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山东大学:《数字电路》讲义课件_第二章 逻辑代数基础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PT,文档页数:33,文件大小:985.5KB,团购合买
用数学方法表示命题陈述的逻辑结构,将形式逻辑归结为代数演算, 称为 “布尔代数”。将布尔代数用于集成电路逻辑门,称为逻辑代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PT)

第二章逻辑代数基础 用数学方法表示命题陈述的逻辑结构,将形式逻辑归结为代数演算, 称为“布尔代数”。将布尔代数用于集成电路逻辑门,称为逻辑代数。 2.1逻辑代数的基本概念 逻辑代数由逻辑变量集K,常量0和1,以及“或”、“与” “非”三种基本运算所构成。该系统满足以下公理,对应不同的律。 交换律:A+B=B+A,A·B=B·A 结合律:(4+B)+C=A+(B+C),(A·B)·C=A(BC 分配律:A+(B·C)=(A+B)·(A+C) A(B+C)=A·B+A·C 0-1律:A+0=A,A+1=1,A●0=0,A·l=A 互补律:A+A=l,AA=0

第二章 逻辑代数基础 用数学方法表示命题陈述的逻辑结构,将形式逻辑归结为代数演算, 称为 “布尔代数”。将布尔代数用于集成电路逻辑门,称为逻辑代数。 2.1 逻辑代数的基本概念 逻辑代数由逻辑变量集K,常量 0 和 1,以及 “或”、“与”、 “非” 三种基本运算所构成。该系统满足以下公理,对应不同的律。 交换律: , 结合律: , 分配律: 0–1律: 互补律: A+ B = B+ A A•B = B• A (A+ B) +C = A+ (B +C) (A• B) •C = A• (B•C) A+ (B•C) = (A+ B) • (A+C) A+0 = A,A+1 = 1,A•0 = 0,A•1= A A+ A = 1,A• A = 0 A• (B +C) = A• B + A•C

2.1.1逻辑变量和基本逻辑运算 逻辑变量取值0或1,用开关的通与断、电压的高与低、晶体管的 导通与截止来表征。可通过逻辑变量和“或”、“与”、“非”组合 的逻辑算式描述数字系统 1“或”运算 决定某一事件发生的条件中有一个以上条件成立,事件便发生。这 种因果关系称为“或”。记做:F=A+B或F=AVB。 算法则为:0+0=0,0+1=1,1+0=1,1+1=1,见“1”为 “1”。实现该运算的门电路称为“或”门。 2“与”运算 决定某一事件发生的条件同时成立,事件便发生。这种困果关系称 为“与”。记做:F=4·B或F=AAB。一 运算法则为:0·0=0,0·1=0,1·0=0,1·1=1,见“0”为 “03。实现该运算的门电路称为“与”门

2.1.1 逻辑变量和基本逻辑运算 逻辑变量取值 0 或 1,用开关的通与断、电压的高与低、晶体管的 导通与截止来表征。可通过逻辑变量和“或”、“与”、“非”组合 的逻辑算式描述数字系统。 1.“或”运算 决定某一事件发生的条件中有一个以上条件成立,事件便发生。这 种因果关系称为“或”。记做:F = A + B 或 F = A∨ B。 运算法则为:0 + 0 = 0,0 + 1 = 1,1 + 0 = 1,1 + 1 = 1,见 “1” 为 “1”。实现该运算的门电路称为“或”门。 2.“与”运算 决定某一事件发生的条件同时成立,事件便发生。这种因果关系称 为 “与”。记做:F = A • B 或 F = A∧B。 运算法则为:0 • 0 = 0,0 • 1 = 0,1 • 0 = 0,1 • 1 = 1,见 “0” 为 “0”。实现该运算的门电路称为“与”门

2.1.1逻辑变量和基本逻辑运算 3.“非”运算 某一事件的发生取决于条件的否定,这种因果关系称为“非”。记 做F,运算法则为:A为0则F为1,A为1则F为0。 UA B +U U F A F B ⊥F “或”示意图 “与”示意图 “非”示意 图 2.1.2逻辑函数的表示法 1.逻辑表达式 由变量通过“或”、“与”、“非”三种运算符进行组合,三种 运算符的优先级推序为“非”、“与”、“或

2.1.1 逻辑变量和基本逻辑运算 3.“非”运算 某一事件的发生取决于条件的否定,这种因果关系称为“非”。记 做F = , 运算法则为:A 为 0 则 F 为 1,A 为 1 则 F 为 0。 +U A B +U +U F A F B F “或” 示意图 “与” 示意图 “非” 示意 图 2.1.2 逻辑函数的表示法 1.逻辑表达式 由变量通过 “或”、“与”、“非”三种运算符进行组合,三种 运算符的优先级排序为“非”、“与”、“或”。 A

2.1.2逻辑函数的表示法 与”运算符可省略,如B=AB 非”运算、先“与”后“或”运算可省略 真值表 括弧+:(A·B)+(C·D)=AB+CD A B C F 2.真值表 0000 用表格的形式描述逻辑函数的方法称为真 001 值表。每个逻辑变量有两种取值,n个变量有0100 2种取值组合。真值表左边一栏为变量,右边0111 一栏为逻辑函数值。 001 例:F=AB+AC对应的真值表为: 10 00 3.卡诺图 0 将n个变量的2种取值组合按某种顺序填 入小方格构成的平面图,构成一种描述逻辑函数的图形。称为卡诺图

2.1.2 逻辑函数的表示法 “与” 运算符可省略,如 , “非” 运算、先 “与” 后 “或” 运算可省略 括弧,如: , 。 2.真值表 用表格的形式描述逻辑函数的方法称为真 值表。每个逻辑变量有两种取值,n 个变量有 2 n 种取值组合。真值表左边一栏为变量,右边 一栏为逻辑函数值。 例: 对应的真值表为: 3.卡诺图 将 n 个变量的 2 n 种取值组合按某种顺序填 A B C F 0 0 0 0 0 0 1 1 0 1 0 0 0 1 1 1 1 0 0 1 1 0 1 1 1 1 0 0 1 1 1 0 真值表 A+ B A• B = AB (A• B) + (C • D) = AB +CD F = AB + AC 入小方格构成的平面图,构成一种描述逻辑函数的图形。称为卡诺图

2.2逻辑函数的基本定理和规则 2.2.1基本定理 定理1:0+0=0、0+1=1、1+0=1、1+1=1 0·0=0、0·1=0、1·0=0、1·1=1 定理2:A+A=A、A·A=A 定理3:A+A·B=A、A·(A+B)=A 定理4:A+A·B=A+B,A(A+B)=A·B 定理5:A=A 定理6:A+B=A·B,A·B=A+B 定理7:A●B+A·B=A、(A+B)·(A+B)=A 定理8:A●B+A·C+B·C=A·B+AC (A+B)·(A+C)·(B+C)=(A+B)·(A+C)

2.2 逻辑函数的基本定理和规则 2.2.1 基本定理 定理 1:0 + 0 = 0、0 + 1 = 1、1 + 0 = 1、1 + 1 = 1 0 • 0 = 0、0 • 1 = 0、1 • 0 = 0、1 • 1 = 1 定理 2:A + A = A、A • A = A 定理 3:A + A • B = A、A •(A + B)= A 定理 4: 定理 5: 定理 6: , 定理 7: 定理 8: A = A A• B + A• B = A、(A+ B)•(A+ B)= A A• B + A•C + B•C = A• B + A•C (A+ B)•(A+C)•(B +C)=(A+ B)•(A+C) A+ A• B = A+ B,A•(A+ B)= A• B A+ B = A• B A• B = A+ B

2.2.2重要规则 代入规则 将逻辑式中所有出现同一变量的地方用某一逻辑函数代替,等式仍 然成立 例:A(B+C)=AB+AC,将所有出现C的地方都用(C+D)代 替,则等式仍然成立。A(B+(C+D))=AB+A(C+D)。 2.反演规则 将函数式中的“·”变成“+”,“+”变成“·”,“0”变成 “1”,“1变成“03,原变量变成反变量,反变量变成原变量,并保 持运算次序不变,得到的新函数为原函数F的反函数,这一规则称为 反演规贴=AB+CDF=(4+B)C+D) 例: 则 3.对偶规则 将函数式中的“·”变成“+”,“+”变成“·”,“0”变成 “13,“1”变成“03,并保持运算次序不变,得到的新的逻辑表达式 为原函数式的对偶式,记做F。F与F互为对偶式

2.2.2 重要规则 1.代入规则 将逻辑式中所有出现同一变量的地方用某一逻辑函数代替,等式仍 然成立。 例:A ( B + C ) = AB + AC,将所有出现C 的地方都用 ( C + D ) 代 替,则等式仍然成立。A ( B + ( C + D ) ) = AB + A ( C + D )。 2.反演规则 将函数式中的 “ • ” 变成 “ + ”,“ + ” 变成 “ • ” ,“0” 变成 “1”,“1” 变成 “0”,原变量变成反变量,反变量变成原变量,并保 持运算次序不变,得到的新函数为原函数F 的反函数 ,这一规则称为 反演规则。 例: ,则 3.对偶规则 将函数式中的 “ • ” 变成 “ + ”,“ + ” 变成 “ • ” ,“0” 变成 “1”,“1” 变成 “0”,并保持运算次序不变,得到的新的逻辑表达式 为原函数式的对偶式,记做F’。F 与 F’ 互为对偶式。 F F = AB +CD F =(A+ B)•(C + D)

2.2.2重要规 例:F=AB+B(C+0),F=(A+BB+C·1 F=AB+AC+C(D+E), F=(A+B(A+C)(C+ DE) 根据对偶规则,当两个逻辑表达式相等时,其对偶式也相等。如: AB+AC+BC=AB+C,则(A+B)(A+C)(B+C)=(A+B)·C 2.2.3复合逻辑 1.与非逻辑 由与、非两种逻辑复合而成,实现与非逻辑的门电路称为与非门。 逻辑表达式为:F=ABC…。仅当输入全为1时F输出为0,输入 有一个为0时F输出为1。用与非门可以实现与、或、非三种操作。 A●B=AB=AB●l 或A+B=A●B=A·1B·1 非A=A·1

2.2.2 重要规则 例: 根据对偶规则,当两个逻辑表达式相等时,其对偶式也相等。如: ,则 2.2.3 复合逻辑 1.与非逻辑 由与、非两种逻辑复合而成,实现与非逻辑的门电路称为与非门。 逻辑表达式为: 。仅当输入全为 1 时F 输出为 0,输入 有一个为 0 时F 输出为 1。用与非门可以实现与、或、非三种操作。 与 或 非 F = AB + AC +C(D + E),F’ = (A+ B)(A+C)(C + DE) AB + AC + BC = AB +C (A+ B)(A+C)(B +C) = (A+ B) •C F = A• B •C F = AB + B(C + 0),F’ = (A+ B)(B +C •1) A• B = AB = AB •1 A+ B = A• B = A•1• B •1 A = A•1

2.2.3复合逻辑 2.或非逻辑 由或、非两种逻辑复合而成,实现或非逻辑的门电路称为或非门。 逻辑表达式为:F=A+B+C…。输入全为0时F输出为1,输入有一 个为1时F输出为0。用或非门也可以实现与、或、非三种操作。 与AB=A+B=A+0+B+0 或A+B=A+B=A+B+0 非 A=A+0 3.与或非逻辑 由与、或、非三种逻辑复合而成,实现与或非逻辑的门电路称为与 或非门。逻辑表达式为:F=AB+CD+…。仅当每一个“与项”均 为0时F输出为1,否则F输出为0。 可以将任一个逻辑表达式转换成与或非表达式。 例:F=AB+C=AB·C=(A+B)·C=AC+BC

2.2.3 复合逻辑 2.或非逻辑 由或、非两种逻辑复合而成,实现或非逻辑的门电路称为或非门。 逻辑表达式为: 。输入全为 0 时 F 输出为 1,输入有一 个为 1 时 F 输出为 0。用或非门也可以实现与、或、非三种操作。 与 或 非 3.与或非逻辑 由与、或、非三种逻辑复合而成,实现与或非逻辑的门电路称为与 或非门。逻辑表达式为: 。仅当每一个“与项” 均 为 0 时 F 输出为 1,否则 F 输出为 0。 可以将任一个逻辑表达式转换成与或非表达式。 例: F = AB +CD + F = AB +C = AB•C = (A+ B) •C = AC + BC F = A+ B +C A• B = A+ B = A+0 + B +0 A+ B = A+ B = A+ B +0 A = A+0

2.2.3复合逻辑 4.异或逻辑 一种双变量逻辑关系。函数表达式为:F=A⊕B=AB+AB。输入 相同时F输出为0,输入不同时F输出为1。 A⊕O=A、A④=AAA=0、A④A=1 多个变量做异或时,若变量中1的个数为奇数,则异或结果为1, 若变量中1的个数为偶数,则异或结果为Q。因此常用于奇偶校验。 5.同或逻辑 种双变量逻辑关系。函数表达式为:F=A⊙B=AB+AB。输入 相同时F输出为1,输入不同时F输出为0。 同或和异或的关系即互为相反又互为对偶。 A④B=AB+AB=(A+B)(A+B)=AB+AB=A⊙B (AGB)’=(AB+AB)’=(A+B)(A+B)=AB+AB=ACB

2.2.3 复合逻辑 4.异或逻辑 一种双变量逻辑关系。函数表达式为: 。输入 相同时 F 输出为 0,输入不同时F 输出为1。 多个变量做异或时,若变量中1 的个数为奇数,则异或结果为1, 若变量中1 的个数为偶数,则异或结果为0。因此常用于奇偶校验。 5.同或逻辑 一种双变量逻辑关系。函数表达式为:F = A⊙B 。输入 相同时 F 输出为 1,输入不同时F 输出为 0。 同或和异或的关系即互为相反又互为对偶。 A⊙B A⊙B A B = AB + AB = (A+ B)(A+ B) = AB + AB = (A B)’ = (AB + AB)’ = (A+ B)(A+ B) = AB + AB = F = A B = AB + AB = AB + AB A0 = A、A1 = A、A A = 0、A A = 1

2.3逻辑函数表达式的形式与变换 2.3.1逻辑函数表达式的基本形式 1.“与-或”表达式 由若干“与项”进行“或”运算构成的表达式。每个“与项” 可以是单个变量的原变量或反变量,也可以是多个原变量或反变量相 “与”组BC)=AB+ABC+C 如 “与项”又被称为“积项”,“与-或”表达式称为“积之和” 表达式。 2.“或-与”表达式 由若声(x衷西”进行A+庐笔戍库≯D每个“或项” 可以是单个变量的原变量或反变量,也可以是多个原变量或反变量相 “或”组成

2.3 逻辑函数表达式的形式与变换 2.3.1 逻辑函数表达式的基本形式 1.“与– 或” 表达式 由若干 “与项” 进行 “或” 运算构成的表达式。每个“与项” 可以是单个变量的原变量或反变量,也可以是多个原变量或反变量相 “与” 组成。 如: “与项” 又被称为 “积项”,“与– 或” 表达式称为 “积之和” 表达式。 2.“或– 与” 表达式 由若干 “或项” 进行 “与” 运算构成的表达式。每个“或项” 可以是单个变量的原变量或反变量,也可以是多个原变量或反变量相 “或” 组成。 如: F(A,B,C)= AB + ABC +C F(A,B,C,D) = (A+ B)(B +C)(A+ B +C) • D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PT)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33页,可试读12页,点击继续阅读 ↓↓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