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广东揭阳九年级(上)期 末语文复习题答案 1.(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剪不断,理还乱 (4).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4分)(1)当之无愧(2)酝酿 3)狼籍簌簌 3.(3分)C 4.(4分)示例:人说母爱是伟大的。我的母亲也不例外。她每时每刻都关心我的成长,她 的句句话语,如同清泉般甘甜,激励我勇往直前。 5.(4分)(1)(2分)网络的负面信息侵袭青少年 (2)(2分)要重视网络道德教育 二、(一)6.D(听说)【A(过失/犯过错)B(以……为美/美丽)C(间或/参与)】 7.在公共场合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 8.王之蔽甚矣战胜于朝廷 二)10通过正反对比使论证更加周密,更加深刻。.11.(4分)个人的荣辱与国家民 族的荣辱是息息相关的:“荣”与“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各2分) 13.C(3分) (三)13.(4分)①暗示人物的身份和地位,使读者知晓培德的母亲来自乡村,生活不宽 裕:②突出母亲衣着的土气,为下文写培德的担心做铺垫(伏笔)。(每点2分) 14.(3分) 回房间 节|吃蛋糕|看见/与齐姆森 情|拒绝 起吃蛋糕 亲早 自责羞担心消除,内 愧 心转向平静 _离开 15.(4分)形象特点:①彬彬有礼(有教养);②成熟懂事。作用:①齐姆森这一形象安排 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②作者用齐姆森仁厚来反衬培德的虚荣,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 突出:③作者通过两个形象的对比,表达小说的主题:抛弃虚荣,珍惜亲情。(每点1 分) 16.(4分)B (四)17.(4分)从格列佛的经历发现他喜欢航海,是一个敢于冒险的航海家同时从他每到 一个国家必然去认识那里社会种种形式的政治生活,把人性的反思提高到了一定的高度。 2分)在选段中,格列佛感到“这些杰出的四足动物有许多美德,跟人类的腐化堕落 对比一下,使我睁开了眼睛,扩大了眼界”。从中可以看出格列佛是一个具有丰富的理 性思维,正义勇敢,富有智慧的人。(2分) 18.(4分)《格列佛游记》主要的写作艺术体现在:(1)奇异的想象:例如在慧骃国里慧骃
2013-2014 学年广东揭阳九年级(上)期 末语文复习题答案 一、1. (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剪不断,理还乱。 (4).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4 分)(1)当之无愧 (2)酝酿 (3)狼籍 簌簌 3.(3 分)C 4.(4 分)示例:人说母爱是伟大的。我的母亲也不例外。她每时每刻都关心我的成长,她 的句句话语,如同清泉般甘甜,激励我勇往直前。 5.(4 分)(1)(2 分)网络的负面信息侵袭青少年。 (2)(2 分)要重视网络道德教育。 二、(一)6. D(听说) 【A(过失/犯过错)B(以……为美/ 美丽)C(间或 /参与)】 7. 在公共场合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 8. 王之蔽甚矣 战胜于朝廷 9. B (二)10 通过正反对比使论证更加周密,更加深刻。. 11.(4 分)个人的荣辱与国家民 族的荣辱是息息相关的;“荣”与“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各 2 分) 13.C(3 分) (三)13.(4 分)①暗示人物的身份和地位,使读者知晓培德的母亲来自乡村,生活不宽 裕;②突出母亲衣着的土气,为下文写培德的担心做铺垫(伏笔)。(每点 2 分) 14.(3 分) 情 节 拒绝 吃蛋糕 回房间 看见蛋 糕 与齐姆森 一起吃蛋糕 心 理 希望母 亲早点 离开 自责羞 愧 担心消除,内 心转向平静 15.(4 分)形象特点:①彬彬有礼(有教养);②成熟懂事。作用:①齐姆森这一形象安排 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②作者用齐姆森仁厚来反衬培德的虚荣,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 突出;③作者通过两个形象的对比,表达小说的主题:抛弃虚荣,珍惜亲情。(每点 1 分) 16.(4 分)B (四)17. (4 分)从格列佛的经历发现他喜欢航海,是一个敢于冒险的航海家同时从他每到 一个国家必然去认识那里社会种种形式的政治生活,把人性的反思提高到了一定的高度。 (2 分)在选段中,格列佛感到“这些杰出的四足动物有许多美德,跟人类的腐化堕落 对比一下,使我睁开了眼睛,扩大了眼界”。从中可以看出格列佛是一个具有丰富的理 性思维,正义勇敢,富有智慧的人。(2 分) 18. (4 分)《格列佛游记》主要的写作艺术体现在:(1)奇异的想象:例如在慧骃国里慧骃
是统治者,耶胡(象人类一样的动物)是畜类。(2分)(2)辛辣的讽刺:例如选文通过 格列佛和慧骃的对话讽刺和批判了人性的弱点:凶狠残暴、伪善贪婪、嫉妒阴险。(2分) 附加题(10分) 1.(2分)见(拜见) 稽首(叩头) 2.(2分)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 3.(3分)治理天下的人,和放马的人有什么不同吗? 4.(3分)记叙了一个牧童回答黄帝如何治理天下的故事 【翻译】黄帝到具茨山去拜见大隗,正巧遇上一位牧马的少年,便向牧马少年问路,说: 你知道具茨山吗?”少年回答:“是的。”又问:“你知道大隗居住在什么地方吗?”少年 回答:“是的。”黄帝说:“真是奇怪啊,这位少年!不只是知道具茨山,而且知道大隗居住 的地方。请问怎样治理天下。”少年告辞,黄帝又问。少年说:“治理天下,跟牧马哪里有什 么不同呢!也就是去除过分、任其自然罢了!”黄帝听了叩头至地行了大礼,口称“天师” 而退去
是统治者,耶胡(象人类一样的动物)是畜类。(2 分)(2)辛辣的讽刺:例如选文通过 格列佛和慧骃的对话讽刺和批判了人性的弱点:凶狠残暴、伪善贪婪、嫉妒阴险。(2 分) 附加题(10 分) 1.(2 分)见.(拜见) 稽首..(叩头) 2.(2 分)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 3.(3 分)治理天下的人,和放马的人有什么不同吗? 4.(3 分)记叙了一个牧童回答黄帝如何治理天下的故事。 【翻译】黄帝到具茨山去拜见大隗,正巧遇上一位牧马的少年,便向牧马少年问路,说: “你知道具茨山吗?”少年回答:“是的。”又问:“你知道大隗居住在什么地方吗?”少年 回答:“是的。”黄帝说:“真是奇怪啊,这位少年!不只是知道具茨山,而且知道大隗居住 的地方。请问怎样治理天下。”少年告辞,黄帝又问。少年说:“治理天下,跟牧马哪里有什 么不同呢!也就是去除过分、任其自然罢了!”黄帝听了叩头至地行了大礼,口称“天师” 而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