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2014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模拟(4月14日周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8 页,第Ⅱ卷9至10页。 第Ⅰ卷阅读题(70分)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媒体和经济界经常使用国内生产总值(GDP)一一对特定时间内一个国家 内生产的所有商品和服务的一种统计方法一一作为经济绩效的一项指标。但GDP 是评估经济的一个相对较新的方法。事实上,这个概念20世纪早期才发明。当 时,大萧条,然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迫使华盛顿开始统计政府用于服务和战争 的支出(此前一直被视为使国民收入减少的一种必要的负面经济效应),把它当 作经济的净正数。 GDP统计学的构建并不简单,甚至在经济不如现在这样复杂的早期阶段 也是如此。少数国家花了几十年时间才创建了国民核算,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才 制定了方法,以便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各国的GDP进行比较。这项工作持续到今天。 项诠释就是调整通胀的美元总额,以得出“真实的”GDP。但是由于产品质量 不断改进和逐渐地采用了新的商品和月良务,所以计算价格变化现在要比以往任 何时候都困难 还有另外一些GDP统计完全落空的东西。它丝毫没有涉及商品和劳务的 生产所造成的环境破坏。虽然GD的增长率被看作是人类进步的一项替代衡量方 法,但它从来都没有被用来度量幸福或者社会福利。最后,随着各国努力摆脱 2007年至208年的全球经济滑坡,一些人提出了严肃的质疑,就是这一模式高 估了金融服务对经济的贡献。 鉴于所有这些问题,一些人建议完全放弃GDP,转而采用国民幸福指数 (NHI)等新的衡量方法。这些方法没有绕过这种需要来衡量经济活动。但的确 经济的性质一一以及公民们除了GDP之外所珍视的东西一一正在发生变化,我们 衡量一国经济的方法也必须跟上来。尤其是,经济学家将必须应对三个问题。首 先就是创新驱动下的经济的复杂性、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以及生产链的日 益全球化。第二是增加服务和无形资产,包括没有价格的网上活动在发达经济体 中所占比重。第三就是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问题—一—资源和资产的大量损耗现在是 否会削弱未来潜在的GDP的增长 由于未能充分捕捉到经济体中的产品的日益增多的种类,GDP对创新的 报告是不足的。它还未能记录消费者的福利。GDP也没有把按照个人需要的定制 所带来的价值计算在内。 1987年,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用一句名言打趣说:“你可以看到电脑 时代无处不在,但在生产率数字中却没有它。”这显示了GDP作为经济衡量标准 的严重问题。每年,经济都包含更多无形的、使生产率难以度量的东西。 个相关的问题是如何计算无形产品或服务,如搜索引擎、应用软件 来源于大众的百科全书等纯数字产品的价值。这些产品常常价格为零,由于没有 市场价格而不被GDP统计计算在内 GDP衡量商品和服务的产出随着时间推移的增长,但却没有把经济增长 是否以未来的增长为代价问题充分计算在内
河南省安阳市 2014 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模拟(4 月 14 日周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 1 至 8 页,第Ⅱ卷 9 至 10 页。 第Ⅰ卷 阅读题(70 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媒体和经济界经常使用国内生产总值(GDP)——对特定时间内一个国家 内生产的所有商品和服务的一种统计方法——作为经济绩效的一项指标。但 GDP 是评估经济的一个相对较新的方法。事实上,这个概念 20 世纪早期才发明。当 时,大萧条,然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迫使华盛顿开始统计政府用于服务和战争 的支出(此前一直被视为使国民收入减少的一种必要的负面经济效应),把它当 作经济的净正数。 GDP 统计学的构建并不简单,甚至在经济不如现在这样复杂的早期阶段 也是如此。少数国家花了几十年时间才创建了国民核算,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才 制定了方法,以便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各国的 GDP 进行比较。这项工作持续到今天。 一项诠释就是调整通胀的美元总额,以得出“真实的”GDP。但是由于产品质量 不断改进和逐渐地采用了新的商品和月良务,所以计算价格变化现在要比以往任 何时候都困难。 还有另外一些 GDP 统计完全落空的东西。它丝毫没有涉及商品和劳务的 生产所造成的环境破坏。虽然 GDP 的增长率被看作是人类进步的一项替代衡量方 法,但它从来都没有被用来度量幸福或者社会福利。最后,随着各国努力摆脱 2007 年至 2008 年的全球经济滑坡,一些人提出了严肃的质疑,就是这一模式高 估了金融服务对经济的贡献。 鉴于所有这些问题,一些人建议完全放弃 GDP,转而采用国民幸福指数 (NHI)等新的衡量方法。这些方法没有绕过这种需要来衡量经济活动。但的确, 经济的性质——以及公民们除了 GDP 之外所珍视的东西——正在发生变化,我们 衡量一国经济的方法也必须跟上来。尤其是,经济学家将必须应对三个问题。首 先就是创新驱动下的经济的复杂性、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以及生产链的日 益全球化。第二是增加服务和无形资产,包括没有价格的网上活动在发达经济体 中所占比重。第三就是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问题——资源和资产的大量损耗现在是 否会削弱未来潜在的 GDP 的增长。 由于未能充分捕捉到经济体中的产品的日益增多的种类,GDP 对创新的 报告是不足的。它还未能记录消费者的福利。GDP 也没有把按照个人需要的定制 所带来的价值计算在内。 1987 年,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用一句名言打趣说:“你可以看到电脑 时代无处不在,但在生产率数字中却没有它。”这显示了 GDP 作为经济衡量标准 的严重问题。每年,经济都包含更多无形的、使生产率难以度量的东西。 一个相关的问题是如何计算无形产品或服务,如搜索引擎、应用软件、 来源于大众的百科全书等纯数字产品的价值。这些产品常常价格为零,由于没有 市场价格而不被 GDP 统计计算在内。 GDP 衡量商品和服务的产出随着时间推移的增长,但却没有把经济增长 是否以未来的增长为代价问题充分计算在内
目前,世界正处于统计数字的迷雾之中,既没有有关经济增长不可持续 情况下的消极方面以及经济增长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等未来所需的资产情况下所 需的信息,也没有有关积极方面,就是在经济增长带来创新与创造性情况下所需 的信息。尽管GDP存在种种弊端,但却仍是透过迷雾的唯一闪耀的光 芒 (选自2014年2月24日《参考消息》) 1.下列对“GDP”的解释,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GDP就是国内生产总值,是对特定时间内一个国家内流通的所有商品和服务 的一种 统计方法,媒体经常拿它作为经济绩效的一项指标。 B.GDP用于评估经济,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方法,产生于20世纪早期的美国,是 为了 应对先后发生的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而发明的。 C.GDP开始于美国政府对政府用于服务和战争支出所作的统计,对它的认识也 由原先 的“使国民收入减少的一种必要的负面经济效应”转变为“经济的净正数” D.GDP统计学的构建并不简单,其早期阶段就是如此。少数国家花了几十年时 间才由 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创建了国民核算并制定了方法 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从广泛使用的GDP的基本概念说起,谈到它的发明由来。下文的重心是 围绕题 目“衡量经济绩效须超越GDP”来谈G这种评估经济方式的问题。 B.作者指出了GDP统计完全落空的种种表现,包括构建的难度、丝毫未涉及环 境破坏、 没有被用来度量幸福等,从而引出了有人要完全放弃GDP的看法。 C.作者认为,其他衡量经济的方法不能绕开GDP,但作者还是指出,经济性质 在变, 衡量经济的方法确实需要与时俱进,重点是从三个方面入手加以改进 D.目前世界正处于统计数字的迷雾之中,缺乏消极方面、积极方面以及未来经 济增长 所需资产情况下所需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GDP仍然是唯一可行的好方法 3.根据原文内容,以下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GDP的有关计算一直都不轻松,现在由于产品质量不断改进和逐渐地采用了 新的商 品和服务,计算更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B.GDP的增长率从来都没有被用来度量幸福或者社会福利,所以转而采用国民 幸福指 数(NHI)这种方法,就可以解决这方面的难题 C.作者引用经济学家索洛的名言,指出以GDP来衡量经济标准的严重不足,因 为生产 率是难以度量经济中的无形的东西的 D.GDP对创新的报告不足,没有把按照个人需要的定制所带来的价值计算在内, 也没 有把经济增长是否以未来的增长为代价问题计算在内
目前,世界正处于统计数字的迷雾之中,既没有有关经济增长不可持续 情况下的消极方面以及经济增长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等未来所需的资产情况下所 需的信息,也没有有关积极方面,就是在经济增长带来创新与创造性情况下所需 的信息。尽管 GDP 存在种种弊端,但却仍是透过迷雾的唯一闪耀的光 芒。 (选自 2014 年 2 月 24 日《参考消息》) 1.下列对“GDP”的解释,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GDP 就是国内生产总值,是对特定时间内一个国家内流通的所有商品和服务 的一种 统计方法,媒体经常拿它作为经济绩效的一项指标。 B.GDP 用于评估经济,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方法,产生于 20 世纪早期的美国,是 为了 应对先后发生的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而发明的。 C.GDP 开始于美国政府对政府用于服务和战争支出所作的统计,对它的认识也 由原先 的“使国民收入减少的一种必要的负面经济效应”转变为“经济的净正数”。 D.GDP 统计学的构建并不简单,其早期阶段就是如此。少数国家花了几十年时 间才由 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创建了国民核算并制定了方法。 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从广泛使用的 GDP 的基本概念说起,谈到它的发明由来。下文的重心是 围绕题 目“衡量经济绩效须超越 GDP”来谈 GDP 这种评估经济方式的问题。 B.作者指出了 GDP 统计完全落空的种种表现,包括构建的难度、丝毫未涉及环 境破坏、 没有被用来度量幸福等,从而引出了有人要完全放弃 GDP 的看法。 C.作者认为,其他衡量经济的方法不能绕开 GDP,但作者还是指出,经济性质 在变, 衡量经济的方法确实需要与时俱进,重点是从三个方面入手加以改进。 D.目前世界正处于统计数字的迷雾之中,缺乏消极方面、积极方面以及未来经 济增长 所需资产情况下所需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GDP 仍然是唯一可行的好方法。 3.根据原文内容,以下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GDP 的有关计算一直都不轻松,现在由于产品质量不断改进和逐渐地采用了 新的商 品和服务,计算更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B.GDP 的增长率从来都没有被用来度量幸福或者社会福利,所以转而采用国民 幸福指 数(NHI)这种方法,就可以解决这方面的难题。 C.作者引用经济学家索洛的名言,指出以 GDP 来衡量经济标准的严重不足,因 为生产 率是难以度量经济中的无形的东西的。 D.GDP 对创新的报告不足,没有把按照个人需要的定制所带来的价值计算在内, 也没 有把经济增长是否以未来的增长为代价问题计算在内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人也。少孤,太祖①破荆州,徙汝南,为农民养 犊。年十二,随母至颍川,读故太丘长陈寔碑文,言“文为世范,行为土则”, 艾遂自名范,字士则。后宗族有与同者,故改焉。为都尉学士,以口吃,不得作 干佐。为稻田守丛草吏。每见高山大泽,辄规度指画军营处所,时人多笑焉。后 为典农纲纪,上计吏,因使见太尉司马宣王。宣王奇之,辟之为掾,迁尚书郎 嘉平元年,与征西将军郭淮拒蜀偏将军姜维。维退,淮因西击羌。艾曰: “贼去未远,或能复还,宜分诸军以备不虞。”于是留艾屯自水北。三日,维遺 廖化自白水南向艾结营。艾谓诸将曰:“维必自东袭取洮城。”洮城在水北,去 艾屯六十里。艾即夜潜军径到,维果来渡,而艾先至据城,得以不败 景元四年秋,诏诸军征蜀。维还守剑阁。钟会攻维未能克。艾上言:“今 贼摧折,宜遂乘之,从阴平由邪径经汉德阳亭趣涪,出剑阁西百里,去成都三百 余里。奇兵冲其腹心。剑阁之守必还赴涪,则会方轨②而进;剑阁之军不还,则 应涪之兵寡矣。军志有之曰:‘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今掩其空虚,破之必矣。 冬十月,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 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于危殆。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 缘崖,鱼贯而进。先登至江由,蜀守将马邈降。蜀卫将军诸葛瞻自涪还绵竹,列 陈待艾。艾遣子惠唐亭侯忠等出其右,司马师纂等出其左。忠、纂战不利,并退 还,曰:“贼未可击。”艾怒曰:“存亡之分,在此一举,何不可之有?”乃叱 忠、纂等,将斩之。忠、纂驰还更战,大破之,斩瞻及尚书张遵等首,进军到雒。 刘禅遣使奉皇帝玺绶,为笺诣艾请降 艾至成都,检御将士,无所虏略,绥纳降附,使复旧业,蜀人称焉。 (选自《三国志·邓艾传》) [注]①太祖:魏武帝曹操。②方轨:大路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辟之为掾 调职 B.宜遂乘之 乘 趁机 C.则应涪之兵寡矣 应:呼应 D.并退还 块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够表现邓艾有智慧的一组是(3分) ①贼去未远,或能复还 ②于是留艾屯白 水北 ③艾即夜潜军径到 ④今贼摧 折,宜遂乘之 ⑤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 ⑥乃叱忠、纂等, 将斩之 A.①③④ B.②③⑤ ①④⑥ D.②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人也。少孤,太祖①破荆州,徙汝南,为农民养 犊。年十二,随母至颍川,读故太丘长陈寔碑文,言“文为世范,行为土则”, 艾遂自名范,字士则。后宗族有与同者,故改焉。为都尉学士,以口吃,不得作 干佐。为稻田守丛草吏。每见高山大泽,辄规度指画军营处所,时人多笑焉。后 为典农纲纪,上计吏,因使见太尉司马宣王。宣王奇之,辟之为掾,迁尚书郎。 嘉平元年,与征西将军郭淮拒蜀偏将军姜维。维退,淮因西击羌。艾曰: “贼去未远,或能复还,宜分诸军以备不虞。”于是留艾屯白水北。三日,维遣 廖化自白水南向艾结营。艾谓诸将曰:“维必自东袭取洮城。”洮城在水北,去 艾屯六十里。艾即夜潜军径到,维果来渡,而艾先至据城,得以不败。 景元四年秋,诏诸军征蜀。维还守剑阁。钟会攻维未能克。艾上言:“今 贼摧折,宜遂乘之,从阴平由邪径经汉德阳亭趣涪,出剑阁西百里,去成都三百 余里。奇兵冲其腹心。剑阁之守必还赴涪,则会方轨②而进;剑阁之军不还,则 应涪之兵寡矣。军志有之曰:‘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今掩其空虚,破之必矣。” 冬十月,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 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于危殆。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 缘崖,鱼贯而进。先登至江由,蜀守将马邈降。蜀卫将军诸葛瞻自涪还绵竹,列 陈待艾。艾遣子惠唐亭侯忠等出其右,司马师纂等出其左。忠、纂战不利,并退 还,曰:“贼未可击。”艾怒曰:“存亡之分,在此一举,何不可之有?”乃叱 忠、纂等,将斩之。忠、纂驰还更战,大破之,斩瞻及尚书张遵等首,进军到雒。 刘禅遣使奉皇帝玺绶,为笺诣艾请降。 艾至成都,检御将士,无所虏略,绥纳降附,使复旧业,蜀人称焉。 (选自《三国志·邓艾传》) [注]①太祖:魏武帝曹操。②方轨:大路。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辟之为掾 辟: 调职 B.宜遂乘之 乘: 趁机 C.则应涪之兵寡矣 应:呼应 D.并退还 并: 一块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够表现邓艾有智慧的一组是(3 分) ①贼去未远,或能复还 ②于是留艾屯白 水北 ③艾即夜潜军径到 ④今贼摧 折,宜遂乘之 ⑤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 ⑥乃叱忠、纂等, 将斩之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②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3 分)
A.邓艾出身贫寒,从小失去父亲,还有口吃的毛病,但是他志存高远,读陈寔 碑文而 自定名字;胸怀大志,见到高山大河,常常指点规划建立军营的地点 B.邓艾跟随征西将军郭淮迎击蜀国大将姜维部队,击退姜维后,在郭淮向西进 攻的时 候,他认为应该分兵防备不测,随后他又识破了姜维的声东击西之计。 C.各路大军对西蜀发动攻击。姜维在剑阁阻止了钟会前进的步伐。这时邓艾献 上奇袭 蜀国腹地的大胆计划,避实就虚,以绕过姜维主力,让姜维大军腹背受敌 D.邓艾率军从阴平进攻,他击败了马邈和诸葛瞻后,到达雒城,迫使后主刘禅 遣使请 降。可贵的是,进驻成都后,邓艾严控部下,对官民进行安抚,受到称赞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贼去未远,或能复还,宜分诸军以备不虞。”于是留艾屯白水北。 (5分) (2)无所虏略,绥纳降附,使复旧业,蜀人称焉。(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 杜宇①。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 然羁旅? [注]①杜宇:杜鹃。②故山:家乡。 8.上阕表达的重心是“月夜常啼杜宇”,请说说是怎样突出表现它的。(6分) 9.下阕写出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是怎样有层次地表达出来的?(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A.邓艾出身贫寒,从小失去父亲,还有口吃的毛病,但是他志存高远,读陈寔 碑文而 自定名字;胸怀大志,见到高山大河,常常指点规划建立军营的地点。 B.邓艾跟随征西将军郭淮迎击蜀国大将姜维部队,击退姜维后,在郭淮向西进 攻的时 候,他认为应该分兵防备不测,随后他又识破了姜维的声东击西之计。 C.各路大军对西蜀发动攻击。姜维在剑阁阻止了钟会前进的步伐。这时邓艾献 上奇袭 蜀国腹地的大胆计划,避实就虚,以绕过姜维主力,让姜维大军腹背受敌。 D.邓艾率军从阴平进攻,他击败了马邈和诸葛瞻后,到达雒城,迫使后主刘禅 遣使请 降。可贵的是,进驻成都后,邓艾严控部下,对官民进行安抚,受到称赞。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贼去未远,或能复还,宜分诸军以备不虞。”于是留艾屯白水北。 (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无所虏略,绥纳降附,使复旧业,蜀人称焉。(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9 题。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 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 杜宇①。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 然羁旅? [注]①杜宇:杜鹃。②故山:家乡。 8.上阕表达的重心是“月夜常啼杜宇”,请说说是怎样突出表现它的。(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9.下阕写出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是怎样有层次地表达出来的? (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 (陆游《游山西村》 (2)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 荀子 《劝学》) (3)既替余以蕙镶兮 ,虽九死其犹未 悔 (屈原《离骚》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注意:只能 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 个题目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月亮船 刘国芳 个住在河边的女孩,总喜欢在门口站着,看河。一个晚上,弯弯的月 亮映在水里,女孩觉得它像一只船,女孩很惊喜自己的发现,于是蹿屋里去,跟 大人说:“爸爸妈妈,你们看,水里的月亮像一只船。 女孩的爸妈走出来,一起往水里看,然后父亲说:“是像一只船。” 女孩的母亲也说月亮像一只船,还说那是月亮船,说着,轻轻地唱起来: 月亮船呀月亮船 载着妈妈的歌谣… 女孩天真,在母亲唱着时颠颠地往河边去,大人见了,吓坏了,过去 把扯住女孩,还说:“你去哪?” 女孩说:“我想坐在月亮船上,让它载着我。” 女孩的母亲父亲听了,都笑。做母亲的,还点着女孩的额头说:“月亮 船在很远的地方,你坐不到它。” 女孩看着母亲,女孩说:“我怎样才能坐到月亮船呢?” 母亲没说,还是摇头 过后,女孩每天晚上都在门口看着水里的月亮船,还不住地缠着母亲让 母亲告诉她怎样才能坐到月亮船。母亲没告诉女孩,只跟女孩说:“别烦了,我 教你唱月亮船的歌吧 说着母亲唱了起来 月亮船呀月亮船 载着童年的神秘 飘进了我的梦乡 悄悄带走无忧夜 女孩觉得这歌很好听,学起来 天女孩和母亲正唱着,忽然河里传来“救命呀一一救命呀一一”的呼 救声。女孩的父亲听了,飞快地从屋里蹿出来往河边跑,女孩的母亲跟着往河边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 ____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 (2)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________________。(荀子 《劝学》) (3)既替余以蕙纕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虽九死其犹未 悔。 (屈原《离骚》)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注意:只能 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 一个题目计分。作答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月亮船 刘国芳 一个住在河边的女孩,总喜欢在门口站着,看河。一个晚上,弯弯的月 亮映在水里,女孩觉得它像一只船,女孩很惊喜自己的发现,于是蹿屋里去,跟 大人说:“爸爸妈妈,你们看,水里的月亮像一只船。” 女孩的爸妈走出来,一起往水里看,然后父亲说:“是像一只船。” 女孩的母亲也说月亮像一只船,还说那是月亮船,说着,轻轻地唱起来: 月亮船呀月亮船 载着妈妈的歌谣…… 女孩天真,在母亲唱着时颠颠地往河边去,大人见了,吓坏了,过去一 把扯住女孩,还说:“你去哪?” 女孩说:“我想坐在月亮船上,让它载着我。” 女孩的母亲父亲听了,都笑。做母亲的,还点着女孩的额头说:“月亮 船在很远的地方,你坐不到它。” 女孩看着母亲,女孩说:“我怎样才能坐到月亮船呢?” 母亲没说,还是摇头。 过后,女孩每天晚上都在门口看着水里的月亮船,还不住地缠着母亲让 母亲告诉她怎样才能坐到月亮船。母亲没告诉女孩,只跟女孩说:“别烦了,我 教你唱月亮船的歌吧。” 说着母亲唱了起来: 月亮船呀月亮船 载着童年的神秘 飘进了我的梦乡 悄悄带走无忧夜 …… 女孩觉得这歌很好听,学起来. 一天女孩和母亲正唱着,忽然河里传来“救命呀——救命呀——”的呼 救声。女孩的父亲听了,飞快地从屋里蹿出来往河边跑,女孩的母亲跟着往河边
跑,女孩隔壁一个王叔叔,也往河边跑,然后三个人一起跳进水里。好一会儿, 女孩看见三个人从水里爬上来,这三个人,一个是女孩的父亲,一个是女孩的母 亲,还有一个,女孩不认识。而女孩隔壁那个王叔叔,却没上来。女孩的母亲看 见王叔叔没上来,便在河边喊:“小王一一小王—” 没有回音 那个王叔叔一直没上来,女孩看见父亲母亲和小王的母亲在河边找了几 天,但没找到,女孩不知道那个王叔叔去哪里了,就问母亲,女孩说:“王叔叔 呢,他怎么没上来?” 母亲眼睛红红的,没做声。 女孩又说:“妈妈,你说呀,王叔叔去哪里了?” 女孩的母亲看着河,河里,一弯月亮又像一只船了,母亲见了,开口告 诉女孩说:“王叔叔被月亮船载走了 女孩说:“你不是说月亮船在很远的地方,坐不到吗?” 母亲说:“王叔叔救人,月亮船才载着他。” 女孩说:“妈妈你也救人,爸爸也救人,月亮船怎么不载你们去呢?” 父亲在屋里听了,吼一声过来:“莫乱说,乱说打扁你。” 母亲说:“莫吓着孩子 以后无数个晚上,女孩和母亲都坐在门口,她们一边看着水里的月亮船, 边唱着月亮船的歌,直唱得水里月亮船悠悠地远去。 天,也是月亮船在水里飘荡的时候,河里又传来了救命的呼喊声。女 孩的父亲听了,又飞快地从屋里蹿出来往河边跑。女孩的母亲,也跟着往河里跑, 然后两人一起跳进河里去。但过了一会儿,女孩只看见父亲拽着一个人上来,而 母亲却不见踪影。女孩的父亲又跳下水去,但许久,还是父亲一个人上来。 过后,女孩一直没见到母亲,女孩想母亲,哭着跟父亲说:“我要妈妈 我要妈妈。 女孩的父亲泪流满面。 女孩又说:“妈妈呢,她到哪里去了?” 父亲开口了,父亲说:“你妈妈也被月亮船载走了。 女孩说:“妈妈救人,月亮船才载着她,是吗?” 父亲点头 女孩说:“我要妈妈,我不要妈妈让月亮船载走。 说着,女孩冲河里喊了起来:“妈妈,你回来, 水里,一只月亮船荡了荡,但女孩的妈妈,却没有回来。 女孩呆了起来。 呆了一阵,女孩开口唱起来: 月亮船呀月亮船 载着妈妈的歌谣 飘进了我的摇篮 淡淡清辉莹莹照 好像妈妈望着我笑眼弯弯 (1)下列对这篇小说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这篇小说既没有离奇、曲折的情节;也不过分地渲染和夸张,而是围绕一个 简单的
跑,女孩隔壁一个王叔叔,也往河边跑,然后三个人—起跳进水里。好一会儿, 女孩看见三个人从水里爬上来,这三个人,一个是女孩的父亲,一个是女孩的母 亲,还有一个,女孩不认识。而女孩隔壁那个王叔叔,却没上来。女孩的母亲看 见王叔叔没上来,便在河边喊:“小王——小王——” 没有回音。 那个王叔叔一直没上来,女孩看见父亲母亲和小王的母亲在河边找了几 天,但没找到,女孩不知道那个王叔叔去哪里了,就问母亲,女孩说:“王叔叔 呢,他怎么没上来?” 母亲眼睛红红的,没做声。 女孩又说:“妈妈,你说呀,王叔叔去哪里了?” 女孩的母亲看着河,河里,一弯月亮又像一只船了,母亲见了,开口告 诉女孩说:“王叔叔被月亮船载走了。” 女孩说:“你不是说月亮船在很远的地方,坐不到吗?” 母亲说:“王叔叔救人,月亮船才载着他。” 女孩说:“妈妈你也救人,爸爸也救人,月亮船怎么不载你们去呢?” 父亲在屋里听了,吼一声过来:“莫乱说,乱说打扁你。” 母亲说:“莫吓着孩子。” 以后无数个晚上,女孩和母亲都坐在门口,她们一边看着水里的月亮船, 一边唱着月亮船的歌,直唱得水里月亮船悠悠地远去。 一天,也是月亮船在水里飘荡的时候,河里又传来了救命的呼喊声。女 孩的父亲听了,又飞快地从屋里蹿出来往河边跑。女孩的母亲,也跟着往河里跑, 然后两人一起跳进河里去。但过了一会儿,女孩只看见父亲拽着一个人上来,而 母亲却不见踪影。女孩的父亲又跳下水去,但许久,还是父亲一个人上来。 过后,女孩一直没见到母亲,女孩想母亲,哭着跟父亲说:“我要妈妈, 我要妈妈。” 女孩的父亲泪流满面。 女孩又说:“妈妈呢,她到哪里去了?” 父亲开口了,父亲说:“你妈妈也被月亮船载走了。” 女孩说:“妈妈救人,月亮船才载着她,是吗?” 父亲点头。 女孩说:“我要妈妈,我不要妈妈让月亮船载走。” 说着,女孩冲河里喊了起来:“妈妈,你回来。” 水里,一只月亮船荡了荡,但女孩的妈妈,却没有回来。 女孩呆了起来。 呆了一阵,女孩开口唱起来: 月亮船呀月亮船 载着妈妈的歌谣 飘进了我的摇篮 淡淡清辉莹莹照 好像妈妈望着我笑眼弯弯 …… (1)下列对这篇小说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这篇小说既没有离奇、曲折的情节;也不过分地渲染和夸张,而是围绕一个 简单的
意象一—“月亮船”来结构故事,表现并讴歌了王叔叔、妈妈、爸爸不惜牺牲生 命 视救人为己任的善良天性和高贵品质 B.小说中每次救人都是在夜晚,被救起的人和他们的家人都没有去感谢女孩的 父母亲 和隔壁的王叔叔,凸显了社会的冷漠和人性的扭曲 C小说运用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刻画了一个单纯、幼 稚、天 真、好奇而可爱的女孩形象。 D.“妈妈”第二次救人后没有回来,使女孩从此失去来了母爱。她的救人动机 是好的, 但不够理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这样的莽撞行为不值得提倡 E.“月亮船”这个意象的反复吟咏,营造了一种凄美的氛围。母亲去了,留下 了她的精 神之美,但也给幼小的女儿留下了凄凉和悲哀。读者在赞赏母亲的同时,也不免 生几分酸楚。 (2)在小说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女孩”的性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具体 说明 (6分) (3)“月亮船”在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中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 (6分) (4)小说重点塑造了小女孩和妈妈这两个人物形象。这两个人物你最喜欢(或 崇敬)谁?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张纯如:她用生命点亮历史 2004年11月9日,一位年轻的华裔女作家在美国加州结束了自己的生 命,她的突然离去震惊了整个世界。据不完全统计,仅在美国,就有230多家报
意象——“月亮船”来结构故事,表现并讴歌了王叔叔、妈妈、爸爸不惜牺牲生 命, 视救人为己任的善良天性和高贵品质。 B.小说中每次救人都是在夜晚,被救起的人和他们的家人都没有去感谢女孩的 父母亲 和隔壁的王叔叔,凸显了社会的冷漠和人性的扭曲。 C 小说运用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刻画了一个单纯、幼 稚、天 真、好奇而可爱的女孩形象。 D.“妈妈”第二次救人后没有回来,使女孩从此失去来了母爱。她的救人动机 是好的, 但不够理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这样的莽撞行为不值得提倡。 E.“月亮船”这个意象的反复吟咏,营造了一种凄美的氛围。母亲去了,留下 了她的精 神之美,但也给幼小的女儿留下了凄凉和悲哀。读者在赞赏母亲的同时,也不免 产 生几分酸楚。 (2)在小说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女孩”的性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具体 说明。 (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3)“月亮船”在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中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 (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4)小说重点塑造了小女孩和妈妈这两个人物形象。这两个人物你最喜欢(或 崇敬)谁?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张纯如:她用生命点亮历史 2004 年 11 月 9 日,一位年轻的华裔女作家在美国加州结束了自己的生 命,她的突然离去震惊了整个世界。据不完全统计,仅在美国,就有 230 多家报
纸、电台、电视台发布了这一消息,并向这位年轻的华裔女子致以敬意。近年来, 还没有哪一位华人的去世在美国引起如此之大的震动 她就是张纯如,《南京暴行一一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的作者,与篮球 天才姚明、钢琴家郎眀一起被美国华文媒体誉为“最引人瞩目的在美华人青 年 1968年3月28日,张纯如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的一个华裔移 民家庭中。纯如之名出自《论语》:“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 也。”纯如,意思是和谐美好,既有父母思念故国的苦涩,也有父母对女儿所寄 托的期许。 张纯如1989年从伊利诺伊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开始了专业写作的道路。 她的第一本书《蚕丝一一中国飞弹之父钱学森》广受好评。 1997年12月,南京大屠杀60周年。张纯如在此前用近三年的时间,在 世界各地访问了许多幸存者,参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在各种触目惊心的资料的 基础上,撰写、出版了英文版《南京暴行》。此书一经问世,就震惊了西方世界, 在随后数年内再版十余次,迄今印数已近百万册。 在童年的时候,纯如与父母谈话时,父母经常会提到遥远的1937年,在 大洋彼岸一个叫南京的城市里发生了些什么,她的祖父如何逃离那个人间地狱, 滔滔长江水如何被鲜血染成了红色……1994年12月,张纯如在加州第一次看到 南京大屠杀的黑白照片时,更是感到了无比的愤怒。的确有南京,的确存在大屠 杀,但是为什么有人否认它?纯如为这一现象震惊了,几乎所有的西方人都知道 希特勒的罪行,却无人知晓日本人在中国进行的大屠杀。她为此感到阵阵心悸 对于在美国这样的物质社会来说,一个年轻女孩花几年时间去写一本历 史著作,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年轻人都要争分夺秒地奋斗赚钱、成 家立业。不过,这位当时只有25岁的女孩有一个念头:“这本书能不能赚钱我 不管,对我来说,我就是要让世界上所有的人了解1937年南京发生的事情。 为了撰写《南京暴行》,纯如收集了中文、日文、德文和英文的大量资 料,以及从未出版的日记、笔记、信函、政府报告的原始材料,她甚至查阅了东 京战犯审判记录稿,也通过书信联系日本的二战老兵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王卫星回忆说,1995年7月,张纯 如在南京待了25天左右,“她那时才27岁,由于气候不适应,经常感冒,但她 的工作一点也不耽误。当时南京的天气很热,她不顾自己的身体,把大部分时间 用在采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寻访日军暴行发生地以及翻阅国内资料上,每天工 作时间有10小时以上。”当时担任纯如翻译的杨夏鸣副教授回忆说,“她很认 真,更十分严谨,常常用美国材料与中文材料核对事实。她听不大懂南京大屠杀 幸存者的方言,但她全录下来了。她这个人通常会打破砂锅问到底,有时真觉得 她有些偏执。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张纯如最大的收获便是使中国人民找到了“中国 的辛德勒”一一约翰·拉贝先生,找到了拉贝详细记录南京大屠杀的日记。今天, 详细记录了五百多起惨案的《拉贝日记》已经被翻译成中、英、日等多种丈字, 保存在德、日、美、中等国家的档案馆里,成为历史的见证。 在完成《南京暴行》时,纯如有一个心愿,希望“这本书能够唤起其他 作家和历史学家的兴趣,使他们都能尽早调查、研究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经历, 毕竟,这些来自过去的声音正在逐年减少并终将全部消失。更为重要的是,我希 望本书能够唤起日本的良知,接受对这桩事件应负的责任
纸、电台、电视台发布了这一消息,并向这位年轻的华裔女子致以敬意。近年来, 还没有哪一位华人的去世在美国引起如此之大的震动. 她就是张纯如,《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的作者,与篮球 天才姚明、钢琴家郎朗一起被美国华文媒体誉为“最引人瞩目的在美华人青 年”。 1968 年 3 月 28 日,张纯如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的一个华裔移 民家庭中。纯如之名出自《论语》:“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 也。”纯如,意思是和谐美好,既有父母思念故国的苦涩,也有父母对女儿所寄 托的期许。 张纯如 1989 年从伊利诺伊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开始了专业写作的道路。 她的第一本书《蚕丝——中国飞弹之父钱学森》广受好评。 1997 年 12 月,南京大屠杀 60 周年。张纯如在此前用近三年的时间,在 世界各地访问了许多幸存者,参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在各种触目惊心的资料的 基础上,撰写、出版了英文版《南京暴行》。此书一经问世,就震惊了西方世界, 在随后数年内再版十余次,迄今印数已近百万册。 在童年的时候,纯如与父母谈话时,父母经常会提到遥远的 1937 年,在 大洋彼岸一个叫南京的城市里发生了些什么,她的祖父如何逃离那个人间地狱, 滔滔长江水如何被鲜血染成了红色……1994 年 12 月,张纯如在加州第一次看到 南京大屠杀的黑白照片时,更是感到了无比的愤怒。的确有南京,的确存在大屠 杀,但是为什么有人否认它?纯如为这一现象震惊了,几乎所有的西方人都知道 希特勒的罪行,却无人知晓日本人在中国进行的大屠杀。她为此感到阵阵心悸。 对于在美国这样的物质社会来说,一个年轻女孩花几年时间去写一本历 史著作,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年轻人都要争分夺秒地奋斗赚钱、成 家立业。不过,这位当时只有 25 岁的女孩有一个念头:“这本书能不能赚钱我 不管,对我来说,我就是要让世界上所有的人了解 1937 年南京发生的事情。” 为了撰写《南京暴行》,纯如收集了中文、日文、德文和英文的大量资 料,以及从未出版的日记、笔记、信函、政府报告的原始材料,她甚至查阅了东 京战犯审判记录稿,也通过书信联系日本的二战老兵。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王卫星回忆说,1995 年 7 月,张纯 如在南京待了 25 天左右,“她那时才 27 岁,由于气候不适应,经常感冒,但她 的工作一点也不耽误。当时南京的天气很热,她不顾自己的身体,把大部分时间 用在采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寻访日军暴行发生地以及翻阅国内资料上,每天工 作时间有 10 小时以上。”当时担任纯如翻译的杨夏鸣副教授回忆说,“她很认 真,更十分严谨,常常用美国材料与中文材料核对事实。她听不大懂南京大屠杀 幸存者的方言,但她全录下来了。她这个人通常会打破砂锅问到底,有时真觉得 她有些偏执。”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张纯如最大的收获便是使中国人民找到了“中国 的辛德勒”——约翰·拉贝先生,找到了拉贝详细记录南京大屠杀的日记。今天, 详细记录了五百多起惨案的《拉贝日记》已经被翻译成中、英、日等多种丈字, 保存在德、日、美、中等国家的档案馆里,成为历史的见证。 在完成《南京暴行》时,纯如有一个心愿,希望“这本书能够唤起其他 作家和历史学家的兴趣,使他们都能尽早调查、研究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经历, 毕竟,这些来自过去的声音正在逐年减少并终将全部消失。更为重要的是,我希 望本书能够唤起日本的良知,接受对这桩事件应负的责任
年仅36岁的纯如离开了,她死前留下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曾认 真生活,为目标、写作和家人真诚奉献过。”她的墓碑上写有这样的话:“挚爱 的妻和母亲,作家、历史学家,人权斗士。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与纯如有过多次交往,他一直很 钦佩张纯如的执著、知性和追求真相的勇气。他曾对记者说:‘对于纯如的父母 和孩子,他们失去的是女儿和母亲;对于中国人,他们失去的是一个正直的同胞 和朋友;而对于整个世界,他们失去的则是一个勇于说真话并努力让别人相信事 实的人 (文章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许多人不能理解张纯如这样一个年轻女孩花几年时间去写一本历史著作,因 为他们 认为年轻人就应该争分夺秒地奋斗赚钱、成家立业。 B.引用一些友人对张纯如的回忆,可以使张纯如的形象更加真实,从侧面客观 真实地 体现了张纯如的精神面貌。 C.张纯如自杀的原因是她在收集图片资料的过程中,对人类在战争中表现的残 暴人性 的绝望和抑郁让她不能自拔,而且外界的压力使她整日处于惊恐不安之中 D.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张纯如发现了详细记录了五百多起惨案并已经被翻译 成中、 英、日等多种文字的《拉贝日记》,这本日记成为历史的见证。 E.全文重点记叙了张纯如写作《南京暴行》的经过,真实感人。语言在叙事中 充满抒 情的张力,使文章的更有感染力和可读性。 (2)张纯如是一位出色的作家,她写作《南京暴行》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6分) (3)张纯如在创作过程中表现出了哪些性格特征?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6 分) (4)当今世界仍不太平,恐怖主义和其他暴行仍然存在,人类应该怎样对待过 去沉重不 堪的杀戮和侵略的历史?请结合本文和现实,谈谈你的看法。(8分)
年仅 36 岁的纯如离开了,她死前留下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曾认 真生活,为目标、写作和家人真诚奉献过。”她的墓碑上写有这样的话:“挚爱 的妻和母亲,作家、历史学家,人权斗士。”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与纯如有过多次交往,他一直很 钦佩张纯如的执著、知性和追求真相的勇气。他曾对记者说:‘对于纯如的父母 和孩子,他们失去的是女儿和母亲;对于中国人,他们失去的是一个正直的同胞 和朋友;而对于整个世界,他们失去的则是一个勇于说真话并努力让别人相信事 实的人。” (文章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许多人不能理解张纯如这样一个年轻女孩花几年时间去写一本历史著作,因 为他们 认为年轻人就应该争分夺秒地奋斗赚钱、成家立业。 B.引用一些友人对张纯如的回忆,可以使张纯如的形象更加真实,从侧面客观 真实地 体现了张纯如的精神面貌。 C.张纯如自杀的原因是她在收集图片资料的过程中,对人类在战争中表现的残 暴人性 的绝望和抑郁让她不能自拔,而且外界的压力使她整日处于惊恐不安之中。 D.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张纯如发现了详细记录了五百多起惨案并已经被翻译 成中、 英、日等多种文字的《拉贝日记》,这本日记成为历史的见证。 E.全文重点记叙了张纯如写作《南京暴行》的经过,真实感人。语言在叙事中 充满抒 情的张力,使文章的更有感染力和可读性。 (2)张纯如是—位出色的作家,她写作《南京暴行》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3)张纯如在创作过程中表现出了哪些性格特征?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4)当今世界仍不太平,恐怖主义和其他暴行仍然存在,人类应该怎样对待过 去沉重不 堪的杀戮和侵略的历史?请结合本文和现实,谈谈你的看法。(8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第Ⅱ卷表达题(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莫言从小醉心于文学艺术,虽然家中并无藏书,但他却有着与生俱来的求知 欲,凡 能偶然入目的片纸只言,他都如获至宝绝不放过。 B.人民与军队鱼水情深,当人民遭受灾难时,人民军队就会无所不至,想人民 之所想, 急人民之所急,此次雅安地震就是明证 C.日本挑起钓鱼岛事端后,在政治上日渐孤立,他们自知理亏,便东奔西跑, 逢人说 项,试图拉拢不相干的国家,结果碰了一鼻子灰。 D.享年91岁的“五保”老人刘盛兰生前省吃俭用,拾荒助学,助学捐资总计7 万多元, 他的善行,简直让那些细大不捐的亿万富翁们无地自容。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称未来30年内人类将有望在月球上建立可自给自足 的机械 化采矿,向地球出口矿产和其他资源,帮助满足地球上的原材料需求。 B.高校自主招生有一种趋势,就是逐渐成为民意杠杆,承载了越来越多的社会 职能和 公众期待渗透其中,自然也就承担了越来越多的压力。 C.习近平语重心长地对水兵们说,现在部队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是,越是条 件好了 越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注重培养吃苦耐劳、以苦为乐的意志品质。 D.莫言的小说《红高梁》与《檀香刑》以汪洋恣肆的语言,自由不羁的想象, 创造出 震撼人心的悲剧,开辟了中国小说创作的新境界,被誉为“融传统与现代于 的现代小说家。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留守儿童的命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农村孩子“被留守”的 个人命运,其实正是农村被甩脱的时代命运 D很多时候,“留守”实际就是“被甩脱” ②农村为了追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③而是这个时代轰隆隆的列车正在无情地甩下农村 ④不是父母甩下了他们 ⑤又无奈地甩下了他们的孩子 ⑥客观地说,“留守”还是比较中性、温婉的说法 A.①④③⑥②⑤B.②①④⑤③⑥C.④③⑥⑤②①D.⑥① ④③②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第Ⅱ卷 表达题(80 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莫言从小醉心于文学艺术,虽然家中并无藏书,但他却有着与生俱来的求知 欲,凡 能偶然入目的片纸只言,他都如获至宝绝不放过。 B.人民与军队鱼水情深,当人民遭受灾难时,人民军队就会无所不至,想人民 之所想, 急人民之所急,此次雅安地震就是明证。 C.日本挑起钓鱼岛事端后,在政治上日渐孤立,他们自知理亏,便东奔西跑, 逢人说 项,试图拉拢不相干的国家,结果碰了一鼻子灰。 D.享年 91 岁的“五保”老人刘盛兰生前省吃俭用,拾荒助学,助学捐资总计 7 万多元, 他的善行,简直让那些细大不捐的亿万富翁们无地自容。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称未来 30 年内人类将有望在月球上建立可自给自足 的机械 化采矿,向地球出口矿产和其他资源,帮助满足地球上的原材料需求。 B.高校自主招生有一种趋势,就是逐渐成为民意杠杆,承载了越来越多的社会 职能和 公众期待渗透其中,自然也就承担了越来越多的压力。 C.习近平语重心长地对水兵们说,现在部队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是,越是条 件好了 越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注重培养吃苦耐劳、以苦为乐的意志品质。 D.莫言的小说《红高梁》与《檀香刑》以汪洋恣肆的语言,自由不羁的想象, 创造出 震撼人心的悲剧,开辟了中国小说创作的新境界,被誉为“融传统与现代于一 炉” 的现代小说家。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留守儿童的命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农村孩子“被留守”的 个人命运,其实正是农村被甩脱的时代命运。 ①很多时候,“留守”实际就是“被甩脱” ②农村为了追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③而是这个时代轰隆隆的列车正在无情地甩下农村 ④不是父母甩下了他们 ⑤又无奈地甩下了他们的孩子 ⑥客观地说,“留守”还是比较中性、温婉的说法 A.①④③⑥②⑤ B.②①④⑤③⑥ C.④③⑥⑤②① D.⑥① ④③②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