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四市 2011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8题,满分150分。考试 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选择题(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用 黑色笔工整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A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文艺低俗化现象背后,既有社会大潮的裹挟,更有文艺自身的原因,其中包括文艺观 念上的根本误区,亟需我们反思 反映生活不等于放弃精神坚守。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往往被曲解演绎为生活是怎样 的,文艺也就是怎样的。问题在于,文艺毕竟不能照搬生活,这里有文艺家的主体性以及价 值立场和审美态度问题,他的价值选择和审美判断问题,还有他的艺术良心和责任感问题。 艺术家要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和选择反映对象,在创作中要表现自己的情感评价和审美理 想,即便是反映生活中那些庸俗、低俗、丑陋现象,也不能没有审美批判和价值导向,以往 的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已经给了我们足够多的启示。然而有些人故意回避这些问题,要么不承 认低俗,要么将这种低俗归为社会问题而不是自己的责任。将文艺审美简化为娱乐,再偷换 为游戏,沦为搞笑。这样一来,文艺审美应有的人文精神内涵就被悄然抽空了,变成了专给 人提供即时快感的玩乐。为了逗你玩、逗你乐,将娱乐变成愚乐和傻乐”,如此审美”, 文艺岂能不滑向庸俗和低俗的泥潭! 文艺大众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我国文艺的发展方向,它的积极意义不言而喻。问 题是,通俗化很容易变成庸俗化、低俗化。正如鲁迅在《文艺的大众化》一文中所说:若 文艺设法俯就,就很容易流为迎合大众,媚悦大众。迎合和媚悦,是不会于大众有益的。” 满足群众需要,并不意味着就要俯就、迎合、媚悅υ。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既需要满足也需 要引导。健康的文艺有助于培养人的健康情趣,而低俗的文艺必然诱发人的低级趣味。真正 的文艺大众化,大众本来应拥有主体性和自主性,是能够主动参与的,然而在当下的文化市 场里,大众并没有获得这样的自主权,他们只是被动的消费者 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当今社会文化发展趋势,这意味着要更多面向消费市场和大众需求, 更多考虑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这本无可厚非,问题在于,文化产业化是否意味着不需要承 担社会责任和不顾社会效益?按某些人的逻辑似乎文化事业才有承担社会责任和考虑社 会效益的义务而文化产业则只需追求经济效益所谓社会责任和社会效益可以完全撇开 这也许正是当今一些文艺不断走向低俗化的重要原因。精神文化市场不能一刀切地全盘消 费主导”,它既要考虑大众的消费需求,也要考虑文艺产品的健康有益,力求以此引导和培 育健康有益的文艺消费。马克思说过: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
东北三省四市 2011 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 18 题,满分 150 分。考试 时间 150 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选择题(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题)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用 黑色笔工整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A.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在文艺低俗化现象背后,既有社会大潮的裹挟,更有文艺自身的原因,其中包括文艺观 念上的根本误区,亟需我们反思。 反映生活不等于放弃精神坚守。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往往被曲解演绎为生活是怎样 的,文艺也就是怎样的。问题在于,文艺毕竟不能照搬生活,这里有文艺家的主体性以及价 值立场和审美态度问题,他的价值选择和审美判断问题,还有他的艺术良心和责任感问题。 艺术家要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和选择反映对象,在创作中要表现自己的情感评价和审美理 想,即便是反映生活中那些庸俗、低俗、丑陋现象,也不能没有审美批判和价值导向,以往 的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已经给了我们足够多的启示。然而有些人故意回避这些问题,要么不承 认低俗,要么将这种低俗归为社会问题而不是自己的责任。将文艺审美简化为娱乐,再偷换 为游戏,沦为搞笑。这样一来,文艺审美应有的人文精神内涵就被悄然抽空了,变成了专给 人提供即时快感的玩乐。为了逗你玩、逗你乐,将娱乐变成“愚乐”和“傻乐”,如此“审美”, 文艺岂能不滑向庸俗和低俗的泥潭! 文艺大众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我国文艺的发展方向,它的积极意义不言而喻。问 题是,“通俗化”很容易变成庸俗化、低俗化。正如鲁迅在《文艺的大众化》一文中所说:“若 文艺设法俯就,就很容易流为迎合大众,媚悦大众。迎合和媚悦,是不会于大众有益的。” 满足群众需要,并不意味着就要“俯就、迎合、媚悦”。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既需要满足也需 要引导。健康的文艺有助于培养人的健康情趣,而低俗的文艺必然诱发人的低级趣味。真正 的文艺大众化,大众本来应拥有主体性和自主性,是能够主动参与的,然而在当下的文化市 场里,大众并没有获得这样的自主权,他们只是被动的消费者。 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当今社会文化发展趋势,这意味着要更多面向消费市场和大众需求, 更多考虑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这本无可厚非,问题在于,文化产业化是否意味着不需要承 担社会责任和不顾社会效益?按某些人的逻辑,似乎“文化事业”才有承担社会责任和考虑社 会效益的义务,而“文化产业”则只需追求经济效益,所谓社会责任和社会效益可以完全撇开。 这也许正是当今一些文艺不断走向低俗化的重要原因。精神文化市场不能一刀切地全盘“消 费主导”,它既要考虑大众的消费需求,也要考虑文艺产品的健康有益,力求以此引导和培 育健康有益的文艺消费。马克思说过:“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
消费主体及其趣味是可以而且能够由产品来培育和创造的既然如文艺生产就不能以产 业化为理由推卸责任,更不能以此作为低俗化的借口,这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实践上都是不 能含糊的 文艺观念上的种种误区,无疑会影响文艺实践,导致文艺低俗化现象滋生蔓延。因此 对这些容易让人陷入迷误的文艺观念加以反思和剖析,让人们自觉跳出这种文艺观念误区 对于扭转文艺低俗化之风十分必要。 (选自2010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有删节) 1.下列表述的内容,不属于“文艺大众化”的一项是 A.文艺大众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我国文艺的发展方向,它在文艺的发展中具有 十分积极的意义 B.文艺大众化并不是要求文艺设法俯就大众,因为这样就容易流为迎合、媚悦大众的 文艺,对大众无益。 C.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需要满足与引导,因为健康的文艺有助于培养健康的情趣,而 低俗的文艺则不然 D.真正的文艺大众化,大众不应是没有自主权的被动的消费者,而应是拥有主体性和 自主性的主动参与者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虽然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不能理解为生活是怎样的,文艺也就是怎样的,因 为在反映生活时,艺术家有着自己的精神坚守。 B.文艺审美在简化与偷换概念中,沦为搞笑,变成了专给人提供即时快感的玩乐,而 文艺审美应有的人文精神内涵就被悄然抽空了。 C.马克思说的“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阐明了艺术作品对 艺术对象”,即文艺大众这一消费主体的影响力 D.要扭转当今社会中文艺低俗化之风,就要对那些容易让人陷入迷误的文艺观念加以 反思和剖析,让人们自觉跳出这种文艺观念误区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文艺观念上的根本误区就是,文艺在反映社会生活时没有承担起生活所应有的社会 责任和义务,背离了文艺自身的人文精神内涵。 B.文艺之所以不能照搬生活,是因为文艺创作体现着文艺家的主体性、价值立场和审 美态度,体现着艺术家对反映对象的发现和选择 C.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既要考虑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也要承担社会责任,顾及社 会效益,这样才有可能改变文艺低俗化的状况 D.消费主体及其趣味是可以而且能够由产品来培育和创造的,所以健康或不健康的文 艺作品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文艺大众。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杨廷和,字介夫,新都人。父春,湖广提学佥事。廷和年十二举于乡。成化十四年,年 十九,先其父成进土。改庶吉土。廷和为人美风姿,性沉静详审,为文简畅有法。好考究掌 故、民瘼、边事及一切法家言,郁然负公辅望。 乾清宫灾,廷和请帝避殿,下诏罪己,求直言。因与其僚上疏,劝帝早朝晏罢,躬九庙 祭祀,崇两宫孝养,勤日讲。复面奏开言路,达下情,还边兵,革宫市,省工作,减织造 凡十余条,皆切至。帝不省。寻以父卒乞奔丧,不许。三请乃许。阁臣之得终父母丧者,自 廷和始也。服甫阕,即召至。帝方猎宣府,使使赐廷和羊酒银币,廷和疏谢,因请回銮,不 报。复与大学士蒋冕驰至居庸,欲身出塞请。帝令谷大用扼关门,乃归。帝命回銮日群臣各
消费主体及其趣味是可以而且能够由产品来培育和创造的,既然如此,文艺生产就不能以“产 业化”为理由推卸责任,更不能以此作为低俗化的借口,这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实践上都是不 能含糊的。 文艺观念上的种种误区,无疑会影响文艺实践,导致文艺低俗化现象滋生蔓延。因此, 对这些容易让人陷入迷误的文艺观念加以反思和剖析,让人们自觉跳出这种文艺观念误区, 对于扭转文艺低俗化之风十分必要。 (选自 2010 年 10 月 28 日《人民日报》,有删节) 1.下列表述的内容,不属于“文艺大众化”的一项是 A.文艺大众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我国文艺的发展方向,它在文艺的发展中具有 十分积极的意义。 B.文艺大众化并不是要求文艺设法俯就大众,因为这样就容易流为迎合、媚悦大众的 文艺,对大众无益。 C.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需要满足与引导,因为健康的文艺有助于培养健康的情趣,而 低俗的文艺则不然。 D.真正的文艺大众化,大众不应是没有自主权的被动的消费者,而应是拥有主体性和 自主性的主动参与者。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虽然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不能理解为生活是怎样的,文艺也就是怎样的,因 为在反映生活时,艺术家有着自己的精神坚守。 B.文艺审美在简化与偷换概念中,沦为搞笑,变成了专给人提供即时快感的玩乐,而 文艺审美应有的人文精神内涵就被悄然抽空了。 C.马克思说的“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阐明了艺术作品对 “艺术对象”,即文艺大众这一消费主体的影响力。 D.要扭转当今社会中文艺低俗化之风,就要对那些容易让人陷入迷误的文艺观念加以 反思和剖析,让人们自觉跳出这种文艺观念误区。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文艺观念上的根本误区就是,文艺在反映社会生活时没有承担起生活所应有的社会 责任和义务,背离了文艺自身的人文精神内涵。 B.文艺之所以不能照搬生活,是因为文艺创作体现着文艺家的主体性、价值立场和审 美态度,体现着艺术家对反映对象的发现和选择。 C.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既要考虑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也要承担社会责任,顾及社 会效益,这样才有可能改变文艺低俗化的状况。 D.消费主体及其趣味是可以而且能够由产品来培育和创造的,所以健康或不健康的文 艺作品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文艺大众。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杨廷和,字介夫,新都人。父春,湖广提学佥事。廷和年十二举于乡。成化十四年,年 十九,先其父成进士。改庶吉士。廷和为人美风姿,性沉静详审.,为.文简畅有法。好考究掌 故、民瘼、边事及一切法家言,郁然负.公辅望。 乾清宫灾,廷和请帝避殿,下诏罪己,求直言。因与其僚上疏,劝帝早朝晏罢,躬九庙 祭祀,崇两宫孝养,勤日讲。复面奏开言路,达下情,还边兵,革.宫市,省工作,减织造, 凡十余条,皆切至。帝不省。寻以父卒乞奔丧,不许。三请乃许。阁臣之得终父母丧者,自 廷和始也。服甫阕,即召至。帝方猎宣府,使使赐廷和羊酒银币,廷和疏谢,因请回銮,不 报。复与大学士蒋冕驰至居庸,欲身出塞请。帝令谷大用扼关门,乃归。帝命回銮日群臣各
制旗帐迎,廷和曰:“此里俗以施之亲旧耳。天子至尊,不敢渎献。帝再使使谕意,执不从 乃已 江左比岁不登,中官请遺官督织造。工部及给事、御史言之,皆不听,趣内阁撰敕。廷 和等不奉命,因极言民困财竭,请毋遺。帝趣愈急,且戒毋渎扰执拗。廷和力争,言:臣 等与举朝大臣、言官言之不听顾二三邪佞之言是听陛下能独与二三邪佞共治祖宗天下哉? 宪宗、孝宗爱民节财美政非一,陛下不取法,独法其不美者,何也?因请究拟旨者何人, 疑有假御批以行其私者。帝为谢不审,俾戒所遣官毋纵肆而已,不能止也 廷和先累疏乞休,其后请益力。三年正月,帝听之去。明年六月卒,年七十。居久之 帝问大学土李时太仓所积几何,时对曰:可支数年。帝慨然曰:“此杨廷和功,不可没也。 (节选自《明史杨廷和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性沉静详审 审:慎重 B.为文简畅有法 为:写作 C.郁然负公辅望 负:怀有 D.还边兵,革宫市 革:改变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杨廷和直言劝谏的一组是(3分) ①下诏罪己,求直言 ②凡十余条,皆切至 ③驰至居庸,欲身出塞请 ④天子至尊,不敢渎献 ⑤因极言民困财竭,请毋遣 ⑥疑有假御批以行其私者 A.①③⑤ B.②④⑥ ①②⑤ D.③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廷和少年成名志向远大。他十二岁中举,十九岁时比父亲先考中进士,喜欢考察 研究国家的旧制旧例、民情、边防事务及一切法家理论,志向高远。 B.杨廷和讲究孝道。父亲去世时,他请求允许奔丧,但皇上不答应,杨廷和再三请求, 皇上才答应了。杨廷和的做法也开了内阁大臣得以守满丧期的先例。 C.杨廷和敢于制止皇帝的不合理要求。皇上在宣府打猎,命令群臣在他回京之日制旗 到帐前来迎接,杨廷和认为这些要求不妥,执意不从,皇上只好作罢 D.杨廷和爱惜民力。江东一带连年歉收,宦官请求派官员督促织造,杨廷和等不奉命 趁机极力说明人民困顿、财物枯竭,请求不要派遣,终于阻止了此事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方猎宣府,使使赐廷和羊酒银币,廷和疏谢,因请回銮,不报。(5分) (2)宪宗、孝宗爱民节财美政非一,陛下不取法,独法其不美者,何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满江红 柳永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 载灯火归村落。遺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 况有云泉约。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注〕①词人中进士后,被授予睦州团练推官,此词为赴任途中所作。②长川,即下片词中的桐江 成底事:一事无成。④云泉约:指退隐山水之间的约定。⑤仲宣:王粲,建安七子之一,有《从军行》 五首。《乐府解题》曰:“《从军行》皆军旅苦辛之辞。” 8.这首词的上片写景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5分) 9.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上下片加以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制旗帐迎,廷和曰:“此里俗以施之亲旧耳。天子至尊,不敢渎献。”帝再使使谕意,执不从, 乃已。 江左比岁不登,中官请遣官督织造。工部及给事、御史言之,皆不听,趣内阁撰敕。廷 和等不奉命,因极言民困财竭,请毋遣。帝趣愈急,且戒毋渎扰执拗。廷和力争,言:“臣 等与举朝大臣、言官言之不听,顾二三邪佞之言是听,陛下能独与二三邪佞共治祖宗天下哉? 宪宗、孝宗爱民节财美政非一,陛下不取法,独法其不美者,何也?”因请究拟旨者何人, 疑有假御批以行其私者。帝为谢不审,俾戒所遣官毋纵肆而已,不能止也。 廷和先累疏乞休,其后请益力。三年正月,帝听之去。明年六月卒,年七十一。居久之, 帝问大学士李时太仓所积几何,时对曰:“可支数年。”帝慨然曰:“此杨廷和功,不可没也。” (节选自《明史·杨廷和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性沉静详审. 审:慎重 B.为.文简畅有法 为:写作 C.郁然负.公辅望 负:怀有 D.还边兵,革.宫市 革:改变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杨廷和直言劝谏的一组是(3 分) ①下诏罪己,求直言 ②凡十余条,皆切至 ③驰至居庸,欲身出塞请 ④天子至尊,不敢渎献 ⑤因极言民困财竭,请毋遣 ⑥疑有假御批以行其私者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杨廷和少年成名志向远大。他十二岁中举,十九岁时比父亲先考中进士,喜欢考察 研究国家的旧制旧例、民情、边防事务及一切法家理论,志向高远。 B.杨廷和讲究孝道。父亲去世时,他请求允许奔丧,但皇上不答应,杨廷和再三请求, 皇上才答应了。杨廷和的做法也开了内阁大臣得以守满丧期的先例。 C.杨廷和敢于制止皇帝的不合理要求。皇上在宣府打猎,命令群臣在他回京之日制旗 到帐前来迎接,杨廷和认为这些要求不妥,执意不从,皇上只好作罢。 D.杨廷和爱惜民力。江东一带连年歉收,宦官请求派官员督促织造,杨廷和等不奉命, 趁机极力说明人民困顿、财物枯竭,请求不要派遣,终于阻止了此事。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帝方猎宣府,使使赐廷和羊酒银币,廷和疏谢,因请回銮,不报。(5 分) (2)宪宗、孝宗爱民节财美政非一,陛下不取法,独法其不美者,何也?(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9 题。 满 江 红① 柳永 暮雨初收,长川②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 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③?平生 况有云泉约④。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⑤。 〔注〕①词人中进士后,被授予睦州团练推官,此词为赴任途中所作。②长川,即下片词中的桐江。 ③成底事:一事无成。④云泉约:指退隐山水之间的约定。⑤仲宣:王粲,建安七子之一,有《从军行》 五首。《乐府解题》曰:“《从军行》皆军旅苦辛之辞。” 8.这首词的上片写景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5 分) 9.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上下片加以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山间之朝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2)巴山楚水凄凉地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谐》之言曰 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 月息者也 (庄子《逍遥游》)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道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l.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陆地上的船 谢志强 早晨,太阳刚刚开起,他便站在晒谷场上,一只手叉在腰间,一只手一挥,像—个指挥 干军万马的将军,他喊:起锚,出航! 爹叹了一口气说,疯子的船又出海了 我好奇地望着他。我没见过海,没见过航船。他迎着照进山岙里的阳光,穿着整齐的制 服,很威武,很气派。阳光勾勒出他的剪影 晒谷场周围是一块块水田,绿茵茵地连向山岭。接着,他开始踱步。我观察了好些天, 他从晒谷场的东头慢慢地走向西头,沉思的样子。晒谷场铺着水泥。 我发现,他绝不多走一步,接近晒谷场的边缘,他又折回身,继续走。他的皮肤黝黑 不是山民那种黑。是海风吹出的黑,父亲告诉我。我想象大海无遮无拦的阳光。 他走得那么准确。爹说他那条船跟晒谷场差不多大。那么大一条船,我想,一个移动的 晒谷场,周围的绿田不是像平静的海水吗? 爹说,别去打扰他,可怜的船长。一个失去了船的船长。我对他生岀敬意,他的身材魁 伟,把那一身制服撑得板板直直,好像挂在衣架上边那样 太阳在不知不觉升起,有一竿子高了,他仍重复着踱步—那是他在甲板上散步。我希 望他脚下的晒谷场能够航行。他踱步的时候,晒谷场仿佛在飘移。他的制服衣襟在山风里猎 猎抖动 可是,天阴下来了,不知哪里钻出来了乌云,发酵似地膨胀,遮住了太阳。他停下脚步, 四处张望,甚至,双手圈成两个圆,罩在眼眉前。父亲说那是他的望远镜。 爹示意我们—村里的几个小伙伴都来了,他们想嚷嚷—不要出声,其实,我真想赶 过去,登上他的船 他举起双臂,说,全体注意,风暴来啦,各就各位,保持航速! 我们乐了。他焦虑不安地跑起来,跑到船头—晒谷场的东首,他用脚踢踢摊在地上的 俗谷,说赶快采取措施,海水漫进舱里了 他开始寻找什么,大概是桶之类的东西,舀海水。他忙乎着踢稻谷,金色的稻谷飞起 我的娘撩起围裙揉在手里,对我的爹说,你去劝劝他,这样糟蹋粮食 他喊:快,水泵,都躲起来干嘛!他四顾着,像是寻找想象中的船员。我们沉不住气了, 真想赶过去帮他一把。 他冲着我们喊:胆小鬼,你们丢下船逃走呀!你们过来!我命令你们过来。大海可饶不 了你们! 我瞧了一眼爹。爹低声说:别过去,他疯病发了,发过一阵就会好转呢。 我真想过去支援他,他需要帮手。我见他像热锅上的蚂蚁那样,在晒谷场上疯狂地奔跑 我真不忍他那么孤独,可能我们过去,能够安慰他——他是我们家族中惟一见过大世面的人 物了,我曾替我这个二叔自豪,可是,他回来的时候,人家指着脑袋说他受了刺激 他终于停下来,哭腔哭调地说:沉了,沉了,我们的航船,沉了,你们都逃吧,鲨鱼不 会放过你们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山间之朝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2)巴山楚水凄凉地, 。怀旧空吟闻笛赋,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谐》之言曰:“ ,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 月息者也。” (庄子《逍遥游》)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道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陆 地 上 的 船 谢志强 早晨,太阳刚刚升起,他便站在晒谷场上,一只手叉在腰间,一只手一挥,像一个指挥 千军万马的将军,他喊:起锚,出航! 爹叹了一口气说,疯子的船又出海了。 我好奇地望着他。我没见过海,没见过航船。他迎着照进山岙里的阳光,穿着整齐的制 服,很威武,很气派。阳光勾勒出他的剪影。 晒谷场周围是一块块水田,绿茵茵地连向山岭。接着,他开始踱步。我观察了好些天, 他从晒谷场的东头慢慢地走向西头,沉思的样子。晒谷场铺着水泥。 我发现,他绝不多走一步,接近晒谷场的边缘,他又折回身,继续走。他的皮肤黝黑, 不是山民那种黑。是海风吹出的黑,父亲告诉我。我想象大海无遮无拦的阳光。 他走得那么准确。爹说他那条船跟晒谷场差不多大。那么大一条船,我想,一个移动的 晒谷场,周围的绿田不是像平静的海水吗? 爹说,别去打扰他,可怜的船长。一个失去了船的船长。我对他生出敬意,他的身材魁 伟,把那一身制服撑得板板直直,好像挂在衣架上边那样。 太阳在不知不觉升起,有一竿子高了,他仍重复着踱步——那是他在甲板上散步。我希 望他脚下的晒谷场能够航行。他踱步的时候,晒谷场仿佛在飘移。他的制服衣襟在山风里猎 猎抖动。 可是,天阴下来了,不知哪里钻出来了乌云,发酵似地膨胀,遮住了太阳。他停下脚步, 四处张望,甚至,双手圈成两个圆,罩在眼眉前。父亲说那是他的望远镜。 爹示意我们——村里的几个小伙伴都来了,他们想嚷嚷——不要出声,其实,我真想赶 过去,登上他的船。 他举起双臂,说,全体注意,风暴来啦,各就各位,保持航速! 我们乐了。他焦虑不安地跑起来,跑到船头——晒谷场的东首,他用脚踢踢摊在地上的 稻谷,说赶快采取措施,海水漫进舱里了。 他开始寻找什么,大概是桶之类的东西,舀海水。他忙乎着踢稻谷,金色的稻谷飞起, 我的娘撩起围裙揉在手里,对我的爹说,你去劝劝他,这样糟蹋粮食。 他喊:快,水泵,都躲起来干嘛!他四顾着,像是寻找想象中的船员。我们沉不住气了, 真想赶过去帮他一把。 他冲着我们喊:胆小鬼,你们丢下船逃走呀!你们过来!我命令你们过来。大海可饶不 了你们! 我瞧了一眼爹。爹低声说:别过去,他疯病发了,发过一阵就会好转呢。 我真想过去支援他,他需要帮手。我见他像热锅上的蚂蚁那样,在晒谷场上疯狂地奔跑, 我真不忍他那么孤独,可能我们过去,能够安慰他——他是我们家族中惟一见过大世面的人 物了,我曾替我这个二叔自豪,可是,他回来的时候,人家指着脑袋说他受了刺激。 他终于停下来,哭腔哭调地说:沉了,沉了,我们的航船,沉了,你们都逃吧,鲨鱼不 会放过你们
据爹说,他那条船,在一场海上风暴里航行了一天一夜,最后,接近了一个无名小岛, 触了礁 太阳钻出乌云。他的声音低下来,说沉了。沉了。似乎在念咒语。我看着环绕着小山村 的山岭,好似晒谷场在下沉、下沉 他走出晒谷场,朝我们走来——登上小岛。他的神色又恢复了正常,像经历了场海上风 暴,现在,他的表情呆滞、淡漠。他根本没看我们一眼,似乎我们不存在,他穿过我们中间, 径直地走进他的屋子。 我们踏上了他的航船—晒谷场,整平了踢乱的稻谷。我学着他的样子,在场上走,想 体验当船长的感受。还是我出生以来看惯了的小山村—晒谷场,可是,刚才(每天他都要 演绎一场岀航的仪式,只是今天意外,岀现了阴天)那场沉船的风暴就发生在这儿。大海 无情,我想着遥远的大海,我长大了一定要去见识大海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这篇小说的标题耐人寻味,“陆地上的船¨既指晒谷场,也指疯子船长意识中指挥过 的船,同时这个标题又充满悬念,有吸引读者的作用。 B.“他绝不多走一步,接近晒谷场的边缘,他又折回身,继续走”,是通过“我”的发现 来表现疯子船长的执着并预示着疯子船长即将发病。 C.起先“我”并不十分了解二叔这个疯子船长,爹在“我”与疯子船长之间起到了桥梁 作用,是“我”了解疯子船长这一人物的关键。 D.“哂谷场周围是一块块水田,绿茵茵地连向山岭”,“周围的绿田¨像平静的海水”, 这些环境描写,有展现美丽的山村田园风光的作用 E.这篇小说不仅以它所叙述的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吸引人,而且以它所描述的因一次 海上风暴遭受沉船打击致疯的船长的疯癫表现发人深思。 (2)小说的主人公疯子船长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中的“我”有哪些作用?请概括说明。(6分) (4)对于这篇小说的创作意图,有人认为应该从悲剧的意义上去认识,有人认为应该从“我 长大了一定要去见识大海”上去认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攀登物理高峰——一寻找J粒子的丁肇中 20世纪50年代,丁肇中就对探索新的基本粒子发生了兴趣。前辈科学家们的著作和思 想,对丁肇中有巨大的吸引力,他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基本粒子的新世界。但 是,正在这时,诽议和疾病向他袭来。1966年至1970年的粒子研究是他科学道路上最为艰 苦的5年。他和研究小组的科学家们制定攻克新粒子的实验计划,忙着设计制造仪器设备 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实验,但所得到的结果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始终找不到使人欣慰的新 粒子。丁肇中陷入困境之中,然而科学硏究的责任心鞭策着他不能停步。他和同事们不断地 修改实验方案,反复进行实验,经常日夜奋战在仪器旁,实验室成了他们的卧室。就这样, 他们艰苦奋战5个春秋科学实验数据仍然不能令人满意。正当他们的实验处于困境的时刻 学术界对他们发出了种种议论。有的说,丁肇中所设想的寻找新粒子的实验是异想天开,已 走到了死胡同啦! 1966年至1970年,丁肇中为了在高能物理最厚的地方钻孔,寻找新的基本粒子,弄得 精疲力尽,全身无力,他虚脱了,不得不去医院治疗。医生在他的病历表上写着:“因经常 劳累患神经衰弱症。ˆ医生看看病历表,按一按他的脉搏,又看看丁肇中无力支撑自己身子 的样子,耐心地说:我劝你最好休息一年。医生的话晴空霹雳似的向他击来,他顿时感到 束手无策。丁肇中叹了一口气,用祈求的口吻说:大夫,难道没有别的方法吗?医生斩钉 截铁地说:“这是唯一的办法” 医生的决断,无疑对丁肇中是一个沉重的打击。5年的汗水将毁于旦夕,他只好在医院
据爹说,他那条船,在一场海上风暴里航行了一天一夜,最后,接近了一个无名小岛, 触了礁。 太阳钻出乌云。他的声音低下来,说沉了。沉了。似乎在念咒语。我看着环绕着小山村 的山岭,好似晒谷场在下沉、下沉。 他走出晒谷场,朝我们走来——登上小岛。他的神色又恢复了正常,像经历了场海上风 暴,现在,他的表情呆滞、淡漠。他根本没看我们一眼,似乎我们不存在,他穿过我们中间, 径直地走进他的屋子。 我们踏上了他的航船——晒谷场,整平了踢乱的稻谷。我学着他的样子,在场上走,想 体验当船长的感受。还是我出生以来看惯了的小山村——晒谷场,可是,刚才(每天他都要 演绎一场出航的仪式,只是今天意外,出现了阴天)那场“沉船”的风暴就发生在这儿。大海 无情,我想着遥远的大海,我长大了一定要去见识大海!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这篇小说的标题耐人寻味,“陆地上的船”既指晒谷场,也指疯子船长意识中指挥过 的船,同时这个标题又充满悬念,有吸引读者的作用。 B.“他绝不多走一步,接近晒谷场的边缘,他又折回身,继续走”,是通过“我”的发现 来表现疯子船长的执着并预示着疯子船长即将发病。 C.起先“我”并不十分了解二叔这个疯子船长,爹在“我”与疯子船长之间起到了桥梁的 作用,是“我”了解疯子船长这一人物的关键。 D.“晒谷场周围是一块块水田,绿茵茵地连向山岭”,“周围的绿田”“像平静的海水”, 这些环境描写,有展现美丽的山村田园风光的作用。 E.这篇小说不仅以它所叙述的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吸引人,而且以它所描述的因一次 海上风暴遭受沉船打击致疯的船长的疯癫表现发人深思。 (2)小说的主人公疯子船长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 分) (3)小说中的“我”有哪些作用?请概括说明。(6 分) (4)对于这篇小说的创作意图,有人认为应该从悲剧的意义上去认识,有人认为应该从“我 长大了一定要去见识大海”上去认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攀 登 物 理 高 峰——寻找 J 粒子的丁肇中 20 世纪 50 年代,丁肇中就对探索新的基本粒子发生了兴趣。前辈科学家们的著作和思 想,对丁肇中有巨大的吸引力,他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基本粒子的新世界。但 是,正在这时,诽议和疾病向他袭来。l966 年至 l970 年的粒子研究是他科学道路上最为艰 苦的 5 年。他和研究小组的科学家们制定攻克新粒子的实验计划,忙着设计制造仪器设备, 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实验,但所得到的结果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始终找不到使人欣慰的新 粒子。丁肇中陷入困境之中,然而科学研究的责任心鞭策着他不能停步。他和同事们不断地 修改实验方案,反复进行实验,经常日夜奋战在仪器旁,实验室成了他们的卧室。就这样, 他们艰苦奋战 5 个春秋,科学实验数据仍然不能令人满意。正当他们的实验处于困境的时刻, 学术界对他们发出了种种议论。有的说,丁肇中所设想的寻找新粒子的实验是异想天开,已 走到了死胡同啦! 1966 年至 l970 年,丁肇中为了在高能物理最厚的地方钻孔,寻找新的基本粒子,弄得 精疲力尽,全身无力,他虚脱了,不得不去医院治疗。医生在他的病历表上写着:“因经常 劳累患神经衰弱症。”医生看看病历表,按一按他的脉搏,又看看丁肇中无力支撑自己身子 的样子,耐心地说:“我劝你最好休息一年。”医生的话晴空霹雳似的向他击来,他顿时感到 束手无策。丁肇中叹了一口气,用祈求的口吻说:“大夫,难道没有别的方法吗?”医生斩钉 截铁地说:“这是唯一的办法!” 医生的决断,无疑对丁肇中是一个沉重的打击。5 年的汗水将毁于旦夕,他只好在医院
中痛苦地回忆过去,思索着未来。5年来,他领导美国和西德两个实验硏究小组,夜以继日 的埋头在实验室之中,希望能揭开高能物理的新天地。在这5年里,他受到不少同行的指责, 他抛开家庭的天伦之乐,难道这条路走错了吗?他依然有一个信念:在某一个能量阶层内, 定存在着未被发现的基本粒子。 丁肇中回顾了5年来的物理实验工作,更加坚定地认为,5年的道路方向是正确的,在 这条道路上,还需要扫除许多障碍。他下定决心,进一步总结过去5年来的得失,着手修改 实验计划。一年来的休假,经过医生的治疗,妻子细心的照顾,丁肇中的体质逐渐恢复过来 了。经过冬去舂来的考验,他现在精力更加充沛。随着春天的到来,他对未来的事业充满了 信心,比以往更加坚定不移,像一颗永恒的星在宇宙中闪光。他说:我要寻找到宇宙的真 相 丁肇中的研究是从揭示基本粒子的内部结构开始的。尽管在这以前,科学界曾对基本粒 子结构提岀种种设想,他们都坚持基本粒子是由3个更基本的粒子所组成的。但丁肇中并没 有邯郸学步,而是另辟蹊径。他这样提出问题:难道基本粒子只有3个更基本的粒子组成吗? 它为什么不会有更多的基本粒子组成呢? 研究小组经过长期的观测,1974年8月把能量控制在30~40亿电子伏特时,计数器开 始显示出结果了。丁肇中的硏究小组对所观测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他们发现一个重大的事 实:那就是,在31亿电子伏特附近反应数目急剧增加而形成了一个极端显著的尖锋。丁肇 中对这一奇迹般的现象进行分析研究认定在这个尖锋处有一个新粒子存在。为了慎重起见, 丁肇中迟迟不向外公开他们的实验结果而丁肇中的研究小组的同事一直坚持要尽快地发表 他们的实验结果。研究组的陈先生曾对丁肇中博士说:“有一只鸟在手中总比在森林中的两 只鸟好。”在种种压力下,丁肇中终于同意发表他们发现J粒子的结果。 经过10年的艰苦奋战,丁肇中领导的硏究小组终于在物理学这个皇冠上添加了一颗珍 珠。在丁肇中发现新粒子的同时,美国西海岸的伯顿里希特博土领导的研究组也发现了性 能相同的新粒子。二人一同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奖 (节选自鲍振元《丁肇中——跨世纪科学家的典范》,有删节)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由于前辈科学家们的著作和思想对丁肇中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他在前人理论的基 础上,进一步探索基本粒子的新世界,所以他的研究是有继承性的。 B.1966年至1970年的5年中,丁肇中和研究小组的科学家们进行一次次实验,虽然 次次失败,始终没有找到使人欣慰的新粒子,但是却为后来获得成功打下了基础。 C.在学术界对他的研究发出的种种议论,以及不少同行的指责中,丁肇中认为“在某 个能量阶层内,一定存在着未被发现的基本粒子”,是信念支撑他获得了成功。 D.科学界都坚持基本粒子是由3个更基本的粒子所组成的,但丁肇中认为基本粒子是 由更多的基本粒子组成的,他率先发现J粒子的事实也证明了他的说法 E.本文对丁肇中发现新的粒子的研究过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尤其是对他因寻找新的 基本粒子累病,不得不去医院治疗的描述,表现出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的研究精神。 (2)丁肇中的研究精神具有怎样的特点?请概括说明。(6分) (3)丁肇中得病后休假一年,这和他发现新的粒子(J粒子)有怎样的关系?请简要分析。 (6分) (4)在认定有新粒子存在的情况下,丁肇中和他的同事想法不同,丁肇中是“迟迟不向外公 开他们的实验结果”,而同事坚持要尽快地发表他们的实验结果”,请你任选一个方面, 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中痛苦地回忆过去,思索着未来。5 年来,他领导美国和西德两个实验研究小组,夜以继日 的埋头在实验室之中,希望能揭开高能物理的新天地。在这 5 年里,他受到不少同行的指责, 他抛开家庭的天伦之乐,难道这条路走错了吗?他依然有一个信念:“在某一个能量阶层内, 一定存在着未被发现的基本粒子。” 丁肇中回顾了 5 年来的物理实验工作,更加坚定地认为,5 年的道路方向是正确的,在 这条道路上,还需要扫除许多障碍。他下定决心,进一步总结过去 5 年来的得失,着手修改 实验计划。一年来的休假,经过医生的治疗,妻子细心的照顾,丁肇中的体质逐渐恢复过来 了。经过冬去春来的考验,他现在精力更加充沛。随着春天的到来,他对未来的事业充满了 信心,比以往更加坚定不移,像一颗永恒的星在宇宙中闪光。他说:“我要寻找到宇宙的真 相!” 丁肇中的研究是从揭示基本粒子的内部结构开始的。尽管在这以前,科学界曾对基本粒 子结构提出种种设想,他们都坚持基本粒子是由 3 个更基本的粒子所组成的。但丁肇中并没 有邯郸学步,而是另辟蹊径。他这样提出问题:难道基本粒子只有 3 个更基本的粒子组成吗? 它为什么不会有更多的基本粒子组成呢? 研究小组经过长期的观测,l974 年 8 月把能量控制在 30~40 亿电子伏特时,计数器开 始显示出结果了。丁肇中的研究小组对所观测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他们发现一个重大的事 实:那就是,在 31 亿电子伏特附近反应数目急剧增加而形成了一个极端显著的尖锋。丁肇 中对这一奇迹般的现象进行分析研究,认定在这个尖锋处有一个新粒子存在。为了慎重起见, 丁肇中迟迟不向外公开他们的实验结果,而丁肇中的研究小组的同事一直坚持要尽快地发表 他们的实验结果。研究组的陈先生曾对丁肇中博士说:“有一只鸟在手中总比在森林中的两 只鸟好。”在种种压力下,丁肇中终于同意发表他们发现 J 粒子的结果。 经过 l0 年的艰苦奋战,丁肇中领导的研究小组终于在物理学这个皇冠上添加了一颗珍 珠。在丁肇中发现新粒子的同时,美国西海岸的伯顿·里希特博士领导的研究组也发现了性 能相同的新粒子。二人一同获得 1976 年诺贝尔物理奖。 (节选自鲍振元《丁肇中——跨世纪科学家的典范》,有删节)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由于前辈科学家们的著作和思想对丁肇中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他在前人理论的基 础上,进一步探索基本粒子的新世界,所以他的研究是有继承性的。 B.1966 年至 l970 年的 5 年中,丁肇中和研究小组的科学家们进行一次次实验,虽然 一次次失败,始终没有找到使人欣慰的新粒子,但是却为后来获得成功打下了基础。 C.在学术界对他的研究发出的种种议论,以及不少同行的指责中,丁肇中认为“在某 一个能量阶层内,一定存在着未被发现的基本粒子”,是信念支撑他获得了成功。 D.科学界都坚持基本粒子是由 3 个更基本的粒子所组成的,但丁肇中认为基本粒子是 由更多的基本粒子组成的,他率先发现 J 粒子的事实也证明了他的说法。 E.本文对丁肇中发现新的粒子的研究过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尤其是对他因寻找新的 基本粒子累病,不得不去医院治疗的描述,表现出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的研究精神。 (2)丁肇中的研究精神具有怎样的特点?请概括说明。(6 分) (3)丁肇中得病后休假一年,这和他发现新的粒子(J 粒子)有怎样的关系?请简要分析。 (6 分) (4)在认定有新粒子存在的情况下,丁肇中和他的同事想法不同,丁肇中是“迟迟不向外公 开他们的实验结果”,而同事“坚持要尽快地发表他们的实验结果”,请你任选一个方面, 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 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只要3G用户双方同时拥有足够的带宽,就可让远隔几千里的人实现既能闻其声又 能见其人的梦想,真可谓咫尺天涯 B.朝韩炮击事件恶化了朝鲜半岛的安全态势。目前,两国边境数千门大炮对峙,局势 紧张,双方枕戈待旦,摆足了架势。 C.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对这一问题的 高见,大家不必客气,姑妄言之吧。 D.“语文科目让我觉得比较难的是繁体字辨析,每个看起来都似是而非。”在参加完2011 年复旦“千分考”后,一名考生如是说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上海世博会举行的香港活动周为游客安排了包括音乐欣赏、电影展播、时装表演以及 智能卡先进应用科技展览在内的一系列内容。 B.“中国元素”在很大程度上被人误解了,以为就是在核桃上面刻条船什么的,反而是 中国五千年历史所积淀的大国气度被忽略了。 C.在家乐福超市买的牙膏盒上的外贴标签显示有效期为2013年,但撕开这个标签, 盒上印的有效期却为2006年12月至2009年12月 D.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中国一直高度关注民生问题,努力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 和质量,让民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受到广泛认可。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春节是中国人的大文化,大文化是自然、社会关系与日常文化浑然一体的庞然大物,笼 罩人们而不为人们所知 ①对它的评估不能用西方的经验去衡量 ②西方节日文化已被政治解体、民族矛盾、宗教派别和企业利益所切分 ③在现代文明飞速发展的世界里,大文化所剩无多 ④中国的春节文化却一直保留下来 ⑤它是另一种十分不同的文化体系 ⑥不仅有悠久的历史,也有现实功能 A.①②④⑥③⑤ B.③②④⑥①⑤ C.①③⑤⑥②④ D.③⑥⑤①②④ 16.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句子,使上下文语意连贯。(5分) 在印度,我体会最深的,就是整个印度都被印度教覆盖,宗教是第一位的。印度几乎没 有好的公路。但行驶在任何一条路上,突然之间,路边就会出现一座壮丽的寺庙。我问印度 人:①,②?印度人答:路是通向财富的,不重要;③_。我说:这样 ④?印度人说:对呀,就是不要发展,发展只有一种结果,那就是像美国一样:钱很多 却没有文化。而且,我们印度已存在7000年了,_⑤?700年之内美国可能会衰落得连蒙 古帝国也不如。 答:① ③ 17.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诗。(6分) 土 附着在大地上 你是土壤 飘浮在空间里 你是尘埃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A.只要 3G 用户双方同时拥有足够的带宽,就可让远隔几千里的人实现既能闻其声又 能见其人的梦想,真可谓咫尺天涯 ....。 B.朝韩炮击事件恶化了朝鲜半岛的安全态势。目前,两国边境数千门大炮对峙,局势 紧张,双方枕戈待旦 ....,摆足了架势。 C.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对这一问题的 高见,大家不必客气,姑妄言之 ....吧。 D.“语文科目让我觉得比较难的是繁体字辨析,每个看起来都似是而非 ....。”在参加完 2011 年复旦“千分考”后,一名考生如是说。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上海世博会举行的香港活动周为游客安排了包括音乐欣赏、电影展播、时装表演以及 智能卡先进应用科技展览在内的一系列内容。 B.“中国元素”在很大程度上被人误解了,以为就是在核桃上面刻条船什么的,反而是 中国五千年历史所积淀的大国气度被忽略了。 C.在家乐福超市买的牙膏盒上的外贴标签显示有效期为 2013 年,但撕开这个标签, 盒上印的有效期却为 2006 年 12 月至 2009 年 12 月。 D. 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中国一直高度关注民生问题,努力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 和质量,让民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受到广泛认可。 1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春节是中国人的大文化,大文化是自然、社会关系与日常文化浑然一体的庞然大物,笼 罩人们而不为人们所知。 , 。 , 。 , 。 ①对它的评估不能用西方的经验去衡量 ②西方节日文化已被政治解体、民族矛盾、宗教派别和企业利益所切分 ③在现代文明飞速发展的世界里,大文化所剩无多 ④中国的春节文化却一直保留下来 ⑤它是另一种十分不同的文化体系 ⑥不仅有悠久的历史,也有现实功能 A.①②④⑥③⑤ B.③②④⑥①⑤ C.①③⑤⑥②④ D.③⑥⑤①②④ 16. 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句子,使上下文语意连贯。(5 分) 在印度,我体会最深的,就是整个印度都被印度教覆盖,宗教是第一位的。印度几乎没 有好的公路。但行驶在任何一条路上,突然之间,路边就会出现一座壮丽的寺庙。我问印度 人: ① , ② ?印度人答:路是通向财富的,不重要; ③ 。我说:这样, ④ ?印度人说:对呀,就是不要发展,发展只有一种结果,那就是像美国一样:钱很多, 却没有文化。而且,我们印度已存在 7000 年了, ⑤ ?700 年之内美国可能会衰落得连蒙 古帝国也不如。 答:① ② ③ ④ ⑤ 17.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诗。(6 分) 土 附着在大地上 你是土壤 飘浮在空间里 你是尘埃 六、写作(60 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据培育种子的人说,新培育岀来的玉米第-代杂交新品种,看上去一点也不饱满,一粒 粒瘪瘪的瘦瘦的,灰头土脸的,几乎没什么光泽;而农民用它做种子种出来的玉米,却是 穗长、颗粒饱满、色泽金亮。但是如果用这种颗粒饱满、色泽金亮的玉米做种子,长出来的 下一代玉米却要减产30-50%。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C(此项是对“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的理解,不是谈“文艺大众化”的。) 2.C(概念理解错误,“艺术对象”就是艺术作品。) 3.A(从原文中看,“根本误区”应该指文艺家“放弃精神坚守”,而不是指“应有的社会 责任和义务”以及“文艺自身的人文精神内涵”。)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D(革除,废除) 5C(③是杨廷和要出塞请武宗回朝,不属于直言劝谏的:④是说杨廷和拒绝皇帝提出的 回京之日群臣各做旗帜到帐前来迎接这一要求的,不是劝谏的话:⑥是杨廷和对有 人假借御批来实现私欲的一种怀疑。) 6.D(“终于阻止了此事”说法不当。从原文“帝为谢不审,俾戒所遣官毋纵肆而已,不能 止也”来看,杨廷和并没有能够阻止此事。) 7.(1)(5分)当时武宗正在宣府打猎,派使臣赐给杨廷和羊、美酒、银两和丝织品。杨 廷和上疏推辞(译为“谢恩”、“感谢”也可以),趁机请皇上回京,皇上没有答复 (译出大意给2分:“币”(解为“财物”礼物”均可)、“因”、“报”三处,每译对 处给1分。) (2)(5分)宪宗、孝宗爱护人民节省财物的美好政绩有很多,陛下不取以为法则(效法), 偏偏效法那些不足效法的,这是为什么呢?”(译出大意给2分;“美政”、“取 法”、“独”(译为“唯独”只是”亦可)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8.(5分)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特色。(2分)词人先写了一系列的静景:傍晩雨停, 桐江波静,夜幕来临,舟船帆落;蓼草疏淡如烟,芦苇萧索。然后写了动景:江上
据培育种子的人说,新培育出来的玉米第一代杂交新品种,看上去一点也不饱满,一粒 一粒瘪瘪的瘦瘦的,灰头土脸的,几乎没什么光泽;而农民用它做种子种出来的玉米,却是 穗长、颗粒饱满、色泽金亮。但是如果用这种颗粒饱满、色泽金亮的玉米做种子,长出来的 下一代玉米却要减产 30—50%。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1.C(此项是对“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的理解,不是谈“文艺大众化”的。) 2.C(概念理解错误,“艺术对象”就是艺术作品。) 3.A(从原文中看,“根本误区”应该指文艺家“放弃精神坚守”,而不是指“应有的社会 责任和义务”以及“文艺自身的人文精神内涵”。)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4. D(革除,废除) 5.C(③是杨廷和要出塞请武宗回朝,不属于直言劝谏的;④是说杨廷和拒绝皇帝提出的 回京之日群臣各做旗帜到帐前来迎接这一要求的,不是劝谏的话;⑥是杨廷和对有 人假借御批来实现私欲的一种怀疑。) 6. D(“终于阻止了此事”说法不当。从原文“帝为谢不审,俾戒所遣官毋纵肆而已,不能 止也”来看,杨廷和并没有能够阻止此事。) 7.(1)(5 分)当时武宗正在宣府打猎,派使臣赐给杨廷和羊、美酒、银两和丝织品。杨 廷和上疏推辞(译为“谢恩”、“感谢”也可以),趁机请皇上回京,皇上没有答复。 (译出大意给 2 分;“币”(解为“财物”“礼物”均可)、“因”、“报”三处,每译对一 处给 1 分。) (2)(5 分)宪宗、孝宗爱护人民节省财物的美好政绩有很多,陛下不取以为法则(效法), 偏偏效法那些不足效法的,这是为什么呢?” (译出大意给 2 分;“美政”、“取 法”、“独”(译为“唯独”“只是”亦可)三处,每译对一处给 1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8.(5 分)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特色。(2 分)词人先写了一系列的静景:傍晚雨停, 桐江波静,夜幕来临,舟船帆落;蓼草疏淡如烟,芦苇萧索。然后写了动景:江上
渔船飞快的行进,闪烁着灯火回归村落,做到了动静结合。(2分)“飞短艇”,“载”归 村落”,这些动景更加衬托出环境的静寂。(1分) 9.(6分)表达了词人厌倦仕途,渴望归隐之情。(2分)上片通过写雨后秋夜的疏淡、 萧索之景烘托作者凄凉的心情;渔人急于归家,反衬出作者漂泊的孤独和凄苦,表 达岀作者渴望结柬漂泊,怀乡思归的心情。(2分)下片写棡江雾浓波染,两岸峰峦 如削,这样的自然美景和¨“区区成底事”的宦途形成了强烈地对比,继而借王粲的诗, 表达出自己对游宦生活的厌倦和向往自然的归隐心理。(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6分)(1)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2)二十三年弃置身到乡翻似烂柯人(3) 鹏之徙于南冥也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空1分,错一字即不得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1)(5分)答A给3分,答C给2分,答D给1分,答B和E不给分。(B项理解错 误。对疯子船长的这一动作行为的描写,表现了他是真实地把这个和他的船“差不多 大”的晒谷场当做了自己的船。D项对环境描写的分析欠妥当。这里的景物描写是作 为晒谷场的陪衬而写的,主要不是“展示美丽的山村田园风光的作用”。E项中对小说 的情节分析有误,这篇小说没有“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 (2)(6分)疯子船长是一个执着于理想、忠于职守的悲剧形象。(2分)①他久经考验, 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热爱自己的事业一如热爱自己的生命:②他遇险不慌,沉着 指挥,船沉了又劝同事们逃走,具有忘我、献身的精神。(4分) (3)(6分)①“我”贯穿始终,是文章的线索。②以“我”这样一个山村孩子的视角写疯子 船长发疯的过程,使故事更具有真实性,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在塑造疯子船长这 人物上,我起到辅助作用。④通过写“我”学着他的样子,想体验当船长的感受,要 去见识大海,使小说的意蕴更为丰富。(一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4)(8分)观点一:应该从主人公悲剧意义上去认识作者的创作意图。①海难虽然摧毁 了船长的船,使他成为疯子,但并没有摧毁他内心深处的船长情结, 他在晒谷场演绎风暴中救船的情景,表现了一个船长的精神风貌,他 的执著与坚持以及他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令人感动:②小说的故 事给人心灵的震撼又让人扼腕叹息,我们在疯子船长这一人物身上感 受到一种崇高美和悲壮美 观点二:应该从“我长大了一定要去见识大海”上去认识作者的创作意图。①疯子二叔虽 然是一个失去了船的船长,但他执著于理想、忠于职守、热爱事业的精神感召我, 并引发了我想出去见世面的想法:②小说结尾“我想着遥远的大海,我长大了 定要去见识大海”,也说明了作者对“我”这一类农村孩子所寄予的期望。 (观点明确,给2分: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给6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1)(5分)答B得3分,答A得2分,答C得1分,答D和E不得分
渔船飞快的行进,闪烁着灯火回归村落,做到了动静结合。(2 分)“飞短艇”,“载”“归 村落”,这些动景更加衬托出环境的静寂。(1 分) 9.(6 分)表达了词人厌倦仕途,渴望归隐之情。(2 分)上片通过写雨后秋夜的疏淡、 萧索之景烘托作者凄凉的心情;渔人急于归家,反衬出作者漂泊的孤独和凄苦,表 达出作者渴望结束漂泊,怀乡思归的心情。(2 分)下片写桐江雾浓波染,两岸峰峦 如削,这样的自然美景和“区区成底事”的宦途形成了强烈地对比,继而借王粲的诗, 表达出自己对游宦生活的厌倦和向往自然的归隐心理。(2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6 分)(1)云归而岩穴暝 晦明变化者(2)二十三年弃置身 到乡翻似烂柯人(3) 鹏之徙于南冥也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空 1 分,错一字即不得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1)(5 分)答 A 给 3 分,答 C 给 2 分,答 D 给 1 分,答 B 和 E 不给分。(B 项理解错 误。对疯子船长的这一动作行为的描写,表现了他是真实地把这个和他的船“差不多 大”的晒谷场当做了自己的船。D 项对环境描写的分析欠妥当。这里的景物描写是作 为晒谷场的陪衬而写的,主要不是“展示美丽的山村田园风光的作用”。E 项中对小说 的情节分析有误,这篇小说没有“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 (2)(6 分)疯子船长是一个执着于理想、忠于职守的悲剧形象。(2 分)①他久经考验, 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热爱自己的事业一如热爱自己的生命;②他遇险不慌,沉着 指挥,船沉了又劝同事们逃走,具有忘我、献身的精神。(4 分) (3)(6 分)①“我”贯穿始终,是文章的线索。②以“我”这样一个山村孩子的视角写疯子 船长发疯的过程,使故事更具有真实性,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在塑造疯子船长这 一人物上,我起到辅助作用。④通过写“我”学着他的样子,想体验当船长的感受,要 去见识大海,使小说的意蕴更为丰富。(一点 2 分,答出三点即可。) (4)(8 分)观点一:应该从主人公悲剧意义上去认识作者的创作意图。①海难虽然摧毁 了船长的船,使他成为疯子,但并没有摧毁他内心深处的船长情结, 他在晒谷场演绎风暴中救船的情景,表现了一个船长的精神风貌,他 的执著与坚持以及他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令人感动;②小说的故 事给人心灵的震撼又让人扼腕叹息,我们在疯子船长这一人物身上感 受到一种崇高美和悲壮美。 观点二:应该从“我长大了一定要去见识大海”上去认识作者的创作意图。①疯子二叔虽 然是一个失去了船的船长,但他执著于理想、忠于职守、热爱事业的精神感召我, 并引发了我想出去见世面的想法;②小说结尾“我想着遥远的大海,我长大了一 定要去见识大海”,也说明了作者对“我”这一类农村孩子所寄予的期望。 (观点明确,给 2 分;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给 6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1)(5 分)答 B 得 3 分,答 A 得 2 分,答 C 得 1 分,答 D 和 E 不得分
(2)(6分)①勇于创新,具有敢于超越前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向尖端科学挑战的精 神;②坚韧执著,具有不畏困境、不怕一次又一次地失败的奋斗精神:③具有科学 研究上的合作精神;④具有严谨务实的精神。(一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 (3)(6分)①回顾以往的研究之路,坚定了继续研究去发现新的粒子的信念;②总结过 去5年研究中的得失,修改自己的实验计划,更有利于新的粒子的发现;③通过 年的休假,体质恢复,精力更加充沛,有利于以后发现新粒子的实验研究。(一点 2分) (4)(8分)观点一:丁肇中迟迟不向外公开他们的实验结果表现了一个科学家严谨认真 的态度。①这种做法表现了丁肇中作为科学家的一种严谨的研究精神:②丁肇中 的硏究另辟蹊径,所以对新的发现要慎重对待:③丁肇中的硏究曾经遭受过学术 界的议论和同行的指责,所以更要谨慎从事。 观点二:丁肇中的同事坚持要尽快地发表他们的实验结果,表现了一种更为现实的态 度。①既然新粒子的研究已经获得成果,就应该尽快地发布出来;②掌握 种科学发现的发明权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实在在的事情,是辛勤研究的回报 ③在科学研究中新的发现层出不穷,一旦成功就应该发布,伯顿里希特博士 领导的研究组同时也发现了性能相同的新粒子这一事实也说明应该尽快发 表 (观点明确,给2分;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给6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B(A、“咫尺天涯”:比喻距离虽近,却像是远在天边一样,形容难以相见或隔膜很深。 B、“枕戈待旦”形容时刻准备着战斗。用在此句中恰当。C、“姑妄言之”:意思是 姑且随便说说,不一定有什么道理。表示不一定正确,仅供参考。常用指自己发言 前的自谦。D、“似是而非”: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指事物似真而实假,或 似正确而实错误。本句的意思是像是对的又像是错的。) 14.A(B关联词语不当,改为“而中国……却被忽略了”;C.句式杂糅应为“在家乐福超市 的牙膏,牙膏盒上的外贴标签…”:D.“改善”和“质量”不搭配) 15.B(③句是总述,并和横线前面的句子表述重点一致:②和④构成转折关系,重点在中 国春节文化:⑥①⑤是对中国春节文化的解读) 6.(5分)①印度的路这么差②为什么不修路却要建庙③庙是通向神灵的,很重要④印 度不是不能发展了吗⑤美国能存在7000年吗 (每句1分。句子符合上下文语境即可。) 17.(6分) (逻辑关系与示例一致,即针对话题所描述的情景,因位置、情境、对象等方面的变化 而呈现出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给3分,语句通顺,富于哲理性,给3分) 六、写作(60分) 18.参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2)(6 分)①勇于创新,具有敢于超越前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向尖端科学挑战的精 神;②坚韧执著,具有不畏困境、不怕一次又一次地失败的奋斗精神;③具有科学 研究上的合作精神;④具有严谨务实的精神。(一点 2 分,答对三点即可) (3)(6 分)①回顾以往的研究之路,坚定了继续研究去发现新的粒子的信念;②总结过 去 5 年研究中的得失,修改自己的实验计划,更有利于新的粒子的发现;③通过一 年的休假,体质恢复,精力更加充沛,有利于以后发现新粒子的实验研究。(一点 2 分) (4)(8 分)观点一:丁肇中迟迟不向外公开他们的实验结果表现了一个科学家严谨认真 的态度。①这种做法表现了丁肇中作为科学家的一种严谨的研究精神;②丁肇中 的研究另辟蹊径,所以对新的发现要慎重对待;③丁肇中的研究曾经遭受过学术 界的议论和同行的指责,所以更要谨慎从事。 观点二:丁肇中的同事坚持要尽快地发表他们的实验结果,表现了一种更为现实的态 度。①既然新粒子的研究已经获得成果,就应该尽快地发布出来;②掌握一 种科学发现的发明权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实在在的事情,是辛勤研究的回报; ③在科学研究中新的发现层出不穷,一旦成功就应该发布,伯顿·里希特博士 领导的研究组同时也发现了性能相同的新粒子这一事实也说明应该尽快发 表。 (观点明确,给 2 分;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给 6 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3.B(A、“咫尺天涯”:比喻距离虽近,却像是远在天边一样,形容难以相见或隔膜很深。 B、“枕戈待旦”:形容时刻准备着战斗。用在此句中恰当。C、“姑妄言之”:意思是 姑且随便说说,不一定有什么道理。表示不一定正确,仅供参考。常用指自己发言 前的自谦。D、“似是而非”: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指事物似真而实假,或 似正确而实错误。本句的意思是像是对的又像是错的。) 14.A(B.关联词语不当,改为“而中国……却被忽略了”;C. 句式杂糅 应为“在家乐福超市 买的牙膏,牙膏盒上的外贴标签……”;D.“改善”和“质量”不搭配) 15.B(③句是总述,并和横线前面的句子表述重点一致;②和④构成转折关系,重点在中 国春节文化;⑥①⑤是对中国春节文化的解读) 16. (5 分)①印度的路这么差 ②为什么不修路却要建庙 ③庙是通向神灵的,很重要 ④印 度不是不能发展了吗 ⑤美国能存在 7000 年吗 (每句 1 分。句子符合上下文语境即可。) 17.(6 分) (逻辑关系与示例一致,即针对话题所描述的情景,因位置、情境、对象等方面的变化 而呈现出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给 3 分,语句通顺,富于哲理性,给 3 分) 六、写作(60 分) 18. 参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