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选择题 2016年题组 1.(2016·海南单科·24)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统一发布中央人民政 府及其所属各机关重要新闻的暂行办法》,规定所有公告和公告性新闻均由新华通讯社统一发 布。这一举措的目的在于() A.建立起高效的新闻宣传网络 B.实现信息传播业的结构性调整 C.便于及时通报国内国际形势 D.建立集中统一的新闻宣传制度 【考点】现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一一建立集中统一的新闻宣传制度 【解析】“规定所有公告和公告性新闻均由新华通讯社统一发布”强调国家统一的重要性,没有 建立宣传网络的意思,故A项错误;新中国成立之初,公布《办法》并没有对其他媒体的要求 没有结构调整的意图,故B项错误;通报国际国内形势不必要规定只有新华社才能报道,与规 定的意图不符,故C项错误:新中国成立之初,当务之急是巩固统一,安定人心,避免其他混 淆视听,而统一的新闻制度可以规避这些问题,故D项正确。 【答案】D 2015年题组(备注:无 2014年题组 (2014·新课标全国卷/文综·30)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上 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 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考点】近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一一电影发展 【解析】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不能解释上海国产电影比例较高的现象,故A项错误;上 海是开埠通商最早的地方之一,B项表述明显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题干的意思是在上海, 国产电影放映的比例远远高于北京和天津,再结合题干“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的信 息,这说明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故C项正确: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无法解释外 国电影比例低于北京和天津,故D项错误。 【答案】C 2013年题组
1 第 16 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一、选择题 2016 年题组 1.(2016·海南单科·24)1949 年 12 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统一发布中央人民政 府及其所属各机关重要新闻的暂行办法》,规定所有公告和公告性新闻均由新华通讯社统一发 布。这一举措的目的在于( ) A.建立起高效的新闻宣传网络 B.实现信息传播业的结构性调整 C.便于及时通报国内国际形势 D.建立集中统一的新闻宣传制度 【考点】现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建立集中统一的新闻宣传制度 【解析】“规定所有公告和公告性新闻均由新华通讯社统一发布”强调国家统一的重要性,没有 建立宣传网络的意思,故 A 项错误;新中国成立之初,公布《办法》并没有对其他媒体的要求, 没有结构调整的意图,故 B 项错误;通报国际国内形势不必要规定只有新华社才能报道,与规 定的意图不符,故 C 项错误;新中国成立之初,当务之急是巩固统一,安定人心,避免其他混 淆视听,而统一的新闻制度可以规避这些问题,故 D 项正确。 【答案】D 2015 年题组(备注:无) 2014 年题组 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文综·30)20 世纪 20 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上 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 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 5:1 甚 至 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考点】近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电影发展 【解析】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不能解释上海国产电影比例较高的现象,故 A 项错误;上 海是开埠通商最早的地方之一,B 项表述明显不符合史实,故 B 项错误;题干的意思是在上海, 国产电影放映的比例远远高于北京和天津,再结合题干“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的信 息,这说明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故 C 项正确;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无法解释外 国电影比例低于北京和天津,故 D 项错误。 【答案】C 2013 年题组
1.(2013·浙江文综·18)据《中国近代报刊史》,《时务报》初创时,每期只销4000份左右 半年后增至7000分,一年后达到13000份,最多时销达17000份,创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 量的最高记录。这一现象说明() A.通俗性报刊广受普通民众欢迎 B.《时务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C.维新派有效利用新式媒介开启民智D.国人所办的报纸市场需求极大 【考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一大众传媒的发展 【解析】具体解析如下 选项具体分析 结论 《时务报》不属于通俗性报刊 ABC 开国人办报先例的是1873年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 错误 材料描述了在短短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内,《时务报》销量增长正确 4倍左右,这反映出维新派在利用报纸这一新式媒介宣传维新 变法思想,有效地开启了民智。 D 《时务报》的畅销说明“国人所办的报纸”在当时有一定的市错误 场需求。但其销量最多时也仅17000份,言其需求“极大 夸大了影响 【答案】C 2.(2013·江苏壁科·6)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 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这 描述表明() A.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 B.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 C.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 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 【考点】近代生活变迁—一大众媒体 【解析】考査对材料信息的阐释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从题干材料:报纸于今最有功, 能教民智渐开通,可知强调报纸的教化作用。ABD题干材料中无法在体现,是错误的解读。故 正确答案选C 【答案】C 2012年题组(备注:无) 、非选择题 1.(2015·北京文综·37)(节选)(16分)历史语境中的语言和文化
2 1.(2013·浙江文综·18)据《中国近代报刊史》,《时务报》初创时,每期只销 4000 份左右, 半年后增至 7000 分,一年后达到 13000 份,最多时销达 17000 份,创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 量的最高记录。这一现象说明( ) A.通俗性报刊广受普通民众欢迎 B.《时务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C.维新派有效利用新式媒介开启民智 D.国人所办的报纸市场需求极大 【考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大众传媒的发展 【解析】具体解析如下: 选项 具体分析 结论 A 《时务报》不属于通俗性报刊 错误 B 开国人办报先例的是 1873 年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 错误 C 材料描述了在短短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内,《时务报》销量增长 4 倍左右,这反映出维新派在利用报纸这一新式媒介宣传维新 变法思想,有效地开启了民智。 正确 D 《时务报》的畅销说明“国人所办的报纸”在当时有一定的市 场需求。但其销量最多时也仅 17000 份,言其需求“极大”, 夸大了影响。 错误 【答案】C 2.(2013·江苏单科·6)1909 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 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这一 描述表明( ) A.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 B.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 C.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 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 【考点】近代生活变迁——大众媒体 【解析】考查对材料信息的阐释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从题干材料:报纸于今最有功, 能教民智渐开通,可知强调报纸的教化作用。ABD 题干材料中无法在体现,是错误的解读。故 正确答案选 C。 【答案】C 2012 年题组(备注:无) 二、非选择题 1.(2015·北京文综·37)(节选)(16 分)历史语境中的语言和文化
材料三20世纪10年代,《新青年》杂志有过一场汉字存废问题的讨论。主张废汉字的学者 认为:汉字难识难写,不便推广:“新理新事新物之名词,一无所有”“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 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 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 近代以来,汉语中出现了大量新词汇。表3内容为新词汇示例。 表3 创造新词的方式 繁体字 1956年后推行的简体字 沙发、牛顿、布尔什维克、麦 音译外来词沙發、牛頓、布爾什維克 共和、科学(格致学)、经济 赋予旧词新涵义共和、格致學、計學、總統 学(计学)、总统 其他 西學、洋錢 西学、洋钱、孔子学院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废汉字”主张提出的时代背景:(6分)以“挑战与应对 一一百年来汉语的变迁”为主题,对表3进行解读。(10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考点】(3)新文化运动;近现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语言文字演变 【解析】(3)第一小问背景,“废汉字”主张提出于20世纪10年代,联系新文化运动中白话 文运动,激进派提出了民主、科学、打倒孔家店、文学革命等口号;根据材料三,“主张废汉 字的学者认为:汉字难识难写,不便推广”“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 决之根本解决”,可见当时的激进派把汉字等同于旧思想、旧道德、旧文化,认为汉字成为中 国变革图存、融入世界的障碍。第二小问解读,注意解读的对象是表三,要做到提取信息充 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还要围绕“挑战”“应对”“变迁”等主 题。提取表格的有效信息,落脚点要放在创新,创造新词有三种方式,而繁体字简化为简体 字,也是传播的创新和需要。回答此问言之有理就可拿分,但要拿高分则需要较强的文字功 底和语言驾驭能力、史论结合的能力。 【答案】(3)背景:20世纪10年代中国兴起了“新文化运动”,其代表人物提出了“民主与 科学”、“打倒孔家店”、“文学革命”等口号,掀起了白话文运动。其中更激进的人士认为, 汉字是一切旧思想、旧道德、旧文化的载体,成为中国变革图存、融入世界的障碍,因此提 出“废汉字”的主张。(6分) 解读:(略)(10分)
3 材料三 20 世纪 10 年代,《新青年》杂志有过一场汉字存废问题的讨论。主张废汉字的学者 认为:汉字难识难写,不便推广;“新理新事新物之名词,一无所有”;“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 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 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 近代以来,汉语中出现了大量新词汇。表 3 内容为新词汇示例。 表 3 创造新词的方式 繁体字 1956 年后推行的简体字 音译外来词 沙發、牛頓、布爾什維克 沙发、牛顿、布尔什维克、麦 当劳 赋予旧词新涵义 共和、格致學、計學、總統 共和、科学(格致学)、经济 学(计学)、总统 其他 西學、洋錢 西学、洋钱、孔子学院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废汉字”主张提出的时代背景;(6 分)以“挑战与应对 ——百年来汉语的变迁”为主题,对表 3 进行解读。(10 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考点】(3)新文化运动;近现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语言文字演变 【解析】(3)第一小问背景,“废汉字”主张提出于 20 世纪 10 年代,联系新文化运动中白话 文运动,激进派提出了民主、科学、打倒孔家店、文学革命等口号;根据材料三,“主张废汉 字的学者认为:汉字难识难写,不便推广”“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 决之根本解决”,可见当时的激进派把汉字等同于旧思想、旧道德、旧文化,认为汉字成为中 国变革图存、融入世界的障碍。第二小问解读,注意解读的对象是表三,要做到提取信息充 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还要围绕“挑战”“应对”“变迁”等主 题。提取表格的有效信息,落脚点要放在创新,创造新词有三种方式,而繁体字简化为简体 字,也是传播的创新和需要。回答此问言之有理就可拿分,但要拿高分则需要较强的文字功 底和语言驾驭能力、史论结合的能力。 【答案】(3)背景:20 世纪 10 年代中国兴起了“新文化运动”,其代表人物提出了“民主与 科学”、“打倒孔家店”、“文学革命”等口号,掀起了白话文运动。其中更激进的人士认为, 汉字是一切旧思想、旧道德、旧文化的载体,成为中国变革图存、融入世界的障碍,因此提 出“废汉字”的主张。(6 分) 解读:(略)(1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