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课后·训练提升 合格考基础巩固 1.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 A.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B.能够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C.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D.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答案:C 解析: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能够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的是臭氧;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2.有关大气各主要成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 B.水的相变,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 C,氧气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D.对流层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答案B 解析:大气中的臭氧能够大量吸收紫外线,臭氧层存在于平流层中。二氧化碳对地 面起保温作用。水的相变,伴随着热量的吸收和释放,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 3.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影响,正确的是() A.大气中氮含量不断减少 B.二氧化碳成为干洁空气的主要组成部分 C.二氧化碳的含量在增加 D.臭氧的含量增加 答案:C 解析:人类活动排放至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会导致大气中氮、氧的含量减少, 但是二氧化碳不会成为千洁空气的主要组成部分: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氟氯 烃会破坏臭氧层,使大气中臭氧的含量减少。 读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图(部分),完成4~7题。 ④ ③、 12 -60-50-40-30-20-100温度/°C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课后· 合格考基础巩固 1.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 ) A.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B.能够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C.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D.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答案:C 解析: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能够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的是臭氧;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2.有关大气各主要成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 B.水的相变,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 C.氧气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D.对流层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答案:B 解析:大气中的臭氧能够大量吸收紫外线,臭氧层存在于平流层中。二氧化碳对地 面起保温作用。水的相变,伴随着热量的吸收和释放,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 3.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影响,正确的是( ) A.大气中氮含量不断减少 B.二氧化碳成为干洁空气的主要组成部分 C.二氧化碳的含量在增加 D.臭氧的含量增加 答案:C 解析:人类活动排放至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会导致大气中氮、氧的含量减少, 但是二氧化碳不会成为干洁空气的主要组成部分;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氟氯 烃会破坏臭氧层,使大气中臭氧的含量减少。 读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图(部分),完成 4~7 题
4.地球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不包括( A.温度 B.气压 C密度 D运动状况 5.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分布情况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影响该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面辐射 B.二氧化碳 C.臭氧 D.人类活动 7.有关该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B.天气晴朗,对流旺盛,有利于高空飞行 C.上部热下部冷,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 D.顶部与底部的气温相差约20℃ 答案:4.B5.A6.C7.C 解析:第4题,整个地球大气层根据运动状况、温度、密度,自下而上分为对流 层、平流层、高层大气。第5题,根据图示的纵坐标数值表示该大气层的高度位 置,判断该大气层为平流层,平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符合条件的只有① ②,而②在50千米处的气温大于0℃,不符合实际特征,所以①曲线符合该大气层 气温垂直分布状况。平流层气温先缓慢上升,后快速上升。第6题,读图可知,平 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主要是因为该层有臭氧层,浓度最大的部分位于 20-27千米的高度范围,能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使平流层温度升高。第7题,由 第5题分析可知该大气层为平流层,而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由于平流层的温度随 高度升高而升高,故不利于对流运动:该层大气上部热下部冷,大气垂直方向稳定, 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平流层的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顶部与底部的气温相差约 50℃。 8.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存在于( A.平流层 B.对流层 C.高层大气 D中间层 答案:A 解析:平流层的特点是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主要是因为在此大气层中存在臭氧 层,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大气的温度升高。 9.关于大气各层及其特点、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对流层一气温随着高度增加而降低②电离层—“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③臭氧层 反射无线电波④平流层一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D.①④ 答案D
4.地球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不包括( ) A.温度 B.气压 C.密度 D.运动状况 5.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分布情况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影响该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地面辐射 B.二氧化碳 C.臭氧 D.人类活动 7.有关该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B.天气晴朗,对流旺盛,有利于高空飞行 C.上部热下部冷,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 D.顶部与底部的气温相差约 20 ℃ 答案:4.B 5.A 6.C 7.C 解析:第 4 题,整个地球大气层根据运动状况、温度、密度,自下而上分为对流 层、平流层、高层大气。第 5 题,根据图示的纵坐标数值表示该大气层的高度位 置,判断该大气层为平流层,平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符合条件的只有① ②,而②在 50 千米处的气温大于 0 ℃,不符合实际特征,所以①曲线符合该大气层 气温垂直分布状况。平流层气温先缓慢上升,后快速上升。第 6 题,读图可知,平 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主要是因为该层有臭氧层,浓度最大的部分位于 20—27 千米的高度范围,能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使平流层温度升高。第 7 题,由 第 5 题分析可知该大气层为平流层,而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由于平流层的温度随 高度升高而升高,故不利于对流运动;该层大气上部热下部冷,大气垂直方向稳定, 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平流层的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顶部与底部的气温相差约 50 ℃。 8.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存在于( ) A.平流层 B.对流层 C.高层大气 D.中间层 答案:A 解析:平流层的特点是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主要是因为在此大气层中存在臭氧 层,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大气的温度升高。 9.关于大气各层及其特点、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对流层——气温随着高度增加而降低 ②电离层——“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③臭氧层——反射无线电波 ④平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D
解析:对流层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平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电离 层可以反射无线电波:臭氧层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10.飞机适宜在离地面30千米以上的空中飞行,这是因为( ) A.在高层大气中,温度适宜 B.空气上热下冷,不易形成对流现象,气流稳定 C.空气湿度小能见度好 D.在高空,视野开阔 答案B 解析:距离地面30千米以上为平流层,平流层的大气上热下冷,不易形成对流现象」 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气流稳定。 11.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50 12 -100-50039温% (I)图中A、B、C分别代表的大气层是: B (2)A层大气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 ,原因 是」 (3)B层有利于高空飞行,其原因是 该 层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 原因 是」 (4)C层中的 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⑤)天气最复杂的是 层,原因是什么? 答案(1)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2)降低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3)上热下冷,大气运动以平流运动为主,水汽、杂质极少,天气晴朗迅速上升 该层中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而增温 (4)电离 (⑤)对流该层上冷下热,空气对流运动显著,且集中了大气层中几乎全部的水汽 和杂质,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气温降低,易成云致雨。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气温的变化及高度可以判断,A为对流层,B为平流层,C为 高层大气。第(2)题,对流层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所以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 而降低。第(3)题,平流层因臭氧吸收紫外线导致上热下冷,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
解析:对流层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平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电离 层可以反射无线电波;臭氧层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10.飞机适宜在离地面 30 千米以上的空中飞行,这是因为( ) A.在高层大气中,温度适宜 B.空气上热下冷,不易形成对流现象,气流稳定 C.空气湿度小,能见度好 D.在高空,视野开阔 答案:B 解析:距离地面 30 千米以上为平流层,平流层的大气上热下冷,不易形成对流现象, 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气流稳定。 11.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 A、B、C 分别代表的大气层是: A ,B ,C 。 (2)A 层大气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 ,原因 是 。 (3)B 层有利于高空飞行,其原因是 。该 层 30 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 ,原因 是 。 (4)C 层中的 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5)天气最复杂的是 层,原因是什么? 答案:(1)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2)降低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3)上热下冷,大气运动以平流运动为主,水汽、杂质极少,天气晴朗 迅速上升 该层中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而增温 (4)电离 (5)对流 该层上冷下热,空气对流运动显著,且集中了大气层中几乎全部的水汽 和杂质,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气温降低,易成云致雨。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气温的变化及高度可以判断,A 为对流层,B 为平流层,C 为 高层大气。第(2)题,对流层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所以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 而降低。第(3)题,平流层因臭氧吸收紫外线导致上热下冷,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
适合高空飞行。第(4)题,高层大气中的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第(⑤) 题,对流层因含有大气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杂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等级考拓展提高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1~3题。 120 100 80 臭氧层 010-3000100温度rc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低层大气主要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组成 B.云、雨、雪、雷电等天气现象发生在平流层 C.大气中的臭氧可以减少红外线对生物的伤害 D.大气组成成分的比例不会因人类活动影响而改变 2.地球大气层,一般随高度增加()》 A.气温降低 B.气压升高 C密度减小 D湿度增大 3.飞机升空过程中如果遇到雷雨天气,此时飞机应( A.迅速进行迫降 B.不断降低飞行高度 C.保持原有高度 D.升至万米以上高空 答案:1.A2.C3.D 解析:第1题,低层大气主要由千洁空气、水汽和杂质组成;云、雨、雪、雷电等 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对流层;大气中的臭氧可以减少紫外线对生物的伤害;大气组 成成分的比例会因人类活动的影响而改变,如二氧化碳比例的增加主要是人为原 因。第2题,一般随高度增加,对流层气温降低,平流层气温上升,高层大气气温先 降低后上升:随高度增加,气压降低、密度减小、湿度降低。第3题,雷雨天气 般出现在对流层,飞机遇到雷雨天气说明还在对流层,对流层对流现象明显,大气 不稳定,不适宜飞机飞行,飞机应升至万米以上的平流层,以保证飞行安全。 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于2019年1月3 日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启了我国月球探测的新旅程。据此完成 45题。 4.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嫦娥四号”在升空过程中经历的大气环境状况的是(
适合高空飞行。第(4)题,高层大气中的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第(5) 题,对流层因含有大气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杂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等级考拓展提高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 1~3 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低层大气主要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组成 B.云、雨、雪、雷电等天气现象发生在平流层 C.大气中的臭氧可以减少红外线对生物的伤害 D.大气组成成分的比例不会因人类活动影响而改变 2.地球大气层,一般随高度增加( ) A.气温降低 B.气压升高 C.密度减小 D.湿度增大 3.飞机升空过程中如果遇到雷雨天气,此时飞机应( ) A.迅速进行迫降 B.不断降低飞行高度 C.保持原有高度 D.升至万米以上高空 答案:1.A 2.C 3.D 解析:第 1 题,低层大气主要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组成;云、雨、雪、雷电等 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对流层;大气中的臭氧可以减少紫外线对生物的伤害;大气组 成成分的比例会因人类活动的影响而改变,如二氧化碳比例的增加主要是人为原 因。第 2 题,一般随高度增加,对流层气温降低,平流层气温上升,高层大气气温先 降低后上升;随高度增加,气压降低、密度减小、湿度降低。第 3 题,雷雨天气一 般出现在对流层,飞机遇到雷雨天气说明还在对流层,对流层对流现象明显,大气 不稳定,不适宜飞机飞行,飞机应升至万米以上的平流层,以保证飞行安全。 2018 年 12 月 8 日,“嫦娥四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于 2019 年 1 月 3 日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启了我国月球探测的新旅程。据此完成 4~5 题。 4.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嫦娥四号”在升空过程中经历的大气环境状况的是( )
Ⅲ层 Ⅲ层 口臭氧层 50 奥氧层 50叶 Ⅱ层 层 12 层 12层 -120-80-4004080 -120-80-4004080 温度/C 温度C Ⅲ层 Ⅲ层 型50 Ⅱ层 Ⅱ层 口臭氧层 中臭氧层 12层- 12层乏 0120-80-400408 0 -120-80-4004080 温度/C 温度/C C D 5.下列有关I、Ⅱ层可能出现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飞机在I层飞行有时会出现颠簸现象 B.飞机在Ⅱ层飞行时会看到万里无云 C.I层中有时会看到雨、雪现象 D.Ⅱ层中皮肤暴露在阳光下不会损伤 答案4.C5D 解析:第4题,图中【层是对流层,因越远离地面,大气获得的地面辐射越少,气温随 高度的增高而降低;Ⅱ层是平流层,因有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使大气温度增高,气 温随高度的增高而升高;高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先降低再升高。故C项正确。 第5题,I层为对流层,空气以对流运动为主,飞机在I层飞行有时会出现颠簸现 象,故A项正确:Ⅱ层是平流层,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云层分布在对流层,所以飞机 在Ⅱ层飞行时会看到万里无云;雨、雪等现象发生在对流层;Ⅱ层中有臭氧层,臭 氧层之上的部分紫外线强烈,会对皮肤造成损伤,故选D项。 挑战创新 图1表示近地面空气上升到3000米高度时,理论气温为T。3000米高空的实际 温度为Ts。当Ts≥T时,近地面空气上升将受阻,即出现了逆温现象。读某市春 季气温日变化图(图2),完成下列要求。 3000m(T,>Ts C> 1418 22 2时间 图1 图2 (1)若Ts稳定在-8℃,该城市气温至少要上升到℃以上时,逆温现象才会结 束这时的时间约为时
5.下列有关Ⅰ、Ⅱ层可能出现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飞机在Ⅰ层飞行有时会出现颠簸现象 B.飞机在Ⅱ层飞行时会看到万里无云 C.Ⅰ层中有时会看到雨、雪现象 D.Ⅱ层中皮肤暴露在阳光下不会损伤 答案:4.C 5.D 解析:第 4 题,图中Ⅰ层是对流层,因越远离地面,大气获得的地面辐射越少,气温随 高度的增高而降低;Ⅱ层是平流层,因有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使大气温度增高,气 温随高度的增高而升高;高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先降低再升高。故 C 项正确。 第 5 题,Ⅰ层为对流层,空气以对流运动为主,飞机在Ⅰ层飞行有时会出现颠簸现 象,故 A 项正确;Ⅱ层是平流层,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云层分布在对流层,所以飞机 在Ⅱ层飞行时会看到万里无云;雨、雪等现象发生在对流层;Ⅱ层中有臭氧层,臭 氧层之上的部分紫外线强烈,会对皮肤造成损伤,故选 D 项。 挑战创新 图 1 表示近地面空气上升到 3 000 米高度时,理论气温为 T。3 000 米高空的实际 温度为 TS。当 TS≥T 时,近地面空气上升将受阻,即出现了逆温现象。读某市春 季气温日变化图(图 2),完成下列要求。 (1)若 TS 稳定在-8 ℃,该城市气温至少要上升到 ℃以上时,逆温现象才会结 束,这时的时间约为 时
(2)一般逆温结束后2小时,近地面对流才能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所以在图示情 况下,仅考虑空气洁净的因素,上午体育锻炼的时间宜选在以后。 答案:(1)108 (2)10时 解析:Ts≥T时出现逆温现象,则逆温结束的条件是:TS10℃,即城市近地面 气温至少上升到10℃以上,逆温才能结束。在图2中的纵坐标找到10℃与气 温日变化曲线上的交点,再看此交点在横坐标上的位置,可找出时间为8时左右。 再依据第(2)题给的条件和第(1)题计算结果,可得出上午体育锻炼的时间宜选在 10时以后
(2)一般逆温结束后 2 小时,近地面对流才能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所以在图示情 况下,仅考虑空气洁净的因素,上午体育锻炼的时间宜选在 以后。 答案:(1)10 8 (2)10 时 解析:Ts≥T 时出现逆温现象,则逆温结束的条件是:Ts10 ℃,即城市近地面 气温至少上升到 10 ℃以上,逆温才能结束。在图 2 中的纵坐标找到 10 ℃与气 温日变化曲线上的交点,再看此交点在横坐标上的位置,可找出时间为 8 时左右。 再依据第(2)题给的条件和第(1)题计算结果,可得出上午体育锻炼的时间宜选在 10 时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