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微观经济学》讲稿 第一章导论 内容提要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 第一节经济学的对象 人们心目中的经济学: ◆(1)当人们知道你是教经济学课程的时候,会问你:你认为近来股票市场的状况如何? 股票会不会涨?你觉得那一种股票比较好呢? ◇现在的房子价格如何?现在值不值得买房子呢? 令现在的商品,比过去更贵了还是更便宜了?商品的价格高好还是低好 为什么即使总经理的打字速度比秘书快,仍然是让秘书打字,而不是自己亲自打字? 为什么即使丈夫比妻子炒菜速度快、水平高,仍让妻子做菜? 这些问题你就很难一一给出准确的答案。 令(2)如果你现在看中了一套房子,价格是20万元;同时你正好看中了一辆福特汽车, 价格也是20万元。可是,你现在只有20万元,你如何决策? 令(3)如果一个人喜欢吃牛肉。他太太给他买的时候,每次都是正好买10元钱的;而 他自己买的时候,每次都是买一斤。这个人的行为和他太太的行为有差别么? 令(4)前几年,在美国一家医院,几名有名望的年轻医生联合起来,要求减少对那些年 老、且没有治愈希望的病人的治疗,以便将时间和医药用在更有希望治愈的年轻病人 身上,在美国引起了不小的风波。经济学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呢? 令(5)在现代,大家庭在解体,在外吃饭的人越来越多,为什么人们不喜欢自己下厨房 做饭了呢? ◆(6)很多国家的政府喜欢给公务员加薪,而不愿意把更多的钱用来救济穷人,为什么? 令(7)按照经济学的方式思考:东西跟着钱走;如果你有足够的钱,一头大象会自己从 非洲走到你那里 所以,经济学家的思考问题的方式,与其他学科或专业的专家也是不一样的: ◆(1)经济学假定:人都是理性的,这叫做经济人。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人都是自私的, 他首先要考虑自己的经济利益,在做出一项经济决策的时,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选 择一个花费最少,获利最多的方案。这样的人就是“经济人”。经济人会用自己的方式 行事,以保证自己的效用最大化。例如,他们会认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在马路 中间是不可能捡到钱的 令经济人是自私的,这里的自私表示:经济人会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关于伦理道德、 政治等问题,在这里是不需要考虑的。因为这是经济学)。在现代社会中,很多旧的观 第1页共19页
第 1 页 共 19 页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讲稿 第一章 导论 内容提要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 第一节 经济学的对象 ❖ 人们心目中的经济学: ❖ (1)当人们知道你是教经济学课程的时候,会问你:你认为近来股票市场的状况如何? 股票会不会涨?你觉得那一种股票比较好呢? ❖ 现在的房子价格如何?现在值不值得买房子呢? ❖ 现在的商品,比过去更贵了还是更便宜了?商品的价格高好还是低好? 为什么即使总经理的打字速度比秘书快,仍然是让秘书打字,而不是自己亲自打字? 为什么即使丈夫比妻子炒菜速度快、水平高,仍让妻子做菜? 这些问题你就很难一一给出准确的答案。 ❖ (2)如果你现在看中了一套房子,价格是 20 万元;同时你正好看中了一辆福特汽车, 价格也是 20 万元。可是,你现在只有 20 万元,你如何决策? ❖ (3)如果一个人喜欢吃牛肉。他太太给他买的时候,每次都是正好买 10 元钱的;而 他自己买的时候,每次都是买一斤。这个人的行为和他太太的行为有差别么? ❖ (4)前几年,在美国一家医院,几名有名望的年轻医生联合起来,要求减少对那些年 老、且没有治愈希望的病人的治疗,以便将时间和医药用在更有希望治愈的年轻病人 身上,在美国引起了不小的风波。经济学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呢? ❖ (5)在现代,大家庭在解体,在外吃饭的人越来越多,为什么人们不喜欢自己下厨房 做饭了呢? ❖ (6)很多国家的政府喜欢给公务员加薪,而不愿意把更多的钱用来救济穷人,为什么? ❖ (7)按照经济学的方式思考:东西跟着钱走;如果你有足够的钱,一头大象会自己从 非洲走到你那里。 ❖ 所以,经济学家的思考问题的方式,与其他学科或专业的专家也是不一样的: ❖ (1)经济学假定:人都是理性的,这叫做经济人。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人都是自私的, 他首先要考虑自己的经济利益,在做出一项经济决策的时,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选 择一个花费最少,获利最多的方案。这样的人就是“经济人”。经济人会用自己的方式 行事,以保证自己的效用最大化。例如,他们会认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在马路 中间是不可能捡到钱的。 ❖ 经济人是自私的,这里的自私表示:经济人会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关于伦理道德、 政治等问题,在这里是不需要考虑的。因为这是经济学)。在现代社会中,很多旧的观
念需要转变:a你是不是热爱集体?b是集体利益重要还是个人利益重要?c你为什么 要工作?为什么你喜欢更高的工资? 令(2)经济学假定,人们都具有完全的信息,你所买到的东西:一是一定是你自己愿意 买的;二是一定是最合意的。假设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对各种信息都充分了解。比如 对于消费者来说,完全的信息是指消费者了解欲购商品的价格、性能、使用后自己的 满足程度等等。 令附关于经济人的说明 ◆经济人假设的基本含义 所谓经济人是指有创造性、能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人。微观经济学明确提出经济人 假设是市场机制运行的基本前提,认为人是“自私、自利的,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追 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如:亚当斯密(1776)在《国富论》中已经对此有所论述;西尼 尔(1836)则将经济利益最大化原则作为他的纯经济理论ˆ四大演绎推理前提的第一 公理而提出;约翰斯图亚特穆勒(1848)最早提出经济人的概念 ◆在经济假设中还包含着人是理性的假设。所谓理性是指毎个人都能通过成本收益或趋 利避害的原则来对其所面临的—切机会和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手段进行优化选择。正如 赫伯特ˉ西蒙所说,理性指的是:经济人有关于他所处环境的完备知识,有稳定的和 条理清楚的偏好,有很强的计算能力,从而使其选中的方案自然达到其偏好尺度的最 高点。 令经济人假设的修正与发展 令由于寻求最优的经济人假设与现实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而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批判, 经济人假设也因此得到修正与发展 1赫伯特·西蒙对全面理性假设的批判与修正。在古典经济理论中,经济人被设想为全 面理性的,经济人掌握完善的信息并具备完备的知识,能够作出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 第2页共19页
第 2 页 共 19 页 念需要转变:a.你是不是热爱集体?b.是集体利益重要还是个人利益重要?c.你为什么 要工作?为什么你喜欢更高的工资? ❖ (2)经济学假定,人们都具有完全的信息,你所买到的东西:一是一定是你自己愿意 买的;二是一定是最合意的。假设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对各种信息都充分了解。比如 对于消费者来说,完全的信息是指消费者了解欲购商品的价格、性能、使用后自己的 满足程度等等。 ❖ 附关于经济人的说明: ❖ 经济人假设的基本含义 ❖ 所谓经济人是指有创造性、能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人。微观经济学明确提出经济人 假设是市场机制运行的基本前提,认为人是“自私、自利”的,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追 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如:亚当斯密(1776)在《国富论》中已经对此有所论述;西尼 尔(1836)则将经济利益最大化原则作为他的“纯经济理论”四大演绎推理前提的第一 公理而提出;约翰·斯图亚特·穆勒(1848)最早提出经济人的概念。 ❖ 在经济假设中还包含着人是理性的假设。所谓理性是指每个人都能通过成本收益或趋 利避害的原则来对其所面临的一切机会和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手段进行优化选择。正如 赫伯特•西蒙所说,理性指的是:经济人具有关于他所处环境的完备知识,有稳定的和 条理清楚的偏好,有很强的计算能力,从而使其选中的方案自然达到其偏好尺度的最 高点。 ❖ 经济人假设的修正与发展 ❖ 由于寻求最优的经济人假设与现实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而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批判, 经济人假设也因此得到修正与发展。 ❖ l. 赫伯特·西蒙对全面理性假设的批判与修正。在古典经济理论中,经济人被设想为全 面理性的,经济人掌握完善的信息并具备完备的知识,能够作出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
最优选择。然而,实践证明这种假设是不现实的。因此,赫伯特西蒙提出了“有限理 性说ˆ和因此而引申出的ˆ寻求满意的人ˆ的假设。这里所说的有限理性是指受到较多限 制的理性,正如西蒙所说:人的理性受到三种限制,即:每备选方案所导致的后果 的不确定性;不完全了解备选方案;必要计算无法进行的复杂性。 ◇2.制度学派对经济人的批判与修正。在经济人假设中,最优化选择是以个人偏好为基 础而作出的,而个人偏好是不受其他人的决策或行为影响的纯个人行为。对此,制度 学派提出所谓“个人选择的社会性”,又称“社会一文化人”。他们认为:人是一种社会 存在,他们所作出的选择,并不仅仅以其内在的效用函数为基础的纯粹的自主性和独 立性的选择,而是要受他人的影响,如生产者的诱导、社会文化结构及传统影响等。 因此,其目标也不是单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是包括虚荣心、摆阔、赶时髦、显 示地位等需要的满足。所以,人们通常是依据习惯而非深思熟虑地按理性最大化原则 行事,而不是按照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进行决策。为此,制度学派用社会一文化人取 代经济人 ◆关于经济人假设的简要评价 令经济人假设把人完全看成是自私自利的,不论人们作出何种选择时均存在自觉不自觉 地成本收益核算,进而作岀使自己预期效用最大化的决策。因此,这种假设完全是从 实用主义角度进行分析的,其立论基础是一般人在大多数场合下是怎样做的,而不是 应该怎样做。所以,该假设仅仅是对普遍存在于人类行为进行的一种原则抽象,不存 在价值取向的判断问题。正是因为经济人假设是一种客观存在,因此,在实践中,必 须承认人的“自私、自利行为,在强调国家和集体利益的同时,不应忽视个人的利益。 第3页共19页
第 3 页 共 19 页 最优选择。然而,实践证明这种假设是不现实的。因此,赫伯特·西蒙提出了“有限理 性说”和因此而引申出的“寻求满意的人”的假设。这里所说的有限理性是指受到较多限 制的理性,正如西蒙所说:人的理性受到三种限制,即:每一备选方案所导致的后果 的不确定性;不完全了解备选方案;必要计算无法进行的复杂性。 ❖ 2. 制度学派对经济人的批判与修正。在经济人假设中,最优化选择是以个人偏好为基 础而作出的,而个人偏好是不受其他人的决策或行为影响的纯个人行为。对此,制度 学派提出所谓“个人选择的社会性”,又称“社会―文化人”。他们认为:人是一种社会 存在,他们所作出的选择,并不仅仅以其内在的效用函数为基础的纯粹的自主性和独 立性的选择,而是要受他人的影响,如生产者的诱导、社会文化结构及传统影响等。 因此,其目标也不是单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是包括虚荣心、摆阔、赶时髦、显 示地位等需要的满足。所以,人们通常是依据习惯而非深思熟虑地按理性最大化原则 行事,而不是按照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进行决策。为此,制度学派用“社会―文化人”取 代经济人。 ❖ 关于经济人假设的简要评价 ❖ 经济人假设把人完全看成是自私自利的,不论人们作出何种选择时均存在自觉不自觉 地成本收益核算,进而作出使自己预期效用最大化的决策。因此,这种假设完全是从 实用主义角度进行分析的,其立论基础是一般人在大多数场合下是怎样做的,而不是 应该怎样做。所以,该假设仅仅是对普遍存在于人类行为进行的一种原则抽象,不存 在价值取向的判断问题。正是因为经济人假设是一种客观存在,因此,在实践中,必 须承认人的“自私、自利”行为,在强调国家和集体利益的同时,不应忽视个人的利益
否则,会影响个人积极性,进而会影响单位的利益和经济的发展 令然而,经济人假设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离开特定的社会关系,仅从统计学和实证的 意义上来说明人性,其抽象虽然有一定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但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大多数人的行为动机。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 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因此,我们应该正确地认识经济人假设的客观存在性及其缺陷。应在承认经济人假设 的前提下,通过建立一种恰当的机制,使得经济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基础上,客 观地有利于社会整体目标的实现。正如哈耶克所说:真正的问题不在于人类是否由自 私的动机所左右,而在于要找到一套制度,从而使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选择和决定其 普通行为的动机,尽可能地为满足所有他人的需要贡献力量。 ◇这两个假设在现实中并非完全符合实际,能不能说假设就没有意义呢?并非如此,经 济分析做出假定,是为了在影响人们经济行为的众多因素中,抽出主要的、基本的因 素,在此基础上,可以提出一些重要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假设是理论形成的前提和条 件。但假设在大体上不违反实际。 ◇关于理性人的说明:人们是如何花钱的?弗里德曼的花钱矩阵,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世上的经济活动无非以下四种: 第一种:花自己的钱为自己办事 第二种:花别人的钱为自己办事 第三种:花自己的钱为别人办事 第四种:花别人的钱为别人办事。 第一种效率最髙,第四种效率最低。 、经济学所面对的经济问题:稀缺性 在社会生产和消费之间,消费是目的,生产则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如果说,在一个社 会中,人们的消费欲望( wants)以及由这种欲望引起的对物品( goods)和劳务( (serv ice)需 要( needs)是有限的,而满足需要的手段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那就不存在需要由经 济学来探索研究的问题。事实上,人的欲望和由此引起的对物品和劳务的需要,是无 限多样永无饱和之日的。而用来满足这些无限需要的手段,也就是用来提供这些物品 和劳务的生产资源却是有限的。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怎样使用相对有限的生产资 源来满足无限多样化的需要的问题,这就是经济学所要研究并需要回答的经济问题 第4页共19页
第 4 页 共 19 页 否则,会影响个人积极性,进而会影响单位的利益和经济的发展。 ❖ 然而,经济人假设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离开特定的社会关系,仅从统计学和实证的 意义上来说明人性,其抽象虽然有一定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但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大多数人的行为动机。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 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因此,我们应该正确地认识经济人假设的客观存在性及其缺陷。应在承认经济人假设 的前提下,通过建立一种恰当的机制,使得经济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基础上,客 观地有利于社会整体目标的实现。正如哈耶克所说:真正的问题不在于人类是否由自 私的动机所左右,而在于要找到一套制度,从而使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选择和决定其 普通行为的动机,尽可能地为满足所有他人的需要贡献力量。 ❖ 这两个假设在现实中并非完全符合实际,能不能说假设就没有意义呢?并非如此,经 济分析做出假定,是为了在影响人们经济行为的众多因素中,抽出主要的、基本的因 素,在此基础上,可以提出一些重要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假设是理论形成的前提和条 件。但假设在大体上不违反实际。 ❖ 关于理性人的说明:人们是如何花钱的?弗里德曼的花钱矩阵。 ❖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世上的经济活动无非以下四种: 第一种:花自己的钱为自己办事; 第二种:花别人的钱为自己办事; 第三种:花自己的钱为别人办事; 第四种:花别人的钱为别人办事。 第一种效率最高,第四种效率最低。 一、经济学所面对的经济问题:稀缺性 在社会生产和消费之间,消费是目的,生产则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如果说,在一个社 会中,人们的消费欲望(wants)以及由这种欲望引起的对物品(goods)和劳务(service)的需 要(needs)是有限的,而满足需要的手段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那就不存在需要由经 济学来探索研究的问题。事实上,人的欲望和由此引起的对物品和劳务的需要,是无 限多样永无饱和之日的。而用来满足这些无限需要的手段,也就是用来提供这些物品 和劳务的生产资源却是有限的。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怎样使用相对有限的生产资 源来满足无限多样化的需要的问题,这就是经济学所要研究并需要回答的经济问题
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①,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 总是不足的。在经济学中,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被称为稀缺性( scarcity)。 这里要注意的是,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相对的稀缺性,即从相对的意义上来谈 资源的多寡的,它产生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这一矛盾。这也就是说, 稀缺性强调的不是资源的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相对于欲望无限性的有限性 ◇但是,这种稀缺性的存在又是绝对的。这就是说,它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和 切社会。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稀缺性 、生产可能性边界、选择与资源配置 为了使相对稀缺的有限的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的需要,经济学提出生产可能性边界 ( production possibil ity frontier)这个概念来考察一个国家应该怎样分配其相对稀缺的生 产资源问题。 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因此,用于生产某一种物品的资源多了,用于生产其他物品的 资源就会减少。假如一个国家可以利用的资源,全部用来生产当年消费的消费品,那末 这个国家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如果要实现扩大再生产,就要用一部分资源生产资本财 货,这样,尽管在以后会有更多的消费品被生产出来,但可以生产出来供当年消费的消 费品就要相应减少。这是一个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因此,一个国家如何兼 顾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把有限的资源分配使用消费品和资本财货的生产,是经济学必 需提供答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所谓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可能性曲线),就是在给定的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一个 国家之最大可能的资本财货与消费品之生产的各种可能性组合。经济学通过在如下一条 曲线来表示这各种可能的组合 A、C、E、B每一点都代表在给定的资源和生产条件下,一个国家之最大可能的资 本财货与消费品之生产可能性组合,所以称为生产可能性边界。AB线还表明了,多生产 单位资本财货要放弃多少消费品,或者相反,多生产一单位消费品要放弃多少资本财 货,因此,又称为生产转换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表明,由于人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是无限多样化的,但满足这些需 要的手段,即制造或提供人们所需物品和劳务的生产资源是相对稀缺的。有限的资源用 来多生产某种物品就要少生产其他物品,在此可以有多种组合。如一个社会为了不断扩 大再生产,所需要的资本财货是无限的,为了提高当前生活,所需要的消费品也是无限 的。但是,能够用于生产资本财货与消费品的资源是有限的。由于资源的相对稀缺性, 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在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多种可能性组合中,究竟该选择哪一种,即 个国家关于消费品和生产资料这两大部类的生产组合,到底选择C点还是E点?或者AB 线上的任何其他一点?这就有个选择问题。所谓选择( choose)就是如何利用既定的资 源去生产经济物品,以便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求。 ①经济学把满足人类欲望的物品分为“自由物品” (free goods)和“经济物品"( economic goods)。前者指人类 无需通过努力就能自由取用的物品,如阳光、空气等,其数量是无限的:后者指人类必须付出代价方 可得到的物品,即必须借助生产资源通过人类加工出来的物品。其数量是有限的。其实,过去认为可 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阳光、空气和水等等,也是有限的,滥用的结果也必然带来明亮阳光的减少 空气的污染和可用水资源的缺乏。 第5页共19页
第 5 页 共 19 页 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①,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 总是不足的。在经济学中,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被称为稀缺性(scarcity)。 ❖ 这里要注意的是,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相对的稀缺性,即从相对的意义上来谈 资源的多寡的,它产生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这一矛盾。这也就是说, 稀缺性强调的不是资源的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相对于欲望无限性的有限性。 ❖ 但是,这种稀缺性的存在又是绝对的。这就是说,它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和一 切社会。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稀缺性。 二、生产可能性边界、选择与资源配置 为了使相对稀缺的有限的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的需要,经济学提出生产可能性边界 (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这个概念来考察一个国家应该怎样分配其相对稀缺的生 产资源问题。 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因此,用于生产某一种物品的资源多了,用于生产其他物品的 资源就会减少。假如一个国家可以利用的资源,全部用来生产当年消费的消费品,那末 这个国家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如果要实现扩大再生产,就要用一部分资源生产资本财 货,这样,尽管在以后会有更多的消费品被生产出来,但可以生产出来供当年消费的消 费品就要相应减少。这是一个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因此,一个国家如何兼 顾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把有限的资源分配使用消费品和资本财货的生产,是经济学必 需提供答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所谓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可能性曲线),就是在给定的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一个 国家之最大可能的资本财货与消费品之生产的各种可能性组合。经济学通过在如下一条 曲线来表示这各种可能的组合。 A、C、E、B 每一点都代表在给定的资源和生产条件下,一个国家之最大可能的资 本财货与消费品之生产可能性组合,所以称为生产可能性边界。AB 线还表明了,多生产 一单位资本财货要放弃多少消费品,或者相反,多生产一单位消费品要放弃多少资本财 货,因此,又称为生产转换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表明,由于人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是无限多样化的,但满足这些需 要的手段,即制造或提供人们所需物品和劳务的生产资源是相对稀缺的。有限的资源用 来多生产某种物品就要少生产其他物品,在此可以有多种组合。如一个社会为了不断扩 大再生产,所需要的资本财货是无限的,为了提高当前生活,所需要的消费品也是无限 的。但是,能够用于生产资本财货与消费品的资源是有限的。由于资源的相对稀缺性, 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在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多种可能性组合中,究竟该选择哪一种,即一 个国家关于消费品和生产资料这两大部类的生产组合,到底选择 C 点还是 E 点?或者 AB 线上的任何其他一点?这就有个选择问题。所谓选择(choose)就是如何利用既定的资 源去生产经济物品,以便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求。 ①经济学把满足人类欲望的物品分为“自由物品”(free goods)和“经济物品”(economic goods)。前者指人类 无需通过努力就能自由取用的物品,如阳光、空气等,其数量是无限的;后者指人类必须付出代价方 可得到的物品,即必须借助生产资源通过人类加工出来的物品。其数量是有限的。其实,过去认为可 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阳光、空气和水等等,也是有限的,滥用的结果也必然带来明亮阳光的减少、 空气的污染和可用水资源的缺乏
让人们到雪地上去打个滚,去撒个野;人之所以是人,因为他可以选择,甚至可以 选择不高尚,不体面,不纯真,不招人喜欢;一个文明的社会,必得学会尊重他们的选 择 选择包括这样三个相关的问题: 1生产什么(what物品与生产多少 如前所述,人的需要是无限的,永无饱和之日,而生产资源是稀缺的。目的与达到 目的手段之间的矛盾迫使人们必需在各种需要之间权衡比较,有所取舍。其次,人们还 必须决定每种产品的产量应各为若干?如上例,当我们把权衡取舍的范围归结为消费品 与资本财货两大类时,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每一点代表了这个问题之各种可能的答案。 那么,到底那一点是最合理的? 2如何(how)生产,采用什么生产方法 每种生产要素一般有多种用途,而任一种产品一般也可采用多种生产方法。例如, 同一种产品,既可采用多用劳动少用资本的方法,也可采用多用资本少用劳动的生产方 法。这里有一个生产效率的问题,即如何组织生产使生产要素能够最有效率地被使用的 问题 3.被生产出来的产品怎样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即经济学所说的收入分配问题, 也就是为谁( for whom)生产的问题 人是社会的人,每个人总是生活于组成一定社会形式的人群之中,所以生产总是社 会生产。就是说,社会的人作为劳动的主体,在有目的地作用于劳动的客体—自然物 质时,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下进行劳动的。所以经济分析必然包括生产出来的产品归 谁享用以及享用多少的问题 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即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也就是人类社会所必 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经济学是为解决稀缺性问题而产生的,因此,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就是由稀缺性而 引起的选择问题,即资源配置问题。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许多经济学家把经济学定义 为“研究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之间进行分配的科学。”有的还加上一个问题, 即现在生产还是将来(when)生产?从而是四个问题。 三、资源配置、资源利用和经济体制 令前面说明了经济学是研究相对稀缺经济资源(劳动、土地、资源、企业家才 能)如何分配给各种不同用途的问题,也即是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 但实际上,在现实的经济社会中,还有另一方面的问题,那就是劳动者失业 生产设备和自然资源闲置是经常存在的状态,这就是说:一方面资源是稀缺的,另 方面稀缺的资源还得不到充分的利用。这种情况就是产量没有达到生产可能线。生产 可能性曲线表示给定技术条件下一个社会可能实现的最大产量,或称潜在的国民收入 如图1-1中,AB线表示生产可能性曲线,AB线内的任何一点上,资本财货与消费品 的组合,也是资源既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但并不是最大数量的组合,即资源没有得 第6页共19页
第 6 页 共 19 页 让人们到雪地上去打个滚,去撒个野;人之所以是人,因为他可以选择,甚至可以 选择不高尚,不体面,不纯真,不招人喜欢;一个文明的社会,必得学会尊重他们的选 择。 选择包括这样三个相关的问题: 1.生产什么(what)物品与生产多少 如前所述,人的需要是无限的,永无饱和之日,而生产资源是稀缺的。目的与达到 目的手段之间的矛盾迫使人们必需在各种需要之间权衡比较,有所取舍。其次,人们还 必须决定每种产品的产量应各为若干?如上例,当我们把权衡取舍的范围归结为消费品 与资本财货两大类时,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每一点代表了这个问题之各种可能的答案。 那么,到底那一点是最合理的? 2.如何(how)生产,采用什么生产方法 每种生产要素一般有多种用途,而任一种产品一般也可采用多种生产方法。例如, 同一种产品,既可采用多用劳动少用资本的方法,也可采用多用资本少用劳动的生产方 法。这里有一个生产效率的问题,即如何组织生产使生产要素能够最有效率地被使用的 问题。 3.被生产出来的产品怎样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即经济学所说的收入分配问题, 也就是为谁(for whom)生产的问题 人是社会的人,每个人总是生活于组成一定社会形式的人群之中,所以生产总是社 会生产。就是说,社会的人作为劳动的主体,在有目的地作用于劳动的客体——自然物 质时,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下进行劳动的。所以经济分析必然包括生产出来的产品归 谁享用以及享用多少的问题。 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即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也就是人类社会所必 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经济学是为解决稀缺性问题而产生的,因此,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就是由稀缺性而 引起的选择问题,即资源配置问题。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许多经济学家把经济学定义 为“研究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之间进行分配的科学。” 有的还加上一个问题, 即现在生产还是将来(when)生产?从而是四个问题。 三、资源配置、资源利用和经济体制 ❖ 前面说明了经济学是研究相对稀缺经济资源(劳动、土地、资源、企业家才 能)如何分配给各种不同用途的问题,也即是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 ❖ 但实际上,在现实的经济社会中,还有另一方面的问题,那就是劳动者失业、 生产设备和自然资源闲置是经常存在的状态,这就是说:一方面资源是稀缺的,另一 方面稀缺的资源还得不到充分的利用。这种情况就是产量没有达到生产可能线。生产 可能性曲线表示给定技术条件下一个社会可能实现的最大产量,或称潜在的国民收入。 如图 1-1 中,AB 线表示生产可能性曲线,AB 线内的任何一点上,资本财货与消费品 的组合,也是资源既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但并不是最大数量的组合,即资源没有得
到充分利用。这就给经济学提出另一个问题,经济学必须要进一步研究,造成这种状 况的原因是什么,用什么办法来改进这种状况,从而实现充分就业,使实际的国民收 入接近或等于潜在的国民收入,这就是要研究稀缺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 资源利用包括这样三个相关的问题: 令第一,为什么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为什么有时社会生产的资本财货和消费 品的组合达不到AB线。换句话说,也就是如何能使稀缺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如何 使各种消费品和资本财货的产量达到最大。这就是一般所说的“充分就业”问题。 ◆第二,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为什么产量有时高有时低,即尽管资源没变,但 消费品和资本财货的产量为什么不能始终保持在生产可能线上。这也就是经济中为会 么会有周期性波动。与此相关的是,如何用既定的资源生产出更多的消费品和资本财 货,即实现经济增长。这就是一般所说的“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问题 ◆第三,现代社会是一个以货币为交换媒介的商品社会,货币购买力的变动对 由稀缺性问题所引起的各种问题的解决都影响甚大。这样,解决经济问题就必然涉及 到货币购买力的问题。这也就是一般所说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问题。 ◆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问题的经济体制基本有两种。一种是市 场经济体制,即通过市场上价格的调节来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与为谁生产,资源 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依靠价格的调节与刺激来实现。一种是计划经济体制。即通过 中央计划来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依靠计 划来实现。当然,在现实中,许多国家的经济制度都是市场与计划不同程度的结合, 但这种结合并不是一半对一半,总是以一种经济制度为主,以另一种为辅的。越来越 多的人认识到,市场经济从总体上看比计划经济效率高。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既然稀缺性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具体的经济制度,所以经济学的定义就应该是, 研究一定制度下稀缺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我们现在所讲的经济学是研究在市场经 济制度下,稀缺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科学。西方经济学是市场经济的经济学。 ◆注意:要区分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 第二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令一、微观经济学 现代经济学把经济学原理或经济理论,即有关经济问题的知识体系的全部内 容,区分为两大组成部分或两大分支学科: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和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令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 单个产品市场)的经济行为作为考察对象。 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包括:家庭(居民户)如何支配收入,怎样以有限 的收入获得最大的效用和满足,即实现效用最大化;单个企业(厂商)如何把有限的 资源分配在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取得最大利润,即实现利润最大化。 令微观经济学实际上要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考察消费者对各种产品的需求与生产者对产品的供给怎样决定着每一种 产品的产销数量和价格; 第7页共19页
第 7 页 共 19 页 到充分利用。这就给经济学提出另一个问题,经济学必须要进一步研究,造成这种状 况的原因是什么,用什么办法来改进这种状况,从而实现充分就业,使实际的国民收 入接近或等于潜在的国民收入,这就是要研究稀缺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 ❖ 资源利用包括这样三个相关的问题: ❖ 第一,为什么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为什么有时社会生产的资本财货和消费 品的组合达不到 AB 线。换句话说,也就是如何能使稀缺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如何 使各种消费品和资本财货的产量达到最大。这就是一般所说的“充分就业”问题。 ❖ 第二,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为什么产量有时高有时低,即尽管资源没变,但 消费品和资本财货的产量为什么不能始终保持在生产可能线上。这也就是经济中为会 么会有周期性波动。与此相关的是,如何用既定的资源生产出更多的消费品和资本财 货,即实现经济增长。这就是一般所说的“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问题。 ❖ 第三,现代社会是一个以货币为交换媒介的商品社会,货币购买力的变动对 由稀缺性问题所引起的各种问题的解决都影响甚大。这样,解决经济问题就必然涉及 到货币购买力的问题。这也就是一般所说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问题。 ❖ 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问题的经济体制基本有两种。一种是市 场经济体制,即通过市场上价格的调节来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与为谁生产,资源 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依靠价格的调节与刺激来实现。一种是计划经济体制。即通过 中央计划来决定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依靠计 划来实现。当然,在现实中,许多国家的经济制度都是市场与计划不同程度的结合, 但这种结合并不是一半对一半,总是以一种经济制度为主,以另一种为辅的。越来越 多的人认识到,市场经济从总体上看比计划经济效率高。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 既然稀缺性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具体的经济制度,所以经济学的定义就应该是, 研究一定制度下稀缺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我们现在所讲的经济学是研究在市场经 济制度下,稀缺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科学。西方经济学是市场经济的经济学。 ❖ 注意:要区分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 第二节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 一、微观经济学 ❖ 现代经济学把经济学原理或经济理论,即有关经济问题的知识体系的全部内 容,区分为两大组成部分或两大分支学科: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和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 单个产品市场)的经济行为作为考察对象。 ❖ 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包括:家庭(居民户)如何支配收入,怎样以有限 的收入获得最大的效用和满足,即实现效用最大化;单个企业(厂商)如何把有限的 资源分配在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取得最大利润,即实现利润最大化。 ❖ 微观经济学实际上要解决两个问题: ❖ 一是考察消费者对各种产品的需求与生产者对产品的供给怎样决定着每一种 产品的产销数量和价格;
二是作为生产要素提供者的居民与作为生产要素需求者的厂商对生产要素的 供给与需求怎样决定着生产要素的使用量和生产要素价格(工资利息与地租)。 ◆对于上述问题的理论分析,实际上涉及到一个社会既定的生产资源被用来生 产哪些产品,每种产品的产量和采用的生产方法,以及生产出来的产品怎样在社会成 员进行分配。所以我们可以把微观经济学的内容,看作是考察既定的生产资源总量如 何被分配使用于各种不同用途的问题即前面所说的资源配置问题。鉴于市场经济的资 源配置,归根到底涉及价格问题,因而微观经济理论可以统称为价格理论,这包括产 品的价格和生产要素的价格。 同以研究单个经济单位为对象相适应,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 ( individual analysis)。个量分析是研究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说过,微观经济学是“关于经济中单个因素—诸如- 种产品价格的决定或单个消费者或企业的行为的分析。”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微观经济学(1)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2)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3)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4)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 ◆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 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的经济理论。 ◆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是以如下三个基本假设条件为前提的:第一,市场出清 即坚信在价格可以自由而迅速升降的情况下,市场上一定会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 ( equilibrium)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不存在资源闲置或浪费问 题。第二,完全理性。即消费者和厂商都是以利已为目的的理性人( rational man),他们 自觉地按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行事,既能把最大化作为目标,又知道如何实现最大化 第三,完全信息。即消费者和厂商可免费而迅速地获得各种市场信息( information) ◆只有在上述假定条件下,微观经济学关于价格调节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以 及由此引出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才是正确的 ◇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供给与需求的基本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 理论、成本理论、厂商均衡理论、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理论、福利经济学和一般均衡 分析、微观经济政策等。 福利经济学虽以一个社会的经济福利问题为研究对象,而一般均衡分析同时 考察所有各种产品的供求关系的相互作用以及所有各种生产要素的供求关系的相互作 用,但由于都以单个消费者行为和单个厂商的行为作为出发点来考察社会经济行为, 有别于宏观经济学,因而也被放在微观经济学中分析 令二、宏观经济学 把一个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称为宏观经济学。 ◆如果说,微观经济学是考察被使用的生产资源总量为给定的条件下,这些资 源怎样被分配使用于各种不同途径,因而微观经济学考察的是生产哪些产品和每种产 品的产销数量以及它们的相对价格,那末,宏观经济学恰恰是要考察微观经济分析中 被假定为已知和既定的被使用的生产资源总量的大小是怎样决定的 ◇同微观经济学比较,对宏观经济学可以做以下四个方面的规范: 第8页共19页
第 8 页 共 19 页 ❖ 二是作为生产要素提供者的居民与作为生产要素需求者的厂商对生产要素的 供给与需求怎样决定着生产要素的使用量和生产要素价格(工资利息与地租)。 ❖ 对于上述问题的理论分析,实际上涉及到一个社会既定的生产资源被用来生 产哪些产品,每种产品的产量和采用的生产方法,以及生产出来的产品怎样在社会成 员进行分配。所以我们可以把微观经济学的内容,看作是考察既定的生产资源总量如 何被分配使用于各种不同用途的问题即前面所说的资源配置问题。鉴于市场经济的资 源配置,归根到底涉及价格问题,因而微观经济理论可以统称为价格理论,这包括产 品的价格和生产要素的价格。 ❖ 同以研究单个经济单位为对象相适应,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 (individual analysis)。个量分析是研究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说过,微观经济学是“关于经济中单个因素——诸如一 种产品价格的决定或单个消费者或企业的行为——的分析。” ❖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微观经济学(1)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2)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3)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4)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 ❖ 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 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的经济理论。 ❖ 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是以如下三个基本假设条件为前提的:第一,市场出清。 即坚信在价格可以自由而迅速升降的情况下,市场上一定会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 (equilibrium)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不存在资源闲置或浪费问 题。第二,完全理性。即消费者和厂商都是以利已为目的的理性人(rational man),他们 自觉地按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行事,既能把最大化作为目标,又知道如何实现最大化。 第三,完全信息。即消费者和厂商可免费而迅速地获得各种市场信息(information)。 ❖ 只有在上述假定条件下,微观经济学关于价格调节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以 及由此引出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才是正确的。 ❖ 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供给与需求的基本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 理论、成本理论、厂商均衡理论、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理论、福利经济学和一般均衡 分析、微观经济政策等。 ❖ 福利经济学虽以一个社会的经济福利问题为研究对象,而一般均衡分析同时 考察所有各种产品的供求关系的相互作用以及所有各种生产要素的供求关系的相互作 用,但由于都以单个消费者行为和单个厂商的行为作为出发点来考察社会经济行为, 有别于宏观经济学,因而也被放在微观经济学中分析。 ❖ 二、宏观经济学 ❖ 把一个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称为宏观经济学。 ❖ 如果说,微观经济学是考察被使用的生产资源总量为给定的条件下,这些资 源怎样被分配使用于各种不同途径,因而微观经济学考察的是生产哪些产品和每种产 品的产销数量以及它们的相对价格,那末,宏观经济学恰恰是要考察微观经济分析中 被假定为已知和既定的被使用的生产资源总量的大小是怎样决定的。 ❖ 同微观经济学比较,对宏观经济学可以做以下四个方面的规范:
令(1)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经济。宏观经济学所研究的不是经济中的各个单位, 而是由这些单位所组成的整体。 ◇(2)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宏观经济学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研究现有 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的原因。 ◇(3)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的整体,它所要考 察的内容包括,诸如国民收入的大小,一般物价水平的高低及其变化,全社会就业和 失业人数,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等等问题,因而诸如国民收入理论和就业理论,货币 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等等,还有在经济科学的国际贸 易与国际金融等分支学科中,有关进出口贸易额和国际收支的大小以及外汇率的高低 怎样决定的问题,都属于宏观经济分析,都是宏观经济学所要研究的问题。而宏观经 济学的中心理论则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令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其他理论是运用这一理论来解释整 体经济中的各种问题。 ◇(4)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在宏观经济分析中使用的一些经济变量一般都是 由微观的个量加总而成的 令宏观的总量或总量的平均数,如由各个家庭一定时期(如一年)的消费和储蓄加 总而成的全社会的消费支出和储蓄总额,各个厂商一年期间的投资加总而成的全社会 的投资支出,政府在预算年度的收入和支出,一个国家一年期间的进口和出口总额, 国际收支总额,货币供应量和货币流通量(货币供应量和货币流通速度之乘积),国民收 入和各行各业的就业人数加总而成的全社会就业量以及由各种产品的价格汇总计算出 来的一般物价水平等等,都是把一个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时的经济变量的总量 或平均数,所以宏观经济分析和宏观经济学也可以译为总量分析和总体经济学。与此 相对应,微观经济分析和微观经济学也可以译为个量分析和个体经济学。 ◆同微观经济学不同,宏观经济学是以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和政府应该、可以 调节经济为假设条件的。宏观经济学是在此假设条件下,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 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的经 济理论 ◆三、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两者各有其研究的课题和相应的分析工具,存在 着区别。但它们作为一门科学的一套理论体系或知识体系的两大组成部分又是密切联 系的 ◆首先,它们之间是整体与整体由以构成的个体之间的关系。 ◆其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两者是互为前提互相补充的。微观经济学以 经济资源的最佳配置为目标,采取个量分析方法,而假定资源利用已经解决;宏观经 济学以资源的有效利用为目标,采取总量分析的方法,而假定资源配置已经解决。都 互相把对方所考虑的对象作为自己的理论前提,互相把对方的理论前提作为自己的研 究对象。作为一个经济社会,不仅有资源配置问题,也有资源利用问题,只有把这两 方面总是解决了,才能解决整个社会的经济问题。 ◆第三,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宏观经济行为的分析总是要以一定 第9页共19页
第 9 页 共 19 页 ❖ (1)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经济。宏观经济学所研究的不是经济中的各个单位, 而是由这些单位所组成的整体。 ❖ (2)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宏观经济学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研究现有 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的原因。 ❖ (3)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的整体,它所要考 察的内容包括,诸如国民收入的大小,一般物价水平的高低及其变化,全社会就业和 失业人数,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等等问题,因而诸如国民收入理论和就业理论,货币 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等等,还有在经济科学的国际贸 易与国际金融等分支学科中,有关进出口贸易额和国际收支的大小以及外汇率的高低 怎样决定的问题,都属于宏观经济分析,都是宏观经济学所要研究的问题。而宏观经 济学的中心理论则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其他理论是运用这一理论来解释整 体经济中的各种问题。 ❖ (4)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在宏观经济分析中使用的一些经济变量一般都是 由微观的个量加总而成的。 ❖ 宏观的总量或总量的平均数,如由各个家庭一定时期(如一年)的消费和储蓄加 总而成的全社会的消费支出和储蓄总额,各个厂商一年期间的投资加总而成的全社会 的投资支出,政府在预算年度的收入和支出,一个国家一年期间的进口和出口总额, 国际收支总额,货币供应量和货币流通量(货币供应量和货币流通速度之乘积),国民收 入和各行各业的就业人数加总而成的全社会就业量以及由各种产品的价格汇总计算出 来的一般物价水平等等,都是把一个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时的经济变量的总量 或平均数,所以宏观经济分析和宏观经济学也可以译为总量分析和总体经济学。与此 相对应,微观经济分析和微观经济学也可以译为个量分析和个体经济学。 ❖ 同微观经济学不同,宏观经济学是以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和政府应该、可以 调节经济为假设条件的。宏观经济学是在此假设条件下,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 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的经 济理论。 ❖ 三、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两者各有其研究的课题和相应的分析工具,存在 着区别。但它们作为一门科学的一套理论体系或知识体系的两大组成部分又是密切联 系的。 ❖ 首先,它们之间是整体与整体由以构成的个体之间的关系。 ❖ 其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两者是互为前提互相补充的。微观经济学以 经济资源的最佳配置为目标,采取个量分析方法,而假定资源利用已经解决;宏观经 济学以资源的有效利用为目标,采取总量分析的方法,而假定资源配置已经解决。都 互相把对方所考虑的对象作为自己的理论前提,互相把对方的理论前提作为自己的研 究对象。作为一个经济社会,不仅有资源配置问题,也有资源利用问题,只有把这两 方面总是解决了,才能解决整个社会的经济问题。 ❖ 第三,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宏观经济行为的分析总是要以一定
的微观分析为其理论基础。如就业或失业理论以及通货膨胀理论等宏观经济理论,必 然涉及到劳动的供求与工资的决定的工资理论,以及商品价格如何决定的价格理论。 例如,从西方经济理论发展史来看,以消费者效用极大化和生产者利润极大化为前提 在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条件下,以传统的一般均衡微观经济分析的产 品价格理论和工资理论为理论基础,经济学家可以合乎逻辑推理地建立起充分就业的 宏观经济模型。另一方面,假如以垄断价格的价格刚性和工资刚性的微观经济行为方 式为基础,用调整产量代替传统分析的调整价格以描述社会经济运行机制,经济学家 可以对非自愿失业和七十年代出现的“滞胀”等现象,提出也合乎逻辑推理的解释。 第三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经济学所要研究的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既可以用实证的方法进行分析,也可以用 规范的方法进行分析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区别,首先表现在怎样对待“价值判断ˆ?所谓价 值判断是指对经济事物社会价值的判断,即对某一经济事物是好还是坏的判断。 ◆(1)实证经济学企图超脱和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 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规范经济学则以一定的价值判断 为基础,是以某些标准来分析处理经济问题,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 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 ◇(2)实证经济学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而规范经济学则要回答的是“应该是 什么”的问题 令3)实证经济学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因此实证经 济的内容具有客观性,即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所得的结论可以根据事实来进行检 验。规范经济学则没有客观性,它所得的结论要受到不同价值观的影响,具有不同价 值判断标准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好坏会作出截然不同的评价,谁是谁非没有什么绝对 标准,从而也就无法进行检验; ◇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应该研究是什么,结论的正确性应该是客观的,可检 验的。但是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也不应该是像自然科学一样的纯实证科学。因 为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提出什么问题进行研究,采用什么研究方法,突出强调哪些 因素,实际上涉及到研究者个人的价值判断的问题 令二、实证分析方法:理论形成过程 ◇尽管经济学应该既是实证经济学,也是规范经济学,但在当代经济学中,实 证经济学是主流,实证方法是经济分析中的最基本方法。 ◇实证分析是一种根据事实加以验证的陈述,而这种实证性的陈述则可以简化 为某种能根据经验数据加以证明的形式。在运用实证分析法硏究经济问题时,就是要 提出用于解释事实(即经济现象)的理论,并以此为根据作出预测。这也就是形成经 济理论的过程。 第10页共19页
第 10 页 共 19 页 的微观分析为其理论基础。如就业或失业理论以及通货膨胀理论等宏观经济理论,必 然涉及到劳动的供求与工资的决定的工资理论,以及商品价格如何决定的价格理论。 例如,从西方经济理论发展史来看,以消费者效用极大化和生产者利润极大化为前提, 在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条件下,以传统的一般均衡微观经济分析的产 品价格理论和工资理论为理论基础,经济学家可以合乎逻辑推理地建立起充分就业的 宏观经济模型。另一方面,假如以垄断价格的价格刚性和工资刚性的微观经济行为方 式为基础,用调整产量代替传统分析的调整价格以描述社会经济运行机制,经济学家 可以对非自愿失业和七十年代出现的“滞胀”等现象,提出也合乎逻辑推理的解释。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经济学所要研究的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既可以用实证的方法进行分析,也可以用 规范的方法进行分析。 ❖ 一、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区别,首先表现在怎样对待“价值判断”?所谓价 值判断是指对经济事物社会价值的判断,即对某一经济事物是好还是坏的判断。 ❖ (1)实证经济学企图超脱和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 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规范经济学则以一定的价值判断 为基础,是以某些标准来分析处理经济问题,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 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 ❖ (2)实证经济学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而规范经济学则要回答的是“应该是 什么”的问题; ❖ 3)实证经济学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因此实证经 济的内容具有客观性,即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所得的结论可以根据事实来进行检 验。规范经济学则没有客观性,它所得的结论要受到不同价值观的影响,具有不同价 值判断标准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好坏会作出截然不同的评价,谁是谁非没有什么绝对 标准,从而也就无法进行检验; ❖ 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应该研究是什么,结论的正确性应该是客观的,可检 验的。但是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也不应该是像自然科学一样的纯实证科学。因 为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提出什么问题进行研究,采用什么研究方法,突出强调哪些 因素,实际上涉及到研究者个人的价值判断的问题。 ❖ 二、实证分析方法:理论形成过程 ❖ 尽管经济学应该既是实证经济学,也是规范经济学,但在当代经济学中,实 证经济学是主流,实证方法是经济分析中的最基本方法。 ❖ 实证分析是一种根据事实加以验证的陈述,而这种实证性的陈述则可以简化 为某种能根据经验数据加以证明的形式。在运用实证分析法研究经济问题时,就是要 提出用于解释事实(即经济现象)的理论,并以此为根据作出预测。 这也就是形成经 济理论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