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一中2015年下学期高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参考答案 1.(3分)B【解析】“从社会的视角看”错,原文第一段中说“从国家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有序’的 价值追求”,应该是“从国家的视角看”而不是“从社会的视角看 2.(3分)C【解析】“中国礼仪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错,原文说“将礼仪文化中 蕴含的向善、为和、有序的价值观念,放进现代文化的框架下进行科学的阐释,就可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使之与友善、和谐、文明、法制等现代价值观念相联系,成为涵养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礼 仪文化中蕴含的向善、为和、有序的价值观念”和“礼仪文化”不是一个概念 3.(3分)B【解析】“我们应该将中国礼仪文化和西方礼仪文化有机地结合”错,原文说“我们应该将自 律和他律有机地结合”,而“自律”和“中国礼仪文化”不是一个概念,“他律”和“西方礼仪文化”也 不是一个概念。4.(3分)D5.(3分)C徙:此处意为调职。6.(3分)D韩安国援引临江 王之事,是想告诫梁孝王不能以私乱公。7.翻译(10分)答案:(1)韩安国说:“死灰难道就不会复燃 吗?”田甲说:“要是再燃烧就撒一泡尿浇灭它。”(“独……平”,难道…吗?然,通“燃”。即, 就。溺,古“尿”字,这里是“撒一泡尿浇灭”。各1分。句意1分 2)主上受到耻辱臣下罪当该死。大王没有奷的臣下,所以事情才纷乱到这种地步。现在既然抓不到公孙 、羊胜,请让我向您辞别,并赐我自杀(“故”,所以。“纷纷”,纷乱,杂乱。“不得”,不能抓到 “请辞”一句添加“我”。以上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御史大夫韩安国,是梁国成安县人,后迁居睢阳。侍奉梁孝王,担任中大夫。吴楚七国叛乱时,梁孝王派 韩安国和张羽担任将军,在东线抵御吴国的军队。因为张羽奋力作战,韩安国稳固防守,因此吴军不能越过梁国的防线。吴 楚叛乱平息,韩安国、张羽的名声从此显扬。 后来韩安国因犯法被判罪,蒙县的狱吏田甲侮辱韩安国。韩安国说:“死灰难道就不会复燃吗?”田甲说:“要是再燃烧 就撒一泡尿浇灭它。”过了不久,汉朝廷派使者任命韩安国为梁国内史。从囚徒中起家担任二千石级的官员。田甲弃官逃跑 了。韩安国说:“田甲不回来就任,我就要夷灭你的宗族。”田甲便脱衣露胸前去谢罪。韩安国笑着说:“你可以撒尿了 像你们这些人值得我惩办吗?”最后友好地对待他。 梁国内史空缺之际,梁孝王刚刚延揽来齐人公孙诡,很喜欢他,打算请求任命他为内史。窦太后听到了,于是就命令梁 王仼命韩安国做内史。公孙诡、羊胜游说梁孝王,要求他向汉景帝请求做皇位继承人和增加封地的事,恐怕朝廷大臣不肯 答应就暗地里派人行刺当权的谋臣。以至杀害了原吴国国相袁盎,汉景帝便听到了公孙诡、羊胜等人的谋划,于是派使者务 必捉拿到公孙诡、羊胜。汉派使者十批来到梁国,自梁国国相以下全国大搜查一个多月还是没有抓到。内史韩安国听到公孙 诡、羊胜隐藏在梁孝王宫中,韩安国入宫进见梁孝王,哭着说:“主上受到耻辱臣下罪当该死。大王没有好的臣下所以事情 才紊乱到这种地步。现在既然抓不到公孙诡、羊胜,请让我向您辞别,并赐我自杀。”梁孝王说:“你何必这样呢?”韩安 因眼泪滚滚而下,说道:“临江王是嫡长太子,只因为他母亲一句话的过错就被废黜降为临江王:又因建宫室时侵占了祖庙 墙内空地的事,终于自杀于中尉府中。为什么这样呢?因为治理天下终究不能因私情而损害公事。俗话说:‘即使是亲生父 亲怎么知道他不会变成老虎?即使是亲兄弟怎么知道他不会变成恶狼?’现在大王您位列诸侯却听信一个邪恶臣子的虚妄言 论,违反了皇上的禁令,阻挠了彰明法纪。皇上因为太后的缘故,不忍心用法令来对付您。太后日夜哭泣,希望大王能自己 改过,可是大王最终也不能觉悟。假如太后突然逝世,大王您还能依靠谁呢?”话还没有说完,梁孝王痛哭流涕,感谢韩安 国说:“我现在就交出公孙诡、羊胜。”公孙诡、羊胜两人自杀。汉朝廷的使者回去报告了情况,梁国的事情都得到了解决 这是韩安国的力量啊 韩安国担任御史大夫四年多,丞相田蚧死了,韩安国代理丞相的职务,给皇帝导引车驾时堕下车,跌跛了脚。天子商量 任命丞相,打算任用韩安国,派人去看望他,脚跛得很厉害,于是改用平棘侯薛泽担任丞相。韩安国因病免职几个月,跛脚 好了,皇上又任命韩安国担任中尉。一年多后,调任卫尉……韩安国在元朔二年(前127年)中去世。 8.(5分)【参考答案】两诗描写的画面都雄浑壮阔,气魄宏大;都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都采用融情于 景的抒情方式。(3分)《使至塞上》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 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大漠孤烟直, 日圆”一联,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的劲拔、坚毅之 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一“圆”字,给人以感伤印象的
1 怀化市一中 2015 年下学期高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参考答案 1.(3 分)B【解析】“从社会的视角看”错,原文第一段中说“从国家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有序’的 价值追求”,应该是“从国家的视角看”而不是“从社会的视角看”。 2.(3 分)C【解析】“中国礼仪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错,原文说“将礼仪文化中 蕴含的向善、为和、有序的价值观念,放进现代文化的框架下进行科学的阐释,就可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使之与友善、和谐、文明、法制等现代价值观念相联系,成为涵养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礼 仪文化中蕴含的向善、为和、有序的价值观念”和“礼仪文化”不是一个概念。 3.(3 分)B【解析】“我们应该将中国礼仪文化和西方礼仪文化有机地结合”错,原文说“我们应该将自 律和他律有机地结合”,而“自律”和“中国礼仪文化”不是一个概念,“他律”和“西方礼仪文化”也 不是一个概念。 4.(3 分)D 5.(3 分)C 徙:此处意为调职。 6. (3 分)D 韩安国援引临江 王之事,是想告诫梁孝王不能以私乱公。7.翻译(10 分)答案:(1)韩安国说:“死灰难道就不会复燃 吗?”田甲说:“要是再燃烧就撒一泡尿浇灭它。”( “独……乎”,难道……吗?然,通“燃”。即, 就。溺,古“尿”字,这里是“撒一泡尿浇灭”。各 1 分。句意 1 分。) (2)主上受到耻辱臣下罪当该死。大王没有好的臣下,所以事情才纷乱到这种地步。现在既然抓不到公孙 诡、羊胜,请让我向您辞别,并赐我自杀(“故”,所以。“纷纷”,纷乱,杂乱。“不得”,不能抓到。 “请辞”一句添加“我”。以上各 1 分。句意,1 分) 【参考译文】:御史大夫韩安国,是梁国成安县人,后迁居睢阳。侍奉梁孝王,担任中大夫。吴楚七国叛乱时,梁孝王派 韩安国和张羽担任将军,在东线抵御吴国的军队。因为张羽奋力作战,韩安国稳固防守,因此吴军不能越过梁国的防线。吴 楚叛乱平息,韩安国、张羽的名声从此显扬。 后来韩安国因犯法被判罪,蒙县的狱吏田甲侮辱韩安国。韩安国说:“死灰难道就不会复燃吗?”田甲说:“要是再燃烧 就撒一泡尿浇灭它。”过了不久,汉朝廷派使者任命韩安国为梁国内史。从囚徒中起家担任二千石级的官员。田甲弃官逃跑 了。韩安国说:“田甲不回来就任,我就要夷灭你的宗族。”田甲便脱衣露胸前去谢罪。韩安国笑着说:“你可以撒尿了! 像你们这些人值得我惩办吗?”最后友好地对待他。 梁国内史空缺之际,梁孝王刚刚延揽来齐人公孙诡,很喜欢他,打算请求任命他为内史。窦太后听到了,于是就命令梁 孝王任命韩安国做内史。公孙诡、羊胜游说梁孝王,要求他向汉景帝请求做皇位继承人和增加封地的事,恐怕朝廷大臣不肯 答应就暗地里派人行刺当权的谋臣。以至杀害了原吴国国相袁盎,汉景帝便听到了公孙诡、羊胜等人的谋划,于是派使者务 必捉拿到公孙诡、羊胜。汉派使者十批来到梁国,自梁国国相以下全国大搜查一个多月还是没有抓到。内史韩安国听到公孙 诡、羊胜隐藏在梁孝王宫中,韩安国入宫进见梁孝王,哭着说:“主上受到耻辱臣下罪当该死。大王没有好的臣下所以事情 才紊乱到这种地步。现在既然抓不到公孙诡、羊胜,请让我向您辞别,并赐我自杀。”梁孝王说:“你何必这样呢?”韩安 国眼泪滚滚而下,说道:“临江王是嫡长太子,只因为他母亲一句话的过错就被废黜降为临江王;又因建宫室时侵占了祖庙 墙内空地的事,终于自杀于中尉府中。为什么这样呢?因为治理天下终究不能因私情而损害公事。俗话说:‘即使是亲生父 亲怎么知道他不会变成老虎?即使是亲兄弟怎么知道他不会变成恶狼?’现在大王您位列诸侯却听信一个邪恶臣子的虚妄言 论,违反了皇上的禁令,阻挠了彰明法纪。皇上因为太后的缘故,不忍心用法令来对付您。太后日夜哭泣,希望大王能自己 改过,可是大王最终也不能觉悟。假如太后突然逝世,大王您还能依靠谁呢?”话还没有说完,梁孝王痛哭流涕,感谢韩安 国说:“我现在就交出公孙诡、羊胜。”公孙诡、羊胜两人自杀。汉朝廷的使者回去报告了情况,梁国的事情都得到了解决, 这是韩安国的力量啊。 韩安国担任御史大夫四年多,丞相田蚡死了,韩安国代理丞相的职务,给皇帝导引车驾时堕下车,跌跛了脚。天子商量 任命丞相,打算任用韩安国,派人去看望他,脚跛得很厉害,于是改用平棘侯薛泽担任丞相。韩安国因病免职几个月,跛脚 好了,皇上又任命韩安国担任中尉。一年多后,调任卫尉……韩安国在元朔二年(前 127 年)中去世。 8.(5 分)【参考答案】两诗描写的画面都雄浑壮阔,气魄宏大;都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都采用融情于 景的抒情方式。(3 分)《使至塞上》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 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的劲拔、坚毅之 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一“圆”字,给人以感伤印象的
落日却变得亲切温暖而又苍茫。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把诗人自己的孤寂情绪 j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1分)《汉江临泛》“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 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明明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却说是前面的城郭在水面上 浮动:明明是波涛汹涌,浪拍云天,却说成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诗人用动与諍的错觉,进一步渲染了磅礴水势。“浮”、“动” 两个动词用得极妙,使笔下之景活起来了,同时诗人泛舟江上的怡然自得的心态也表现出来了。(1分 9.(6分)【参考答案】第一问:“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诗人直抒胸臆要与山简共谋一醉,流露 山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表达了留恋山水的志趣,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3分)第二问:尾联的情感 融合在前面的景色描绘之中,情景交融。(3分) 10.(每小句1分)(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涇。(2)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 是朱颜改。11.(5分)答D给3分,答C给2分,答A给1分,答B、E不给分。 12、(6分)①“盲老人”眼睛虽盲,心却不盲,他能听出姑娘的犹豫和无奈:②女主人公眼睛明亮,心却 “盲”了,拿盲老人的钱为自己解困:③引发社会对不同“盲者”的关注与思考。(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3、(6分)①坚持自立,街头卖艺维持生计,挺直腰杆做人:②朴实善良,帮助别人脱离困境,不求回报 ③洞明世事,敏锐发现姑娘窘境,予以帮助,拒绝承认施恩于人。(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4、(8分)具体分析:第一次是“明静辽远的坠胡声响起来”,唤起回忆,引发询问:第二次是“那淡远空 明的坠胡曲调却渐渐清晰起来”“坠胡的曲调时远时近,不绝如缕”,引出对四年前情景的描述:第三次是 “那琴声淡若流云,清如溪水”,突出盲老人的淡远明净的心灵:第四次是“那辽远的坠胡声又在她的耳边 悠悠响起”,表明姑娘报答老人的愿望强烈而迫切。(任选三次,每次2分)效果:四次描写,回忆与现 实交替,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丰富了人物形象。(2分,意思对即可) 15.B(目不转睛是形容注意力集中,第①句中用来表现人物看剧本时凝神专注。目不斜视是形容态度严肃, 遵守规矩,不左右乱看。第②句中用来表现人物神情严肃庄重,与前文“正襟危坐”语境一致。目不窥园 是用来形容埋头读书,专心致志地苦学,与第③句中“所学的那个专业”语意契合。) 16.A(B.句式杂糅。应为“本着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或“以于法周延、于事简便为原则”。C成 分残缺。“唱衰中国”后加“的依据”。D成分赘余。“超过了一亿多人”表意重复,去掉“多”或把“超 过了”改成“有”)(3分) 17.A先思考,再行动,故“多点换位思考,三思而后行”,而“想深、想透”更进一步,所以放在最后。(3分) 18.【参考答案】(1)啸可以用来传情达意。(2)其中阮籍的啸歌最为著名。(3)推究其能够成为啸 歌的名家高手的原因。(填对一处给1分,填对二处给3分,填对三处给5分。意思对即可。) 19、【参考答案】标志的整体构图为心的造型,同时也是英文“青年”的第一个字母Y:图案中央既是手, 也是鸽子的造型。寓意为中国青年志愿者向社会上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们奉献一片爱心,伸出友爱之手,表 现青年志愿者“热情献社会:真情暖人心”的主题。(答出构图要素,给2分:答出寓意,给3分:句子 通顺,给1分。字数不符合要求,酌情扣分。) 20、【作文文题解析】这是一篇取材于现实的新材料作文。材料叙述的事实分为五个阶段:郝同学出言不逊:孙教授看 到后提醒:郝同学又发布了类似言论:孙教授宣布与之断绝师生关系:学校评估“断绝”的合理性。综合起来看,材料的中 心内容是:孙教授宣布与郝同学断绝师生关系。只要不脱离这个中心立意,都可视为符合题意。 从孙教授的角度看,可以支持其宣布与郝同学断绝师生关系,赞扬其坚守尊师重教的原则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也可 以批评其逐出师门的方式简单粗暴,指责其违背了“诲人不倦”的教育原则等。 从郝同学的角度看,可以批评其口无遮拦,言辞轻率,目无师长:也可以肯定其勇于质疑,不迷信权威等 从学校的角度看,可以肯定其恪守校规、遵章办事的行为,突出学校的育人功能:也可以批评其平时疏于师生管理,才 导致出现封建家长式的老师和如此胆大无礼的学生等。 也可以整体把握材料谈尊师重教与个性张扬、学术自由的关系,等等 以下角度,可视为基本符合或不太符合题意 (1)从微信朋友圈的角度谈如何对待“私人空间”里的言行: 2)从知名的史学教授的角度谈老师学高德劭才能赢得尊敬等
2 落日却变得亲切温暖而又苍茫。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把诗人自己的孤寂情绪 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1 分)《汉江临泛》“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 又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明明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却说是前面的城郭在水面上 浮动;明明是波涛汹涌,浪拍云天,却说成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诗人用动与静的错觉,进一步渲染了磅礴水势。“浮”、“动” 两个动词用得极妙,使笔下之景活起来了,同时诗人泛舟江上的怡然自得的心态也表现出来了。(1 分) 9.(6 分)【参考答案】第一问:“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诗人直抒胸臆要与山简共谋一醉,流露 山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表达了留恋山水的志趣,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3 分)第二问:尾联的情感 融合在前面的景色描绘之中,情景交融。(3 分) 10.(每小句 1 分)(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2)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 是朱颜改。 11.(5 分)答 D 给 3 分,答 C 给 2 分,答 A 给 1 分,答 B、E 不给分。 12、(6 分)①“盲老人”眼睛虽盲,心却不盲,他能听出姑娘的犹豫和无奈;②女主人公眼睛明亮,心却 “盲”了,拿盲老人的钱为自己解困;③引发社会对不同“盲者”的关注与思考。(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13、(6 分)①坚持自立,街头卖艺维持生计,挺直腰杆做人;②朴实善良,帮助别人脱离困境,不求回报; ③洞明世事,敏锐发现姑娘窘境,予以帮助,拒绝承认施恩于人。(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14、(8 分)具体分析:第一次是“明静辽远的坠胡声响起来”,唤起回忆,引发询问;第二次是“那淡远空 明的坠胡曲调却渐渐清晰起来”“坠胡的曲调时远时近,不绝如缕”,引出对四年前情景的描述;第三次是 “那琴声淡若流云,清如溪水”,突出盲老人的淡远明净的心灵;第四次是“那辽远的坠胡声又在她的耳边 悠悠响起”,表明姑娘报答老人的愿望强烈而迫切。(任选三次,每次 2 分) 效果:四次描写,回忆与现 实交替,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丰富了人物形象。(2 分,意思对即可) 15.B(目不转睛是形容注意力集中,第①句中用来表现人物看剧本时凝神专注。目不斜视是形容态度严肃, 遵守规矩,不左右乱看。第②句中用来表现人物神情严肃庄重,与前文“正襟危坐”语境一致。目不窥园 是用来形容埋头读书,专心致志地苦学,与第③句中“所学的那个专业”语意契合。) 16.A(B.句式杂糅。应为“本着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或“以于法周延、于事简便为原则”。C 成 分残缺。“唱衰中国”后加“的依据”。D 成分赘余。“超过了一亿多人”表意重复,去掉“多”或把“超 过了”改成“有”)(3 分) 17.A 先思考,再行动,故“多点换位思考,三思而后行”,而“想深、想透”更进一步,所以放在最后。(3 分) 18.【参考答案】(1)啸可以用来传情达意。 (2)其中阮籍的啸歌最为著名。 (3)推究其能够成为啸 歌的名家高手的原因。(填对一处给 1 分,填对二处给 3 分,填对三处给 5 分。意思对即可。) 19、【参考答案】标志的整体构图为心的造型,同时也是英文“青年”的第一个字母 Y;图案中央既是手, 也是鸽子的造型。寓意为中国青年志愿者向社会上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们奉献一片爱心,伸出友爱之手,表 现青年志愿者“热情献社会;真情暖人心”的主题。 (答出构图要素,给 2 分;答出寓意,给 3 分;句子 通顺,给 1 分。字数不符合要求,酌情扣分。) 20、【作文文题解析】 这是一篇取材于现实的新材料作文。材料叙述的事实分为五个阶段:郝同学出言不逊;孙教授看 到后提醒;郝同学又发布了类似言论;孙教授宣布与之断绝师生关系;学校评估“断绝”的合理性。综合起来看,材料的中 心内容是:孙教授宣布与郝同学断绝师生关系。只要不脱离这个中心立意,都可视为符合题意。 从孙教授的角度看,可以支持其宣布与郝同学断绝师生关系,赞扬其坚守尊师重教的原则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也可 以批评其逐出师门的方式简单粗暴,指责其违背了“诲人不倦”的教育原则等。 从郝同学的角度看,可以批评其口无遮拦,言辞轻率,目无师长;也可以肯定其勇于质疑,不迷信权威等。 从学校的角度看,可以肯定其恪守校规、遵章办事的行为,突出学校的育人功能;也可以批评其平时疏于师生管理,才 导致出现封建家长式的老师和如此胆大无礼的学生等。 也可以整体把握材料谈尊师重教与个性张扬、学术自由的关系,等等。 以下角度,可视为基本符合或不太符合题意: (1)从微信朋友圈的角度谈如何对待“私人空间”里的言行; (2)从知名的史学教授的角度谈老师学高德劭才能赢得尊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