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传染性贫血 Eguine infectious anemia
马传染性贫血 一、特征 二、历史 三、病原 四、流行病学 五、症状 六、病理变化 七、诊断 八、防制
、特征 简称马传贫,又称沼泽热,是马属动物的 种传染病。 病的特征是病毒持续性感染、免疫病理反 应以及临床反复发作,呈现发热并伴有贫血、 出血、黄疸、心脏衰弱、浮肿和消瘦等症状。 在发热期(有热期)症状明显,在间歇期(无 热期)则症状逐渐减轻或暂时消失,在防疫法 中列为二类传染病
二、历史 1843年法国首次发现,1931年从日本传 入我国,60~70年代发病多,以后逐渐被控 制
三、病原 马传贫病毒属于反录病毒科,慢病毒属。 有囊膜,8个血清型,只能在马属动物的白细胞、 骨髓细胞及马或驴胎组织继代细胞培养物内增 殖。对外界抵抗力强,对热抵抗力弱60℃ 30min可灭活
四、流行病学 1.传染源:病马和带毒马。 2.传播途径: (1)吸血昆虫: (2)消化道; (3)生殖道。 3.易感动物:只有马属动物。 4流行特点:有明显的季节性,7~9月多发
五、症状 1急性、亚急性、慢性传染病马的共同症状。 (1)发热:主要表现稽留热和间歇热,,有时还出现温 差倒转现象(上午体温高,下午体温低)。 (2)贫血、黄疸及出血。 (3)心脏机能紊乱:心律不齐,脉搏增数,减弱。 (4)浮肿:多见于四肢下部、胸前、腹下,包皮,阴 囊等处。 (5)全身状态:精神沉郁,食欲降低,逐渐消瘦,容 易疲劳和出汪。中后期表现后躯无力,走路不稳,急 转套闲难,尾力减退或消失
五、症状 (6)血液成份变化:红细胞数减少,血红蛋白 量降低;红细胞沉降速度加快,白细胞早期上 升后期减少。静脉血中出现吞铁细胞(病马的 肝、脾等网状内皮系统在病毒的作用下,使网 状内皮细胞大量增殖,吞噬能力增强,变性的 红细胞被大量吞噬,由于吞噬细胞酶的作用, 将被吞噬的红细胞的血红蛋白转变成含铁血黄 素。这种吞噬有含铁血黄素的细胞称为吞铁细 胞)
五、症状 2.各型马传贫马的临床特点 (1)急性型:见于新疫区的流行初期,体温突 然升高到39~41℃以上,稽留8~15d,有的 有短时间的降温,然后骤升到4041℃以上, 一直稽留至死亡。病程短者3~5d,最长不过 一个月
五、症状 (2)亚急性型:流行中期,呈现反复发作的 间歇热和温差倒转现象,病程较长,1~2 月左右。 (3)慢性型:见于老疫区,病程可达数月或 数年,与亚急性型相似,但有热期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