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年级质量检测 语文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45分)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循着生命实体的第一生存需求追溯,会发现,这个崇尚“以食为天”的国度,华宗汉祖 自懂得刀耕火种后,便改变了茹毛饮血的原始陋习,转而在火中取栗和汤中取食。由于火焰 与热汤的高温不允许沿用伸手抓捏的习惯,于是便寻找手指的替代物一一—一支箭、一柄矛或 一根树枝。显然,单支的筷子只具有扎和挑的功能,远不及两根手指拿捏之便捷。先民们质 朴的头脑懂得,灵巧的手可借两根树枝而延伸,更何况先民们的狩猎和劳动的已将手指锻炼 得运用自如,将两根小树枝捏在手中,竭尽插扎穿挑夹、捞扒拌搅拉之能事,还可供递喂拨、 煎卷烤,十八般食艺可得心应手。至此,可推断,华汉先民的第一种创造发明得以诞生。 之所以称之为发明创造,是由于筷子完全符合当今发明创造的定律—一新颖性、创造性 实用性,而且还具有取之有竭的原材料。因此,又可以进而断言,祖先在发明创造了弓箭、 长矛和某些农具外,最初的第一件民间日用品发明非筷子莫属。随着筷子的普及和大量使用, 制作筷子的材料渐次演变,由树枝而木条、竹条、骨条和牙条,其形制和长度也逐渐形成定 规。其长度缘于原始部落围着食器聚餐的习俗,其时,筷子必须具有一定的长度方能夹取食 物。而这长度又必得便捷于手腕在食器与嘴之间作半径活动,手臂的运动半径亦受制于腕骨 到肘骨这两个支点的牵制,于是小臂的长度大体成为了筷子的长度标准。筷子的诞生,不但 确定了围食的习俗,而且依据筷子加手臂的长度作为半径,确定了用以聚餐的方桌与圆桌的 直径与宽度,确定了餐桌周边长度与食客人数的惯例。最终还使得筷子成为原始尺寸的长度 单位,一市尺约等于小臂加拳头的长度,最初的筷子也大体如此。只是由于木竹筷子容易弯 曲,加上民居与食器的发展,使人们逐渐从野外移至室内,食桌、食器、筷子渐渐短小精致 至于筷子的形制取上方下圆,大概同先民崇尚“天地方圆”说相关。 有趣的是,氏族部落之间的许多理念和原始等级,也由筷子反映出来,依牙、骨、竹木 品质与制作难度,按筷子长短、粗细、优劣与刻意制作的不同纹饰,显示了执筷人的等级尊 卑与长幼身份。为了适应传统礼仪的各种需求,筷子又演化为礼品、供品、祭品。当祭祀神 灵供三牲五谷时,人们把筷子插入供品。为了确定祭拜的时辰,有人点燃竖着的木竹筷子以 作计时之用。继而又发现某种木料所制筷子燃点后会发出香味,或形成幽幽冥冥的火光,更 增添了祭典的神秘感。故而有了最初的焚香与火烛,直到后人懂得在筷子上粘裹香料和石蜡 才有了蜡烛与燃香,但其载体还是根筷子 正是非同小可的一双筷子,强化了手指延伸与拿捏夹取的概念,派生出火钳剪刀等物器。 又由筷子纵横交叉的排列法,由小及大由短及长,使得洞穴鸟巢中生息的祖先颖悟了柱梁檩 栏和樊篱牢笼的构成与功能,鲁班的祖师便用筷子演示了中国古代第一具建筑模型。至于垒 屋造房,无论是哥特式罗马式无非是石头的堆彻,确乎少了这份筷子的灵性和韵味。直至经 历了几千年文明发展历程的欧美宾朋,但凡要享用中国烹调之妙,无一不从筷子学起。由此 而联想到同步进化的西方民族,同样凭着一双手,拿捏的却是刀叉,不同的取食进餐法则绵 延成不同样式的文化与理念。而与看上去“动刀动枪”的西方餐具相比,成双成对的筷子又 多了一份“和为贵”的意蕴。 1.下面关于筷子诞生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懂得刀耕火种而改变茹毛饮血陋习的过程中,先民需要在火中和汤中取食,使用辅助工具 势在必行 B.对弓箭、长矛和某些农具的使用,启发了先民们的思维,为了用以代替手指,筷子的出现 成为可能。 C.先民们懂得辅助工具一支不如两支用起来方便快捷,而且狩猎和劳动已将他们的手指锻 炼的灵活自如。 D.使用一双筷子,不仅可以插扎穿挑夹、捞扒拌搅拉,还可以递喂拨、煎卷烤,使用起来便 得心应手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013 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年级质量检测(一) 语 文 第 I 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45 分)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循着生命实体的第一生存需求追溯,会发现,这个崇尚“以食为天”的国度,华宗汉祖 自懂得刀耕火种后,便改变了茹毛饮血的原始陋习,转而在火中取栗和汤中取食。由于火焰 与热汤的高温不允许沿用伸手抓捏的习惯,于是便寻找手指的替代物——一支箭、一柄矛或 一根树枝。显然,单支的筷子只具有扎和挑的功能,远不及两根手指拿捏之便捷。先民们质 朴的头脑懂得,灵巧的手可借两根树枝而延伸,更何况先民们的狩猎和劳动的已将手指锻炼 得运用自如,将两根小树枝捏在手中,竭尽插扎穿挑夹、捞扒拌搅拉之能事,还可供递喂拨、 煎卷烤,十八般食艺可得心应手。至此,可推断,华汉先民的第一种创造发明得以诞生。 之所以称之为发明创造,是由于筷子完全符合当今发明创造的定律——新颖性、创造性、 实用性,而且还具有取之有竭的原材料。因此,又可以进而断言,祖先在发明创造了弓箭、 长矛和某些农具外,最初的第一件民间日用品发明非筷子莫属。随着筷子的普及和大量使用, 制作筷子的材料渐次演变,由树枝而木条、竹条、骨条和牙条,其形制和长度也逐渐形成定 规。其长度缘于原始部落围着食器聚餐的习俗,其时,筷子必须具有一定的长度方能夹取食 物。而这长度又必得便捷于手腕在食器与嘴之间作半径活动,手臂的运动半径亦受制于腕骨 到肘骨这两个支点的牵制,于是小臂的长度大体成为了筷子的长度标准。筷子的诞生,不但 确定了围食的习俗,而且依据筷子加手臂的长度作为半径,确定了用以聚餐的方桌与圆桌的 直径与宽度,确定了餐桌周边长度与食客人数的惯例。最终还使得筷子成为原始尺寸的长度 单位,一市尺约等于小臂加拳头的长度,最初的筷子也大体如此。只是由于木竹筷子容易弯 曲,加上民居与食器的发展,使人们逐渐从野外移至室内,食桌、食器、筷子渐渐短小精致。 至于筷子的形制取上方下圆,大概同先民崇尚“天地方圆”说相关。 有趣的是,氏族部落之间的许多理念和原始等级,也由筷子反映出来,依牙、骨、竹木 品质与制作难度,按筷子长短、粗细、优劣与刻意制作的不同纹饰,显示了执筷人的等级尊 卑与长幼身份。为了适应传统礼仪的各种需求,筷子又演化为礼品、供品、祭品。当祭祀神 灵供三牲五谷时,人们把筷子插入供品。为了确定祭拜的时辰,有人点燃竖着的木竹筷子以 作计时之用。继而又发现某种木料所制筷子燃点后会发出香味,或形成幽幽冥冥的火光,更 增添了祭典的神秘感。故而有了最初的焚香与火烛,直到后人懂得在筷子上粘裹香料和石蜡, 才有了蜡烛与燃香,但其载体还是根筷子。 正是非同小可的一双筷子,强化了手指延伸与拿捏夹取的概念,派生出火钳剪刀等物器。 又由筷子纵横交叉的排列法,由小及大由短及长,使得洞穴鸟巢中生息的祖先颖悟了柱梁檩 栏和樊篱牢笼的构成与功能,鲁班的祖师便用筷子演示了中国古代第一具建筑模型。至于垒 屋造房,无论是哥特式罗马式无非是石头的堆彻,确乎少了这份筷子的灵性和韵味。直至经 历了几千年文明发展历程的欧美宾朋,但凡要享用中国烹调之妙,无一不从筷子学起。由此 而联想到同步进化的西方民族,同样凭着一双手,拿捏的却是刀叉,不同的取食进餐法则绵 延成不同样式的文化与理念。而与看上去“动刀动枪”的西方餐具相比,成双成对的筷子又 多了一份“和为贵”的意蕴。 1.下面关于筷子诞生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懂得刀耕火种而改变茹毛饮血陋习的过程中,先民需要在火中和汤中取食,使用辅助工具 势在必行。 B.对弓箭、长矛和某些农具的使用,启发了先民们的思维,为了用以代替手指,筷子的出现 成为可能。 C.先民们懂得辅助工具一支不如两支用起来方便快捷,而且狩猎和劳动 已将他们的手指锻 炼的灵活自如。 D.使用一双筷子,不仅可以插扎穿挑夹、捞扒拌搅拉,还可以递喂拨、煎卷烤,使用起来便 得心应手。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筷子之所以被称为我国民间日用品的发明创造,是因为它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 而且可供使用的原材料丰富。 B.聚餐所用筷子的长度,不但取决于聚餐用的方桌或圆桌的宽度、直径、周长,而且还要考 虑聚餐空间与食客人数的惯例。 C.民居与食器的发展使聚餐地点渐从野外移至室内,再加上木竹筷容易弯曲变形,食桌、食 器、筷子渐渐变得短小精致。 D.在使用筷子的过程中,先民们关于手指延伸和拿捏夹取的概念得到强化,于是有了新的发 明创造,比如火钳剪刀等物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筷子的长短、材质、形制等与民族文化有一定联系,比如筷子上方下圆,大概同先民崇尚 的天圆地方说相关;纹饰、材质可以反映执筷人的等级尊卑。 B.先民们在祭祀神灵时,最初把筷子竖直插入贡品,是为了点燃,以便掌握祭祀的时辰,也 为了增添神秘感,由此又引发了燃香、蜡烛等日用品的出现。 C.西方人来到中国,要享用中国烹调之妙,必须使用筷子,因为筷子是中国人进餐的特有工 具,与中国的食品、食器相配,已成为饮食不可分割的部分。 D.中西方比较,哥特式、罗马式石头堆砌的建筑,确乎少了我国柱梁檩栏式建筑的灵性和韵 味;刀叉等餐具和筷子相比,缺乏一份“和为贵”的意蕴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还可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宪,字维纲,东平人。弘治三年进士。历知阜平、滑二县。正德初,擢大理寺丞。迁 右佥都御史。清理甘肃屯田。进右副都御史,巡抚辽东。以应州御寇功,荫锦衣。迁户部右 侍郎,改抚陕西。入为兵部右侍郎。近畿盗起,偕太监张忠、都督朱泰捕之。武宗南征,命 率户、兵、工三部郎各一人督理军储。驾旋,以中旨代王琼为兵部尚书 世宗即位,为给事中史道劾罢。嘉靖四年,廷推邓璋及宪为三边总制,言官持不可,帝 竟用宪。部将王宰、史经连败寇,玺书褒谕。吉囊数万骑渡河从石臼墩深入,宪督总兵官郑 即、杭雄、赵瑛等分据要害击之,都指挥卜云断其归路。寇至青羊岭,大败去。五日四捷, 斩首三百余级,获马驼器仗无算。帝大喜,加宪太子太保。中官织花绒于陕,宪请罢之。又 因九庙成,请释还议礼得罪者,颇为士大夫所称。张璁、桂萼欲用王琼为总制,乃改宪南京 兵部尚书。已,入为左都御史。朔州告急,廷推宪总督宣、大。宪不肯行,曰:“我甫入中 台,何见驱亟也?”给事中夏言、赵廷瑞劾宪托疾避难,复罢归 未几,帝追念宪,召为兵部尚书。小王子入寇,条上平戎及诸边防御事宜。又请立京营 分伍操练法,诸将不得藉内府供事,规避营操。帝皆嘉纳。旧制,军功论叙,有生擒、斩首、 当先、殿后、奇功、头功诸等,其后滥冒日多。宪定军功袭替格,自永乐至正德,酌其轻重 大小之差,胪析以上。诏著之《会典》为成式。寻兼督团营。西番诸国来贡,称王号者百余 人。宪与礼臣夏言等请如成化、弘治间例,答敕止国王一人,仍限贡期、人数。议乃定 大同兵变,宪初言首乱当诛,余宜散遣。而大学士张孚敬与总督刘源清力主用兵,宪乃 不敢坚前议。源清攻城不能下,北寇又内侵,请别遣大臣御北寇,己得专攻城。宪亦议从其 奏,论者多尤宪。会帝悟大同重镇,不宜破坏,乃寝其事,乱亦旋定。源淸竟得罪去。居数 年,宪引年归,卒。赠少保,谥康毅 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帝竞用宪 竟:竟然 B.廷推宪总督宣、大 推:举荐 C.诸将不得藉内府供事藉:凭借 D.论者多尤宪 尤:责备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宪军事才能突出的一组是 ①以应州御寇功,荫锦衣 ②斩首三百余级,获马驼器仗无算 ③请释还议礼得罪者,颇为士大夫所称 ④请立京营分伍操练法 ⑤条上平戎及诸边防御事宜
A.筷子之所以被称为我国民间日用品的发明创造,是因为它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 而且可供使用的原材料丰富。 B.聚餐所用筷子的长度,不但取决于聚餐用的方桌或圆桌的宽度、直径、周长,而且还要考 虑聚餐空间与食客人数的惯例。 C.民居与食器的发展使聚餐地点渐从野外移至室内,再加上木竹筷容易弯曲变形,食桌、食 器、筷子渐渐变得短小精致。 D.在使用筷子的过程中,先民们关于手指延伸和拿捏夹取的概念得到强化,于是有了新的发 明创造,比如火钳剪刀等物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筷子的长短、材质、形制等与民族文化有一定联系,比如筷子上方下圆,大概同先民崇尚 的天圆地方说相关;纹饰、材质可以反映执筷人的等级尊卑。 B.先民们在祭祀神灵时,最初把筷子竖直插入贡品,是为了点燃,以便掌握祭祀的时辰,也 为了增添神秘感,由此又引发了燃香、蜡烛等日用品的出现。 C.西方人来到中国,要享用中国烹调之妙,必须使用筷子,因为筷子是中国人进餐的特有工 具,与中国的食品、食器相配,已成为饮食不可分割的部分。 D.中西方比较,哥特式、罗马式石头堆砌的建筑,确乎少了我国柱梁檩栏式建筑的灵性和韵 味;刀叉等餐具和筷子相比,缺乏一份“和为贵”的意蕴。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还可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王宪,字维纲,东平人。弘治三年进士。历知阜平、滑二县。正德初,擢大理寺丞。迁 右佥都御史。清理甘肃屯田。进右副都御史,巡抚辽东。以应州御寇功,荫锦衣。迁户部右 侍郎,改抚陕西。入为兵部右侍郎。近畿盗起,偕太监张忠、都督朱泰捕之。武宗南征,命 率户、兵、工三部郎各一人督理军储。驾旋,以中旨代王琼为兵部尚书。 世宗即位,为给事中史道劾罢。嘉靖四年,廷推邓璋及宪为三边总制,言官持不可,帝 竟用宪。部将王宰、史经连败寇,玺书褒谕。吉囊数万骑渡河从石臼墩深入,宪督总兵官郑 卿、杭雄、赵瑛等分据要害击之,都指挥卜云断其归路。寇至青羊岭,大败去。五日四捷, 斩首三百余级,获马驼器仗无算。帝大喜,加宪太子太保。中官织花绒于陕,宪请罢之。又 因九庙成,请释还议礼得罪者,颇为士大夫所称。张璁、桂萼欲用王琼为总制,乃改宪南京 兵部尚书。已,入为左都御史。朔州告急,廷推宪总督宣、大。宪不肯行,曰:“我甫入中 台,何见驱亟也?”给事中夏言、赵廷瑞劾宪托疾避难,复罢归。 未几,帝追念宪,召为兵部尚书。小王子入寇,条上平戎及诸边防御事宜。又请立京营 分伍操练法,诸将不得藉内府供事,规避营操。帝皆嘉纳。旧制,军功论叙,有生擒、斩首、 当先、殿后、奇功、头功诸等,其后滥冒日多。宪定军功袭替格,自永乐至正德,酌其轻重 大小之差,胪析以上。诏著之《会典》为成式。寻兼督团营。西番诸国来贡,称王号者百余 人。宪与礼臣夏言等请如成化、弘治间例,答敕止国王一人,仍限贡期、人数。议乃定。 大同兵变,宪初言首乱当诛,余宜散遣。而大学士张孚敬与总督刘源清力主用兵,宪乃 不敢坚前议。源清攻城不能下,北寇又内侵,请别遣大臣御北寇,己得专攻城。宪亦议从其 奏,论者多尤宪。会帝悟大同重镇,不宜破坏,乃寝其事,乱亦旋定。源清竟得罪去。居数 年,宪引年归,卒。赠少保,谥康毅。 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帝竟用宪 竟:竟然 B.廷推宪总督宣、大 推:举荐 C.诸将不得藉内府供事 藉:凭借 D.论者多尤宪 尤:责备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宪军事才能突出的一组是 ①以应州御寇功,荫锦衣 ②斩首三百余级,获马驼器仗无算 ③请释还议礼得罪者,颇为士大夫所称 ④请立京营分伍操练法 ⑤条上平戎及诸边防御事宜
⑥宪亦议从其奏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宪多次受到皇帝褒奖。随武宗南征,回来后升兵部尚书:大败吉囊的军队后被武宗封太 子少保;再任兵部尚书,建议多被采纳,受到嘉许。 B.王宪也屡受贬斥、仕途不顺。第一次做兵部尚书,因言官的弹劾被罢免回乡;任左都御史 时,夏言、赵廷瑞弹劾他托疾避难,王宪又被罢免 C.王宪在任上做出了许多功绩。人右佥都御史时清理甘肃屯田:偕同张忠、朱泰在近畿抓捕 盗贼;与夏言等确定针对西番的外交礼数,被采纳。 D.王宪也有不足之处。朔州告急,朝廷需要他时,他推托;大同发生兵变,当大学士张孚敬 与总督刘源清极力主张用兵时,王宪不敢坚持己见。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宪不肯行,曰:“我甫入中台,何见驱亟也?” (2)会帝悟大同重镇,不宜破坏,乃寝其事,乱亦旋定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眼儿媚·玉京曾忆昔繁华赵佶 玉京曾忆昔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 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 注:赵佶:宋徽宗,北宋亡,被金人掳往北方。玉京:与后文的“花都”都指北宋首都汴梁 梅花:笛子曲《梅花落》的省称 8.本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6分) 9.试分析本词中对比手法的运用。(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屈原《离骚》)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杜牧《阿房宫赋》)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范仲淹 《岳阳楼记》) 乙选考题(25分) 请考生在11、12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右侧方框 涂黑。按所涂题号进行评分:多涂、多答,按所涂的首题进行评分:不涂,按本选考题的首 题进行评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八点档吴念真(台湾) 直到他医学院毕业、当完兵,然后进入着名的教学医院当第一年住院医师,并且把第 个月薪水拿给她之前,他从没看过母亲的笑容。 他记得那天母亲很认真地看着薪水袋,好久好久之后才自言自语地说:“人家说我这麽 拖磨,总有一日会出头天……,他们都不知道,最悲哀的是你,我是在等你出头天。” 他没父亲,没兄弟姊妹,跟妈妈同姓,身分证父亲那一栏之前始终写着“不详”,后来 才改成空白。从小到大他从不曾像电影或电视里演的那样,在某个年纪时会问母亲:“我为 什麽没爸爸?” 他说不懂事的时候不知道要问,到懂事的时候则根本不敢问。 小学的时候,母亲每天得帮三户人家洗衣兼打扫,至于下午的时间,他记得母亲曾经卖 过臭豆腐、炸棵、蚵仔面线等,而且放学时刻就会把摊子推到学校附近来卖给学生,所以 下课他就必须赶过去帮忙,生意高峰过后他就在摊子旁边写功课,直到卖完为止,没卖完的 母子俩当晚餐自己吃。 每当几个特定的孩子走过摊子前面,母亲总会小声问他:“你考试有没有赢他?”无论 他的答案是有或没有,母亲接下来的话永远是:“人家他们的爸爸不是有钱就是在做官,你
⑥宪亦议从其奏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宪多次受到皇帝褒奖。随武宗南征,回来后升兵部尚书;大败吉囊的军队后被武宗封太 子少保;再任兵部尚书,建议多被采纳,受到嘉许。 B.王宪也屡受贬斥、仕途不顺。第一次做兵部尚书,因言官的弹劾被罢免回乡;任左都御史 时,夏言、赵廷瑞弹劾他托疾避难,王宪又被罢免。 C.王宪在任上做出了许多功绩。人右佥都御史时清理甘肃屯田;偕同张忠、朱泰在近畿抓捕 盗贼;与夏言等确定针对西番的外交礼数,被采纳。 D.王宪也有不足之处。朔州告急,朝廷需要他时,他推托;大同发生兵变,当大学士张孚敬 与总督刘源清极力主张用兵时,王宪不敢坚持己见。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宪不肯行,曰:“我甫入中台,何见驱亟也?” (2)会帝悟大同重镇,不宜破坏,乃寝其事,乱亦旋定。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9 题。 眼儿媚·玉京曾忆昔繁华 赵佶 玉京曾忆昔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 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 注:赵佶:宋徽宗,北宋亡,被金人掳往北方。玉京:与后文的“花都”都指北宋首都汴梁。 梅花:笛子曲《梅花落》的省称。 8.本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6 分) 9.试分析本词中对比手法的运用。(5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 ?(屈原《离骚》)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 ?(杜牧《阿房宫赋》) (3) ,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范仲淹 《岳阳楼记》) 乙 选考题(25 分) 请考生在 11、12 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右侧方框 涂黑。按所涂题号进行评分;多涂、多答,按所涂的首题进行评分;不涂,按本选考题的首 题进行评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八点档 吴念真(台湾) 直到他医学院毕业、当完兵,然后进入着名的教学医院当第一年住院医师,并且把第一 个月薪水拿给她之前,他从没看过母亲的笑容。 他记得那天母亲很认真地看着薪水袋,好久好久之后才自言自语地说:“人家说我这麽 拖磨,总有一日会出头天……,他们都不知道,最悲哀的是你,我是在等你出头天。” 他没父亲,没兄弟姊妹,跟妈妈同姓,身分证父亲那一栏之前始终写着“不详”,后来 才改成空白。从小到大他从不曾像电影或电视里演的那样,在某个年纪时会问母亲:“我为 什麽没爸爸?” 他说不懂事的时候不知道要问,到懂事的时候则根本不敢问。 小学的时候,母亲每天得帮三户人家洗衣兼打扫,至于下午的时间,他记得母亲曾经卖 过臭豆腐、炸粿、蚵仔面线等,而且放学时刻就会把摊子推到学校附近来卖给学生,所以一 下课他就必须赶过去帮忙,生意高峰过后他就在摊子旁边写功课,直到卖完为止,没卖完的 母子俩当晚餐自己吃。 每当几个特定的孩子走过摊子前面,母亲总会小声问他:“你考试有没有赢他?”无论 他的答案是有或没有,母亲接下来的话永远是:“人家他们的爸爸不是有钱就是在做官,你
爸爸是死在路边被狗拖,如果你连读书都赢不了人,那你以后就准备去帮他们做奴才倒尿 桶 后来洗衣机方便了,摆摊子也常被警察抓,母亲只好转业,去一家当时开始流行的地下 酒家当内将,那时候他已经念高中。 他的便当和晚餐换成母亲从酒家带回来的剩菜,比起小学时代不仅花样多,而且豪华又 丰盛,蹄筋、龙虾、鲍鱼、鱼翅不稀奇,他说:“甚至还经常吃到里头附送的牙签、酒瓶盖 和烟头 考上第一志愿医科的那一年春节,母亲终于带他回中部的老家“返外家”,听到母亲以 那种故作卑微的语气跟几个脸上没什么表情的阿姨和低头抽闷烟的舅舅们说:“没想到这个 从小被我用馊水养大的孩子也会考到医生!” 没想到母亲闭着眼睛装睡,很久很久之后才说:“免问啦,看电视就知道啦,我的故事…… 连续剧常常在扮 几年后他的小阿姨心脏开刀,成了他的病人,查房的时候偷偷问她母亲的遭遇,没想到 阿姨也同样说:“现在想想 很像八点档的连续剧。” 他说自己想像过无数次,原本以为会曲折离奇、悲情万分的故事,经阿姨一讲果然老套 又无趣:母亲小学毕业后先在家乡的裁缝店当学徒,之后也没跟家里讲,自己偷跑到台北 介绍所帮她找到一个带小孩的工作,谁知道没多久却被这家人的大儿子侮辱了,人家是当官 的人,给钱了事可以谈,其他打死不认帐,外公和舅舅们无力对外,只会骂母亲贱,母亲从 此一去不回,带着小孩自力更生。 就这样 “不过,结局还不错。”他说。 两三年前一个夜晚,他被紧急叫进开刀房,救回一个知名官员的命,忙了一整夜,第二 天他还主持记者会,跟媒体讲病况 当他累歪歪地回到家,听见母亲在房里叫他。他走过去,却发现门锁着,他敲敲门隔了 好久之后他才听见母亲说:“我没事,免烦恼…我是说……我前辈子一定欠那个xxx非常 多……让他侮辱没关系,还要这么辛苦替他养儿子,来……来……救他那条狗命!”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结构艺术极为高超,开头部分采用倒序的方式,仅凭借“他”最终“出头天”就形成 了悬念,引发了读者的阅读欲望。 B.在他小时候,母亲询问他考试成绩时说的话,可以看出年轻时的遭遇是她一生永远的伤痛 她内心充满对有钱人的仇恨 C.他念高中时常吃母亲从饭店带回来的剩菜,剩菜中“附送的”东西这一细节描写,表现出 作者对有钱人为富不仁的批评。 D.在他考上医科后母亲第一次带他回老家这一段叙述中,“终于”和“故作卑微”两个词语 流露出母亲压抑多年后的骄傲 E.小说以“八点档”为题,是因为“母亲”的故事在小说中人物看来,与晚上八点钟的连续 剧故事十分相似,平淡而老套。 (2)小说中有一些文字暗示了“他”的出身与平常人不同,请从文本中找出相关内容。(6 分) (3)小说中母亲的形象有哪些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的最后两段,有人认为可以删掉,有人认为应该保留,你赞同哪种看法?谈谈你 的观点和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骆家辉:一英里梦想 提到61岁的骆家辉,总有两个离不开的话题,一是他的华裔血统,二则是“美国梦”。 “100年前,我的祖父乘蒸汽船到了美国华盛顿州。他在一个白人家庭当佣人,这户人 家距离州长官邸不到一英里路程。我们家族用了一个世纪,才从那幢当佣人的房子搬到了州 长的房子里。”“我的父亲骆荣硕在二战爆发前加入美国陆军,战后回到西雅图,开了个小杂 货铺,在美国扎下根来。”这是骆氏家族的转折点,也是他整个人生的开端
爸爸是死在路边被狗拖,如果你连读书都赢不了人,那你以后就准备去帮他们做奴才倒尿 桶!” 后来洗衣机方便了,摆摊子也常被警察抓,母亲只好转业,去一家当时开始流行的地下 酒家当内将,那时候他已经念高中。 他的便当和晚餐换成母亲从酒家带回来的剩菜,比起小学时代不仅花样多,而且豪华又 丰盛,蹄筋、龙虾、鲍鱼、鱼翅不稀奇,他说:“甚至还经常吃到里头附送的牙签、酒瓶盖 和烟头。” 考上第一志愿医科的那一年春节,母亲终于带他回中部的老家“返外家”,听到母亲以 那种故作卑微的语气跟几个脸上没什么表情的阿姨和低头抽闷烟的舅舅们说:“没想到这个 从小被我用馊水养大的孩子也会考到医生!” 回来的火车上,他终于鼓起勇气问母亲:“你少年的故事到底是怎样?” 没想到母亲闭着眼睛装睡,很久很久之后才说:“免问啦,看电视就知道啦,我的故事…… 连续剧常常在扮。” 几年后他的小阿姨心脏开刀,成了他的病人,查房的时候偷偷问她母亲的遭遇,没想到 阿姨也同样说:“现在想想……,很像八点档的连续剧。” 他说自己想像过无数次,原本以为会曲折离奇、悲情万分的故事,经阿姨一讲果然老套 又无趣:母亲小学毕业后先在家乡的裁缝店当学徒,之后也没跟家里讲,自己偷跑到台北, 介绍所帮她找到一个带小孩的工作,谁知道没多久却被这家人的大儿子侮辱了,人家是当官 的人,给钱了事可以谈,其他打死不认帐,外公和舅舅们无力对外,只会骂母亲贱,母亲从 此一去不回,带着小孩自力更生。 就这样。 “不过,结局还不错。”他说。 两三年前一个夜晚,他被紧急叫进开刀房,救回一个知名官员的命,忙了一整夜,第二 天他还主持记者会,跟媒体讲病况。 当他累歪歪地回到家,听见母亲在房里叫他。他走过去,却发现门锁着,他敲敲门隔了 好久之后他才听见母亲说:“我没事,免烦恼……我是说……我前辈子一定欠那个 xxx 非常 多……让他侮辱没关系,还要这么辛苦替他养儿子,来……来……救他那条狗命!”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小说结构艺术极为高超,开头部分采用倒序的方式,仅凭借“他”最终“出头天”就形成 了悬念,引发了读者的阅读欲望。 B.在他小时候,母亲询问他考试成绩时说的话,可以看出年轻时的遭遇是她一生永远的伤痛, 她内心充满对有钱人的仇恨。 C.他念高中时常吃母亲从饭店带回来的剩菜,剩菜中“附送的”东西这一细节描写,表现出 作者对有钱人为富不仁的批评。 D.在他考上医科后母亲第一次带他回老家这一段叙述中,“终于”和“故作卑微”两个词语 流露出母亲压抑多年后的骄傲。 E.小说以“八点档”为题,是因为“母亲”的故事在小说中人物看来,与晚上八点钟的连续 剧故事十分相似,平淡而老套。 (2)小说中有一些文字暗示了“他”的出身与平常人不同,请从文本中找出相关内容。(6 分) (3)小说中母亲的形象有哪些特征?请简要分析。(6 分) (4)小说的最后两段,有人认为可以删掉,有人认为应该保留,你赞同哪种看法?谈谈你 的观点和理由。(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骆家辉:一英里梦想 提到 61 岁的骆家辉,总有两个离不开的话题,一是他的华裔血统,二则是“美国梦”。 “100 年前,我的祖父乘蒸汽船到了美国华盛顿州。他在一个白人家庭当佣人,这户人 家距离州长官邸不到一英里路程。我们家族用了一个世纪,才从那幢当佣人的房子搬到了州 长的房子里。”“我的父亲骆荣硕在二战爆发前加入美国陆军,战后回到西雅图,开了个小杂 货铺,在美国扎下根来。”这是骆氏家族的转折点,也是他整个人生的开端
骆家辉1950年出生于西雅图,上幼儿园前,骆家辉还不会讲英语,因为家里人只说台 山话:在幼儿园时,他还因为不爱吃美式早餐而被教员打了手板。现在,他喜欢喝星巴克的 摩卡咖啡,有时还亲手调制,并用流利的美式英语与记者畅谈咖啡文化 1968年,骆家辉考上耶鲁大学。几年后,又取得了波士顿大学法学学位。因为出色的法学 教育背景,骆家辉受聘在华盛顿州金县的检察院办公室工作。1982年,成功竞任华盛顿州 议会众议员。1996年更是以58%的优势选票当选华盛顿州州长,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亚裔 州长一一而该州只有约5%的亚裔人口。这也是骆家辉第一次完成他的家族百年来的“一英 里梦想”。“骆家辉就是美国梦的主角。”在1997年的国情咨文中,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如此评 价骆家辉的当选。时隔12年,这一评价被另一位民主党总统奥巴马重新复述了一遍。“骆家 辉懂得‘美国梦',他令‘美国梦’鲜活起来。”2009年,已离任州长近6年的骆家辉正式 宣告复出,就任奥巴马政府的商务部部长 “我的成功,大概要归功于我的家庭教育。”骆家辉在接受采访时提及,“我们家庭的基 本理念就是重视教育。作为第二代移民,我的父母从祖父那里看到了文化的重要性,也体会 到华人在美国创业的艰辛,他们对教育的重视影响了我。我对自己的华裔身份非常自豪。 在华盛顿州长任上一年多后,骆家辉才和祖先的家乡第一次发生了联系。1997年10月, 骆家辉以私人身份开始了自己的寻根之旅,借道香港回台山祭祖。对新任州长的骆家辉来说, 这多少有点“衣锦还乡”的感觉。他和夫人先乘车来到了水步镇,再按照台山的习俗,下车 扛着大烧猪,点了香烛拜祭祖先。对骆家辉来说,返乡祭祖,也是他个人政治生涯的另一个 开端。从这一年开始,骆家辉开始为中国高层所熟知。他在北京受到了江泽民的接见。在骆 家辉访华之前,中美关系正处在由低谷趋向缓和的敏感期,他的寻根之旅,也因此被媒体评 论为“中美关系融冰的一次试探”。《香港商报》则报道说,在过去的两年中,中国高官几乎 每次访美时,都会与骆家辉见面。也许,这种源于血统的关系,使得骆家辉成为中美两国关 系特殊的“润滑剂”。 骆家辉言谈温和,态度理性,尤其注重家庭生活,完全符合传统的在美华人形象。但一 旦涉及国家利益和价值观的问题,他的言谈就会变得格外谨慎。骆家辉说过:“我以我的中 国血统而自豪,我以我的祖先而自豪,我以华裔为美国的贡献而自豪,但我是百分之百的美 国人。”骆家辉曾感慨地回顾了自己年少时如何想做“标准的美国人”而挣脱中华文化影响 的心路历程。整个青少年时代,他既要面对教师要求的“美国化”,又要面对父母的“努力 往同拉”——有的时候,骆家辉希望自己的午饭能像美国同学一样带烤苹果派,而不是米饭。 他挣扎得非常痛苦,甚至为此和父母关系紧张。成年以后,他才开始在热爱美国的同时,深 深认同自己的华裔身份。他意识到,亚洲移民因为人种原因,很难像大部分欧洲移民那样被 完全同化,华人实际上永远摆脱不了“美国人”前面的“华裔”二字 尽心尽力维护和争取美国利益的言谈和行动,相信会一直伴随着骆家辉的外交生涯。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从骆家辉的祖父起,他的家庭就扎根美国,三代的努力为他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他的成长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B.和奥巴马的成功之路类似,骆家辉从政的成就也得益于他的少数族裔身份,因而他能在亚 裔人口仅占5%的华盛顿州当选州长 C.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使骆家辉回中国寻根,如同很多成功人士的“衣锦还乡”,完全按照 家乡的习俗祭祖的行为赢得了华人的赞誉 D.华裔血统使骆家辉在中美交流活动中具备了特殊的优势,可能是这种优势让他在中美关系 的敏感时期起到了改善两国关系的作用。 E.本文记述了骆家辉的成长过程,着重表现了他同时受中美两国文化影响的特点,在世界逐 渐走向一体化的今天,他的经历值得关注 (2)请根据传记内容,简析标题“一英里梦想”的含意。(6分) (3)骆家辉说“我以我的祖先而自豪,我以华裔为美国的贡献而自豪,但我是百分之百的 美国人”。骆家辉为祖先自豪的原因是什么?骆家辉为美国做出了哪些贡献?为什么他自认 为是百分之百的美国人?(6分) (4)从幼年到成年,骆家辉对中美文化的态度,走过了怎样的历程?这些对你有怎样的启 示?请结合文本分析。(8分)
骆家辉 1950 年出生于西雅图,上幼儿园前,骆家辉还不会讲英语,因为家里人只说台 山话;在幼儿园时,他还因为不爱吃美式早餐而被教员打了手板。现在,他喜欢喝星巴克的 摩卡咖啡,有时还亲手调制,并用流利的美式英语与记者畅谈咖啡文化。 1968 年,骆家辉考上耶鲁大学。几年后,又取得了波士顿大学法学学位。因为出色的法学 教育背景,骆家辉受聘在华盛顿州金县的检察院办公室工作。1982 年,成功竞任华盛顿州 议会众议员。1996 年更是以 58%的优势选票当选华盛顿州州长,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亚裔 州长——而该州只有约 5%的亚裔人口。这也是骆家辉第一次完成他的家族百年来的“一英 里梦想”。“骆家辉就是美国梦的主角。”在 1997 年的国情咨文中,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如此评 价骆家辉的当选。时隔 12 年,这一评价被另一位民主党总统奥巴马重新复述了一遍。“骆家 辉懂得‘美国梦’,他令‘美国梦’鲜活起来。”2009 年,已离任州长近 6 年的骆家辉正式 宣告复出,就任奥巴马政府的商务部部长。 “我的成功,大概要归功于我的家庭教育。”骆家辉在接受采访时提及,“我们家庭的基 本理念就是重视教育。作为第二代移民,我的父母从祖父那里看到了文化的重要性,也体会 到华人在美国创业的艰辛,他们对教育的重视影响了我。我对自己的华裔身份非常自豪。” 在华盛顿州长任上一年多后,骆家辉才和祖先的家乡第一次发生了联系。1997 年 10 月, 骆家辉以私人身份开始了自己的寻根之旅,借道香港回台山祭祖。对新任州长的骆家辉来说, 这多少有点“衣锦还乡”的感觉。他和夫人先乘车来到了水步镇,再按照台山的习俗,下车 扛着大烧猪,点了香烛拜祭祖先。对骆家辉来说,返乡祭祖,也是他个人政治生涯的另一个 开端。从这一年开始,骆家辉开始为中国高层所熟知。他在北京受到了江泽民的接见。在骆 家辉访华之前,中美关系正处在由低谷趋向缓和的敏感期,他的寻根之旅,也因此被媒体评 论为“中美关系融冰的一次试探”。《香港商报》则报道说,在过去的两年中,中国高官几乎 每次访美时,都会与骆家辉见面。也许,这种源于血统的关系,使得骆家辉成为中美两国关 系特殊的“润滑剂”。 骆家辉言谈温和,态度理性,尤其注重家庭生活,完全符合传统的在美华人形象。但一 旦涉及国家利益和价值观的问题,他的言谈就会变得格外谨慎。骆家辉说过:“我以我的中 国血统而自豪,我以我的祖先而自豪,我以华裔为美国的贡献而自豪,但我是百分之百的美 国人。”骆家辉曾感慨地回顾了自己年少时如何想做“标准的美国人”而挣脱中华文化影响 的心路历程。整个青少年时代,他既要面对教师要求的“美国化”,又要面对父母的“努力 往同拉”——有的时候,骆家辉希望自己的午饭能像美国同学一样带烤苹果派,而不是米饭。 他挣扎得非常痛苦,甚至为此和父母关系紧张。成年以后,他才开始在热爱美国的同时,深 深认同自己的华裔身份。他意识到,亚洲移民因为人种原因,很难像大部分欧洲移民那样被 完全同化,华人实际上永远摆脱不了“美国人”前面的“华裔”二字。 尽心尽力维护和争取美国利益的言谈和行动,相信会一直伴随着骆家辉的外交生涯。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从骆家辉的祖父起,他的家庭就扎根美国,三代的努力为他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他的成长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B.和奥巴马的成功之路类似,骆家辉从政的成就也得益于他的少数族裔身份,因而他能在亚 裔人口仅占 5%的华盛顿州当选州长。 C.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使骆家辉回中国寻根,如同很多成功人士的“衣锦还乡”,完全按照 家乡的习俗祭祖的行为赢得了华人的赞誉。 D.华裔血统使骆家辉在中美交流活动中具备了特殊的优势,可能是这种优势让他在中美关系 的敏感时期起到了改善两国关系的作用。 E.本文记述了骆家辉的成长过程,着重表现了他同时受中美两国文化影响的特点,在世界逐 渐走向一体化的今天,他的经历值得关注。 (2)请根据传记内容,简析标题“一英里梦想”的含意。(6 分) (3)骆家辉说“我以我的祖先而自豪,我以华裔为美国的贡献而自豪,但我是百分之百的 美国人”。骆家辉为祖先自豪的原因是什么?骆家辉为美国做出了哪些贡献?为什么他自认 为是百分之百的美国人?(6 分) (4)从幼年到成年,骆家辉对中美文化的态度,走过了怎样的历程?这些对你有怎样的启 示?请结合文本分析。(8 分)
第II卷表达题(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导演冯小刚对于战争题材的影片可谓驾轻就熟,他的代表作《红河谷》《黄河绝恋》都以 画面大气阳刚、情节矛盾紧张而闻名 有媒体刊登了消息,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曝光,并配上当事人的照片,社会各界议论 纷纷,不少人认为此举矫枉过正 C.中国传统戏曲《钟馗》在唱腔上气宇轩昂与低婉深沉并重,将人鬼两界及人物感情表现的 淋漓尽致,产生了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D.微博在法治活动评选中获奖,这表明它和我们今天的生活息息相关,新兴媒体正成为提升 法治思维、推动法治进程的重要渠道。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辽宁舰”指挥员的“起飞手势”成为亮点,经过报刊、网络和媒体的转载与报道,受到 了国人的热情追捧和模仿。 B.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节奏加快了,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 侵蚀着人们的生命健康 C.与会人员结合工作实际踊跃发言,就如何深刻认识十八大重大意义、切实抓好十八大精神 的贯彻落实进行了讨论与决定 D在历史转型期,知识分子承担了教化民众的责任,他们宣传各自的主张,引导社会舆论, 重建文化规范,树立了精神权威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在我成长的乡间,几乎人人都知道苦艾是最好的止血良药。 ,仿佛它的种子早已填满了大地之 腹,它随时随地都可以在最佳时间里萌芽破土而出。 ①苦艾在乡间几乎被人们视而不见,或者见了之后,时常嫌其与庄稼、蔬菜争抢肥力和空间, 便毫不留情地予以铲除 ②但苦艾并不因此而在乡村显得珍贵起来,更多的时候,它和乡间农人一样,显得普通而卑 微 ③可以说,在乡间苦艾几乎无处不在,只要是闲置的土地,它就会不失时机地加以挤占 ④无论在田边、地头、路旁和屋舍周遭,都有苦艾繁茂生长的影子 ⑤不过,对于苦艾来说,你任其生长也好,你限制其生长也罢,结果可能都是一样的,即到 处依旧是它的生长之地 ⑥苦艾与人的亲和力也因此得到了最大的彰显 A.②③④①⑤⑥B.⑥②④③①⑤C.②④③⑥①⑤D.④③②⑥①⑤ 16.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5个字。(5分) 人民网12月5日讯据日本共同社报道,美国咨询公司美世日前公布了全球211个城 市的“生活质量排行榜”。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连续4年荣登榜首,中国香港、台北、上海进 入利前100名 报道称,该公司每年根据政治局势、治安及自然灾害等39个项目调查各城市。第2名 为瑞士的苏黎世,新西兰的奥克兰与德国的慕尼黑分列第3、第4名。前25名中有15个为 欧洲城市。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与去年一样垫底。进入前100名的亚洲城市有:新加坡(25 名),东京(44名),神户(48名),横滨(49名),大阪(57名),香港(70名)首尔(75 名),台北(85名)及上海(95名)。 17.仿照下面的例句,另写两句话,要求与例句构成比喻。(6分) 生命像一颗珍珠,它在贝壳中磨砺,沙粒是它的前身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记者采访一位赛车冠军,问:“您取得今天这样瞩目的成绩,有什么特别的致胜诀窍呀?” 赛车冠军说:“许多车手在输掉比赛的时候,第一句话总是抱怨自己的赛车不够好,天气不
第 II 卷 表达题(80 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导演冯小刚对于战争题材的影片可谓驾轻就熟,他的代表作《红河谷》《黄河绝恋》都以 画面大气阳刚、情节矛盾紧张而闻名。 B.有媒体刊登了消息,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曝光,并配上当事人的照片,社会各界议论 纷纷,不少人认为此举矫枉过正。 C.中国传统戏曲《钟馗》在唱腔上气宇轩昂与低婉深沉并重,将人鬼两界及人物感情表现的 淋漓尽致,产生了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D.微博在法治活动评选中获奖,这表明它和我们今天的生活息息相关,新兴媒体正成为提升 法治思维、推动法治进程的重要渠道。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辽宁舰”指挥员的“起飞手势”成为亮点,经过报刊、网络和媒体的转载与报道,受到 了国人的热情追捧和模仿。 B.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节奏加快了,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 侵蚀着人们的生命健康。 C.与会人员结合工作实际踊跃发言,就如何深刻认识十八大重大意义、切实抓好十八大精神 的贯彻落实进行了讨论与决定。 D.在历史转型期,知识分子承担了教化民众的责任,他们宣传各自的主张,引导社会舆论, 重建文化规范,树立了精神权威。 1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在我成长的乡间,几乎人人都知道苦艾是最好的止血良药。 。 。 , 。 。 ,仿佛它的种子早已填满了大地之 腹,它随时随地都可以在最佳时间里萌芽破土而出。 ①苦艾在乡间几乎被人们视而不见,或者见了之后,时常嫌其与庄稼、蔬菜争抢肥力和空间, 便毫不留情地予以铲除 ②但苦艾并不因此而在乡村显得珍贵起来,更多的时候,它和乡间农人一样,显得普通而卑 微 ③可以说,在乡间苦艾几乎无处不在,只要是闲置的土地,它就会不失时机地加以挤占 ④无论在田边、地头、路旁和屋舍周遭,都有苦艾繁茂生长的影子 ⑤不过,对于苦艾来说,你任其生长也好,你限制其生长也罢,结果可能都是一样的,即到 处依旧是它的生长之地 ⑥苦艾与人的亲和力也因此得到了最大的彰显 A.②③④①⑤⑥ B.⑥②④③①⑤ C.②④③⑥①⑤ D.④③②⑥①⑤ 16.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 25 个字。(5 分) 人民网 12 月 5 日讯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美国咨询公司美世日前公布了全球 211 个城 市的“生活质量排行榜”。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连续 4 年荣登榜首,中国香港、台北、上海进 入利前 100 名。 报道称,该公司每年根据政治局势、治安及自然灾害等 39 个项目调查各城市。第 2 名 为瑞士的苏黎世,新西兰的奥克兰与德国的慕尼黑分列第 3、第 4 名。前 25 名中有 15 个为 欧洲城市。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与去年一样垫底。进入前 100 名的亚洲城市有:新加坡(25 名),东京(44 名),神户(48 名),横滨(49 名),大阪(57 名),香港(70 名)首尔(75 名),台北(85 名)及上海(95 名)。 17.仿照下面的例句,另写两句话,要求与例句构成比喻。(6 分) 生命像一颗珍珠,它在贝壳中磨砺,沙粒是它的前身; ; 。 六、写作(60 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记者采访一位赛车冠军,问:“您取得今天这样瞩目的成绩,有什么特别的致胜诀窍呀?” 赛车冠军说:“许多车手在输掉比赛的时候,第一句话总是抱怨自己的赛车不够好,天气不
行,发挥不正常。总之,一大堆理由,但从来没想过应该检讨的,其实是他自己。如果一个 仔细地去打扫赛道的胎痕,他就会明白高手过弯道的技术和路线是多么的出众,更会明 白自己输在哪里!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3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年级质检(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3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年级质检(一)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D(答非所问,本项说的是筷子的功能,并非筷子产生的原因。) 2.B(因果倒置,本项与原文内容不符,筷子的长度决定了桌子的规制。) 3.B(表述有误,与原文内容不符,将筷子插入供品,最初的目的并非“掌握时辰”或 “增添神秘感”) 4.A(竟:最终) 5.C(③的行为不能说明有才能,只能说明其为人处世的态度。⑥说的是王宪没有坚持 自己的正确主张。) 6.A(错在“被武宗封为太子少保”,原文是世宗。) 7.(1)王宪不肯前往,说:“我刚进入中台,为什么被驱赶得这么急迫呢?” (“甫、何、见、亟”四个字各1分,大意1分。 (2)恰值皇帝醒悟大同是重镇,不应破坏,于是就搁置其事,叛乱不久也平定了 (“会、宜、乃、旋”各1分,大意1分。) 8.①对过去豪华生活的向往之情,从“曾忆”即可看出。 ②亡国之痛,被俘之苦。“花城人去”暗示亡国;身在胡地,只有春梦相伴,说的是被 俘生活 ③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家山何处”作了明确的提示。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9.上阙写往昔的“繁华”:“琼林”两句,专写皇家豪华。“琼林玉殿”,指大内(皇 城)之中各种宫殿,“朝喧”、“暮列”则是以弦管笙琶等乐器表示宫中游乐无度,不分昼 夜。下阙写今日的“萧索”:汴京“萧索”,身处尘沙漫天的荒漠,历经万般愁苦,让人怎 能再听《梅花落》的曲子。(3分) 今昔对比鲜明,强烈地表达出作者心灵的痛楚。(2分)(意思对即可。) 10.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1.(1)答E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 (B项错在“充满对有钱人的仇恨”,语气太重,与母亲的形象不符。C项错在“对有 钱人为富不仁的批评”,“为富不仁”在文中无据。A项中“仅借‘他’最终‘出头天’就 形成了悬念”的说法不完全正确。本开头真正形成悬念的是“他从没看过母亲的笑容”。他 最终取得成就这一点,旨在引出下文中母亲对他的养育。不过,如果从“他为什么会有这样 的成就”这一角度设问,也稍有形成悬念的意味。因此,选本项给1分。) (2)①最悲哀的是你,我是在等你出头天。 ②他没父亲,没兄弟姊妹,跟妈妈同姓,身份证父亲那一栏之前始终写着“不详”,后 来才改成空白
行,发挥不正常。总之,一大堆理由,但从来没想过应该检讨的,其实是他自己。如果一个 车手仔细地去打扫赛道的胎痕,他就会明白高手过弯道的技术和路线是多么的出众,更会明 白自己输在哪里!”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3 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年级质检(一)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3 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年级质检(一)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D(答非所问,本项说的是筷子的功能,并非筷子产生的原因。) 2.B(因果倒置,本项与原文内容不符,筷子的长度决定了桌子的规制。) 3.B(表述有误,与原文内容不符,将筷子插入供品,最初的目的并非“掌握时辰”或 “增添神秘感”) 4.A(竟:最终) 5.C(③的行为不能说明有才能,只能说明其为人处世的态度。⑥说的是王宪没有坚持 自己的正确主张。) 6.A(错在“被武宗封为太子少保”,原文是世宗。) 7.(1)王宪不肯前往,说:“我刚进入中台,为什么被驱赶得这么急迫呢?” (“甫、何、见、亟”四个字各 1 分,大意 1 分。) (2)恰值皇帝醒悟大同是重镇,不应破坏,于是就搁置其事,叛乱不久也平定了。 (“会、宜、乃、旋”各 1 分,大意 1 分。) 8.①对过去豪华生活的向往之情,从“曾忆”即可看出。 ②亡国之痛,被俘之苦。“花城人去”暗示亡国;身在胡地,只有春梦相伴,说的是被 俘生活。 ③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家山何处”作了明确的提示。 (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9.上阙写往昔的“繁华”:“琼林”两句,专写皇家豪华。“琼林玉殿”,指大内(皇 城)之中各种宫殿,“朝喧”、“暮列”则是以弦管笙琶等乐器表示宫中游乐无度,不分昼 夜。下阙写今日的“萧索”:汴京“萧索”,身处尘沙漫天的荒漠,历经万般愁苦,让人怎 能再听《梅花落》的曲子。(3 分) 今昔对比鲜明,强烈地表达出作者心灵的痛楚。(2 分)(意思对即可。) 10.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岂余心之可惩 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1.⑴答 E 给 3 分,答 D 给 2 分,答 A 给 1 分。 (B 项错在“充满对有钱人的仇恨”,语气太重,与母亲的形象不符。C 项错在“对有 钱人为富不仁的批评”,“为富不仁”在文中无据。A 项中“仅借‘他’最终‘出头天’就 形成了悬念”的说法不完全正确。本开头真正形成悬念的是“他从没看过母亲的笑容”。他 最终取得成就这一点,旨在引出下文中母亲对他的养育。不过,如果从“他为什么会有这样 的成就”这一角度设问,也稍有形成悬念的意味。因此,选本项给 1 分。) ⑵①最悲哀的是你,我是在等你出头天。 ②他没父亲,没兄弟姊妹,跟妈妈同姓,身份证父亲那一栏之前始终写着“不详”,后 来才改成空白
③人家她们的爸爸不是有钱就是在做官,你爸爸是死在路边被狗拖。(每点2分。) (3)①隐忍,吃苦耐劳。含辛茹苦把“他”养育成人 ②倔强,自强。没有任何人的帮助,自力更生 ③有宿命观,表现出了对命运的无奈。儿子救了对自己始乱终弃的男子的性命,母亲愤 恨却只能叹息命运的不公正。 ④有着深沉的母爱,在艰难的生活努力抚养儿子。 (每答一点给2分,答三点即可。其他答案,合乎母亲形象特征,亦可酌情给分。) (4)第一种答案:应该保留。(2分) ①呼应题目,母亲的经历就像八点档的连续剧一样有戏剧性。 ②承接上段“结局还不错”这句话,使情节转折,让人感叹命运的无常。 ③深化小说主题,表现小人物在命运面前的无从选择,无可奈何 ④对前文形成的悬念进行了解说,点出了“他”的父亲是何许人 (原因6分,以上四点,答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第二种答案:可以删掉。(2分) ①删掉这个结尾,使小说更有温情,母亲辛劳一生终得回报。 ②如果保留这个结尾,让人感到社会现实的冰冷和残酷,表现了命运对小人物的嘲弄 ③从情节上看,这两段内容上文没有铺垫,出现得过于突然,衔接不够自然。 (原因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2.()E3分、D2分、C1分 (A是两代人的努力,B得益于少数族裔身份错误,C很多人士衣锦还乡文中没有明确) (2)①骆家辉的祖父刚到美国时在白人家庭当佣人,这户人家距离华盛顿州州长的官邸不 到一英里 ②骆家辉当选华盛顿州州长,意味着他的家族三代人用100年时间取得了在美国的成 功,跨越了象征性的一英里。 ③他的“一英里梦想”是美国梦的鲜活体现:所谓“美国梦”就是无论你来自哪里,什 么出身,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奋斗获得成功。 (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3)自豪的原因:艰苦创业、追求梦想、家庭教育 作出的贡献:作检查官、法官、州长,促进中美关系发展 百分之百的美国人:热爱美国文化,接受美国教育,维护美国利益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①幼年,接受的是中国文化,说的是汉语吃的是中餐,抗拒美国文化:(2分) ②青少年时代,向往美国文化,又受家里中国文化的影响,内心痛苦挣扎:(2分) ③成年后,在热爱美国的同时,也深深认同自己的华裔身份。(2分) (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启示言之成理即可。(共2分 观点一: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世界一体化进程越来越快,文化融合是世界大 趋势,主动融入自己生活社会的主流文化,更有利于个人的发展。骆家辉在美国的成功证明 了这一点。 观点二:融合虽然是国际大趋势,但每个人应该有自己文化上的根。骆家辉政治生涯的 发展得益于他特殊的身份,和他主动采取的向中国传统文化寻根的行动 观点三:各民族文化差别较大,应求同存异,不同文化和谐共生。骆家辉政坛的成功在 于他接纳了美国文化,又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益个人发展和两国交流的部分
③人家她们的爸爸不是有钱就是在做官,你爸爸是死在路边被狗拖。 (每点 2 分。) ⑶①隐忍,吃苦耐劳。含辛茹苦把“他”养育成人。 ②倔强,自强。没有任何人的帮助,自力更生。 ③有宿命观,表现出了对命运的无奈。儿子救了对自己始乱终弃的男子的性命,母亲愤 恨却只能叹息命运的不公正。 ④有着深沉的母爱,在艰难的生活努力抚养儿子。 (每答一点给 2 分,答三点即可。其他答案,合乎母亲形象特征,亦可酌情给分。) ⑷第一种答案:应该保留。(2 分) ①呼应题目,母亲的经历就像八点档的连续剧一样有戏剧性。 ②承接上段“结局还不错”这句话,使情节转折,让人感叹命运的无常。 ③深化小说主题,表现小人物在命运面前的无从选择,无可奈何。 ④对前文形成的悬念进行了解说,点出了“他”的父亲是何许人。 (原因 6 分,以上四点,答出三点即可,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第二种答案:可以删掉。(2 分) ①删掉这个结尾,使小说更有温情,母亲辛劳一生终得回报。 ②如果保留这个结尾,让人感到社会现实的冰冷和残酷,表现了命运对小人物的嘲弄。 ③从情节上看,这两段内容上文没有铺垫,出现得过于突然,衔接不够自然。 (原因 6 分。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12.⑴E 3 分、D 2 分、C1 分。 (A 是两代人的努力,B 得益于少数族裔身份错误,C 很多人士衣锦还乡文中没有明确) ⑵①骆家辉的祖父刚到美国时在白人家庭当佣人,这户人家距离华盛顿州州长的官邸不 到一英里。 ②骆家辉当选华盛顿州州长,意味着他的家族三代人用 100 年时间取得了在美国的成 功,跨越了象征性的一英里。 ③他的“一英里梦想”是美国梦的鲜活体现;所谓“美国梦”就是无论你来自哪里,什 么出身,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奋斗获得成功。 (每点 2 分。共 6 分,意思对即可。) ⑶ 自豪的原因:艰苦创业、追求梦想、家庭教育; 作出的贡献:作检查官、法官、州长,促进中美关系发展; 百分之百的美国人:热爱美国文化,接受美国教育,维护美国利益。 (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4)①幼年,接受的是中国文化,说的是汉语吃的是中餐,抗拒美国文化;(2 分) ②青少年时代,向往美国文化,又受家里中国文化的影响,内心痛苦挣扎;(2 分) ③成年后,在热爱美国的同时,也深深认同自己的华裔身份。(2 分) (每点 2 分,共 6 分。意思对即可。) 启示言之成理即可。(共 2 分) 观点一: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世界一体化进程越来越快,文化融合是世界大 趋势,主动融入自己生活社会的主流文化,更有利于个人的发展。骆家辉在美国的成功证明 了这一点。 观点二:融合虽然是国际大趋势,但每个人应该有自己文化上的根。骆家辉政治生涯的 发展得益于他特殊的身份,和他主动采取的向中国传统文化寻根的行动。 观点三:各民族文化差别较大,应求同存异,不同文化和谐共生。骆家辉政坛的成功在 于他接纳了美国文化,又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益个人发展和两国交流的部分
13.C(气宇轩昂,形容人精力充沛,风度不凡。应为慷慨激昂。A驾轻就熟,比喻对 事情很熟悉,做起来很容易。B矫枉过正,指把弯的东西扳正,又歪到了另一边。比喻纠正 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D息息相关,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A并列短语“报刊、网络和媒体”语意交叉。B搭配不当,“发病率”不能“侵 蚀”。C成分残缺,“进行决定”搭配不当) 15.C(②句紧承原文起句“几乎人人都知道苦艾是最好的止血良药”转折并引起④③ 两句,根据文段空处第四句的句号以及⑤句“到处依旧是它的生长之地”和原文后面的承接 关系,将⑥放在①前。) 16.全球城市生活质量排名出炉中国3城市进入前100名(语意3分,通顺2分。) 17.生命是一棵大树,它在风雨里成长,种子是他的前身: 生命是一江春水,它从高山上奔泻,冰雪是他的前身(起源) 18.参照2012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立意:善于反省,善于学习,不要抱怨,等。 建议:立意可宽松一些,将评分重点放在学生作文的评价上,不轻易确定跑题;在书写 方面可酌情加减分数以强化对书写的要求 【参考译文】 王宪,字维纲,东平县人。弘治三年考中进士。历任阜平、滑县知县。正德初年,提升 为大理寺丞。升任右佥都御史。清理甘肃屯田。进升右副都御史,辽东巡察安抚,因在应州 抗御敌寇有功,荫袭锦衣。升任户部右侍郎,改任陕西巡抚。进京担任兵部右侍郎。京郊盜 寇四起,与太监张忠、都督朱泰一起捕捉他们。武宗南征,命他率领户、兵、工三部郎官各 一人督率管理粮秣等军需物资。皇帝回京,以皇帝诏谕任命他代替王琼担任兵部尚书 世宗即位,被给事中史道弹劾而被罢官。嘉靖四年,朝廷推荐邓璋和王宪做三边总制, 言官认为不行,皇帝最终任用了王宪。部下将领王宰、史经接连击败敌寇,皇帝下诏书褒赞 吉囊几万骑兵渡过黄河从石臼墩深入明朝国境,王宪督率总兵官郑卿、杭雄、赵瑛等分别占 据要害地方打击他们,都指挥卜云截断敌寇归路。敌寇到青羊岭,大败而离开。五天四胜, 杀敌三百多人,获马骆驼武器无数。皇帝大喜,加封王宪为太子太保。 宦官在陕西织造花绒,王宪请求停止。又借九庙建成,请求宽恕召回争论大礼获罪的人 颇为士大夫所称道。张璁、桂萼想任用王琼为总制,于是改任王宪为南京兵部尚书。不久, 入京担任左都御史。朔州告急,朝廷议定推荐王宪总管督率宣府、大同。王宪不肯前往,说: 我刚进入中台,为什么被驱赶得这么急迫呢?”给事中夏言、赵廷瑞弹劾王宪托病避难 再次被免职回乡。 不久,皇帝回忆思念王宪,召回任兵部尚书。蒙古小王子进犯,王宪分条上书陈述荡平 敌寇及各地边境防御的事项。又请求设立京营分伍操练法,各位将领不能借在内府供职,设 法躲避操练。皇帝都赞赏而采纳了。以前的制度,论列军功,有活擒、斩首、领先、殿后、 奇功、头功几等,其后胡乱冒充日渐增多。王宪订立了按军功袭荫官职的办法,自永乐至正 德,斟酌其轻重大小的差异,罗列评析呈上。诏令把它写入《会典》成为固定制度。不久兼 督团营。西番各国来进贡,称王号的有一百多人。王宪与礼臣夏言等请求按照成化、弘治年 间的惯例,皇帝答复敕书只限国王一人,仍然限定进贡日期、人数。商议就确定了。 大同发生兵变,王宪最初说乱贼之首应当杀,其余的应遣散。而大学士张孚敬与总督刘 源清极力主张用兵,王宪就不敢坚持以前的主张。刘源清攻城攻不下,北方敌寇又向内侵犯, 刘源清请求另派大臣抵御北方敌寇,使自己能够专心攻城。王宪也主张依从他的奏疏,议论 者多责怪王宪。恰值皇帝醒悟大同是重镇,不宜破坏,于是搁置其事,叛乱不久也平定了 刘源清最终获罪革职。过了几年,王宪因年老辞官回乡,去世。追赠少保,谧号康毅 【诗歌鉴赏】
13.C(气宇轩昂,形容人精力充沛,风度不凡。应为慷慨激昂。A 驾轻就熟,比喻对 事情很熟悉,做起来很容易。B 矫枉过正,指把弯的东西扳正,又歪到了另一边。比喻纠正 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D 息息相关,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14.D (A 并列短语“报刊、网络和媒体”语意交叉。B 搭配不当,“发病率”不能“侵 蚀”。C 成分残缺,“进行决定”搭配不当) 15.C(②句紧承原文起句“几乎人人都知道苦艾是最好的止血良药”转折并引起④③ 两句,根据文段空处第四句的句号以及⑤句“到处依旧是它的生长之地”和原文后面的承接 关系,将⑥放在①前。) 16.全球城市生活质量排名出炉 中国 3 城市进入前 100 名(语意 3 分,通顺 2 分。) 17.生命是一棵大树,它在风雨里成长,种子是他的前身; 生命是一江春水,它从高山上奔泻,冰雪是他的前身(起源)。 18.参照 2012 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立意:善于反省,善于学习,不要抱怨,等。 建议:立意可宽松一些,将评分重点放在学生作文的评价上,不轻易确定跑题;在书写 方面可酌情加减分数以强化对书写的要求。 【参考译文】 王宪,字维纲,东平县人。弘治三年考中进士。历任阜平、滑县知县。正德初年,提升 为大理寺丞。升任右佥都御史。清理甘肃屯田。进升右副都御史,辽东巡察安抚,因在应州 抗御敌寇有功,荫袭锦衣。升任户部右侍郎,改任陕西巡抚。进京担任兵部右侍郎。京郊盗 寇四起,与太监张忠、都督朱泰一起捕捉他们。武宗南征,命他率领户、兵、工三部郎官各 一人督率管理粮秣等军需物资。皇帝回京,以皇帝诏谕任命他代替王琼担任兵部尚书。 世宗即位,被给事中史道弹劾而被罢官。嘉靖四年,朝廷推荐邓璋和王宪做三边总制, 言官认为不行,皇帝最终任用了王宪。部下将领王宰、史经接连击败敌寇,皇帝下诏书褒赞。 吉囊几万骑兵渡过黄河从石臼墩深入明朝国境,王宪督率总兵官郑卿、杭雄、赵瑛等分别占 据要害地方打击他们,都指挥卜云截断敌寇归路。敌寇到青羊岭,大败而离开。五天四胜, 杀敌三百多人,获马骆驼武器无数。皇帝大喜,加封王宪为太子太保。 宦官在陕西织造花绒,王宪请求停止。又借九庙建成,请求宽恕召回争论大礼获罪的人, 颇为士大夫所称道。张璁、桂萼想任用王琼为总制,于是改任王宪为南京兵部尚书。不久, 入京担任左都御史。朔州告急,朝廷议定推荐王宪总管督率宣府、大同。王宪不肯前往,说: “我刚进入中台,为什么被驱赶得这么急迫呢?”给事中夏言、赵廷瑞弹劾王宪托病避难, 再次被免职回乡。 不久,皇帝回忆思念王宪,召回任兵部尚书。蒙古小王子进犯,王宪分条上书陈述荡平 敌寇及各地边境防御的事项。又请求设立京营分伍操练法,各位将领不能借在内府供职,设 法躲避操练。皇帝都赞赏而采纳了。以前的制度,论列军功,有活擒、斩首、领先、殿后、 奇功、头功几等,其后胡乱冒充日渐增多。王宪订立了按军功袭荫官职的办法,自永乐至正 德,斟酌其轻重大小的差异,罗列评析呈上。诏令把它写入《会典》成为固定制度。不久兼 督团营。西番各国来进贡,称王号的有一百多人。王宪与礼臣夏言等请求按照成化、弘治年 间的惯例,皇帝答复敕书只限国王一人,仍然限定进贡日期、人数。商议就确定了。 大同发生兵变,王宪最初说乱贼之首应当杀,其余的应遣散。而大学士张孚敬与总督刘 源清极力主张用兵,王宪就不敢坚持以前的主张。刘源清攻城攻不下,北方敌寇又向内侵犯, 刘源清请求另派大臣抵御北方敌寇,使自己能够专心攻城。王宪也主张依从他的奏疏,议论 者多责怪王宪。恰值皇帝醒悟大同是重镇,不宜破坏,于是搁置其事,叛乱不久也平定了。 刘源清最终获罪革职。过了几年,王宪因年老辞官回乡,去世。追赠少保,谧号康毅。 【诗歌鉴赏】
本词为宋徽宗赵佶被俘北上后所作。作者以概括性很强而又极富艺术性的语言将北宋覆 亡的史事,当时的社会风貌,以及亡国之君内心复杂的感情活动浓缩在短短四十多个字中。 上片先以“曾忆”两字点明往昔玉京(汴京)的繁华已成为历史陈迹。《东京梦华录》中曾 描绘了文人眼中的汴京盛况,“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 坊酒肆。”“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空,几家夜宴。”而“万里帝王家”,则点出作 者在这繁华京师中的帝王身份。 李煜《破阵子》中云:“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口气与之相似,但南唐仅为 五代时的一个小朝廷,比较之下,北宋王朝可称得上是“万里帝王家”了。但由于帝王荒淫, 导致了它的覆亡,使生灵涂炭,城郭残破,赵佶父子成为俘虏,从此揭开了作者生命史上悲 惨的一页。所以“玉京”两句,可以说是以回忆的方式简括而艺术地再现了北宋由盛而衰的 历史过程以及作者由帝王而降为臣虏的个人悲剧 琼林”两句,专写皇家豪华。“琼林玉殿”,不仅指大内(皇城)之中各种宫殿,特 别是那搜括财货、竭尽民力兴建而成的“艮岳”。其间“山林岩壑日益高深、亭榭楼观不可 胜记,四方花竹奇石咸萃于斯,珍禽异兽无不毕有。”(《枫窗小牍》)“朝喧”、“暮列” 则是以弦管笙琶等乐器表示宫中游乐无度,不分昼夜。两句反映了帝王沉湎声色和骄奢豪侈 下片通过想象、梦幻和现实来表达作者被俘以后的愁苦之情。“花城”指靖康之乱以前 的汴京,那种“万花争出”“香花如绣”的美景使人流连忘返。劫乱以后,这座万花丛中的 名城只剩下断垣残壁,城中空寂无人,这里只以“萧索”两字来形容那想象之中面目全非的 汴京:然而,虽然如今身处尘沙漫天的荒漠,那繁花似锦的汴京却仍然经常萦绕在梦中,万 般愁苦之情也只能在梦中得到慰安 最后几句,是说梦醒以后,忽然传来阵阵羌笛声,闻之不禁悲从中来,使他从梦幻回到 现实,如今父子拘系于北地土墙木栅之中,身受各种侮辱,南望汴京,渺不可见,真是“此 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怎么还忍受得住那《梅花落》的乐声来加深心灵的痛楚呢!
本词为宋徽宗赵佶被俘北上后所作。作者以概括性很强而又极富艺术性的语言将北宋覆 亡的史事,当时的社会风貌,以及亡国之君内心复杂的感情活动浓缩在短短四十多个字中。 上片先以“曾忆”两字点明往昔玉京(汴京)的繁华已成为历史陈迹。《东京梦华录》中曾 描绘了文人眼中的汴京盛况,“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 坊酒肆。”“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空,几家夜宴。”而“万里帝王家”,则点出作 者在这繁华京师中的帝王身份。 李煜《破阵子》中云:“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口气与之相似,但南唐仅为 五代时的一个小朝廷,比较之下,北宋王朝可称得上是“万里帝王家”了。但由于帝王荒淫, 导致了它的覆亡,使生灵涂炭,城郭残破,赵佶父子成为俘虏,从此揭开了作者生命史上悲 惨的一页。所以“玉京”两句,可以说是以回忆的方式简括而艺术地再现了北宋由盛而衰的 历史过程以及作者由帝王而降为臣虏的个人悲剧。 “琼林”两句,专写皇家豪华。“琼林玉殿”,不仅指大内(皇城)之中各种宫殿,特 别是那搜括财货、竭尽民力兴建而成的“艮岳”。其间“山林岩壑日益高深、亭榭楼观不可 胜记,四方花竹奇石咸萃于斯,珍禽异兽无不毕有。”(《枫窗小牍》)“朝喧”、“暮列” 则是以弦管笙琶等乐器表示宫中游乐无度,不分昼夜。两句反映了帝王沉湎声色和骄奢豪侈。 下片通过想象、梦幻和现实来表达作者被俘以后的愁苦之情。“花城”指靖康之乱以前 的汴京,那种“万花争出”“香花如绣”的美景使人流连忘返。劫乱以后,这座万花丛中的 名城只剩下断垣残壁,城中空寂无人,这里只以“萧索”两字来形容那想象之中面目全非的 汴京;然而,虽然如今身处尘沙漫天的荒漠,那繁花似锦的汴京却仍然经常萦绕在梦中,万 般愁苦之情也只能在梦中得到慰安。 最后几句,是说梦醒以后,忽然传来阵阵羌笛声,闻之不禁悲从中来,使他从梦幻回到 现实,如今父子拘系于北地土墙木栅之中,身受各种侮辱,南望汴京,渺不可见,真是“此 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怎么还忍受得住那《梅花落》的乐声来加深心灵的痛楚呢! www.7caiedu.cn www.7caiedu.cn www.7cai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