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石家庄市2012届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李白、杜甫那样的伟大诗人的出现,是有原因的。春秋时期的诗歌总集《诗经》 (尤其是《国风》)和战国时期楚国诗歌(尤其是屈原的《离骚》),开创了中国现 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风格的诗歌传统的先河。后来,曹操父子的大力提倡,声 韵调分析方法的引进,南北朝诗人在声韵格律上的讲究和艺术经验的积累等等 都为李白杜甫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准备了必要的条件。李白和杜甫,都 是站在前人搭好的台子上的诗歌巨人 ②李白杜甫生活的时代,由唐太宗奠定的文艺政策,是无比宽松的。诗人们写什 么、怎么写,朝廷不加任何限制,没有任何要求。讥讽皇家奢靡、批评朝政、批 判制度、揭露社会黑恶、鞭挞官吏贪婪,都不会惹祸上身。唐代以诗赋取士的科 举制度、众多皇帝后妃王公将相加入作诗者行列、诗歌是唐朝最重要的文艺娱乐 样式等等文化环境因素,使得诗人能够成为当时社会耀眼的明星,给予他们必要 的成就感和荣誉感。成就感和荣誉感,可以源源不断地转化为诗歌创作的动力 唐朝对外开放,外国商人、文化人云集长安,使得诗人们眼界开阔,心胸广大 价值观念多元化,审美理念国际化,这些又使得诗人们的作品更加大气隽永,传 之久远。太平日久,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空前富足,“九州道路无 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这使得包括李 白杜甫在内的唐代诗人少年时代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青年时代能到处游 历,接受自然山水之美的熏陶,广交朋友,增长见识,切磋诗歌艺术,丰富内心 精神世界。 ③个人方面,杜甫学习诗歌的刻苦精神广为人知。有诗为证:“为人性僻耽佳句, 语不惊人死不休”,“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就是给许多人留下 潇洒飘逸印象的李白,在诗歌艺术上,也是有远大志向、下过苦功夫的。从《古 风》(其一)中可以略见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自从建安来,绮 丽不足珍”,“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 ④当然,原因远不止这些,但是,李白杜甫只有两个。理论充其量只是产生李白 杜甫的可能性,而不是产生李白杜甫的必然性 ⑤当今中国,有十几亿人口,数量是唐朝全盛时期的二十余倍,许多方面的条件 (例如交通、旅游)远比唐朝要好,但仍然未能出现李白杜甫那样的在中国文学史 上有超一流成就与地位、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学家,确实值得我们深入反思 1.下列对于“李白杜甫那样的伟大诗人”在唐代出现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 项是 A.从春秋战国时期的《诗经》与《离骚》以来,历朝各代诗歌创作与理论的积 累,都为李白杜甫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B.唐代文艺政策非常宽松,朝廷对诗人的创作,没有任何要求和限制,他们可 以自由地 表达思想,批判现实,而不必担心惹祸上身。 C.诗赋既是唐代科举取士的依据,又是重要的文艺娱乐样式;诗人凭借写诗也 可以成为耀眼的明星,从而产生巨大的创作动力
河北石家庄市 2012 届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一) 语文试题 第 I 卷(阅读题,共 70 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3 题。 ①李白、杜甫那样的伟大诗人的出现,是有原因的。春秋时期的诗歌总集《诗经》 (尤其是《国风》)和战国时期楚国诗歌(尤其是屈原的《离骚》),开创了中国现 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风格的诗歌传统的先河。后来,曹操父子的大力提倡,声 韵调分析方法的引进,南北朝诗人在声韵格律上的讲究和艺术经验的积累等等, 都为李白杜甫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准备了必要的条件。李白和杜甫,都 是站在前人搭好的台子上的诗歌巨人。 ②李白杜甫生活的时代,由唐太宗奠定的文艺政策,是无比宽松的。诗人们写什 么、怎么写,朝廷不加任何限制,没有任何要求。讥讽皇家奢靡、批评朝政、批 判制度、揭露社会黑恶、鞭挞官吏贪婪,都不会惹祸上身。唐代以诗赋取士的科 举制度、众多皇帝后妃王公将相加入作诗者行列、诗歌是唐朝最重要的文艺娱乐 样式等等文化环境因素,使得诗人能够成为当时社会耀眼的明星,给予他们必要 的成就感和荣誉感。成就感和荣誉感,可以源源不断地转化为诗歌创作的动力。 唐朝对外开放,外国商人、文化人云集长安,使得诗人们眼界开阔,心胸广大; 价值观念多元化,审美理念国际化,这些又使得诗人们的作品更加大气隽永,传 之久远。太平日久,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空前富足,“九州道路无 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这使得包括李 白杜甫在内的唐代诗人少年时代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青年时代能到处游 历,接受自然山水之美的熏陶,广交朋友,增长见识,切磋诗歌艺术,丰富内心 精神世界。 ③个人方面,杜甫学习诗歌的刻苦精神广为人知。有诗为证:“为人性僻耽佳句, 语不惊人死不休”,“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就是给许多人留下 潇洒飘逸印象的李白,在诗歌艺术上,也是有远大志向、下过苦功夫的。从《古 风》(其一)中可以略见一二:“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自从建安来,绮 丽不足珍”,“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 ④当然,原因远不止这些,但是,李白杜甫只有两个。理论充其量只是产生李白 杜甫的可能性,而不是产生李白杜甫的必然性。 ⑤当今中国,有十几亿人口,数量是唐朝全盛时期的二十余倍,许多方面的条件 (例如交通、旅游)远比唐朝要好,但仍然未能出现李白杜甫那样的在中国文学史 上有超一流成就与地位、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学家,确实值得我们深入反思。 1.下列对于“李白杜甫那样的伟大诗人”在唐代出现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 项是 A.从春秋战国时期的《诗经》与《离骚》以来,历朝各代诗歌创作与理论的积 累,都为李白杜甫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B.唐代文艺政策非常宽松,朝廷对诗人的创作,没有任何要求和限制,他们可 以自由地 表达思想,批判现实,而不必担心惹祸上身。 C.诗赋既是唐代科举取士的依据,又是重要的文艺娱乐样式;诗人凭借写诗也 可以成为耀眼的明星,从而产生巨大的创作动力
D.个人的努力是不可或缺的,杜甫学习诗歌的刻苦精神是广为人知的,潇洒飘 逸的李白,在诗歌艺术上也有远大志向,下过苦功夫。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李白、杜甫继承了中国诗歌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传统,受到了魏晋南北朝 诗歌的影响,就取得了远高于前人的艺术成就 B.唐代的诗歌大气隽永,传之久远,这和唐朝对外开放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得 益于诗人们眼界开阔,价值观念多元化,审美理念国际化 C.许多唐人的诗句,反映出唐代社会太平日久、经济发展、生活富足的社会现 实,这些为诗歌的发展与诗人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D.唐代诗人能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游历四方,接受自然山水之美的熏陶,能 广交朋友,增长见识,切磋诗歌艺术,丰富内心的精神世界。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杜甫的诗歌创作取得巨大的成就,其中的原因可以从艺术积累、时代 环境和个人努力等诸多方面来解释。 B.李白、杜甫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的,但这些原因充其量只是产生 李白杜甫的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 C.当今中国人口数量是唐朝全盛时期的二十余倍,交通、旅游等远比唐朝要好 应该说具备了出现杰出诗人的物质条件。 D.中国当今未能出现在文学史上有超一流成就与地位、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学家 原因恐怕主要得从文学传统、政治环境等方面去寻找。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颜之推,字介,琅邪临沂人也。父勰,梁湘东王萧绎镇西府谘议参军。之推早传 家业。年十二,值绎自讲《庄》《老》,便预门徒。虚谈非其所好,还习《礼》 《传》,博览群书,无不该洽[注],词情典丽,甚为西府所称。绎以为其国左 常侍,加镇西墨曹参军。好饮酒,多仼纵,不修边幅,时论以此少之。绎遣世子 方诸出镇郢州,以之推掌管记。值侯景陷郢州,频欲杀之,赖其行台郎中王则以 获免,被囚送建业。景平,还江陵。时绎已自立,以之推为散骑侍郎,奏舍人事。 后为周军所破。大将军李显庆重之,荐往弘农,令掌其兄阳平公远书翰。值河水 暴长,具船将妻子来奔,经砥柱之险,时人称其勇决。显祖见而悦之,即除奉朝 请,引于内馆中,侍从左右,颇被顾眄。天保末,从至天池,以为中书舍人,令 中书郎段孝信将敕书出示之推。之推营外饮酒,孝信还以状言,显祖乃曰:“且 停。”由是遂寝 寻迁中书舍人。帝时有取索,恒令中使传旨,之推禀承宣告,馆中皆受进止。所 进文章,皆是其封署,于进贤门奏之,待报方出。兼善于文字,监校缮写,处事 勤敏,号为称职。帝甚加恩接,顾遇逾厚,为勋要者所嫉,常欲害之。崔季舒等 将谏也,之推取急还宅,故不连署。及召集谏人,之推亦被唤入,勘无其名,方 得免祸 及周兵陷晋阳,帝轻骑还邺,窘急计无所从,之推因宦者侍中邓长颥进奔陈之策, 仍劝募吴士千余人以为左右,取青、徐路共投陈国,帝甚纳之。齐亡入周,大象 末为御史上士。隋开皇中,太子召为学士,甚见礼重。寻以疾终。有文三十卷, 撰《家训》二十篇,并行于世
D.个人的努力是不可或缺的,杜甫学习诗歌的刻苦精神是广为人知的,潇洒飘 逸的李白,在诗歌艺术上也有远大志向,下过苦功夫。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李白、杜甫继承了中国诗歌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传统,受到了魏晋南北朝 诗歌的影响,就取得了远高于前人的艺术成就。 B.唐代的诗歌大气隽永,传之久远,这和唐朝对外开放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得 益于诗人们眼界开阔,价值观念多元化,审美理念国际化。 C.许多唐人的诗句,反映出唐代社会太平日久、经济发展、生活富足的社会现 实,这些为诗歌的发展与诗人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D.唐代诗人能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游历四方,接受自然山水之美的熏陶,能 广交朋友,增长见识,切磋诗歌艺术,丰富内心的精神世界。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杜甫的诗歌创作取得巨大的成就,其中的原因可以从艺术积累、时代 环境和个人努力等诸多方面来解释。 B.李白、杜甫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的,但这些原因充其量只是产生 李白杜甫的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 C.当今中国人口数量是唐朝全盛时期的二十余倍,交通、旅游等远比唐朝要好, 应该说具备了出现杰出诗人的物质条件。 D.中国当今未能出现在文学史上有超一流成就与地位、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学家, 原因恐怕主要得从文学传统、政治环境等方面去寻找。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颜之推,字介,琅邪临沂人也。父勰,梁湘东王萧绎镇西府谘议参军。之推早传 家业。年十二,值绎自讲《庄》《老》,便预门徒。虚谈非其所好,还习《礼》 《传》,博览群书,无不该洽[注],词情典丽,甚为西府所称。绎以为其国左 常侍,加镇西墨曹参军。好饮酒,多任纵,不修边幅,时论以此少之。绎遣世子 方诸出镇郢州,以之推掌管记。值侯景陷郢州,频欲杀之,赖其行台郎中王则以 获免,被囚送建业。景平,还江陵。时绎已自立,以之推为散骑侍郎,奏舍人事。 后为周军所破。大将军李显庆重之,荐往弘农,令掌其兄阳平公远书翰。值河水 暴长,具船将妻子来奔,经砥柱之险,时人称其勇决。显祖见而悦之,即除奉朝 请,引于内馆中,侍从左右,颇被顾眄。天保末,从至天池,以为中书舍人,令 中书郎段孝信将敕书出示之推。之推营外饮酒,孝信还以状言,显祖乃曰:“且 停。”由是遂寝。 寻迁中书舍人。帝时有取索,恒令中使传旨,之推禀承宣告,馆中皆受进止。所 进文章,皆是其封署,于进贤门奏之,待报方出。兼善于文字,监校缮写,处事 勤敏,号为称职。帝甚加恩接,顾遇逾厚,为勋要者所嫉,常欲害之。崔季舒等 将谏也,之推取急还宅,故不连署。及召集谏人,之推亦被唤入,勘无其名,方 得免祸。 及周兵陷晋阳,帝轻骑还邺,窘急计无所从,之推因宦者侍中邓长颥进奔陈之策, 仍劝募吴士千余人以为左右,取青、徐路共投陈国,帝甚纳之。齐亡入周,大象 末为御史上士。隋开皇中,太子召为学士,甚见礼重。寻以疾终。有文三十卷, 撰《家训》二十篇,并行于世
节选自《北齐书·颜之推》) [注]该洽:博通,广博。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将军李显庆重之 重:器重。 B.即除奉朝请 除:授官 C.孝信还以状言 状:告状。 D.勘无其名,方得免祸 勘:核对。 5.以下各组句子中,直接表明颜之推有才华的一组是(3分) ①词情典丽,甚为西府所称 ②侍从左右,颇被顾眄 ③禀承宣告,馆中皆受进止 ④兼善于文字,监校缮写 ⑤之推亦被唤人 ⑥有文三十卷,撰《家训》二 十篇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颜之推很早就继承了家传的学业,十二岁就以门徒身份听萧绎讲授《庄》《老》, 但他不喜欢这种虚谈,回到家里读书。 B.侯景攻陷郢州时,曾经多次想杀掉颜之推,有赖行台郎中王则说情才将其赦 免,把他囚禁送至建业,后来颜之推回到江陵 C.皇帝对颜之推恩宠很重,待遇越来越优厚,这种情况遭到了功勋卓著官居要 职的人的嫉妒,甚至有了加害颜之推的企图 D.北齐灭亡后,颜之推进入北周的朝廷做官,先是被任命为御史上士,后来又 被太子召为学士,受到了太子的礼待和重用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好饮酒,多任纵,不修边幅,时论以此少之。 (2)值河水暴长,具船将妻子来奔,经砥柱之险,时人称其勇决。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清平乐[注]江昉 曲阑闲凭,心事还重省。花里嫩莺啼不定,搅乱夕阳红影。 谁家翠管吹愁?一庭烟草如秋。欲去登楼望远,暮云遮断芳洲 [注]:此词作于作者寓居扬州之时 8.词的上片首句写到“心事还重省”,词人的心事是什么呢?请简要分析。(5 分) 9.结合全词,对“搅乱”进行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0.(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诗经《关 雎》) 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 。(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 (3)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 生 。(白居易《琵 琶行》)
( 节选自《北齐书·颜之推》) [注]该洽:博通,广博。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大将军李显庆重之 重:器重。 B.即除奉朝请 除:授官。 C.孝信还以状言 状:告状。 D.勘无其名,方得免祸 勘:核对。 5.以下各组句子中,直接表明颜之推有才华的一组是(3 分) ①词情典丽,甚为西府所称 ②侍从左右,颇被顾眄 ③禀承宣告,馆中皆受进止 ④兼善于文字,监校缮写 ⑤之推亦被唤人 ⑥有文三十卷,撰《家训》二 十篇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颜之推很早就继承了家传的学业,十二岁就以门徒身份听萧绎讲授《庄》《老》, 但他不喜欢这种虚谈,回到家里读书。 B.侯景攻陷郢州时,曾经多次想杀掉颜之推,有赖行台郎中王则说情才将其赦 免,把他囚禁送至建业,后来颜之推回到江陵。 C.皇帝对颜之推恩宠很重,待遇越来越优厚,这种情况遭到了功勋卓著官居要 职的人的嫉妒,甚至有了加害颜之推的企图。 D.北齐灭亡后,颜之推进入北周的朝廷做官,先是被任命为御史上士,后来又 被太子召为学士,受到了太子的礼待和重用。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好饮酒,多任纵,不修边幅,时论以此少之。 (2)值河水暴长,具船将妻子来奔,经砥柱之险,时人称其勇决。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8—9 题 清平乐[注]江昉 曲阑闲凭,心事还重省。花里嫩莺啼不定,搅乱夕阳红影。 谁家翠管吹愁?一庭烟草如秋。欲去登楼望远,暮云遮断芳洲。 [注]:此词作于作者寓居扬州之时。 8.词的上片首句写到“心事还重省”,词人的心事是什么呢?请简要分析。(5 分) 9.结合全词,对“搅乱”进行赏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 (诗经《关 雎》) (2) ,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 。 (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 (3)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 生。 ? 。 (白居易《琵 琶行》)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最佳配偶 美]斯蒂芬·麦克勒 我走进办公室,跟笑容满面的布列乔先生握了握手。跟我相比,他衣着十分讲 究。他手里在搬弄着一叠纸,就像在搬弄着一叠煎饼。 “我相信,你准定会对她十分满意,”他说,“她可是我们用求同计算机,从符 合推选条件的一亿一千多万美国妇女中挑选出来的。我们按种族、宗教、人种、 生活地区,对这些妇女进行了分类……” 我坐在那儿津津有味地听着,心想要是来这儿之前先冲个淋浴,那该多好。这儿 的办公室整洁宜人,不过那张椅子令人坐得不太惬意。 “好,来啦……”他说着,像魔术师那样“砰”的一声把通向隔壁房间的门忽地 打开。本来我心里就像揣了只兔子,怦怦直跳,这时就更手足无措了。 说真的,她长得很标致,真的!美极了 “沃克先生,这是蒙大拿州拉芬湖的邓菲尔德小姐。邓菲尔德小姐,这是纽约的 弗兰克林·沃克先生。 “就叫我弗兰克好了。”我唯唯诺诺,显得有点紧张。她确实太美了!您不妨想 象一下。 布列乔刚走开,我们就聊了起来。 “您好!我,我,我对计算机为我选中的您,感到十分称心。”我竭力想把语调 放温和些。也许,把她称为计算机选中的人,她一定不髙兴。我是说,我对 事情发展的结果感到满意。 她莞尔一笑,露出了一排整齐的牙齿。 “谢谢您,我也是。”她腼腆地说。 “我,三十一岁。”我唐突地冲口而出。 “我知道,这些全都记在卡片上。” 这场谈话似乎就要这样结束了。卡片上什么都介绍得清清楚楚,所以确实没什么 好谈了。 “今后打算要孩子吗?”她先找了个话题。 “当然,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正合我的意,这记录在卡片上的‘未来计划’一栏,喏,就在那儿。”她指点 着说 我这才注意到我手中那一札文件似的东西,第一页上贴着一张国际商用机械公司 的计算机卡片,卡片上印有关于邓菲尔德小姐的重要数据。显然,她手中的那 札“文件”是关于我的……于是,我们各自审视着自己手中的“文件”,每翻阅 页,都要发出很大的声响 “文件”里说,她喜欢古典音乐。(记录在“兴趣爱好与生活习惯”栏)“您喜欢 古典音乐?” “对,比任何东西都喜欢,另外,我还收藏着弗兰基·拉尼歌曲的全部录音。” “这倒是红极一时的歌唱家。”我赞许地附和道。 我俩的目光继续在字里行间浏览着。我注意到,她爱看书、看球赛,看电影爱坐 前排,睡觉时爱把窗户关上,爱养狗、养猫、养金鱼、养金枪鱼,爱吃用意大利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最佳配偶 [美]斯蒂芬·麦克勒 我走进办公室,跟笑容满面的布列 乔先生握了握手。跟我相比,他衣着十分讲 究。他手里在搬弄着一叠纸,就像在搬弄着一叠煎饼。 “我相信,你准定会对她十分满意,”他说,“她可是我们用求同计算机,从符 合推选条件的一亿一千多万美国妇女中挑选出来的。我们按种族、宗教、人种、 生活地区,对这些妇女进行了分类……” 我坐在那儿津津有味地听着,心想要是来这儿之前先冲个淋浴,那该多好。这儿 的办公室整洁宜人,不过那张椅子令人坐得不太惬意。 “好,来啦……”他说着,像魔术师那样“砰”的一声把通向隔壁房间的门忽地 打开。 本来我心里就像揣了只兔子,怦怦直跳,这时就更手足无措了。 说真的,她长得很标致,真的!美极了! “沃克先生,这是蒙大拿州拉芬湖的邓菲尔德小姐。邓菲尔德小姐,这是纽约的 弗兰克林·沃克先生。” “就叫我弗兰克好了。”我唯唯诺诺,显得有点紧张。她确实太美了!您不妨想 象一下。 布列乔刚走开,我们就聊了起来。 “您好!我,我,我对计算机为我选中的您,感到十分称心。”我竭力想把语调 放温和 些。也许,把她称为计算机选中的人,她一定不高兴。我是说,我对 事情发展的结果感到满意。 她莞尔一笑,露出了一排整齐的牙齿。 “谢谢您,我也是。”她腼腆地说。 “我,三十一岁。”我唐突地冲口而出。 “我知道,这些全都记在卡片上。” 这场谈话似乎就要这样结束了。卡片上什么都介绍得清清楚楚,所以确实没什么 好谈了。 “今后打算要孩子吗?”她先找了个话题。 “当然,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正合我的意,这记录在卡片上的‘未来计划’一栏,喏,就在那儿。”她指点 着说。 我这才注意到我手中那一札文件似的东西,第一页上贴着一张国际商用机械公司 的计算机卡片,卡片上印有关于邓菲尔德小姐的重要数据。显然,她手中的那一 札“文件”是关于我的……于是,我们各自审视着自己手中的“文件”,每翻阅 一页,都要发出很大的声响。 “文件”里说,她喜欢古典音乐。(记录在“兴趣爱好与生活习惯”栏)“您喜欢 古典音乐?” “对,比任何东西都喜欢,另外,我还收藏着弗兰基·拉尼歌曲的全部录音。” “这倒是红极一时的歌唱家。”我赞许地附和道。 我俩的目光继续在字里行间浏览着。我注意到,她爱看书、看球赛,看电影爱坐 前排,睡觉时爱把窗户关上,爱养狗、养猫、养金鱼、养金枪鱼,爱吃用意大利
香肠做的三明治,穿着朴素,将来要送孩子上私立学校,喜欢住在郊外,爱参观 美术展览馆…… 她抬起了头:“我们所有的爱好都很一致。 “毫无两样。”我加上一句。 我又读了标题为“心理状况”的记录:她生性羞怯,不爱争论,讲话拘谨,属于 贤妻良母型。 我很高兴,您既不抽烟又不饮酒。”她满意地说。 是的,我与烟酒无缘,只偶尔喝点啤酒。 “栏目里没有提到啊。” “哦,也许没写上,这是我的疏忽。”我希望她不会放在心上。 我们终于各自看完了手里的“文件” 最后她说:“我们俩非常相像。” 我和邓菲尔德结婚整整九年了,已经有三个孩子,两男一女。我们住在郊外,听 着古典音乐和弗兰基·拉尼的录音。我俩最后一次争吵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所以 早被我忘得一千二净。在每一件事上,我俩几乎都能步调一致。她是一个贤妻, 我也可以算是个好丈夫。我们的婚姻看起来真是完美无缺 眼下,我却盘算着下个月就去离婚。一一这种日子我再也过不下去了!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叙述了弗兰克借助计算机筛选结婚对象,进而结识邓菲尔德小姐并与之 结婚,到后来厌倦了完美的婚姻生活想要离婚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B.本文叙述平淡无奇,但构思巧妙,别具匠心。短短千余字,浓缩了一对夫妻 美满和谐的生活,人物塑造以语言描写为主,通过对话展现人物性格 C.这篇小说启示我们:在生活中我们应抛弃机械的、程式化的生活,还原人的 鲜活生动的本性,重新回到多层次多角度的、可期待可变换的世界中去 D.“我”在和邓菲尔德小姐见面时“唯唯诺诺”,表现了主人公“我”懦弱无 能、胆小怕事,这也是“我”在婚姻生活九年后才打算离婚的原因。 E.这篇小说借助一个婚姻故事告诉我们:被简单地贴上标签从而变成扁平的标 签人,过着乏味的、已经计划好的生活,只会让人沉闷室息 (2)文章多次提到两人“相像”“一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3)小说中的“我”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这篇小说的结局非常出人意料,你认为这样的安排好不好?请谈谈你的观点和 具体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夏丐尊的教学改革 夏丐尊尤其重视教学的改革。夏先生教国文,就对国文教学作了全面改革,使春 晖中学的国文教学独树一帜。 从教材看,夏丐尊和他的同事们将当时春晖的国支分为必修科和选修科。必修科 的教材有两种:一是商务版的《国文课本》;一是教师自编的《选授讲义》,包 括范文选读、语法、作文法等。对范文的选择教师特别重视,既要内容新,又要 形式关,以利于学生从中吸收营养,在思想、道德、情操上得到熏陶,在语言文 字、写作方法上得到借鉴。这些范文多采自《新青年》《新潮》《向导》等进步 刊物
香肠做的三明治,穿着朴素,将来要送孩子上私立学校,喜欢住在郊外,爱参观 美术展览馆…… 她抬起了头:“我们所有的爱好都很一致。” “毫无两样。”我加上一句。 我又读了标题为“心理状况”的记录:她生性羞怯,不爱争论,讲话拘谨,属于 贤妻良母型。 “我很高兴,您既不抽烟又不饮酒。”她满意地说。 “是的,我与烟酒无缘,只偶尔喝点啤酒。” “栏目里没有提到啊。” “哦,也许没写上,这是我的疏忽。”我希望她不会放在心上。 我们终于各自看完了手里的“文件”。 最后她说:“我们俩非常相像。” 我和邓菲尔德结婚整整九年了,已经有三个孩子,两男一女。我们住在郊外,听 着古典音乐和弗兰基·拉尼的录音。我俩最后一次争吵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所以 早被我忘得一干二净。在每一件事上,我俩几乎都能步调一致。她是一个贤妻, 我也可以算是个好丈夫。我们的婚姻看起来真是完美无缺。 眼下,我却盘算着下个月就去离婚。——这种日子我再也过不下去了!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小说叙述了弗兰克借助计算机筛选结婚对象,进而结识邓菲尔德小姐并与之 结婚,到后来厌倦了完美的婚姻生活想要离婚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B.本文叙述平淡无奇,但构思巧妙,别具匠心。短短千余字,浓缩了一对夫妻 美满和谐的生活,人物塑造以语言描写为主,通过对话展现人物性格。 C.这篇小说启示我们:在生活中我们应抛弃机械的、程式化的生活,还原人的 鲜活生动的本性,重新回到多层次多角度的、可期待可变换的世界中去。 D.“我”在和邓菲尔德小姐见面时“唯唯诺诺”,表现了主人公“我”懦弱无 能、胆小怕事,这也是“我”在婚姻生活九年后才打算离婚的原因。 E.这篇小说借助一个婚姻故事告诉我们:被简单地贴上标签从而变成扁平的标 签人,过着乏味的、已经计划好的生活,只会让人沉闷窒息。 (2)文章多次提到两人“相像”“一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 分) (3)小说中的“我”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 分) (4)这篇小说的结局非常出人意料,你认为这样的安排好不好?请谈谈你的观点和 具体理由。(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夏丐尊的教学改革 夏丐尊尤其重视教学的改革。夏先生教国文,就对国文教学作了全面改革,使春 晖中学的国文教学独树一帜。 从教材看,夏丐尊和他的同事们将当时春晖的国支分为必修科和选修科。必修科 的教材有两种:一是商务版的《国文课本》;一是教师自编的《选授讲义》,包 括范文选读、语法、作文法等。对范文的选择教师特别重视,既要内容新,又要 形式关,以利于学生从中吸收营养,在思想、道德、情操上得到熏陶,在语言文 字、写作方法上得到借鉴。这些范文多采自《新青年》《新潮》《向导》等进步 刊物
对于初中要不要教文言文的问题,当时社会上有两种意见:一种主张兼教,一种 主张绝对不教。夏丐尊等主张兼教,他们认为“自小学以至大学的学生,文言文 尽可以不写,而对于中等以上的学生,却希望其能读解普通的文言文。如果中学 毕业生没有阅读中国普通书的能力,那就不能享受先人精神的遗产,不特是本人 的不幸,恐也不是国家社会之幸,不特在中国文化上可悲观,在世界文化上看来 也是可悲观的”。夏先生等还认为,当时文言文事实上在社会生活里还占有很广 的势力,如果不授与学生以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学生将不能看日报、官厅公告以 及现代社会上种种文件,但分量要控制,以占全部课文的十分之三四为宜,且教 材要精选。 选修科按年段分设。第一学年注重补习,第二学年注重个性,第三学年注重调剂。 选修教材的内容从实用文、修辞大意到文学史、近代文艺思潮,由易到难,由浅 入深,对学生的爱好培养和个性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改革考试是夏丐尊在春晖早期国文教学中的又一举措。在1923、1924年保留下 来的资料中我们发现一份国文考查试卷,从考查内容看,语文基础知识所涉及的 范围,诸如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几乎都已涉及到了,可见,当时 的基础教育是比较全面的。 在作文教学方面,夏丐尊和春晖早期国文教师花了很多心血和很大气力。他们经 常研究学生的写作实际,发现问题,想出办法,加以指导。 首先,夏丐尊十分重视作文的态度。他认为,文章“技巧的研究,原是必要,态 度的注意,却比技巧更加要紧”。 第二,重文风,提倡“实、新、小”。他要学生注意周围的“实生活”,用“实 生活”来做作文的材料。为培养学生对实生活的观察能力,他们先积极引导学生 关注周围新鲜的人和事,经常以一二百字写生活的一个片断,然后逐渐扩大。这 样的文章篇幅小了,内容却充实了,感情也更真切了 第三,夏先生等十分重视文章的批改,讲究当面指点。校友王文川在一篇《怀念 母校》的文章里提到:“夏丐尊往往叫我们去他那里,当面批改作文,启发我们 明白错误的地方,加以详细说明;遇到好文章就张贴出来叫我们大家去看。”夏 丐尊、朱自清等先生几乎都用了相同的方法,给每个学生一张成绩升降表,“我 们的每篇作文,都标出升降记号,让我们自己看到进步或退步” 夏丐尊充分认识到读书的重要,尤其是博学的好处。因此在春晖中学任教期间, 夏丐尊倡导多读书,读好书,他为学生们开出了一份书单。书单设有两条标准: 条是做普通中国人不可不读的书,一条是做现代世界人不可不读的书。一份书 单共85部书,有古代的也有现代的;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有用中文写的也有 用英文写的;有社会科学方面的也有自然科学方面的。这份书单几乎包涵了中国 和世界最优秀的文化遗产和当代最先进的文化成果。陈望道于1920年翻译的《共 产党宣言》,也是当时必读书目之一。书目中还列入《新旧约》等,夏先生认为 这类书对后来的思想、文学影响不小,也应该了解。 (摘编自严禄标《“春晖”的一大功臣夏丐 尊》)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春晖教师从《新青年》《新潮》《向导》等进步刊物中选取内容新、形式美 的文章,编成了《选授讲义》一书
对于初中要不要教文言文的问题,当时社会上有两种意见:一种主张兼教,一种 主张绝对不教。夏丐尊等主张兼教,他们认为“自小学以至大学的学生,文言文 尽可以不写,而对于中等以上的学生,却希望其能读解普通的文言文。如果中学 毕业生没有阅读中国普通书的能力,那就不能享受先人精神的遗产,不特是本人 的不幸,恐也不是国家社会之幸,不特在中国文化上可悲观,在世界文化上看来 也是可悲观的”。夏先生等还认为,当时文言文事实上在社会生活里还占有很广 的势力,如果不授与学生以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学生将不能看日报、官厅公告以 及现代社会上种种文件,但分量要控制,以占全部课文的十分之三四为宜,且教 材要精选。 选修科按年段分设。第一学年注重补习,第二学年注重个性,第三学年注重调剂。 选修教材的内容从实用文、修辞大意到文学史、近代文艺思潮,由易到难,由浅 入深,对学生的爱好培养和个性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改革考试是夏丐尊在春晖早期国文教学中的又一举措。在 1923、1924 年保留下 来的资料中我们发现一份国文考查试卷,从考查内容看,语文基础知识所涉及的 范围,诸如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几乎都已涉及到了,可见,当时 的基础教育是比较全面的。 在作文教学方面,夏丐尊和春晖早期国文教师花了很多心血和很大气力。他们经 常研究学生的写作实际,发现问题,想出办法,加以指导。 首先,夏丐尊十分重视作文的态度。他认为,文章“技巧的研究,原是必要,态 度的注意,却比技巧更加要紧”。 第二,重文风,提倡“实、新、小”。他要学生注意周围的“实生活”,用“实 生活”来做作文的材料。为培养学生对实生活的观察能力,他们先积极引导学生 关注周围新鲜的人和事,经常以一二百字写生活的一个片断,然后逐渐扩大。这 样的文章篇幅小了,内容却充实了,感情也更真切了。 第三,夏先生等十分重视文章的批改,讲究当面指点。校友王文川在一篇《怀念 母校》的文章里提到:“夏丐尊往往叫我们去他那里,当面批改作文,启发我们 明白错误的地方,加以详细说明;遇到好文章就张贴出来叫我们大家去看。”夏 丐尊、朱自清等先生几乎都用了相同的方法,给每个学生一张成绩升降表,“我 们的每篇作文,都标出升降记号,让我们自己看到进步或退步”。 夏丐尊充分认识到读书的重要,尤其是博学的好处。因此在春晖中学任教期间, 夏丐尊倡导多读书,读好书,他为学生们开出了一份书单。书单设有两条标准: 一条是做普通中国人不可不读的书,一条是做现代世界人不可不读的书。一份书 单共 85 部书,有古代的也有现代的;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有用中文写的也有 用英文写的;有社会科学方面的也有自然科学方面的。这份书单几乎包涵了中国 和世界最优秀的文化遗产和当代最先进的文化成果。陈望道于 l920 年翻译的《共 产党宣言》,也是当时必读书目之一。书目中还列入《新旧约》等,夏先生认为 这类书对后来的思想、文学影响不小,也应该了解。 (摘编自严禄标《“春晖”的一大功臣夏丐 尊》)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春晖教师从《新青年》《新潮》《向导》等进步刊物中选取内容新、形式美 的文章,编成了《选授讲义》一书
B.夏丐尊先生认为初中生需要学习文言文,但教师要控制分量,最好占全部课 文的十分之三四,而且教材还要精选。 C.选修科三年各有侧重,分别注重补习、调剂和个性,内容广泛,有利于学生 爱好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 D.夏丐尊先生提倡“实、新、小”的文风,要求学生关注实际生活,发现新鲜 的人和事,多写生活的片断,然后逐渐扩大。 E.本文通过详细记述夏丐尊先生冲破阻碍进行教学改革的事迹,为我们再现了 一位有思想、有眼光、有作为的教育家形象 (2)夏丐尊先生为什么主张“兼教”文言文?请简要分析。(6分) (3)夏丐尊先生对国文教学的改革包括哪些方面?请简要说明。(6分) (4)夏丐尊先生开出的书单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文本及自己的阅读实际,谈 谈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现在的家具市场鱼目混珠的现象很多,有的厂家从意大利引进生产线在国内 生产家具,却号称“纯进口家具” B.在“落地完税”政策实施一个月之余,昔日车商云集的车城已经十室九空, 几乎沦落为一座空城。 C.中国国家足球队0:1败北,小组出线希望渺茫。观察员分析失利原因之一是 国足领队往往越俎代庖。 身为派出所所长的常征在办案过程中不止一次收到恐吓短信,不过他对此从 来都是不以为意,置之一笑。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绿领巾事件”和“红校服事件”都应引起教育部门的反思,教育应该围绕 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为中心,教育孩子“成人”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成才 B.一个个食品安全问题无法有效解决,原凶在于食品问题涉及多方利益,单一 突击哪一方都不能有效解决,必须具备综合的“社会治理”观念。 C.针对小悦悦被碾轧事件,大学教授郭巍青指出,在都市社会的复杂条件下, 人的情感与本能已被扭曲,社会救助力量正被削弱甚至遭到毁坏。 D.奥巴马在给乔布斯的悼词中说:“乔布斯将互联网装进了我们的口袋里,他 让人们不但可以享受到信息革命的成果,而且改变了我们看世界的方式。”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古人常说一句话,那就是“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 容 。也就是说,商纣王时代,古人就已开始 烧铅作粉,用于妇女美容化妆了。 ①这种搽粉的习惯至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②据墨子记载,粉是大禹时期就发现的 ③曹植在《洛神赋》中有:芳泽不加,铅华不御 ④这里的“容”,就是指化妆、美容的意思 ⑤《博物志》记:纣烧铅作粉 ⑥这里的“铅华”,是古代妇女搽在脸上用于增门的一种粉
B.夏丐尊先生认为初中生需要学习文言文,但教师要控制分量,最好占全部课 文的十分之三四,而且教材还要精选。 C.选修科三年各有侧重,分别注重补习、调剂和个性,内容广泛,有利于学生 爱好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 D.夏丐尊先生提倡“实、新、小”的文风,要求学生关注实际生活,发现新鲜 的人和事, 多写生活的片断,然后逐渐扩大。 E.本文通过详细记述夏丐尊先生冲破阻碍进行教学改革的事迹,为我们再现了 一位有思想、有眼光、有作为的教育家形象。 (2)夏丐尊先生为什么主张“兼教”文言文?请简要分析。(6 分) (3)夏丐尊先生对国文教学的改革包括哪些方面?请简要说明。(6 分) (4)夏丐尊先生开出的书单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文本及自己的阅读实际,谈 谈你的看法。(8 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 80 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现在的家具市场鱼目混珠的现象很多,有的厂家从意大利引进生产线在国内 生产家具,却号称“纯进口家具”。 B.在“落地完税”政策实施一个月之余,昔日车商云集的车城已经十室九空, 几乎沦落为一座空城。 C.中国国家足球队 0:1 败北,小组出线希望渺茫。观察员分析失利原因之一是 国足领队往往越俎代庖。 D.身为派出所所长的常征在办案过程中不止一次收到恐吓短信,不过他对此从 来都是不以为意,置之一笑。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绿领巾事件”和“红校服事件”都应引起教育部门的反思,教育应该围绕 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为中心,教育孩子“成人”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成才”。 B.一个个食品安全问题无法有效解决,原凶在于食品问题涉及多方利益,单一 突击哪一方都不能有效解决,必须具备综合的“社会治理”观念。 C.针对小悦悦被碾轧事件,大学教授郭巍青指出,在都市社会的复杂条件下, 人的情感与本能已被扭曲,社会救助力量正被削弱甚至遭到毁坏。 D.奥巴马在给乔布斯的悼词中说:“乔布斯将互联网装进了我们的口袋里,他 让人们不但可以享受到信息革命的成果,而且改变了我们看世界的方式。”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古人常说一句话,那就是“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 容”。 。 , 。 , 。 。也就是说,商纣王时代,古人就已开始 烧铅作粉,用于妇女美容化妆了。 ①这种搽粉的习惯至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②据墨子记载,粉是大禹时期就发现的 ③曹植在《洛神赋》中有:芳泽不加,铅华不御 ④这里的“容”,就是指化妆、美容的意思 ⑤《博物志》记:纣烧铅作粉 ⑥这里的“铅华”,是古代妇女搽在脸上用于增门的一种粉
A.④③⑥①②⑤ B.④⑥③②①⑤ C.⑤①④③⑥② ⑤④①③⑥② 16.提取下列各句的要点,以“《营造法式》”为开头整合成一个单句。(5分) ①《营造法式》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规范书 ②它对建筑设计、施工进行了规范。 ③李诫在两浙工匠喻皓的《木经》的基础上编成《营造法式》 《营造法式》 17.请在横线②③处补写,要求修辞、句式与①句相同,语意和谐。(6分) 雷锋精神是什么? ①是一股清泉,哪怕是只滋润了一寸土 地!② 六、写作(60分) 8.请以“走过那片沼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要求:自主立意,自定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2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一 高三语文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D话题不一致 A范围缩小 文学传统”错误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C(状:情状,情况。) 5.B(②属于间接表现③不能表现有才华⑤讲颜之推险被定罪) 6.D(颜之推被隋朝太子召为学士) 7.(1)(颜之推)嗜好喝酒,过分任性放纵,不饰仪容,当时的舆论因此贬低 他。(“任纵”“少”“以”各1分,省略句1分,句意1分,共5分) (2)恰逢黄河水暴涨,(颜之推)就备办船只携带妻子儿女逃奔北齐,中间经 历险要的砥柱山,当时人称赞他勇敢有决断。(“值”“具”“妻子”各1 分,状语后置句1分,句意1分,共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8.面对花树莺啼的一派春光,作者却触目生愁,(1分)又听到凄怨的笛声, 视春景如秋,想要去登楼望远,无奈暮云重叠,(2分)表现了词人羁旅漂泊中浓 浓的思乡之情。(2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 9.时间已近傍晚,那花枝上的黄莺却啼个不停,以致连落日的霞光都被搅乱了, (2分)“搅乱”一词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莺儿不仅在啼,而且还在花树间不时飞 动。(2分)表面上是说搅乱霞光,实际也搅乱了词人心境,引出了他的重重心 事。(2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A.④③⑥①②⑤ B.④⑥③②①⑤ C.⑤①④③⑥② D .⑤④①③⑥② 16.提取下列各句的要点,以“《营造法式》”为开头整合成一个单句。(5 分) ①《营造法式》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规范书。 ②它对建筑设计、施工进行了规范。 ③李诫在两浙工匠喻皓的《木经》的基础上编成《营造法式》。 《营造法式》 17.请在横线②③处补写,要求修辞、句式与①句相同,语意和谐。(6 分) 雷锋精神是什么? ①是一股清泉,哪怕是只滋润了一寸土 地! ② ③ 六、写作(60 分) 18.请以“走过那片沼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要求:自主立意,自定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2 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一) 高三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1.D 话题不一致 2.A 范围缩小 3.D “文学传统”错误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4. C(状:情状,情况。) 5.B(②属于间接表现 ③不能表现有才华 ⑤讲颜之推险被定罪) 6.D(颜之推被隋朝太子召为学士) 7.(1)(颜之推)嗜好喝酒,过分任性放纵,不饰仪容,当时的舆论因此贬低 他。( “任纵”“少” “以”各 1 分,省略句 1 分,句意 1 分,共 5 分) (2)恰逢黄河水暴涨,(颜之推)就备办船只携带妻子儿女逃奔北齐,中间经 历险要的砥柱山,当时人称赞他勇敢有决断。 (“值”“具”“ 妻子”各 1 分,状语后置句 1 分,句意 1 分,共 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8.面对花树莺啼的一派春光,作者却触目生愁,(1 分)又听到凄怨的笛声, 视春景如秋,想要去登楼望远,无奈暮云重叠,(2 分)表现了词人羁旅漂泊中浓 浓的思乡之情。(2 分) (共 5 分,意思对即可) 9.时间已近傍晚,那花枝上的黄莺却啼个不停,以致连落日的霞光都被搅乱了。 (2 分)“搅乱”一词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莺儿不仅在啼,而且还在花树间不时飞 动。(2 分) 表面上是说搅乱霞光,实际也搅乱了词人心境,引出了他的重重心 事。(2 分) (共 5 分,意思对即可) (三)名句名篇默写(6 分) 10.⑴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⑵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⑶ 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
(每空1分,该句有错误即不得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1)(5分)答C项3分;答E项2分;答A项,1分(A项“完美”应 加引号,他们的婚姻生活并不完美,小说情节只是在结尾异峰突起,也谈不上“跌 宕起伏”:B项“浓缩了一对夫妻美满和谐的生活”表述不当。小说主体写的 是相亲过程,而且其生活貌似美满和谐,实则单调乏味:D项“表现了主人公 我’懦弱无能、胆小怕事”错误。) (2)(6分)①起强调作用,突出两人惊人的“相像”和“一致”,为结尾 打算离婚埋下伏笔②呼应题目,如此相像一致正是一般人所认为的最佳配偶;③ 与打算离婚的结局构成极大反差,深刻地揭示出小说的主题。(共6分,每点2 分,意思对即可) (3)(6分)①性格内向,拘谨羞怯。(从相亲时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分 析)②爱好广泛,追求生活品质,有良好生活习惯。(从“我们所有的爱好都 很一致”“毫无两样”,可推知“我”的性格爱好与邓菲尔德小姐相同。)③ 潜意识里有对机械的程式化的生活的反抗,以及对生动鲜活的生活的向往。(从 想离婚可以看出)(共6分。每个要点及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4)(8分)观点一:这样的安排好。这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式 的结尾(或欧·亨利式的结尾)。(2分)(只有结论没有分析得1分) ①从情节上看,两个人虽然经电脑配对,“非常相像”,但彼此过于熟悉,谈话 毫无新鲜的话题,无趣无聊,已经暗示出这种婚姻的乏味,所以两个人最后的分 手也在情理之中。(2分) ②从表达效果上看,前面的叙述平淡无奇,直到最后才给读者一个出乎意料的结 局。这样写,能增强小说的戏剧性,从而形成独特的艺术魅力,增强文章的感染 力。(2分) ③从主题表达上看,这样的结局与前边的情节构成极大反差,更能引人深思,深 刻地揭示出小说的主题:机械的、程式化的生活是令人生厌的,多姿多彩才是有 趣味的生活状态。(2分) 观点二:这样的安排不好。(2分)(只有结论没有分析得1分) ①从情节上看,离婚的结局过于突兀,前边的情节缺乏必要的铺垫与暗示。(2 分) ②从表达效果上看,这样的结局,虽然能增强小说的戏剧性,却使文章缺乏可信 度,缺少生活的真实:在现实生活中,夫妻两个情趣相投往往生活得很幸福。(2 分) ③从主题表达上看,小说结局宣扬夫妻之间性格差异产生美,但同时否定夫妻之 间性格谐调也会产生美,是有失偏颇的。(2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1)答B给3分,答D给2分,答E给1分;答A、C不给分。(E项 中的“冲破阻碍进行教学改革”文中无据。A项,《选授讲义》包括范文选读、 语法、作文法等,其中只有范文多采自《新青年》《新潮》《向导》等进步刊物。 C项“调剂和个性”顺序错。) 2)(6分)①中学生能读解普通的文言文,才能享受先人精神的遗产。② 拥有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是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丰富世界文化的需 要。(答“没有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恐也不是国家社会之幸,不特在中国文化上 可悲观,在世界文化上看来也是可悲观的”亦可。)
(每空 1 分,该句有错误即不得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1)(5 分)答 C 项 3 分;答 E 项 2 分;答 A 项,1 分 (A 项“完美”应 加引号,他们的婚姻生活并不完美,小说情节只是在结尾异峰突起,也谈不上“跌 宕起伏”; B 项“浓缩了一对夫妻美满和谐的生活”表述不当。小说主体写的 是相亲过程,而且其生活貌似美满和谐,实则单调乏味;D 项“表现了主人公 ‘我’懦弱无能、胆小怕事”错误。) (2)(6 分) ①起强调作用,突出两人惊人的“相像”和“一致”,为结尾 打算离婚埋下伏笔②呼应题目,如此相像一致正是一般人所认为的最佳配偶;③ 与打算离婚的结局构成极大反差,深刻地揭示出小说的主题。(共 6 分,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3)(6 分) ①性格内向,拘谨羞怯。(从相亲时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分 析) ②爱好广泛,追求生活品质,有良好生活习惯。(从“我们所有的爱好都 很一致”“毫无两样”,可推知“我”的性格爱好与邓菲尔德小姐相同。) ③ 潜意识里有对机械的程式化的生活的反抗,以及对生动鲜活的生活的向往。(从 想离婚可以看出)(共 6 分。每个要点及分析 2 分,意思对即可。) (4)(8 分) 观点一:这样的安排好。这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式 的结尾(或欧·亨利式的结尾)。(2 分)(只有结论没有分析得 1 分) ①从情节上看,两个人虽然经电脑配对,“非常相像”,但彼此过于熟悉,谈话 毫无新鲜的话题,无趣无聊,已经暗示出这种婚姻的乏味,所以两个人最后的分 手也在情理之中。(2 分) ②从表达效果上看,前面的叙述平淡无奇,直到最后才给读者一个出乎意料的结 局。这样写,能增强小说的戏剧性,从而形成独特的艺术魅力,增强文章的感染 力。(2 分) ③从主题表达上看,这样的结局与前边的情节构成极大反差,更能引人深思,深 刻地揭示出小说的主题:机械的、程式化的生活是令人生厌的,多姿多彩才是有 趣味的生活状态。(2 分) 观点二:这样的安排不好。(2 分)(只有结论没有分析得 1 分) ①从情节上看,离婚的结局过于突兀,前边的情节缺乏必要的铺垫与暗示。(2 分) ②从表达效果上看,这样的结局,虽然能增强小说的戏剧性,却使文章缺乏可信 度,缺少生活的真实:在现实生活中,夫妻两个情趣相投往往生活得很幸福。(2 分) ③从主题表达上看,小说结局宣扬夫妻之间性格差异产生美,但同时否定夫妻之 间性格谐调也会产生美,是有失偏颇的。(2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 (1)答 B 给 3 分,答 D 给 2 分,答 E 给 1 分;答 A、C 不给分。 (E 项 中的“冲破阻碍进行教学改革”文中无据。A 项,《选授讲义》包括范文选读、 语法、作文法等,其中只有范文多采自《新青年》《新潮》《向导》等进步刊物。 C 项“调剂和个性”顺序错。) (2)(6 分) ①中学生能读解普通的文言文,才能享受先人精神的遗产。 ② 拥有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是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丰富世界文化的需 要。 (答“没有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恐也不是国家社会之幸,不特在中国文化上 可悲观,在世界文化上看来也是可悲观的”亦可。)
③文言文在社会生活里还占有很广的势力,学会了才能看日报、公告和种种文件。 (3)(6分)①教材的改革:国文分为必修科和选修科,现成教材与自编教 材相结合。兼教文言文。②考试的改革: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③作文 的改革:重视作文的态度,重“实、新、小”的文风,重视文章的批改。④阅 读的改革:倡导多读书读好书,兼容并包,与时俱进 (答出两点给2分,答出三点给4分,答出四点给6分。没有具体解说酌情扣分。) (4)(8分)①夏先生开列书单的两条标准“做普通中国人不可不读”和“做 现代世界人不可不读”启示我们:读书是为人生奠基,要用发展的、世界的眼光 读书。(2分)(既要重视继承,也要重视与时俱进。) ②夏丐尊先生的书单共85部书,涉及古今中外不同的学科,这启示我们,读书 要“多”,不仅数量上要有保证,内容上也要广博。(2分) ③这份书单几乎包涵了中国和世界最优秀的文化遗产和当代最先进的文化成果。 书单中《共产党宣言》和《新旧约》并存,这启示我们,读书要选择中外最优秀 最先进的、最具影响力的书。(2分)结合自己阅读实际。(2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B(室:人家。十家有九家一无所有。形容人民大量死亡或逃亡后的荒凉景象 室:人家。十家有九家一无所有,形容人民大量死亡或逃亡后的荒凉景象。此处 望文生义。) 14.B(A杂糅改为“以……为中心”或去掉“为中心”C搭配不当“力量”不能 “毁坏”D语序不当,把“不但”放在“让人们”前面) 5.A 16.《营造法式》是一部由李诫在两浙工匠喻皓的《木经》的基础上编成的北宋 官方颁布的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不是单句不给分,内容齐全2分,单 句2分,语句通顺1分) 17.是一束阳光,哪怕是照亮了一点黑暗!是一缕清风,哪怕是带来了一丝凉 爽!(每句3分,内容1分,修辞1分,语意和谐1分) 六、写作(60分) 18(略) 附【参考译文】 颜之推,字介,是琅邪临沂人。父亲名勰,是梁湘东王萧绎的镇西府谘议参军 颜之推很早继承家传的学业,十二岁时,适逢萧绎亲自讲说《庄子》《老子》 他就参与到门生行列。他对清谈并不爱好,退学回家,自学《周礼》《左传》 他广泛地阅读各种书,无所不晓,文词典雅明丽,很受镇西府的人称赞。萧绎任 他为湘东王国的左常侍,加授镇西府的墨曹参军。他嗜好喝酒,过分任性放纵, 不饰仪容,当时的舆论因此轻视他。萧绎派世子方诸出镇郢州,叫颜之推任管记 正赶上侯景攻陷郢州,多次想要杀死他,依赖他的行台郎中王则说情才得以豁免, 被囚禁押送到建业。侯景被平定后,(颜之推)回到江陵。此时萧绎已经自立为 王,任命颜之推为散骑侍郎,掌管舍人之事。后来萧绎被周军所击败,周大将军 李显庆看重之推,推荐他去弘农,让之推在他的兄长阳平公李远处掌管书翰。正 好黄河水暴涨,颜之推就备办船只带妻子儿女逃奔北齐,中间经历险要的砥柱山, 当时人称赞他勇敢有决断。齐显祖见到颜之推很喜欢他,立即授他奉朝请,召请 他到内馆里,随侍在自己身边,(颜之推)颇受重视。天保末年,随从至天池, 准备任命颜之推为中书舍人,派中书郎段孝信带敕书给颜之推看。颜之推正在营
③文言文在社会生活里还占有很广的势力,学会了才能看日报、公告和种种文件。 (3)(6 分) ①教材的改革:国文分为必修科和选修科,现成教材与自编教 材相结合。兼教文言文。 ②考试的改革: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 ③作文 的改革:重视作文的态度,重“实、新、小”的文风,重视文章的批改。 ④阅 读的改革:倡导多读书读好书,兼容并包,与时俱进。 (答出两点给 2 分,答出三点给 4 分,答出四点给 6 分。没有具体解说酌情扣分。) (4)(8 分) ①夏先生开列书单的两条标准“做普通中国人不可不读”和“做 现代世界人不可不读”启示我们:读书是为人生奠基,要用发展的、世界的眼光 读书。(2 分)(既要重视继承,也要重视与时俱进。) ②夏丏尊先生的书单共 85 部书,涉及古今中外不同的学科,这启示我们,读书 要“多”,不仅数量上要有保证,内容上也要广博。(2 分) ③这份书单几乎包涵了中国和世界最优秀的文化遗产和当代最先进的文化成果。 书单中《共产党宣言》和《新旧约》并存,这启示我们,读书要选择中外最优秀 最先进的、最具影响力的书。(2 分) 结合自己阅读实际。(2 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3.B(室:人家。十家有九家一无所有。形容人民大量死亡或逃亡后的荒凉景象。 室:人家。十家有九家一无所有,形容人民大量死亡或逃亡后的荒凉景象。此处 望文生义。) 14.B(A 杂糅改为“以……为中心”或去掉“为中心” C 搭配不当“力量”不能 “毁坏”D 语序不当,把“不但”放在“让人们”前面) 15.A 16.《营造法式》是一部由李诫在两浙工匠喻皓的《木经》的基础上编成的北宋 官方颁布的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 (不是单句不给分,内容齐全 2 分,单 句 2 分,语句通顺 1 分) 17.是一束阳光,哪怕是照亮了一点黑暗!是一缕清风,哪怕是带来了一丝凉 爽! (每句 3 分,内容 1 分,修辞 1 分,语意和谐 1 分) 六、写作(60 分) 18(略) 附 【参考译文】 颜之推,字介,是琅邪临沂人。父亲名勰,是梁湘东王萧绎的镇西府谘议参军。 颜之推很早继承家传的学业,十二岁时,适逢萧绎亲自讲说《庄子》《老子》, 他就参与到门生行列。他对清谈并不爱好,退学回家,自学《周礼》《左传》。 他广泛地阅读各种书,无所不晓,文词典雅明丽,很受镇西府的人称赞。萧绎任 他为湘东王国的左常侍,加授镇西府的墨曹参军。他嗜好喝酒,过分任性放纵, 不饰仪容,当时的舆论因此轻视他。萧绎派世子方诸出镇郢州,叫颜之推任管记。 正赶上侯景攻陷郢州,多次想要杀死他,依赖他的行台郎中王则说情才得以豁免, 被囚禁押送到建业。侯景被平定后,(颜之推)回到江陵。此时萧绎已经自立为 王,任命颜之推为散骑侍郎,掌管舍人之事。后来萧绎被周军所击败,周大将军 李显庆看重之推,推荐他去弘农,让之推在他的兄长阳平公李远处掌管书翰。正 好黄河水暴涨,颜之推就备办船只带妻子儿女逃奔北齐,中间经历险要的砥柱山, 当时人称赞他勇敢有决断。齐显祖见到颜之推很喜欢他,立即授他奉朝请,召请 他到内馆里,随侍在自己身边,(颜之推)颇受重视。天保末年,随从至天池, 准备任命颜之推为中书舍人,派中书郎段孝信带敕书给颜之推看。颜之推正在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