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战后国际直接投资和 跨国公司
第七章 战后国际直接投资和 跨国公司
二战之后,国际直接投资迅猛增加,作为国际 直接投资载体的跨国公司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二 者逐渐成为推动国际资本流动和生产国际化的主要 形式和巨大动力。尤其是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 这一发展趋势更是日渐加强。它对加速经济全球化 进程,对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深 入了解和研究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理论依据、 发展变化、经营特点及其经济影响,对于更好地把 握世界经济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理 论和现实意义
二战之后,国际直接投资迅猛增加,作为国际 直接投资载体的跨国公司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二 者逐渐成为推动国际资本流动和生产国际化的主要 形式和巨大动力。尤其是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 这一发展趋势更是日渐加强。它对加速经济全球化 进程,对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深 入了解和研究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理论依据、 发展变化、经营特点及其经济影响,对于更好地把 握世界经济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理 论和现实意义
第一节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 司的基本理论 、马克思和列宁关于资本输出的理论 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分 析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运行规律时,就对资本主义资 本输出做出了论述,对于我们分析当代国际直接投资 和跨国公司的发展仍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 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 司的基本理论 一、马克思和列宁关于资本输出的理论 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分 析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运行规律时,就对资本主义资 本输出做出了论述,对于我们分析当代国际直接投资 和跨国公司的发展仍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关于资本输出的理论 马克思关于资本输出的思想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资本主义条件下必然产生“过剩资本”,形成资本 输出的物质基础和必要前提; 资本输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 过剩资本的一条必要出路; ■追求高额利润率和获取高额利润是过剩资本输往海 外的最根本的内在动力; 接受资本输入的国家成为资本输出国家的从属和附 庸
(一)马克思关于资本输出的理论 ◼ 资本主义条件下必然产生“过剩资本”,形成资本 输出的物质基础和必要前提; ◼ 资本输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 过剩资本的一条必要出路; ◼ 追求高额利润率和获取高额利润是过剩资本输往海 外的最根本的内在动力; ◼ 接受资本输入的国家成为资本输出国家的从属和附 庸。 马克思关于资本输出的思想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二)列宁关于资本输出的理论 列宁在马克思关于过剩资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 总结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发 展了资本输出理论。列宁认为: 资本输出是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最后阶段的重 要特征; ■帝国主义阶段出现大规模的资本输出具有客观必 然性; 资本输出是帝国主义国家进行对外扩张的重要手 段,是金融资本对全世界进行剥削和同志的重要 基础
(二)列宁关于资本输出的理论 ◼ 资本输出是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最后阶段的重 要特征; ◼ 帝国主义阶段出现大规模的资本输出具有客观必 然性; ◼ 资本输出是帝国主义国家进行对外扩张的重要手 段,是金融资本对全世界进行剥削和同志的重要 基础。 列宁在马克思关于过剩资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 总结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发 展了资本输出理论。列宁认为:
二、西方关于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理论 战后,随着西方跨国公司的发展和对外直接投资 的扩大,其有关的理论也在实践中不断演进,经过了 从简单的概念到完善的理论体系,从静态研究到动态 研究,从单纯经济学角度到组织和制度的研究与发展 过程。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有垄断优势论、产品周期论、 内部化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以 及新近发展着的战略管理和组织管理理论等
二、西方关于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理论 战后,随着西方跨国公司的发展和对外直接投资 的扩大,其有关的理论也在实践中不断演进,经过了 从简单的概念到完善的理论体系,从静态研究到动态 研究,从单纯经济学角度到组织和制度的研究与发展 过程。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有垄断优势论、产品周期论、 内部化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以 及新近发展着的战略管理和组织管理理论等
(一)垄断优势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包括海默和金德 伯格,其主要观点如下: 对外直接投资是结构性市场非完善的产物,因而 “纯正”的经济学和贸易理论并不适用于解释对 外直接投资; ■企业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所获得的各种垄断优势 是该企业从事海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或主要推 动力量; 跨国公司倾向于以海外直接投资方式来利用其独 特的垄断优势
(一)垄断优势理论 ◼ 对外直接投资是结构性市场非完善的产物,因而 “纯正”的经济学和贸易理论并不适用于解释对 外直接投资; ◼ 企业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所获得的各种垄断优势 是该企业从事海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或主要推 动力量; ◼ 跨国公司倾向于以海外直接投资方式来利用其独 特的垄断优势。 垄断优势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包括海默和金德 尔伯格,其主要观点如下: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弗农,他认为 产品在市场上呈现周期性特征,即大致经历产品创 始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产 品的生产特征不同。 ■在创始阶段,产品一般集中在国内生产,国外市 场的需求主要靠出口来满足; 在成熟阶段,在竞争的压力之下,产品开始以对 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占据国外市场; 在标准化阶段,产品生产转入低工资、劳动密集 的国家和地区,开辟当地或出口到传统的消费市 场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在创始阶段,产品一般集中在国内生产,国外市 场的需求主要靠出口来满足; ◼ 在成熟阶段,在竞争的压力之下,产品开始以对 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占据国外市场; ◼ 在标准化阶段,产品生产转入低工资、劳动密集 的国家和地区,开辟当地或出口到传统的消费市 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弗农,他认为 产品在市场上呈现周期性特征,即大致经历产品创 始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产 品的生产特征不同
(三)市场内部化理论 市场内部化理论的代表人物包括巴克利、卡森 和拉格曼等,其主要观点如下: ■外部市场机制失败,主要与中间产品(如原材料 半成品、技术等)的性质和卖方不确定性有关; 交易成本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公司无法控制全部 因素; ■市场内部化可以合理配置公司资源,提高经济效率
(三)市场内部化理论 ◼ 外部市场机制失败,主要与中间产品(如原材料、 半成品、技术等)的性质和卖方不确定性有关; ◼ 交易成本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公司无法控制全部 因素; ◼ 市场内部化可以合理配置公司资源,提高经济效率。 市场内部化理论的代表人物包括巴克利、卡森 和拉格曼等,其主要观点如下:
(四)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在上述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基础上,英国经济 学家邓宁提出了著名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其主要 观点如下: 企业采用的生产和销售方式是由该企业本身所拥 有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等三大 因素共同决定的; ■若企业仅拥有所有权优势,企业将选择许可证方 式进行技术转移; 若企业具有所有权和内部化两项优势,则企业将 选择国内生产然后再出口的方式; 而企业只有同时拥有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 区位优势时,企业才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
(四)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企业采用的生产和销售方式是由该企业本身所拥 有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等三大 因素共同决定的; ◼ 若企业仅拥有所有权优势,企业将选择许可证方 式进行技术转移; ◼ 若企业具有所有权和内部化两项优势,则企业将 选择国内生产然后再出口的方式; ◼ 而企业只有同时拥有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 区位优势时,企业才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 在上述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基础上,英国经济 学家邓宁提出了著名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其主要 观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