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出版专业基础课 全校通选课 中国图书出版 主讲教师:肖东发
主讲教师:肖东发 编辑出版专业基础课 全校通选课
第三讲编辑出版的草创时期 (春秋战国) 史官制度的打破与私人著作的兴起 春秋战国时期的图书编辑活动 ◆三、竹帛并行与简牍制度 ◆四、帛书 ◆五、元典
第三讲 编辑出版的草创时期 (春秋战国) ◆ 一、 史官制度的打破与私人著作的兴起 ◆ 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图书编辑活动 ◆ 三、 竹帛并行与简牍制度 ◆ 四、 帛书 ◆ 五、元典
史官制度的打破私人著作的兴起三 春秋前:学在官府,史官文化。 春秋战国:学术下移,民间办学,史官 制度瓦解,私人著述发展。 先秦著作以单篇形式流传,内容不一。 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家
一 、史官制度的打破私人著作的兴起 春秋前:学在官府,史官文化。 春秋战国:学术下移,民间办学,史官 制度瓦解,私人著述发展。 先秦著作以单篇形式流传,内容不一。 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家
1、官学衰落私学勃兴 代:“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明人伦 春秋后:贵族忙于战争,迷于享乐,“不悦 子”,“无学不害 私学兴起:孔子“有教无类”(双轨制) ■齐宣王“稷下学宫”(私学联合体) ■祭酒:“食必祭先,酒必敬长”官名大学校 长。苟子《劝学篇》
1、官学衰落 私学勃兴 三代:“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明人伦 也。” 春秋后:贵族忙于战争,迷于享乐,“不悦 学”,“无学不害” 私学兴起:孔子“有教无类”(双轨制) 齐宣王“稷下学宫”(私学联合体) 祭酒:“食必祭先,酒必敬长”官名大学校 长。 荀子《劝学篇》
2、学术下移百家争吗 n三代:立术数之法,探鬼深之意,察祸福 之机。学术多为祭祀、占卜、天文、五 行、敬天祭祖 春秋战国思想解放、文化普及、破除迷信 “国将兴,听于民,国将亡,听于神” “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先王先成民而后致 力于神”(《左传桓公六年》
2、学术下移 百家争鸣 三代:立术数之法,探鬼深之意,察祸福 之机。学术多为祭祀、占卜、天文、五 行、敬天祭祖 春秋战国思想解放、文化普及、破除迷信 “国将兴,听于民,国将亡,听于神” “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先王先成民而后致 力于神”(《左传 桓公六年》
春秋战国时期的编辑出版 n公元前770--476-—221 史官制度的打破私人著作的兴起 三代:史官(作册)兼卜、巫、祀(宗教祭祀官) 通人神之间的法术参与军政、司法、外事 春秋:地位下降仅限于拿管历法,记载大事、整理 典籍。后期:“天子失官,学在四夷” “太师挚适齐,正饭干适楚,三饭獠适蔡,四饭缺适 秦 士人著书立说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编辑出版 公元前770--476--221 史官制度的打破 私人著作的兴起 三代:史官(作册)兼卜、巫、祀(宗教祭祀官) 通人神之间的法术参与军政、司法、外事 春秋:地位下降仅限于掌管历法,记载大事、整理 典籍。后期: “天子失官,学在四夷 ” “太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 秦 ” 士人著书立说
1、图书的编纂、考辨、校勘 《孟子离娄下》:“王者之迹熄而,诗亡然 后春秋作诗亡” 子贡:“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 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韩非质疑:“孔子墨子俱道尧舜”无据 有史记载最早的校雠家一宋大夫正考父: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回“晋师 三豕过何”子夏曰“非也,是己亥耳
1、图书的编纂、考辨、校勘 《孟子 离娄下》:“王者之迹熄而,诗亡然 后春秋作诗亡” 子贡:“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 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韩非质疑:“孔子墨子俱道尧舜”无据 有史记载最早的校雠家-宋大夫正考父: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 三豕过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耳
2、孔子的编辑活动 1、编辑特点:“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2、有明确的编辑意图: “克已复礼,天下归仁”,“隐寓褒贬,为教学” 3、编辑方法:多闻阙疑;无征不信;排除虚妄 子不语怪、力、乱、神 “星雨,不及地尺而复”改成“星陨如雨
2、孔子的编辑活动 1、编辑特点:“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2、有明确的编辑意图: “克己复礼,天下归仁”,“隐寓褒贬,为教学” 3、编辑方法:多闻阙疑;无征不信;排除虚妄 “子不语怪、力、乱、神” “星雨,不及地尺而复”改成“星陨如雨
菌像教行子孔師无 孔子行教图拓片
孔子行教图拓片
三、竹帛并行与简牍制度 定义 时代 在出版史上的地位 发现 版本学的意义 内容 ■简牍的研究整理 形 简牍学的问题与趋势
三、竹帛并行与简牍制度 定 义 时 代 发 现 内 容 形 制 在出版史上的地位 版本学的意义 简牍的研究整理 简牍学的问题与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