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李白、杜甫评价的三种倾向 1扬杜抑李:自元稹《杜君墓系铭》李杜并称而始 2.扬李抑杜:明杨慎 3.李杜并重: 韩愈《调张籍》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不知群儿愚,哪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正羽:“李杜二公正不当论优劣
(一)关于李白、杜甫评价的三种倾向: 1.扬杜抑李:自元稹《杜君墓系铭》李杜并称而始 2.扬李抑杜:明杨慎 3.李杜并重: 韩愈《调张籍》: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不知群儿愚,哪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严羽:“李杜二公正不当论优劣
(二)李白生平及创作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 居士。 原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 出生地为中亚西域的碎叶城(在今 吉尔吉斯斯坦境内) 五岁时,其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 川江油)
(二)李白生平及创作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 居士。 原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 出生地为中亚西域的碎叶城(在今 吉尔吉斯斯坦境内) 五岁时,其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 川江油)
生分为五个时期 1.二十五岁以前—蜀中读书与任侠时期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上安州裴长史 书》) 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赠张相镐》) 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与韩荆州书》) 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感兴八首》之五 开元五年(717)隐居大匡山读书,从赵蕤学纵横术
一生分为五个时期: 1.二十五岁以前——蜀中读书与任侠时期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上安州裴长史 书》) “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赠张相镐》) “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与韩荆州书》) “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感兴八首》之五) 开元五年(717)隐居大匡山读书,从赵蕤学纵横术
2二十五岁到四十二岁仗剑去国、追求功业时期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上安州裴长史书》) 在湖北安陆娶故相许圉师孙女为妻,“酒隐安陆,蹉 跎十年”(《秋于敬亭送从侄耑游庐山序》)。 开元十八年(730)一入长安,隐居终南山。 迁家山东寓居任城(今山东济宁)
2.二十五岁到四十二岁——仗剑去国、追求功业时期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上安州裴长史书》) 在湖北安陆娶故相许圉师孙女为妻,“酒隐安陆,蹉 跎十年” (《秋于敬亭送从侄耑游庐山序》)。 开元十八年(730)一入长安,隐居终南山。 迁家山东寓居任城(今山东济宁)
3四十二到四十四岁—三年长安 供奉翰林时期 天宝元年(742)秋,因玉真公主推荐,被诏入 京,作《南陵别儿童入京诗》:“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 玄宗“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 手调羹以饭之。”(李阳冰《草堂集序》) 待诏翰林 天宝三载(744)春,上书求还山,玄宗赐金遣
3.四十二到四十四岁——三年长安 供奉翰林时期 天宝元年(742)秋,因玉真公主推荐,被诏入 京,作《南陵别儿童入京诗》:“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 玄宗“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 手调羹以饭之。”(李阳冰《草堂集序》) 待诏翰林 天宝三载(744)春,上书求还山,玄宗赐金遣 之
4四十四到五十五岁—十载漫游时期 受北海高天师到路与杜甫相识,后与杜甫、高适 畅游梁宋一带。又到齐鲁,金陵、幽蓟等地。 5五十五到六十二岁—报国蒙冤时期 天宝十四载(755)11月, 安史之乱爆发。因从永王璘系 浔阳狱,后长流夜郎(今贵州铜汽 上元二年(761),准备参加 李光弼平叛,途中因病折回。 宝应元年(762),病死于当涂 (今属安徽)族叔李阳冰家
4.四十四到五十五岁——十载漫游时期 受北海高天师到路与杜甫相识,后与杜甫、高适 畅游梁宋一带。又到齐鲁,金陵、幽蓟等地。 5.五十五到六十二岁——报国蒙冤时期 天宝十四载(755)11月, 安史之乱爆发。因从永王璘系 浔阳狱,后长流夜郎(今贵州铜梓)。 上元二年(761),准备参加 李光弼平叛,途中因病折回。 宝应元年(762),病死于当涂 (今属安徽)族叔李阳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