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地貌 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 课后·训练提升 合格考基础巩固 读峰丛、峰林和孤峰剖面图,完成1~2题。 峰丛地蜂丛!谷地}峰林平 1.图中所示的地貌1景观出现在( A.玄武岩分布区 B.石灰岩分布区 C.大理岩分布区 D花岗岩分布区 2.下列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与图示地貌相同的是() A.北美五大湖 B.湄公河三角洲 C.塔里木盆地的沙丘 D.“V”形河谷 答案:1.B2.D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该图示景观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受流水侵蚀作 用形成的。第2题,北美五大湖是冰川作用的结果:湄公河三角洲是流水堆积作用 形成的:塔里木盆地的沙丘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V”形河谷是流水侵蚀作用形 成的。 下图表示我国某地地形发育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高原 山区:平原 单 溶洞 地下河 3.图中甲地反映的地形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A.黄土高原B.云贵高原 C.内蒙古高原D.青藏高原 4.下列选项中,描述该地区景观的是( A.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第四章 地貌 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 课后· 合格考基础巩固 读峰丛、峰林和孤峰剖面图,完成 1~2 题。 1.图中所示的地貌 1 景观出现在( ) A.玄武岩分布区 B.石灰岩分布区 C.大理岩分布区 D.花岗岩分布区 2.下列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与图示地貌相同的是( ) A.北美五大湖 B.湄公河三角洲 C.塔里木盆地的沙丘 D. “V”形河谷 答案:1.B 2.D 解析:第 1 题,由图可知,该图示景观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受流水侵蚀作 用形成的。第 2 题,北美五大湖是冰川作用的结果;湄公河三角洲是流水堆积作用 形成的;塔里木盆地的沙丘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V”形河谷是流水侵蚀作用形 成的。 下图表示我国某地地形发育示意图。读图,完成 3~4 题。 3.图中甲地反映的地形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青藏高原 4.下列选项中,描述该地区景观的是( ) A.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山在两岸走,人在画中游 D.一片孤城万仞山 答案3.B4.C 解析:第3题,图中显示甲地为高原地形,分布有溶洞地貌,说明是喀斯特地貌区,主 要分布在我国的云贵高原。第4题,“山在两岸走,人在画中游”描述的是著名的桂 林山水景观,是喀斯特地貌。 读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完成5~7题。 5.图中甲处河谷的特点是( A.岸壁较缓 B.呈V”形 C.呈槽形 D.蜿蜒曲折 6.从甲→乙→丙处,河流堆积物特点是( A.颗粒大小不分,杂乱地堆积 B.堆积物质依次由大到小,由重到轻 C堆积物质依次由小到大,由轻到重 D.甲→乙,堆积物质由小到大,乙→丙则由大到小 7.若丙处为黄河三角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黄河三角洲是黄河在黄海入海口处形成的 B.黄河三角洲是典型的海浪堆积地貌 C.黄河入海口处的潮流作用强大,利于三角洲的形成 D黄河三角洲在向海洋扩展 答案:5.B6B7D 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甲处位于河流上游的山区,岸壁较陡,呈V”形,故选B项。 第6题,从河流的上游到下游,堆积物质依次由大到小,由重到轻,故选B项。第7 题,黄河三角洲是黄河在渤海入海口形成的,是典型的流水地貌,入海口处潮流作 用强大不利于三角洲形成。故选D项。 地貌是地球长期演化的结果,且目前仍然处在变化之中,地貌类型多样,千姿百态, 特点各异。据此完成8~9题。 8.下列属于风力堆积地貌的是()
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山在两岸走,人在画中游 D.一片孤城万仞山 答案:3.B 4.C 解析:第 3 题,图中显示甲地为高原地形,分布有溶洞地貌,说明是喀斯特地貌区,主 要分布在我国的云贵高原。第 4 题,“山在两岸走,人在画中游”描述的是著名的桂 林山水景观,是喀斯特地貌。 读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完成 5~7 题。 5.图中甲处河谷的特点是( ) A.岸壁较缓 B.呈“V”形 C.呈槽形 D.蜿蜒曲折 6.从甲→乙→丙处,河流堆积物特点是( ) A.颗粒大小不分,杂乱地堆积 B.堆积物质依次由大到小,由重到轻 C.堆积物质依次由小到大,由轻到重 D.甲→乙,堆积物质由小到大,乙→丙则由大到小 7.若丙处为黄河三角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黄河三角洲是黄河在黄海入海口处形成的 B.黄河三角洲是典型的海浪堆积地貌 C.黄河入海口处的潮流作用强大,利于三角洲的形成 D.黄河三角洲在向海洋扩展 答案:5.B 6.B 7.D 解析:第 5 题,读图可知,甲处位于河流上游的山区,岸壁较陡,呈“V”形,故选 B 项。 第 6 题,从河流的上游到下游,堆积物质依次由大到小,由重到轻,故选 B 项。第 7 题,黄河三角洲是黄河在渤海入海口形成的,是典型的流水地貌,入海口处潮流作 用强大不利于三角洲形成。故选 D 项。 地貌是地球长期演化的结果,且目前仍然处在变化之中,地貌类型多样,千姿百态, 特点各异。据此完成 8~9 题。 8.下列属于风力堆积地貌的是( )
9.下列以堆积作用为主形成的海岸地貌是( 答案:8.D9.A 解析:第8题,图中D为沙丘,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第9题,A图为海滩,主要是 海浪堆积作用形成的。 10.读某洞穴剖面景观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石钟乳乳 石笋 (1)图中所表示的地貌景观是在( A.石灰岩分布区 B.花岗岩分布区 C.玄武岩分布区 D.片麻岩分布区 (2)简要说明石笋、石钟乳、石柱的形成原因。 (3)我国最早较全面揭示该地形景观特征的著作是( A.《山海经》 B.《水经注》 C.《梦溪笔谈》 D.《徐霞客游记》
9.下列以堆积作用为主形成的海岸地貌是( ) 答案:8.D 9.A 解析:第 8 题,图中 D 为沙丘,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第 9 题,A 图为海滩,主要是 海浪堆积作用形成的。 10.读某洞穴剖面景观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所表示的地貌景观是在( ) A.石灰岩分布区 B.花岗岩分布区 C.玄武岩分布区 D.片麻岩分布区 (2)简要说明石笋、石钟乳、石柱的形成原因。 (3)我国最早较全面揭示该地形景观特征的著作是( ) A.《山海经》 B.《水经注》 C.《梦溪笔谈》 D.《徐霞客游记》
(4)该地形景观在我国四大高原中有广泛分布的是 高原。 (⑤)写出你所知道的如图中景观的两个著名旅游景点名称。 答案:(1)A (2)可溶性的石灰岩(CCO3)遇到含有二氧化碳(CO2)的水后,石灰岩溶解,形成可溶 于水的Ca(HCO3)2。含有Ca(HCO32的水由溶洞洞顶渗出,由于压力降低或温度 升高,CO2逸出,CaCO3沉淀出来,形成石钟乳、石笋和石柱。 (3)D (4)云贵 (⑤)桂林山水、云南石林、宜兴溶洞等。(任选两种) 解析:第(1)题,从图中“某洞穴”景观的石笋、石柱、石钟乳可得出,这种地貌为喀 斯特地貌,这种地貌只能在石灰岩分布的地区形成。第(2)题,随着外界条件的变 化,二氧化碳的逸出,石灰岩淀积形成石笋、石钟乳、石柱等喀斯特地貌景观。第 (3)题,我国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中最早较全面地对该地形进行 了描述。第(4)⑤)题,结合区域地理知识即可得出。 等级考拓展提高 在喀斯特地区的溶洞中,经常可以看到由碳酸钙形成的“钙华梯田”。读某地“钙华 梯田”景观图,完成1~2题。 1.组成钙华梯田”的岩石类型是( A.石灰岩 B.岩浆岩 C.大理岩 D.变质岩 2.形成钙华梯田”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沉积B.流水沉积 C.冰川沉积 D海浪沉积 答案:1.A2.B 解析:第1题,在喀斯特地区的溶洞中,经常可以看到由碳酸钙形成的“钙华梯田”, 组成“钙华梯田”的岩石是石灰岩,故选A项。第2题,“钙华梯田”出现在喀斯特地 区的溶洞中,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沉积,故选B项。 下图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形成的地表形态。读图,完成3~5题。 030m 820
(4)该地形景观在我国四大高原中有广泛分布的是 高原。 (5)写出你所知道的如图中景观的两个著名旅游景点名称。 答案:(1)A (2)可溶性的石灰岩(CaCO3)遇到含有二氧化碳(CO2)的水后,石灰岩溶解,形成可溶 于水的 Ca(HCO3)2。含有 Ca(HCO3)2 的水由溶洞洞顶渗出,由于压力降低或温度 升高,CO2 逸出,CaCO3沉淀出来,形成石钟乳、石笋和石柱。 (3)D (4)云贵 (5)桂林山水、云南石林、宜兴溶洞等。(任选两种) 解析:第(1)题,从图中“某洞穴”景观的石笋、石柱、石钟乳可得出,这种地貌为喀 斯特地貌,这种地貌只能在石灰岩分布的地区形成。第(2)题,随着外界条件的变 化,二氧化碳的逸出,石灰岩淀积形成石笋、石钟乳、石柱等喀斯特地貌景观。第 (3)题,我国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中最早较全面地对该地形进行 了描述。第(4)(5)题,结合区域地理知识即可得出。 等级考拓展提高 在喀斯特地区的溶洞中,经常可以看到由碳酸钙形成的“钙华梯田”。读某地“钙华 梯田”景观图,完成 1~2 题。 1.组成“钙华梯田”的岩石类型是( ) A.石灰岩 B.岩浆岩 C.大理岩 D.变质岩 2.形成“钙华梯田”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沉积 B.流水沉积 C.冰川沉积 D.海浪沉积 答案:1.A 2.B 解析:第 1 题,在喀斯特地区的溶洞中,经常可以看到由碳酸钙形成的“钙华梯田”, 组成“钙华梯田”的岩石是石灰岩,故选 A 项。第 2 题,“钙华梯田”出现在喀斯特地 区的溶洞中,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沉积,故选 B 项。 下图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形成的地表形态。读图,完成 3~5 题
3.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4.Q点与P点的相对高度(H)最大可以达到( A.40米<H<41米 B.49米<H<50米 C.59米<H<60米 D.60米<H<61米 5.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 B.东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 答案:3.B4.C5.C 解析:第3题,首先根据题千,结合等高线图及比例尺确定这是一幅沙丘构造图,由 等高线的疏密可知左侧的坡度较缓,右侧的坡度较陡,然后根据沙丘的坡度情况 (迎风的一侧坡度较缓,背风的一侧坡度较陡)确定风应从左侧向右吹,再根据图中 的指向标(箭头N指向北,相反的方向为南,左侧为西,右侧为东)来确定风应从西 北方向吹来(注意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为西北风。第4题,从图中等高线注记 看,图中等高距为10米P与Q相隔5条等高线,PQ的相对高度为4060米。从 而得到正确答案为C项。第5题,沙丘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在我国主要分布 在西北地区。 挑战创新 某大学地理系的同学,利用暑假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活动。以下是他们绘制的地 貌景观素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C (1)学生甲的考察活动是在他的老家海南省的三亚进行的,你认为学生甲所绘制的 最有可能是 图。 (2)学生乙说道:“这次我在同一个地方,冒着高达40℃的高温绘制了两幅图,应该 数我最辛苦。”你认为学生乙绘制的是 两图。它们的名称分别 是 主要是由 作用形成的。 答案:(1)B (2)AD风蚀蘑菇沙丘风力侵蚀风力堆积
3.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4.Q 点与 P 点的相对高度(H)最大可以达到( ) A.40 米<H<41 米 B.49 米<H<50 米 C.59 米<H<60 米 D.60 米<H<61 米 5.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 ) A.东北地区 B.东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 答案:3.B 4.C 5.C 解析:第 3 题,首先根据题干,结合等高线图及比例尺确定这是一幅沙丘构造图,由 等高线的疏密可知左侧的坡度较缓,右侧的坡度较陡,然后根据沙丘的坡度情况 (迎风的一侧坡度较缓,背风的一侧坡度较陡)确定风应从左侧向右吹,再根据图中 的指向标(箭头 N 指向北,相反的方向为南,左侧为西,右侧为东)来确定风应从西 北方向吹来(注意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为西北风。第 4 题,从图中等高线注记 看,图中等高距为 10 米,P 与 Q 相隔 5 条等高线,PQ 的相对高度为 40—60 米。从 而得到正确答案为 C 项。第 5 题,沙丘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在我国主要分布 在西北地区。 挑战创新 某大学地理系的同学,利用暑假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活动。以下是他们绘制的地 貌景观素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学生甲的考察活动是在他的老家海南省的三亚进行的,你认为学生甲所绘制的 最有可能是 图。 (2)学生乙说道:“这次我在同一个地方,冒着高达 40 ℃的高温绘制了两幅图,应该 数我最辛苦。”你认为学生乙绘制的是 、 两图。它们的名称分别 是 、 。主要是由 、 作用形成的。 答案:(1)B (2)A D 风蚀蘑菇 沙丘 风力侵蚀 风力堆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