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在公共讨论中,尽量多用事实和数据说话,这些事实和数据要有出处可查 02尽量少用或不用艰深的学术词汇,尽量少掉书袋,你的发言是为了说清道理, 不是为了让别人佩服你学识渊博。 03不要在公共讨论中炫耀自己的阅历。阅历若不能增广见闻、提升智识,那就 全无炫耀的必要;即使它增广了见闻,提升了智识,也最好少谈或者不谈 04不质疑别人的发言资格。任何人都有发言权,无论他的家庭背景、学历、职 务、成就和经验如何,不调查研究也有发言权 05除非有可靠的证据,尽量不猜测别人的发言动机。 06对别人的观点,不做过度引申和联想,就事论事,就一事论一事。尽量少做 全称判断。批评王小山就批评王小山,不要说“你们东北人如何如何”。 07不滥用比喻。尽量少拿当下事务与历史事件做简单类比;尽量少用生物界、 化学界以及各种界的规则与现象来解释人类社会 08不扣帽子,不在道德上评判对方,尽量少用刺激性的语言。 09接受正确的批评,无论对方是出于善意还是恶意。有认错和道歉的勇气。 10如果事情关乎是非,那就多谈是非,尽量少用个体感受来代替是非判断。 【2018年高考作文】最新报刊时评文精选 1有利益考量,也要有理想情怀 “如今的青年怎么了”,近来,关于青春的话题持续引发社会热议。有声音批评, 本是最富朝气锐气、最有权利做梦的年轻一代,不少人却陷入利益的羁绊,精致 利己而老于世故,热衷实惠而耻谈理想。 实际上,时常陷入利益羁绊的又何止青年?一事当先,做还是不做,往往悉心思 忖;分内工作,竭尽全力还是敷衍塞责,尚得仔细权衡。得与失,取与予,风险 与收益,付出与回报一一在利益的坐标系上,很多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演绎着价 值排序,精准计算着投入产出。一切似乎都进行得准确顺畅。只是,当物质的欲 望填满生活,利益的喧嚣遮蔽生命的星光,在万籁俱寂的夜晩,也会惘然惆怅: 为什么,我们“两手满当当,心中空荡荡”? 当今中国,利益的正当性早已“除魅”。对利益名正言顺的主张,让人人得享发 展成果,“利益觉醒”可说是改革开放最重要的成就之一。马克思早有断言:“人 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刻意回避利益,岂止是陈腐迂阔, 离开利益的齿轮,世界将空挡滑行。对个人也好,对社会也好,都如小平同志所 言,“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主义”。 但是,考量利益,并非让利益的追求绝对化。表面上看,精致的利益计较未必无 益于社会的进步。相反,它有可能在短期内创造出经济奇迹。利益最大化的风轮, 很容易鼓荡物质的城堡遍地开花。然而,这样的城堡却精神凋敝,缺乏良性演进 的可能。只在意自己的人不会在意公共问题,只关心物质利益的人不会关心社会 福祉。 旦利益的巨浪吞噬了理想情怀,我们的身边便会充斥利己主义的铁杆拥趸,责 任能够淡忘、道德可以离席、灵魂容许岀丑。不是吗?毒奶粉泛滥,地沟油盛行, 在唯利是图的利益尽头,是良知的出局和底线的崩塌。 志愿服务,主动回报社会,却被猜测其中掩藏着利益动机:应对灾难,企业献出 爱心,却被揣度背后有着利益交换。杨善洲图什么,用利益的逻辑说不通,就斥 为“傻瓜”;郭明义为什么,用功利的尺子量不了,就断言“神经病”。利益的 风暴撕碎了悬在一些人头顶的崇高云层,人不过是欲念死海中一个小小的漩涡。 “天下熙煕,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不与实利挂钩的理想不是“做
01 在公共讨论中,尽量多用事实和数据说话,这些事实和数据要有出处可查。 02 尽量少用或不用艰深的学术词汇,尽量少掉书袋,你的发言是为了说清道理, 不是为了让别人佩服你学识渊博。 03 不要在公共讨论中炫耀自己的阅历。阅历若不能增广见闻、提升智识,那就 全无炫耀的必要;即使它增广了见闻,提升了智识,也最好少谈或者不谈。 04 不质疑别人的发言资格。任何人都有发言权,无论他的家庭背景、学历、职 务、成就和经验如何,不调查研究也有发言权。 05 除非有可靠的证据,尽量不猜测别人的发言动机。 06 对别人的观点,不做过度引申和联想,就事论事,就一事论一事。尽量少做 全称判断。批评王小山就批评王小山,不要说“你们东北人如何如何”。 07 不滥用比喻。尽量少拿当下事务与历史事件做简单类比;尽量少用生物界、 化学界以及各种界的规则与现象来解释人类社会。 08 不扣帽子,不在道德上评判对方,尽量少用刺激性的语言。 09 接受正确的批评,无论对方是出于善意还是恶意。有认错和道歉的勇气。 10 如果事情关乎是非,那就多谈是非,尽量少用个体感受来代替是非判断。 【2018 年高考作文】最新报刊时评文精选 1 有利益考量,也要有理想情怀 “如今的青年怎么了”,近来,关于青春的话题持续引发社会热议。有声音批评, 本是最富朝气锐气、最有权利做梦的年轻一代,不少人却陷入利益的羁绊,精致 利己而老于世故,热衷实惠而耻谈理想。 实际上,时常陷入利益羁绊的又何止青年?一事当先,做还是不做,往往悉心思 忖;分内工作,竭尽全力还是敷衍塞责,尚得仔细权衡。得与失,取与予,风险 与收益,付出与回报——在利益的坐标系上,很多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演绎着价 值排序,精准计算着投入产出。一切似乎都进行得准确顺畅。只是,当物质的欲 望填满生活,利益的喧嚣遮蔽生命的星光,在万籁俱寂的夜晚,也会惘然惆怅: 为什么,我们“两手满当当,心中空荡荡”? 当今中国,利益的正当性早已“除魅”。对利益名正言顺的主张,让人人得享发 展成果,“利益觉醒”可说是改革开放最重要的成就之一。马克思早有断言:“人 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刻意回避利益,岂止是陈腐迂阔, 离开利益的齿轮,世界将空挡滑行。对个人也好,对社会也好,都如小平同志所 言,“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主义”。 但是,考量利益,并非让利益的追求绝对化。表面上看,精致的利益计较未必无 益于社会的进步。相反,它有可能在短期内创造出经济奇迹。利益最大化的风轮, 很容易鼓荡物质的城堡遍地开花。然而,这样的城堡却精神凋敝,缺乏良性演进 的可能。只在意自己的人不会在意公共问题,只关心物质利益的人不会关心社会 福祉。 一旦利益的巨浪吞噬了理想情怀,我们的身边便会充斥利己主义的铁杆拥趸,责 任能够淡忘、道德可以离席、灵魂容许出丑。不是吗?毒奶粉泛滥,地沟油盛行, 在唯利是图的利益尽头,是良知的出局和底线的崩塌。 志愿服务,主动回报社会,却被猜测其中掩藏着利益动机;应对灾难,企业献出 爱心,却被揣度背后有着利益交换。杨善洲图什么,用利益的逻辑说不通,就斥 为“傻瓜”;郭明义为什么,用功利的尺子量不了,就断言“神经病”。利益的 风暴撕碎了悬在一些人头顶的崇高云层,人不过是欲念死海中一个小小的漩涡。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不与实利挂钩的理想不是“做
作”、便是“矫情”,利益于是成为时代价值的“粉碎机”,让我们的社会只剩 诛心之论,难言感动信任。 这是现代版的义利困惑,也是堕落版的利益考量。走出了“耻于言利”的时代, 难道就一定要抛弃“时刻准备着”的理想?经历着“利益解放”的大潮,难道就 定要放弃“为了全人类”的信念?拒绝利益主义独步天下,理想情怀又该何处 安放? 就像文学家所说的那样,“理想有如晨星一一我们永不能触到,却可以借着星光 在人生海洋中远航”。确实,理想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不能帮我们找一个优厚 的工作,领一份体面的薪水。甚至一个有理想的人,活在当下,会比别人更觉生 存的困难与尴尬。但是人若没有了理想,生命将走向何方?我们赞颂希望“让人 类远离饥饿”的袁隆平,我们钦佩把汗水洒落山间邮路的王顺友,实际上是赞颂 种更饱满的意义、钦佩一种更丰盈的人生。循着理想的星光,我们才能跳脱 己得失,眼界更远、胸怀更大,找到一个更持久、更深刻的生命出口 “唯意志论”者固然举步维艰,只有利益的人生同样苍白无力,“喻于利”不是 开启幸福的万能之钥,“喻于义”才能推开梦想的必然之门。构筑精神的高地 留存理想的底色,才有灵魂的原野郁郁葱葱,文明的河流碧波荡漾。这就是为什 么写出《国富论》的亚当·斯密,更看重《道德情操论》,也是为什么社会的改 革者,既需要现实主义的利益考量,更需要理想主义的勇气担当。 翻开历史,越是大发展、大变动的时代,越需要有超越个人、超越利益的理想。 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的执着信念,法国大革命中民主自由的热烈追求,20世 纪初叶席卷世界的红色狂飙,都曾是导引时代前进的旗帜。在中国现代化的关键 时刻,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的当下,尤需在物质利益之外,多 份理想情怀。借用叔本华的一句话,它是对每个时代伟大事物的同一性和连续性 的信心,是对一代代人的变化和衰退的抗议 2有个体意识,也要有全局观念 在今日中国的现实语境下谈全局观念,很容易招来拍砖乃至讥笑。一个传统上如 此重视集体归属感的群体,又刚从“狠斗私字一闪念”的年代走出来不远,很多 人还沉浸在对“无我”的反思之中。追求个性的张扬,强调多元与多样,思想的 松绑,仿佛才刚刚开始。有什么必要在肯定个体意识的同时,强调全局观念的“也 要”? 这正是社会治理的复杂性所在。 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没有哪种观念像个体意识与利益诉求一样,如此席卷人 心。从“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到“我的地盘我做主”,从“言利未必非君 子”到“无利不起早”,个人利益已经成为很多人处理社会关系的出发点。或含 蓄或直白,或温和或激烈,对个体的强调,迅速在社会价值谱系中全线展开。 观念的演进,源自奔流的实践。个体意识勃兴的背后,是告别计划经济、走向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进程。明确的权利主体和利益边界,是市场经济和法治社 会的内在要求。“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 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也正是因为对个体利益的尊重,中国 的改革和发展才赢得了亿万人发自内心的推动。只有集体没有个体的时代一去不 返 然而,“全局”从来不会因为对“个体”的强调就不复存在。辩证法的伟大在于 它永远提醒我们认识到问题的另一面。垃圾焚烧厂建在你这里不行,建在我这里 也不行,但它总要建在一个地方,否则必然是垃圾围城;修桥修路修车站,拆你
作”、便是“矫情”,利益于是成为时代价值的“粉碎机”,让我们的社会只剩 诛心之论,难言感动信任。 这是现代版的义利困惑,也是堕落版的利益考量。走出了“耻于言利”的时代, 难道就一定要抛弃“时刻准备着”的理想?经历着“利益解放”的大潮,难道就 一定要放弃“为了全人类”的信念?拒绝利益主义独步天下,理想情怀又该何处 安放? 就像文学家所说的那样,“理想有如晨星——我们永不能触到,却可以借着星光 在人生海洋中远航”。确实,理想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不能帮我们找一个优厚 的工作,领一份体面的薪水。甚至一个有理想的人,活在当下,会比别人更觉生 存的困难与尴尬。但是人若没有了理想,生命将走向何方?我们赞颂希望“让人 类远离饥饿”的袁隆平,我们钦佩把汗水洒落山间邮路的王顺友,实际上是赞颂 一种更饱满的意义、钦佩一种更丰盈的人生。循着理想的星光,我们才能跳脱一 己得失,眼界更远、胸怀更大,找到一个更持久、更深刻的生命出口。 “唯意志论”者固然举步维艰,只有利益的人生同样苍白无力,“喻于利”不是 开启幸福的万能之钥,“喻于义”才能推开梦想的必然之门。构筑精神的高地、 留存理想的底色,才有灵魂的原野郁郁葱葱,文明的河流碧波荡漾。这就是为什 么写出《国富论》的亚当•斯密,更看重《道德情操论》,也是为什么社会的改 革者,既需要现实主义的利益考量,更需要理想主义的勇气担当。 翻开历史,越是大发展、大变动的时代,越需要有超越个人、超越利益的理想。 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的执着信念,法国大革命中民主自由的热烈追求,20 世 纪初叶席卷世界的红色狂飙,都曾是导引时代前进的旗帜。在中国现代化的关键 时刻,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的当下,尤需在物质利益之外,多一 份理想情怀。借用叔本华的一句话,它是对每个时代伟大事物的同一性和连续性 的信心,是对一代代人的变化和衰退的抗议。 2 有个体意识,也要有全局观念 在今日中国的现实语境下谈全局观念,很容易招来拍砖乃至讥笑。一个传统上如 此重视集体归属感的群体,又刚从“狠斗私字一闪念”的年代走出来不远,很多 人还沉浸在对“无我”的反思之中。追求个性的张扬,强调多元与多样,思想的 松绑,仿佛才刚刚开始。有什么必要在肯定个体意识的同时,强调全局观念的“也 要”? 这正是社会治理的复杂性所在。 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没有哪种观念像个体意识与利益诉求一样,如此席卷人 心。从“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到“我的地盘我做主”,从“言利未必非君 子”到“无利不起早”,个人利益已经成为很多人处理社会关系的出发点。或含 蓄或直白,或温和或激烈,对个体的强调,迅速在社会价值谱系中全线展开。 观念的演进,源自奔流的实践。个体意识勃兴的背后,是告别计划经济、走向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进程。明确的权利主体和利益边界,是市场经济和法治社 会的内在要求。“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 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也正是因为对个体利益的尊重,中国 的改革和发展才赢得了亿万人发自内心的推动。只有集体没有个体的时代一去不 返。 然而,“全局”从来不会因为对“个体”的强调就不复存在。辩证法的伟大在于, 它永远提醒我们认识到问题的另一面。垃圾焚烧厂建在你这里不行,建在我这里 也不行,但它总要建在一个地方,否则必然是垃圾围城;修桥修路修车站,拆你
的房子不行,动我的奶酪不许,但它不可能修在空中,除非大家都不过桥不走路 不出远门。一边抱怨雾霾遮天,一边不愿安步当车节能减排;一面痛骂就医难买 房贵,一面又都想挂专家号住豪宅,这样的“通吃心态”,不止是在初级阶段的 中国行不通,在这个世界上的其他任何地方,恐怕也都会碰壁。 一切都让个人听命于集体,强调个人为“全局”无条件牺牲确属苛求;但“我满 足了,才是公平,我满意了,才叫正义”,肯定也非理性。如果每个人都想着 己之私的最大化,完全以自身的感受衡量社会进步,“各私其私,绝无国民同体 之概念 不仅难以发育出良好的社会,也难以长久维持个体的利益 中国社会已经进入利益多元的时代。如果我们承认权利和利益的多元多样,欢呼 由此带来的文明进步,那么也必须承认这样的事实:不同的利益都要尊重,个体 与整体必须协调。近年来,无论是地铁禁食的争议,小区文明养犬的讨论,还是 公共场所禁烟引发的热议,一系列公共事件无不提醒我们,个体行为并非是可以 肆意奔突的河流,权利是有边界的。正如谚语所说,你挥舞拳头的权利止于我的 鼻尖。懂得不同主体的妥协沟通,才能形成多元共存的利益格局。 社会的发展,将个体的尊严和福利推上了空前的高度,但也要看到,超乎历史条 件和时代环境的个人主张,可能成为国家之痛。对“从摇篮到坟墓”高福利制度 的过度追求,让欧洲国家掉入高成本、高税收的陷阱,社会危机由此而生。同样 地,在中国进入快速城镇化的当下,要求取消所有城乡差别,在教育、医疗、户 籍制度等方面实现绝对的均等化,不仅是脱离历史的,也是超越时代的。 从世界范围来看,20世纪以后,传统的权利概念经历了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即 绝对的、排他的权利须受到某种限制,以服从公共利益的需要。这个过程也是作 为个体的公民重新进入社会的过程,是意识到权利之上还有社会责任的过程。无 视他人权利和社会整体利益,脱离时代的语境,抽象的权利只能在现实中逐渐风 干 不要总让“个体”与“全局”彼此排斥、互相追尾,不要总将对“全局”的考量, 放在“个体”的对立面上。标签盛行的地方,理性容易枯萎;思维陷入绝对时, 真理即成谬误。如果说,个体意识和权利意识的觉醒,只是公民意识成熟的第 步,那么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好,还需要每一个人更多秉持目光四射的全局观念, 更多承担力所能及的社会责任。 3有“批判精神”,也要有“建设心态” 曾有人说,批判精神,是呼唤进步的闪耀火花,它证明至少我们还没有沉沦;批 判精神,是追求真理的神圣之光,它证明至少我们还没有堕落;批判精神,是面 向未来的热切向往,它证明至少我们还没有绝望 诚哉斯言。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批判是思想进步的活水、社会发展的源泉。没 有哥白尼的批判精神,就没有神学大厦的坍塌,也就没有我们所生活星球的真相; 没有费尔巴哈的批判精神,就没有对黑格尔哲学的扬弃,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的 登场;没有共产党人的批判精神,就不会有社会主义中国的拨乱反正,也就没有 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正是在批判中,我们突破一个又一个禁区,从必然王国 步步逼近自由王国 如果说问题是时代的呼声,那么批判则是对这呼声的回应。在认识论层面,批判 是认识问题的逻辑起点;从方法论角度,批判为解决问题、推动进步提供了契机。 然而,仅仅有批判精神,混沌的世界是否就一片澄明、丛生的问题是否就迎刃而
的房子不行,动我的奶酪不许,但它不可能修在空中,除非大家都不过桥不走路 不出远门。一边抱怨雾霾遮天,一边不愿安步当车节能减排;一面痛骂就医难买 房贵,一面又都想挂专家号住豪宅,这样的“通吃心态”,不止是在初级阶段的 中国行不通,在这个世界上的其他任何地方,恐怕也都会碰壁。 一切都让个人听命于集体,强调个人为“全局”无条件牺牲确属苛求;但“我满 足了,才是公平,我满意了,才叫正义”,肯定也非理性。如果每个人都想着一 己之私的最大化,完全以自身的感受衡量社会进步,“各私其私,绝无国民同体 之概念”,不仅难以发育出良好的社会,也难以长久维持个体的利益。 中国社会已经进入利益多元的时代。如果我们承认权利和利益的多元多样,欢呼 由此带来的文明进步,那么也必须承认这样的事实:不同的利益都要尊重,个体 与整体必须协调。近年来,无论是地铁禁食的争议,小区文明养犬的讨论,还是 公共场所禁烟引发的热议,一系列公共事件无不提醒我们,个体行为并非是可以 肆意奔突的河流,权利是有边界的。正如谚语所说,你挥舞拳头的权利止于我的 鼻尖。懂得不同主体的妥协沟通,才能形成多元共存的利益格局。 社会的发展,将个体的尊严和福利推上了空前的高度,但也要看到,超乎历史条 件和时代环境的个人主张,可能成为国家之痛。对“从摇篮到坟墓”高福利制度 的过度追求,让欧洲国家掉入高成本、高税收的陷阱,社会危机由此而生。同样 地,在中国进入快速城镇化的当下,要求取消所有城乡差别,在教育、医疗、户 籍制度等方面实现绝对的均等化,不仅是脱离历史的,也是超越时代的。 从世界范围来看,20 世纪以后,传统的权利概念经历了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即 绝对的、排他的权利须受到某种限制,以服从公共利益的需要。这个过程也是作 为个体的公民重新进入社会的过程,是意识到权利之上还有社会责任的过程。无 视他人权利和社会整体利益,脱离时代的语境,抽象的权利只能在现实中逐渐风 干。 不要总让“个体”与“全局”彼此排斥、互相追尾,不要总将对“全局”的考量, 放在“个体”的对立面上。标签盛行的地方,理性容易枯萎;思维陷入绝对时, 真理即成谬误。如果说,个体意识和权利意识的觉醒,只是公民意识成熟的第一 步,那么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好,还需要每一个人更多秉持目光四射的全局观念, 更多承担力所能及的社会责任。 3 有“批判精神”,也要有“建设心态” 曾有人说,批判精神,是呼唤进步的闪耀火花,它证明至少我们还没有沉沦;批 判精神,是追求真理的神圣之光,它证明至少我们还没有堕落;批判精神,是面 向未来的热切向往,它证明至少我们还没有绝望。 诚哉斯言。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批判是思想进步的活水、社会发展的源泉。没 有哥白尼的批判精神,就没有神学大厦的坍塌,也就没有我们所生活星球的真相; 没有费尔巴哈的批判精神,就没有对黑格尔哲学的扬弃,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的 登场;没有共产党人的批判精神,就不会有社会主义中国的拨乱反正,也就没有 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正是在批判中,我们突破一个又一个禁区,从必然王国一 步步逼近自由王国。 如果说问题是时代的呼声,那么批判则是对这呼声的回应。在认识论层面,批判 是认识问题的逻辑起点;从方法论角度,批判为解决问题、推动进步提供了契机。 然而,仅仅有批判精神,混沌的世界是否就一片澄明、丛生的问题是否就迎刃而 解?
比批判更进一步,费尔巴哈贡献了唯物主义的思想武器,哥白尼勾画出太阳系运 行的真实图景。中国共产党人的态度,毛泽东说得清楚:“我们不但善于破坏 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这样的态度,是辩证唯物主义者的态度,也是历史唯物主义者的态度。在他们眼 中,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不是置身事外的冷嘲热讽,也不是痛快一时的情绪宣 泄,而是破与立的对立统一、批判与建设的相得益彰。他们懂得,当批判精神异 化为“为批判而批判”,不加分辨地否定昨天、鄙薄今天、怀疑明天,结果只能 陷入历史的虚无:昨天一无所有,今天一无是处,明天一无建树。 社会总有不完美,值得批判的事情岂止车载斗量。13亿人口的中国,快速发展 的转型期,有问题,甚至有很多问题,都再正常不过;即便是己经“熊抱”现代 化的发达国家,也不得不承认,“今天,技术的进步已经使得人类可以往返于地 球与月球之间,但我们在处理人类事务方面依然捉襟见肘”。对这些问题拿起批 判的武器,正确而且必要。问题是,如果人人都坐而论道,谁来为我们解决问题? 与解决问题相比,做个“批判家”并不难,对照理想,现实的缺憾俯拾即是。做 个“愤青”就更容易,只需加一句“这个社会怎么了”,微博便会“很有气质”。 但是,复杂的矛盾不会因批判自然遁形,社会的正义更不会因批判自动实现。斯 洛文尼亚前总统德尔诺夫舍克说得好,“单靠政治人物的努力是难以改善世界 的”。社会的每一根毛细血管,都不能放弃对肌体健康所负有的责任。 批判是通向正义感的捷径,是体现存在感的绝佳方式,但历史的责任不允许我们 满足于道德飙车。中国的进步,不只需要“好不好”、“该不该”的判断,也需 要“行不行”、“能不能”的探寻。制度的改革,社会的改良,人心的改善,有 待众人一起发力。鞭挞黑暗时,点亮蜡烛;蔑视贪婪时,拒绝冋流;痛斥冷漠时 伸出双手……我们不仅要做提出问题的共同体,更要做解决问题的共同体 颠簸于批判主义的无边波浪之中,我们需要寻找一块陆地建构自己的理想。” 令人欣慰的是,在我们的时代,有18名路人漠然而过的佛山街道,也有大学生 司占杰倾注爱心的麻风病村庄:;有彭宇案莫衷一是的质疑,也有硕士生李英强兴 办乡村图书馆的志向;有郭美美炫富的空虚手袋,也有志愿者行动的朴实守望 有校园里“怀疑的时代还需要信仰吗”的不休争论,也有新闻界“我是建设者” 倡议的强烈共鸣……站在这块剧烈转型的不完美土地,有人沉溺于愤世嫉俗,有 人习惯于悲观抱怨,但总有一些人以行动肩起责任,用积极主动的点滴努力,积 攒起改造社会的正能量。 时代不仅需要解构,更需要建构。不要把批判的自由留给自己,却把创造的权利 让给别人。历史的原野如此辽阔,作为时代的一员,你完全可以栽下花草、留下 芬芳,种下树木、留下清凉。不仅当一个批判者,也要做一个建设者,每个人的 小步,就是时代前进的一大步 4有“问题意识”,也要有“过程意识” 曾有学者慨叹,我们遭遇了一个“问题的时代”。从大都市恼人的雾霾到田野间 空心化的村庄,从“蚁族”、“蜗居”难圆梦想到“舌尖上的安全”屡现危机。 翻开报纸,相关讨论不绝于耳:打开网络,种种质疑迎面而来。一时间,问题让 人烦恼,问题使人愤怒,问题令人“绝望”。 如何看待我们时代的问题? “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最高领导人的要求,是对问题应有的态度。“问 题是时代的声音”,30多年改革开放历程,可以说正是在解决问题中步步向前
比批判更进一步,费尔巴哈贡献了唯物主义的思想武器,哥白尼勾画出太阳系运 行的真实图景。中国共产党人的态度,毛泽东说得清楚:“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 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这样的态度,是辩证唯物主义者的态度,也是历史唯物主义者的态度。在他们眼 中,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不是置身事外的冷嘲热讽,也不是痛快一时的情绪宣 泄,而是破与立的对立统一、批判与建设的相得益彰。他们懂得,当批判精神异 化为“为批判而批判”,不加分辨地否定昨天、鄙薄今天、怀疑明天,结果只能 陷入历史的虚无:昨天一无所有,今天一无是处,明天一无建树。 社会总有不完美,值得批判的事情岂止车载斗量。13 亿人口的中国,快速发展 的转型期,有问题,甚至有很多问题,都再正常不过;即便是已经“熊抱”现代 化的发达国家,也不得不承认,“今天,技术的进步已经使得人类可以往返于地 球与月球之间,但我们在处理人类事务方面依然捉襟见肘”。对这些问题拿起批 判的武器,正确而且必要。问题是,如果人人都坐而论道,谁来为我们解决问题? 与解决问题相比,做个“批判家”并不难,对照理想,现实的缺憾俯拾即是。做 个“愤青”就更容易,只需加一句“这个社会怎么了”,微博便会“很有气质”。 但是,复杂的矛盾不会因批判自然遁形,社会的正义更不会因批判自动实现。斯 洛文尼亚前总统德尔诺夫舍克说得好,“单靠政治人物的努力是难以改善世界 的”。社会的每一根毛细血管,都不能放弃对肌体健康所负有的责任。 批判是通向正义感的捷径,是体现存在感的绝佳方式,但历史的责任不允许我们 满足于道德飙车。中国的进步,不只需要“好不好”、“该不该”的判断,也需 要“行不行”、“能不能”的探寻。制度的改革,社会的改良,人心的改善,有 待众人一起发力。鞭挞黑暗时,点亮蜡烛;蔑视贪婪时,拒绝同流;痛斥冷漠时, 伸出双手……我们不仅要做提出问题的共同体,更要做解决问题的共同体。 “颠簸于批判主义的无边波浪之中,我们需要寻找一块陆地建构自己的理想。” 令人欣慰的是,在我们的时代,有 18 名路人漠然而过的佛山街道,也有大学生 司占杰倾注爱心的麻风病村庄;有彭宇案莫衷一是的质疑,也有硕士生李英强兴 办乡村图书馆的志向;有郭美美炫富的空虚手袋,也有志愿者行动的朴实守望; 有校园里“怀疑的时代还需要信仰吗”的不休争论,也有新闻界“我是建设者” 倡议的强烈共鸣……站在这块剧烈转型的不完美土地,有人沉溺于愤世嫉俗,有 人习惯于悲观抱怨,但总有一些人以行动肩起责任,用积极主动的点滴努力,积 攒起改造社会的正能量。 时代不仅需要解构,更需要建构。不要把批判的自由留给自己,却把创造的权利 让给别人。历史的原野如此辽阔,作为时代的一员,你完全可以栽下花草、留下 芬芳,种下树木、留下清凉。不仅当一个批判者,也要做一个建设者,每个人的 一小步,就是时代前进的一大步。 4 有“问题意识”,也要有“过程意识” 曾有学者慨叹,我们遭遇了一个“问题的时代”。从大都市恼人的雾霾到田野间 空心化的村庄,从“蚁族”、“蜗居”难圆梦想到“舌尖上的安全”屡现危机。 翻开报纸,相关讨论不绝于耳;打开网络,种种质疑迎面而来。一时间,问题让 人烦恼,问题使人愤怒,问题令人“绝望”。 如何看待我们时代的问题? “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最高领导人的要求,是对问题应有的态度。“问 题是时代的声音”,30 多年改革开放历程,可以说正是在解决问题中步步向前
如果眼里没有问题、心里没有期待,也就不会改革、难言发展。有“问题意识” 是认识能力提升的表现;能畅所欲言直面问题,更是时代社会的进步 然而,过犹不及。如果“唯以问题识天下”,群情激愤中,任“问题焦虑症”裹 挟成极端情绪,固化为狭隘认识,演变为偏执思想,将人人变成易燃易爆品;如 果“只让问题遮望眼”,心灰意冷间,让“问题悲观症”驱逐社会自信心,抵消 发展正能量,吞噬我们的幸福感,“问题意识”本身就也成了问题。 今天的中国,发展很快,矛盾高发,问题不少。我们固然要有“一万年太久,只 争朝夕”的紧迫感,但也不能期望万年之事、朝夕解决。将问题拖成历史问题诚 不可取,毕其功于一役也绝不现实。任何时候不能忘了,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面对各种问题,不切实际的空头支票,超越阶段的夸张口号,或是“ 招就灵”的万能良药,不是天真幼稚,就是轻浮狂踽 历史无非就是问题的消亡和解决,现实也无非是问题的存在和发展。从辩证法的 角度看待我们所处的世界,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关键 是要把问题放在中国的现实语境中观察,与国情对接、跟现实对表。一年一度的 春运最为典型,一个多月34亿人次出行,而人均拥有的铁路,还不到一根香烟 长度。现代化的速度提升了,过程却无法压缩,再加上不断增大的人口规模、水 涨船髙的期待诉求,都使问题的存在有客观性、必然性,问题的解决有复杂性、 长期性。 希望找到一个总开关,按一下就解决所有问题,肯定是空想。但在充满纠结的生 活中,几乎每一个问题的细节里,倒确实暗藏着一个“哲学按钮”,按下那个按 钮,被遮盖的意义就会一日了然。比如,农民工问题。过去十几年里,2.6亿农 民相继进城,接近俄罗斯和日本人口的总和。他们的生活要在短时间内超越“绿 皮车、编织袋”阶段,子女教育与就业,自身医疗与住房,十几年积累的问题要 下解决,即便是奥林匹克山上的希腊诸神,恐怕也无能为力。发展是一个长期 的过程,消化问题同样需要时间。用辩证法的方式考量社会进程,才能还原事件 的真实意义。 解决问题的愿望迫切,可以理解,更应该重视。不过,如果能多点“过程意识” 会更有利于看到主流、形成共识。比如教育公平。北京、上海的常住人口中,非 户籍人口占三分之一强。异地髙考理应破冰,可如果不加任何限制地开闸放水, 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即使翻番,也无法满足如此激増的就读需求。近日,国务院 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不正是在这样的日拱一卒 中,才逐渐逼近问题的最终解决? 抽象的价值,存留在理论之中;具体的公正,则需体现在每一个人身上,不像喊 喊口号那样简单。医疗改革既需协调利益魔方,更需面对海量刚需和分布不均的 现实;收入分配改革“分好蛋糕”理念明确,具体调整却是复杂的系统工程。知 易行难,在当前中国,尤其如此。不存在一种简单化的理念,可以立竿见影搞定 所有“中国式问题”。30多年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正是从哲学层面上理清了问 题与过程的关系,才摒弃了急于求成的冒进,拒绝了休克疗法的诱惑,找到了正 确的逻辑和顺序。 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有时候,我们的确感到被问题“追着走” “推着走”。这可以理解,转型期中国问题一大堆,公众和舆论更加敏感,未来 的改革之路肯定也充满挑战。但也要看到,正是在对问题的不断突围中,国家社 会得到了实质性改善。既有“问题意识”,也有“过程意识”,才能让改革者有 更多回圜余地,才会对未来更有信心
如果眼里没有问题、心里没有期待,也就不会改革、难言发展。有“问题意识”, 是认识能力提升的表现;能畅所欲言直面问题,更是时代社会的进步。 然而,过犹不及。如果“唯以问题识天下”,群情激愤中,任“问题焦虑症”裹 挟成极端情绪,固化为狭隘认识,演变为偏执思想,将人人变成易燃易爆品;如 果“只让问题遮望眼”,心灰意冷间,让“问题悲观症”驱逐社会自信心,抵消 发展正能量,吞噬我们的幸福感,“问题意识”本身就也成了问题。 今天的中国,发展很快,矛盾高发,问题不少。我们固然要有“一万年太久,只 争朝夕”的紧迫感,但也不能期望万年之事、朝夕解决。将问题拖成历史问题诚 不可取,毕其功于一役也绝不现实。任何时候不能忘了,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面对各种问题,不切实际的空头支票,超越阶段的夸张口号,或是“一 招就灵”的万能良药,不是天真幼稚,就是轻浮狂躁。 历史无非就是问题的消亡和解决,现实也无非是问题的存在和发展。从辩证法的 角度看待我们所处的世界,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关键 是要把问题放在中国的现实语境中观察,与国情对接、跟现实对表。一年一度的 春运最为典型,一个多月 34 亿人次出行,而人均拥有的铁路,还不到一根香烟 长度。现代化的速度提升了,过程却无法压缩,再加上不断增大的人口规模、水 涨船高的期待诉求,都使问题的存在有客观性、必然性,问题的解决有复杂性、 长期性。 希望找到一个总开关,按一下就解决所有问题,肯定是空想。但在充满纠结的生 活中,几乎每一个问题的细节里,倒确实暗藏着一个“哲学按钮”,按下那个按 钮,被遮盖的意义就会一目了然。比如,农民工问题。过去十几年里,2.6 亿农 民相继进城,接近俄罗斯和日本人口的总和。他们的生活要在短时间内超越“绿 皮车、编织袋”阶段,子女教育与就业,自身医疗与住房,十几年积累的问题要 一下解决,即便是奥林匹克山上的希腊诸神,恐怕也无能为力。发展是一个长期 的过程,消化问题同样需要时间。用辩证法的方式考量社会进程,才能还原事件 的真实意义。 解决问题的愿望迫切,可以理解,更应该重视。不过,如果能多点“过程意识”, 会更有利于看到主流、形成共识。比如教育公平。北京、上海的常住人口中,非 户籍人口占三分之一强。异地高考理应破冰,可如果不加任何限制地开闸放水, 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即使翻番,也无法满足如此激增的就读需求。近日,国务院 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不正是在这样的日拱一卒 中,才逐渐逼近问题的最终解决? 抽象的价值,存留在理论之中;具体的公正,则需体现在每一个人身上,不像喊 喊口号那样简单。医疗改革既需协调利益魔方,更需面对海量刚需和分布不均的 现实;收入分配改革“分好蛋糕”理念明确,具体调整却是复杂的系统工程。知 易行难,在当前中国,尤其如此。不存在一种简单化的理念,可以立竿见影搞定 所有“中国式问题”。30 多年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正是从哲学层面上理清了问 题与过程的关系,才摒弃了急于求成的冒进,拒绝了休克疗法的诱惑,找到了正 确的逻辑和顺序。 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有时候,我们的确感到被问题“追着走”、 “推着走”。这可以理解,转型期中国问题一大堆,公众和舆论更加敏感,未来 的改革之路肯定也充满挑战。但也要看到,正是在对问题的不断突围中,国家社 会得到了实质性改善。既有“问题意识”,也有“过程意识”,才能让改革者有 更多回圜余地,才会对未来更有信心
5有“权利意识”,也要有“法治观念” 这些年来中国社会的最大变化之一,就是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如果说,当年 部《秋菊打官司》的电影,曾让人们充满好奇,那么今天,“讨说法”已经成为 社会口头禅。从主张经济、社会、文化和消费者权利,到捍卫政治、环境、食品 安全和纳税人权利,“权利意识”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深入人心、影响社会、 改变国家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走向权利的时代。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自由平等意识、网络 媒体勃兴提供的多元表达平台、民主政治进步造就的个体意识启蒙,所有这一切, 成为人们权利意识的萌发、表达和伸张的“时代注脚”。与之相伴,“权利意识” 的高涨,也为树立法律权威、培养法治观念、发掘公民意识,起到了巨大推动作 用,成为社会进步的催化剂。“一元钱”官司的较真,厘清的是社会是非观念; “物权”概念的普及,调动起创造财富的热情:“环境权”的主张,增强着生态 文明的群众基础 与此同时,时代的洪流往往泥沙俱下,在极短时期内高涨的权利意识,也呈现出 某种“初级阶段”特征。正如《社会管理蓝皮书—一中国社会管理创新报告》指 出的,“一部分人只注重享受权利,不注重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由此导致公 众权利意识强与社会责任意识弱并存这一现象的存在”。飞机航班延误,冲上跑 道拦飞机:发生医患纠纷,把棺材花圈抬到医院;网上讨论辩论,动辄粗口相向, 乃至暴力威胁……一些人为了维护个人权益,无视他人权益,罔顾公共利益,甚 至更进一步,把他人权益、公共利益当作讨价还价的筹码,以实现个人利益最大 化。这种走岔道的极端方式,将“权利意识”异化为“交相害”而非“交相利” 的行为,让人遗憾,也发人深思:权利的风帆如何行进,才能抵达文明的彼岸? 在一个多少算得上是文明的社会里,一个人所能够拥有的一切权利,其唯一的 来由是法律。”法学家杰里米·边沁的结论一针见血。“权利意识”的伸张,离 不开“法治观念”护航。在法律的条款中去寻找依据,权利的主张才能水到渠成: 在法治的框架下予以推进,权利的实现才能顺理成章。反之,把“权利”当作为 所欲为的通行证,认为有了利益诉求,就能够理直气壮地去冲撞底线、挑战规则、 突破边界,整个社会又如何做到和谐运转? 个成熟的社会,有许多不言自明的遵循:在高速公路开车,尽管车是自己的, 但是不能超速行驶;在城市里盖房子,尽管土地使用权是自己的,但依然要服从 市政规划。这些常识的背后,是对个人权利的清醒认知一一没有什么权利是绝对 的。任何个人权利的行使,都必须在法治的轨道上,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 不得损害社会的公共利益。惟其如此,自己的权利才能得到保障,他人的权利才 能得到维护,社会的福利才会趋于最大化。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从传统到现代的艰难爬坡中,法治观念必须“跟得上”权利 意识的步伐。一边是权利意识已经成为人们的惯性思维,一边是法治观念尚未成 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其间的落差,很容易造成社会生活的失序。没有对公共规则 的遵从,我行我素的自由,就会导致“组团式过马路”的乱象;缺乏对法律程序 的敬畏,对化工项目的异议,很可能演变成行为失控的骚乱。那种只问结果不计 手段、“以错纠错”式维权,看似“高效有力”,却会让更多人不讲文明、不守 规矩。在这个意义上,权利如果不能正确行使,不仅不能成为法治进程的铺路石, 反而可能变成社会动荡的导火索 “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任何社会行为一旦脱离法治视野,便不可 能带来公共福利的实质增进,也难有公平正义的真正实现。今天,如果说,“权
5 有“权利意识”,也要有“法治观念” 这些年来中国社会的最大变化之一,就是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如果说,当年一 部《秋菊打官司》的电影,曾让人们充满好奇,那么今天,“讨说法”已经成为 社会口头禅。从主张经济、社会、文化和消费者权利,到捍卫政治、环境、食品 安全和纳税人权利,“权利意识”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深入人心、影响社会、 改变国家。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走向权利的时代。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自由平等意识、网络 媒体勃兴提供的多元表达平台、民主政治进步造就的个体意识启蒙,所有这一切, 成为人们权利意识的萌发、表达和伸张的“时代注脚”。与之相伴,“权利意识” 的高涨,也为树立法律权威、培养法治观念、发掘公民意识,起到了巨大推动作 用,成为社会进步的催化剂。“一元钱”官司的较真,厘清的是社会是非观念; “物权”概念的普及,调动起创造财富的热情;“环境权”的主张,增强着生态 文明的群众基础…… 与此同时,时代的洪流往往泥沙俱下,在极短时期内高涨的权利意识,也呈现出 某种“初级阶段”特征。正如《社会管理蓝皮书——中国社会管理创新报告》指 出的,“一部分人只注重享受权利,不注重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由此导致公 众权利意识强与社会责任意识弱并存这一现象的存在”。飞机航班延误,冲上跑 道拦飞机;发生医患纠纷,把棺材花圈抬到医院;网上讨论辩论,动辄粗口相向, 乃至暴力威胁……一些人为了维护个人权益,无视他人权益,罔顾公共利益,甚 至更进一步,把他人权益、公共利益当作讨价还价的筹码,以实现个人利益最大 化。这种走岔道的极端方式,将“权利意识”异化为“交相害”而非“交相利” 的行为,让人遗憾,也发人深思:权利的风帆如何行进,才能抵达文明的彼岸? “在一个多少算得上是文明的社会里,一个人所能够拥有的一切权利,其唯一的 来由是法律。”法学家杰里米•边沁的结论一针见血。“权利意识”的伸张,离 不开“法治观念”护航。在法律的条款中去寻找依据,权利的主张才能水到渠成; 在法治的框架下予以推进,权利的实现才能顺理成章。反之,把“权利”当作为 所欲为的通行证,认为有了利益诉求,就能够理直气壮地去冲撞底线、挑战规则、 突破边界,整个社会又如何做到和谐运转? 一个成熟的社会,有许多不言自明的遵循:在高速公路开车,尽管车是自己的, 但是不能超速行驶;在城市里盖房子,尽管土地使用权是自己的,但依然要服从 市政规划。这些常识的背后,是对个人权利的清醒认知——没有什么权利是绝对 的。任何个人权利的行使,都必须在法治的轨道上,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 不得损害社会的公共利益。惟其如此,自己的权利才能得到保障,他人的权利才 能得到维护,社会的福利才会趋于最大化。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从传统到现代的艰难爬坡中,法治观念必须“跟得上”权利 意识的步伐。一边是权利意识已经成为人们的惯性思维,一边是法治观念尚未成 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其间的落差,很容易造成社会生活的失序。没有对公共规则 的遵从,我行我素的自由,就会导致“组团式过马路”的乱象;缺乏对法律程序 的敬畏,对化工项目的异议,很可能演变成行为失控的骚乱。那种只问结果不计 手段、“以错纠错”式维权,看似“高效有力”,却会让更多人不讲文明、不守 规矩。在这个意义上,权利如果不能正确行使,不仅不能成为法治进程的铺路石, 反而可能变成社会动荡的导火索。 “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任何社会行为一旦脱离法治视野,便不可 能带来公共福利的实质增进,也难有公平正义的真正实现。今天,如果说,“权
利意识”的启蒙我们已经完成,那么“法治观念”的启蒙还在路上。这也是党的 十八大提出“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深层原因所在。既要“权利意识”, 也要“法治观念”,二者彼此砥砺、相互促进,才能让法治精神融入社会治理和 社会生活,使“权利意识”成为构建现代公民人格、建设民主法治社会的基础 6守望共同的生态家园 在青海可可西里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不远处的一座瞭望塔下,有一片天然的石 头滩。上百块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石头上面,写满了志愿者和游客的留言,“永 远做藏羚羊的保护神”“可可西里:神秘的地方,可爱的家乡”……历经风雨冲 刷的“碑文”,无声地诉说着一个共同心愿:守护好人类“最后一片净土”。 这样的共识,来之不易。时针拨回到20世纪后期,一种名为“沙图什”的藏羚 羊绒披肩在西方走俏。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即便是“生命禁区”,也难以阻拦 盗猎者的贪婪。他们把枪口对准无辜的“髙原精灵”,刺耳的枪声打破了高原的 宁静,触目的鲜血染红了圣洁的雪山。倒伏在卓乃湖畔血肉模糊的藏羚羊身影, 刻写着“千湖之地”的累累伤痕 藏羚羊数量锐减”“最少时不足两万只”“濒临灭绝边缘”……昆仑无言,雪 山默默,但疼痛却总在提醒人们别忘记这段历史。以至于多年以后,一位作家这 样记录道,有个摄影师在可可西里看到一只来打招呼的小藏羚羊,便喂它水喝。 突然,旁边的藏羚羊保护队队长凶狠地把小藏羚羊赶跑了。摄影师生气地质问他 为什么这么做,他回答说,你这样会让它们以为人类是善良的。宁愿让它们从此 讨厌人类,也不愿哪天被盗猎者偷袭杀害,如此冷肃的回答,道尽了盗猎行为给 当地带来的痛楚 任何一个地方生态的破坏,威胁的终将是人类自身的生存。更何况,相比于平原, 髙原的生态更加脆弱,一旦破坏,恢复将是难上加难。一位环保工程师便曾指出 在可可西里,“用铁锹随意挖去一块草皮,要想自然地恢复过来,得等300年。” 正是觉察到了这一点,20多年前,时任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县委副书 记的索南达杰在深入了解可可西里以后,他提包里的书,从《工业矿产手册》变 成了《濒危动物名录》。促使他走上环保之路,甚至不惜献出宝贵生命的,并不 仅仅是对野生动物的朴素感情,更是守护家园的职责和使命。 保护生态、守望家园,成为可可西里守护者的沉甸甸责任。正是因为内心的这份 责任,哪怕缺水缺油、没有信号,哪怕要面对冰天雪地、狂风怒吼、流沙肆虐 每年在荒野奔走上万公里,巡山队员依然始终坚守在与盗猎者斗争的一线;也正 是因为对可可西里爱得深沉,一批又一批的志愿者来到高原,他们踏水而行、碾 过风霜,默默付出、守护净土。他们的努力,就像一座座路标,引导着后来的人 守望共同的生态家园 个多月前,可可西里“申遗”成功。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评估报告中评价说, 这里保存着完整的藏羚羊在三江源和可可西里间的迁徙路线,藏羚羊可以不受干 扰地迁徙。某种意义上,成功“申遗”,不仅意味着可可西里“高原野生动物基 因库”的自然特质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更意味着一代又一代的守护者拯救藏羚 羊、保护自然环境的人文精神赢得了认同、引发了共鸣 汉学家史景迁曾指出,“一个国家之所以伟大,条件之一就是既能够吸引别人的 注意力,又能够持续保有这种吸引力。”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 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美丽中国如磁石一样,始终保有吸引力,这是索南达 杰们的心愿,也是我们每个人肩负的责任。 7毕诗成:别让“心酸手机”灼伤“爱的能力
利意识”的启蒙我们已经完成,那么“法治观念”的启蒙还在路上。这也是党的 十八大提出“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深层原因所在。既要“权利意识”, 也要“法治观念”,二者彼此砥砺、相互促进,才能让法治精神融入社会治理和 社会生活,使“权利意识”成为构建现代公民人格、建设民主法治社会的基础。 6 守望共同的生态家园 在青海可可西里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不远处的一座瞭望塔下,有一片天然的石 头滩。上百块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石头上面,写满了志愿者和游客的留言,“永 远做藏羚羊的保护神”“可可西里:神秘的地方,可爱的家乡”……历经风雨冲 刷的“碑文”,无声地诉说着一个共同心愿:守护好人类“最后一片净土”。 这样的共识,来之不易。时针拨回到 20 世纪后期,一种名为“沙图什”的藏羚 羊绒披肩在西方走俏。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即便是“生命禁区”,也难以阻拦 盗猎者的贪婪。他们把枪口对准无辜的“高原精灵”,刺耳的枪声打破了高原的 宁静,触目的鲜血染红了圣洁的雪山。倒伏在卓乃湖畔血肉模糊的藏羚羊身影, 刻写着“千湖之地”的累累伤痕。 “藏羚羊数量锐减”“最少时不足两万只”“濒临灭绝边缘”……昆仑无言,雪 山默默,但疼痛却总在提醒人们别忘记这段历史。以至于多年以后,一位作家这 样记录道,有个摄影师在可可西里看到一只来打招呼的小藏羚羊,便喂它水喝。 突然,旁边的藏羚羊保护队队长凶狠地把小藏羚羊赶跑了。摄影师生气地质问他 为什么这么做,他回答说,你这样会让它们以为人类是善良的。宁愿让它们从此 讨厌人类,也不愿哪天被盗猎者偷袭杀害,如此冷肃的回答,道尽了盗猎行为给 当地带来的痛楚。 任何一个地方生态的破坏,威胁的终将是人类自身的生存。更何况,相比于平原, 高原的生态更加脆弱,一旦破坏,恢复将是难上加难。一位环保工程师便曾指出, 在可可西里,“用铁锹随意挖去一块草皮,要想自然地恢复过来,得等 300 年。” 正是觉察到了这一点,20 多年前,时任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县委副书 记的索南达杰在深入了解可可西里以后,他提包里的书,从《工业矿产手册》变 成了《濒危动物名录》。促使他走上环保之路,甚至不惜献出宝贵生命的,并不 仅仅是对野生动物的朴素感情,更是守护家园的职责和使命。 保护生态、守望家园,成为可可西里守护者的沉甸甸责任。正是因为内心的这份 责任,哪怕缺水缺油、没有信号,哪怕要面对冰天雪地、狂风怒吼、流沙肆虐, 每年在荒野奔走上万公里,巡山队员依然始终坚守在与盗猎者斗争的一线;也正 是因为对可可西里爱得深沉,一批又一批的志愿者来到高原,他们踏水而行、碾 过风霜,默默付出、守护净土。他们的努力,就像一座座路标,引导着后来的人 守望共同的生态家园。 一个多月前,可可西里“申遗”成功。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评估报告中评价说, 这里保存着完整的藏羚羊在三江源和可可西里间的迁徙路线,藏羚羊可以不受干 扰地迁徙。某种意义上,成功“申遗”,不仅意味着可可西里“高原野生动物基 因库”的自然特质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更意味着一代又一代的守护者拯救藏羚 羊、保护自然环境的人文精神赢得了认同、引发了共鸣。 汉学家史景迁曾指出,“一个国家之所以伟大,条件之一就是既能够吸引别人的 注意力,又能够持续保有这种吸引力。”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 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美丽中国如磁石一样,始终保有吸引力,这是索南达 杰们的心愿,也是我们每个人肩负的责任。 7 毕诗成:别让“心酸手机” 灼伤“爱的能力
沉迷于手机是一种表象,更需要警惕的,是我们正在丧失爱的热情、爱的能力。 这几天,重庆一名小学生的“心酸作文”《爸爸看手机》在网上热传,“我的爸 爸很爱看手机,每次有空他都会拿出手机来看。有一次,我叫爸爸进来跟我一起 看书、玩、画画,可我叫完后,爸爸没听见,还是没有进来,害我叫了很久很久 终于把爸爸叫进来了,爸爸进来的时候还拿着手机 孩子对“看手机家长”的真实刻画,戳中了很多爸爸妈妈的心。有教师就此做课 堂调査,超过1/3的孩子举手表示家长常常玩手机忽视他们,让人很心酸。更有 小朋友在被问到“你知道爸妈做什么工作吗”,脱口而出的是“爸爸是用手机查 资料的”。 这是一个技术变革的时代。智能手机正在井喷式“攻城略地”,丰富及时的资讯、 花样繁多的游戏、方便快捷的服务,将手机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而人们在畅 快享受的同时,也遭受着某种情感“病毒”的入侵:有些“低头族”把孩子搞丢 了都没有发觉,而在许多孩子眼里,爸爸是“拿手机査资料的”,手机是妈妈的 “女儿”… 人们在手机上花费太多时间,已经影响到了家庭的功能、社会的交往。不只是孩 子,还包括被撇在一旁的老人,乃至于同卧一床的另一半,更不要说饭桌旁边的 朋友、办公桌对面的同事……“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 玩手机”,越来越多的“心酸”已经表明,这正在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社会现 象,成为某种亚健康的群体文化心理。 手机玩到烫手,灼伤的是亲情与友情,尤其是最需要家长陪伴和呵护的孩子。对 孩子来说,父母的关爱绝不只是提供物质的保障,缺乏父母关注和陪伴的孩子往 往会患上“感情饥渴症”,对他人冷漠,对社会敌视,对自己厌弃。因此,“为 了孩子,请放下手中的智能手机”,已成为世界多国民众的共同呼声。 “烫手的手机”只是一个拽走当下注意力的代名词。“智能手机烫手”的本质命 题,是我们的内心,怎样葆有爱的能力,怎样葆有爱的品质。和老人孩子坐在 起,和朋友同事坐在一起,只是一种“陪着”的形式,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关爱、 交流,没有沟通理解与责任感,不可能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家长、一个有血有爱的 “成员”。 人际相处需要时间,更需要质量。沉迷于手机是一种表象,更需警惕的,是我们 正在丧失爱的热情、爱的能力。在虚拟网络上的社交达人,却是真实生活里的冷 漠者;每个人常常被圈在自己的世界里,众声喧哗中强化着孤独。更严峻的现实 是,我们正在将这种基于技术进步催生的“新时代病”,肆无忌惮地传递给下 代:我们自以为追赶着时代的潮头,简单地塞给他们先进的电子产品,哪管这些 产品里,藏着既会伤害视力、又会伤害热情的冷漠病毒。 手机再智能,终究只是人的工具,如果不能理性驾驭它,人就会沦为工具的奴隶。 当一个又一个孩子,用稚嫩的笔写下他们的困惑与控诉时,每一位成年人的内心, 都应该有一些剌痛、尴尬与检省,进而有改变的行动。这是智能科技时代必须有 的“文化配件”与心理程序,也是一个健康心智的成年人,应有的责任与使命。 没有人可以从你手里强制地夺下手机,除了自己对于爱的渴望。 8刘天亮:给年轻人更多职业想象空间 青睐或放弃国考,只要理由正当,本身并不值得担忧。怕的是,一个国家的年轻 人,未经磨砺就与梦想和勇气绝缘,放弃了职业想象空间。 每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人数和平均竞争比的走向,似乎成了观察社会 择业观的固定指标,也被认为代表着某种社会心态的变化。2016年国考也不例
沉迷于手机是一种表象,更需要警惕的,是我们正在丧失爱的热情、爱的能力。 这几天,重庆一名小学生的“心酸作文”《爸爸看手机》在网上热传,“我的爸 爸很爱看手机,每次有空他都会拿出手机来看。有一次,我叫爸爸进来跟我一起 看书、玩、画画,可我叫完后,爸爸没听见,还是没有进来,害我叫了很久很久, 终于把爸爸叫进来了,爸爸进来的时候还拿着手机……” 孩子对“看手机家长”的真实刻画,戳中了很多爸爸妈妈的心。有教师就此做课 堂调查,超过 1/3 的孩子举手表示家长常常玩手机忽视他们,让人很心酸。更有 小朋友在被问到“你知道爸妈做什么工作吗”,脱口而出的是“爸爸是用手机查 资料的”。 这是一个技术变革的时代。智能手机正在井喷式“攻城略地”,丰富及时的资讯、 花样繁多的游戏、方便快捷的服务,将手机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而人们在畅 快享受的同时,也遭受着某种情感“病毒”的入侵:有些“低头族”把孩子搞丢 了都没有发觉,而在许多孩子眼里,爸爸是“拿手机查资料的”,手机是妈妈的 “女儿”…… 人们在手机上花费太多时间,已经影响到了家庭的功能、社会的交往。不只是孩 子,还包括被撇在一旁的老人,乃至于同卧一床的另一半,更不要说饭桌旁边的 朋友、办公桌对面的同事……“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 玩手机”,越来越多的“心酸”已经表明,这正在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社会现 象,成为某种亚健康的群体文化心理。 手机玩到烫手,灼伤的是亲情与友情,尤其是最需要家长陪伴和呵护的孩子。对 孩子来说,父母的关爱绝不只是提供物质的保障,缺乏父母关注和陪伴的孩子往 往会患上“感情饥渴症”,对他人冷漠,对社会敌视,对自己厌弃。因此,“为 了孩子,请放下手中的智能手机”,已成为世界多国民众的共同呼声。 “烫手的手机”只是一个拽走当下注意力的代名词。“智能手机烫手”的本质命 题,是我们的内心,怎样葆有爱的能力,怎样葆有爱的品质。和老人孩子坐在一 起,和朋友同事坐在一起,只是一种“陪着”的形式,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关爱、 交流,没有沟通理解与责任感,不可能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家长、一个有血有爱的 “成员”。 人际相处需要时间,更需要质量。沉迷于手机是一种表象,更需警惕的,是我们 正在丧失爱的热情、爱的能力。在虚拟网络上的社交达人,却是真实生活里的冷 漠者;每个人常常被圈在自己的世界里,众声喧哗中强化着孤独。更严峻的现实 是,我们正在将这种基于技术进步催生的“新时代病”,肆无忌惮地传递给下一 代:我们自以为追赶着时代的潮头,简单地塞给他们先进的电子产品,哪管这些 产品里,藏着既会伤害视力、又会伤害热情的冷漠病毒。 手机再智能,终究只是人的工具,如果不能理性驾驭它,人就会沦为工具的奴隶。 当一个又一个孩子,用稚嫩的笔写下他们的困惑与控诉时,每一位成年人的内心, 都应该有一些刺痛、尴尬与检省,进而有改变的行动。这是智能科技时代必须有 的“文化配件”与心理程序,也是一个健康心智的成年人,应有的责任与使命。 没有人可以从你手里强制地夺下手机,除了自己对于爱的渴望。 8 刘天亮:给年轻人更多职业想象空间 青睐或放弃国考,只要理由正当,本身并不值得担忧。怕的是,一个国家的年轻 人,未经磨砺就与梦想和勇气绝缘,放弃了职业想象空间。 每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人数和平均竞争比的走向,似乎成了观察社会 择业观的固定指标,也被认为代表着某种社会心态的变化。2016 年国考也不例
外。据统计,本次考试共有近140万人通过资格审查,为5年来最低;近93万 人实际参加考试,竞争比降至331。这两个数字的连年双降,被视为国考“降温” 的重要标志。 究其原因,许多人认为,简政放权、反腐败、隐性福利减少等,不断稀释了 公务员的吸引力。此话有一定道理,但单就国考这件事来看,上述间接影响,恐 怕不如国考政策调整本身来得大。 近些年的国考改革,基本沿着两个思路在前行。一个是向基层倾斜,中央及 省级直属机构录用公务员要求基层工作经验所占比例逐年提高,2010年为70%, 2011年为85%,2012年除特殊岗位外,均要求有基层工作经验。另一个是专业 化、精细化。2016年国考许多职位都提高了门槛,有更为严格的专业要求。遴 选机制日趋科学严密,报考人数下降自在情理之中。更何况,这两年国考为考生 建立“诚信档案库”,提高了违约成本。因此,所谓国考“降温”,属于政策影 响下的正常波动。 真正能反映青年择业观变化的,是2012年以来持续出现的大范围“弃考 现象。据统计,2016年,弃考者超过46万人,占比近1/3。2012年到2014年 这个数字均接近40万人,2015年则超过了50万人。这个现象说明,在很大 部分年轻人的心里,国考已经不再是前面有千军万马也要闯过去的“独木桥” 这并不意味着,公务员的含金量就降低了。正所谓,去留肝胆两昆仑。弃考 者和应考者,乃至社会舆论,若都能以平常心来看待这件事,反而能把附着在公 务员身上不该有的泡沫挤掉,刷出这个职业真正该有的含金量。 事实上,每年近100万的参考人数依然庞大,连年下降的平均竞争比还是偏 高。公务员和其他选择相比,仍旧有很大优势。人民日报客户端近日发布了一项 关于国考吸引力的调查,依然有占41%的人青睐公务员职位,排在第一位,理由 是“职业稳定、社会地位高,仍是择业优选 青睐或放弃国考,只要理由正当,本身并不值得担忧。怕的是,年轻人热衷 考公务员,并非出于服务国民的精神,而只是看重“可以不担心被炒鱿鱼,挺到 退休为止的铁饭碗”。一个国家的年轻人,未经磨砺就与梦想和勇气绝缘,放弃 了职业想象空间,只懂追求铁饭碗,是比扎堆到某一个职业严重得多的问题。 当然,年轻人的选择,某种程度上是对整个社会职业想象空间的定义。更何 况,“互联网”时代,产品抵达用户的手段空前发达,给了梦想前所未有的发 酵机会。有一部电影台词说:“年轻的时候,总想到沙漠的那一边去看看,其实 去过了才知道,沙漠的那一边也是沙漠,和这里的并没有什么不同。”选择对了, 还是错了,只有走过才知道。但无论如何,青年人不该未曾远行,就变成饱经世 故的老人。 9李斌:莫让浮躁侵染了文化“琅琊榜” 营造声势毕竟只是辅助手段,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才是制胜之道。巧劲用过了, 可能就会弄巧成拙。 琅琊山顶有一个琅琊阁,琅琊阁每年发布琅琊榜”,近来热播的电视剧《琅 琊榜》,让琅琊山、琅琊阁成为备受关注的热词。近日,安徽滁州为让自己的琅 琊山风景区借着《琅琊榜》火一把,带动地方旅游发展,把景区内的“会峰阁 改名“琅琊阁”,引来热议。 营销学中有一种“借势营销”,借助社会上受关注的事件推广产品,潜移默 化地引导市场消费。而在滁州趁《琅琊榜》借题发挥的同时,秦朝时设立琅琊郡 的山东临沂、拥有古“琅邪县”的江苏南京也加入了争抢队伍。可是,花果山好
外。据统计,本次考试共有近 140 万人通过资格审查,为 5 年来最低;近 93 万 人实际参加考试,竞争比降至 331。这两个数字的连年双降,被视为国考“降温” 的重要标志。 究其原因,许多人认为,简政放权、反腐败、隐性福利减少等,不断稀释了 公务员的吸引力。此话有一定道理,但单就国考这件事来看,上述间接影响,恐 怕不如国考政策调整本身来得大。 近些年的国考改革,基本沿着两个思路在前行。一个是向基层倾斜,中央及 省级直属机构录用公务员要求基层工作经验所占比例逐年提高,2010 年为 70%, 2011 年为 85%,2012 年除特殊岗位外,均要求有基层工作经验。另一个是专业 化、精细化。2016 年国考许多职位都提高了门槛,有更为严格的专业要求。遴 选机制日趋科学严密,报考人数下降自在情理之中。更何况,这两年国考为考生 建立“诚信档案库”,提高了违约成本。因此,所谓国考“降温”,属于政策影 响下的正常波动。 真正能反映青年择业观变化的,是 2012 年以来持续出现的大范围“弃考” 现象。据统计,2016 年,弃考者超过 46 万人,占比近 1/3。2012 年到 2014 年, 这个数字均接近 40 万人,2015 年则超过了 50 万人。这个现象说明,在很大一 部分年轻人的心里,国考已经不再是前面有千军万马也要闯过去的“独木桥”。 这并不意味着,公务员的含金量就降低了。正所谓,去留肝胆两昆仑。弃考 者和应考者,乃至社会舆论,若都能以平常心来看待这件事,反而能把附着在公 务员身上不该有的泡沫挤掉,刷出这个职业真正该有的含金量。 事实上,每年近 100 万的参考人数依然庞大,连年下降的平均竞争比还是偏 高。公务员和其他选择相比,仍旧有很大优势。人民日报客户端近日发布了一项 关于国考吸引力的调查,依然有占 41%的人青睐公务员职位,排在第一位,理由 是“职业稳定、社会地位高,仍是择业优选”。 青睐或放弃国考,只要理由正当,本身并不值得担忧。怕的是,年轻人热衷 考公务员,并非出于服务国民的精神,而只是看重“可以不担心被炒鱿鱼,挺到 退休为止的铁饭碗”。一个国家的年轻人,未经磨砺就与梦想和勇气绝缘,放弃 了职业想象空间,只懂追求铁饭碗,是比扎堆到某一个职业严重得多的问题。 当然,年轻人的选择,某种程度上是对整个社会职业想象空间的定义。更何 况,“互联网 ”时代,产品抵达用户的手段空前发达,给了梦想前所未有的发 酵机会。有一部电影台词说:“年轻的时候,总想到沙漠的那一边去看看,其实 去过了才知道,沙漠的那一边也是沙漠,和这里的并没有什么不同。”选择对了, 还是错了,只有走过才知道。但无论如何,青年人不该未曾远行,就变成饱经世 故的老人。 9 李斌:莫让浮躁侵染了文化“琅琊榜” 营造声势毕竟只是辅助手段,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才是制胜之道。巧劲用过了, 可能就会弄巧成拙。 “琅琊山顶有一个琅琊阁,琅琊阁每年发布琅琊榜”,近来热播的电视剧《琅 琊榜》,让琅琊山、琅琊阁成为备受关注的热词。近日,安徽滁州为让自己的琅 琊山风景区借着《琅琊榜》火一把,带动地方旅游发展,把景区内的“会峰阁” 改名“琅琊阁”,引来热议。 营销学中有一种“借势营销”,借助社会上受关注的事件推广产品,潜移默 化地引导市场消费。而在滁州趁《琅琊榜》借题发挥的同时,秦朝时设立琅琊郡 的山东临沂、拥有古“琅邪县”的江苏南京也加入了争抢队伍。可是,花果山好
造,“正果”却难修,不是所有的借势都能成功。《琅琊榜》是一部以南北朝时 代为背景虚构的电视剧,对于滁州来说,把始建于明朝的琅琊山会峰阁更名为琅 琊阁,这种借势推广旅游资源的结果,很可能拥抱的是虚无,失去的是文化。 一部《乔家大院》带热山西乔家大院,一部《非诚勿扰》带热杭州西溪湿地, 傍剧扬名要想成功,一个基本出发点是尊重客观事实。仅有几个虚构人物和虚构 建筑,怎能代言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旅游推介和城市形象宣传,绝不能不顾社 会影响和历史事实盲目追求市场效果。事实上,滁州琅琊山本身的历史文化蕴涵 足够丰富。打开滁州的文化“琅琊榜”,既有欧阳修留下的《醉翁亭记》《丰乐 亭记》等千古名篇,又有以凤阳花鼓为代表的皖东文化。守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 源不加挖掘和弘扬,却要到虚构的电视剧里拉郎配,是否值得,要打一个问号。 好酒也怕巷子深,市场经济某种意义上也是注意力经济,城市形象宣传同样 需要争取受众眼球。但是,营造声势毕竟只是辅助手段,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才 是制胜之道。巧劲用过了,可能就会弄巧成拙。有一个故事流传甚广,当年某名 牌白酒为了不错过一次国际评奖机会,不惜自摔酒坛制造轰动。这正说明,用巧 劲,还得恰当把握和运用自身家底和优势。片面重视注意力经济,而不考虑自身 实际,难免事与愿违 “心有髙标,方可致远。”文物保护也好,文化建设也好,最需冷静审慎 长远考虑,最忌大干快上、好大喜功、拍脑门决策。盲目地傍剧扬名,还只是近 年来一些地方文化政绩冲动的一个小缩影。从像孙悟空、西门庆这样虚构的小说 人物被过度利用,到以“最大炒饭”“最大月饼”等世界吉尼斯纪录为噱头拉升 城市关注,浮躁、庸俗、功利、短视等问题让文化政绩的泡沬越吹越大。许多真 正记录着城市变迁和文明历史的古建筑,却被摧毁在无情的推土机下。倘若假古 迹遍布中华各地,俗文化充斥时代心灵,我们所期待的文化振兴岂不是要大打折 扣?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 产。”今天,我们无比渴求得到更多历史文化的滋润,也往往受困于浮躁庸俗乘 虚而入的烦恼。越是这样,我们越要谨记欲速则不达的道理,越要懂得尊重文化 规律、引领世道人心的重要性。戒骄戒躁,有所为有所不为,珍惜用好世代相传 的传统文化和历史遗存,我们才能告别文化干涸、精神粗鄙、品位低劣的洼地, 站在一个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得益彰的高地上。 0别让寻根问祖成为攀附权贵的闹剧 要防止朴素的寻根,被地方利益、宗族势力所裹挟,变成一场攀附权贵、惊扰先 人的闹剧。 2018年伊始,出生在江苏宿迁的刘强东发布了一则寻祖公告,报出了自己的堂 号和辈分排字。这令千里之外的湖南湘潭县沸腾了。 公告只发出了一天,就有人晒出一份湘潭纯塘刘氏五修族谱,之后两支寻祖的主 力队伍互相“掐架”,令寻祖行动暂时陷入停滞。有一些当地人则很坦率,希望 认下这门“富亲戚”,好让刘强东来当地投资 事实上,不少地方政府乐于操办名人寻根问祖,种种“攀亲戚”、争故里,甚至 连花木兰、梁祝这种文学人物,全国也有几个县在争抢资源。同样是湘潭县,去 年冯小刚回乡祭祖时,当地政府也操办得红红火火。 关于中国富人的修家谱、认祖宗,鲁迅先生颇有微词:有人暴发之后,“身分也 高了;家谱也修了,还要寻一个始祖,不是名儒便是名臣,从此化为‘上等人
造,“正果”却难修,不是所有的借势都能成功。《琅琊榜》是一部以南北朝时 代为背景虚构的电视剧,对于滁州来说,把始建于明朝的琅琊山会峰阁更名为琅 琊阁,这种借势推广旅游资源的结果,很可能拥抱的是虚无,失去的是文化。 一部《乔家大院》带热山西乔家大院,一部《非诚勿扰》带热杭州西溪湿地, 傍剧扬名要想成功,一个基本出发点是尊重客观事实。仅有几个虚构人物和虚构 建筑,怎能代言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旅游推介和城市形象宣传,绝不能不顾社 会影响和历史事实盲目追求市场效果。事实上,滁州琅琊山本身的历史文化蕴涵 足够丰富。打开滁州的文化“琅琊榜”,既有欧阳修留下的《醉翁亭记》《丰乐 亭记》等千古名篇,又有以凤阳花鼓为代表的皖东文化。守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 源不加挖掘和弘扬,却要到虚构的电视剧里拉郎配,是否值得,要打一个问号。 好酒也怕巷子深,市场经济某种意义上也是注意力经济,城市形象宣传同样 需要争取受众眼球。但是,营造声势毕竟只是辅助手段,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才 是制胜之道。巧劲用过了,可能就会弄巧成拙。有一个故事流传甚广,当年某名 牌白酒为了不错过一次国际评奖机会,不惜自摔酒坛制造轰动。这正说明,用巧 劲,还得恰当把握和运用自身家底和优势。片面重视注意力经济,而不考虑自身 实际,难免事与愿违。 “心有高标,方可致远。”文物保护也好,文化建设也好,最需冷静审慎、 长远考虑,最忌大干快上、好大喜功、拍脑门决策。盲目地傍剧扬名,还只是近 年来一些地方文化政绩冲动的一个小缩影。从像孙悟空、西门庆这样虚构的小说 人物被过度利用,到以“最大炒饭”“最大月饼”等世界吉尼斯纪录为噱头拉升 城市关注,浮躁、庸俗、功利、短视等问题让文化政绩的泡沫越吹越大。许多真 正记录着城市变迁和文明历史的古建筑,却被摧毁在无情的推土机下。倘若假古 迹遍布中华各地,俗文化充斥时代心灵,我们所期待的文化振兴岂不是要大打折 扣?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 产。”今天,我们无比渴求得到更多历史文化的滋润,也往往受困于浮躁庸俗乘 虚而入的烦恼。越是这样,我们越要谨记欲速则不达的道理,越要懂得尊重文化 规律、引领世道人心的重要性。戒骄戒躁,有所为有所不为,珍惜用好世代相传 的传统文化和历史遗存,我们才能告别文化干涸、精神粗鄙、品位低劣的洼地, 站在一个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得益彰的高地上。 10 别让寻根问祖成为攀附权贵的闹剧 要防止朴素的寻根,被地方利益、宗族势力所裹挟,变成一场攀附权贵、惊扰先 人的闹剧。 2018 年伊始,出生在江苏宿迁的刘强东发布了一则寻祖公告,报出了自己的堂 号和辈分排字。这令千里之外的湖南湘潭县沸腾了。 公告只发出了一天,就有人晒出一份湘潭纯塘刘氏五修族谱,之后两支寻祖的主 力队伍互相“掐架”,令寻祖行动暂时陷入停滞。有一些当地人则很坦率,希望 认下这门“富亲戚”,好让刘强东来当地投资。 事实上,不少地方政府乐于操办名人寻根问祖,种种“攀亲戚”、争故里,甚至 连花木兰、梁祝这种文学人物,全国也有几个县在争抢资源。同样是湘潭县,去 年冯小刚回乡祭祖时,当地政府也操办得红红火火。 关于中国富人的修家谱、认祖宗,鲁迅先生颇有微词:有人暴发之后,“身分也 高了;家谱也修了,还要寻一个始祖,不是名儒便是名臣,从此化为‘上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