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10月考试语文试题 说明:本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答案只能写在答题卷上,否则无效。 第1卷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公元前16世纪至前3世纪,中国各地区文化逐渐融合。商周以后,中国北部已有强大 的文明,将其他族群、阶层纳入同一政治、文化秩序。春秋战国接续已经发轫的动力,扩大 了这一秩序的领域。中国文化的特色,此时也呈现出来,此后又有两千余年成长。同时,中 东地区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两个文明,则由盛转衰,后被边陲的波斯与希腊取代。两河、 尼罗河流域本是颇有活力的文化核心区,但没能走向庞大持久的文化圈,却从此以下,分分 合合,终于淡出历史 先从地理形势讨论。中国北方黄土高原、黄土平原、渤海湾平原三者一体,虽有山地, 却非天险。南方则河川湖泊处处有之,偶有山岭,不成障碍。南北之间彼此密接,只有四川 盆地等地自成格局。长江、黄河两河中下游代表的南方与北方,形成各自的文化特色,又因 彼此密迩而交流频繁。南北两个文化系统,经常接触,又不断抗衡,最后同中有异、异中有 同,融合为一。 中东两大文明则不同。两河地区北有高山,南有沙漠,难以逾越;其它方向通路狭窄 埃及在尼罗河谷地,两侧皆山,外面不是荒漠就是石磧山地。两河与埃及之间还隔了一个大 沙漠。是以两个古代文明虽有接触,却不能密集交流。此间之征服者,只能马上取天下,而 不能有文化的涵化力,将不同文化系统融为一个可大可久的核心。 中东地区各地方文化,各自发展了独特的文字系统。两河的楔形文字、埃及的图像文字 造字原则完全不同,始终无融合的可能。中国地区只出现了一套文字系统。它在新石器时代 即已肇端,于商周时代一系相承。南方文化与北方交会时,南方可能并无文字,于是接受了 北方的文字。战国列国出土的文书、虽有歧异,大体相同,属于一系。中国地区单一的书写 系统,实与其文化的融合关系密切 从思想方式而言,两河流域的文献,显示出二元对立的观念:淡水与苦水、山雨与干风 皆难以调和。埃及古代的宇宙观,则为定于一尊的多元系统:法老是主宰,地方神祗各有 职司。新王国时代,埃及向外扩张,接触异地文化,这套封闭的观念便难以圆其说
高三年级 10 月考试语文试题 说 明: 本试卷满分 150 分,时间 150 分钟。答案只能写在答题卷上,否则无效。 第 1 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公元前 16 世纪至前 3 世纪,中国各地区文化逐渐融合。商周以后,中国北部已有强大 的文明,将其他族群、阶层纳入同一政治、文化秩序。春秋战国接续已经发轫的动力,扩大 了这一秩序的领域。中国文化的特色,此时也呈现出来,此后又有两千余年成长。同时,中 东地区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两个文明,则由盛转衰,后被边陲的波斯与希腊取代。两河、 尼罗河流域本是颇有活力的文化核心区,但没能走向庞大持久的文化圈,却从此以下,分分 合合,终于淡出历史。 先从地理形势讨论。中国北方黄土高原、黄土平原、渤海湾平原三者一体,虽有山地, 却非天险。南方则河川湖泊处处有之,偶有山岭,不成障碍。南北之间彼此密接,只有四川 盆地等地自成格局。长江、黄河两河中下游代表的南方与北方,形成各自的文化特色,又因 彼此密迩而交流频繁。南北两个文化系统,经常接触,又不断抗衡,最后同中有异、异中有 同,融合为一。 中东两大文明则不同。两河地区北有高山,南有沙漠,难以逾越;其它方向通路狭窄。 埃及在尼罗河谷地,两侧皆山,外面不是荒漠就是石磧山地。两河与埃及之间还隔了一个大 沙漠。是以两个古代文明虽有接触,却不能密集交流。此间之征服者,只能马上取天下,而 不能有文化的涵化力,将不同文化系统融为一个可大可久的核心。 中东地区各地方文化,各自发展了独特的文字系统。两河的楔形文字、埃及的图像文字, 造字原则完全不同,始终无融合的可能。中国地区只出现了一套文字系统。它在新石器时代 即已肇端,于商周时代一系相承。南方文化与北方交会时,南方可能并无文字,于是接受了 北方的文字。战国列国出土的文书、虽有歧异,大体相同,属于一系。中国地区单一的书写 系统,实与其文化的融合关系密切。 从思想方式而言,两河流域的文献,显示出二元对立的观念:淡水与苦水、山雨与干风, 皆难以调和。埃及古代 的宇宙观,则为定于一尊的多元系统:法老是主宰,地方神祇各有 职司。新王国时代,埃及向外扩张,接触异地文化,这套封闭的观念便难以圆其说
中国古代文化则逐渐形成二元融合的观念。阴阳、动静都对立而互补。《周易》以 相对二元、彼此调和作为事物的本质,这套现念迥异于中东两文明。也许因周人秉持此想法, 被其主宰北方时,能吸纳旧商人族群,并与各地土著共存,体现出很大的包容性。 春秋时孔子提出“仁”,将人性与宇宙的道,结合为以人间秩序为主轴的思想体系 此即雅斯贝尔斯所谓“文化大突破”。而亚述与埃及于轴心时代却未有足够的大突破。中国 的情形,综合言之,广大地区的古代族群,在接触的过程中,有同一文字为载具,观念包容 调和,遂能合为一系,源远流长。大突破后,人间的关怀,二元的动态及互补,成为中国文 化系统主要的思想特点。 (摘编自许体云《万古江河·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特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东两大古文明土地贫瘠,资源稀少,故而缺乏文化交流、融合的能力。 B、中东地区的两大古文明,其思想方式的特点是二元对立,这迥异于中国。 C、当中国古代文化系统的主要思想特点业已形成,文化大突破便应运而生。 D、融合与分割,是中国古文明与中东两大古文明在文化发展上显著的差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的论证具有宏观的视野,经由比较推出事物特点,方法得当,结论可信 B、文章选材考究,以两河、埃及古文明对比中国古文明,形成严谨的三元框架。 C、文章的论据服务于论点,如周易、周人佐证了中国古代文化观念的包容调和。 D、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深入分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特色及其成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便提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在结尾终于交代了其具体内容使得文章首 尾呼应、内容完整。 B、朱熹曾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正与文中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 一些特征或表现相通 C、据文章所述我国古代文化的特点与发展脉络,倡导和谐的”和”文化或许具有更深 远的历史和现实价值 D、中东两大独特文明,是因地理、文字等具体条件的限制而式微的;其文化整合仍有相 当大的潜力与可能。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中国古代文化则逐渐形成二元融合的观念。 阴阳、动静都对立而互补。《周易》以 相对二元、彼此调和作为事物的本质,这套现念迥异于中东两文明。也许因周人秉持此想法, 被其主宰北方时,能吸纳旧商人族群,并与各地土著共存,体现出很大的包容性。 春秋时孔子提出“仁”,将人性与宇宙的道,结合为以人间秩序为主轴的思想体系, 此即雅斯贝尔斯所谓“文化大突破”。而亚述与埃及于轴心时代却未有足够的大突破。中国 的情形,综合言之,广大地区的古代族群,在接触的过程中,有同一文字为载具,观念包容 调和,遂能合为一系,源远流长。大突破后,人间的关怀,二元的动态及互补,成为中国文 化系统主要的思想特点。 (摘编自许体云《万古江河•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特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东两大古文明土地贫瘠,资源稀少,故而缺乏文化交流、融合的能力。 B、中东地区的两大古文明,其思想方式的特点是二元对立,这迥异于中国。 C、当中国古代文化系统的主要思想特点业已形成,文化大突破便应运而生。 D、融合与分割,是中国古文明与中东两大古文明在文化发展上显著的差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的论证具有宏观的视野,经由比较推出事物特点,方法得当,结论可信。 B、文章选材考究,以两河、埃及古文明对比中国古文明,形成严谨的三元框架。 C、文章的论据服务于论点,如周易、周人佐证了中国古代文化观念的包容调和。 D、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深入分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特色及其成因。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开头便提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在结尾终于交代了其具体内容使得文章首 尾呼应、内容完整。 B、朱熹曾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正与文中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 一些特征或表现相通。 C、据文章所述我国古代文化的特点与发展脉络,倡导和谐的”和”文化或许具有更深 远的历史和现实价值。 D、中东两大独特文明,是因地理、文字等具体条件的限制而式微的;其文化整合仍有相 当大的潜力与可能。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 提笔忘字、书写能力弱化,常用汉字面孔模糊,遇到吃不准的字词就想着求助手机,遇 到高难度字词更是望“文”兴叹……在充分享受互联网时代各种快捷和便利的同时,中小学 生汉字书写能力的弱化,成为日前在京参加“翰墨薪传·全国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项目”第 四期国家级培训的专家学者们无法回避的“集体焦虑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坦言,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普及,客观上正造成书 法社会交流功能的退化,带来全社会尤其是中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不断弱化的问题。“汉字 书写危机”不容忽视 开展中小学书法教育并不是要让每一个孩子成为书法家,而是让每个孩子都写好汉 字,让每个学生达到规范书写汉字的基本要求,以此为基础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为终 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说 由教育部和中国文联共同实施,委托中国教育学会、中国书法家协会和教育书画协会联 合承办的“翰墨薪传·全国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项目”自2015年启动至今,目标是用5年 左右时间,培训全国中小学书法种子教师和省地县三级书法教研员约7000名,并以此推动 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普及和质量提升 (摘编自张西流《化解“汉字书写危机”应从孩子抓起》) 材料 事实上,从技术层面而言,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手写汉字的功能逐渐被键盘取代是一 种难以逆转的趋势,就像当年毛笔和纸张取代了刻刀和木简一样 但是,从文化角度来说,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 断演化,形成了’独特的象形方块字。在手写汉字被逐渐淡忘的过程中,由汉字衍生出来的 相关文史哲知识和信息,也在人们的记忆中慢慢模糊。学习手写汉字,不仅是在学习一种语 言,了解其背后蕴含的丰富知识,更是在领悟一种独特的东方美学和由此衍生出的人生哲学 不能简单把书写退化现象完全归因于电脑的使用,汉字书写问题与计算机没有直接因果 关系,写字问题实质上反映的是国人对文化的淡漠、精神的缺失,近年来人们对物质诉求过 高,而忽略了精神上的追求。读书的人越来越少,阅读量的减少带来了识字量的下降及提笔 忘字几率的增加。 “中华文明有着良好的健康的基因。无论键盘也好,其他也好,无论汉字书写方式怎么 变,也不能改变汉字作为中华文化传承的一个载体”。在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保持我们 的文化、保持汉字的规范性使用,是汉字书写和传承的基本途径。当代文化工作者责无旁贷
材料一 提笔忘字、书写能力弱化,常用汉字面孔模糊,遇到吃不准的字词就想着求助手机,遇 到高难度字词更是望“文”兴叹……在充分享受互联网时代各种快捷和便利的同时,中小学 生汉字书写能力的弱化,成为日前在京参加“翰墨薪传·全国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项目”第 四期国家级培训的专家学者们无法回避的“集体焦虑”。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坦言,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普及,客观上正造成书 法社会交流功能的退化,带来全社会尤其是中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不断弱化的问题。“汉字 书写危机”不容忽视。 “开展中小学书法教育并不是要让每一个孩子成为书法家,而是让每个孩子都写好汉 字,让每个学生达到规范书写汉字的基本要求,以此为基础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为终 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说。 由教育部和中国文联共同实施,委托中国教育学会、中国书法家协会和教育书画协会联 合承办的“翰墨薪传·全国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项目”自 2015 年启动至今,目标是用 5 年 左右时间,培训全国中小学书法种子教师和省地县三级书法教研员约 7000 名,并以此推动 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普及和质量提升。 (摘编自张西流《化解“汉字书写危机”应从孩子抓起》) 材料二 事实上,从技术层面而言,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手写汉字的功能逐渐被键盘取代是一 种难以逆转的趋势,就像当年毛笔和纸张取代了刻刀和木简一样。 但是,从文化角度来说,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 断演化,形成了’独特的象形方块字。在手写汉字被逐渐淡忘的过程中,由汉字衍生出来的 相关文史哲知识和信息,也在人们的记忆中慢慢模糊。学习手写汉字,不仅是在学习一种语 言,了解其背后蕴含的丰富知识,更是在领悟一种独特的东方美学和由此衍生出的人生哲学。 不能简单把书写退化现象完全归因于电脑的使用,汉字书写问题与计算机没有直接因果 关系,写字问题实质上反映的是国人对文化的淡漠、精神的缺失,近年来人们对物质诉求过 高,而忽略了精神上的追求。读书的人越来越少,阅读量的减少带来了识字量的下降及提笔 忘字几率的增加。 “中华文明有着良好的健康的基因。无论键盘也好,其他也好,无论汉字书写方式怎么 变,也不能改变汉字作为中华文化传承的一个载体”。在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保持我们 的文化、保持汉字的规范性使用,是汉字书写和传承的基本途径。当代文化工作者责无旁贷
(摘编自佚名《提笔忘字,是语文教育最大的悲哀!》) 材料三 最近一项调査显示,两千余名受访者逾八成承认写字有困难。提笔忘字、频写错别字, 正成为一个令人忧心的现象。应当承认,新技术给古老的汉字艺术带来较大的冲击。美国学 者杰茜卡·贝内就曾把电脑称为“手写体的诅咒”。因汉字象形表意的文字结构,电脑输入 对汉字手写的冲击尤为严重 个民族的文化是否得到光大,不是取决于它是否吸收了外来的精华,而是决定于这个 民族优秀的文化是否得到很好的传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就提出“学习母语是权利”, 国规定“法产商品的商标使用法文”,韩国主张“立志于国语发展和国语文化”,俄罗斯把保 护母语纳入了安全战略。在邻国日本,从小学到初中都有习字和书法课,大学文科里书法也 是必修课:汉字是文化的根,是滋养现实生存发展的血液。在网络时代,我们不能“握着鼠 标忘了笔杆”,汉字不能沦为失落的文明。 (摘编自郭立场《不要让汉字沦落为“失落的文明”》)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国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项目”实施的目的是培训书法教师和教研员,并以此推动中 小学书法教育的普及和质量提升。 B.提笔忘字、书写能力弱化,常用汉字面孔模糊等现象,现在已经普遍存在,在中小学生 群体中显得更为严重。 C.从技术层面来讲,手写汉字的功能逐渐被键盘取代难以逆转:从文化角度来看,汉字是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应该传承。 D.因为汉字象形表意的文字结构,因此电脑的输人对汉字手写有较大的冲击,这对于中国 人来讲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展中小学书法教育能够为孩子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在这个方面日本做得非常好,他 们小学到初中都有习字和书法课,大学文科里书法也是必修课 B.关于汉字书写危机原因的形成,人们的观点有所不同,尤其是关于电子设备的问题,有 人认为它们可以造成书写危机,而有人的观点则与之不同。 C.学习手写汉字,不是在学习语言,而是在领悟一种独特的东方美学及其相关的人生哲学 因此说汉字书写方式不能改变其载体的实质 D.“学习母语是权利”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来,法国、韩国和俄罗斯对于本国语言的
(摘编自佚名《提笔忘字,是语文教育最大的悲哀!》) 材料三 最近一项调查显示,两千余名受访者逾八成承认写字有困难。提笔忘字、频写错别字, 正成为一个令人忧心的现象。应当承认,新技术给古老的汉字艺术带来较大的冲击。美国学 者杰茜卡·贝内就曾把电脑称为“手写体的诅咒”。因汉字象形表意的文字结构,电脑输入 对汉字手写的冲击尤为严重。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否得到光大,不是取决于它是否吸收了外来的精华,而是决定于这个 民族优秀的文化是否得到很好的传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就提出“学习母语是权利”,法 国规定“法产商品的商标使用法文”,韩国主张“立志于国语发展和国语文化”,俄罗斯把保 护母语纳入了安全战略。在邻国日本,从小学到初中都有习字和书法课,大学文科里书法也 是必修课:汉字是文化的根,是滋养现实生存发展的血液。在网络时代,我们不能“握着鼠 标忘了笔杆”,汉字不能沦为失落的文明。 (摘编自郭立场《不要让汉字沦落为“失落的文明”》)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全国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项目”实施的目的是培训书法教师和教研员,并以此推动中 小学书法教育的普及和质量提升。 B. 提笔忘字、书写能力弱化,常用汉字面孔模糊等现象,现在已经普遍存在,在中小学生 群体中显得更为严重。 C. 从技术层面来讲,手写汉字的功能逐渐被键盘取代难以逆转;从文化角度来看,汉字是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应该传承。 D. 因为汉字象形表意的文字结构,因此电脑的输人对汉字手写有较大的冲击,这对于中国 人来讲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开展中小学书法教育能够为孩子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在这个方面日本做得非常好,他 们小学到初中都有习字和书法课,大学文科里书法也是必修课。 B. 关于汉字书写危机原因的形成,人们的观点有所不同,尤其是关于电子设备的问题,有 人认为它们可以造成书写危机,而有人的观点则与之不同。 C. 学习手写汉字,不是在学习语言,而是在领悟一种独特的东方美学及其相关的人生哲学, 因此说汉字书写方式不能改变其载体的实质。 D. “学习母语是权利”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来,法国、韩国和俄罗斯对于本国语言的
使用、学习和保护也分别有自己的规定和要求 6.如何解决“汉字书写危机”的难题?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小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母亲的小木匣 王举芳 母亲说:“小木匣的锁坏了,你给我换一个吧。”我接过母亲手中那把带着岁月锈迹的锁 说:“行,下班后我去修锁匠那里看看。” 还没下班,接到多日未见的同学电话,说他来出差,想见面聊聊。我想锁早一天买晚一 天买没事儿,下班后便拉着同学一起吃晚饭。吃完饭还没到家,单位领导打来电话,让我明 天出差一周。 出差回来,妻小声对我说:“咱妈那木匣子里装的是什么宝贝啊?” “咱妈能有啥宝贝?” “整天走着坐着都抱着那个木匣子,仿佛里面有天大的秘密。”妻努努嘴示意我,“喏 你看,睡觉都抱在怀里呢。”我望向坐在躺椅上睡着的母亲,果然,她的双手妥帖地把小木 匣搂在胸前。 这个小木匣是外公做的。外公是个木匠,那年有人拿了木材给外公,请他给即将出嫁的 女儿做两个柜子。柜子做完,外公用下脚料做了这个小巧玲珑的木匣。外公虽是木匠。但外 婆是个病身子,加上上有老、下有小一大家子的吃喝,没有余钱给就要出嫁的母亲买木材做 嫁妆,小木匣成了母亲唯一的陪嫁。 母亲欢喜地抱着空空的小木匣走出外公的家,进了奶奶家的老宅子,开始了另一段人生。记 忆中,母亲总把小木匣放在自己的枕头边,上面的小铜锁一直是锁着的。少年的我对小木匣 充满了幻想与好奇,终于趁母亲不在家,用锤子把小铜锁砸开,迫不及待地打开小木匣,里 面除了一股淡淡的松木香味儿,什么也没有。母亲回家后很生气,一把拉过我,摁在床边, 照着我的屁股啪啪狠劲儿打,边打边说:“让你起邪心。今天不让你长记性,以后你也会对 别人的东西起邪心。人,不能对别人的东西起歪心和邪心,你知道不知道?你说你记住了 没……”那顿打啊,我的屁股都被打开花了,好长时间都得趴着睡觉 小木匣也不总是空空的。刚参加工作那年,我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女孩喜欢书和苹果, 我想用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赢得女孩的芳心。母亲拿出小木匣,拿来两个红红圆圆的苹果洗 净、擦干放进去。把我给女孩买的书放在苹果上面。十几天后打开小木匣,里面的书散发着
使用、学习和保护也分别有自己的规定和要求。 6. 如何解决“汉字书写危机”的难题?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小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母亲的小木匣 王举芳 母亲说:“小木匣的锁坏了,你给我换一个吧。”我接过母亲手中那把带着岁月锈迹的锁 说:“行,下班后我去修锁匠那里看看。” 还没下班,接到多日未见的同学电话,说他来出差,想见面聊聊。我想锁早一天买晚一 天买没事儿,下班后便拉着同学一起吃晚饭。吃完饭还没到家,单位领导打来电话,让我明 天出差一周。 出差回来,妻小声对我说:“咱妈那木匣子里装的是什么宝贝啊?” “咱妈能有啥宝贝?” “整天走着坐着都抱着那个木匣子,仿佛里面有天大的秘密。”妻努努嘴示意我,“喏, 你看,睡觉都抱在怀里呢。”我望向坐在躺椅上睡着的母亲,果然,她的双手妥帖地把小木 匣搂在胸前。 这个小木匣是外公做的。外公是个木匠,那年有人拿了木材给外公,请他给即将出嫁的 女儿做两个柜子。柜子做完,外公用下脚料做了这个小巧玲珑的木匣。外公虽是木匠。但外 婆是个病身子,加上上有老、下有小一大家子的吃喝,没有余钱给就要出嫁的母亲买木材做 嫁妆,小木匣成了母亲唯一的陪嫁。 母亲欢喜地抱着空空的小木匣走出外公的家,进了奶奶家的老宅子,开始了另一段人生。记 忆中,母亲总把小木匣放在自己的枕头边,上面的小铜锁一直是锁着的。少年的我对小木匣 充满了幻想与好奇,终于趁母亲不在家,用锤子把小铜锁砸开,迫不及待地打开小木匣,里 面除了一股淡淡的松木香味儿,什么也没有。母亲回家后很生气,一把拉过我,摁在床边, 照着我的屁股啪啪狠劲儿打,边打边说:“让你起邪心。今天不让你长记性,以后你也会对 别人的东西起邪心。人,不能对别人的东西起歪心和邪心,你知道不知道?你说你记住了 没……”那顿打啊,我的屁股都被打开花了,好长时间都得趴着睡觉。 小木匣也不总是空空的。刚参加工作那年,我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女孩喜欢书和苹果, 我想用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赢得女孩的芳心。母亲拿出小木匣,拿来两个红红圆圆的苹果洗 净、擦干放进去。把我给女孩买的书放在苹果上面。十几天后打开小木匣,里面的书散发着
淡淡的苹果香。我把带着苹果香的书送给女孩,女孩望向我的眼神充满了欣喜与娇羞 后来女孩一家南迁,我的恋情就如风筝一般断了线 “锁买来了吗?”母亲醒了。 “没,我明天一定买。”说完这话又过了四五天,我才去买了锁。母亲很高兴,没有责 备我的拖延与忽略。小木匣上了锁,母亲依然一刻不离地抱着它。 “我跟你说,我那天看见老王头和咱妈一起逛街,两人聊得挺热乎。你说咱妈是不是黄 昏恋了啊?”妻说 “咱爸去世快二十年了,咱妈要真找个老伴,我还真同意。” 妻说:“我也同意。” “妈,我看王叔挺好的,哪天请他到家里来吃饭吧。”我试探着对母亲说 “你王叔一点都不妤。哦,我是说他可悲惨了,儿子儿媳要抢他的银行卡,这不,他说 让我给他保管着。我说可不能放在我这里,我让他约了他的儿子儿媳,我去和他们谈了。我 告诉他们,如果他们再欺负老王头,就让老王头和他们脱离关系,然后把所有的钱和房产全 部捐出去。我会陪老王头一起和他们战斗到底。他们都吓坏了。我这像不像你们说的‘女汉 子’啊?”母亲笑了:过了一会儿,母亲抚摸着小木匣严肃地说:“我的小木匣,不能装别人 家的东西,装别人家的东西,沉啊。” 母亲走得很突然,却很安然,就那么抱着小木匣在躺椅上睡着了,再也没能叫醒。 母亲离世一个月后,我让妻拿出小木匣放在桌子上,小木匣在母亲的抚摸和时光的浸润 里闪着光。我轻轻扭动钥匙,打开小木匣,一股说不出的厚重味儿扑面而来。里面放着我和 妻的结婚证 “妈这是怕我们离婚,把我们的结婚证藏着,日夜抱着……妈…”妻禁不住哭泣起来: 妻用泪眼望着我说:“我们再也不要一吵架就说离婚好不好?” “嗯。”我的眼睛也开始潮湿。 小木匣里本应装着属于母亲的故事,而普通平凡的母亲一辈子没有秘密 妻擦干泪,郑重地把结婚证放回小木匣里,锁好,放在了枕边。 (选自《时代文学》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少年的“我”因为好奇,偷偷打开母亲的小木匣,母亲把“我”打了一顿,可见母亲教 子之严 B.普通平凡的母亲一辈子没有秘密,她怕我们离婚,竟然把结婚证藏在小木匣中,体现母
淡淡的苹果香。我把带着苹果香的书送给女孩,女孩望向我的眼神充满了欣喜与娇羞。 后来女孩一家南迁,我的恋情就如风筝一般断了线。 “锁买来了吗?”母亲醒了。 “没,我明天一定买。”说完这话又过了四五天,我才去买了锁。母亲很高兴,没有责 备我的拖延与忽略。小木匣上了锁,母亲依然一刻不离地抱着它。 “我跟你说,我那天看见老王头和咱妈一起逛街,两人聊得挺热乎。你说咱妈是不是黄 昏恋了啊?”妻说。 “咱爸去世快二十年了,咱妈要真找个老伴,我还真同意。” 妻说:“我也同意。” “妈,我看王叔挺好的,哪天请他到家里来吃饭吧。”我试探着对母亲说。 “你王叔一点都不好。哦,我是说他可悲惨了,儿子儿媳要抢他的银行卡,这不,他说 让我给他保管着。我说可不能放在我这里,我让他约了他的儿子儿媳,我去和他们谈了。我 告诉他们,如果他们再欺负老王头,就让老王头和他们脱离关系,然后把所有的钱和房产全 部捐出去。我会陪老王头一起和他们战斗到底。他们都吓坏了。我这像不像你们说的‘女汉 子’啊?”母亲笑了:过了一会儿,母亲抚摸着小木匣严肃地说:“我的小木匣,不能装别人 家的东西,装别人家的东西,沉啊。” 母亲走得很突然,却很安然,就那么抱着小木匣在躺椅上睡着了,再也没能叫醒。 母亲离世一个月后,我让妻拿出小木匣放在桌子上,小木匣在母亲的抚摸和时光的浸润 里闪着光。我轻轻扭动钥匙,打开小木匣,一股说不出的厚重味儿扑面而来。里面放着我和 妻的结婚证。 “妈这是怕我们离婚,把我们的结婚证藏着,日夜抱着……妈……”妻禁不住哭泣起来: 妻用泪眼望着我说:“我们再也不要一吵架就说离婚好不好?” “嗯。”我的眼睛也开始潮湿。 小木匣里本应装着属于母亲的故事,而普通平凡的母亲一辈子没有秘密。 妻擦干泪,郑重地把结婚证放回小木匣里,锁好,放在了枕边。 (选自《时代文学》) 7.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 少年的“我”因为好奇,偷偷打开母亲的小木匣,母亲把“我”打了一顿,可见母亲教 子之严。 B. 普通平凡的母亲一辈子没有秘密,她怕我们离婚,竟然把结婚证藏在小木匣中,体现母
亲之爱 C.母亲的小木匣里究竟装着什么宝贝呢?这一疑问贯穿全文,文章的最后揭示了谜底,凸 显主题 D.文章采用倒叙和插叙的手法,叙述了母亲与小木匣之间的故事,情感真挚,读来让人唏 嘘感动。 8.文章中写妻说看到老王头和母亲逛街的情节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9.文章以“母亲的小木匣”为题,有什么妙处?(6分) 、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 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 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初仕郡,孝廉,除郎中。后遭母忧,弃官 行丧。太尉李固表荐,征拜议郎,再迁为乐安太守。郡人周璆,高洁之士。前后郡守 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焉。字而不名,特为置一榻,去则悬之。大将军梁冀威震天下, 时遺书诣蕃,有所请托,不得通,使者诈求谒,蕃怒,笞杀之,坐左转修武令。拜尚 书。时,零陵、桂阳山贼为害,公卿议遣讨之,又诏下州郡,一切皆得举孝麋、茂才 蕃上疏曰:“昔高祖创业,抚养百姓同之赤子。今二郡之民,亦陛下赤子也。致令赤 子为害,岂非所在贪虐使其然乎?宜严敕三府①,隐核牧守令长,其有在政侵暴百姓 者,即便举奏,更选清贤之人能班宣法令情在爱惠者,可不劳王师,而群贼弭息矣。” 以此忤左右,故出为豫章太守。后迁大鸿胪。会白马令李云抗疏谏,桓帝怒,当伏重 诛,上书救云,坐免归田里。永康元年,帝崩。窦太后临朝,时新遭大丧,国嗣未立, 诸尚书胃惧权官,托病不朝。蕃以书责之曰:“古人立节,事亡如存。今帝祚未立 政事日蹙诸君奈何委荼蓼之苦,息偃在床?于义不足,焉得仁乎!”诸尚书惶怖 皆起视事。灵帝即位,窦太后复优诏蕃,封蕃高阳乡侯,食邑三百户。帝乳母赵娆, 旦夕在太后侧,中常侍曹节、王甫等与共交构,谄事太后。太后信之数出诏命有所封 拜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窦武谋之。用理泄,曹节等矫诏诛武等。蕃 时年七十余,闻难作,将官属诸生八十余人,并拔刃突入承明门。王甫时出,遂令收 蕃,即日害之
亲之爱。 C. 母亲的小木匣里究竟装着什么宝贝呢?这一疑问贯穿全文,文章的最后揭示了谜底,凸 显主题。 D. 文章采用倒叙和插叙的手法,叙述了母亲与小木匣之间的故事,情感真挚,读来让人唏 嘘感动。 8.文章中写妻说看到老王头和母亲逛街的情节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 9.文章以“母亲的小木匣”为题,有什么妙处? (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 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 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初仕郡,孝廉,除郎中。后遭母忧,弃官 行丧。太尉李固表荐,征拜议郎,再迁为乐安太守。郡人周璆,高洁之士。前后郡守 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焉。字而不名,特为置一榻,去则悬之。大将军梁冀威震天下, 时遣书诣蕃,有所请托,不得通,使者诈求谒,蕃怒,笞杀之,坐左转修武令。拜尚 书。时,零陵、桂阳山贼为害,公卿议遣讨之,又诏下州郡,一切皆得举孝廉、茂才。 蕃上疏曰:“昔高祖创业,抚养百姓同之赤子。今二郡之民,亦陛下赤子也。致令赤 子为害,岂非所在贪虐使其然乎?宜严敕三府①,隐核牧守令长,其有在政侵暴百姓 者,即便举奏,更选清贤之人能班宣法令情在爱惠者,可不劳王师,而群贼弭息矣。” 以此忤左右,故出为豫章太守。后迁大鸿胪。会白马令李云抗疏谏,桓帝怒,当伏重 诛,上书救云,坐免归田里。永康元年,帝崩。窦太后临朝,时新遭大丧,国嗣未立, 诸尚书胃惧权官,托病不朝。蕃以书责之曰:“古人立节,事亡如存。今帝祚未立, 政事日蹙诸君奈何委荼蓼②之苦,息偃在床?于义不足,焉得仁乎!”诸尚书惶怖, 皆起视事。灵帝即位,窦太后复优诏蕃,封蕃高阳乡侯,食邑三百户。帝乳母赵娆, 旦夕在太后侧,中常侍曹节、王甫等与共交构,谄事太后。太后信之数出诏命有所封 拜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窦武谋之。用理泄,曹节等矫诏诛武等。蕃 时年七十余,闻难作,将官属诸生八十余人,并拔刃突入承明门。王甫时出,遂令收 蕃,即日害之
(节选自《后汉书:陈善传》)[注]:①三府:汉制,三公皆可开府、因称三公为”三府” ②荼蓼:泛指田野沼泽间的杂草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后信之/数出诏命/有所封拜/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窦 武谋之 B、太后信之/数出诏命/有所封拜/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窦武 谋之 太后信之/数出诏命有所封拜/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实武 谋之 D、太后信之/数出诏/命有所封/拜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窦武 谋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蕃对周璆只称字不称名,是表示对他的尊敬,故“字而不名” B、“举孝廉”古代选拔官员的方式,属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C、“出”,被调出京城任官职,实为贬官:陈蕃因提建议被贬为豫章太守。 D、“视事”旧时指官吏到职办公。陈蕃劝说托病不上朝的大臣要尽职尽责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陈蕃自有名节,能招徕贤土。郡人周璆不接受本郡前后太守的招命,而陈著能 够招徕,正是因为陈蕃本人自是名节之士。 B、陈蕃识见卓异,颇有方略。他认为地方官史贪赃枉法、虑待百姓是导致山贼危 害一方的重要原因;应该选贤任能,更换地方官吏。 C、陈蕃尽孝尽忠,反而受到杀害。他因母亲去逝,宁愿弃官守丧:虽然多次免官, 但他仍然上疏,最后窦太后还是下令捕杀他 、陈蕃少有大志,为人称赞。十五岁时闲处一室而庭院芜秽,他以大丈夫处世当 扫除天下回答父亲好友之间,被认为有澄清天下的志气,受到赞叹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使者诈求谒,蕃怒,笞杀之,坐左转修武令 (2)致令赤子为害,岂非所在贪虐使其然乎?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两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节选自《后汉书:陈善传》)[注]:①三府:汉制,三公皆可开府、因称三公为"三府”。 ②荼蓼:泛指田野沼泽间的杂草。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太后信之/数出诏命/有所封拜/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窦 武谋之 B、太后信之/数出诏命/有所封拜/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窦武 谋之 C、太后信之/数出诏命有所封拜/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实武 谋之 D、太后信之/数出诏/命有所封/拜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窦武 谋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陈蕃对周璆只称字不称名,是表示对他的尊敬,故“字而不名”。 B、“举孝廉”古代选拔官员的方式,属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C、“ 出”,被调出京城任官职,实为贬官;陈蕃因提建议被贬为豫章太守。 D、“视事”旧时指官吏到职办公。陈蕃劝说托病不上朝的大臣要尽职尽责。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陈蕃自有名节,能招徕贤土。郡人周璆不接受本郡前后太守的招命,而陈著能 够招徕,正是因为陈蕃本人自 是名节之士。 B、陈蕃识见卓异,颇有方略。他认为地方官史贪赃枉法、虑待百姓是导致山贼危 害一方的重要原因;应该选贤任能,更换地方官吏。 C、陈蕃尽孝尽忠,反而受到杀害。他因母亲去逝,宁愿弃官守丧;虽然多次免官, 但他仍然上疏,最后窦太后还是下令捕杀他。 D、陈蕃少有大志,为人称赞。十五岁时闲处一室而庭院芜秽,他以大丈夫处世当 扫除天下回答父亲好友之间,被认为有澄清天下的志气,受到赞叹。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使者诈求谒,蕃怒,笞杀之,坐左转修武令。 (2)致令赤子为害,岂非所在贪虐使其然乎?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两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思王逢原①(其二) 王安石 蓬蒿今日想纷披,冢上秋风又一吹。 妙质不为平世得,微言惟有故人知 庐山南堕当书案,湓水东来入酒卮。 陈迹可怜随手尽,欲欢无复似当时 【注】①北宋诗人王令,字逢原。王安石欣赏他的才华,遂成莫逆之交,并将妻妹嫁给王令。 然而,嘉佑四年秋王令二十八岁逝世,这令王安石痛心疾首,黯然神伤。第二年秋天,便写 下了三首悼念故友之作。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明了时令,同时营造了凄清氛围,为全诗奠定了伤感的基调。 B.颔联表达对怀才不遇、知音者稀的感慨,包含对王令及自身的感喟 C.颈联“当”与“入”二词将景物描写与人事叙述融为一体,气势阔大。 D.该诗有写景、议论,有回忆、感叹,运用了想象、对比、拟人等手法。 15.如何理解诗歌尾联的意思?蕴含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出师表》中的一句名言是: (2)《赤壁赋》中“ “两句描写了苏子与朋友乘坐小舟举酒互劝的场景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杯古》中叹惋繁华盛况和英雄业绩已荡然无存的 诗句是 第II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荀子是中国第一个写了一篇较有系统的美学论文一—《乐论》的人。他有句话说 得极好:“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这话 到艺术美上就是说:艺 术既要极丰富全面地表现生活,又要提炼地去粗存精,提高、集中,更典型表现生活。 由于“粹”,由于去粗存精,艺术表现里有了“虚”,洗尽尘滓,独存孤迥。由于“全”, 才能做到“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虚”和“实”辩证的统
思王逢原①(其二) 王安石 蓬蒿今日想纷披,冢上秋风又一吹。 妙质不为平世得,微言惟有故人知。 庐山南堕当书案,湓水东来入酒卮。 陈迹可怜随手尽,欲欢无复似当时。 【注】①北宋诗人王令,字逢原。王安石欣赏他的才华,遂成莫逆之交,并将妻妹嫁给王令。 然而,嘉佑四年秋王令二十八岁逝世,这令王安石痛心疾首,黯然神伤。第二年秋天,便写 下了三首悼念故友之作。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点明了时令,同时营造了凄清氛围,为全诗奠定了伤感的基调。 B. 颔联表达对怀才不遇、知音者稀的感慨,包含对王令及自身的感喟。 C. 颈联“当”与“入”二词将景物描写与人事叙述融为一体,气势阔大。 D. 该诗有写景、议论,有回忆、感叹,运用了想象、对比、拟人等手法。 15. 如何理解诗歌尾联的意思?蕴含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出师表》中的一句名言是: , 。 (2)《赤壁赋》中“ , 。 “两句描写了苏子与朋友乘坐小舟举酒互劝的场景。 (3)辛弃疾在《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杯古》中叹惋繁华盛况和英雄业绩已荡然无存的 诗句是 , 。 第 II 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荀子是中国第一个写了一篇较有系统的美学论文——《乐论》的人。他有句话说 得极好:“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这话 到艺术美上就是说:艺 术既要极丰富全面地表现生活,又要提炼地去粗存精,提高、集中,更典型表现生活。 由于“粹”,由于去粗存精,艺术表现里有了“虚”,洗尽尘滓,独存孤迥。由于“全”, 才能做到 “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虚”和“实”辩证的统一,才
能完成艺术的美与表现。但“全”和“粹”是 的。既去粗存精,那就似 乎不全了,全似乎就不应“拔萃”。( )然而,只讲“全”而不顾“粹”, 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自然主义:只讲“粹”而不能反映“全”又容易走上抽象 的道路:既粹且全,才能在艺术表现里做到真正的典型化,才能谓 之美,正如荀子所正确 的那样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类比 相互冲突 浪漫主义 提出 B.类比 相反相成 形式主义 C.运用 相反相成 浪漫主义 指出 D.运用 相互冲突 形式主义 指出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矛盾之中,很难又全又粹。 B.又全又粹,那就必然陷入矛盾之中了。 C.又全又粹,这不矛盾吗? D.矛盾之中,哪能做到又全又粹呢?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虚”和“实”辩证统一,才能完成艺术的表现,形成艺术的美 B.“虚”和“实”辩证统一,才能形成艺术的表现,完成艺术的美。 C.“虚”和“实”辩证统一,才能完成艺术的美,形成艺术的表现 D.“虚”和“实”辩证统一,才能完成艺术的表现与艺术的美 20.下面是公司某部门向财务部门写的购物申请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 找出并作修改。(5分) 我部门从去年十月成立以来,国内外活动一天天增多,需要复印的合同、契约、技术资 料等文件多的厉害,目前的打印设备压根儿无法满足需求。为便于工作,我们打算再购买 台复印机。行不行,请批复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6分) 文学是心灵的抚慰剂。许多人因为孤独而爱好文学,许多人因为穷困而爱好文学,也有 些人因为富足闲适而爱好文学—一他们信仰文学,崇尚真善美,文学必将让他们变得安贫
能完成艺术的美与表现。但“全”和“粹”是 的。既去粗存精,那就似 乎不全了,全似乎就不应“拔萃”。( )然而,只讲“全”而不顾“粹”, 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自然主义;只讲“粹”而不能反映“全”又容易走上抽象 的 的道路;既粹且全,才能在艺术表现里做到真正的典型化,才能谓 之美,正如荀子所正确 的那样。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类比 相互冲突 浪漫主义 提出 B.类比 相反相成 形式主义 提出 C.运用 相反相成 浪漫主义 指出 D.运用 相互冲突 形式主义 指出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 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矛盾之中,很难又全又粹。 B.又全又粹,那就必然陷入矛盾之中了。 C.又全又粹,这不矛盾吗? D.矛盾之中,哪能做到又全又粹呢?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虚”和“实”辩证统一,才能完成艺术的表现,形成艺术的美。 B.“虚”和“实”辩证统一,才能形成艺术的表现,完成艺术的美。 C.“虚”和“实”辩证统一,才能完成艺术的美,形成艺术的表现。 D.“虚”和“实”辩证统一,才能完成艺术的表现与艺术的美。 20.下面是公司某部门向财务部门写的购物申请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 找出并作修改。(5 分) 我部门从去年十月成立以来,国内外活动一天天增多,需要复印的合同、契约、技术资 料等文件多的厉害,目前的打印设备压根儿无法满足需求。为便于工作,我们打算再购买一 台复印机。行不行,请批复。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6 分) 文学是心灵的抚慰剂。许多人因为孤独而爱好文学,许多人因为穷困而爱好文学,也有 一些人因为富足闲适而爱好文学——他们信仰文学,崇尚真善美,文学必将让他们变得安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