这天他进了太平湖,公园看门的张百顺正在湖边淘洗螺蛳。 “顾先生,您说这文化大革命,它是怎么一回子事?” “您问我?——这谁知道。” “这红卫兵,呼啦——全起来了,想怎么着就怎么着。他们怎么有这么大的权? 谁给他们的权?” 刘宝利来了。 “昨儿,我可瞧了一场热闹!” “什么热闹?” “烧行头。嗬!堆成一座小山哪!大红官衣、青褶子,这没什么!帅盔、八面威、 相貂、驸马套……这也没有什么!大蟒大靠,苏绣平金,都是新的,太可惜了! 这值多少钱哪!一把火,全烧啦!火苗儿蹿起老高。烧煳了的碎绸子片飞得哪儿哪 儿都是。” “唉!” “火边上还围了一圈人,都是文艺界的头头脑脑。有跪着的,有撅着的。有的挂 着牌子,有的脊背贴了一张大纸,写着字。都是满头大汗。您想想:这么热的天, 又烤着大火,能不出汗吗?一群红卫兵,攥着宽皮带,挨着个抽他们。劈头盖脸! 有的,一皮带下去,登时,脑袋就开了,血就下来了。——皮带上带着大铜头子 哪! “唉!” 这工夫,园门口进来一个人。六十七八岁,戴着眼镜,一身干干净净的藏青制服, 自家纳的千层底布鞋,拄着一根角把棕竹手杖。这人见了顾止庵,略略点了点头, 往后面走去了。这人眼神有点直勾勾的,脸上气色也不大好。这人走到靠近后湖 的一张长椅旁边,坐下来,望着湖水。 顾止庵说:“茶也喝透了,咱们也该散了。” 张百顺把螺蛳送回家。回来,那个人还在长椅上坐着,望着湖水。 柳树上知了叫得非常欢势。天越热,它们叫得越欢。赛着叫。整个太平湖全归了 它们了。 张百顺回家吃了中午饭。回来,那个人还在椅子上坐着,望着湖水。 粉蝶儿、黄蝴蝶乱飞。忽上,忽下。忽起,忽落。黄蝴蝶,白蝴蝶。白蝴蝶,黄 蝴蝶…… 天黑了。张百顺要回家了。那人还在椅子上坐着,望着湖水。 蛐蛐、油葫芦叫成一片。还有金铃子。野茉莉散发着一阵一阵的清香。一条大鱼 跃出了水面,歘(xū)的一声,又没到水里。星星出来了。 第二天天一亮,刘宝利到太平湖练功。发现有人投湖啦!他叫了两个打鱼的人, 把尸首捞了上来,放在湖边草地上。这工夫,顾止庵和张百顺也赶了过来。 顾止庵四下里看看,说:“这人想死的心是下铁了的。他投湖的时候,神智很清 醒,你们看,他的上衣还整整齐齐地搭在椅背上,手杖也好好地靠在一边。咱们 掏掏他的兜儿,看看有什么,好知道死者是谁呀。” 顾止庵从死者的上衣兜里掏出一个工作证,是北京市文联发的: 姓名;舒舍予 职务:主席 顾止庵看看工作证上的相片,又看看死者的脸,拍了拍工作证: “这人,我认得!怪不得昨儿他进园子的时候,好像跟我招呼了一下。我还上他 那儿聊过几次。人挺好,有学问!” “您等等!他到底是谁呀?
“他,就是老舍呀!” 刘宝利看着死者: “我认出来了!在孔庙挨打的,就有他!您瞧,脑袋上还有伤,身上净是血嘎 巴!—一我真不明白。这么个人,旧社会能容得他,怎么咱这新社会倒容不得他 呢?” 顾止庵说:“‘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这大概就是他想不通的地 张百顺撅了两根柳条,在老舍的脸上摇晃着,怕有苍蝇。 “他从昨儿早起就坐在这张椅子上,心里来回来去,不知道想了多少事哪!” “‘千古艰难唯一死’呀!” “那干吗要走了这条路呢?这秋老虎虽毒,它不也有凉快的时候不?” 顾止庵环顾左右,沉沉地叹了一口气:“‘士可杀,而不可辱’啊!” 刘宝利说:“我去找张席,给他盖上点儿!”(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通过对刘宝利、顾止庵、张百顺三个市井百姓人物身份的交代,直接揭 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 B.刘宝利、顾止庵、张百顺三个人关于文革所见所闻的对话表现了普通百姓对于 文革中发生的“烧戏服”“打人”等事件的困惑和气愤以及一种看热闹的心态。 C.小说中描写了文革中普通百姓能“忍”和老舍的“不忍”,表现了中国老百姓 的坚韧和作为知识分子的老舍的脆弱。 D.刘宝利、顾止庵、张百顺是平常人物,也是最符合艺术真实的人物。对他们 身份的交代,既为下文的谈话内容做铺垫,也为见证一位作家的死作铺垫 E.作者冷静地反复叙述这个人“坐在后湖的一张长椅上望着湖水”,这个动作 的四次重复,笔端凝注了无限的悲怆与沉痛。 (2)小说中的老舍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中划线部分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用第三人称,老舍先生的一切,均由几位当事人眼中看出、口中道出, 这是侧面描写的方法。你认可这种写法吗?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乔布斯:用“禅”改变世界 没有人可以选择命运,乔布斯同样如此。他在生下不久就被父母送给别人收养, 尽管养父母非常爱这个孩子,但是家境的困窘还是让乔布斯感到生存的压力。由 于他爱捣乱、不服从老师的管理、不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和课外作业,学校 几次勒令他退学。所幸的是,乔布斯对电子产品有着非凡的兴趣,而且他会非常 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情,以至于母亲要叫醒他,必须要用铅笔戳他的脑袋 乔布斯高中毕业后选择了一家自己喜欢的大学一一俄勒冈的里德学院,为此父母 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为他凑齐了学费。但是乔布斯不到一年就离开了学校。 因为“已经看不到其中的价值所在”。他喜欢嬉皮士,喜欢听鲍勃·迪伦的民谣 和披头士的摇滚,和狐朋狗友一起酗酒、吸大麻,,乔布斯恣意放纵自己,以为可 以掌控自己的命运。然而这些没能让他真正“解脱”。最终乔布斯发现,有些东 西永远是无法改变的,比如自己的出身,兴趣,生存的社会以及必然走向的死亡。 世界并不属于他,他需要学着去适应世界
“他,就是老舍呀!” 刘宝利看着死者: “我认出来了!在孔庙挨打的,就有他!您瞧,脑袋上还有伤,身上净是血嘎 巴!——我真不明白。这么个人,旧社会能容得他,怎么咱这新社会倒容不得他 呢?” 顾止庵说:“‘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这大概就是他想不通的地 方。” 张百顺撅了两根柳条,在老舍的脸上摇晃着,怕有苍蝇。 “他从昨儿早起就坐在这张椅子上,心里来回来去,不知道想了多少事哪!” “‘千古艰难唯一死’呀!” “那干吗要走了这条路呢?这秋老虎虽毒,它不也有凉快的时候不?” 顾止庵环顾左右,沉沉地叹了一口气:“‘士可杀,而不可辱’啊!” 刘宝利说:“我去找张席,给他盖上点儿!”(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小说通过对刘宝利、顾止庵、张百顺三个市井百姓人物身份的交代,直接揭 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 B.刘宝利、顾止庵、张百顺三个人关于文革所见所闻的对话表现了普通百姓对于 文革中发生的“烧戏服”“打人”等事件的困惑和气愤以及一种看热闹的心态。 C.小说中描写了文革中普通百姓能“忍”和老舍的“不忍”,表现了中国老百姓 的坚韧和作为知识分子的老舍的脆弱。 D.刘宝利、顾止庵、张百顺是平常人物,也是最符合艺术真实的人物。对他们 身份的交代,既为下文的谈话内容做铺垫,也为见证一位作家的死作铺垫。 E.作者冷静地反复叙述这个人“坐在后湖的一张长椅上望着湖水”,这个动作 的四次重复,笔端凝注了无限的悲怆与沉痛。 (2)小说中的老舍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 分) (3)小说中划线部分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4)小说用第三人称,老舍先生的一切,均由几位当事人眼中看出、口中道出, 这是侧面描写的方法。你认可这种写法吗?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乔布斯:用“禅”改变世界 没有人可以选择命运,乔布斯同样如此。他在生下不久就被父母送给别人收养, 尽管养父母非常爱这个孩子,但是家境的困窘还是让乔布斯感到生存的压力。由 于他爱捣乱、不服从老师的管理、不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和课外作业,学校 几次勒令他退学。所幸的是,乔布斯对电子产品有着非凡的兴趣,而且他会非常 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情,以至于母亲要叫醒他,必须要用铅笔戳他的脑袋。 乔布斯高中毕业后选择了一家自己喜欢的大学——俄勒冈的里德学院,为此父母 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为他凑齐了学费。但是乔布斯不到一年就离开了学校。 因为“已经看不到其中的价值所在”。他喜欢嬉皮士,喜欢听鲍勃·迪伦的民谣 和披头士的摇滚,和狐朋狗友一起酗酒、吸大麻„„乔布斯恣意放纵自己,以为可 以掌控自己的命运。然而这些没能让他真正“解脱”。最终乔布斯发现,有些东 西永远是无法改变的,比如自己的出身,兴趣,生存的社会以及必然走向的死亡。 世界并不属于他,他需要学着去适应世界
在里德大学,乔布斯接触到了佛教里的禅宗,为之深深着迷。禅宗是汉传佛教宗 派之一,禅宗认为“一切万法,尽在自心中,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禅 宗“明心见性”的哲学帮助乔布斯找到了自己的本心,并从中汲取力量。2003 年,乔布斯的事业正处于巅峰状态,却被检査出患有胰腺癌,其后虽然治愈,但 是屡次休假,经常受到健康问题的困扰。但是面对死亡,乔布斯却从禅宗中得到 顿悟:“死亡就是生命中最好的一个发明。它将旧的清除以便给新的让路。”并 因此告诫年轻人:“你们的时间很有限,所以不要将他们浪费在重复其他人的生 活上。不要被教条束缚,那意味着你和其他人思考的结果一起生活。不要被其他 人喧嚣的观点掩盖你真正的内心的声音。还有最重要的是,你要有勇气去听从你 直觉和心灵的指示—一它们在某种程度上知道你想要成为什么样子,所有其他的 事情都是次要的。” 纵观乔布斯重回苹果之后推出的一系列产品,iMac、iPod、 i Phone、iPad等 共同的也是最鲜明的一个特点,就是简约。最直观的外观、最简单的操控方式、 最直指人心的功能设计……这些都让苹果产品的用户为之疯狂。而主宰这样的设 计方案的,不是所谓的市场调研或者消费者的意见,而是乔布斯的精神世界 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点评乔布斯“做了经典的减法”,也证明了乔布斯从禅宗中 得到的简约理念。“我相信乔布斯花了很多时间在内省,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经 验教训,只不过他可能不愿意讲出来。”“我想乔布斯在做产品上有一种哲学的 高度,他真的能够做取舍。” 在内心里,乔布斯却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乔布斯每天清晨醒来时,总是会问自 己:“假如今天是我的最后一天,我应该做什么?”是的,乔布斯每天做的事情, 都是对他自己而言最有意义的事情,那些不太重要的事情,他的态度简单而坚定 No”。乔布斯在经历过死亡威胁之后,悟道:“如果佛祖保佑我重获健康,我 将用余生去从事造福世人的伟大工作。” 正是抱有如此热烈的理想,乔布斯才没有在禅中沉醉,他将参禅视为一种途径, 通过禅找到造福世人的方法。这又和佛教“慈悲”的说法不谋而合。所以乔布斯 的佛教信仰不是“小乘”,而是“大乘”,他能由己及人,他比消费者更了解他 们到底需要什么。 在事业上,乔布斯制造了无数的敌人。在苹果公司,除现任CEO蒂姆·库克之外, 历任CEO都是他的敌人。他将自己视为苹果的拥有者,不允许其他人对他的决策 提出异议。乔布斯之前,苹果历史上有五位CEO,没有一位在苹果善终。 早年的乔布斯就是这样,他从来不是一个维持平衡的人,而从来都是打破平衡的 人。跟他一起工作生活过的人都难免会受到伤害,而这样的做法显然与“禅”背 道而驰 正如美国作家杰弗里·扬和威廉·西蒙在其著作《活着就为改变世界:史蒂 夫·乔布斯传》中所言,乔布斯“在被自己开创的公司赶出去之后,在禅宗之中 整整待了15年,在他重新回来的时候,他的内心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是 种更加人性化的转变。 2005年,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赠给毕业生这样一句话:“求知若饥 虚心若愚。”显然,一向自命不凡的乔布斯也意识到“ foolish”的重要性,认 识到自己力量的局限性,而更愿意与其他人合作。 正是在新的开放理念下,乔布斯领导的苹果真正将影响力扩展到全世界。乔布斯 曾经有一句很著名的话:“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是的,乔布斯的确改变了
在里德大学,乔布斯接触到了佛教里的禅宗,为之深深着迷。禅宗是汉传佛教宗 派之一,禅宗认为“一切万法,尽在自心中,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禅 宗“明心见性”的哲学帮助乔布斯找到了自己的本心,并从中汲取力量。2003 年,乔布斯的事业正处于巅峰状态,却被检查出患有胰腺癌,其后虽然治愈,但 是屡次休假,经常受到健康问题的困扰。但是面对死亡,乔布斯却从禅宗中得到 顿悟:“死亡就是生命中最好的一个发明。它将旧的清除以便给新的让路。”并 因此告诫年轻人:“你们的时间很有限,所以不要将他们浪费在重复其他人的生 活上。不要被教条束缚,那意味着你和其他人思考的结果一起生活。不要被其他 人喧嚣的观点掩盖你真正的内心的声音。还有最重要的是,你要有勇气去听从你 直觉和心灵的指示——它们在某种程度上知道你想要成为什么样子,所有其他的 事情都是次要的。” 纵观乔布斯重回苹果之后推出的一系列产品,iMac、iPod、iPhone、iPad 等, 共同的也是最鲜明的一个特点,就是简约。最直观的外观、最简单的操控方式、 最直指人心的功能设计……这些都让苹果产品的用户为之疯狂。而主宰这样的设 计方案的,不是所谓的市场调研或者消费者的意见,而是乔布斯的精神世界。 奇虎 360 董事长周鸿点评乔布斯“做了经典的减法”,也证明了乔布斯从禅宗中 得到的简约理念。“我相信乔布斯花了很多时间在内省,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经 验教训,只不过他可能不愿意讲出来。”“我想乔布斯在做产品上有一种哲学的 高度,他真的能够做取舍。” 在内心里,乔布斯却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乔布斯每天清晨醒来时,总是会问自 己:“假如今天是我的最后一天,我应该做什么?”是的,乔布斯每天做的事情, 都是对他自己而言最有意义的事情,那些不太重要的事情,他的态度简单而坚定 “No”。乔布斯在经历过死亡威胁之后,悟道:“如果佛祖保佑我重获健康,我 将用余生去从事造福世人的伟大工作。” 正是抱有如此热烈的理想,乔布斯才没有在禅中沉醉,他将参禅视为一种途径, 通过禅找到造福世人的方法。这又和佛教“慈悲”的说法不谋而合。所以乔布斯 的佛教信仰不是“小乘”,而是“大乘”,他能由己及人,他比消费者更了解他 们到底需要什么。 在事业上,乔布斯制造了无数的敌人。在苹果公司,除现任 CEO 蒂姆·库克之外, 历任 CEO 都是他的敌人。他将自己视为苹果的拥有者,不允许其他人对他的决策 提出异议。乔布斯之前,苹果历史上有五位 CE O,没有一位在苹果善终。 早年的乔布斯就是这样,他从来不是一个维持平衡的人,而从来都是打破平衡的 人。跟他一起工作生活过的人都难免会受到伤害,而这样的做法显然与“禅”背 道而驰。 正如美国作家杰弗里·扬和威廉·西蒙在其著作《活着就为改变世界:史蒂 夫·乔布斯传》中所言,乔布斯“在被自己开创的公司赶出去之后,在禅宗之中 整整待了 15 年,在他重新回来的时候,他的内心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是 一种更加人性化的转变。” 2005 年,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赠给毕业生这样一句话:“求知若饥, 虚心若愚。”显然,一向自命不凡的乔布斯也意识到“foolish”的重要性,认 识到自己力量的局限性,而更愿意与其他人合作。 正是在新的开放理念下,乔布斯领导的苹果真正将影响力扩展到全世界。乔布斯 曾经有一句很著名的话:“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是的,乔布斯的确改变了
世界,不过不是用他的霸道和专横,而是合作与开放。这也说明他对“禅”的领 悟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如果不是因为乔布斯能够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情,这个不服从管理、总是惹 是生非的学生就被学校勒令退学了。 B、乔布斯在里德大学接触到了禅宗,他从中明白必须依靠自己的本心去探寻生 命的意义,不能盲目附和跟从别人的意见。 C、iMac、iPod、 i Phone、iPad等产品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不仅是详尽的市场调 査,而且是乔布斯的精神世界,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简约”。 D、在被自己开创的公司赶出后,乔布斯用了15年时间深入感悟"禅”,顺应了” 禅"的精神,内心朝着更加人性化的方向转变。 E、本文通过记叙乔布斯对禅宗理论逐步深入的研究,展现了他人生中的多次重 要转变,揭示了乔布斯获取重大成功的原因。 (2)文章要揭示的是乔布斯如何用“禅”改变世界,为什么还要花费不少笔墨 叙述他的成长经历和学习生涯?(6分) (3)联系全文,分析乔布斯从“禅”中获取了哪些启示?(6分) (4)乔布斯赠给斯坦福大学毕业生的一句话“求知若饥,虚心若愚”可谓语重 心长,意蕴深刻。请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和理解。(8 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灿鸿”过后,杭州西湖迎来纯净的落日和透明的夜晩,苏堤、白堤,保俶塔、 雷峰塔,沐浴在瑰丽的黄昏和迷离的夜色中。“人间天堂”果然 ②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 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才能成为_的人民公仆。 ③安徽宁国籍小伙官东此次当选“中国好人”,。在“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 事件救援中,海军工程大学潜水员官东无私无畏让出自己的装备,把生还的机会 给予遇难者。 A.名副其实实至名归名不虚传B.名不虚传名副其实实至名归 C.名不虚传实至名归名副其实D.实至名归名副其实名不虚传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电影《失孤》无疑是三月份最受关注的华语片,但部分观众认为细节的缺乏、 情节的破碎,是导致了《失孤》在飘渺中流于形式化概念的主要原因。 B.有人观看了《穹顶之下》后,撰文反击柴静,同时指出每个老百姓都是雾霾 的制造者,但是治理、消除、管控雾霾,责任在政府 C.保持文化的蓬勃生机,要求文艺工作者不仅要具有广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 而且和自己学术观点不一样的同行也要相互学习,切磋技艺,取长补短。 D.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 境新期待、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5.下列语句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葱茏,奇花燜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 石隙之下。,皆隐于山坳树影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 为栏,环抱为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
世界,不过不是用他的霸道和专横,而是合作与开放。这也说明他对“禅”的领 悟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如果不是因为乔布斯能够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情,这个不服从管理、总是惹 是生非的学生就被学校勒令退学了。 B、乔布斯在里德大学接触到了禅宗,他从中明白必须依靠自己的本心去探寻生 命的意义,不能盲目附和跟从别人的意见。 C、iMac、iPod、iPhone、iPad 等产品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不仅是详尽的市场调 查,而且是乔布斯的精神世界,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简约”。 D、在被自己开创的公司赶出后,乔布斯用了 15 年时间深入感悟"禅",顺应了" 禅"的精神,内心朝着更加人性化的方向转变。 E、本文通过记叙乔布斯对禅宗理论逐步深入的研究,展现了他人生中的多次重 要转变,揭示了乔布斯获取重大成功的原因。 (2)文章要揭示的是乔布斯如何用“禅”改变世界,为什么还要花费不少笔墨 叙述他的成长经历和学习生涯?(6 分) (3)联系全文,分析乔布斯从“禅”中获取了哪些启示?(6 分) (4)乔布斯赠给斯坦福大学毕业生的一句话 “求知若饥,虚心若愚”可谓语重 心长,意蕴深刻。请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和理解。(8 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 ①“灿鸿”过后,杭州西湖迎来纯净的落日和透明的夜晚,苏堤、白堤,保俶塔、 雷峰塔,沐浴在瑰丽的黄昏和迷离的夜色中。“人间天堂”果然 ! ②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 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才能成为 的人民公仆。 ③安徽宁国籍小伙官东此次当选“中国好人”, 。在“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 事件救援中,海军工程大学潜水员官东无私无畏让出自己的装备,把生还的机会 给予遇难者。 A.名副其实 实至名归 名不虚传 B.名不虚传 名副其实 实至名归 C.名不虚传 实至名归 名副其实 D.实至名归 名副其实 名不虚传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电影《失孤》无疑是三月份最受关注的华语片,但部分观众认为细节的缺乏、 情节的破碎,是导致了《失孤》在飘渺中流于形式化概念的主要原因。 B.有人观看了《穹顶之下》后,撰文反击柴静,同时指出每个老百姓都是雾霾 的制造者,但是治理、消除、管控雾霾,责任在政府。 C.保持文化的蓬勃生机,要求文艺工作者不仅要具有广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 而且和自己学术观点不一样的同行也要相互学习,切磋技艺,取长补短。 D.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 境新期待、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5.下列语句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葱茏,奇花熌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 石隙之下。 ,皆隐于山坳树影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 为栏,环抱为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
A.渐向北边,再进数步,雕甍绣槛,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 B.再进数步,渐向北边,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雕甍绣槛 C.渐向北边,雕甍绣槛,再进数步,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 D.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文学创作是艺术创作,是一种具有明显内省色彩的个人行为,所以①。我们曾 经历过的一个痛苦的历史阶段,让作家消除个性,否认自我在文学创作中的基础 作用。经过拨乱反正,②,文学事业拥有了一个灿烂的春天。又因为作家的文 学创作是以作品的形式发表、出版面世的,这就决定了作品和作家必须带有公共 性。因此,③。 17.下面是我国颁布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 念活动标识”,请写出该标识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不超过150个字。(6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设想一个跑道上,有人正在跑五千米,有人在拼百米冲刺,也有人在做清晨的散 步。那跑五千米的人,看见那跑百米的人全身紧张、满面通红,心里会“颤抖” 吗?不会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是跑五千米的。那清晨散步遛狗的人,看见那跑五 千米的人气喘吁吁地追过来了,他会因此而恐惧,觉得自己被“淘汰”了吗?不 会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是来散步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 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6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答案:C“一般的美学并不排斥人的感性欲求”错误。原文中“美学”的限定语 是“真正富有人文精神的”。 2.答案:D:强加因果。 3.答案:B“从美学的角度看”错误。根据文意,应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文言文阅读(19分) 4.答案:C.坐所善诛,贬阆州司马。俄召为太子右庶子,进兵部侍郎,至河南 尹、东都副留守。凡五世为河南,谞视事未尝敢当正处 5.答案:A.降级叫左迁,升级叫右迁。 6.答案:B.“立即引用孟子的话”有误,裴谞开始没有回答;“并多次向他征 询关于政事的意见,后授官左司郎中”先后颠倒 7.(1)诚谓陛下顾念元元,先访疾苦,而乃责臣以利。(5分) 参考答案:(1)本以为陛下悲念天下百姓,见臣后必定首先问老百姓的疾苦, 哪曾料到却拿营利多少询问我。(“元元”、“访 责”、介状后置句式 句意顺畅各1分) (2)尚父方贵盛,上新即位,必谓党附者众。今发其细过,以明不恃权耳。(5 分)
A.渐向北边,再进数步,雕甍绣槛,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 B.再进数步,渐向北边,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雕甍绣槛 C.渐向北边,雕甍绣槛,再进数步,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 D.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5 分) 文学创作是艺术创作,是一种具有明显内省色彩的个人行为,所以 ① 。我们曾 经历过的一个痛苦的历史阶段,让作家消除个性,否认自我在文学创作中的基础 作用。经过拨乱反正, ② ,文学事业拥有了一个灿烂的春天。又因为作家的文 学创作是以作品的形式发表、出版面世的,这就决定了作品和作家必须带有公共 性。因此, ③ 。 17. 下面是我国颁布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纪 念活动标识”,请写出该标识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不超过 150 个字。(6 分) 六、 写作(60 分) 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设想一个跑道上,有人正在跑五千米,有人在拼百米冲刺,也有人在做清晨的散 步。那跑五千米的人,看见那跑百米的人全身紧张、满面通红,心里会“颤抖” 吗?不会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是跑五千米的。那清晨散步遛狗的人,看见那跑五 千米的人气喘吁吁地追过来了,他会因此而恐惧,觉得自己被“淘汰”了吗?不 会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是来散步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 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6 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二、 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1 答案:C“一般的美学并不排斥人的感性欲求”错误。原文中“美学”的限定语 是“真正富有人文精神的”。 2.答案:D:强加因果。 3.答案:B “从美学的角度看”错误。根据文意,应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4.答案:C.坐所善诛,贬阆州司马。俄召为太子右庶子,进兵部侍郎,至河南 尹、东都副留守。凡五世为河南,谞视事未尝敢当正处 5.答案:A.降级叫左迁,升级叫右迁。 6.答案:B. “立即引用孟子的话”有误,裴谞开始没有回答;“并多次向他征 询关于政事的意见,后授官左司郎中”先后颠倒。 7.(1)诚谓陛下顾念元元,先访疾苦,而乃责臣以利。(5 分) 参考答案:(1)本以为陛下悲念天下百姓,见臣后必定首先问老百姓的疾苦, 哪曾料到却拿营利多少询问我。(“元元”、“访”、 “责”、介状后置句式、 句意顺畅各 1 分) (2)尚父方贵盛,上新即位,必谓党附者众。今发其细过,以明不恃权耳。(5 分)
参考答案:尚父正处功高位尊、隆盛无比之时,天子初即位,一定以为结党亲附 他的人很多。如今他有小错我即举发,恰好证明了尚父并不恃权仗势。(“党”、 “众”、“发”、“恃”、句意各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8.参考答案:首联所写的“野水”和“水边花”紧扣诗题“水边偶题”。(2 分)以水之“无情”反衬人的有情,以水边“花好”反衬人心情之不好,这样借 物起兴,为下文情感的抒发作铺垫。(3分) 9.参考答案:情感:①造化无情、人生失意的感伤;②时光易逝、年华易老的 叹息;③世事无常、不必纠缠于穷达的慨叹;④弃世绝俗、隐逸山林的向往。(每 答一点并分析得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答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三、文学类作品阅读 11.(1)D(3分),E(2分)。 (A对三个市井人物身份的交代,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B“气愤”的 说法言之过重。C老舍的自杀是保持自己尊严和气节的一种抗争方式,不是脆 弱。) (2)老舍是一个在文革中遭毒打,受凌辱为了尊严和清正而以死抗争的知识分 子(作家)形象: ①善良亲切:临去世前见到顾止庵依然打招呼。 ②严谨认真:衣服穿得干干净净,人自杀了,上衣和手杖还整齐摆放。 ③赤胆忠心:他爱自己的国家,爱党,爱社会主义。 ④性情刚毅:有强烈的自尊心,可杀而不可辱。 (概括形象2分,性格和分析每点2分,后者答上2点即可满分) (3)①暗示了时间的推移,从上午到中午到晚上,主人公一直坐在长椅上。② 通过描写知了、蝴蝶、蛐蛐、油葫芦等的热闹和喧嚣,衬托了主人公安静的外表 下不平静的心情。③渲染一种悲凉无奈气氛,为后面的故事情节发展作铺垫。④ 以景衬情,表达了作者沉痛、悲愤的心情。(每点2分,答3点得满分) 4)答案一:认可作者这种侧面描写的方法 ①侧面描写难度较小。老舍自杀前的心理冲突比较难把握,作者避免了与死者的 直接对话,以“可见”表现“不可见”,用“可说”暗示“不可说” ②所表现的内容更丰富。作者借此写出生者眼中的死者特点,写出生者对死者的 反应和评价。 ③更好地表现老舍作品特点。小说的三个人物张百顺、刘宝利、顾止庵,是作者 最熟悉的市井百姓,而市井百姓也是老舍先生的笔下人 ④使文字纯美而有震撼力。避免了凄惨恐怖内容的展现,而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表明观点2分,以上理由中,答出三点即可,三点理由各2分。言之成理,即 可酌情给分) 答案二:不认可作者这种侧面描写的方法 ①这种描写方法使得小说的故事情节不够完整。小说用很多笔墨刻画其他人物, 描写老舍先生的文字相对较少,使读者不能很清楚地知道他自杀的心理要素,易 对人物产生误解
参考答案:尚父正处功高位尊、隆盛无比之时,天子初即位,一定以为结党亲附 他的人很多。如今他有小错我即举发,恰好证明了尚父并不恃权仗势。(“党”、 “众”、“发”、“ 恃”、句意各 1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8.参考答案:首联所写的“野水”和“水边花”紧扣诗题“水边偶题”。(2 分)以水之“无情”反衬人的有情,以水边“花好”反衬人心情之不好,这样借 物起兴,为下文情感的抒发作铺垫。(3 分) 9.参考答案:情感:①造化无情、人生失意的感伤;②时光易逝、年华易老的 叹息;③世事无常、不必纠缠于穷达的慨叹;④弃世绝俗、隐逸山林的向往。(每 答一点并分析得 2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答案: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2)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三、文学类作品阅读 11.(1)D(3 分),E(2 分)。 (A 对三个市井人物身份的交代,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B“气愤”的 说法言之过重。C 老舍的自杀是保持自己尊严和气节的一种抗争方式,不是脆 弱。) (2)老舍是一个在文革中遭毒打,受凌辱为了尊严和清正而以死抗争的知识分 子(作家)形象: ①善良亲切:临去世前见到顾止庵依然打招呼。 ②严谨认真:衣服穿得干干净净,人自杀了,上衣和手杖还整齐摆放。 ③赤胆忠心:他爱自己的国家,爱党,爱社会主义。 ④性情刚毅:有强烈的自尊心,可杀而不可辱。 (概括形象 2 分,性格和分析每点 2 分,后者答上 2 点即可满分) (3)①暗示了时间的推移,从上午到中午到晚上,主人公一直坐在长椅上。② 通过描写知了、蝴蝶、蛐蛐、油葫芦等的热闹和喧嚣,衬托了主人公安静的外表 下不平静的心情。③渲染一种悲凉无奈气氛,为后面的故事情节发展作铺垫。④ 以景衬情,表达了作者沉痛、悲愤的心情。(每点 2 分,答 3 点得满分) (4)答案一:认可作者这种侧面描写的方法。 ①侧面描写难度较小。老舍自杀前的心理冲突比较难把握,作者避免了与死者的 直接对话,以“可见”表现“不可见”,用“可说”暗示“不可说”。 ②所表现的内容更丰富。作者借此写出生者眼中的死者特点,写出生者对死者的 反应和评价。 ③更好地表现老舍作品特点。小说的三个人物张百顺、刘宝利、顾止庵,是作者 最熟悉的市井百姓,而市井百姓也是老舍先生的笔下人。 ④使文字纯美而有震撼力。避免了凄惨恐怖内容的展现,而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表明观点 2 分,以上理由中,答出三点即可,三点理由各 2 分。言之成理,即 可酌情给分) 答案二:不认可作者这种侧面描写的方法。 ①这种描写方法使得小说的故事情节不够完整。小说用很多笔墨刻画其他人物, 描写老舍先生的文字相对较少,使读者不能很清楚地知道他自杀的心理要素,易 对人物产生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