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北京卷高三年级综合能力测试 语文 2016.3 本试卷共8页,共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 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本大题共8小题,共25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①今年3月,由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输出技术,在南非当地化生产的第95 台2型电力机车下线,南非总统祖马亲自为机车剪彩时感慨:“中国南车在实现本地化生 产和采购,技术转让和本土员工培训等方面功不可没 ②从卖装备到卖技术,从一锤子买卖到贏得回头客,将高铁打造成国家名片的中国南车, 顺着轨道的延伸,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制造”的崭新形象。2004年,中国铁路平均运营时 速仍停留在百公里之时,中国南车便引进时速200公里的高速动车组,开始了学徒生涯。四 年后,时速300——350公里CRH2C型高速动车组在南车下线,中国成为继日,法,德之后, 世界上第四个能够自主研制时速3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的国家。又两年,中国南车研制的具 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380公里CRH380A型高速动车组,在京沪高铁创造了486.1公里 的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时速 ③拥有着高铁技术与重载技术的双桂冠,中国南车去年签下37亿美元的海外订单,是 历年合同总额的两倍。今年,中国南车仍将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国高铁“走出去”。目前,泰 国铁路项目,新马高铁项目都在积极推进,其中3月14日中泰铁路合作项目正式签署合同 中国相关机构将对该项目建设进行可行性调研,预计于5月将公布调研结果并对货款等事项 进行进一步磋商。 ④“中国速度”震惊世界! ⑤作为国家领导人每逢出访必定推销的“中国制造”,中国南车的触角正伸向高新技术 的前沿阵地。今年3月,南车四方股份研制出世界首列氢能源有轨电车,填补了氢能源在全 球有机电车领域应用的空白,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掌握氢能源有轨电车技术的国家。 4月15日,中国南车还将斥资12亿元,收购全球第二大深海机器人供应商——英国SMD 公司100%的股权。中国轨道装备巨头从陆地正式潜入海洋,或许不久的将来,海水也将沸 騰起来。 (取材于2015年4月4日《人民日报》)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中国南车”发展的原因,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学习外国技术 B开展自主研发 C加强合作交流 D.开拓发展领域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第④段中“中国速度”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高铁对速度要求很高B.中国高铁创造世界列车运行最快速度 C.中国高铁技求发展速度迅猛D中国高铁对外合作项目发展迅速
2015—2016 学年北京卷高三年级综合能力测试 语 文 2016. 3 本试卷共 8 页,共 150 分。考试时长 15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 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 8 小题,共 25 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1 一 8 题。 材料一 ①今年 3 月,由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输出技术,在南非当地化生产的第 95 台 20E 型电力机车下线,南非总统祖马亲自为机车剪彩时感慨:“中国南车在实现本地化生 产和采购,技术转让和本土员工培训等方面功不可没。” ②从卖装备到卖技术,从一锤子买卖到赢得回头客,将高铁打造成国家名片的中国南车, 顺着轨道的延伸,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制造”的崭新形象。2004 年,中国铁路平均运营时 速仍停留在百公里之时,中国南车便引进时速 200 公里的高速动车组,开始了学徒生涯。四 年后,时速 300——350 公里 CRH2C 型高速动车组在南车下线,中国成为继日,法,德之后, 世界上第四个能够自主研制时速 300 公里及以上动车组的国家。又两年,中国南车研制的具 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 380 公里 CRH380A 型高速动车组,在京沪高铁创造了 486.1 公里 的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时速。 ③拥有着高铁技术与重载技术的双桂冠,中国南车去年签下 37 亿美元的海外订单,是 历年合同总额的两倍。今年,中国南车仍将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国高铁“走出去”。目前,泰 国铁路项目,新马高铁项目都在积极推进,其中 3 月 14 日中泰铁路合作项目正式签署合同。 中国相关机构将对该项目建设进行可行性调研,预计于 5 月将公布调研结果并对货款等事项 进行进一步磋商。 ④“中国速度”震惊世界! ⑤作为国家领导人每逢出访必定推销的“中国制造”,中国南车的触角正伸向高新技术 的前沿阵地。今年 3 月,南车四方股份研制出世界首列氢能源有轨电车,填补了氢能源在全 球有机电车领域应用的空白,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掌握氢能源有轨电车技术的国家。 4 月 15 日,中国南车还将斥资 12 亿元,收购全球第二大深海机器人供应商——英国 SMD 公司 100%的股权。中国轨道装备巨头从陆地正式潜入海洋,或许不久的将来,海水也将沸 腾起来。 (取材于 2015 年 4 月 4 日《人民日报》) 1.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中国南车”发展的原因,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学习外国技术 B.开展自主研发 C.加强合作交流 D.开拓发展领域 2.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第④段中“中国速度”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中国高铁对速度要求很高 B.中国高铁创造世界列车运行最快速度 C. 中国高铁技求发展速度迅猛 D.中国高铁对外合作项目发展迅速
材料二 ①中国经济历经多年的高速增长,广大民众的消食费意识迅速觉醒。由此,我们迈进 了一个彰显消费者主权的时代。这是消费者与生产者关系的重构,中国制造业也在这一重构 中深刻地改变着发展的版图。一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正在给中国制造敞开一扇扇新 的机遇之门。 ②对消费者的情感抚慰,人格尊重,生活关怀,在产品设计的细节之中汩汩流淌。特 别是老龄化社会已经来临,这是新兴市场中一片广阔的蓝海,为老年人开发的产品,尤其 需要一份特别的关怀,结构合理,操作简便,使用安全,还得考虑他们特有的自尊需求和怀 旧心理 ③消费者定制,也已成为一种时尚,多种敏捷生产,柔性系统开始大量应用,个性化 的消费主张,正在数宇化浪潮中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借助互联网平台,先锋企业的产品硏 发,设计,开始以网络的海量用户调硏数据作为基础展开,从而实现与消费者的良性互动, 电子商务也凸显出未来的价值,它不仅可以把貨架移到网上,使成本降低,更可以让生产制 造企业有更多的机会利用数据实现与消费者的无缝对接。 ④专注细节,这里有永不满足的品质追求;热爱生活,迸发着永不倦怠的生命激情, 工匠精神,闪耀的是职业伦理,担当的是社会责任,仅仅掌握核心科技还不够,把每件“小 事”都做到最好,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创新型企业,消费者对提升生活品质的追求没有终点, 企业对产品品质的追求就没有止境。 ⑤数字化智能化的异军突起,为推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积蓄着巨大的潜力,为满足大 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拓展了无限的可能。自然,我们在欢呼之余还应警醒:科学必须 与人文互促共生,相向而行,从而将技术以一种更人性化的方式带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取材于2015年3月《半月谈》笫六期) 3.根据“材料二”,下列提法不属于中国制造“新的机遇之门”的一项是(3分) A产品设计体现对消费者人性化关怀B.尊重消费者个性化消费主张 C生产者与消费者利用网络良性互动 D.创新型企业肩负着社会责任 4.下列为“材料二”所拟的标题,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制造与创业创新 B.中国制造与数字化浪潮 C中国制造与电子商务 D中国制造与大众需求 5.下列对“材料一”和“材判二”中出现的加点词语,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签署”的“署”是“写,题”的意思。B.“磋商”的“磋”是“多次”的意思。 C.“汩汩”的“汩”读作“g D.“进发”的“迸”读作“beng 材料三 ①跨入新的一年,中国制造向世界亮出一张张创新名片:高铁、核电等装备跨洋过海, 国产大飞机蓄势待飞,华为、小米等品牌引领消费潮流,寻找暗物质的卫星“悟空”动于九 天之上…即便是怀着挑剔的目光来打量,今天的中国制造也令人刮目相看。这背后,凝结 着一个文明古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探索与艰辛、追求与梦想 ②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中国制造既有着耀眼的光环,也不无转型的阵痛。自主创新能 力不足、品牌价值不高、产能过剩等痼疾挥之难去,低成本优势日渐消失和新竞争优势正在 形成所带来的“两难”局面,使得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问题更加凸显。转型升级,势在必 ③ 。过去一年,中国游客在国外抢购马桶盖、电饭锅之类新闻引发广泛 关注。令人深思的是,许多人不辞辛劳背回的产品,其实正是在中国生产的。当“爆买”在 境外成为热词,市场向中国制造提岀了愈来悆迫切的课题∷如何从价值链低端走向中高端?
材料二 ①中国经济历经多年的高速增长,广大民众的消食费意识迅速觉醒。由此,我们迈进 了一个彰显消费者主权的时代。这是消费者与生产者关系的重构,中国制造业也在这一重构 中深刻地改变着发展的版图。一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正在给中国制造敞开一扇扇新 的机遇之门。 ②对消费者的情感抚慰,人格尊重,生活关怀,在产品设计的细节之中汩汩流淌。特 别是老龄化社会已经来临,这是新兴市场中一片广阔的蓝海,为老年人开发的产品, 尤其 需要一份特别的关怀,结构合理,操作简便,使用安全,还得考虑他们特有的自尊需求和怀 旧心理。 ③消费者定制,也已成为一种时尚,多种敏捷生产,柔性系统开始大量应用,个性化 的消费主张,正在数字化浪潮中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借助互联网平台,先锋企业的产品研 发,设计,开始以网络的海量用户调研数据作为基础展开,从而实现与消费者的良性互动, 电子商务也凸显出未来的价值,它不仅可以把货架移到网上,使成本降低,更可以让生产制 造企业有更多的机会利用数据实现与消费者的无缝对接。 ④专注细节,这里有永不满足的品质追求;热爱生活,迸发着永不倦怠的生命激情, 工匠精神,闪耀的是职业伦理,担当的是社会责任,仅仅掌握核心科技还不够,把每件“小 事”都做到最好,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创新型企业,消费者对提升生活品质的追求没有终点, 企业对产品品质的追求就没有止境。 ⑤数字化智能化的异军突起,为推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积蓄着巨大的潜力,为满足大 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拓展了无限的可能。自然,我们在欢呼之余还应警醒:科学必须 与人文互促共生,相向而行,从而将技术以一种更人性化的方式带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取材于 2015 年 3 月《半月谈》笫六期) 3. 根据“材料二”,下列提法不属于中国制造“新的机遇之门”的一项是(3 分) A.产品设计体现对消费者人性化关怀 B.尊重消费者个性化消费主张 C.生产者与消费者利用网络良性互动 D.创新型企业肩负着社会责任 4. 下列为“材料二”所拟的标题,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制造与创业创新 B.中国制造与数字化浪潮 C.中国制造与电子商务 D.中国制造与大众需求 5.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判二”中出现的加点词语,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签署”的“署”是“写,题”的意思。 B.“磋商”的“磋”是“多次”的意思。 C.“汩汩”的“汩”读作“gǔ”。 D.“进发”的“迸”读作“bèng”。 材料三 ①跨入新的一年,中国制造向世界亮出一张张创新名片:高铁、核电等装备跨洋过海, 国产大飞机蓄势待飞,华为、小米等品牌引领消费潮流,寻找暗物质的卫星“悟空”动于九 天之上……即便是怀着挑剔的目光来打量,今天的中国制造也令人刮目相看。这背后,凝结 着一个文明古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探索与艰辛、追求与梦想。 ②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中国制造既有着耀眼的光环,也不无转型的阵痛。自主创新能 力不足、品牌价值不高、产能过剩等痼疾挥之难去,低成本优势日渐消失和新竞争优势正在 形成所带来的“两难”局面,使得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问题更加凸显。转型升级,势在必 行。 ③______________。过去一年,中国游客在国外抢购马桶盖、电饭锅之类新闻引发广泛 关注。令人深思的是,许多人不辞辛劳背回的产品,其实正是在中国生产的。当“爆买”在 境外成为热词,市场向中国制造提出了愈来愈迫切的课题:如何从价值链低端走向中高端?
如何打造叫得响的品牌?如何满足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 ④擦亮中国制造的新名片,创新驱动是立业之基。掌握了核心技术,提升了自主创新能 力,就能有底气、有议价权,摆脱广告“炸”出来、低价“杀”出来的路径依赖,在“微笑 曲线”之上绽放笑容;精品优质是制胜之道。品质是最好的广告,对产品精益求精,严把质 量关,就能赢得消费者青睐,实现从“薄利多销”到“以质取胜”的转变;打造品牌是长远 之路。摈弃急功近利的心态,拿出十年磨一剑的定力,专心致志做妤自己的品牌,努力对接 消费需求、改善消费体验、涵养品牌文化,就能甩拌“山寨”的帽子,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 出,夯实长青基业。 ⑤曾经“连一辆拖拉杋都不能制造”的中国,如今已稳居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亚洲开发 银行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在亚洲高端科技产品出口中所占份额已升至43:7%,位居亚 洲第一。“我们要赶上时代”,改革开放30多年来,正是怀着这样一个梦想、铆足这么一股 ,中国制造奋力追赶,完成了由小到大的蝶变,成为“中国奇迹”中最令人震撼的部分。 未来正在到来,在创新潮流中凤凰涅槃的中国制造,将给世界带来更多惊喜与精彩。 (取材于2016年1月5日《新华每日电讯》) 6.下列成语放在材料三第③段段首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一叶知秋 B.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C.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D.一唱三叹 7.下列对三则材料成语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功不可没没:埋没 B.不遗余力遗:丢失 C异军突起异:另外的 D.脱颖而出颖:物的尖端 8.“中国制造”应如何进步发展,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回答。(6分) 、本大题共5小题,共22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913题。 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 唐·元稹 ①余读诗至杜子美而知大小之有所总萃焉。始尧舜时,君臣以赓歌相和,是后,诗人继 作,历夏、殷、周千馀年,仲尼缉合选练,取其干预教化之尤者三百篇,其馀无闻焉。骚人 作而怨愤之态繁,然犹去风雅日近,尚相比拟。秦、汉已还,采诗之官既废,天下妖谣民讴、 歌颂讽赋、曲度嬉戏之词,亦随时间作。至汉武帝赋《柏梁》诗,而七言之体具。苏子卿 李少卿之徒,尤工为五言。虽句读文律各异,雅郑之音亦杂,而词意简远,指事言情,自 非有为而为,则文不妄作。建安之后,天下文士遭罹兵战。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 赋诗。其遒壮抑扬,冤哀悲离之作,尤极于古。晋世风概稍存。宋、齐之间,教失根本,士 子以简慢歙习舒徐相尚,文章以风容色泽放旷精清为髙。盖吟写性灵,流连光景之文也。意 义格力固无取焉。陵迟至于梁、陈,淫艳刻饰,佻巧小碎之词剧,又宋、齐之所不取也 ②唐兴,官学大振。历世之文,能者互出。而又沈、宋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 谓之为律诗。由是而后,文变之体极焉。然而莫不好古者遗近,务华者去实;效齐、梁则不 逮于魏、晋,工乐府则力屈于五言;律切则骨格不存,闲暇则纤浓莫备。至于子美,盖所谓 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 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使仲尼锻其旨要,尚不知贵,其多乎哉。苟以其能所不能, 无可无不可,则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③是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余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 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
如何打造叫得响的品牌?如何满足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 ④擦亮中国制造的新名片,创新驱动是立业之基。掌握了核心技术,提升了自主创新能 力,就能有底气、有议价权,摆脱广告“炸”出来、低价“杀”出来的路径依赖,在“微笑 曲线”之上绽放笑容;精品优质是制胜之道。品质是最好的广告,对产品精益求精,严把质 量关,就能赢得消费者青睐,实现从“薄利多销”到“以质取胜”的转变;打造品牌是长远 之路。摈弃急功近利的心态,拿出十年磨一剑的定力,专心致志做好自己的品牌,努力对接 消费需求、改善消费体验、涵养品牌文化,就能甩掉“山寨”的帽子,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 出,夯实长青基业。 ⑤曾经“连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的中国,如今已稳居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亚洲开发 银行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在亚洲高端科技产品出口中所占份额已升至 43.7%,位居亚 洲第一。“我们要赶上时代”,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正是怀着这样一个梦想、铆足这么一股 劲,中国制造奋力追赶,完成了由小到大的蝶变,成为“中国奇迹”中最令人震撼的部分。 未来正在到来,在创新潮流中凤凰涅槃的中国制造,将给世界带来更多惊喜与精彩。 (取材于 2016 年 1 月 5 日《新华每日电讯》) 6. 下列成语放在材料三第③段段首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一叶知秋 B.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C.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D.一唱三叹 7. 下列对三则材料成语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功不可没 没:埋没 B.不遗余力 遗:丢失 C.异军突起 异:另外的 D.脱颖而出 颖:物的尖端 8.“中国制造”应如何进步发展,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回答。(6 分) 二、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22 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9——13 题。 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 唐· 元稹 ①余读诗至杜子美而知大小之有所总萃焉。始尧舜时,君臣以赓歌相和,是后,诗人继 作,历夏、殷、周千馀年,仲尼缉合选练,取其干预教化之尤者三百篇,其馀无闻焉。骚人 作而怨愤之态繁,然犹去风雅日近,尚相比拟。秦、汉已还,采诗之官既废,天下妖谣民讴、 歌颂讽赋、曲度嬉戏之词,亦随时间作。至汉武帝赋《柏梁》诗,而七言之体具。苏子卿、 李少卿①之徒,尤工为五言。虽句读文律各异,雅郑之音亦杂,而词意简远,指事言情,自 非有为而为,则文不妄作。建安之后,天下文士遭罹兵战。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 赋诗。其遒壮抑扬,冤哀悲离之作,尤极于古。晋世风概稍存。宋、齐之间,教失根本,士 子以简慢歙习舒徐相尚,文章以风容色泽放旷精清为高。盖吟写性灵,流连光景之文也。意 义格力固无取焉。陵迟至于梁、陈,淫艳刻饰,佻巧小碎之词剧,又宋、齐之所不取也。 ②唐兴,官学大振。历世之文,能者互出。而又沈、宋②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 谓之为律诗。由是而后,文变之体极焉。然而莫不好古者遗近,务华者去实;效齐、梁则不 逮于魏、晋,工乐府则力屈于五言;律切则骨格不存,闲暇则纤浓莫备。至于子美,盖所谓 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③,掩颜谢④之孤高,杂徐庾⑤之流丽,尽得古今 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使仲尼锻其旨要,尚不知贵,其多乎哉。苟以其能所不能, 无可无不可,则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③是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余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 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
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 ④予尝欲条析其文,体别相附,与来者为之准,特病懒未就耳。适遇子美之孙嗣业启子 美之柩,襄拊事于偃师。途次于荆,雅知余爱言其大父之为文,拜余为志。辞不能绝,余 因系其官阀而铭其卒葬云。 (取材于作者同名文章) 【注】①苏子卿、李少卿指汉代苏武、李陵。②沈、宋指唐代诗人沈佺期和宋之问。③曹刘 三曹”之曹植、建安七子之刘祯,他们是汉代诗人。④顏谢,指南朝宋的诗人颜延之和谢 灵运。⑤徐庾,指南朝梁陈的诗人徐陵和庾信。⑥襄袱事:完成合葬之事。襄,成;拊, 合葬。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君臣以赓歌相和和:应和 B.盖所谓上薄风骚薄:逼近 C尚不知贵其多乎哉贵:尊贵 D途次于荆 次:驻扎 10.下列对文中画线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余读诗至杜子美而知大小之有所总萃焉 我读诗读到杜甫才知道他是个集前代优秀文化大成的诗人。 B.…而词意简远,指事言情,自非有为而为,则文不妄作。 ……可是诗句的含义简洁深运,介绍事物表达感情,如果不是有目的地创作,那么诗文就不 会随意写用来。 C历世之文,能者互出。 每个皇帝在位的时期,都有著名诗人出现。 D.律切则骨格不存,闲暇则纤浓莫备。 格律切当但是劲健的风度丧失了,抒写闲情逸致辞采却又非常华美。 1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楚辞与《诗经》时间上相差不远,所以创作风格有相似之处。 B作者认为南朝(宋、齐、梁、陈)厨时期的诗歌从形式到内容均不可取。 C作者认为虽然李白杜甫并称“李杜”,但在律诗创作上两人差距非常大。 D作者认为把杜甫作品按照体裁分别归类,可以为后人提供学习的范本 12.作者说“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请用自己的话阐述作者做出这一判断的原因。(8分) 13.元稹认为李白的诗“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杜甫的诗“属对律切”。《梦游天姥吟留别》 诗中,李白以奇诡的想象塑造了瑰丽的神仙世界:“列缺霹雳, 訇然中开 日月照耀金银台。”或四言或七言,变化无拘。杜甫《登高》中的 百年多病独登台”,对仗工稳,《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 ”,堪称典范。(5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19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418题
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 ④予尝欲条析其文,体别相附,与来者为之准,特病懒未就耳。适遇子美之孙嗣业启子 美之柩,襄祔事⑥于偃师。途次于荆,雅知余爱言其大父之为文,拜余为志。辞不能绝,余 因系其官阀而铭其卒葬云。 (取材于作者同名文章) 【注】①苏子卿、李少卿指汉代苏武、李陵。②沈、宋指唐代诗人沈佺期和宋之问。③曹刘, “三曹”之曹植、建安七子之刘祯,他们是汉代诗人。④颜谢,指南朝宋的诗人颜延之和谢 灵运。⑤徐庾,指南朝梁陈的诗人徐陵和庾信 。⑥襄祔事:完成合葬之事。襄,成;祔, 合葬。 9.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君臣以赓歌相和 和:应和 B. 盖所谓上薄风骚 薄:逼近 C.尚不知贵其多乎哉 贵:尊贵 D.途次于荆 次:驻扎 10. 下列对文中画线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 余读诗至杜子美而知大小之有所总萃焉 我读诗读到杜甫,才知道他是个集前代优秀文化大成的诗人。 B.……而词意简远,指事言情,自非有为而为,则文不妄作。 ……可是诗句的含义简洁深运,介绍事物表达感情,如果不是有目的地创作,那么诗文就不 会随意写用来。 C.历世之文,能者互出。 每个皇帝在位的时期,都有著名诗人出现。 D. 律切则骨格不存,闲暇则纤浓莫备。 格律切当但是劲健的风度丧失了,抒写闲情逸致辞采却又非常华美。 11.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认为楚辞与《诗经》时间上相差不远,所以创作风格有相似之处。 B.作者认为南朝(宋、齐、梁、陈)时期的诗歌从形式到内容均不可取。 C.作者认为虽然李白杜甫并称“李杜”,但在律诗创作上两人差距非常大。 D.作者认为把杜甫作品按照体裁分别归类,可以为后人提供学习的范本。 12. 作者说“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请用自己的话阐述作者做出这一判断的原因。(8 分) 13. 元稹认为李白的诗“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杜甫的诗“属对律切”。《梦游天姥吟留别》 一诗中,李白以奇诡的想象塑造了瑰丽的神仙世界:“列缺霹雳,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訇然中开,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日月照耀金银台。”或四言或七言,变化无拘。杜甫《登高》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对仗工稳,《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 ___________________”,堪称典范。(5 分) 三、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9 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14-18 题
酹江月 秋夕兴元使院作,用东坡赤壁韵 胡世将 神州沉陆,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北望长安应不见,拋却关西半壁。塞马晨嘶,胡 笳夕引,贏得头如雪。三秦往事,只数汉家三杰③。 试看百二山河,奈君门万里,六师不发。阃外④何人,回首处、铁骑千群都灭。拜将台 欹,怀贤阁杳,空指冲冠发。阑千拍遍,独对中天明月。 【注】①兴元,地名,今陕西汉中市,南宋时为宋金对垒前线。作者曾任川陕宣抚使。 ②一范一韩人物:指北宋抗击西夏、巩固西北边防的范仲淹与韩琦。③汉家三杰,指辅助刘 邦夺取天下的张良、萧何、韩信。④阃外,指统兵在外。阃,kin。⑤拜将台,传说刘邦在 此拜韩信为将。下文中的怀贤阁是为纪念诸葛亮而建。欹,q,倾斜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神州沉陆,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年为国建功的名将已逐 渐被人们淡忘。 B.“北望长安应不见,抛却关西半壁”写出现在缺少可以抵御外侮的名将,国家半壁江山已 沦入敌手。 C.“试看百二山河,奈君门万里,六师不发”诗人对朝廷软弱避战,不积极保卫河山的做法 表示痛借 D作品写出了作者面对破碎的山河的万千思绪,自己身处战争前线却无力扭转战局,心中充 满失望与忧愤。 15.作品中“三秦往事,只数汉家三杰”一句,借古人之事,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建功立业 的渴望,下列诗句没有采用这种手法的两项是4分) A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蘋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唐·韩愈《湘 中》) B.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唐·张泌《寄 人》) C.生怕客谈榆塞事,且教儿诵花间集。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宋·刘克庄《满江 红》) D.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何当凯旋宴将士,三更雪压飞狐城。(宋·陆游《长 歌行》) E.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金·吴激《人月圆》) 16.下阕中“铁骑千群都灭”一句,有人理解为“敌人的军队已被消灭”,也有人理解为“我 军已被敌人打败”。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理解。(4分) 17.“塞马晨嘶,胡笳夕引”和“拜将台欹,怀贤阁杳”是作品中两组对仗的句子,请任选 组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作用。(4分) 18.“酹江月”这个词牌,是 (填词牌名)别称,与胡世将同时代的许多诗人 都在作品中表达过与他类似的感情,如陆游在《书愤》中写道:“塞上长城空自许
酹江月 秋夕兴元使院作①,用东坡赤壁韵 胡世将 神州沉陆,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②。北望长安应不见,抛却关西半壁。塞马晨嘶,胡 笳夕引,赢得头如雪。三秦往事,只数汉家三杰③。 试看百二山河,奈君门万里,六师不发。阃外④何人,回首处、铁骑千群都灭。拜将台 欹⑤,怀贤阁杳,空指冲冠发。阑干拍遍,独对中天明月。 【注】①兴元,地名,今陕西汉中市,南宋时为宋金对垒前线。作者曾任川陕宣抚使。 ②一范一韩人物:指北宋抗击西夏、巩固西北边防的范仲淹与韩琦。③汉家三杰,指辅助刘 邦夺取天下的张良、萧何、韩信。④阃外,指统兵在外。阃,kǔn。⑤拜将台,传说刘邦在 此拜韩信为将。下文中的怀贤阁是为纪念诸葛亮而建。欹,qí,倾斜。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神州沉陆,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年为国建功的名将已逐 渐被人们淡忘。 B.“北望长安应不见,抛却关西半壁”写出现在缺少可以抵御外侮的名将,国家半壁江山已 沦入敌手。 C.“试看百二山河,奈君门万里,六师不发”诗人对朝廷软弱避战,不积极保卫河山的做法 表示痛惜。 D.作品写出了作者面对破碎的山河的万千思绪,自己身处战争前线却无力扭转战局,心中充 满失望与忧愤。 15. 作品中“三秦往事,只数汉家三杰”一句,借古人之事,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建功立业 的渴望,下列诗句没有采用这种手法的两项是(4 分) A.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蘋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唐 · 韩愈《湘 中》) B.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唐 · 张泌《寄 人》) C. 生怕客谈榆塞事,且教儿诵花间集。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宋 · 刘克庄《满江 红》) D.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何当凯旋宴将士,三更雪压飞狐城。(宋 · 陆游《长 歌行》) E.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金 ·吴激《人月圆》) 16. 下阕中“铁骑千群都灭”一句,有人理解为“敌人的军队已被消灭”,也有人理解为“我 军已被敌人打败”。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理解。(4 分) 17. “塞马晨嘶,胡笳夕引”和“拜将台欹,怀贤阁杳”是作品中两组对仗的句子,请任选 一组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作用。(4 分) 18.“酹江月”这个词牌,是_____________(填词牌名)的别称,与胡世将同时代的许多诗人 都在作品中表达过与他类似的感情,如陆游在《书愤》中写道:“塞上长城空自许
。”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凭谁问, ?”(4分) 四、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9—21题。 永和九年的那场醉 祝勇 ①东晋永和九年的暮春,时任右将军、会稽内史的王羲之,同朋友在山阴兰亭举行了 次声势浩大的文人雅集,行“修禊”之礼,曲水流觞,饮酒赋诗。酒酣斗热之际,王羲之提 起一支鼠须笔,在蚕茧纸上甲,写下一篇《兰亭集序》。 ②1600多年后,我们依然能够呼吸到那年春夭的明媚。东晋时代的郊游,畅饮,酣歌, 书写,都变得轻快起来,少了“建安七子、“竹林七贤”的曲折和吞咽,连呼吸吐纳都通畅 许多。王羲之到了兰亭,才算是找到了真正的自己,或者说,就在王羲之仕途困顿之际,那 份从容、淡定、逍遥,正在会稽山阴之兰亭,等待着他。 ③曲水流觞式的风雅,让后世许多帝王将相艳羡不已,纷纷效仿,而王羲之最向往的, 却是拯救社稷苍生的功业。他曾官至会稽内史,右军将军,但官场的浑浊,容不下一个清风 白袖的文人书生。他,入世,却不按官场的既定方针办,他不倒霉,谁倒霉呢?果然,王羲 之被官场风暴,径直吹到会稽 ④离开政治漩涡建康,让他既失落,又欣慰。他离自己的理想越来越远,却离自然越来 越近。和朋友们相约雅集的那一天,天朗气清,忠风和畅,所有的刀光剑影都被隐去了,岁 月被这缕阳光抹上一层淡金的光泽。唯有此时,人才能沉下来,呼应着自然的启发,想些更 玄远的事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从这文字里,我们看到王羲之焦灼的表情终于松驰下来。我们看见了他的侧脸,被蝉翼般细 膩和透明的阳光包围着,那样的柔和。他忽然间沉默了,面对天地自然,面对更加深邃的时 空,他对生命有了超越功利的思考,那份快乐自不必说,而他的忧伤,则是缘于这份“乐 来得快,去得也快,因为人的生命,就如这暮春里的落花,无论怎样灿烂,转眼之间,也会 消逝得无影无踪 ⑤死亡是对生命最大的限制,在这个限制面前,王羲之潇洒不起来。《兰亭集序》里文 宇开始时还是明媚的,是被阳光和山风洗濯的通透,是呼朋唤友、无事一身轻的轻松,但写 着写着,调子却陡然一变,文字变得沉痛起来,那是因为对生命的追问到了深处,便是悲观。 是一种与生俱来、又无法摆脱的孤独。《兰亭序》寥寥三百二十四字,把一个东晋文人的复 杂心境一层一层地剥给我们看。庄严繁华的背后,是永远的凄凉。打动人心的,是美,更是 这份凄凉。 ⑥唐太宗痴迷于《兰亭集序》,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道出了人生的大悲慨,触及了他最 敏感的那根神经,就是存在与虛无的问题。唐太宗以他乙的自私,把王羲之《兰亭集序》 的真迹带走了,令后世文人陷入永久的叹息中而不能自拔 ⑦但人们依然想把它“追”回来,他们发明了一种新的方式去“追”,那就是临摹。 ⑧历朝历代,太多的书者,都丙,加入到浩浩荡荡的临摹阵营中,他们密密麻麻地站 在一起,仿佛依次传递着一劂古老的寓言。但这并非机楲的重复,而是在复制中,渗透进自 己的风格和时代的审美趣味。于是《兰亭集序》借用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手,反反复复地进行 着表达,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像一个人一样,经历着成长,蜕变,新陈代谢的过程。世 界上没有一种文化,像中国文化这样陷入深深的文宇崇拜。这种崇拜,通过对《兰亭集序》 的反复摹写,复制,表现得无以复加。 ⑨公元6世纪的一天,一个叫周兴嗣的员外侍郎接到梁武帝的圣旨,要他从王羲之书法 中选取1000个字,编纂成文,要求是这1000个字不得有所重复,周兴嗣煞费苦心,终于完
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凭谁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分) 四、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24 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19——21 题。 永和九年的那场醉 祝勇 ①东晋永和九年的暮春,时任右将军、会稽内史的王羲之,同朋友在山阴兰亭举行了一 次声势浩大的文人雅集,行“修褉”之礼,曲水流觞,饮酒赋诗。酒酣斗热之际,王羲之提 起一支鼠须笔,在蚕茧纸上甲,写下一篇《兰亭集序》。 ②1600 多年后,我们依然能够呼吸到那年春天的明媚。东晋时代的郊游,畅饮,酣歌, 书写,都变得轻快起来,少了“建安七子”、“竹林七贤”的曲折和吞咽,连呼吸吐纳都通畅 许多。王羲之到了兰亭,才算是找到了真正的自己,或者说,就在王羲之仕途困顿之际,那 份从容、淡定、逍遥,正在会稽山阴之兰亭,等待着他。 ③曲水流觞式的风雅,让后世许多帝王将相艳羡不已,纷纷效仿,而王羲之最向往的, 却是拯救社稷苍生的功业。他曾官至会稽内史,右军将军,但官场的浑浊,容不下一个清风 白袖的文人书生。他,入世,却不按官场的既定方针办,他不倒霉,谁倒霉呢?果然,王羲 之被官场风暴,径直吹到会稽。 ④离开政治漩涡建康,让他既失落,又欣慰。他离自己的理想越来越远,却离自然越来 越近。和朋友们相约雅集的那一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所有的刀光剑影都被隐去了,岁 月被这缕阳光抹上一层淡金的光泽。唯有此时,人才能沉下来,呼应着自然的启发,想些更 玄远的事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从这文字里,我们看到王羲之焦灼的表情终于松驰下来。我们看见了他的侧脸,被蝉翼般细 腻和透明的阳光包围着,那样的柔和。他忽然间沉默了,面对天地自然,面对更加深邃的时 空,他对生命有了超越功利的思考,那份快乐自不必说,而他的忧伤,则是缘于这份“乐”, 来得快,去得也快,因为人的生命,就如这暮春里的落花,无论怎样灿烂,转眼之间,也会 消逝得无影无踪。 ⑤死亡是对生命最大的限制,在这个限制面前,王羲之潇洒不起来。《兰亭集序》里文 字开始时还是明媚的,是被阳光和山风洗濯的通透,是呼朋唤友、无事一身轻的轻松,但写 着写着,调子却陡然一变,文字变得沉痛起来,那是因为对生命的追问到了深处,便是悲观。, 是一种与生俱来、又无法摆脱的孤独。《兰亭序》寥寥三百二十四字,把一个东晋文人的复 杂心境一层一层地剥给我们看。庄严繁华的背后,是永远的凄凉。打动人心的,是美,更是 这份凄凉。 ⑥唐太宗痴迷于《兰亭集序》,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道出了人生的大悲慨,触及了他最 敏感的那根神经,就是存在与虚无的问题。唐太宗以他乙 的自私,把王羲之《兰亭集序》 的真迹带走了,令后世文人陷入永久的叹息中而不能自拔。 ⑦但人们依然想把它“追”回来,他们发明了一种新的方式去“追”,那就是临摹。 ⑧历朝历代,太多的书者,都丙 ,加入到浩浩荡荡的临摹阵营中,他们密密麻麻地站 在一起,仿佛依次传递着一则古老的寓言。但这并非机械的重复,而是在复制中,渗透进自 己的风格和时代的审美趣味。于是《兰亭集序》借用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手,反反复复地进行 着表达,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像一个人一样,经历着成长,蜕变,新陈代谢的过程。世 界上没有一种文化,像中国文化这样陷入深深的文字崇拜。这种崇拜,通过对《兰亭集序》 的反复摹写,复制,表现得无以复加。 ⑨公元 6 世纪的一天,一个叫周兴嗣的员外侍郎接到梁武帝的圣旨,要他从王羲之书法 中选取 1000 个字,编纂成文,要求是这 1000 个字不得有所重复,周兴嗣煞费苦心,终于完
成了任务,中国历史上有了第一篇《千字文》。从此开始,每代人开蒙之际,都会读到这样 的文字:“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琅琅的诵读 之声,一直延续到20世纪中叶,从未中断。每个人夜学习钿识的趣话阶段,部介与格韦迳 怎的王羲之相遇正是之的字,每个人在学习知识的起始阶段,都会与那个遥远的王羲之相 遇,王羲之的字,也成为每一代中国人的必修课,贯注到中国人的生命记忆和知识体系中。 ⑩《兰亭序》,一页古老的纸张,就这样形成了一条浸长的链条,在岁月的长河中环环 相叩,从未脱节。在后世文人、艺术家的参与下,《兰亭序》早已不再是一件孤立的作品, 而成为一个艺术体系,支撑起古典中国的艺术版图,也支撑着中国人的艺术精神。它让我们 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强大的有机体,有着超强的生长能力。《兰亭序》的流传过程 与中国人的时间观和生命观完全同构——每一次死亡,都只不过是新一轮生命的开始。11.王 羲之或许不会想到,正是他对良辰美景的流连与哀悼,对生命流逝、死亡降临的愁绪,使一 纸《兰亭序》从时间的囚禁中逃亡,获得了自由和永生。王羲之死了,但他的字还活着,层 层推动,像一只船桨,让其后的中国艺术有了生生不息的动力。如果说时间是流水,那么这 一连串的《兰亭》就像曲水流觞,酒杯流到谁的面前,谁就要端起这只杯盏,用古老的韵脚 抒情,而那新的抒情者,不过是又一个王羲之而已。死去的王羲之,就这样在以后的朝代里 不断地复活。 12由此我产生了一个奇特的想象一一有无数个王羲之坐在流杯亭里,王羲之的身前、身后 身左、身右,都是王羲之。酒杯也从一个王羲之的手中,辗转到另一个王羲之的手中。上 个王羲之把酒杯递给了下一个王羲之,也把毛笔,传递给下一个王羲之。这不是醉话,也不 是幻觉,既然《兰亭序》可以被复制,王羲之为何不能被复制?王羲之身后那些接踵而来的 临摹者,难道不是死而复生的王羲之?大大小小的王羲之、长相不同的王羲之、来路各异的 王羲之,就这样在时间深处工,摩肩接踵。很多年后,我来到会稽山阴之兰亭,迎风坐在 那里,一扭身,就看见了王羲之,他笑着,把一支笔递过来。这篇文章,就是用这支笔写成 (取材于作者同名文章,有删改) 19.文中第①段提到的“修禊”是古代一种消灾祈福仪式,后来演变成中国古代诗人雅聚的 经典范式。下列关于“修禊”举办的时间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二月二日B.三月三日C.五月五日D.七月七日 20.在文中甲、乙、丙、丁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一蹴而就惊世骇俗前仆后继济济一堂 B.一挥而就骇人听闻前赴后继人才济济 C.一气呵成耸人听闻前仆后继人才济济 D.一气呵成惊世骇俗前赴后继济济一堂 21.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于政治影响,“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贤”写作诗文,难免委婉曲折,难有东晋人那样 的自由畅快 B.王羲之的沉默,是对景色的陶醉,也是对生命的悲观感受,更有对入世生活难以释怀的久 久思考。 C后世书法者对于《兰亭集序》的临摹,既是传承了经典,也把个人风格与时代的特点镌刻 于摹本之上 D.《千字文》使得王羲之的字,以又一种形式影响着中国文化,这也是《兰亭集序》成为 个艺术体系的明证。 22.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促使王羲之创作出《兰亭集序》的因素有哪些。(4分)
成了任务,中国历史上有了第一篇《千字文》。从此开始,每代人开蒙之际,都会读到这样 的文字:“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 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 秋收冬藏……” 琅琅的诵读 之声,一直延续到 20 世纪中叶,从未中断。每个人夜学习钿识的趣话阶段,部介与格韦迳 怎的王羲之相遇.正是之的字,每个人在学习知识的起始阶段,都会与那个遥远的王羲之相 遇,王羲之的字,也成为每一代中国人的必修课,贯注到中国人的生命记忆和知识体系中。 ⑩《兰亭序》,一页古老的纸张,就这样形成了一条漫长的链条,在岁月的长河中环环 相叩,从未脱节。在后世文人、艺术家的参与下,《兰亭序》早已不再是一件孤立的作品, 而成为一个艺术体系,支撑起古典中国的艺术版图,也支撑着中国人的艺术精神。它让我们 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强大的有机体,有着超强的生长能力。《兰亭序》的流传过程, 与中国人的时间观和生命观完全同构——每一次死亡,都只不过是新一轮生命的开始。11. 王 羲之或许不会想到,正是他对良辰美景的流连与哀悼,对生命流逝、死亡降临的愁绪,使一 纸《兰亭序》从时间的囚禁中逃亡,获得了自由和永生。王羲之死了,但他的字还活着,层 层推动,像一只船桨,让其后的中国艺术有了生生不息的动力。如果说时间是流水,那么这 一连串的《兰亭》就像曲水流觞,酒杯流到谁的面前,谁就要端起这只杯盏,用古老的韵脚 抒情,而那新的抒情者,不过是又一个王羲之而已。死去的王羲之,就这样在以后的朝代里, 不断地复活。 12. 由此我产生了一个奇特的想象——有无数个王羲之坐在流杯亭里,王羲之的身前、身后、 身左、身右,都是王羲之。酒杯也从一个王羲之的手中,辗转到另一个王羲之的手中。上一 个王羲之把酒杯递给了下一个王羲之,也把毛笔,传递给下一个王羲之。这不是醉话,也不 是幻觉,既然《兰亭序》可以被复制,王羲之为何不能被复制?王羲之身后那些接踵而来的 临摹者,难道不是死而复生的王羲之?大大小小的王羲之、长相不同的王羲之、来路各异的 王羲之,就这样在时间深处丁 ,摩肩接踵。很多年后,我来到会稽山阴之兰亭,迎风坐在 那里,一扭身,就看见了王羲之,他笑着,把一支笔递过来。这篇文章,就是用这支笔写成 的。 (取材于作者同名文章,有删改) 19. 文中第①段提到的“修禊”是古代一种消灾祈福仪式,后来演变成中国古代诗人雅聚的 经典范式。下列关于“修禊”举办的时间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二月二日 B.三月三日 C.五月五日 D.七月七日 20. 在文中甲、乙、丙、丁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一蹴而就 惊世骇俗 前仆后继 济济一堂 B.一挥而就 骇人听闻 前赴后继 人才济济 C.一气呵成 耸人听闻 前仆后继 人才济济 D.一气呵成 惊世骇俗 前赴后继 济济一堂 21. 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由于政治影响,“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贤”写作诗文,难免委婉曲折,难有东晋人那样 的自由畅快。 B.王羲之的沉默,是对景色的陶醉,也是对生命的悲观感受,更有对入世生活难以释怀的久 久思考。 C.后世书法者对于《兰亭集序》的临摹,既是传承了经典,也把个人风格与时代的特点镌刻 于摹本之上。 D.《千字文》使得王羲之的字,以又一种形式影响着中国文化,这也是《兰亭集序》成为一 个艺术体系的明证。 22.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促使王羲之创作出《兰亭集序》的因素有哪些。(4 分)
23.请联系上下文,分析第⑧段中作者为什么说“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像一个人一样 经历着成长,蜕变,新陈代谢的过程”。(5分) 24.文化传承的漫长历程中,还有许多文学家像王羲之一样“在以后的朝代里,不断地复活”。 请试举一例,并结合其作品加以分析。 五、本大题共两小题,共60分。 25徵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①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它与北京大学 起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下图是商务印书馆的标志图案,请用文字说明图标 的内容。 ②近期,央视推出一则公益广告,片中给出了一个计算“公式”:(每年回家天数一睡觉、应 酬时间)×30年=?假定在异地工作的人每年有5天探亲假,按公式计算,30年间,陪伴父 母的天数约为30天。请写一段文字,表达你的想法。 ③请以“写”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 26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近年来,网络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感受到网络对生活的影响。网络猛烈地冲击着传 统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请以“我生活在网络世界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通过一个故事,讲述网络给你带来的改变
23. 请联系上下文,分析第⑧段中作者为什么说“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像一个人一样, 经历着成长,蜕变,新陈代谢的过程”。(5 分) 24. 文化传承的漫长历程中,还有许多文学家像王羲之一样“在以后的朝代里,不断地复活”。 请试举一例,并结合其作品加以分析。 五、本大题共两小题,共 60 分。 25.微写作(10 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 150 字 ①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 年创办于上海。它与北京大学 一起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下图是商务印书馆的标志图案,请用文字说明图标 的内容。 ②近期,央视推出一则公益广告,片中给出了一个计算“公式”:(每年回家天数—睡觉、应 酬时间)×30 年=?假定在异地工作的人每年有 5 天探亲假,按公式计算,30 年间,陪伴父 母的天数约为 30 天。请写一段文字,表达你的想法。 ③请以“写”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 26.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 700 字。 ①近年来,网络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感受到网络对生活的影响。网络猛烈地冲击着传 统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请以“我生活在网络世界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通过一个故事,讲述网络给你带来的改变
②在文章《永和九年那场醉》中,作者认为,后人临摹《兰亭集序》“……并非机械的重复, 而是在复制中,渗透进自己的风格和时代的审美趣味”,如今,多种多样的复制方式已大大 超越了古人的抄写临摹,在获得便捷高效的同时,我们是否也失去了什么呢?请围绕这个话 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②在文章《永和九年那场醉》中,作者认为,后人临摹《兰亭集序》“ ……并非机械的重复, 而是在复制中,渗透进自己的风格和时代的审美趣味”,如今,多种多样的复制方式已大大 超越了古人的抄写临摹,在获得便捷高效的同时,我们是否也失去了什么呢?请围绕这个话 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2015-2016学年北京卷高三年级综合能力测试(二) 语文参考答案 共8小题,共26分。 (2分C 2(3分)C(选D得2分,选B得1分) 3(3分)D 4(3分)D 5(2分)B 6(3分A 7(3分)B 8(6分1)继续引进吸收外国先进技术;(2)自主创新;(3积极开拓市场:(4)利用互联网年(5) 为消费者着想:(6)掌握核心技术;(7)以质取胜;(⑧8)打造品牌;(9)不能急功近利。(任答 其中6点即可,1点1分。) 共5小题,共22分。 9(3分)C(贵:形容词用作动词,推崇) 10、3分)D(应为“…抒写闲情逸致辞采却又不够华美”) 113分)B(作者没有全部否定,从下文可以看出。) 12(8分) 答案要点:(1)古今各种诗体都能掌握; (2)兼具所有诗人的长处;(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 (3)主题思想可贵,有教化的作用;(使仲尼考锻其旨要,尚不知贵其多乎哉 (4)在声韵、格律、创作技巧方面达到的成就极高。(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 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 (每点2分,用原文作答给1分) 13、5分)①丘峦崩摧②洞天石扉③青冥浩荡不见底④万里悲秋常作客⑤隔叶黄鹂空好音(每 空1分,错1字扣1分 三、共5小题。共19分。 诗歌赏析 1140年(宋高宗绍兴十年),胡世将任川陕宣抚副使,与吴积极抗金,刘琦、岳飞、韩 世忠等也在中原重击金兵,抗金形势大好。但不久,朝廷任用秦桧,力主和议,罢斥一批抗 战人士,把淮河至大散关以北土地拱手让给敌人,本词作于同年秋季。作者痛感朝廷失计、 和议误国,满腔愤懑,发之于词。上片以眼看神州沦丧哪有范仲淹、韩琦式的英雄人物来保 卫河山起句,极度愤慨溢于言词。“北望”二句,北望长安不见,意为中原已沦丧,连函谷 关以西的大半土地也失陷了,语含讥讽,情极沉痛。“晨嘶”二句,写自己清晨骑马出营, 傍晚伴着胡笳宿营,因为订了和议,结果任凭岁月流逝,闲白了头发,却不见抗战杀敌 秦”二句,宕开一笔,回顾历史。收复陕西,在历史上有过,那是汉初三杰的故事。言下之 意,今天仍可以收复失地,关键在于实行抗战政策和任用贤才。 下片紧承上片写不能收复失地的原因。“试看”二句,关中形势险要可以坚守,但朝廷 在千里之外,又力主和议,不肯发兵。这里,他把矛头直接对准秦桧一帮卖国贼,进行谴责。 愤怒地揭发了投降派的罪行。“阃外”二句,回顾1130年(高宗建炎四年)张浚合五路兵马 与金兀术战于富平(甘肃灵武),诸军皆败之事,但今天人们忘记耻辱,又谈和议。“拜将 三句,“台”,“阁杳”,写这几处历史文物被破坏和被遗忘,表现了当时人们不重人才和糟蹋
2015-2016 学年北京卷高三年级综合能力测试(二) 语文参考答案 一、共 8 小题,共 26 分。 1.(2 分)C 2.(3 分)C(选 D 得 2 分,选 B 得 1 分) 3.(3 分)D 4.(3 分)D 5.(2 分)B 6.(3 分)A 7.(3 分)B 8.(6 分)(1)继续引进吸收外国先进技术;(2)自主创新;(3)积极开拓市场;(4)利用互联网年(5) 为消费者着想;(6)掌握核心技术;(7)以质取胜;(8)打造品牌;(9)不能急功近利。(任答 其中 6 点即可,1 点 1 分。) 二、共 5 小题,共 22 分。 9.(3 分)C(贵:形容词用作动词,推崇) 10.(3 分)D(应为“…… 抒写闲情逸致辞采却又不够华美”) 11.(3 分)B(作者没有全部否定,从下文可以看出。) 12.(8 分) 答案要点:(1)古今各种诗体都能掌握; (2)兼具所有诗人的长处;(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 (3)主题思想可贵,有教化的作用;(使仲尼考锻其旨要,尚不知贵其多乎哉) (4)在声韵、格律、创作技巧方面达到的成就极高。(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 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 (每点 2 分,用原文作答给 1 分) 13.(5 分)①丘峦崩摧 ②洞天石扉③青冥浩荡不见底④万里悲秋常作客⑤隔叶黄鹂空好音(每 空 1 分,错 1 字扣 1 分) 三、共 5 小题。共 19 分。 诗歌赏析: 1140 年(宋高宗绍兴十年),胡世将任川陕宣抚副使,与吴积极抗金,刘琦、岳飞、韩 世忠等也在中原重击金兵,抗金形势大好。但不久,朝廷任用秦桧,力主和议,罢斥一批抗 战人士,把淮河至大散关以北土地拱手让给敌人,本词作于同年秋季。作者痛感朝廷失计、 和议误国,满腔愤懑,发之于词。上片以眼看神州沦丧哪有范仲淹、韩琦式的英雄人物来保 卫河山起句,极度愤慨溢于言词。“北望”二句,北望长安不见,意为中原已沦丧,连函谷 关以西的大半土地也失陷了,语含讥讽,情极沉痛。“晨嘶”二句,写自己清晨骑马出营, 傍晚伴着胡笳宿营,因为订了和议,结果任凭岁月流逝,闲白了头发,却不见抗战杀敌。“三 秦”二句,宕开一笔,回顾历史。收复陕西,在历史上有过,那是汉初三杰的故事。言下之 意,今天仍可以收复失地,关键在于实行抗战政策和任用贤才。 下片紧承上片写不能收复失地的原因。“试看”二句,关中形势险要可以坚守,但朝廷 在千里之外,又力主和议,不肯发兵。这里,他把矛头直接对准秦桧一帮卖国贼,进行谴责。 愤怒地揭发了投降派的罪行。“阃外”二句,回顾 1130 年(高宗建炎四年)张浚合五路兵马 与金兀术战于富平(甘肃灵武),诸军皆败之事,但今天人们忘记耻辱,又谈和议。“拜将” 三句,“台”,“阁杳”,写这几处历史文物被破坏和被遗忘,表现了当时人们不重人才和糟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