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语文 2014.6 考/1.本试卷共8页,共四道大题,24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生2.在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名称、姓名 须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基础·运用(共28分)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纸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 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刹那(sha)巢穴(xue)鲜为人知(xian) B.诘责(je) 称职( cheng)舍本逐末(zhu) C.脑髓 调解(tiao) 脍炙人口(kuai) D.衣冠 惘然(wang)谆谆教诲(hui)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阅读苏轼的作品,我们总能在他描绘的景致中感受到他那份豁达的情怀 B.那么难的数学题,这位新同学几分钟就解出来了,我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升。 C.世界公园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游客纷纷前来观光休闲。 D.火车站前的服务点,免费为返乡农民工提供服务,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温暖驿站”。 3.考试结束后,初三(1)班杨晓舟同学获得了年级作文最高分,得到了老师的赞赏,而成绩不理想的 李凡同学很不服气。在老师评析杨晓舟作文时,李凡不注意听讲。如果你是李凡的同桌,你会如何委 婉地劝导他呢?以下劝导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A.李凡,晓舟的作文写得多好啊,你应该心悦诚服! B.李凡,我们要想把作文写好,就要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嘛 C.李凡,晓舟的作文写得多好啊,你难道不应该心悦诚服吗? D.李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你如果想把作文写好,就必须学习别人的优点 4.依据语段内容,对画线病句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生意”是中国盆景的灵魂。庭院里,案头间,一盆小景相伴朝夕。稍近之,清心洁虑;细玩之, 荡气回肠。当勃勃的生机迎面而来时,让人们在不经意中传达夭地“活”意,感受造化神奇。一片假 山,一段枯木,几枝虬曲的干,一抹似有若无的青苔,再加几片柔嫩娇媚的细叶,就让人感受到无限 的生机 A.让人们在不经意中领略天地“活”意 B.人们在不经意中传达天地“活”意 C.让人们传达在不经意中天地“活”意 D.人们在不经意中领略天地“活”意
1 海 淀 区 九 年 级 第 二 学 期 期 末 练 习 语 文 2 0 14.6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 8 页,共四道大题,24 道小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在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名称、姓名。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 28 分)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纸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 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 14 分。每小题 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刹.那(shà) 巢穴.(xué) 鲜.为人知(xiǎn) B.诘.责(jié) 称.职(chèng) 舍本逐.末(zhú) C.脑髓.(suǐ) 调.解(tiáo) 脍.炙人口(kuài) D.衣冠.(guān) 惘.然(wǎng) 谆谆教诲.(huǐ) 2. 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阅读苏轼的作品,我们总能在他描绘的景致中感受到他那份豁达的情怀。 B. 那么难的数学题,这位新同学几分钟就解出来了,我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升。 C. 世界公园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游客纷纷前来观光休闲。 D. 火车站前的服务点,免费为返乡农民工提供服务,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温暖驿站”。 3. 考试结束后,初三(1)班杨晓舟同学获得了年级作文最高分,得到了老师的赞赏,而成绩不理想的 李凡同学很不服气。在老师评析杨晓舟作文时,李凡不注意听讲。如果你是李凡的同桌,你会如何委 婉地劝导他呢?以下劝导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A.李凡,晓舟的作文写得多好啊,你应该心悦诚服! B.李凡,我们要想把作文写好,就要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嘛。 C.李凡,晓舟的作文写得多好啊,你难道不应该心悦诚服吗? D.李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你如果想把作文写好,就必须学习别人的优点。 4. 依据语段内容,对画线病句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生意”是中国盆景的灵魂。庭院里,案头间,一盆小景相伴朝夕。稍近之,清心洁虑;细玩之, 荡气回肠。当勃勃的生机迎面而来时,让人们在不经意中传达天地“活”意,感受造化神奇。一片假 山,一段枯木,几枝虬曲的干,一抹似有若无的青苔,再加几片柔嫩娇媚的细叶,就让人感受到无限 的生机。 A.让人们在不经意中领略天地“活”意 B.人们在不经意中传达天地“活”意 C.让人们传达在不经意中天地“活”意 D.人们在不经意中领略天地“活”意
5.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借着语言这一通道,渺小的人可以走入广大的世界 语言丰富,则人生饱满;语言灵动, 则人生优雅。我国古代很多文人之所以过着风雅的人生,就在于 因此,那些传世的诗词曲赋 多数不是文人枯守书斋的结果,而是。时的即兴咏叹——这种风雅人生,至今还令许多人心向往 ①们的生活常与优雅的汉语为伴 ②短暂的生命可以留下永恒的声音 ③他们在茶楼叙旧、送别亲友或游山玩水 A.③①② B.②③① C.②①③D.①③② 6.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这个暑假我们去黄山旅游,是坐火车?还是坐飞机?”弟弟急切地问,一脸兴奋 B.有这样一些文章,我们读的时候会流泪;有这样一些瞬间,我们的内心因感动变得柔软 C.那个学生——校刊主编、文学社社长,人气高到只要说他的名字,整个年级的人都知道。 D.初三年级学生会组织了“感动初三”征文比赛,晓萌的作品《瞬间》获得了一等奖 7.在年级举办的“诵读古代诗文,感受先贤情怀”主题活动中,有一个根据名家作品对对子的内容。现 在 请你根据所给的上联,选择合适的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 上联:白居易游钱塘湖,喜看早莺争暖树 下联: A.柳宗元游小石潭,凄神寒骨景幽邃 B.欧阳修上醉翁亭,后天下之乐而乐 C.王安石登飞来峰,浮云难掩赤子心 D.文天祥过零丁洋,甘愿丹心照汗青 (二)填空(共10分) 8.默写(7分) 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阐述了磨难中的人被别人认识的过程:只有当他 之后,人们才有可能来了解他 (5)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诗中“ ”这两句,通过描写诗人俯仰 之间的所为与所见,表达了他闲适宁静、怡情自然的心境。 9.名著阅读(3分) 《朝花夕拾》的许多篇章都写出了儿童天然的喜恶。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们了解到少年 鲁迅喜欢在百草园拔何首乌、摘覆盆子、_①_;在《②》中,我们知道少年鲁迅还喜欢描摹《山 海经》中的图画,并对为他买来此书的保姆心存感激;从《五猖会》中,我们可以看出少年鲁迅对_③ 类的事异常反感……这些都表现了少年鲁迅对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2
2 5. 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借着语言这一通道,渺小的人可以走入广大的世界, 。语言丰富,则人生饱满;语言灵动, 则人生优雅。我国古代很多文人之所以过着风雅的人生,就在于 。因此,那些传世的诗词曲赋, 多数不是文人枯守书斋的结果,而是 时的即兴咏叹——这种风雅人生,至今还令许多人心向往 之。 ① 们的生活常与优雅的汉语为伴 ②短暂的生命可以留下永恒的声音 ③他们在茶楼叙旧、送别亲友或游山玩水 A.③①②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①③② 6.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这个暑假我们去黄山旅游,是坐火车?还是坐飞机?”弟弟急切地问,一脸兴奋。 B.有这样一些文章,我们读的时候会流泪;有这样一些瞬间,我们的内心因感动变得柔软。 C.那个学生——校刊主编、文学社社长,人气高到只要说他的名字,整个年级的人都知道。 D.初三年级学生会组织了“感动初三”征文比赛,晓萌的作品《瞬间》获得了一等奖。 7.在年级举办的“诵读古代诗文,感受先贤情怀”主题活动中,有一个根据名家作品对对子的内容。现 在 请你根据所给的上联,选择合适的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 上联:白居易游钱塘湖,喜看早莺争暖树 下联: A.柳宗元游小石潭,凄神寒骨景幽邃 B.欧阳修上醉翁亭,后天下之乐而乐 C.王安石登飞来峰,浮云难掩赤子心 D.文天祥过零丁洋,甘愿丹心照汗青 (二)填空(共 10 分) 8. 默写(7 分) (1)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4 )《 生 于 忧 患 , 死 于 安 乐 》 中 , 阐 述 了 磨 难 中 的 人 被 别 人 认 识 的 过 程 : 只 有 当 他 “ , ”之后,人们才有可能来了解他。 (5)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诗中“ , ”这两句,通过描写诗人俯仰 之间的所为与所见,表达了他闲适宁静、怡情自然的心境。 9.名著阅读(3 分) 《朝花夕拾》的许多篇章都写出了儿童天然的喜恶。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们了解到少年 鲁迅喜欢在百草园拔何首乌、摘覆盆子、 ① ;在《 ② 》中,我们知道少年鲁迅还喜欢描摹《山 海经》中的图画,并对为他买来此书的保姆心存感激;从《五猖会》中,我们可以看出少年鲁迅对 ③ 一 类的事异常反感……这些都表现了少年鲁迅对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三)简答(共4分) 10.阅读下面的图画,回答问题。 下2(2 妈蚂,洗脚 (1)仔细阅读这组图画,用简洁的语言介绍图画内容。(不超过28个字)(1分) 答 (2)这组图画在社区宣传栏张贴后,很受居民欢迎。大家从中受到不同的启发,纷纷在社区 网上发表感言。(3分) ①从行为习惯的角度,八岁的牛牛说 ②从教育方式的角度,珊珊的爸爸说 ③从文化意义的角度,某大学教授说: 文盲文阅读(共10分) 阅读《陈涉世家》与《祖逖》选段,完成第11-13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 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 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 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 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咨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由宗室争权,自 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 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 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 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楚人怜之 睿素无北伐之志
3 (三)简答(共 4 分) 10.阅读下面的图画,回答问题。 (1)仔细阅读这组图画,用简洁的语言介绍图画内容。(不超过 28 个字)(1 分) 答: (2)这组图画在社区宣传栏张贴后,很受居民欢迎。大家从中受到不同的启发,纷纷在社区 网上发表感言。(3 分) ①从行为习惯的角度,八岁的牛牛说: ②从教育方式的角度,珊珊的爸爸说: ③从文化意义的角度,某大学教授说: 二、文言文阅读(共 10 分) 阅读《陈涉世家》与《祖逖》选段,完成第 11-13 题。 (一)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 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 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 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 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二)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咨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由宗室争权,自 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 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 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 1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1) 楚人怜之. 之: 睿素无北伐之.志 之:
(2)上使外将兵 大王诚能命将出师 将将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翻译: 13.请根据选文内容将下面的一段文字补充完整。(前两空用原文回答,后两空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选文中作为农民起义领袖的陈涉与矢志北伐收复中原的著名将领祖逖,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如对当前社会形势的分析准确独到:陈涉指出发动起义“宜多应者”的根本原因是“①”,祖 逖分析天下大乱的根本原因是“_②”。又如对未来行动有着合理的设想:陈涉制定的起义策略是 ③,祖逖对北伐的建议是④。这些都体现出他们敏锐的洞察力与英明的决策力。 三、现代文阅读(共32分) (一)阅读《春雪梅花》,完成第14-16题。(共14分) 春雪·梅花 ①客居纽约,寒冬渐远,春已归来。没想气温骤降,我虽畏寒,却恋雪成痴。听说大凤雪将至,反 而欣喜异常。守着窗儿,热切盼望大雪降临,喃喃地念起家乡的谚语来:“雨带雪,落到明年二三月。” 时,我格外怀念故乡与台北下雪天的情景,怀念雪中的梅 ②的故乡虽是温带的南方,春天却常常下雪。雪一下,院子里的那株梅花绽放的梅树上就缀满了雪。 因为冷,便没有别的娱乐,与外公一起赏梅与看庙戏,就成了我儿时最最开心的事情。外公带我去看戏, 他套上高筒钉鞋,一手撑雨伞,一手提灯笼,叫我紧紧捏着他大棉袄的下摆,踩着他的钉鞋脚印,一步 步往前走。我只要喊:“好冷啊!”外公就说:“怎么会冷?越走越暖和的。”红灯笼的光影,晃晃荡荡 地映在雪地上,真的就暖和起来了。外公年纪虽大,走在雪地中,却稳稳健健的,如同院中的那株老梅, 枝节劲拔。他说:“要记住,在风雪中走,就要像院中的梅树一样,风雪越大,就越精神!”我记住了外 公的话。长大以后,多少次顶着风雪向前走,都挺过去了 ③“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父亲的好友刘伯伯常念这句诗。他是个诗人,喜欢喝酒、 写字、画梅花。故乡春雪飖飞的日子,梅花开了,刘伯伯就会来我家小住。他边噚酒边眯起眼睛,对着雪 中的那株绿梅凝望。此时,雪花漫夭飞舞,梅蕊幽昋缕缕,看来他就要吟诗作画了。我磨了墨,摊开纸,刘 伯伯说:“慢着,慢着,画梅以前先要写字。”他又念起他那套说了妤多遍的大道理来:“要学画梅必须勤 练书法。梅的枝干如隶篆,于顿挫中见笔力;梅梢与花朵似行草,于曲直中见韵致。中国画最能见真性情 画者心灵的境界高了,画的风格也就高了。”我那时哪里懂得什么韵致、风格呢。但我记住了这些雅词, 并在心里暗暗思量、向往。 ④刘伯伯写完一张大字,才开始画梅花。他随画随扔。我问他为何不留起来,他说:“要画出梅花的 神韵,真是太难了。画梅难,写咏梅也难。林和靖的‘暗香疏影’传诵千古,是因为他有‘梅妻鹤子’的 韵事。”我问他:“那刘伯伯的咏梅诗呢?”他大笑说:“我的咏梅诗还在肚子里呢。”父亲随口笑吟道:“雪 梅已是十分春,却笑晨翁诗未成。”刘伯伯马上接口道:“高格孤芳难着墨,无如诗酒两忘情。”话音刚落, 他们的笑声一起飞起,再次举杯畅饮。刘伯伯所说的“梅妻鹤子”的林和靖,是在杭州孤山隐居。那是个 清静的地方,依山傍水,绕屋倚栏,尽是梅花……受长辈影响,长大后,我也偏爱梅花。读着梅诗,感悟 着梅品,即便在阴霾的日子里,我也觉得心清志明。 ⑤抗战中,杭州沦陷。抗战胜利后,重回旧地,在断壁残垣中,在飘飞的雪花里,喜见旧宅庭院中的 那株绿梅,依然兀立。那屈曲嶙峋的枝干如同虬龙,星星点点的淡绿色的花苞,静静待放,仿佛在冷风中
4 (2) 上使外将.兵 将: 大王诚能命将.出师 将: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翻译: 13.请根据选文内容将下面的一段文字补充完整。(前两空用原文回答,后两空用自己的话回答)(4 分) 选文中作为农民起义领袖的陈涉与矢志北伐收复中原的著名将领祖逖,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如对当前社会形势的分析准确独到:陈涉指出发动起义“宜多应者”的根本原因是“ ① ”,祖 逖分析天下大乱的根本原因是“ ② ”。又如对未来行动有着合理的设想:陈涉制定的起义策略是 ③ ,祖逖对北伐的建议是 ④ 。这些都体现出他们敏锐的洞察力与英明的决策力。 三、现代文阅读(共 32 分) (一)阅读《春雪•梅花》,完成第 14-16 题。(共 14 分) 春雪•梅花 ①客居纽约,寒冬渐远,春已归来。没想气温骤降,我虽畏寒,却恋雪成痴。听说大风雪将至,反 而欣喜异常。守着窗儿,热切盼望大雪降临,喃喃地念起家乡的谚语来:“雨带雪,落到明年二三月。” 此时,我格外怀念故乡与台北下雪天的情景,怀念雪中的梅。 ②的故乡虽是温带的南方,春天却常常下雪。雪一下,院子里的那株梅花绽放的梅树上就缀满了雪。 因为冷,便没有别的娱乐,与外公一起赏梅与看庙戏,就成了我儿时最最开心的事情。外公带我去看戏, 他套上高筒钉鞋,一手撑雨伞,一手提灯笼,叫我紧紧捏着他大棉袄的下摆,踩着他的钉鞋脚印,一步一 步往前走。我只要喊:“好冷啊!”外公就说:“怎么会冷?越走越暖和的。”红灯笼的光影,晃晃荡荡 地映在雪地上,真的就暖和起来了。外公年纪虽大,走在雪地中,却稳稳健健的,如同院中的那株老梅, 枝节劲拔。他说:“要记住,在风雪中走,就要像院中的梅树一样,风雪越大,就越精神!”我记住了外 公的话。长大以后,多少次顶着风雪向前走,都挺过去了。 ③“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父亲的好友刘伯伯常念这句诗。他是个诗人,喜欢喝酒、 写字、画梅花。故乡春雪飘飞的日子,梅花开了,刘伯伯就会来我家小住。他边喝酒边眯起眼睛,对着雪 中的那株绿梅凝望。此时,雪花漫天飞舞,梅蕊幽香缕缕,看来他就要吟诗作画了。我磨了墨,摊开纸,刘 伯伯说:“慢着,慢着,画梅以前先要写字。”他又念起他那套说了好多遍的大道理来:“要学画梅必须勤 练书法。梅的枝干如隶篆,于顿挫中见笔力;梅梢与花朵似行草,于曲直中见韵致。中国画最能见真性情, 画者心灵的境界高了,画的风格也就高了。”我那时哪里懂得什么韵致、风格呢。但我记住了这些雅词, 并在心里暗暗思量、向往。 ④刘伯伯写完一张大字,才开始画梅花。他随画随扔。我问他为何不留起来,他说:“要画出梅花的 神韵,真是太难了。画梅难,写咏梅也难。林和靖的‘暗香疏影’传诵千古,是因为他有‘梅妻鹤子’的 韵事。”我问他:“那刘伯伯的咏梅诗呢?”他大笑说:“我的咏梅诗还在肚子里呢。”父亲随口笑吟道:“雪 梅已是十分春,却笑晨翁诗未成。”刘伯伯马上接口道:“高格孤芳难着墨,无如诗酒两忘情。” 话音刚落, 他们的笑声一起飞起,再次举杯畅饮。刘伯伯所说的“梅妻鹤子”的林和靖,是在杭州孤山隐居。那是个 清静的地方,依山傍水,绕屋倚栏,尽是梅花……受长辈影响,长大后,我也偏爱梅花。读着梅诗,感悟 着梅品,即便在阴霾的日子里,我也觉得心清志明。 ⑤抗战中,杭州沦陷。抗战胜利后,重回旧地,在断壁残垣中,在飘飞的雪花里,喜见旧宅庭院中的 那株绿梅,依然兀立。那屈曲嶙峋的枝干如同虬龙,星星点点的淡绿色的花苞,静静待放,仿佛在冷风中
孕育着一个不屈的重生之梦。春雪初霁,好友来舍间小坐。她看见窗外绿梅,一时兴起,展纸濡墨,画起 那株劫后梅花。我写词应和:“相逢互诉相思,年年常伴开时。惜取娉婷标格,好舂却在高枝。”历经家 国忧患,再见此景,心中感慨,难以言说。 ⑥后来我从大陆到了台北,匆匆又近三十年。春雪飘飞的闲暇之日,我静坐家中,细细品读璧上挂着 的那几幅梅花图。其中有我老师任心叔先生画的墨梅图,上面题着:“画梅如画松,貌同势不同。爱此岁 寒骨,不受秦王封。”这是他一身傲骨的写照。一遍遍凝望这些宝贵的纪念品,梅事,人事,国事就一点 一点地从记忆深处浮现出来。 ⑦台湾气候,不易多植梅花,不能到处赏梅,但因梅花是中华民族坚贞不移精神的象征,所以民众依 然爱梅花,也能体认“梅花霜雪更精神”的意义。 ⑧客居纽约,我发现美国人更喜爱春的姹紫嫣红。这个没有经历过太多苦难的年轻国家,怎么也不懂 得中国人爱梅的情怀。所以这里虽然有雪,却没有把酒品梅的知己 ⑨雪后初晴,春寒陡峭,我又神驰于杭州的梅花。数十年过去了,它们定当傲岸如故吧。 (取材于琦君的同名散文) 14.文章第②一⑥段围绕梅花,回忆了四个令人难忘的情景。请参照所给的示例,概括另外两个情景。 (4分) 情景一:在故乡外公教导我要学寒梅傲雪 情景二: 情景三:残垣断壁中我与友人赏劫后梅花 情景四 15.文中多次出现对春雪的叙写,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3分) 答 16.结合文章相关内容,谈谈你对第⑧段所说的“中国人爱梅的情怀”的理解。(不超过150字)(7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爷第17-19题。(共10分) ①明代初期我国经济繁盛,造船业、手工业发达,丝绸、陶瓷等深受异邦人喜爱。为宣 扬国威、与他国进行友好往来,明永乐帝于1405年派郑和率船队下西洋。船队有两百多艘舰 船,2π000多名船员,出航时云帆蔽日,浩浩荡荡 ②这支船队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海知识与技术。为使船队能够安全顺利地航行, 郑和利用季风来确定出航、返航时间。我国属季风气候区,冬季大陆上空是高压区,南海的 东南部是低压区,所以近海气压分布西北高、东南低,形成偏北季风;夏季则为偏南季风。 古代海船航行主要依靠风力,冬季的偏北季风有利于南去的船只顺风出行,而不利于北归的 船只驶向大陆;夏季则刚好相反。所以郑和下西洋时均是冬季出发,夏季返航。 ③船队还会运用多种定向导航技术来硝保航向的正确。白夭船队利用指南针导航,夜间 则用牵星板来确定航向。牵星板,为正方形,共12块,最大的一块边长约24厘米,以下每 块递减二厘米。观测时,将木板立起,左手拿木板一端的中心,手臂伸直,眼看天空,木板 的上边缘是北极星,下边缘是水平线,依高低不同,替换调整木板,这样便可测出船只所在 地北极星距水平线的高度,进而计算岀所在地的纬度。同时,船队还能熟练地运用漂物测速 技术测算单位时间内的航行里程
5 孕育着一个不屈的重生之梦。春雪初霁,好友来舍间小坐。她看见窗外绿梅,一时兴起,展纸濡墨,画起 那株劫后梅花。我写词应和:“相逢互诉相思,年年常伴开时。惜取娉婷标格,好春却在高枝。”历经家 国忧患,再见此景,心中感慨,难以言说。 ⑥后来我从大陆到了台北,匆匆又近三十年。春雪飘飞的闲暇之日,我静坐家中,细细品读壁上挂着 的那几幅梅花图。其中有我老师任心叔先生画的墨梅图,上面题着:“画梅如画松,貌同势不同。爱此岁 寒骨,不受秦王封。”这是他一身傲骨的写照。一遍遍凝望这些宝贵的纪念品,梅事,人事,国事就一点 一点地从记忆深处浮现出来。 ⑦台湾气候,不易多植梅花,不能到处赏梅,但因梅花是中华民族坚贞不移精神的象征,所以民众依 然爱梅花,也能体认“梅花霜雪更精神”的意义。 ⑧客居纽约,我发现美国人更喜爱春的姹紫嫣红。这个没有经历过太多苦难的年轻国家,怎么也不懂 得中国人爱梅的情怀。所以这里虽然有雪,却没有把酒品梅的知己。 ⑨雪后初晴,春寒陡峭,我又神驰于杭州的梅花。数十年过去了,它们定当傲岸如故吧。 (取材于琦君的同名散文) 14.文章第②—⑥段围绕梅花,回忆了四个令人难忘的情景。请参照所给的示例,概括另外两个情景。 (4 分) 情景一:在故乡外公教导我要学寒梅傲雪 情景二: 情景三:残垣断壁中我与友人赏劫后梅花 情景四: 15.文中多次出现对春雪的叙写,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3 分) 答: 16. 结合文章相关内容,谈谈你对第⑧段所说的“中国人爱梅的情怀”的理解。(不超过 150 字)(7 分) 答: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第 17-19 题。(共 10 分) ①明代初期我国经济繁盛,造船业、手工业发达,丝绸、陶瓷等深受异邦人喜爱。为宣 扬国威、与他国进行友好往来,明永乐帝于 1405 年派郑和率船队下西洋。船队有两百多艘舰 船,27000 多名船员,出航时云帆蔽日,浩浩荡荡。 ②这支船队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海知识与技术。为使船队能够安全顺利地航行, 郑和利用季风来确定出航、返航时间。我国属季风气候区,冬季大陆上空是高压区,南海的 东南部是低压区,所以近海气压分布西北高、东南低,形成偏北季风;夏季则为偏南季风。 古代海船航行主要依靠风力,冬季的偏北季风有利于南去的船只顺风出行,而不利于北归的 船只驶向大陆;夏季则刚好相反。所以郑和下西洋时均是冬季出发,夏季返航。 ③船队还会运用多种定向导航技术来确保航向的正确。白天船队利用指南针导航,夜间 则用牵星板来确定航向。牵星板,为正方形,共 12 块,最大的一块边长约 24 厘米,以下每 块递减二厘米。观测时,将木板立起,左手拿木板一端的中心,手臂伸直,眼看天空,木板 的上边缘是北极星,下边缘是水平线,依高低不同,替换调整木板,这样便可测出船只所在 地北极星距水平线的高度,进而计算出所在地的纬度。同时,船队还能熟练地运用漂物测速 技术测算单位时间内的航行里程
④此外,郑和船队还运用完备的通讯技术来保证船队信息的顺利传递。船只间昼行认旗 帜,夜行认灯笼,如遇雾雨夭可通过铜锣、喇叭等进行联络。这些方法使得船队即使在“洪 涛接天,巨浪如山”的险恶条件下,也能“云帆高张,昼夜星驰”。 ⑤郑和的船队在28年间七次下西洋,足迹南至东南亚的苏门答腊,西到红海及非洲东岸。 船队打通了“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贸易的发展。同时,明朝“播仁爱于友邦”的外交思想, 也由郑和船队带向了世界。众多亚非国家因此纷纷与当时的明朝政府建交,出现了“四夷归 附,万国来朝”的空前盛况。 17.郑和的船队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海知识与技术。先进的航海知识指的是: 先进的航海技术指的是: ,以及③。(3分) 18.阅读材料一,运用文中相关知识,解释高僧义净要等到冬季才出航的原因。(2分) 【材料一】 公元671年,唐代高僧义净为求得佛法要乘船远航。他初秋就到达了广州,联系到一艘 南去的商船,但却一直等到冬季到来才出发远航,最终到达室利佛逝(今苏门答腊)。 19.阅读材料二,概括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远航在目的和影响上的差异。(5分) 【材料二】 1492—1505年间,西班牙人哥伦布在王室的支持下,为了掠夺黄金、香料等物资,先后 4次进行远航。船队规模最大时有船员2500人,船只17艘。哥伦布的船队在海地岛上发现 黄金后,起初用亷价物品交换当地印第安人的贵重物品,当发现卬第安人缺乏抵抗能力时, 竟然通过武力把印第安人的一切掠为己有。哥伦布曾发布命令,强制印卬第安人缴纳一定数量 的金砂。多数人因完不成指标而惨遭杀戮或劳累致死。岛上的印第安人急剧减少。短短的几 年间,印第安人累世积攒起来的黄金很快被榨取一空,但此举却为西班牙积累起了资本主义 发展所需的原始资本。 答 (三)阅读《谣言止于智者》,完成第2022题。(共8分) 谣言止于智者 ①来,社会上“谣言惑众”事件的频繁发生,对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产生了严重危害。虽然人们知 道,谣言是个别人为了达到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捏造的谎言,但仍有不少善良的人在无意之中成为了谣 言的传播者。许多人被谣言迷惑,而智者却往往能化谣言于无形。也就是说,谣言止于智者。 ②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风风火火地跑到哲人那儿,说要告诉他一个消息。哲人平静地打断他的话 说:“等一等。你要告诉我的消息,用三个筛子筛过了吗?”哲人所说的“筛”,就是看消息是否真实,是 否经过审查,是否具有善意。来人表示只是听来的。最后哲人说:“那就别说了吧,免得人们被这虛假的 谣传所困扰。”哲人面对看似令人激动的信息,淡定从容,以自己的标准过滤虚假信息,让谣言停止了传 播。【甲】面对不确定的信息,智者能以淡定的心态,理智应对,不为谣言所惑 ③面对不确定的消息,智者能以渊博的知识,明辨是非,不为谣言所困。谣言像四处游走的无根之风 而知识正如遮挡、消解它的高山茂林。当智者遇到谣言的无根之风时,能运用借助知识的高山茂林,使 谣言得以消解。【∽】自2007年至今,对于拟建PX(对二甲苯、低毒化合物)项目,多地民众均选择坚决 抵制,被谣言所惑是重要原因之一。其间,某搜索网站上的“PX”词条多次被人篡改,将PX解释为“剧 毒”。为了阻止谣言惑众,清华大学化工系的学生用丰富的的专业知识、大量的科学依据进行论证说明, 还原了科学的真相,从而攻破谣言。这次破谣的成功,表明了知识对于明辨是非的必要性 ④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网络让谣言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因此
6 ④此外,郑和船队还运用完备的通讯技术来保证船队信息的顺利传递。船只间昼行认旗 帜,夜行认灯笼,如遇雾雨天可通过铜锣、喇叭等进行联络。这些方法使得船队即使在“洪 涛接天,巨浪如山”的险恶条件下,也能“云帆高张,昼夜星驰”。 ⑤郑和的船队在 28 年间七次下西洋,足迹南至东南亚的苏门答腊,西到红海及非洲东岸。 船队打通了“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贸易的发展。同时,明朝“播仁爱于友邦”的外交思想, 也由郑和船队带向了世界。众多亚非国家因此纷纷与当时的明朝政府建交,出现了“四夷归 附,万国来朝”的空前盛况。 17.郑和的船队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海知识与技术。先进的航海知识指的是: ① ; 先进的航海技术指的是: ② ,以及 ③ 。(3 分) 18. 阅读材料一,运用文中相关知识,解释高僧义净要等到冬季才出航的原因。(2 分) 【材料一】 公元 671 年,唐代高僧义净为求得佛法要乘船远航。他初秋就到达了广州,联系到一艘 南去的商船,但却一直等到冬季到来才出发远航,最终到达室利佛逝(今苏门答腊)。 答: 19.阅读材料二,概括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远航在目的和影响上的差异。(5 分) 【材料二】 1492—1505 年间,西班牙人哥伦布在王室的支持下,为了掠夺黄金、香料等物资,先后 4 次进行远航。船队规模最大时有船员 2500 人,船只 17 艘。哥伦布的船队在海地岛上发现 黄金后,起初用廉价物品交换当地印第安人的贵重物品,当发现印第安人缺乏抵抗能力时, 竟然通过武力把印第安人的一切掠为己有。哥伦布曾发布命令,强制印第安人缴纳一定数量 的金砂。多数人因完不成指标而惨遭杀戮或劳累致死。岛上的印第安人急剧减少。短短的几 年间,印第安人累世积攒起来的黄金很快被榨取一空,但此举却为西班牙积累起了资本主义 发展所需的原始资本。 答: (三)阅读《谣言止于智者》,完成第 20-22 题。(共 8 分) 谣言止于智者 ① 来,社会上“谣言惑众”事件的频繁发生,对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产生了严重危害。虽然人们知 道,谣言是个别人为了达到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捏造的谎言,但仍有不少善良的人在无意之中成为了谣 言的传播者。许多人被谣言迷惑,而智者却往往能化谣言于无形。也就是说,谣言止于智者。 ②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风风火火地跑到哲人那儿,说要告诉他一个消息。哲人平静地打断他的话 说:“等一等。你要告诉我的消息,用三个筛子筛过了吗?”哲人所说的“筛”,就是看消息是否真实,是 否经过审查,是否具有善意。来人表示只是听来的。最后哲人说:“那就别说了吧,免得人们被这虚假的 谣传所困扰。” 哲人面对看似令人激动的信息,淡定从容,以自己的标准过滤虚假信息,让谣言停止了传 播。【甲】面对不确定的信息,智者能以淡定的心态,理智应对,不为谣言所惑。 ③面对不确定的消息,智者能以渊博的知识,明辨是非,不为谣言所困。谣言像四处游走的无根之风, 而知识正如遮挡、消解它的高山茂林。当智者遇到谣言的无根之风时,能运用借助知识的高山茂林,使得 谣言得以消解。【乙】自 2007 年至今,对于拟建 PX(对二甲苯、低毒化合物)项目,多地民众均选择坚决 抵制,被谣言所惑是重要原因之一。其间,某搜索网站上的“PX”词条多次被人篡改,将 PX 解释为“剧 毒”。为了阻止谣言惑众,清华大学化工系的学生用丰富的的专业知识、大量的科学依据进行论证说明, 还原了科学的真相,从而攻破谣言。这次破谣的成功,表明了知识对于明辨是非的必要性。 ④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网络让谣言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因此
作为信息传播者或接受者,对于不确定的信息,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尽自己所能阻止谣言的传播,在谣言 面前我们人人都应该做一个“智者”。 20.为什么说“谣言止于智者”?(4分) 21.简要分析第③段中画线句的作用。(2分) 22.如果在文章【甲】或【乙】处补写一个论据,下面材料放在 处使用最恰当。(只填序号)(2分) 【材料】 战国时期,魏文侯派乐羊去攻打中山国,三年未下。在此期间,各种谣言纷起,说乐羊围而不攻 是想拥兵自立。然而,魏文侯却相信乐羊这样做自有其道理。他一面派使臣慰问前线的部队,一面又 加派作战的兵力。最终乐羊成功打下中山国,魏文侯重赏了乐羊。 四、作文(共50分) )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10分) 招3.上周五,光明中学初三学生到植物园春游。进园后,同学们发现一个哇哇大哭的小朋友,原来他跟妈 妈走散了。当时,有同学联系公园工作人员广播寻人,有同学拿出零食安抚小朋友,有同学唱歌逗小 友开心……当小朋友的妈妈赶来时,小朋友正和同学们在一起做游戏。 请你以这位妈妈的名义给光明中学写一段感谢的话。(要写明感谢的内容,表达感谢的心意,语 言准确得体,不超过200字) (二)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40分) 24.任选一个题目,写一篇字数600—800字的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 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1)一杯鲜果汁,一盘清蒸鱼,一碗白米饭,一盆鸡蛋汤……这些看似简单的食物,总能不断地刺 激着我们的味蕾,让我们品尝到家的味道。 请以“舌尖上的家”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2)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活力。合作探究的课堂,飞腾跃动的操场,热烈尽兴的联欢,呼朋引伴的郊 游……我们在充满活力的生活中成长。 请以“充满活力的_”为题目(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7 作为信息传播者或接受者,对于不确定的信息,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尽自己所能阻止谣言的传播,在谣言 面前我们人人都应该做一个“智者”。 20.为什么说“谣言止于智者”?(4 分) 答: 21.简要分析第③段中画线句的作用。(2 分) 答: 22.如果在文章【甲】或【乙】处补写一个论据,下面材料放在 处使用最恰当。(只填序号)(2 分) 【材料】 战国时期,魏文侯派乐羊去攻打中山国,三年未下。在此期间,各种谣言纷起,说乐羊围而不攻 是想拥兵自立。然而,魏文侯却相信乐羊这样做自有其道理。他一面派使臣慰问前线的部队,一面又 加派作战的兵力。最终乐羊成功打下中山国,魏文侯重赏了乐羊。 答: 四、作文(共 50 分) (一)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10 分) 23.上周五,光明中学初三学生到植物园春游。进园后,同学们发现一个哇哇大哭的小朋友,原来他跟妈 妈走散了。当时,有同学联系公园工作人员广播寻人,有同学拿出零食安抚小朋友,有同学唱歌逗小 朋友开心……当小朋友的妈妈赶来时,小朋友正和同学们在一起做游戏。 请你以这位妈妈的名义给光明中学写一段感谢的话。(要写明感谢的内容,表达感谢的心意,语 言准确得体,不超过 200 字) (二)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40 分) 24.任选一个题目,写一篇字数 600—800 字的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 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1) 一杯鲜果汁,一盘清蒸鱼,一碗白米饭,一盆鸡蛋汤……这些看似简单的食物,总能不断地刺 激着我们的味蕾,让我们品尝到家的味道。 请以“舌尖上的家”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2) 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活力。合作探究的课堂,飞腾跃动的操场,热烈尽兴的联欢,呼朋引伴的郊 游……我们在充满活力的生活中成长。 请以“充满活力的 ”为题目(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