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高三年级调研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淮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 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书●刑法志》中所表达的圣人“制礼作教,立法设刑,动缘民情,而则天象地”的法 生成观念表明,圣人所立之法必须根植于人情人心,要“动缘民情”;“则天象地”,即效法 天地间的自然法则,其中也包括效法生长于此天地间的人间生活法则。上述法生成观念来自 先秦儒家因情制礼的思想。儒家认为,法律礼仪等国家制度的产生源于满足人性发展的需要, 因此,礼乐刑政等制度应该是发乎人性之中顺应人性的,而不应该是外在于人企图去改造人 性的。在儒家看来,礼与法一样都应该是根植于人的生活与人性之中的,而不应该企图以制度 拔高人性,以制度来改造生活 儒家理想的社会秩序是通过士人君子在社会中的表率与教导所形成的,此种社会秩序的 形成不依赖于圣君明主的制度构建,而是依靠全体百姓在士人君子的引领下所形成的礼制规 范与社会习俗来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儒家所提倡的德礼教化实际上就是努力在社 会中形成一种能引导个人道德向、上的文化模式和社会习慣,进而也通过社会习慣的改变来 实现对社会中的人的普遍行为的引领。西周的礼乐文明所营造的正是一种“有条理的生活方 式”,由此衍生的行为规范对民间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加以面面俱到地调整。继承了西周 礼乐文明的先秦儒家有目的地对传统具有宗教色彩的礼乐制度进行了改造,以突出其人文的 意义,强调其中文化模式的意义。 儒家的思想传统影响了自下而.上的法秩序生成观。通过礼与法的结合、儒家价值观入 法等方式,传统法的发展深刻体现了此种自下而.上的法秩序生成观。传统法共同体是由礼和 法共同组成,在这一共同体中,既有律令典章等国家制定法体系,也有自下而上所形成的习
2020 年 3 月高三年级调研考试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 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 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汉书●刑法志》中所表达的圣人“制礼作教,立法设刑,动缘民情,而则天象地”的法 生成观念表明,圣人所立之法必须根植于人情人心,要“动缘民情”;“则天象地”,即效法 天地间的自然法则,其中也包括效法生长于此天地间的人间生活法则。上述法生成观念来自 先秦儒家因情制礼的思想。儒家认为,法律礼仪等国家制度的产生源于满足人性发展的需要, 因此,礼乐刑政等制度应该是发乎人性之中顺应人性的,而不应该是外在于人企图去改造人 性的。在儒家看来,礼与法一样都应该是根植于人的生活与人性之中的,而不应该企图以制度 拔高人性,以制度来改造生活。 儒家理想的社会秩序是通过士人君子在社会中的表率与教导所形成的,此种社会秩序的 形成不依赖于圣君明主的制度构建,而是依靠全体百姓在士人君子的引领下所形成的礼制规 范与社会习俗来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儒家所提倡的德礼教化实际上就是努力在社 会中形成一种能引导个人道德向、上的文化模式和社会习慣,进而也通过社会习慣的改变来 实现对社会中的人的普遍行为的引领。西周的礼乐文明所营造的正是一种“有条理的生活方 式”,由此衍生的行为规范对民间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加以面面俱到地调整。继承了西周 礼乐文明的先秦儒家有目的地对传统具有宗教色彩的礼乐制度进行了改造,以突出其人文的 意义,强调其中文化模式的意义。 儒家的思想传统影响了自下而.上的法秩序生成观。通过礼与法的结合、儒家价值观入 法等方式,传统法的发展深刻体现了此种自下而.上的法秩序生成观。传统法共同体是由礼和 法共同组成,在这一共同体中,既有律令典章等国家制定法体系,也有自下而上所形成的习
慣、民间规约等礼俗体系。在多元化的传统法中,由民间习俗和百姓日常生活交往规则所形 成的礼实际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不仅是成文律令之外的补充法源,更是成文法制定所必须 遵循的“法的精神”。礼的精神已经通过文化的浸润深深地刻印于立法者的心中和历代成文 法所依据的不成文原则之中。正因如此,传统律典也深刻体现了历史的传承性和礼的原则性 要求。 法律儒家化的意义就在于将日常伦理、民间习俗以国家法律的形式加以确认。一方面国 家法律中融入了更多的儒家伦理,另一方面也使得儒家的伦理和礼制日益法律化。仅从内容 上看,儒家在民间的教化不仅有示范儒家伦理的意义,而且具有法律教育的功能。通过儒家 润物细无声”的德教,将国家强制性的法律规范以德化的方式在民间社会加以普及,使百 姓的日常行为自觉地与国家法令保持一致。最终的结果是,国家通过强制性法令所建构起来 的外部秩序,被儒家士人君子以德化的方式内化为百姓自觉遵守的秩序。 站在当下思考传统法自下而上的生成观,其中值得当代人们思考借鉴的恰恰是法律制度 与其背后道德观念、价值原则之间的关系。传统法之所以能够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和历久弥新 的发展动力,很大程度上在于其已经与维系古代社会基础的人伦价值和社会习惯融为一体。 当下的古代法研究应该充分注意儒家所强调的“人文化成”观念对传统法秩序生成所产生的 影响 (摘编自李德嘉《自下而上的传统法秩序生成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则天象地"意为效法天地间的自然法则,“则”和“象”二字都是效法的意思 B.先秦儒家思想通过礼与法的结合自下而上最终成为了百姓自觉遵守的法律。 C.礼和法构成传统法的共同体礼是法的依据,法是礼的归宿,二者相辅相成。 D.法律只有以德化的方式在民间普及,才能保证政令畅通使百姓自觉去遵守。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引用古代典籍成句人手明确了古代的法生成观念一效法人间生活法则 B.文章主体部分从社会习惯引领、礼的精神浸润、外部秩序内化等三方面展开论述。 C.文章结尾阐述了传统法自下而上的生成观对当下法律研究者和执法者的借鉴意义。 D.文章以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为指导注重理论上的因果论证,具有高度逻辑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3分) A儒家认为,礼乐刑政等制度不应该凌驾于人之上企图去改造人性因为这些制度的产生本来 是为了满足人性发展的需要
慣、民间规约等礼俗体系。在多元化的传统法中,由民间习俗和百姓日常生活交往规则所形 成的礼实际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不仅是成文律令之外的补充法源,更是成文法制定所必须 遵循的“法的精神”。礼的精神已经通过文化的浸润深深地刻印于立法者的心中和历代成文 法所依据的不成文原则之中。正因如此,传统律典也深刻体现了历史的传承性和礼的原则性 要求。 法律儒家化的意义就在于将日常伦理、民间习俗以国家法律的形式加以确认。一方面国 家法律中融入了更多的儒家伦理,另一方面也使得儒家的伦理和礼制日益法律化。仅从内容 上看,儒家在民间的教化不仅有示范儒家伦理的意义,而且具有法律教育的功能。通过儒家 “润物细无声”的德教,将国家强制性的法律规范以德化的方式在民间社会加以普及,使百 姓的日常行为自觉地与国家法令保持一致。最终的结果是,国家通过强制性法令所建构起来 的外部秩序,被儒家士人君子以德化的方式内化为百姓自觉遵守的秩序。 站在当下思考传统法自下而上的生成观,其中值得当代人们思考借鉴的恰恰是法律制度 与其背后道德观念、价值原则之间的关系。传统法之所以能够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和历久弥新 的发展动力,很大程度上在于其已经与维系古代社会基础的人伦价值和社会习惯融为一体。 当下的古代法研究应该充分注意儒家所强调的“人文化成”观念对传统法秩序生成所产生的 影响。 (摘编自李德嘉《自下而上的传统法秩序生成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则天象地"意为效法天地间的自然法则,“则”和“象”二字都是效法的意思。 B.先秦儒家思想,通过礼与法的结合自下而上最终成为了百姓自觉遵守的法律。 C.礼和法构成传统法的共同体,礼是法的依据,法是礼的归宿,二者相辅相成。 D.法律只有以德化的方式在民间普及,才能保证政令畅通,使百姓自觉去遵守。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从引用古代典籍成句人手,明确了古代的法生成观念一效 法人间生活法则。 B.文章主体部分从社会习惯引领、礼的精神浸润、外部秩序内化等三方面展开论述。 C.文章结尾阐述了传统法自下而上的生成观对当下法律研究者和执法者的借鉴意义。 D.文章以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为指导,注重理论上的因果论证,具有高度逻辑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3 分) A.儒家认为,礼乐刑政等制度不应该凌驾于人之上企图去改造人性,因为这些制度的产生本来 是为了满足人性发展的需要
B儒家理想的社会秩序不是通过制度构建而是依靠全体百姓自觉形成的礼制规范与社会习 俗来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 C.在多元化的传统法中由民间习俗和百姓日常生活交往规则所形成的礼,成为成文法制定所 必须遵循的“法的精神”。 D传统法自下而上的生成观中所包含的法律制度与其背后道德观念、价值原则之间的关系, 值得当下法律研究者思考借鉴。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1960年5月25日4时20分,中国登山队员王富洲、贡布和屈银华沿着北坡登上了珠穆 朗玛峰的顶峰,把五星红旗插上了地球最高点,创造了人类首次从北侧山脊登上地球之巅的 伟大壮举。电影《攀登者》并未对1960年的这一次攀登过程过多着墨。事实上,中国登山队 前后进行了四次行军,前三次分别到达了海拔6400米、7600米和8300米的高度,而从7600 米开始,我们的队员就已经在刷新中国登山的新高度。最后一次行军在1960年5月24日。 1975年,中国登山队重回珠峰,在这里架起了举世闻名的“中国梯”,但当时,队员们只能用 最原始的“人梯”方式战胜困难。冰雪太滑,登山队员屈银华便脱下鞋子,赤脚踩在队友身上 向上攀登。与电影《攀登者》中的曲松林一样,受伤的屈银华最后不 得不截去了双脚十个脚趾。电影《攀登者》将1960年和1975年两 代中国登山人的光荣与奋斗融在一起。1960年.前,已有不少攀登者 8300米) 从尼泊尔境内的珠峰南坡登顶,但中国境内的北坡却从未有人征服 号营地(7790米) 过。国际舆论中出现质疑边界划定的不和谐声音:“如果没有中国人 地(7028米) 能够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你们如何证明这是中国的领土?”尽管 前进营地(6500米) 1960年国家正面临着三年自然灾害的不利条件,但从北坡攀登珠峰 的任务依旧“刻不容缓”。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这已不只是一次对 人类极限的挑战,也是捍卫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的政治任务。 过渡营地 1(580米 (摘编自《比电影精彩,他们 是真正的中国攀登者》 材料二 目前珠峰的商业攀登主要有两条路线:南坡从尼泊尔一侧登顶, 尼泊尔 珠程朗玛 大本营 5154米) 新京报》制图程强
B.儒家理想的社会秩序,不是通过制度构建而是依靠全体百姓自觉形成的礼制规范与社会习 俗来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 C.在多元化的传统法中,由民间习俗和百姓日常生活交往规则所形成的礼,成为成文法制定所 必须遵循的“法的精神”。 D.传统法自下而上的生成观中所包含的法律制度与其背后道德观念、价值原则之间的关系, 值得当下法律研究者思考借鉴。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1960 年 5 月 25 日 4 时 20 分,中国登山队员王富洲、贡布和屈银华沿着北坡登上了珠穆 朗玛峰的顶峰,把五星红旗插上了地球最高点,创造了人类首次从北侧山脊登上地球之巅的 伟大壮举。电影《攀登者》并未对 1960 年的这一次攀登过程过多着墨。事实上,中国登山队 前后进行了四次行军,前三次分别到达了海拔 6400 米、7600 米和 8300 米的高度,而从 7600 米开始,我们的队员就已经在刷新中国登山的新高度。最后一次行军在 1960 年 5 月 24 日。 1975 年,中国登山队重回珠峰,在这里架起了举世闻名的“中国梯”,但当时,队员们只能用 最原始的“人梯”方式战胜困难。冰雪太滑,登山队员屈银华便脱下鞋子,赤脚踩在队友身上 向上攀登。与电影《攀登者》中的曲松林一样,受伤的屈银华最后不 得不截去了双脚十个脚趾。电影《攀登者》将 1960 年和 1975 年两 代中国登山人的光荣与奋斗融在一起。1960 年.前,已有不少攀登者 从尼泊尔境内的珠峰南坡登顶,但中国境内的北坡却从未有人征服 过。国际舆论中出现质疑边界划定的不和谐声音:“如果没有中国人 能够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你们如何证明这是中国的领土?”尽管 1960 年国家正面临着三年自然灾害的不利条件,但从北坡攀登珠峰 的任务依旧“刻不容缓”。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这已不只是一次对 人类极限的挑战,也是捍卫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的政治任务。 (摘编自《比电影精彩,他们 是真正的中国攀登者》 材料二: 目前珠峰的商业攀登主要有两条路线:南坡从尼泊尔一侧登顶
北坡从中国一侧登顶。攀登珠峰行动,有大部分时间用于高海拔的拉练,让人体充分地适应 高海拔的环境,把高原反应降到最低。 北坡前进营地海拔是6500米,攀登者大多待在这里等候天气和适应高海拔。一号营地在 珠峰北坳,从前进营地到这里需要经过60度的陡坡,有些较宽的冰裂缝还需要架设梯子才能 通过。二号营地设立在7790米的地方,从一号营地到二号营地要行走在裸露的山脊上,这里 是攀登珠峰最困难的地方,也是珠峰著名的“大风口”。即便是天气理想的时候,也会有4∽ 5级的风。三号营地海拔7900米,大部分人都会在这里开始使用氧气。四号营地海拔8300 也称突击营地,登山者不会来这里过夜而是选择在这里短暂休息,然后开始冲顶。从突 击营地到顶峰一般要花费十几个小时,在这个海拔,连呼吸都是困难的事情。冲顶需要经过第 二台阶,这是一个陡峭的岩壁,虽然已经有“中国梯”,但是因为岩壁陡直,从这里上和下都非 常困难 (摘编自《攀登珠峰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材料三 人进入高原后,心脏增加收缩次数,以保证组织器官的血氧供应。初到高原时人们往往感 到胸闷气短,脉搏亦可增至80~90次/分,个别人可达100多次/分。由于血管感受器作用和体 液等影响,皮肤、腹腔脏器等血管收缩,血压上升。据调査,在高原每升高100米时, 人体红细胞约递增13万/立方毫米,血红蛋白约递增0.36克%。两者增加超过一定的限度, 则会出现多血症面容、手指紫绀等,这时要采取一定的治疗措施。进入高原后消化食物的唾 液、肠液、胆汁等分泌物较平原时减少,胃肠功能明显减弱,因此可能出现食欲不振、腹胀、 腹泻或便秘、上腹疼痛等一系列消化系统紊乱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对缺氧极为敏 感。在轻度缺氧时,整个系统兴奋性增强,如情绪紧张、易激动等,继而岀现头痛、头晕失眠、 健忘等。如进入较高海拔则会由兴奋转入抑制过程,表现为嗜睡、神志淡漠、反应迟钝等, 少数重者会意志丧失甚至昏迷。所以,初到高原要少做体力活动及其他剧烈动作 (摘编自《高原贴士:高原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4.下列关于“攀登珠峰”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 A.1960首次攀登与1975第二次冲顶,都面临着艰苦的条件,但攀登者均克服困难完成了 任务。 B.为了完成捍卫领土主权的政治任务,1960年国家登山队才从我国境内的北坡登顶珠穆 朗玛峰 C.攀登道路上设置多个营地,便于攀登者休息和补给,也让他们等候适合的天气并适应高
北坡从中国一侧登顶。攀登珠峰行动,有大部分时间用于高海拔的拉练,让人体充分地适应 高海拔的环境,把高原反应降到最低。 北坡前进营地海拔是 6500 米,攀登者大多待在这里等候天气和适应高海拔。一号营地在 珠峰北坳,从前进营地到这里需要经过 60 度的陡坡,有些较宽的冰裂缝还需要架设梯子才能 通过。二号营地设立在 7790 米的地方,从一号营地到二号营地要行走在裸露的山脊上,这里 是攀登珠峰最困难的地方,也是珠峰著名的“大风口”。即便是天气理想的时候,也会有 4~ 5 级的风。三号营地海拔 7900 米,大部分人都会在这里开始使用氧气。四号营地海拔 8300 米,也称突击营地,登山者不会来这里过夜而是选择在这里短暂休息,然后开始冲顶。从突 击营地到顶峰一般要花费十几个小时,在这个海拔,连呼吸都是困难的事情。冲顶需要经过第 二台阶,这是一个陡峭的岩壁,虽然已经有“中国梯”,但是因为岩壁陡直,从这里上和下都非 常困难。 (摘编自《攀登珠峰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材料三: 人进入高原后,心脏增加收缩次数,以保证组织器官的血氧供应。初到高原时人们往往感 到胸闷气短,脉搏亦可增至 80~90 次/分,个别人可达 100 多次/分。由于血管感受器作用和体 液等影响,皮肤、腹腔脏器等血管收缩,血压上升。据调查,在高原每升高 100 米时, 人体红细胞约递增 13 万/立方毫米,血红蛋白约递增 0. 36 克%。两者增加超过一定的限度, 则会出现多血症面容、手指紫绀等,这时要采取一定的治疗措施。进入高原后消化食物的唾 液、肠液、胆汁等分泌物较平原时减少,胃肠功能明显减弱,因此可能出现食欲不振、腹胀、 腹泻或便秘、上腹疼痛等一系列消化系统紊乱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对缺氧极为敏 感。在轻度缺氧时,整个系统兴奋性增强,如情绪紧张、易激动等,继而出现头痛、头晕失眠、 健忘等。如进入较高海拔则会由兴奋转入抑制过程,表现为嗜睡、神志淡漠、反应迟钝等, 少数重者会意志丧失甚至昏迷。所以,初到高原要少做体力活动及其他剧烈动作。 (摘编自《高原贴士:高原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4.下列关于“攀登珠峰”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 分) A.1960 首次攀登与 1975 第二次冲顶,都面临着艰苦的条件,但攀登者均克服困难完成了 任务。 B.为了完成捍卫领土主权的政治任务,1960 年国家登山队才从我国境内的北坡登顶珠穆 朗玛峰。 C.攀登道路上设置多个营地,便于攀登者休息和补给,也让他们等候适合的天气并适应高
海拔 D.攀登珠峰时,气压低,缺氧,人体需进行-系列的调节,才能够适应高原的生活与各种. 活动。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电影《攀登者》对1960年的这一次攀登过程着墨不多,而将其与1975年中国登山人的 光荣与奋斗融在一起 B.中国早期的攀登者在珠峰第二台阶处留下的“中国梯”,为世界后来所有珠峰攀登者都 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 C.海拔越高,环境越恶劣,攀登的困难也就越大,所以随着海拔的升高,营地之间的海拔高 度差也就越来越小 D.人体内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数量增加到一定的限度之后会发生一系列不良反应,所以 到了高原不能剧烈活动 6我国两代珠峰攀登者在登顶过程中克服了哪些困难?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风云初记(节选) 孙犁 田大瞎子这几天,整天躺在炕上,茶饭无心。那天听见汽车叫,他以为是日本人来了,抓起 小太阳旗儿就往街上跑,唯恐欢迎得迟了。到街上一看,竟是自己的儿妇,披着军装,跟着共产 党高翔回来了,他赶紧把小旗一卷,挟在胳膊底下,低头回家,从此就没有起炕。他的女人见他 愁眉不展,怕闷出病来,就劝他到外边转转。田大瞎子斥打她说:“你不要管我!还有什么地方 可以去?连自己的儿妇都跟了他们,我还有脸出门见人!” “提那个不要脸的东西干什么?”他的女人咬着牙说,“只当她死了,耀武回来我二话不 说,就叫他写休书散了她!”“这不用你操心!”田大瞎子说,“等不到你儿子回来,她就不是你 家的人了!” 风沙吹打着新糊的窗纸,河滩里开大会的声音,一阵一阵地扑到屋里来。田大瞎子说:“他 们又要造反。去!把大门插上,我懒得听这种声音!” 他的女人刚要爬下炕来去插门,小做活儿的芒种,穿着一身新军装,背着一支大枪进来 了,直家的立在正当屋。田大瞎子的女人又爬回去了
海拔。 D.攀登珠峰时,气压低,缺氧,人体需进行-系列的调节,才能够适应高原的生活与各种. 活动。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电影《攀登者》对 1960 年的这一次攀登过程着墨不多,而将其与 1975 年中国登山人的 光荣与奋斗融在一起。 B.中国早期的攀登者在珠峰第二台阶处留下的“中国梯”,为世界后来所有珠峰攀登者都 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 C.海拔越高,环境越恶劣,攀登的困难也就越大,所以随着海拔的升高,营地之间的海拔高 度差也就越来越小。 D.人体内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数量增加到--定的限度之后会发生--系列不良反应,所以 到了高原不能剧烈活动。 6.我国两代珠峰攀登者在登顶过程中克服了哪些困难?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风云初记(节选) 孙犁 田大瞎子这几天,整天躺在炕上,茶饭无心。那天听见汽车叫,他以为是日本人来了,抓起 小太阳旗儿就往街上跑,唯恐欢迎得迟了。到街上一看,竟是自己的儿妇,披着军装,跟着共产 党高翔回来了,他赶紧把小旗一卷,挟在胳膊底下,低头回家,从此就没有起炕。他的女人见他 愁眉不展,怕闷出病来,就劝他到外边转转。田大瞎子斥打她说:“你不要管我!还有什么地方 可以去?连自己的儿妇都跟了他们,我还有脸出门见人!” “提那个不要脸的东西干什么?”他的女人咬着牙说,“只当她死了,耀武回来我二话不 说,就叫他写休书散了她!”“这不用你操心!”田大瞎子说,“等不到你儿子回来,她就不是你 家的人了!” 风沙吹打着新糊的窗纸,河滩里开大会的声音,一阵一阵地扑到屋里来。田大瞎子说:“他 们又要造反。去!把大门插上,我懒得听这种声音!” 他的女人刚要爬下炕来去插门,小做活儿的芒种,穿着一身新军装,背着一支大枪进来 了,直家的立在正当屋。田大瞎子的女人又爬回去了
“你这是干什么?”田大瞎子直起身来,唬着脸问。“当家的!”芒种笑着说,“我不给你干 了,我报上名当兵了!” “唉!”田大瞎子吃了一惊,着急地说,“你这孩子,你怎么事先也不说一声儿!” “怎么又怪我?”芒种说,“你不是早就说,今年冬里活儿少,人多用不开,叫我想别的活路 儿吗 我是叫你找个安分守己的事由儿,”田大瞎子挤着那一只失去光明的眼,"谁叫你跟他 们胡闹去?他们净是什么人,你还不知道?会有什么好下场,说不定哪天日本人过来了,弄个风 毛五散斩尽杀绝哩!你是个正经受苦的孩子,听我的话,把衣裳扒下来,把枪还了他们去!我天 大困难,也养得起你。咱们东伙一场,平日我又看你这小人儿本分,我才这样劝你,要是别人, 我管他死活哩!” 芒种正在高兴头.上,听田大瞎子这样一说,女当家的也帮着腔儿,脸色和口气儿又是这么 亲热,心里就有点儿拿不定主意,慢吞吞地说:“那怎么行哩,我已经报上名了,谁也看见我背 上枪了!” 田大瞎子说:“那怕什么,你就说当家的不让你干这个!”紧接着又摆手,“不要这么说! 你还是说你自己不乐意!” “我乐意!”芒种的心定下来,“我不听你们的话,死活是我自已找的,也不用你们心痛 把我的活儿钱算一算吧!” 田大瞎子的脸一下子焦黄了,大声说:“你怎么敢不听话!你不听我的话,我一个大子也不 给你! 芒种也火了,说:“收起你那大气儿来吧,不给我活儿钱,看你敢!”扶了扶肩上的枪,一摔 风帘走了 女当家的张了张嘴说:“你看,你看,这不是反了吗?” 田大瞎子冲着她喊叫:“这你才知道啊!” 芒种从里院出来,到了牲口棚。老常刚刚耕地回来,蹲在门口擦犁杖,老温在屋里给牲口拌 草,一见芒种这身打扮,就都笑着说:“好孩子,有出息,说干就干!” 芒种也笑着说:“我来和你们辞个行儿。咱们就了几年伴,多亏你们照看我,教导我。” 老常说:“教导了你什么,教导你出傻力气受苦罢了,从今以后,你算跳出去了,有了好事由 儿,别忘了我们就行了。” 老温说:“芒种,听我说两句:咱们兄弟两个,这几年黑间白日在一块,虽说没有大不对辙 儿,也有个不断的小狗齜牙儿。这些小过节,我想你也不会记在心里,这不是你就要走了,没有
“你这是干什么?”田大瞎子直起身来,唬着脸问。“当家的!”芒种笑着说,“我不给你干 了,我报上名当兵了!” “唉!”田大瞎子吃了一惊,着急地说,“你这孩子,你怎么事先也不说一声儿!” “怎么又怪我?”芒种说,“你不是早就说,今年冬里活儿少,人多用不开,叫我想别的活路 儿吗!” “我是叫你找个安分守己的事由儿,”田大瞎子挤着那一只失去光明的眼, "谁叫你跟他 们胡闹去?他们净是什么人,你还不知道?会有什么好下场,说不定哪天日本人过来了,弄个风 毛五散斩尽杀绝哩!你是个正经受苦的孩子,听我的话,把衣裳扒下来,把枪还了他们去!我天 大困难,也养得起你。咱们东伙一场,平日我又看你这小人儿本分,我才这样劝你,要是别人, 我管他死活哩!” 芒种正在高兴头.上,听田大瞎子这样一说,女当家的也帮着腔儿,脸色和口气儿又是这么 亲热,心里就有点儿拿不定主意,慢吞吞地说:“那怎么行哩,我已经报上名了,谁也看见我背 上枪了!” 田大瞎子说:“那怕什么,你就说当家的不让你干这个!”紧接着又摆手,“不要这么说! 你还是说你自己不乐意!” “我乐意!”芒种的心定下来,“我不听你们的话,死活是我自已找的,也不用你们心痛, 把我的活儿钱算一算吧!” 田大瞎子的脸一下子焦黄了,大声说:“你怎么敢不听话!你不听我的话,我一个大子也不 给你!" 芒种也火了,说:“收起你那大气儿来吧,不给我活儿钱,看你敢!”扶了扶肩上的枪,一摔 风帘走了。 女当家的张了张嘴说:“你看,你看,这不是反了吗?” 田大瞎子冲着她喊叫:“这你才知道啊!” 芒种从里院出来,到了牲口棚。老常刚刚耕地回来,蹲在门口擦犁杖,老温在屋里给牲口拌 草,一见芒种这身打扮,就都笑着说:“好孩子,有出息,说干就干!” 芒种也笑着说:“我来和你们辞个行儿。咱们就了几年伴,多亏你们照看我,教导我。” 老常说:“教导了你什么,教导你出傻力气受苦罢了,从今以后,你算跳出去了,有了好事由 儿,别忘了我们就行了。” 老温说:“芒种,听我说两句:咱们兄弟两个,这几年黑间白日在一块,虽说没有大不对辙 儿,也有个不断的小狗龇牙儿。这些小过节,我想你也不会记在心里,这不是你就要走了,没有
别的,咱弟兄们得再喝两盅儿。” 老常说:“不要叫他喝酒了。家有家规,铺有铺规,军有军规,既然干了这个,就好性干, 不要跟坏人学,要跟好人学,吃苦在前,享受靠后,出心要正,做事要稳,不眼馋,不话多,不爱 惜小便宜,不欺侮老百姓。芒种,你记着我这几句话吧!” 老温笑着说:“你这都是家常老理儿,军队上不一定用得着。 芒种说:“用得着,我都记在心里了。” 他觉得两眼发酸,就滴了几滴眼泪。老常说:“走吧,别耽误着了!” 芒种又拿起笤帚来,给他们扫了扫屋子,扫了扫炕,挑起水梢到井台上打回一担水,老温赶 紧拦着说:“快走,这些事儿留着我干吧!” 芒种在长工屋牲口棚里转了几转,在场院里站了一下,望了望紧闭的二门,才和老伙计们 珍重告别,走出了田大瞎子的庄院。 这是一九三七年的初冬:四野肃杀。一个十八岁的农民,开始跨到自由的天地里来。留在 他身后的,是长年吃不饱穿不暖的血汗生活,是到老来,没有屋子也没有地、像一只衰老的牲 口一样,叫人家扔了出来的命运。从这一天起,他成了人民的战士,他要和祖国一块儿经历这 段艰苦的、光荣的时期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篇写田大瞎子的两个动作非常传神:“抓起小太阳旗”表现了他卑躬屈膝的奴才相 把小旗一卷”则表现他在抗日战士面前的恐惧心理。 B.“把大门插上,我懒得听这种声音”,田大瞎子这句话从侧面表现出在河滩里开的大会是在 进行抗日宣传和动员,芒种参军也印证了这一点。 C.田大瞎子发现芒种参加了抗日队伍,便对他连哄带吓,此刻,芒种心理上产生了一丝波动, 但最终还是坚定决心,离开田家,投身抗日。 D.小说中的人物语言富有个性,如田大瞎子的阴险狠毒、哄骗欺蒙,芒种的虽有犹豫但坚决果 断,老温的宽宏大量,老常的谆谆教诲。 8.芒种、老常(老温)、田大瞎子,在小说中分别代表着哪种不同类型的人物?请结合小说简要 概括。(6分) 9小说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古代诗文阅读(34分}
别的,咱弟兄们得再喝两盅儿。” 老常说:“不要叫他喝酒了。家有家规,铺有铺规,军有军规,既然干了这个,就好性干, 不要跟坏人学,要跟好人学,吃苦在前,享受靠后,出心要正,做事要稳,不眼馋,不话多,不爱 惜小便宜,不欺侮老百姓。芒种,你记着我这几句话吧!” 老温笑着说:“你这都是家常老理儿,军队上不一定用得着。” 芒种说:“用得着,我都记在心里了。” 他觉得两眼发酸,就滴了几滴眼泪。老常说:“走吧,别耽误着了!” 芒种又拿起笤帚来,给他们扫了扫屋子,扫了扫炕,挑起水梢到井台上打回一担水,老温赶 紧拦着说:“快走,这些事儿留着我干吧!” 芒种在长工屋牲口棚里转了几转,在场院里站了一下,望了望紧闭的二门,才和老伙计们 珍重告别,走出了田大瞎子的庄院。 这是一九三七年的初冬:四野肃杀。一个十八岁的农民,开始跨到自由的天地里来。留在 他身后的,是长年吃不饱穿不暖的血汗生活,是到老来,没有屋子也没有地、像一只衰老的牲 口一样,叫人家扔了出来的命运。从这一天起,他成了人民的战士,他要和祖国一块儿经历这 一段艰苦的、光荣的时期。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开篇写田大瞎子的两个动作非常传神:“抓起小太阳旗”表现了他卑躬屈膝的奴才相; “把小旗一卷”则表现他在抗日战士面前的恐惧心理。 B.“把大门插上,我懒得听这种声音”,田大瞎子这句话从侧面表现出在河滩里开的大会是在 进行抗日宣传和动员,芒种参军也印证了这一点。 C.田大瞎子发现芒种参加了抗日队伍,便对他连哄带吓,此刻,芒种心理上产生了一丝波动, 但最终还是坚定决心,离开田家,投身抗日。 D.小说中的人物语言富有个性,如田大瞎子的阴险狠毒、哄骗欺蒙,芒种的虽有犹豫但坚决果 断,老温的宽宏大量,老常的谆谆教诲。 8.芒种、老常(老温)、田大瞎子,在小说中分别代表着哪种不同类型的人物?请结合小说简要 概括。(6 分) 9.小说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田蚧,孝景王皇后同母弟也,生长陵。窦婴已为大将军,方盛,蚧为诸曹郎,未贵,往来 侍酒婴所,跪起如子姓。及孝景晚节,蚧益贵幸,为中大夫。辩有口,学《盘盂》诸书,王皇后 贤之。孝景崩,武帝即位,蚧以舅封为武安侯。蚧新用事,卑下宾客,进名士家居者贵之,欲以 倾诸将相。上所填抚,多蚧宾客计策。会丞相卫绾病免,上议置丞相、太尉。藉福说蚧曰 “魏其侯°贵久矣,素天下士归之。今将军初兴未如。即上以将军为相,必让魏其。魏其为 相,将军必为太尉。太尉、相尊等耳,有让贤名。”蚧乃微言太后风上,于是乃以婴为丞相,蚧 为太尉。建元二年,御史大夫赵绾请毋奏事东宫。窦太后大怒,曰:“此欲复为新垣平邪?”乃 罢逐赵绾王臧,而免丞相婴、太尉蚧,婴、蚧以侯家居。蚧虽不任职,以王太后故亲幸;数言事, 多效,十吏趋势利者皆去婴而归蚧。六年,窦太后崩,上初即位,富于春秋,蚧以肺附为相, 非痛折节以礼屈之,天下不肃。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权移主上。上乃曰:“君除吏尽未?吾亦 欲除吏!”尝请考工地益宅,上怒曰:“遂取武库!”是后乃退。婴与蚧有卻。蚧已罢朝,出止 车门,召御史大夫安国载,怒曰:“与长孺②共一秃翁,何为首鼠两端?”安国良久谓蚧曰:“夫 魏其毁君,君当免冠解印绶归,如此,上必多君有让,不废君。今人毁君,君亦毁之,何其无大体 也?”蚣貝争时魚不知战此六年春蚣疾一身尽痕惹有走煮联服榭罪上使视鬼煮贍之貝魏基 侯与漢去共守貧欲杀之意死a (节选自《汉书●窦田灌韩传》) [注]⑩①魏其侯:窦婴。②长孺:韩安国,字长部。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3分) A.蚧谢曰/争时/争不知出此/六年春/蛤疾一身/尽痛/若有击者/呼服谢罪/上使视鬼者瞻之 /曰/魏其侯与灌夫共守/答欲杀之/ B.蚧谢曰/争时争/不知出此/六年春/蚧疾/一身尽痛/若有击者/呼服谢罪/上使视鬼者瞻之 /曰/魏其侯与灌夫共守/答欲杀之/ C.蚧谢曰/争时争/不知出此/六年春/蚧疾/一身尽痛/若有击者呼服/谢罪/上使视鬼者瞻之 /曰/魏其侯与灌夫共守/笞欲杀之/ D.蚧谢曰/争时争/不知出此/六年春/蛤疾/一身尽痛/若有击者/呼服谢罪/上使视鬼者瞻之 曰/魏其侯与灌夫/共守答/欲杀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宾客,古代时投靠在贵族、官僚豪强门下的一种非同宗的依附者,有时也称客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田蚡,孝景王皇后同母弟也,生长陵。窦婴已为大将军,方盛, 蚡为诸曹郎,未贵,往来 侍酒婴所,跪起如子姓。及孝景晚节, 蚡益贵幸,为中大夫。辩有口,学《盘盂》诸书,王皇后 贤之。孝景崩,武帝即位, 蚡以舅封为武安侯。蚡新用事,卑下宾客..,进名士家居者贵之,欲以 倾诸将相。上所填抚, 多蚡宾客计策。会丞相卫绾病免,上议置丞相、太尉..。藉福说蚡曰: “魏其侯①贵久矣,素天下士归之。今将军初兴,未如。即上以将军为相,必让魏其。魏其为 相,将军必为太尉。太尉、相尊等耳,有让贤名。”蚡乃微言太后风上,于是乃以婴为丞相, 蚡 为太尉。建元二年,御史大夫赵绾请毋奏事东宫..。窦太后大怒,曰:“此欲复为新垣平邪?”乃 罢逐赵绾王臧,而免丞相婴、太尉蚡,婴、蚡以侯家居。蚡虽不任职,以王太后故亲幸;数言事, 多效,士吏趋势利者皆去婴而归蚡。六年,窦太后崩,上初即位,富于春秋, 蚡以肺附为相, 非痛折节以礼屈之,天下不肃。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权移主上。上乃曰:“君除吏尽未?吾亦 欲除吏!”尝请考工地益宅,上怒曰:“遂取武库..!”是后乃退。婴与蚡有卻。蚡已罢朝,出止 车门,召御史大夫安国载,怒曰:“与长孺②共一秃翁,何为首鼠两端?”安国良久谓蚡曰:“夫 魏其毁君,君当免冠解印绶归,如此,上必多君有让,不废君。今人毁君,君亦毁之,何其无大体 也?”蚡谢曰争时争不知出此六年春蚡疾一身尽痛若有击者呼服谢罪上使视鬼者瞻之曰魏其 侯与灌夫共守笞欲杀之竟死。 (节选自《汉书●窦田灌韩传》) [注]①魏其侯:窦婴。②长孺:韩安国,字长部。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3 分) A. 蚡谢曰/争时/争不知出此/六年春/蛤疾一身/尽痛/若有击者/呼服谢罪/上使视鬼者瞻之 /曰/魏其侯与灌夫共守/答欲杀之/ B. 蚡谢曰/争时争/不知出此/六年春/蚧疾/一身尽痛/若有击者/呼服谢罪/上使视鬼者瞻之 /曰/魏其侯与灌夫共守/答欲杀之/ C. 蚡谢曰/争时争/不知出此/六年春/蚧疾/一身尽痛/若有击者呼服/谢罪/上使视鬼者瞻之 /曰/魏其侯与灌夫共守/笞欲杀之/ D. 蚡谢曰/争时争/不知出此/六年春/蛤疾/一身尽痛/若有击者/呼服谢罪/上使视鬼者瞻之 曰/魏其侯与灌夫/共守答/欲杀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宾客,古代时投靠在贵族、官僚豪强门下的一种非同宗的依附者,有时也称客
B.太尉,官职,始设于秦朝,掌管军事,汉沿袭秦制,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 C.东宫,一般解释指封建时代太子所居住的宫殿,借指太子。本文指的是太后居处 D.武库,汉朝指收藏文书、钱币、财物和兵器的地方,与“府库”的意思完全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田蚧出身显贵,一度颇受宠信。他是汉景帝王皇后的弟弟,最初他的官位远不如窦 婴,但到了汉景帝晚年,越来越受到宠信,当上中大夫 B.田蚧信任宾客,行事考虑周密。他的宾客藉福给他分析了他与魏其侯的不同,认为他 担任太尉一一职更好,一举两得,于是他暗中找太后活动。 C.田蚧大权在握,目中没有皇帝。他出任丞相后,权力越来越集中在他手中,任用级别较 高的官员,完全自己做主,惹怒皇帝后才彻底改变。 D.田蚧挟嫌报复,终被安国劝止。他与窦婴不和,他埋怨韩安国不与自己联手整治窦婴, 韩安国给他讲了一番大道理,他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将军初兴,未如,即上以将军为相,必让魏其 (2)数言事,多效,士吏趋势利者皆去婴而归蚧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听安万普吹瘠篥中歌(节选) 李颀 枯桑老柏寒飕飑,九雏鸣凤乱啾啾。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 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服新 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 [注]⑩①嬸篥(bil);簧管古乐器,似唢呐,以竹为主,上开八孔,管口插有芦制的哨子。汉代由 西域传入,今巳失传。②渔阳掺:渔阳一带的民间鼓曲名。③杨柳:指古曲名《折杨柳》。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与《李凭箜篌引》一样都是古体诗,题目中的“歌”是诗体标志
B.太尉,官职,始设于秦朝,掌管军事,汉沿袭秦制,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 C.东宫,一般解释指封建时代太子所居住的宫殿,借指太子。本文指的是太后居处。 D.武库,汉朝指收藏文书、钱币、财物和兵器的地方,与“府库”的意思完全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田蚡出身显贵,一度颇受宠信。他是汉景帝王皇后的弟弟,最初他的官位远不如窦 婴,但到了汉景帝晚年,越来越受到宠信,当上中大夫。 B.田蚡信任宾客,行事考虑周密。他的宾客藉福给他分析了他与魏其侯的不同,认为他 担任太尉-一职更好,一举两得,于是他暗中找太后活动。 C.田蚡大权在握,目中没有皇帝。他出任丞相后,权力越来越集中在他手中,任用级别较 高的官员,完全自己做主,惹怒皇帝后才彻底改变。 D.田蚡挟嫌报复,终被安国劝止。他与窦婴不和,他埋怨韩安国不与自己联手整治窦婴, 韩安国给他讲了一番大道理,他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今将军初兴,未如,即上以将军为相,必让魏其。 (2)数言事,多效,士吏趋势利者皆去婴而归蚡。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听安万普吹觱篥①中歌(节选) 李颀 枯桑老柏寒飕飑,九雏鸣凤乱啾啾。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忽然更作渔阳掺② ,黄云萧条白日暗。 变调如闻杨柳③春,上林繁花照服新。 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 [注]①觱篥(bìlì);簧管古乐器,似唢呐,以竹为主,上开八孔,管口插有芦制的哨子。汉代由 西域传入,今巳失传。②渔阳掺:渔阳一带的民间鼓曲名。③杨柳:指古曲名《折杨柳》。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这首诗与《李凭箜篌引》一样都是古体诗,题目中的“歌”是诗体标志
B.前四句用不同的喻体描写了吹奏篥的曲调特点,将抽象的乐音具体化。 C.诗人善于借曲写曲,用《渔阳掺》和《折杨柳》唤起读者对篥曲的联想。 D.除夕之夜,诗人听到美妙的緒篥曲,悲从中来,流露出借酒浇愁的情绪。 15安万善吹篥的乐曲旋律有怎样的变化?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左传·曹刿论战》中,在战胜齐国军队后,曹刿回答鲁庄公最终追击齐军的理由是 (2)白居易《琵琶行》中,“ ”两句通过指法变化和曲目的难 度来表现琵琶女高超的弹奏技艺。 (3)苏轼《赤壁赋》中“ ”两句,写出了王勃《滕王阁 序》中“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气象。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恒心如擎,我们党始终心无旁骛、万众一心、持之以恒奋斗近百年,中华巨龙已经插上翅 膀,但唱衰之声总是 “改革陷入停滞”“经济_”“中美贸易战前景堪忧” 面对那些有意无意为中国“量身订制”的预言,我们党心无二用,不为所扰,不为暗 流所动,乱云飞渡仍从容。屡创辉煌的系列奇迹成为中国无声的证词,钢铁般的事实堵住了 流言蜚语的嘴。实现中国梦,贵在有恒。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觉承载实现民族复 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一心一意为人民“计长远”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恒心铸就康庄大道,()。新中国七十载风华正茂, 鹏程三万里再出发,我们党恒心如擎,托起中华巨龙腾飞的翅膀,伟大的中华民族必将 新时代的美丽画卷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项是(3分) A此起彼伏 软着陆 抒写 B此起彼伏 硬着陆 噪音 书写 C此消彼长 硬着陆 声音 书写 D.此消彼长 软着陆 抒写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B.前四句用不同的喻体描写了吹奏觱篥的曲调特点,将抽象的乐音具体化。 C.诗人善于借曲写曲,用《渔阳掺》和《折杨柳》唤起读者对觱篥曲的联想。 D.除夕之夜,诗人听到美妙的觱篥曲,悲从中来,流露出借酒浇愁的情绪。 15.安万善吹觱篥的乐曲旋律有怎样的变化?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左传·曹刿论战》中,在战胜齐国军队后,曹刿回答鲁庄公最终追击齐军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指法变化和曲目的难 度来表现琵琶女高超的弹奏技艺。 (3)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王勃《滕王阁 序》中“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气象。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恒心如擎,我们党始终心无旁骛、万众一心、持之以恒奋斗近百年,中华巨龙已经插上翅 膀,但唱衰之声总是_________,“改革陷入停滞”“经济_______”“中美贸易战前景堪忧”.... 面对那些有意无意为中国“量身订制”的预言,我们党心无二用,不为______所扰,不为暗 流所动,乱云飞渡仍从容。屡创辉煌的系列奇迹成为中国无声的证词,钢铁般的事实堵住了 流言蜚语的嘴。实现中国梦,贵在有恒。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觉承载实现民族复 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一心一意为人民“计长远”。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恒心铸就康庄大道,( )。新中国七十载风华正茂, 鹏程三万里再出发,我们党恒心如擎,托起中华巨龙腾飞的翅膀,伟大的中华民族必将 ________新时代的美丽画卷。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 -项是(3 分) A.此起彼伏 软着陆 噪音 抒写 B.此起彼伏 硬着陆 噪音 书写 C.此消彼长 硬着陆 声音 书写 D.此消彼长 软着陆 声音 抒写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