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城市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论语》说:“礼之用,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前句是根本 的价值观,后句是待人做事的根本态度;总的是在承认差别的基础上求各得其所。 以和为贵不是单纯的美好愿望,是以对宇宙的根本认识为基础而提出的根本价值 观。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就提出了“和实生物”的观点。指出宇宙万物都是不同成 分和因素和谐共存的统一体。从自然到人类社会,从家庭、单位、社区、社会、 国家、国际,以至生态,都是如此。世界是和的世界;万物以和为基础,存在于 和的状态中。以和为贵是在这一根本认识基础上提出的,就是以和为最高的价值 和的实质是各得其所,以和为贵就是要在承认差别的前提和基础上求各得其所 孔子说“政者正也”,又说如果有机会当政,一定以“正名”为当务之急,做到君君 臣臣,父父子子。“正”是他治国的根本理念。《子罕》篇又有“子曰:吾自卫反 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以各得其所释"正”。“正名”,“君君臣臣,父父 子子”也就是要使君臣父子各得其所。程子说:“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 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于各于其所 而已。〃“和为贵”,就是以各得其所为最高的目标。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就是要承认差别,在承认差别的基础 上求和谐,而不是取消差别求统一、和谐。 达到和谐的基本方法是中庸、中道。各得其所的基础是中。只有各个部分、各种 因素都无过无不及,达到中的要求,才有整体的和。程子说:“使万物无一失所 者,斯天理,中而已。” 各得其所是目标,和而不同是原则,中庸、中道是途径。和与中是从不同的角度 说,和是总体的状态和目标,中是各局部应处的状态和要求,二者相合,就是中 和,也就是各得其所 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精神,贯穿中华民族发展的全部历史,渗透在社会生活的 切方面,使我们不同族群、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不断相互吸取、相互融合, 团成了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在广土众民的中华大地上,组成统一的 国家,长期保持稳定统一的局面,绵延发展。对外,中华民族始终与世界各国 各民族人民友好相处,以爱好和平的民族的良好形象展现于世界 中华文化的贵和思想,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在承认差别的前提和基础上求各得 其所,指示了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危机的方向。今天我们深化改革,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以及外交上实行和平外交政策,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某种意义 上可以说也是求“万物各于其所”。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统筹经济、政 治、社会、文化、生态,求其各得其所: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也要求其 内部各因素、各方面,如政府和市场之间,各种经济成分之间,以及城乡,东 中、西部,贫富之间等等,各得其所。可以说改革就是调整各方面、各部分的关 系,以达到各得其所的目标;各得其所是改革的目标和实质。 (选自钱逊《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三:和》,有删节) 1.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和为贵”是根本的价值观,“君子和而不同”是待人做事的根本态度,二 者都是在承认差别的基础上求各得其所
山西晋城市 2016 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论语》说:“礼之用,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前句是根本 的价值观,后句是待人做事的根本态度;总的是在承认差别的基础上求各得其所。 以和为贵不是单纯的美好愿望,是以对宇宙的根本认识为基础而提出的根本价值 观。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就提出了“和实生物”的观点。指出宇宙万物都是不同成 分和因素和谐共存的统一体。从自然到人类社会,从家庭、单位、社区、社会、 国家、国际,以至生态,都是如此。世界是和的世界;万物以和为基础,存在于 和的状态中。以和为贵是在这一根本认识基础上提出的,就是以和为最高的价值。 和的实质是各得其所,以和为贵就是要在承认差别的前提和基础上求各得其所。 孔子说“政者正也”,又说如果有机会当政,一定以“正名”为当务之急,做到君君 臣臣,父父子子。“正”是他治国的根本理念。《子罕》篇又有“子曰:‘吾自卫反 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以各得其所释“正”。“正名”,“君君臣臣,父父 子子”也就是要使君臣父子各得其所。程子说:“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 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于各于其所 而已。”“和为贵”,就是以各得其所为最高的目标。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就是要承认差别,在承认差别的基础 上求和谐,而不是取消差别求统一、和谐。 达到和谐的基本方法是中庸、中道。各得其所的基础是中。只有各个部分、各种 因素都无过无不及,达到中的要求,才有整体的和。程子说:“使万物无一失所 者,斯天理,中而已。” 各得其所是目标,和而不同是原则,中庸、中道是途径。和与中是从不同的角度 说,和是总体的状态和目标,中是各局部应处的状态和要求,二者相合,就是中 和,也就是各得其所。 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精神,贯穿中华民族发展的全部历史,渗透在社会生活的 一切方面,使我们不同族群、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不断相互吸取、相互融合, 团成了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在广土众民的中华大地上,组成统一的 国家,长期保持稳定统一的局面,绵延发展。对外,中华民族始终与世界各国、 各民族人民友好相处,以爱好和平的民族的良好形象展现于世界。 中华文化的贵和思想,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在承认差别的前提和基础上求各得 其所,指示了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危机的方向。今天我们深化改革,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以及外交上实行和平外交政策,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某种意义 上可以说也是求“万物各于其所”。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统筹经济、政 治、社会、文化、生态,求其各得其所;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也要求其 内部各因素、各方面,如政府和市场之间,各种经济成分之间,以及城乡,东、 中、西部,贫富之间等等,各得其所。可以说改革就是调整各方面、各部分的关 系,以达到各得其所的目标;各得其所是改革的目标和实质。 (选自钱逊《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三:和》,有删节) 1.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和为贵”是根本的价值观,“君子和而不同”是待人做事的根本态度,二 者都是在承认差别的基础上求各得其所
B.因为以和为贵是以对宇宙的根本认识为基础而提出的根本价值观,所以两千 多年前,中国人就提出了“和实生物”的观点。 C.以和为贵是在宇宙万物都是不同成分和因素和谐共存的统一体这一根本认识 基础上提出的,体现了“和”为最高价值的观念 D.孔子主张为政者当“正名”,“正”是他治国的根本理念。而他强调的“君 君臣臣,父父子子”其实也就是使君臣父子各得其所。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程子认为万事万物无不是各得其所,圣人之所以能使天下顺治,也是因为能 使天下苍生各得其所,而使天下万物各得其所,唯中而已。 B.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差别,盲目地取消差别求统一是不现实的不合理的,君子 都会承认差别,并在差别的基础上追求和谐。 C.只要坚持中庸、中道的基本方法,各个部分、各种因素都无过无不及,达到 中的要求,就会实现整体的和,达到和谐 D.要想达到各得其所的目标,就应该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走中庸、中道的途 径。和是总体的目标,中是各局部应处的状态和要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华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精神,正因为如此, 才会使广土众民的中华大地长期保持稳定统一的局面。 B.贵和思想,以和为贵,和而不同,使得中华民族始终以爱好和平的民族的良 好形象展现于世界,也为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危机指示了方向。 C.深化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外交上实行和平外交政策,促进世 界的和平与发展,都是为了达到“万物各于其所”的目的。 D.力求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各方面各得其所,就可以改革、调整好 各方面、各部分的关系,就可以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韦伦,系本京兆。父光乘,在开元、天宝间为朔方节度使 伦以荫调蓝田尉,干力勤济。杨国忠署为铸钱内作使判官。国忠多发州县齐人令 鼓铸,督非所习,虽篓失苛严,愈无功。伦请准直募匠,代无聊之人,繇是役用 减,鼓铸多矣。玄宗晚节盛营官室,吏介以为欺,伦阋实工员,省费倍 从帝入蜀,以监察御史为剑南节度行军司马、置顿判官。时中人卫卒多侵暴,尤 难治,伦以清俭自将,西人赖湃。中宦疾之,以谗贬衡州司户参军。度支使第五 琦荐伦才,擢商州刺史、荆襄道租庸使。襄州裨将康楚元乱,自称东楚义王,刺 史王政弃城遁。贼南袭江陵,绝汉、沔饷道。伧调兵屯邓州厚抚降降贼寇益怠乃 击禽楚元以献收租庸二百万缗召为卫尉卿俄兼宁陇二州剌史 德宗嗣位,选使绝域者,擢伦太常少卿,充和吐蕃使。伦至,谕天子威德,赞普 顺悦,乃入献。还,进太常卿,兼御史大夫。再使,如旨。伦处朝,数论政得失, 宰相卢杞恶之,改太子少保。从狩奉天。及杞败,关播①罢为刑部尚书,伦在朝 堂流涕曰;“宰相无状,使天下夲此,不失为尚书,后何劝?″闻者惮其公。帝后 欲复用杞为刺史,伦苦谏,言恳至到,帝纳之。进太子少师、郢国公,致仕 时李楚琳以仆射兼卫尉卿,李忠诚以尚书兼少府监,伦言:“楚琳逆节,忠诚戎 丑,不当宠以官。〃又请为义仓,以捍无年;择贤者,任帝左右。谓叶蕃豺虎野
B.因为以和为贵是以对宇宙的根本认识为基础而提出的根本价值观,所以两千 多年前,中国人就提出了“和实生物”的观点。 C.以和为贵是在宇宙万物都是不同成分和因素和谐共存的统一体这一根本认识 基础上提出的,体现了“和”为最高价值的观念。 D.孔子主张为政者当“正名”,“正”是他治国的根本理念。而他强调的“君 君臣臣,父父子子”其实也就是使君臣父子各得其所。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程子认为万事万物无不是各得其所,圣人之所以能使天下顺治,也是因为能 使天下苍生各得其所,而使天下万物各得其所,唯中而已。 B.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差别,盲目地取消差别求统一是不现实的不合理的,君子 都会承认差别,并在差别的基础上追求和谐。 C.只要坚持中庸、中道的基本方法,各个部分、各种因素都无过无不及,达到 中的要求,就会实现整体的和,达到和谐。 D.要想达到各得其所的目标,就应该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走中庸、中道的途 径。和是总体的目标,中是各局部应处的状态和要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华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精神,正因为如此, 才会使广土众民的中华大地长期保持稳定统一的局面。 B.贵和思想,以和为贵,和而不同,使得中华民族始终以爱好和平的民族的良 好形象展现于世界,也为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危机指示了方向。 C.深化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外交上实行和平外交政策,促进世 界的和平与发展,都是为了达到“万物各于其所”的目的。 D.力求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各方面各得其所,就可以改革、调整好 各方面、各部分的关系,就可以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韦伦,系本京兆。父光乘,在开元、天宝间为朔方节度使。 伦以荫调蓝田尉,干力勤济。杨国忠署为铸钱内作使判官。国忠多发州县齐人令 鼓铸,督非所习,虽篓失苛严,愈无功。伦请准直募匠,代无聊之人,繇是役用 减,鼓铸多矣。玄宗晚节盛营官室,吏介以为欺,伦阋实工员,省费倍。 从帝入蜀,以监察御史为剑南节度行军司马、置顿判官。时中人卫卒多侵暴,尤 难治,伦以清俭自将,西人赖湃。中宦疾之,以谗贬衡州司户参军。度支使第五 琦荐伦才,擢商州刺史、荆襄道租庸使。襄州裨将康楚元乱,自称东楚义王,刺 史王政弃城遁。贼南袭江陵,绝汉、沔饷道。伦调兵屯邓州厚抚降降贼寇益怠乃 击禽楚元以献收租庸二百万缗召为卫尉卿俄兼宁陇二州刺史 德宗嗣位,选使绝域者,擢伦太常少卿,充和吐蕃使。伦至,谕天子威德,赞普 顺悦,乃入献。还,进太常卿,兼御史大夫。再使,如旨。伦处朝,数论政得失, 宰相卢杞恶之,改太子少保。从狩奉天。及杞败,关播①罢为刑部尚书,伦在朝 堂流涕曰;“宰相无状,使天下至此,不失为尚书,后何劝?”闻者惮其公。帝后 欲复用杞为刺史,伦苦谏,言恳至到,帝纳之。进太子少师、郢国公,致仕。 时李楚琳以仆射兼卫尉卿,李忠诚以尚书兼少府监,伦言:“楚琳逆节,忠诚戎 丑,不当宠以官。”又请为义仓,以捍无年;择贤者,任帝左右。谓吐蕃豺虎野
心,不可事信约,宜谨备边。帝善其言,厚礼之。居家以孝慈称。卒,年八十三, 赠扬州都督,谥曰肃。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六十八,有删减) 【注】①关播:由卢杞推荐担任宰相。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伦调兵屯邓州/厚抚降贼/寇益怠/乃击禽楚元/以献收租庸二百万缗/召 为卫尉卿/俄兼宁陇二州刺史/ B.伦调兵屯邓州/厚抚降贼/寇益怠/乃击禽楚元以献/收租庸二百万缗/召 为卫尉卿/俄兼宁陇二州刺史/ C.伦调兵屯邓州/厚抚降贼寇/益怠/乃击禽楚元以献/收租庸二百万缗/召 为卫尉卿/俄兼宁陇二州刺史 D.伦调兵屯邓州/厚抚降贼寇/益怠/乃击禽楚元/以献收租庸二百万缗/召 为卫尉卿/俄兼宁陇二州刺史/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荫,庇荫,即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才学而得到封赏或免罪。 B.节度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 之为节度使。 C.赞普,在吐蕃诸王的名字中多有此词。《新唐书·吐蕃传》云:“其俗谓雄 强曰赞,丈夫曰普,故号君长曰赞普 D.义仓,是一种由国家组织、以赈灾自助为目的的民间储备,最初仓库设在“闾 巷”,由“社司”管理,所以也叫做“社仓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韦伦治政有方,在担任铸钱内作使判官时,提出合理建议,改变了一些不当 做法,收效显著。 B.韦伦为官清廉,面对宦官禁军大肆侵夺,他坚守原则,自我约束,不与其同 流合污。 C.韦伦英勇善战,在平定楚元叛乱中,虽然刺史弃城而逃,但他毫不畏惧,采 取策略平定了叛乱。 D.韦伦公正刚直,上朝时敢于直言,不畏权势,对皇帝的不当做法委婉劝谏, 直至皇帝采纳。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宰相无状,使天下至此,不失为尚书,后何劝? (2)谓吐蕃豺虎野心,不可事信约,宜谨备边。帝善其言,厚礼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行香子题罗浮① 葛长庚 满洞苔钱③,买断风烟,笑桃花流落睛川。石楼髙处,夜夜啼猿。看二更云, 更月,四更天。 细草如毡,独枕空拳,与山麋野鹿同眠,残霞未散,淡雾沈绵。是晋时人,唐时 洞,汉时仙
心,不可事信约,宜谨备边。帝善其言,厚礼之。居家以孝慈称。卒,年八十三, 赠扬州都督,谥曰肃。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六十八,有删减) 【注】①关播:由卢杞推荐担任宰相。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伦调兵屯邓州/厚抚降贼/寇益怠/乃击禽楚元/以献收租庸二百万缗/召 为卫尉卿/俄兼宁陇二州刺史/ B.伦调兵屯邓州/厚抚降贼/寇益怠/乃击禽楚元以献/收租庸二百万缗/召 为卫尉卿/俄兼宁陇二州刺史/ C.伦调兵屯邓州/厚抚降贼寇/益怠/乃击禽楚元以献/收租庸二百万缗/召 为卫尉卿/俄兼宁陇二州刺史/ D.伦调兵屯邓州/厚抚降贼寇/益怠/乃击禽楚元/以献收租庸二百万缗/召 为卫尉卿/俄兼宁陇二州刺史/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荫,庇荫,即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才学而得到封赏或免罪。 B.节度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 之为节度使。 C.赞普,在吐蕃诸王的名字中多有此词。《新唐书·吐蕃传》云:“其俗谓雄 强曰赞,丈夫曰普,故号君长曰赞普。” D.义仓,是一种由国家组织、以赈灾自助为目的的民间储备,最初仓库设在“闾 巷”,由“社司”管理,所以也叫做“社仓”。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韦伦治政有方,在担任铸钱内作使判官时,提出合理建议,改变了一些不当 做法,收效显著。 B.韦伦为官清廉,面对宦官禁军大肆侵夺,他坚守原则,自我约束,不与其同 流合污。 C.韦伦英勇善战,在平定楚元叛乱中,虽然刺史弃城而逃,但他毫不畏惧,采 取策略平定了叛乱。 D.韦伦公正刚直,上朝时敢于直言,不畏权势,对皇帝的不当做法委婉劝谏, 直至皇帝采纳。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宰相无状,使天下至此,不失为尚书,后何劝? (2)谓吐蕃豺虎野心,不可事信约,宜谨备边。帝善其言,厚礼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8~9 题。 行香子 题罗浮① 葛长庚② 满洞苔钱③,买断风烟,笑桃花流落睛川。石楼高处,夜夜啼猿。看二更云,三 更月,四更天。 细草如毡,独枕空拳,与山麋野鹿同眠,残霞未散,淡雾沈绵。是晋时人,唐时 洞,汉时仙
【注】①罗浮:据传说,浮山为蓬莱之一阜,唐尧时,浮海而至,与罗山并体, 故称“罗浮”。②葛长庚,南宋道士,能诗赋,长于书画,晚年隐居著述。③苔 钱:因苍苔形圆如钱,故名 8,词的上片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绘罗浮山的自然风光?请简要赏析。(5 分) 9.词的下阕描写了作者怎样的生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诗经·氓》中女子自诉在夫家时早起晚睡,辛苦操劳,天天如此的句子 是 (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一联,感叹旧友凋 零、今昔异貌,表达了对故友的怀念和世态变迁的怅惘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阐明后世的人要以秦亡为教训,不能再让后世的人 为他们哀叹的名句是“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前必 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 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大王 韦如辉 王姓是大姓。谦虚一点说;是大姓之一。只要是在叫公开场所的地方,最有可能 就有王姓。而且,最有可能不止一个。 王五所在的单位,就是这么一个状况。单位不大,人数不多,王姓却占半壁江山 这样,称呼就成了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王局长有一正一副两个,王科长正副职 四个。除此之外,没有鸟纱帽的还有六七个人。王五属于无乌纱帽压顶之列,但 距离王老和老王这两个尊称,还有一定的时间、年限和威望的差距。名字里有三 个字的还好称呼一些,直接省去姓就可以了。关键是两个字的,省去姓氏有些欠 妥。比如,王五就叫五,多少有点暖昧,不严肃。 会来事的人,总是有头脑、有智慧。干脆按年龄大小顺序排列,倒十分妥当和合 理。还拿王五做例子,这次,王五就是大王 得到这个称呼,王五十分高兴。一副扑克,大王不是最大吗?老大,名副其实的 老一。王五越想越觉得这个名字受用,有一种会当凌绝顶的感觉。 有一段时间,王五走路轻飘飘的,仿佛总有一股风,在身体后面推着他,他想不 飘都不行。尤其是在大街上,碰到单位里的同事,在大路那边冲这边喊,大王大 王,你干吗去?王五就会产生莫名其妙的兴奋,高声朗气地回答,我干吗干吗去! 不光是眼神和手势,连说话的声音都轻飘飘的。 有一回,碰到了张三,王五的兴奋点更高了,非要拉张三去喝两杯 王五打心眼里想请张三喝两杯。如果不是张三有头脑、有智慧,自己还只能叫王 五,或者叫五。有了张三的发明创造,自己才有了扬眉吐气的精气神。管他们叫 王局长,还是叫王科长,能有叫大王神气?
【注】①罗浮:据传说,浮山为蓬莱之一阜,唐尧时,浮海而至,与罗山并体, 故称“罗浮”。②葛长庚,南宋道士,能诗赋,长于书画,晚年隐居著述。③苔 钱:因苍苔形圆如钱,故名。 8,词的上片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绘罗浮山的自然风光?请简要赏析。 (5 分) 9.词的下阕描写了作者怎样的生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诗经·氓》中女子自诉在夫家时早起晚睡,辛苦操劳,天天如此的句子 是“ , ”。 (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 ”一联,感叹旧友凋 零、今昔异貌,表达了对故友的怀念和世态变迁的怅惘。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阐明后世的人要以秦亡为教训,不能再让后世的人 为他们哀叹的名句是“ ,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前必 须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 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大 王 韦如辉 王姓是大姓。谦虚一点说;是大姓之一。只要是在叫公开场所的地方,最有可能 就有王姓。而且,最有可能不止一个。 王五所在的单位,就是这么一个状况。单位不大,人数不多,王姓却占半壁江山。 这样,称呼就成了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王局长有一正一副两个,王科长正副职 四个。除此之外,没有鸟纱帽的还有六七个人。王五属于无乌纱帽压顶之列,但 距离王老和老王这两个尊称,还有一定的时间、年限和威望的差距。名字里有三 个字的还好称呼一些,直接省去姓就可以了。关键是两个字的,省去姓氏有些欠 妥。比如,王五就叫五,多少有点暧昧,不严肃。 会来事的人,总是有头脑、有智慧。干脆按年龄大小顺序排列,倒十分妥当和合 理。还拿王五做例子,这次,王五就是大王。 得到这个称呼,王五十分高兴。一副扑克,大王不是最大吗?老大,名副其实的 老一。王五越想越觉得这个名字受用,有一种会当凌绝顶的感觉。 有一段时间,王五走路轻飘飘的,仿佛总有一股风,在身体后面推着他,他想不 飘都不行。尤其是在大街上,碰到单位里的同事,在大路那边冲这边喊,大王大 王,你干吗去?王五就会产生莫名其妙的兴奋,高声朗气地回答,我干吗干吗去! 不光是眼神和手势,连说话的声音都轻飘飘的。 有一回,碰到了张三,王五的兴奋点更高了,非要拉张三去喝两杯。 王五打心眼里想请张三喝两杯。如果不是张三有头脑、有智慧,自己还只能叫王 五,或者叫五。有了张三的发明创造,自己才有了扬眉吐气的精气神。管他们叫 王局长,还是叫王科长,能有叫大王神气?
李四病了,打了一个星期的点滴仍不见效。同事们凑份子,买了许多补品,去看 李四 李四人缘不错,在单位里口碑很好,领导也很信任,离上位就差那么一点点。如 果不是李四家庭出现变故,应该叫他李科长了。半年前,李四老婆患乳腺癌,英 年早逝。不过,大伙儿预测,他当科长是早晚的事儿。就是当副局长、局长,也 是说不定的事 在去李四家的路上,王五还想着一件事儿。王五有个表妹,在一个不错的单位当 会计,前年离的婚。离婚时,没带孩子,条件很不错。况且,表妹人长得耐看, 有气质,会打扮,回头率高。如果从中撮合,跟李四很般配,王五想,说不定, 跟有潜力的李四,还能搭上亲戚哩, 到了李四的家,大伙儿一一落座,嘘寒问暖,跟李四说这说那,体现着无微不至 的关心。王五面带笑容,不时插话,心里还想着那桩美事 只小狗,突然从关着的玻璃门缝里,哼哼唧唧地挤进来,摇着长长的狐狸一样 的尾巴,直往客人身上蹭。小狗超可爱,一身白的绒毛,没有一些杂质。两只小 眼睛,瞪得像两个核桃似的,充满着天真纯洁。小狗从左边开始,用自己洁白的 身体和无邪的动作,向右边一一蹭去。眼看就要到王五脚下,王五打算用双手迎 接它 李四却突然喊,大王,走开。 王五心里咯噔一下子。 那只正在撒欢的可爱的小狗,嘴里呜咽着,一副委屈的样子,摇着尾巴又挤出了 玻璃门 晚上,王五失眠了。床上好像着了火,让王五翻来覆去睡不着。我王五叫大王, 他李四家的狗也叫大王,此大王非彼大王,难道我王五只配跟一条狗同呼吸共命 运?王五狠狠地想,好个李四,小人一个,我王五也算是个有名有姓有血有肉有 爱有恨的男人,岂能受此奇耻大辱! 之后,再有同事叫他大王,王五心里就像刀扎的一样难受。 在李四提拔科长公示期间,组织上接到群众的多次举报。李四的好事自然泡汤。 张三欠王五一顿酒,便请王五喝酒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张三醉眼蒙昽地说,李四这次有点可惜,大王才走半年多, 真是祸不行啊。 王五不解。 张三说,李四的亡妻也姓王,在她们单位,同事们也叫她大王 王五的脑袋瓜嗡嗡响,仿佛一万只蜜蜂在舞蹈。酒量很大的王五,很快就醉得不 省人事了。 (摘自《小说月刊》2015年12期,有删减)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小说从介绍“王姓是大姓”入题,不着痕迹地引出王五单位里王姓人员的称 呼问题,同时也为下文因称呼相同而造成误会埋下了伏笔 B.小说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如写王五对“大王”这一称呼感到受用时的描写 走路轻飘飘、声音轻飘飘、莫名的兴奋,描绘了他得意忘形的情态。 C.王五和张三两次喝酒:王五请张三喝酒是感谢张三给自己起“大王”的雅号; 张三请王五喝酒是还人情,两次喝酒前后呼应,都有力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李四病了,打了一个星期的点滴仍不见效。同事们凑份子,买了许多补品,去看 李四。 李四人缘不错,在单位里口碑很好,领导也很信任,离上位就差那么一点点。如 果不是李四家庭出现变故,应该叫他李科长了。半年前,李四老婆患乳腺癌,英 年早逝。不过,大伙儿预测,他当科长是早晚的事儿。就是当副局长、局长,也 是说不定的事。 在去李四家的路上,王五还想着一件事儿。王五有个表妹,在一个不错的单位当 会计,前年离的婚。离婚时,没带孩子,条件很不错。况且,表妹人长得耐看, 有气质,会打扮,回头率高。如果从中撮合,跟李四很般配,王五想,说不定, 跟有潜力的李四,还能搭上亲戚哩。 到了李四的家,大伙儿一一落座,嘘寒问暖,跟李四说这说那,体现着无微不至 的关心。王五面带笑容,不时插话,心里还想着那桩美事。 一只小狗,突然从关着的玻璃门缝里,哼哼唧唧地挤进来,摇着长长的狐狸一样 的尾巴,直往客人身上蹭。小狗超可爱,一身白的绒毛,没有一些杂质。两只小 眼睛,瞪得像两个核桃似的,充满着天真纯洁。小狗从左边开始,用自己洁白的 身体和无邪的动作,向右边一一蹭去。眼看就要到王五脚下,王五打算用双手迎 接它。 李四却突然喊,大王,走开。 王五心里咯噔一下子。 那只正在撒欢的可爱的小狗,嘴里呜咽着,一副委屈的样子,摇着尾巴又挤出了 玻璃门。 晚上,王五失眠了。床上好像着了火,让王五翻来覆去睡不着。我王五叫大王, 他李四家的狗也叫大王,此大王非彼大王,难道我王五只配跟一条狗同呼吸共命 运?王五狠狠地想,好个李四,小人一个,我王五也算是个有名有姓有血有肉有 爱有恨的男人,岂能受此奇耻大辱! 之后,再有同事叫他大王,王五心里就像刀扎的一样难受。 在李四提拔科长公示期间,组织上接到群众的多次举报。李四的好事自然泡汤。 张三欠王五一顿酒,便请王五喝酒。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张三醉眼蒙眬地说,李四这次有点可惜,大王才走半年多, 真是祸不行啊。 王五不解。 张三说,李四的亡妻也姓王,在她们单位,同事们也叫她大王。 王五的脑袋瓜嗡嗡响,仿佛一万只蜜蜂在舞蹈。酒量很大的王五,很快就醉得不 省人事了。 (摘自《小说月刊》2015 年 12 期,有删减)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小说从介绍“王姓是大姓”入题,不着痕迹地引出王五单位里王姓人员的称 呼问题,同时也为下文因称呼相同而造成误会埋下了伏笔。 B.小说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如写王五对“大王”这一称呼感到受用时的描写—— 走路轻飘飘、声音轻飘飘、莫名的兴奋,描绘了他得意忘形的情态。 C.王五和张三两次喝酒:王五请张三喝酒是感谢张三给自己起“大王”的雅号; 张三请王五喝酒是还人情,两次喝酒前后呼应,都有力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D.小说详写了李四家小狗的长相、动作、神态,着力刻画了小狗的可爱,也因 此吸引了王五的注意力,打算亲近小狗,为下文情节的突变张本蓄势。 E.小说围绕单位小职员王五对“大王”这一称呼的好恶展开情节,前后态度对 比鲜明,情节紧凑中,行文虽无波澜,却引人深思,耐人寻味。 (2)王五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请结合小说中的相关情节简要分析。(6分) (3)“大王”这个名号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6分) (4)王五去李四家看望李四时,心里转着一桩“美事”这一情节具有重要的作 用。试分析这一情节具有哪些作用。(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藏学大家王尧:为学术而生 王尧早年就读于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中文系,1951年他从南京大学 被抽调转学到正在筹建的中央民族学院学习西藏语文。作为中央民院第一批学习 藏语的大学生,他住在北长街的班禅办事处后院,有机会跟藏族官员接触,向他 们学习语言。那时,整天都能听到的嗝嘎、卡″“噶、阿”拼读声,回响在北海公园 的侧畔。 文革”前的十余年间,王尧有许多的时间在西藏实地考察、学习,并参与一些与 西藏政教事务相关的公务活动。贡嘎寺是年轻的王尧进入藏区的第一站,贡噶活 佛是他的老师。贡噶活佛出生于四川康区木雅,博学多才,曾担任十六世噶玛巴 活佛的经师。他著有西藏历史、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多部著作,在东部藏区威望 极高。 贡噶活佛选用西藏晢理诗《萨迦格言》、《佛陀本生纪》作为教材,让学生们逐 篇通读精读,这是王尧初次接触藏文古典作品。后来,王尧将《萨迦格言》译为 汉语,在《人民日报》文艺版上连载了两个多月,后又结集出版,让内地读者了 解到藏文韵文经典著作的魅力。 贡嘎山的生活,王尧至今萦怀:“那段时光,既紧张又活跃。〃他们到离寺几十里 的玉龙榭村去参加过一次婚礼,第一次直接了解了藏族的礼俗,热烈的场面、送 亲迎亲各种仪式,酒肉频频传递,歌舞通宵达旦,尤其是赞礼的人长长地诉说本 地本族历史的赞词。刚刚入门的王尧还听不大懂,只能靠着藏族学长斯那尼玛的 口译才略知大概。 在以后的几十年中,王尧追随过包括东嘎,洛桑赤列活佛在内的很多优秀的藏族 学者,一直努力探索书面语与方言之间的发展关系及异同。 上世纪80年代是王尧学术人生中最丰收的一个季节。他一生最重要的三部学术 著作《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吐蕃金石录》和《吐蕃简牍综录》都先后于这 10年间问世。沈卫荣说:“在此以前,王老师更多是从语言和文学的角度来了解 硏究和介绍西藏,从80年代初开始,他才转入对敦煌古藏文文献和西藏历史的 研究,而这三部著作的问世除了彰显他个人的学术臻至成熟并取得了非凡成就 外,它在中国藏学学术史,乃至整个中国学术史上,都具有非同小可的重要意义
D.小说详写了李四家小狗的长相、动作、神态,着力刻画了小狗的可爱,也因 此吸引了王五的注意力,打算亲近小狗,为下文情节的突变张本蓄势。 E.小说围绕单位小职员王五对“大王”这一称呼的好恶展开情节,前后态度对 比鲜明,情节紧凑中,行文虽无波澜,却引人深思,耐人寻味。 (2)王五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请结合小说中的相关情节简要分析。(6 分) (3)“大王”这个名号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6 分) (4)王五去李四家看望李四时,心里转着一桩“美事”这一情节具有重要的作 用。试分析这一情节具有哪些作用。(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藏学大家王尧:为学术而生 王尧早年就读于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中文系,1951 年他从南京大学 被抽调转学到正在筹建的中央民族学院学习西藏语文。作为中央民院第一批学习 藏语的大学生,他住在北长街的班禅办事处后院,有机会跟藏族官员接触,向他 们学习语言。那时,整天都能听到的“嘎、卡”“噶、阿”拼读声,回响在北海公园 的侧畔。 “文革”前的十余年间,王尧有许多的时间在西藏实地考察、学习,并参与一些与 西藏政教事务相关的公务活动。贡嘎寺是年轻的王尧进入藏区的第一站,贡噶活 佛是他的老师。贡噶活佛出生于四川康区木雅,博学多才,曾担任十六世噶玛巴 活佛的经师。他著有西藏历史、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多部著作,在东部藏区威望 极高。 贡噶活佛选用西藏哲理诗《萨迦格言》、《佛陀本生纪》作为教材,让学生们逐 篇通读精读,这是王尧初次接触藏文古典作品。后来,王尧将《萨迦格言》译为 汉语,在《人民日报》文艺版上连载了两个多月,后又结集出版,让内地读者了 解到藏文韵文经典著作的魅力。 贡嘎山的生活,王尧至今萦怀:“那段时光,既紧张又活跃。”他们到离寺几十里 的玉龙榭村去参加过一次婚礼,第一次直接了解了藏族的礼俗,热烈的场面、送 亲迎亲各种仪式,酒肉频频传递,歌舞通宵达旦,尤其是赞礼的人长长地诉说本 地本族历史的赞词。刚刚入门的王尧还听不大懂,只能靠着藏族学长斯那尼玛的 口译才略知大概。 在以后的几十年中,王尧追随过包括东嘎·洛桑赤列活佛在内的很多优秀的藏族 学者,一直努力探索书面语与方言之间的发展关系及异同。 上世纪 80 年代是王尧学术人生中最丰收的一个季节。他一生最重要的三部学术 著作《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吐蕃金石录》和《吐蕃简牍综录》都先后于这 10 年间问世。沈卫荣说:“在此以前,王老师更多是从语言和文学的角度来了解、 研究和介绍西藏,从 80 年代初开始,他才转入对敦煌古藏文文献和西藏历史的 研究,而这三部著作的问世除了彰显他个人的学术臻至成熟并取得了非凡成就 外,它在中国藏学学术史,乃至整个中国学术史上,都具有非同小可的重要意义
王尧的藏族朋友常说:“听王尧老师说藏语,就像是听一位来自拉萨的老贵族在 说话。〃王尧对西藏的热爱和他出色的藏语能力,不但赢得了众多藏族朋友对他 的尊敬和爱戴,而且也为他日后在国际藏学界赢得了崇高的声誉, 1981年8月,王尧首次应邀到维也纳参加“纪念乔玛国际藏学研讨会”,这是新 中国学者首次参加西方世界组织的藏学会议。 在这次国际会议的发言中,王尧脱离手上的英文讲稿,用藏语致辞约三分钟,全 场为之愕然。当时,国外藏学界很少有人能讲藏语口语。“中国藏学与国外的交 流,始于于道泉先生,接力的是王尧先生。在他的带动下,中国藏学研究逐渐为 国际所瞩目。〃陈庆英说 整个80年代,在国际藏学舞台上王尧是中国藏学唯一的一个品牌,成为连接中 国与海外藏学界开展交流合作的一座不可或缺的桥梁。 1994年,王尧作为大陆第一个学者到台湾政治大学讲学,开启了海峡两岸藏学 界交往的时代。台湾星云大师评价王尧为“有情有义、风趣可爱之人”。 王尧尤其称道西藏的经学教育传统,认为现代教育理当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在 他看来,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乃是人生最大的快事。关于青年藏学人才的培养, 他曾这样劝导已为人师、前来就教的座下门徒:“教学生就好比编草鞋,编着编 着就像样儿了! 先生的去世,是藏学界的一大损失。他一生未有一官半职,但他靠过硬的学术 影响力和正直谦恭的人格魅力,获得了世人的尊重和赞誉。他是为学术而生的 他的一生也在致力于推广学术,将中国藏学研究推动、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陈庆英说。 相关链接: (王尧)先生一生勤恳耕耘、胸怀浩然,哺育桃李、甘为津梁,为推动中国藏学 走向世界不遗余力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 王尧青年时期多次为十世班禅大师、阿沛阿旺晋美等僧俗上层担任翻译:见证 了毛泽东主席接见十四世达赖喇嘛和十世班禅,三人共迎藏历木羊新年等历史事 件,尤其与十世班禅结下不解之缘。陈庆英回忆说,十世班禅大师非常关心藏学 研究,和王尧有较多交往,曾送给王尧照片,并在背面题字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年01月18日第07版)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1951年,王尧从南京大学被抽调转学到中央民族学院后,学校安排他住在北 长街的班禅办事处后院,得以便于向藏族官员学习藏语,成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央 民院第一批学习藏语的大学生。 B.“文革”前的十余年间,王尧在西藏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师从贡嘎活佛 学习藏文古典作品《佛陀本生纪》和《萨迦格言》,并译为汉语,在《人民日报》 刊载 C.王尧最早期的藏学硏究开始于藏族民歌、民问故事、民间戏曲,这些研究素 材来自于他在贡嘎山那段既紧张又活跃的生活,玉龙榭村的那场婚礼上鲜活的生 活知识给了他很大动力 D.王尧的藏语口语水平很高:藏族朋友说听他说藏语就像听一位来自拉萨的 老贵族说话:在“纪念乔玛国际藏学研讨会”上,他用藏语致辞约三分钟,震惊 全场
王尧的藏族朋友常说:“听王尧老师说藏语,就像是听一位来自拉萨的老贵族在 说话。”王尧对西藏的热爱和他出色的藏语能力,不但赢得了众多藏族朋友对他 的尊敬和爱戴,而且也为他日后在国际藏学界赢得了崇高的声誉。 1981 年 8 月,王尧首次应邀到维也纳参加“纪念乔玛国际藏学研讨会”,这是新 中国学者首次参加西方世界组织的藏学会议。 在这次国际会议的发言中,王尧脱离手上的英文讲稿,用藏语致辞约三分钟,全 场为之愕然。当时,国外藏学界很少有人能讲藏语口语。“中国藏学与国外的交 流,始于于道泉先生,接力的是王尧先生。在他的带动下,中国藏学研究逐渐为 国际所瞩目。”陈庆英说。 整个 80 年代,在国际藏学舞台上王尧是中国藏学唯一的一个品牌,成为连接中 国与海外藏学界开展交流合作的一座不可或缺的桥梁。 1994 年,王尧作为大陆第一个学者到台湾政治大学讲学,开启了海峡两岸藏学 界交往的时代。台湾星云大师评价王尧为“有情有义、风趣可爱之人”。 王尧尤其称道西藏的经学教育传统,认为现代教育理当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在 他看来,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乃是人生最大的快事。关于青年藏学人才的培养, 他曾这样劝导已为人师、前来就教的座下门徒:“教学生就好比编草鞋,编着编 着就像样儿了!” “先生的去世,是藏学界的一大损失。他一生未有一官半职,但他靠过硬的学术 影响力和正直谦恭的人格魅力,获得了世人的尊重和赞誉。他是为学术而生的, 他的一生也在致力于推广学术,将中国藏学研究推动、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陈庆英说。 相关链接: (王尧)先生一生勤恳耕耘、胸怀浩然,哺育桃李、甘为津梁,为推动中国藏学 走向世界不遗余力。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 王尧青年时期多次为十世班禅大师、阿沛·阿旺晋美等僧俗上层担任翻译:见证 了毛泽东主席接见十四世达赖喇嘛和十世班禅,三人共迎藏历木羊新年等历史事 件,尤其与十世班禅结下不解之缘。陈庆英回忆说,十世班禅大师非常关心藏学 研究,和王尧有较多交往,曾送给王尧照片,并在背面题字。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 年 01 月 18 日第 07 版)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 1951 年,王尧从南京大学被抽调转学到中央民族学院后,学校安排他住在北 长街的班禅办事处后院,得以便于向藏族官员学习藏语,成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央 民院第一批学习藏语的大学生。 B.“文革”前的十余年间,王尧在西藏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师从贡嘎活佛, 学习藏文古典作品《佛陀本生纪》和《萨迦格言》,并译为汉语,在《人民日报》 刊载。 C.王尧最早期的藏学研究开始于藏族民歌、民问故事、民间戏曲,这些研究素 材来自于他在贡嘎山那段既紧张又活跃的生活,玉龙榭村的那场婚礼上鲜活的生 活知识给了他很大动力。 D.王尧的藏语口语水平很高:藏族朋友说听他说藏语就像听一位来自拉萨的 老贵族说话;在“纪念乔玛国际藏学研讨会”上,他用藏语致辞约三分钟,震惊 全场
E.由于熟习藏语文,王尧青年时期多次为僧俗上层担任翻译,并亲历了毛泽 东主席接见十四世达赖喇嘛和十世班禅等历史事件,成为中央西藏工作的重要历 史见证人。 (2)王尧良推广藏学力方面做了哪些贡献?请简要分析。(6分) (3)尾段在全文中起着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作为从事藏学研究的汉族人,藏语在王尧的事业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联系文章内容,说说王尧是如何对待和运用藏语的。(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在百年前那场撼天动地、 的运动中,云南各族军民敢为天下先,迎着滚 滚逆流勇上,打响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维护民主共和制的第一枪。 ②在国家各部委和各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四川军民团结奋斗,众志成城,战 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谱写出一曲的英雄颂歌,取得了抗旱灭灾的决定 性胜利 ③3月5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位于山西吉县和陕西宜川县交界的黄河壶口 瀑布冰雪融化,水量剧增,,引来游人驻足拍照, A.气吞山河气贯长虹气势磅礴B.气贯长虹气吞山河气势磅礴 C.气吞山河气势磅礴气贯长虹D.气势磅礴气贯长虹气吞山河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围绕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进行的法律修正,还专门引人了 禁止买卖精子、卵子、受精卵和胚胎,禁止以任何形式实施代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 审议,草案中关于是否取消对晚婚晚育夫妻进行奖励的问题受到了普遍关注和欢 C.李克强每次在外交场合与泰国新任总理巴育碰面时,都强调要落实好两国己 经达成的协议,大力促进两国的“铁路合作”和“农产品贸易合作” D.在线旅游行业纠纷不断,成为投诉重灾区。其原因,一方面是国家对在线旅 游行业的监督体制的缺失,另一力‘面则是由行业自身的牟利行为、管理不力造 成的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接连不断的雾霾天,让我们的呼吸多了一份沉重。雾霾中含有大量细颗粒物 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害物质, 因此PM25滞留、附着在鼻 咽部和气管壁上,与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产生刺激,腐蚀和损伤黏膜、纤毛,引 起炎症,増加气道阻力,导致慢性鼻咽炎、慢性气管炎等痰痛发生。 A.这些物质随着呼吸进入呼吸道,而数量过大的这些物质无法被人体呼吸道的 防御功能过滤掉 B.呼吸道呼吸进入这些物质,而数量过大的这些物质无法被人体呼吸道的防御 功能过滤掉 C.这些物质随着呼吸进人呼吸道,而人体呼吸道的防御功能无法将数量过大的 这些物质过滤掉
E.由于熟习藏语文,王尧青年时期多次为僧俗上层担任翻译,并亲历了毛泽 东主席接见十四世达赖喇嘛和十世班禅等历史事件,成为中央西藏工作的重要历 史见证人。 (2)王尧良推广藏学力方面做了哪些贡献?请简要分析。(6 分) (3)尾段在全文中起着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4)作为从事藏学研究的汉族人,藏语在王尧的事业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联系文章内容,说说王尧是如何对待和运用藏语的。(8 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①在百年前那场撼天动地、 的运动中,云南各族军民敢为天下先,迎着滚 滚逆流勇上,打响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维护民主共和制的第一枪。 ②在国家各部委和各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四川军民团结奋斗,众志成城,战 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谱写出一曲 的英雄颂歌,取得了抗旱灭灾的决定 性胜利: ③3 月 5 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位于山西吉县和陕西宜川县交界的黄河壶口 瀑布冰雪融化,水量剧增, ,引来游人驻足拍照。 A.气吞山河 气贯长虹 气势磅礴 B.气贯长虹 气吞山河 气势磅礴 C.气吞山河 气势磅礴 气贯长虹 D.气势磅礴 气贯长虹 气吞山河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围绕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进行的法律修正,还专门引人了 禁止买卖精子、卵子、受精卵和胚胎,禁止以任何形式实施代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 审议,草案中关于是否取消对晚婚晚育夫妻进行奖励的问题受到了普遍关注和欢 迎。 C.李克强每次在外交场合与泰国新任总理巴育碰面时,都强调要落实好两国已 经达成的协议,大力促进两国的“铁路合作”和“农产品贸易合作”。 D.在线旅游行业纠纷不断,成为投诉重灾区。其原因,一方面是国家对在线旅 游行业的监督体制的缺失,另一力‘面则是由行业自身的牟利行为、管理不力造 成的。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 分) 接连不断的雾霾天,让我们的呼吸多了一份沉重。雾霾中含有大量细颗粒物 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害物质, ,因此 PM2.5 滞留、附着在鼻 咽部和气管壁上,与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产生刺激,腐蚀和损伤黏膜、纤毛,引 起炎症,增加气道阻力,导致慢性鼻咽炎、慢性气管炎等痰痛发生。 A.这些物质随着呼吸进入呼吸道,而数量过大的这些物质无法被人体呼吸道的 防御功能过滤掉 B.呼吸道呼吸进入这些物质,而数量过大的这些物质无法被人体呼吸道的防御 功能过滤掉 C.这些物质随着呼吸进人呼吸道,而人体呼吸道的防御功能无法将数量过大的 这些物质过滤掉
D.呼吸道呼吸进入这些物质,而人体呼吸道的防御功能无法将数量过大的这些 物质过滤掉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宇。(5分) 切辣椒手辣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辣椒素并不溶于冷水,无法被冲洗 干净。当人们受到辣椒素的刺激时,即使立刻用冷水洗手,都难以让刺痛感消 失。_②_?首先,切辣椒后,可用酒精棉球单方向擦手,然后用清水洗手, 再擦干,连擦三遍至症状缓解即可。其次,还可用少量食醋洗手,这是因为,食 醋是酸性的,可以和辣椒碱中和。最后,如果没有食醋,③_。因为辣椒 碱会在水的高温下产生刺激性溶解,虽然不如酒精和食醋,但效果比冷水要好。 17.下图是“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徽标志,请写出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6 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张明娟无偿献血始于2002年。那一年5月,她的父亲突发脑溢血被送进原宝鸡 铁路医院救治。老人脑部大量出血,生命垂危,急需输血维持生命。危急之际, 医院众多医生和护士争先恐后地到献血车上为老人献血,最终帮老人度过了危 险。这一幕让她感动得落泪。从那时起,张明娟一家就开始了无偿献血。裁至 2015年5月,张明娟献血30次,11000毫升;丈夫杜明献血31次,12600毫升 女儿杜欣献血13次,4000毫升,一家三口共计献血27600毫升。 2013年11月,她和爱人获得了国家颁发的“无偿献血奉献金奖”荣誉证书。同时, 她也收到了市长上官吉庆的慰问信。市长在信中写道:“你们的每一次伸手,每 次无私的捐献,都是一场爱的传递、生命的接力,都可能带给一个绝望的家庭 以希望。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 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6学年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监测 语文参考答案 1.B【解析】强加因果,二者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3分) 2.C【解析】“只要… 表示充分条件,原文是必要条件。(3分) 3.D【解析】两个“就可以”表示的条件关系有误。从原文看,有前者未必“就 可以”实现后者。(3分) 4.B【解析】“益怠”的主语是“寇”,因此应在“寇”前断开。文意为擒住了 康楚元献给了朝廷,故“乃击禽楚元以献”是一个整体,应在其后断开。(3分) 5.A【解析】应为“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功劳而得到封赏或免罪”。(3分) 6.D【解析】“委婉”一词不当,“直至皇帝采纳”也不确切。(3分) 7.(1)宰相没有德行,使得天下到了这种地步,却仍然任用他为尚书,以后还 怎么劝善?(关键词:无状、至此、何、劝各1分,句意1分。) 2)他认为吐蕃有豺虎一样的野心,不会奉行(遵守)信约,应当谨慎防御边 境。皇帝认为他说得很好,对他以厚礼相待。(关键词:事、宜、善、礼各1 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韦伦,世系本属京兆。父亲韦光乘,在开元、天宝年间任朔方节度使
D.呼吸道呼吸进入这些物质,而人体呼吸道的防御功能无法将数量过大的这些 物质过滤掉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宇。(5 分) 切辣椒手辣, ①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辣椒素并不溶于冷水,无法被冲洗 干净。当人们受到辣椒素的刺激时,即使立刻用冷水洗手,都难以让刺痛感消 失。 ② ?首先,切辣椒后,可用酒精棉球单方向擦手,然后用清水洗手, 再擦干,连擦三遍至症状缓解即可。其次,还可用少量食醋洗手,这是因为,食 醋是酸性的,可以和辣椒碱中和。最后,如果没有食醋, ③ 。因为辣椒 碱会在水的高温下产生刺激性溶解,虽然不如酒精和食醋,但效果比冷水要好。 17.下图是“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徽标志,请写出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6 分) 六、写作(60 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张明娟无偿献血始于 2002 年。那一年 5 月,她的父亲突发脑溢血被送进原宝鸡 铁路医院救治。老人脑部大量出血,生命垂危,急需输血维持生命。危急之际, 医院众多医生和护士争先恐后地到献血车上为老人献血,最终帮老人度过了危 险。这一幕让她感动得落泪。从那时起,张明娟一家就开始了无偿献血。裁至 2015 年 5 月,张明娟献血 30 次,1 1000 毫升;丈夫杜明献血 31 次,12600 毫升; 女儿杜欣献血 13 次,4000 毫升,一家三口共计献血 27600 毫升。 2013 年 11 月,她和爱人获得了国家颁发的“无偿献血奉献金奖”荣誉证书。同时, 她也收到了市长上官吉庆的慰问信。市长在信中写道:“你们的每一次伸手,每 一次无私的捐献,都是一场爱的传递、生命的接力,都可能带给一个绝望的家庭 以希望。”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 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6 学年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监测 语文参考答案 1.B【解析】强加因果,二者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3 分) 2.C【解析】“只要……就……”表示充分条件,原文是必要条件。(3 分) 3.D【解析】两个“就可以”表示的条件关系有误。从原文看,有前者未必“就 可以”实现后者。(3 分) 4.B【解析】“益怠”的主语是“寇”,因此应在“寇”前断开。文意为擒住了 康楚元献给了朝廷,故“乃击禽楚元以献”是一个整体,应在其后断开。(3 分) 5.A【解析】应为“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功劳而得到封赏或免罪”。(3 分) 6.D【解析】“委婉”一词不当,“直至皇帝采纳”也不确切。(3 分) 7.(1)宰相没有德行,使得天下到了这种地步,却仍然任用他为尚书,以后还 怎么劝善?(关键词:无状、至此、何、劝各 1 分,句意 1 分。) (2)他认为吐蕃有豺虎一样的野心,不会奉行(遵守)信约,应当谨慎防御边 境。皇帝认为他说得很好,对他以厚礼相待。(关键词:事、宜、善、礼各 1 分,句意 1 分。) 【参考译文】 韦伦,世系本属京兆。父亲韦光乘,在开元、天宝年间任朔方节度使
韦伦因为门荫调任蓝田尉,他勤勉强干。杨国忠征他为铸钱内作使判官。杨国忠 征发许多川县平民让他们铸钱,役使的不是精通铸钱的熟练工匠,虽然棰打催促 苛刻严格,却愈加没有功效。韦伦请求依照合适的价钱招募工匠,替代没有技术 的人,由此役使的工匠减少了,铸造的钱币却增多了。玄宗晚年大建宫室,官吏 从中欺诈谋利,韦伦核实工员,费用倍减。 韦伦跟从皇帝入蜀,以监察御史的身份任剑南节度行军司马、置顿判官。当时宦 官禁军大肆侵夺,尤其难以治理,韦伦以清廉节俭自我约束,西蜀百姓依赖他缓 解困苦。宦官忌恨他,他因遭受谗言被贬为衡州司户参军。度支使第五琦推荐韦 伦(称他)有才能,提拔他为商州刺史、荆裏道租庸使。裏州裨将康楚元叛乱, 自称东楚义王,刺史王政弃城逃跑。叛贼向南袭击江陵,断绝汉、沔运粮通道 韦伦调兵驻守邓州,宽厚安抚降贼。寇贼更加懈怠,韦伦便攻击擒捉康楚元献到 京城,收租庸二百万缗。召入任卫尉卿,不久兼宁陇二州刺史 德宗即位,挑选出使边远地方的人,升任韦伦为太常少卿,充任调和吐蕃的使者 韦伦到达吐蕃,宣谕天子威德,赞普顺服喜悦,便入献贡物。韦伦出使返回后, 晋升为太常卿,兼御史大夫。再次出使,符合旨意。韦伦身处朝廷,多次论述政 令得失,宰相卢杞憎恶他,改任他为太子少保。韦伦跟从皇帝到达奉天。卢杞失 败从后,关播罢相任刑部尚书,韦伦在朝堂上流着泪说:“宰相没有德行,使得 天下到了这种地步,却仍然任用他为尚书,以后还怎么劝善?“听到的人都敬畏 他的公正。皇帝后来想再任用卢杞为刺史,韦伦苦苦劝谏,言辞极为恳切周到 皇帝接纳了他的谏言。韦伦晋升为太子少师、郢国公,退休。 当时李楚琳以仆射的身份兼任卫尉卿,李忠诚以尚书的身份兼任少府监,韦伦说: 李楚琳叛逆失节,李忠诚是戎人小丑,不应当宠信任用官职。〃又奏请建立义仓, 用来防备荒年;选择贤人,任用在皇帝左右。他认为吐蕃有豺虎一样的野心,不 会奉行(遵守)信约,应当谨慎防御边境。皇帝认为他说得很好,对他以厚礼相 待。韦伦在家以孝顺慈爱著称。去世时,享年八十三岁,追赠扬州都督,谥号为 肃 8.①比喻。把形网如钱的苍苔直接称为“苔钱”。(1分)②想象。面对满洞 风烟,诗人想象是苔钱“买断风烟”,其实洞中的风烟并非人为买断,而是以此 形容洞中风烟之多,似乎别处的风烟都专聚于此。(2分)③视听结合(动静结 合或以声衬静)。看到的是洞中风烟迷蒙,苍苔遍布,片片桃花随溶溶川水流出 听到的是声声猿啼。视听结合,客观地描绘了罗浮山清寒的自然风光。(2分) (答“互文”“排比”(看二吏云,三更月,四更天)也可酌情给分。) 9.词的下阕描写了作者闲散白在的隐居生活。在深山岩洞之中,绿草如茵,烟 霞缭绕,诗人曲肱而枕,与糜鹿为伴,远离尘世,过着神仙般的生活。(3分) 表达了作者陶醉于隐居生活,闲适自在,怡然白得之情。(3分) 10.(1)夙兴夜寐靡有朝矣(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3)后 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6分) 11.(1)AD(选A给3分,选D给2分,选B给1分,选C、E不给分。) 【解析】B项,“得意忘形”说法不准确,描写了王五因大王这一名字很受用而 兴奋的状态。C项,“有力”一词欠妥,第一次喝酒紧承上文,渲染了大王的兴 奋,对下文情节发展起的作用不大。E项,“情节紧凑集中,行文虽无波澜”的 说法不正确,应为“情节上有张有弛,行文波澜起伏” (2)①有虚荣心,易满足。一个“大王”的称呼就能使他扬眉吐气,虚荣心得 到满足。②白尊心强、心胸狭窄。因李四家的狗和自己的称呼相同,便嫉恨在心
韦伦因为门荫调任蓝田尉,他勤勉强干。杨国忠征他为铸钱内作使判官。杨国忠 征发许多川县平民让他们铸钱,役使的不是精通铸钱的熟练工匠,虽然棰打催促 苛刻严格,却愈加没有功效。韦伦请求依照合适的价钱招募工匠,替代没有技术 的人,由此役使的工匠减少了,铸造的钱币却增多了。玄宗晚年大建宫室,官吏 从中欺诈谋利,韦伦核实工员,费用倍减。 韦伦跟从皇帝入蜀,以监察御史的身份任剑南节度行军司马、置顿判官。当时宦 官禁军大肆侵夺,尤其难以治理,韦伦以清廉节俭自我约束,西蜀百姓依赖他缓 解困苦。宦官忌恨他,他因遭受谗言被贬为衡州司户参军。度支使第五琦推荐韦 伦(称他)有才能,提拔他为商州刺史、荆裹道租庸使。裹州裨将康楚元叛乱, 自称东楚义王,刺史王政弃城逃跑。叛贼向南袭击江陵,断绝汉、沔运粮通道。 韦伦调兵驻守邓州,宽厚安抚降贼。寇贼更加懈怠,韦伦便攻击擒捉康楚元献到 京城,收租庸二百万缗。召入任卫尉卿,不久兼宁陇二州刺史。 德宗即位,挑选出使边远地方的人,升任韦伦为太常少卿,充任调和吐蕃的使者。 韦伦到达吐蕃,宣谕天子威德,赞普顺服喜悦,便入献贡物。韦伦出使返回后, 晋升为太常卿,兼御史大夫。再次出使,符合旨意。韦伦身处朝廷,多次论述政 令得失,宰相卢杞憎恶他,改任他为太子少保。韦伦跟从皇帝到达奉天。卢杞失 败从后,关播罢相任刑部尚书,韦伦在朝堂上流着泪说:“宰相没有德行,使得 天下到了这种地步,却仍然任用他为尚书,以后还怎么劝善?”听到的人都敬畏 他的公正。皇帝后来想再任用卢杞为刺史,韦伦苦苦劝谏,言辞极为恳切周到, 皇帝接纳了他的谏言。韦伦晋升为太子少师、郢国公,退休。 当时李楚琳以仆射的身份兼任卫尉卿,李忠诚以尚书的身份兼任少府监,韦伦说: “李楚琳叛逆失节,李忠诚是戎人小丑,不应当宠信任用官职。”又奏请建立义仓, 用来防备荒年;选择贤人,任用在皇帝左右。他认为吐蕃有豺虎一样的野心,不 会奉行(遵守)信约,应当谨慎防御边境。皇帝认为他说得很好,对他以厚礼相 待。韦伦在家以孝顺慈爱著称。去世时,享年八十三岁,追赠扬州都督,谥号为 肃。 8.①比喻。把形网如钱的苍苔直接称为“苔钱”。(1 分)②想象。面对满洞 风烟,诗人想象是苔钱“买断风烟”,其实洞中的风烟并非人为买断,而是以此 形容洞中风烟之多,似乎别处的风烟都专聚于此。(2 分)③视听结合(动静结 合或以声衬静)。看到的是洞中风烟迷蒙,苍苔遍布,片片桃花随溶溶川水流出; 听到的是声声猿啼。视听结合,客观地描绘了罗浮山清寒的自然风光。(2 分) (答“互文”“排比”(看二吏云,三更月,四更天)也可酌情给分。) 9.词的下阕描写了作者闲散白在的隐居生活。在深山岩洞之中,绿草如茵,烟 霞缭绕,诗人曲肱而枕,与糜鹿为伴,远离尘世,过着神仙般的生活。(3 分) 表达了作者陶醉于隐居生活,闲适自在,怡然白得之情。(3 分) 10.(1)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2)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3)后 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6 分) 11. (1) AD(选 A 给 3 分,选 D 给 2 分,选 B 给 1 分,选 C、E 不给分。) 【解析】B 项,“得意忘形”说法不准确,描写了王五因大王这一名字很受用而 兴奋的状态。C 项,“有力”一词欠妥,第一次喝酒紧承上文,渲染了大王的兴 奋,对下文情节发展起的作用不大。E 项,“情节紧凑集中,行文虽无波澜”的 说法不正确,应为“情节上有张有弛,行文波澜起伏”。 (2)①有虚荣心,易满足。一个“大王”的称呼就能使他扬眉吐气,虚荣心得 到满足。②白尊心强、心胸狭窄。因李四家的狗和自己的称呼相同,便嫉恨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