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试题:5.16大众传媒的变迁 1、电视的发明是20世纪世界科技领域的一场划时代的革命,其发明后迅速发展成为主要的 大众传媒。2011年9月11日是美国“9.11”事件十周年纪念日,当地时间8时40分,在 美国世贸中心举行了纪念活动,世界上数以亿计的人通过卫星电视观看了这一纪念活动。上 述事件体现了电视作为大众传媒的哪一特点() A拉近了普通大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B视听兼备,声画并茂,兼具多种媒介优势 C覆盖面广,时效性和现场感强 D历史真实再现,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2、《故都杂咏》中写道:“喷啧沿街卖报声,成天奔走送新闻:秀才不出门前去,一样全球 消息灵。”材料表明近代报纸() A.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B.丰富了大众的娱乐生活 C.宣传民主革命政治主张D.加速了社会新闻的传播 3、1897年,《时务报》登出《电浪新法》:“于一英里之外,设一电机,并在隔一山处,亦 设一机,激动电浪,则两机俱应,是则电浪竞能穿山水矣。”这表明() A.部分报刊重视对新式科技的介绍 近代中国开始创办无线电报业务 C.中国国际无线电报业务得以创办D.近代中国无线电报开始得到普及 4、杨乃武案发生在清代同治、光绪年间,案发伊始,社会舆论对杨乃武极为不利,但《申 报》扭转了这一局面,清统治者在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下使杨乃武案昭雪平反。这说明了报 刊() A.发挥了引导舆论监督司法的作用 B.以维护公平正义为办刊宗旨 C.对司法案件审理起了决定性作用 D.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 5、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量外来词最先通过报刊译介过来,经报章媒体广泛传播,并在 中国经过一段时间运用、磨合、变异和普及,进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并最终推动中 1/7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试题:5.16 大众传媒的变迁 1 / 7 1、电视的发明是 20 世纪世界科技领域的一场划时代的革命,其发明后迅速发展成为主要的 大众传媒。2011 年 9 月 11 日是美国“9.11”事件十周年纪念日,当地时间 8 时 40 分,在 美国世贸中心举行了纪念活动,世界上数以亿计的人通过卫星电视观看了这一纪念活动。上 述事件体现了电视作为大众传媒的哪一特点( ) A 拉近了普通大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B 视听兼备,声画并茂,兼具多种媒介优势 C 覆盖面广,时效性和现场感强 D 历史真实再现,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2、《故都杂咏》中写道:“喷啧沿街卖报声,成天奔走送新闻;秀才不出门前去,一样全球 消息灵。”材料表明近代报纸( ) A. 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 B. 丰富了大众的娱乐生活 C. 宣传民主革命政治主张 D. 加速了社会新闻的传播 3、1897 年,《时务报》登出《电浪新法》:“于一英里之外,设一电机,并在隔一山处,亦 设一机,激动电浪,则两机俱应,是则电浪竟能穿山水矣。”这表明( ) A. 部分报刊重视对新式科技的介绍 B. 近代中国开始创办无线电报业务 C. 中国国际无线电报业务得以创办 D. 近代中国无线电报开始得到普及 4、 杨乃武案发生在清代同治、光绪年间,案发伊始,社会舆论对杨乃武极为不利,但《申 报》扭转了这一局面,清统治者在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下使杨乃武案昭雪平反。这说明了报 刊( ) A. 发挥了引导舆论监督司法的作用 B. 以维护公平正义为办刊宗旨 C. 对司法案件审理起了决定性作用 D. 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态度 5、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大量外来词最先通过报刊译介过来,经报章媒体广泛传播,并在 中国经过一段时间运用、磨合、变异和普及,进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并最终推动中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试题:5.16大众传媒的变迁 国近代化进程。这说明了() A.报刊杂志是以传播西方思想为主B.报刊杂志是新思想传播的重要媒介 C.科学著作是由大量外来词构成的D.外来词是西方列强文化殖民的产物 6、电影《我的1919》生动再现了这一年中中国外交官顾维钓在巴黎和会上为维护国家的 主权而据理力争的外交智慧和风采。在这部电影中你最有可能看到() A.某人通过电话托他在俄的好友买到了一瓶伏特加 B.德国、奥匈帝国等战败国和俄被排斥在和会之外 C.北京高校学生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介得知中国外交失败时义愤填膺 D.很多国家的外交代表常出入电影院或参加鸡尾酒会 7、19世纪70年代初,有人作诗云:“见闻历历备于此,读之可惊复可喜。费去十文买一纸 博古通今从此始。”这诗中所提到的“纸”是() A.传单 B.信件 C.报纸 D.电报 8、1896年6月30日,上海《申报》上的《徐同告白》登出告示:本园于廿日起,每夜开 放至十二点钟止,内设西洋影戏。……同时穿插唱戏、“杂耍”和“戏法”。这反映了() A.徐同成为中国最早的电影院B.西方电影成为主要的娱乐方式 C.西洋电影与传统戏曲互为促进D.娱乐方式日趋多样化 9、19世纪70年代,一位旅居上海的洋人发现,上海的社会经济生活发生着巨大变化。下 列现象中,他能看到的有( ①上海周边乡村妇女进城从事缫丝、卷烟等工作 ②上海一份杂志的封面人物是南通工商巨子张謇 ③上海与伦敦之间商业讯息可通过有线电报传递 ④上海轮船招商局开拓中国近代轮船航运事业 2/7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试题:5.16 大众传媒的变迁 2 / 7 国近代化进程。这说明了( ) A.报刊杂志是以传播西方思想为主 B.报刊杂志是新思想传播的重要媒介 C.科学著作是由大量外来词构成的 D.外来词是西方列强文化殖民的产物 6、电影《我的 1919 》生动再现了这一年中中国外交官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为维护国家的 主权而据理力争的外交智慧和风采。在这部电影中你最有可能看到( ) A.某人通过电话托他在俄的好友买到了一瓶伏特加 B.德国、奥匈帝国等战败国和俄被排斥在和会之外 C.北京高校学生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介得知中国外交失败时义愤填膺 D.很多国家的外交代表常出入电影院或参加鸡尾酒会 7、19 世纪 70 年代初,有人作诗云:“见闻历历备于此,读之可惊复可喜。费去十文买一纸, 博古通今从此始。”这诗中所提到的“纸”是( ) A.传单 B.信件 C.报纸 D.电报 8、1896 年 6 月 30 日,上海《申报》上的《徐同告白》登出告示:本园于廿日起,每夜开 放至十二点钟止,内设西洋影戏。……同时穿插唱戏、“杂耍”和“戏法”。这反映了( ) A.徐同成为中国最早的电影院 B.西方电影成为主要的娱乐方式 C.西洋电影与传统戏曲互为促进 D.娱乐方式日趋多样化 9、19 世纪 70 年代,一位旅居上海的洋人发现,上海的社会经济生活发生着巨大变化。下 列现象中,他能看到的有( ) ①上海周边乡村妇女进城从事缫丝、卷烟等工作 ②上海一份杂志的封面人物是南通工商巨子张謇 ③上海与伦敦之间商业讯息可通过有线电报传递 ④上海轮船招商局开拓中国近代轮船航运事业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试题:5.16大众传媒的变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 10、加试题温州新学社群成员张棡在1903年4月26日的日记中记录,这一天有海轮从上 海到了温州,给他带了五期《新民丛报》、《政艺通报》第六号和四月份的《中外日报》,新 学社群的人闻讯至他家看新书报。类似这样从上海购买、聚看的事例,在他的日记中屡屡出 对上述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清末上海对周边地方产生文化辐射B.交通、通讯的变革加速城市化进程 C.新式报刊推动地方政治团体的发展D.维新变法运动已深入到了社会基层 11、十九世纪的中国,凡西方的东西,照例会被先反对一阵,但是电影却是例外。《定军山》 炮打响后,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的《长坂坡》等其他影片也大获成功,看电影的人“有万 人空巷来观之势”。下列对该现象的正确解读是() A.京剧艺术依赖电影技术传播B.西方影片具有极大的民众市场 C.民国政府鼓励电影产业发展D.国产电影借助传统艺术得以发展 12、1887年,盛宣怀的电报总局与英国大东、丹麦大北公司签订“齐价合同”,“更得分收 每年五、六十万,岁入共二百数十万元”。这表明中国近代电报业() A.实现与洋商的平起平坐 B.在国际竞争中颇具优势 C.挽回了国家的部分利权 D.受到政府的鼓励与支持 13、1909年初,《大公报》某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 土人情……真如同身临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得多么?”这材料 中使人们“开眼界”的是( A.电影B.电视 报纸D.广播 14、1839年以前,清政府禁止外国人在中国办报,到19世纪50、60年代,不仅外国人 中国自己也不断创办报刊。1895--1898年,更出现近代报刊事业的第一个高峰,期间公 开发行的报纸多达60余种,范围包括上海、汉口、长沙、桂林、重庆、西安等城市。从中 可以看出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 3/7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试题:5.16 大众传媒的变迁 3 / 7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加试题 温州新学社群成员张棡在 1903 年 4 月 26 日的日记中记录,这一天有海轮从上 海到了温州,给他带了五期《新民丛报》、《政艺通报》第六号和四月份的《中外日报》,新 学社群的人闻讯至他家看新书报。类似这样从上海购买、聚看的事例,在他的日记中屡屡出 现。对上述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A. 清末上海对周边地方产生文化辐射 B. 交通、通讯的变革加速城市化进程 C. 新式报刊推动地方政治团体的发展 D. 维新变法运动已深入到了社会基层 11、 十九世纪的中国,凡西方的东西,照例会被先反对一阵,但是电影却是例外。《定军山》 一炮打响后,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的《长坂坡》等其他影片也大获成功,看电影的人“有万 人空巷来观之势”。下列对该现象的正确解读是( ) A. 京剧艺术依赖电影技术传播 B. 西方影片具有极大的民众市场 C. 民国政府鼓励电影产业发展 D. 国产电影借助传统艺术得以发展 12、1887 年,盛宣怀的电报总局与英国大东、丹麦大北公司签订“齐价合同”,“更得分收 每年五、六十万,岁入共二百数十万元”。这表明中国近代电报业( ) A.实现与洋商的平起平坐 B.在国际竞争中颇具优势 C.挽回了国家的部分利权 D.受到政府的鼓励与支持 13、1909 年初,《大公报》某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 土人情……真如同身临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得多么?”这材料 中使人们“开眼界”的是( ) A.电影 B.电视 C.报纸 D.广播 14、1839 年以前,清政府禁止外国人在中国办报,到 19 世纪 50、60 年代,不仅外国人, 中国自己也不断创办报刊。1895﹣﹣1898 年,更出现近代报刊事业的第一个高峰,期间公 开发行的报纸多达 60 余种,范围包括上海、汉口、长沙、桂林、重庆、西安等城市。从中 可以看出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试题:5.16大众传媒的变迁 A.与会时政紧密相关 B.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 C.多依靠知识分子推动 D.取决于西方侵略影响 15、报刊的诞生,是人类由信息封闭时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的标志。下列报刊创办于辛亥革 命时期的是() A.《强学报》B.《民报》 《时务报》D.《新青年》 16、有同学在学习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这一专题时整理了以下史实,这些史实中需要修改的 是:() ①清末民初,中国报纸上出现征婚广告②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已经拥有自己制造的汽车 ③民国时期,西装和中山装已经完全取代长袍马褂成为中国男子的主要服饰④1949年, 部分北京居民可以在家通过电视观看开国大典。 A.①B.①②C.①②③④D.②③④ 17、(加试题)针对英国摄影师汤姆森的《中国和中国人照片集》,英国摄影史杰夫里评论说: “实际上,他的书并不是公正无私的调查,它倒更像是一本为了商人和殖民者的使用而设计 的说明书。在沿着长江旅行的时候,他一直留意着轮船的路线和殖民地的位置。”中国也有 专家认为汤姆森是在通过镜头“用英国社会的眼光解读中国、评价中国、判断中国”。由此 可见() A.汤姆森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照片是不真实的 B.部分照片史料属于摄影师有选择的历史现场 C.利用西方摄影师的照片研究历史是不可取的 D.近代西方摄影师对中国社会的认识都有偏见 8、针对《上海新报》没有社会新闻的缺陷,《申报》注重社会新闻报道,并不惜代价对重 大的社会新闻进行连续报道,以此扩大报纸销路。这表明《申报》() A.适应社会市场需求B.适应政治斗争需要 4/7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试题:5.16 大众传媒的变迁 4 / 7 A.与会时政紧密相关 B.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 C.多依靠知识分子推动 D.取决于西方侵略影响 15、报刊的诞生,是人类由信息封闭时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的标志。下列报刊创办于辛亥革 命时期的是( ) A.《强学报》 B.《民报》 C.《时务报》 D.《新青年》 16、有同学在学习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这一专题时整理了以下史实,这些史实中需要修改的 是:( ) ①清末民初,中国报纸上出现征婚广告 ②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已经拥有自己制造的汽车 ③民国时期,西装和中山装已经完全取代长袍马褂成为中国男子的主要服饰 ④1949 年, 部分北京居民可以在家通过电视观看开国大典。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17、(加试题)针对英国摄影师汤姆森的《中国和中国人照片集》,英国摄影史杰夫里评论说: “实际上,他的书并不是公正无私的调查,它倒更像是一本为了商人和殖民者的使用而设计 的说明书。在沿着长江旅行的时候,他一直留意着轮船的路线和殖民地的位置。”中国也有 专家认为汤姆森是在通过镜头“用英国社会的眼光解读中国、评价中国、判断中国”。由此 可见( ) A. 汤姆森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照片是不真实的 B. 部分照片史料属于摄影师有选择的历史现场 C. 利用西方摄影师的照片研究历史是不可取的 D. 近代西方摄影师对中国社会的认识都有偏见 18、 针对《上海新报》没有社会新闻的缺陷,《申报》注重社会新闻报道,并不惜代价对重 大的社会新闻进行连续报道,以此扩大报纸销路。这表明《申报》( ) A. 适应社会市场需求 B. 适应政治斗争需要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试题:5.16大众传媒的变迁 C.旨在引领社会潮流D.干预司法案例审判 19、辛亥革命时期,湖北军政府的《湖北公报》在“发行凡例”中明确规定:“《湖北公报》 为湖北法令公布机关……省城各司、处通行本省各县及其他公署并各团体之文书,均由《湖 北公报》刊布,各司、处毋庸再以文书布告”……《湖北公报》记载了经济、军事、文化、 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报刊上的法令文件可作为历史研究的第一手史料 B.刊登的孙中山讲话可作为历史研究的第二手史料 C.可能会刊登流行服装苏式列宁装 D.可能会报道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 20、20世纪重要的大众娱乐媒体一一电影,已走过了一百多年的路程。在历史上起到了重 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电影”一词,原本是“电光影戏”的缩略。因为中国人早在电影进入中国 以前便享有丰富的传统戏剧,很自然,在接受电影这个新生事物时人们把它看作京剧、粤剧 等传统戏剧的延展。也正因为如此,中国人拍摄自己的首部电影时,非常自然地从京剧中借 用了题材。这部由同名京剧若干片断构成的电影于是就成为中国电影的滥觞 王众一《“电光影戏”百年风云》中国网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是上海电影的黄金时代,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对中国东北 的军事侵略以后,一批表现抵抗侵略的救亡电影应运而生。如《风云儿女》,……抗战结束 之后,一部8年抗战(1937-1945)中发生的一个家庭悲剧《一江春水向东流》创造了连映80 天不衰的票房纪录。这部电影写了战争给一个人、一个家庭带来的创伤和变化,使观众发生 了深深的共鸣。民的厚重感和国家的历史感以及电影故事的感染力交织在一起,使一部家庭 伦理片跃升为一首典的民电影史诗 改编自王众一《“电光影戏”百年风云》中国网 5/7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试题:5.16 大众传媒的变迁 5 / 7 C. 旨在引领社会潮流 D. 干预司法案例审判 19、辛亥革命时期,湖北军政府的《湖北公报》在“发行凡例”中明确规定:“《湖北公报》 为湖北法令公布机关……省城各司、处通行本省各县及其他公署并各团体之文书,均由《湖 北公报》刊布,各司、处毋庸再以文书布告”……《湖北公报》记载了经济、军事、文化、 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报刊上的法令文件可作为历史研究的第一手史料 B.刊登的孙中山讲话可作为历史研究的第二手史料 C.可能会刊登流行服装苏式列宁装 D.可能会报道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 20、20 世纪重要的大众娱乐媒体——电影,已走过了一百多年的路程。在历史上起到了重 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电影”一词,原本是“电光影戏”的缩略。因为中国人早在电影进入中国 以前便享有丰富的传统戏剧,很自然,在接受电影这个新生事物时人们把它看作京剧、粤剧 等传统戏剧的延展。也正因为如此,中国人拍摄自己的首部电影时,非常自然地从京剧中借 用了题材。这部由同名京剧若干片断构成的电影于是就成为中国电影的滥觞。 ——王众一 《“电光影戏”百年风云》中国网 材料二 20 世纪 30 年代是上海电影的黄金时代,1931 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对中国东北 的军事侵略以后,一批表现抵抗侵略的救亡电影应运而生。如《风云儿女》,……抗战结束 之后,一部 8 年抗战(1937-1945)中发生的一个家庭悲剧《一江春水向东流》创造了连映 80 天不衰的票房纪录。这部电影写了战争给一个人、一个家庭带来的创伤和变化,使观众发生 了深深的共鸣。民的厚重感和国家的历史感以及电影故事的感染力交织在一起,使一部家庭 伦理片跃升为一首典的民电影史诗。 ——改编自王众一《“电光影戏”百年风云》中国网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试题:5.16大众传媒的变迁 材料三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签订以后,中日两国进入友好蜜月期。1979年摄制的《樱 一圹夕元》是中国电影片名中第一次出现外国文字,故事第一次触及战争孤儿的问题,并对 中日济、技术合作表示欢迎。中日合拍的《一盘没下完的棋(未完⑦对局)》,由中国演员孙 道临和日本演员三国连太郎联袂主演,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由于准确地表达了正确的历 史观”,而受到了中国观众的好评。 改编自王众一《“电光影戏”百年风云》中国网 (1)请写出以京剧为题材的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名称及拍摄时间,并结合所学知 识概括京剧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分析20世纪三四十年代抗战电影深受国民欢迎的原因 (3)根据上述三则材料,概述电影艺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6/7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试题:5.16 大众传媒的变迁 6 / 7 材料三 1972 年《中日联合声明》签订以后,中日两国进入友好蜜月期。1979 年摄制的《樱 —サクラ》是中国电影片名中第一次出现外国文字,故事第一次触及战争孤儿的问题,并对 中日济、技术合作表示欢迎。中日合拍的《一盘没下完的棋(未完の対局)》,由中国演员孙 道临和日本演员三国连太郎联袂主演,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由于准确地表达了正确的历 史观”,而受到了中国观众的好评。 —— 改编自王众一《“电光影戏”百年风云》中国网 (1)请写出以京剧为题材的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名称及拍摄时间,并结合所学知 识概括京剧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分析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抗战电影深受国民欢迎的原因。 (3)根据上述三则材料,概述电影艺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试题:5.16大众传媒的变迁 答案 1、C2、D3、A4、A5、B6、D7、C8、D9、C10、All、D12、C13、14、A15、B16、D17B18、A19A 20、(1)名称:《定军山》,1905年。 地位:京剧艺术比较全面和集中的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之 (2)民族危机:抗战升华了中国民族主义情绪:电影艺术的感染力。 (3)展示传统文化精粹,传承民族文化精华;丰富生活,满足人民大众的精神需求;树立 正确的人生观和爱国主义精神;增进了解,拓展视野,树立进步的文明史观有利于构建和谐 的社会秩序。(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7/7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试题:5.16 大众传媒的变迁 7 / 7 答案 1、C2、D3、A4、A5、B6、D7、C8、D9、C10、A11、D12、C13、14、A15、B16、D17B18、A19A 20、(1)名称:《定军山》, 1905 年。 地位:京剧艺术比较全面和集中的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 (2)民族危机;抗战升华了中国民族主义情绪;电影艺术的感染力。 (3)展示传统文化精粹,传承民族文化精华;丰富生活,满足人民大众的精神需求;树立 正确的人生观和爱国主义精神;增进了解,拓展视野,树立进步的文明史观有利于构建和谐 的社会秩序。(言之有理,亦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