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一一诗词鉴赏 江苏省淮州中学韩维加 (10年全国卷I) 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咏素蝶诗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 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 答 【答案提示】追随着蜜蜂围绕着绿色的蕙兰飞,为了躲避黄雀藏在绿叶之中,在太阳的 映照之下忽然争着飞起,趁着风一起归去。在花中出没,顺着高低不同的绿叶飞翔。写了素 蝶的远近高低不同方位的动作,采用细节描写,以蜂、雀、日、风、花、叶作衬托。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 答 【答案提示】托物言志,写自己徒负才华,只能追随他人,仕途起起伏伏,不能为人赏 识,施展才能。 (10年全国卷Ⅱ)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 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拦掉.回 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2010 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词鉴赏 江苏省淮州中学 韩维加 (10 年全国卷Ⅰ) 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 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示】追随着蜜蜂围绕着绿色的蕙兰飞,为了躲避黄雀藏在绿叶之中,在太阳的 映照之下忽然争着飞起,趁着风一起归去。在花中出没,顺着高低不同的绿叶飞翔。写了素 蝶的远近高低不同方位的动作,采用细节描写,以蜂、雀、日、风、花、叶作衬托。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示】托物言志,写自己徒负才华,只能追随他人,仕途起起伏伏,不能为人赏 识,施展才能。 (10 年全国卷Ⅱ)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 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拦掉.回 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答 (1)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路暗花迷”表现了作 者对前途的迷茫,结合注释可知这是因为仕途失意所致,“无奈”“思家”等词语则表现了无 可奈何之情和渴望回家之情,故答案为:表现了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 情: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本诗最明显的写作特色是 四个场景组合在一起,一句一个场景:夜、笛、千山月,路、百种花,这些景物表达了作者 对前途的迷茫,是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在修辞上使用了工整的对仗。故答案为:①一句一 个场景:②以景写情,情景交融:③对仗十分工巧 (10年北京卷) 3.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 古风(其三十九) 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③鸳鸾:传说中与风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四句,写诗人等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 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 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对世事 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鸳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 梧桐之上
答;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答: (1)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路暗花迷”表现了作 者对前途的迷茫,结合注释可知这是因为仕途失意所致,“无奈”“思家”等词语则表现了无 可奈何之情和渴望回家之情,故答案为:表现了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 情;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本诗最明显的写作特色是 四个场景组合在一起,一句一个场景;夜、笛、千山月,路、百种花,这些景物表达了作者 对前途的迷茫,是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在修辞上使用了工整的对仗。故答案为:①一句一 个场景;②以景写情,情景交融;③对仗十分工巧。 (10 年北京卷) 13.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2 题。(7 分) 古风 (其三十九) 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前四句,写诗人等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 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 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对世事 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鸳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 梧桐之上
②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细想感情。(4分) 这是李白诗“登高望四海①”(《古风》其三十九)。 这首诗与《行路难》是同时期的作品。诗中借景寓情,抨击统治者的昏庸腐败。“梧桐 巢燕雀,枳棘栖鸳鸾”,就是对权贵当道、才能之士被压抑的混乱现象的揭露。 ①、四海,指天下。 ②、漫漫,广阔无边。 ③、被,覆盖。大荒,广阔的原野。两句意为:秋霜覆盖,万物凋零;北风飘拂,原野 荒寒。 ④、两句意为:荣华富贵象东流水一样,转瞬消逝;人间万事如波浪起伏,变化多端。 ⑤、徂(cu)晖,夕阳的余辉 ⑥、帜棘,有刺的灌木。鸳,通“鵷”。相传鵷雏非梧桐不栖。两句意为:梧桐本是鸳 鸾栖息的树木,现在却被燕雀在上面作窠:帜棘本是燕雀集聚的地方,现在反成了鸳鸾栖身 之处 ⑦、归去来,回去吧。东晋诗人陶明渊明不愿逢迎权贵,弃官还乡,曾作《归去来辞》。 《行路难》,乐府“杂曲歌辞”调名。两句意为:还是回家去吧,弹剑高歌《行路难》。 参考答案: (1)(3分)A (2)(4分)要点: 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 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 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 (10年上海秋季卷 (四)阅读下面的散曲,完成第14一16题。(8分) [越调] 平湖乐 尧庙秋社 王恽 社坛烟淡散林鸦,把酒观多稼。霹雳①弦声斗高下,笑喧哗,壤歌亭外山如画。朝来致 有,西山爽气,不羡日夕佳。 [注]①霹雳:琴名
②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细想感情。(4 分) 这是李白诗“登高望四海①”(《古风》其三十九)。 这首诗与《行路难》是同时期的作品。诗中借景寓情,抨击统治者的昏庸腐败。“梧桐 巢燕雀,枳棘栖鸳鸾”,就是对权贵当道、才能之士被压抑的混乱现象的揭露。 ①、四海,指天下。 ②、漫漫,广阔无边。 ③、被,覆盖。大荒,广阔的原野。两句意为:秋霜覆盖,万物凋零;北风飘拂,原野 荒寒。 ④、两句意为:荣华富贵象东流水一样,转瞬消逝;人间万事如波浪起伏,变化多端。 ⑤、徂(cú)晖,夕阳的余辉。 ⑥、帜棘,有刺的灌木。鸳,通“鵷”。相传鵷雏非梧桐不栖。两句意为:梧桐本是鸳 鸾栖息的树木,现在却被燕雀在上面作窠;帜棘本是燕雀集聚的地方,现在反成了鸳鸾栖身 之处。 ⑦、归去来,回去吧。东晋诗人陶明渊明不愿逢迎权贵,弃官还乡,曾作《归去来辞》。 《行路难》,乐府“杂曲歌辞”调名。两句意为:还是回家去吧,弹剑高歌《行路难》。 参考答案: (1)(3 分) A (2)(4 分)要点: 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 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 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 (10 年上海秋季卷) (四) 阅读下面的散曲,完成第 14 一 16 题。(8 分) [越调] 平湖乐 尧庙秋社 王恽 社坛烟淡散林鸦,把酒观多稼。霹雳①弦声斗高下,笑喧哗,壤歌亭外山如画。朝来致 有,西山爽气,不羡日夕佳。 [注]①霹雳:琴名
14.简要描述尧庙社日中的村民活动。(2分) 15.对这首散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曲描写尧庙社日活动情景,展现了当地的民风民俗。 B.“社坛烟淡散林鸦”暗示了村民举行祭祀活动的季节。 C.“山如画”描写远山明丽的风光,渲染烘托社日活动。 D.本曲用词清新高雅,但是整体仍不失通俗朴茂的本色 16.“不羡日夕佳”化用了高中课本哪首诗中的诗句?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分) (10年广东卷) 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望江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 【注】①阑:阻隔;阻拦。②直饶:纵使。分付:交付。 (1)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3分) (2)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4分) 上片: 词人触景生情,实写江边目光阻隔感受,虚写梦中回到江东。抒发不忍离去之愁。 下片:词人实写灯下写书信,虚写希望大雁捎带思念,却是节令已过。流露浓重的牵挂 不舍愁绪及深深的无奈之情。 考查类型:分片赏鉴主旨。 (10年山东卷) 1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8分)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 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恨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②怆恨(ling):悲伤 (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
14.简要描述尧庙社日中的村民活动。(2 分) 15.对这首散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本曲描写尧庙社日活动情景,展现了当地的民风民俗。 B.“社坛烟淡散林鸦”暗示了村民举行祭祀活动的季节。 C.“山如画”描写远山明丽的风光,渲染烘托社日活动。 D.本曲用词清新高雅,但是整体仍不失通俗朴茂的本色。 16.“不羡日夕佳”化用了高中课本哪首诗中的诗句? 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 分) (10 年广东卷) 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 分) 望江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注】①阑:阻隔;阻拦。 ②直饶:纵使。分付:交付。 (1) 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3 分) (2)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4 分) 上片: 词人触景生情,实写江边目光阻隔感受,虚写梦中回到江东。抒发不忍离去之愁。 下片:词人实写灯下写书信,虚写希望大雁捎带思念,却是节令已过。流露浓重的牵挂 不舍愁绪及深深的无奈之情。 考查类型:分片赏鉴主旨。 (10 年山东卷) 1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8 分)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 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 ②怆悢(liàng):悲伤。 (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
怎样的品性?(3分)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5分) 译文 据说在山间树林中有一种奇异的鸟,自己说是“风凰”。 清晨醒来喝的是甘甜的泉水,傍晚栖息在高高的山岗上。 它一声高吭的鸣叫可以响彻九州大地,伸长脖子可以远望到最僻远的地方。 此时正值秋风吹起,羽翼就低垂了下来 下子就飞到了昆仑山以西,不知要到何时才往回飞 它只遗憾处身的位置不适合于自己,它的悲伤真的让我伤心难过啊! (1)参考答案:品行高洁,志向远大,才能出众。 (2)参考答案: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以凤凰自喻,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 心情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伤。 (10年江苏卷)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 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 (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 分析。(4分) 【答案】(1)橘柚香。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 (3)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 客双方借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解析】(1)考査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延伸到其他篇目,难度较小。“橘柚香”具有时令
怎样的品性?(3 分)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5 分) 译文: 据说在山间树林中有一种奇异的鸟,自己说是“凤凰”。 清晨醒来喝的是甘甜的泉水,傍晚栖息在高高的山岗上。 它一声高吭的鸣叫可以响彻九州大地,伸长脖子可以远望到最僻远的地方。 此时正值秋风吹起,羽翼就低垂了下来。 一下子就飞到了昆仑山以西,不知要到何时才往回飞。 它只遗憾处身的位置不适合于自己,它的悲伤真的让我伤心难过啊! (1)参考答案:品行高洁,志向远大,才能出众。 (2)参考答案: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以凤凰自喻,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 心情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伤。 (10 年江苏卷)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 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 分)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 分) (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 分析。(4 分) 【答案】(1)橘柚香。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 (3)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 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解析】(1)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延伸到其他篇目,难度较小。“橘柚香”具有时令
特征,代表秋天,由此可联想到柳永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之句。 (2)既为送别诗,又点出“别”,当有惜别之意,此为第一层。又因“醉”字,可推出“愁” 情,即借酒消愁,此为第二层。“江风引雨”为景语,起烘托此刻悲凉心境的作用,此为第 三层。 (3)鉴赏类题型,包括表达技巧、思想感情、效果等部分。根据诗句内容和“代为之思” 一句可知表达技巧为想象,然后结合情感分析将想象的内容具体化:“其情更远”意为将情 感表达得更为深切,意思对即可。 (10年湖北卷)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注】争:怎 (1)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4 (2)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4分) (1)【参考答案】范词重点强调别离的旧愁与新愁:旧愁未去,新愁又添,虽有新欢, 却不抵思念愁苦。秦词重点强调感情的坚贞与长久:虽然相逢短暂,但只要感情真挚,不在 乎朝暮厮守。 (2)【参考答案】①通过“群仙相妒”(具体表现为“月姊满眉颦”和“雨姨吹雨”)反 衬“双星良夜”的美好。 ②通过“旧愁多”与“新欢”少(“相逢草草”)的对比表达“双星良夜”相逢的短暂 ③通过“重搅别离情绪”或“相逢草草”的“新欢”反衬“归去”时所增添的“新愁”, 以凸显两人感情的真挚和深沉。 注:举出任意两例,言之成理即可。 【试题分析】第一题考查情感,比较鉴赏。第二题考査表现手法,已经点出,要求举例 分析
特征,代表秋天,由此可联想到柳永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之句。 (2)既为送别诗,又点出“别”,当有惜别之意,此为第一层。又因“醉”字,可推出“愁” 情,即借酒消愁,此为第二层。“江风引雨”为景语,起烘托此刻悲凉心境的作用,此为第 三层。 (3)鉴赏类题型,包括表达技巧、思想感情、效果等部分。根据诗句内容和“代为之思” 一句可知表达技巧为想象,然后结合情感分析将想象的内容具体化;“其情更远”意为将情 感表达得更为深切,意思对即可。 (10 年湖北卷)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注】争:怎。 (1)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4 分) (2)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4 分) (1)【参考答案】范词重点强调别离的旧愁与新愁:旧愁未去,新愁又添,虽有新欢, 却不抵思念愁苦。秦词重点强调感情的坚贞与长久:虽然相逢短暂,但只要感情真挚,不在 乎朝暮厮守。 (2)【参考答案】①通过“群仙相妒”(具体表现为“月姊满眉颦”和“雨姨吹雨”)反 衬“双星良夜”的美好。 ②通过“旧愁多”与“新欢”少(“相逢草草”)的对比表达“双星良夜”相逢的短暂。 ③通过“重搅别离情绪”或“相逢草草”的“新欢”反衬“归去”时所增添的“新愁”, 以凸显两人感情的真挚和深沉。 注:举出任意两例,言之成理即可。 【试题分析】第一题考查情感,比较鉴赏。第二题考查表现手法,已经点出,要求举例 分析
【高考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 点态度 【易错提醒】第二问使用的表现手法分析不出,主要是平常对表现手法的理解主要局限 在大概了解上,没有做到具体分析。 【备考提示】读诗要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分析诗题的中人和事。逐字解说 诗句,结合小注,理解诗的大意。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 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写作中的对比手法,就是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安 置在一定条件下,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 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 效果和感染力。所谓反衬,就是主要事物(本体)与陪衬事物(衬体)有相反的特点或不同 的情况,用衬体从反面衬托本体,利用与主要形象相反、相异的次要形象,从反面衬托主要 形象 【分析鉴赏】两千多年来,牛郎织女的故事,不知感动过多少中国人的心灵。在吟咏牛 郎织女的佳作中,范成大的这首《鹊桥仙》别具匠心是一首有特殊意义的佳作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起笔三句点明七夕,并以侧笔渲染。”织女七夕 当渡河,使鹊为桥“(《岁华纪丽》卷三”七夕“引《风俗通》),与牛郎相会,故又称双星节 此时银河两岸,牛郎已无心耕种,织女亦无心纺绩,就连天上的众仙女也忌妒了。起笔透过 对主角与配角心情之描写,烘托出一年一度的七夕氛围,扣人心弦。下韵三句,承群仙之相 妒写岀,笔墨从牛女宕开,笔意隽永。”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形貌娟秀的 嫦娥蹙紧了蛾眉,风姨竟然兴风吹雨骚骚然(风姨为青年女性风神,见《博异》)。这些仙女, 都妒忌着织女呢。织女一年才得一会,有何可妒?则嫦娥悔恨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可知, 风姨之风流善妒亦可知,仙界女性之凡心难耐寂寞又可知,而牛郎织女爱情之难能可贵更可 知。不仅如此。有众仙女之妒这一喜剧式情节,虽然引出他们悲剧性爱情。词情营造,匠心 独运。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下片,将“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的相会情 景一笔带过,更不写“忍顾鹊桥归路”的泪别场面,而是一步到位着力刻画牛郎织女的心态。 七夕相会,匆匆而已,如此一面,怎能错见!见了又只是重新撩乱万千离愁别绪罢了。词人 运笔处处不凡,但其所写,是将神话性质进一步人间化。显然,只有深味人间别久之悲人, 才能对牛郎织女心态,作如此同情之理解。“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结笔三 句紧承上句意脉,再进一层刻画。三百六十五个日日夜夜之别离,相逢仅只七夕之一刻,旧
【高考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 点态度 【易错提醒】第二问使用的表现手法分析不出,主要是平常对表现手法的理解主要局限 在大概了解上,没有做到具体分析。 【备考提示】读诗要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分析诗题的中人和事。逐字解说 诗句,结合小注,理解诗的大意。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 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写作中的对比手法,就是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安 置在一定条件下,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 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 效果和感染力。所谓反衬,就是主要事物(本体)与陪衬事物(衬体)有相反的特点或不同 的情况,用衬体从反面衬托本体,利用与主要形象相反、相异的次要形象,从反面衬托主要 形象。 【分析鉴赏】两千多年来,牛郎织女的故事,不知感动过多少中国人的心灵。在吟咏牛 郎织女的佳作中,范成大的这首《鹊桥仙》别具匠心是一首有特殊意义的佳作。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起笔三句点明七夕,并以侧笔渲染。”织女七夕 当渡河,使鹊为桥“(《岁华纪丽》卷三”七夕“引《风俗通》),与牛郎相会,故又称双星节。 此时银河两岸,牛郎已无心耕种,织女亦无心纺绩,就连天上的众仙女也忌妒了。起笔透过 对主角与配角心情之描写,烘托出一年一度的七夕氛围,扣人心弦。下韵三句,承群仙之相 妒写出,笔墨从牛女宕开,笔意隽永。”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形貌娟秀的 嫦娥蹙紧了蛾眉,风姨竟然兴风吹雨骚骚然(风姨为青年女性风神,见《博异》)。这些仙女, 都妒忌着织女呢。织女一年才得一会,有何可妒?则嫦娥悔恨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可知, 风姨之风流善妒亦可知,仙界女性之凡心难耐寂寞又可知,而牛郎织女爱情之难能可贵更可 知。不仅如此。有众仙女之妒这一喜剧式情节,虽然引出他们悲剧性爱情。词情营造,匠心 独运。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下片,将“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的相会情 景一笔带过,更不写“忍顾鹊桥归路”的泪别场面,而是一步到位着力刻画牛郎织女的心态。 七夕相会,匆匆而已,如此一面,怎能错见!见了又只是重新撩乱万千离愁别绪罢了。词人 运笔处处不凡,但其所写,是将神话性质进一步人间化。显然,只有深味人间别久之悲人, 才能对牛郎织女心态,作如此同情之理解。“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结笔三 句紧承上句意脉,再进一层刻画。三百六十五个日日夜夜之别离,相逢仅只七夕之一刻,旧
愁何其深重,新欢又何其深重,新欢又何其有限。不仅如此。旧愁未销,反载了难以负荷的 新恨归去。年年岁岁,七夕似乎相同。可谁知道,岁岁年年,其情其实不同。在人们心目中, 牛郎织女似乎总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而已。 然而从词人心灵之体会,则牛郎织女的悲愤,乃是无限生长的,牛郎织女之悲剧,乃是 一部生生不灭的悲剧,是一部亘古不改的悲剧。牛郎织女悲剧的这一深刻层面,这一可怕性 质,终于在词中告诉人们。显然,词中牛郎织女之悲剧,有其真实的人间生活依据,即恩爱 夫妻被迫长期分居。此可断言。天也,你不识好歹何为天?地也,你错勘贤愚做地! 此词在艺术造诣上很有特色。词中托出牛郎织女爱情悲剧之生生不已,实为人砖能堪。 以嫦娥风姨之相妒情节,反衬、凸出、深化牛郎织女之爱情悲剧,则是独具匠心的。(现代 黑色幽默庶几近之)全词辞无丽藻,语不惊人,正所谓绚烂于归平淡。范成大之诗,如其著 名的田园诗,颇具泥土气息,从这里可以印证之。最后,应略说此词在同一题材的宋词发展 中之特殊意义。宋词描写牛郎织女故事。多用《鹊桥仙》之词牌,不失“唐词多缘题”(《花 庵词选》)之古意。其中佼佼者,前有欧阳修,中有秦少游,后有范成大。欧词主旨在“多 应天意不教长”,秦词主旨在“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成大此词则旨在“新欢 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可见,欧词所写,本是人之常情。秦词所写,乃“破格 之谈”(《草堂诗馀隽》),是对欧词的翻新、异化,亦可说是指出向上一路。而成大此词则是 对欧词的复归、深化。牛郎织女的爱情,纵然有不在朝暮之高致,但人心总是人心,无限漫 长之别离,生生无己之悲剧,决非人心所能堪受,亦比高致来得更为广大。故成大此词,也 是对秦词的补充与发展。从揭橥悲剧深层的美学意义上说,还是是对秦词之一计算。欧、秦、 范三家《鹊桥仙》词,呈现一否定之否定路向,显示了宋代词人对传统对人生之深切体味, 亦体现出宋代词人艺术创造上不甘逐随他人独创精神,当称作宋代词史上富于启示性之一特 (10年天津卷 1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6分) 峡口送友人 送蜀客 司空曙 雍陶 峡口花飞欲尽春 剑南风景腊前春 天涯去住泪沾巾, 山鸟江风得雨新 来时万里同为客 莫怪送君行较远
愁何其深重,新欢又何其深重,新欢又何其有限。不仅如此。旧愁未销,反载了难以负荷的 新恨归去。年年岁岁,七夕似乎相同。可谁知道,岁岁年年,其情其实不同。在人们心目中, 牛郎织女似乎总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而已。 然而从词人心灵之体会,则牛郎织女的悲愤,乃是无限生长的,牛郎织女之悲剧,乃是 一部生生不灭的悲剧,是一部亘古不改的悲剧。牛郎织女悲剧的这一深刻层面,这一可怕性 质,终于在词中告诉人们。显然,词中牛郎织女之悲剧,有其真实的人间生活依据,即恩爱 夫妻被迫长期分居。此可断言。天也,你不识好歹何为天?地也,你错勘贤愚做地! 此词在艺术造诣上很有特色。词中托出牛郎织女爱情悲剧之生生不已,实为人砖能堪。 以嫦娥风姨之相妒情节,反衬、凸出、深化牛郎织女之爱情悲剧,则是独具匠心的。(现代 黑色幽默庶几近之)全词辞无丽藻,语不惊人,正所谓绚烂于归平淡。范成大之诗,如其著 名的田园诗,颇具泥土气息,从这里可以印证之。最后,应略说此词在同一题材的宋词发展 中之特殊意义。宋词描写牛郎织女故事。多用《鹊桥仙》之词牌,不失“唐词多缘题”(《花 庵词选》)之古意。其中佼佼者,前有欧阳修,中有秦少游,后有范成大。欧词主旨在“多 应天意不教长”,秦词主旨在“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成大此词则旨在“新欢 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可见,欧词所写,本是人之常情。秦词所写,乃“破格 之谈”(《草堂诗馀隽》),是对欧词的翻新、异化,亦可说是指出向上一路。而成大此词则是 对欧词的复归、深化。牛郎织女的爱情,纵然有不在朝暮之高致,但人心总是人心,无限漫 长之别离,生生无已之悲剧,决非人心所能堪受,亦比高致来得更为广大。故成大此词,也 是对秦词的补充与发展。从揭橥悲剧深层的美学意义上说,还是是对秦词之一计算。欧、秦、 范三家《鹊桥仙》词,呈现一否定之否定路向,显示了宋代词人对传统对人生之深切体味, 亦体现出宋代词人艺术创造上不甘逐随他人独创精神,当称作宋代词史上富于启示性之一特 色。 (10 年天津卷) 1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6 分) 峡口送友人 送蜀客 司空曙 雍陶 峡口花飞欲尽春, 剑南风景腊前春, 天涯去住泪沾巾。 山鸟江风得雨新。 来时万里同为客, 莫怪送君行较远
今日翻成送故人。 自缘身是忆归人 (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他是通过那个意象表达出来的? (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 (3)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是采用了反面衬 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1)暮春飞花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事物形象(意象)”的知识。能力层级是C级。思路的突破 口是抓住写景的句子。因为诗词中常常使用一个或多个意象来描摹景物特征,渲染氛围,营 造意境,并蕴含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峡口送友人》诗中,只有第一句是写景句。这句中“峡 口”表示地点。“花飞”就是意象,也就是飞花。“欲尽春”则直接表明季节是暮春 (2)思念故乡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前一首“同为客”表现思乡之情,后一首“自缘 身是忆归人”直接表现了对家乡的思念。 (3)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 情,以乐写哀。 不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 烘托食人分离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 解析: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 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是一种从侧面渲染来衬托主要写作对 象的表现技法。写作时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引出主题,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第一首 写伤春之景,目的是写离别之情,是正面烘托:第二首理解情感是回答同意与不同意的关键。 (10年重庆卷 1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菩萨蛮·北固题壁【清】郭麟 青天欲放江流去,青山欲截江流住。侬也替江愁,山山不到头。片帆如鸟落,江住侬 船泊。毕竟笑山孤,能留侬住无? (1)简析“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中“住”字的含义。(2分) (2)词的上阕说“依也替江愁”,下阕说“毕竟笑山孤”,“愁”与“笑”是否矛盾?为什
今日翻成送故人。 自缘身是忆归人。 (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他是通过那个意象表达出来的? (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 (3)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是采用了反面衬 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1)暮春 飞花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事物形象(意象)”的知识。能力层级是 C 级。思路的突破 口是抓住写景的句子。因为诗词中常常使用一个或多个意象来描摹景物特征,渲染氛围,营 造意境,并蕴含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峡口送友人》诗中,只有第一句是写景句。这句中“峡 口”表示地点。“花飞”就是意象,也就是飞花。“欲尽春”则直接表明季节是暮春。 (2)思念故乡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前一首“同为客”表现思乡之情,后一首“自缘 身是忆归人”直接表现了对家乡的思念。 (3)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 情,以乐写哀。 不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 烘托食人分离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 解析: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 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是一种从侧面渲染来衬托主要写作对 象的表现技法。写作时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引出主题,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第一首 写伤春之景,目的是写离别之情,是正面烘托;第二首理解情感是回答同意与不同意的关键。 (10 年重庆卷) 1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 分) 菩萨蛮 •北固题壁【清】郭麟 青天欲放江流去,青山欲截江流住。侬也替江愁,山山不到头。 片帆如鸟落,江住侬 船泊。毕竟笑山孤,能留侬住无? (1)简析“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 ”中“住”字的含义。(2 分) (2)词的上阕说“依也替江愁”,下阕说“毕竟笑山孤”,“愁”与“笑”是否矛盾?为什
么?(4分) (1)参考答案:以江流被山阻止喻命运不畅,暗写自己的壮志难酬。 标准答案:“住”字写出了因看不见江水流动而产生的错觉,也形象地表现出水流平缓 之状。 花亦眠点评:此答案是在解答“住”字的表达效果,非揭示其含义 (2)参考答案:不矛盾:上阕因同情江流被群山所阻,作者为之忧愁:下阕看到山势 孤立,不能阻挡自己的前行,乐观自信而笑。 标准答案:从“愁”到“笑”,表现了作者主观感受的变化。作者先为群山重叠似乎要 截住江流而愁。然后,又为青山毕竟截不住江流而喜,故笑。 (10年陕西卷) 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89题 雨雪曲江总 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 仕梁、陈、隋三朝。②榆溪:指边塞。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8.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 9.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6分) (10年湖南卷) 11.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7分) 好事近陆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苹红蓼,映一蓑新绿。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 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注】①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 1)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4分) 答:“蓑”字勾连“新绿”,“新绿”如蓑,引人联想,近观长短参差,远望绵延涧泽
么?(4 分) (1)参考答案:以江流被山阻止喻命运不畅,暗写自己的壮志难酬。 标准答案:“住”字写出了因看不见江水流动而产生的错觉,也形象地表现出水流平缓 之状。 花亦眠点评:此答案是在解答“住”字的表达效果,非揭示其含义 (2)参考答案:不矛盾:上阕因同情江流被群山所阻,作者为之忧愁;下阕看到山势 孤立,不能阻挡自己的前行,乐观自信而笑。 标准答案:从“愁”到“笑”,表现了作者主观感受的变化。作者先为群山重叠似乎要 截住江流而愁。然后,又为青山毕竟截不住江流而喜,故笑。 (10 年陕西卷) 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 8~9 题。 雨雪曲 江总①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 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 仕梁、陈、隋三朝。②榆溪:指边塞。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8.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 9.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6 分) (10 年湖南卷) 11.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7 分) 好事近① 陆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苹红蓼,映一蓑新绿。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 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注】①本词写于作者 54 岁时东归江行途中。 (1)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4 分) 答:“蓑”字勾连“新绿”,“新绿”如蓑,引人联想,近观长短参差,远望绵延涧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