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2009级高三12月考 语文试题 第I卷(36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为发展卷。长卷给题(150分的题量),自主选择(第三、四大题和作文为必 选)。试卷满分120分,成绩最高记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3.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滂沱/磅礴炮制/越俎代庖叱咤/姹紫嫣红 B.悄悄/悄然落枕/落花流水果脯/惊魂甫定 C.谥号/裨益下载/载歌载舞斐然/蜚短流长 D.扉页/诽谤包扎/扎扎实实拮据/虎踞龙盘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祛除返修率棉里藏针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B.剪辑勘误表关怀备至言者无罪,闻者足诫 C.像册破天荒和盘托出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D.纪要及时雨如雷贯耳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物价上涨等一系列问题,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期 盼 ②有些企业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前,开始着手解除那些工龄即将满十年的员工的劳动 合同,以 未来的经济补偿风险。 ③北京市知名食品企业与北京食品研究所,历时近两年,研发了200多个样品,从中 出第一批“新北京特产”。 A.抑制回避筛选 B.控制规避筛选 C.控制回避遴选 D.抑制规避遴选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外出旅游时异地的风物让人迷醉欣喜,可是一路上的旅游购 物却常常使人不厌其烦,兴味索然。 B.中国汽车企业近几年纷纷推出自己研发的新能源汽车,有专家提示新能源汽车产业布 局宜瞻前顾后,不可盲目发展。 C.这种文风承继自周作人、董桥以来中国文人隐忍的传统,抒情而不煽情,简洁凝练的 句子体现的是大方之家的功底与素养。 D.虽然教育厅领导只是走访了少数几所学校,但管中窥豹,他们对我市推行素质教育的 现状还是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的。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我国的经济在第三季度还能够保持持续稳步增长,表明我国
济南市 2009 级高三 12 月考 语文试题 第Ⅰ卷(36 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为发展卷。长卷给题(150 分的题量),自主选择(第三、四大题和作文为必 选)。试卷满分 120 分,成绩最高记 12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 2.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3.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滂.沱/磅.礴 炮.制/越俎代庖. 叱咤./姹.紫嫣红 B. 悄.悄/悄.然 落.枕/落.花流水 果脯./惊魂甫.定 C. 谥.号/裨益. 下载./载.歌载舞 斐.然/蜚.短流长 D.扉.页/诽.谤 包扎./扎.扎实实 拮据./虎踞.龙盘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祛除 返修率 棉里藏针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B.剪辑 勘误表 关怀备至 言者无罪,闻者足诫 C.像册 破天荒 和盘托出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D.纪要 及时雨 如雷贯耳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 物价上涨等一系列问题,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期 盼。 ②有些企业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前,开始着手解除那些工龄即将满十年的员工的劳动 合同,以 未来的经济补偿风险。 ③北京市知名食品企业与北京食品研究所,历时近两年,研发了 200 多个样品,从中 出第一批“新北京特产”。 A.抑制 回避 筛选 B.控制 规避 筛选 C.控制 回避 遴选 D.抑制 规避 遴选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外出旅游时异地的风物让人迷醉欣喜,可是一路上的旅游购 物却常常使人不厌其烦 ....,兴味索然。 B.中国汽车企业近几年纷纷推出自己研发的新能源汽车,有专家提示新能源汽车产业布 局宜瞻前顾后 ....,不可盲目发展。 C.这种文风承继自周作人、董桥以来中国文人隐忍的传统,抒情而不煽情,简洁凝练的 句子体现的是大方之家 ....的功底与素养。 D.虽然教育厅领导只是走访了少数几所学校,但管中窥豹 ....,他们对我市推行素质教育的 现状还是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的。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我国的经济在第三季度还能够保持持续稳步增长,表明我国
应对经济危机的调控措施和抗危机的能力不断提高。 B.“新生代农民工”自从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积极行动,将关心 新生代农民工成长作为新一年度工作重点 C.10月1日、2日,中国京剧流派班学员汇报演出的15个经典唱段,7出武戏经典片 断,展示出流派班学员的精湛技艺与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 D.国家将在“十二五”期间推进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实现每千名老年人拥有 30张养老床位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敬老崇文与文明传承 沈祖炜 强化历史记忆、重视历史记载、尊重历史事实,乃是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现代科学主 义的张扬,强化了科技的能量,却在无形之中弱化了人文精神的追求。对某些城市来说,相 应的后果还在于城市精神的流逝。有时,根据某种需要,随心所欲地解释历史的事情也比比 皆是。与此相对应的是,承载历史记忆与城市精神的人,特别是一代又一代的老年人受到了 忽视甚至遭到无情打击。如此这样,难道还有敬老崇文可言吗? 敬老崇文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对历史与传统表示礼赞的一种文化。老者往往是文 明的承继和传播的载体。不尊重老人的社会一定很肤浅、很冷漠。所以,我们说的“敬老”, 是同尊重历史、尊重传统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说的“崇文”,不仅仅是崇尚文史,而且是崇 尚广义上的人文。中华民族一向把黄帝尊为人文始祖,把文明传播的边界列为夷夏之辨的标 尺。生生不息的民族传统从来都是强调人文精神的,而人文精神的核心则是以人为本,是尊 重人,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创造力。儒家所谓的“仁者爱人”,说到底也是这个意思。 近代文明史说明,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人的创造力的解放。在欧洲 发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所激发的人文精神,曾经大大地解放了人的创造力 中国历史上的所谓太平盛世,也就是封建社会的繁荣期,都同文化发展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 联性。唐朝的开元盛世、汉代的文景之治、清代的康煕乾隆时期,都是如此。即使在所谓乱 世,如春秋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繁荣同样催生了社会的大变革。社会进步需要文 治武功,当今中国的和平发展要求强盛的国力,包括经济、军事实力等等,同样需要文化发 展所体现的软实力。在此重要的历史关头,历史记忆将唤起民族的文化认同,一座城市所特 有的城市精神可以激发出这个城市的创造力。凡此种种,都会转化为人民大众的人文精神, 变成文明进步的推动力 中国人历来推崇“读书明理”、“通情达理”。对这个“理”的领会和践行,就是“明理” 和“达理”,常常同强化历史记忆和弘扬城市精神相一致。从历史记忆中汲取智慧,叫做以 史为鉴;从城市精神获得激励,叫做增强软实力。从中我们可以悟岀许多道理,也会变得更 加理性。唯有理性,才能体现道理、伦理。这样的道理和伦理属于人文精神的范畴,是社会 主义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温家宝总理说:“一个民族如果忘记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就不可能深刻地了解现在和 正确地面向未来。只有加强文史研究、保存历史记忆、洞悉历史规律,才能鉴史知今、熔铸 古今,开辟新的未来。”我们宣传敬老崇文的理念,就是要更好地传承文明,续写中华民族 的文明史。 (选自2011年10月13日《文汇报》,有删改。) 6.下列关于敬老崇文的说法,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敬老崇文就是要尊重老者和崇尚广义上的人文,是对历史与传统表示礼赞的一种文化 B.“敬老”主要因为老者是文明的承继和传播的载体,因此它又同尊重历史和传统联系在
应对经济危机的调控措施和抗危机的能力不断提高。 B.“新生代农民工”自从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积极行动,将关心 新生代农民工成长作为新一年度工作重点。 C. 10 月 1 日、2 日,中国京剧流派班学员汇报演出的 15 个经典唱段,7 出武戏经典片 断,展示出流派班学员的精湛技艺与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 D.国家将在“十二五”期间推进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实现每千名老年人拥有 30 张养老床位。www.7caiedu.cn 二、(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敬老崇文与文明传承 沈祖炜 强化历史记忆、重视历史记载、尊重历史事实,乃是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现代科学主 义的张扬,强化了科技的能量,却在无形之中弱化了人文精神的追求。对某些城市来说,相 应的后果还在于城市精神的流逝。有时,根据某种需要,随心所欲地解释历史的事情也比比 皆是。与此相对应的是,承载历史记忆与城市精神的人,特别是一代又一代的老年人受到了 忽视甚至遭到无情打击。如此这样,难道还有敬老崇文可言吗? 敬老崇文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对历史与传统表示礼赞的一种文化。老者往往是文 明的承继和传播的载体。不尊重老人的社会一定很肤浅、很冷漠。所以,我们说的“敬老”, 是同尊重历史、尊重传统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说的“崇文”,不仅仅是崇尚文史,而且是崇 尚广义上的人文。中华民族一向把黄帝尊为人文始祖,把文明传播的边界列为夷夏之辨的标 尺。生生不息的民族传统从来都是强调人文精神的,而人文精神的核心则是以人为本,是尊 重人,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创造力。儒家所谓的“仁者爱人”,说到底也是这个意思。 近代文明史说明,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人的创造力的解放。在欧洲 发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所激发的人文精神,曾经大大地解放了人的创造力。 中国历史上的所谓太平盛世,也就是封建社会的繁荣期,都同文化发展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 联性。唐朝的开元盛世、汉代的文景之治、清代的康熙乾隆时期,都是如此。即使在所谓乱 世,如春秋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繁荣同样催生了社会的大变革。社会进步需要文 治武功,当今中国的和平发展要求强盛的国力,包括经济、军事实力等等,同样需要文化发 展所体现的软实力。在此重要的历史关头,历史记忆将唤起民族的文化认同,一座城市所特 有的城市精神可以激发出这个城市的创造力。凡此种种,都会转化为人民大众的人文精神, 变成文明进步的推动力。 中国人历来推崇“读书明理”、“通情达理”。对这个“理”的领会和践行,就是“明理” 和“达理”,常常同强化历史记忆和弘扬城市精神相一致。从历史记忆中汲取智慧,叫做以 史为鉴;从城市精神获得激励,叫做增强软实力。从中我们可以悟出许多道理,也会变得更 加理性。唯有理性,才能体现道理、伦理。这样的道理和伦理属于人文精神的范畴,是社会 主义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温家宝总理说:“一个民族如果忘记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就不可能深刻地了解现在和 正确地面向未来。只有加强文史研究、保存历史记忆、洞悉历史规律,才能鉴史知今、熔铸 古今,开辟新的未来。”我们宣传敬老崇文的理念,就是要更好地传承文明,续写中华民族 的文明史。 (选自 2011 年 10 月 13 日《文汇报》,有删改。) 6.下列关于敬老崇文的说法,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敬老崇文就是要尊重老者和崇尚广义上的人文,是对历史与传统表示礼赞的一种文化。 B.“敬老”主要因为老者是文明的承继和传播的载体,因此它又同尊重历史和传统联系在
一起。 C.“崇文”主要还是指一种人文精神,是社会发展的软实力,与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关系 不大。 D.民族传统中敬老崇文的核心则是以人为本,是尊重人,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创造力。 7.依据文中内容,对敬老崇文与文明传承关系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敬老崇文能够使一座城市的创造力激发出特有的城市精神,进而变成文明进步的推动力。 B.中国历史上,由于重视了敬老崇文才使得文化获得大发展,进而出现了所谓的太平盛世。 C.敬老崇文是一个社会传承人类文明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不断走向更加文明的标志 D.敬老崇文的目的是为了发挥老者的智慧和经验,特别是在文明传承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弱化了人文精神,这种现象是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事情 B.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欧洲近代的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的进步。 C.一座城市特有的城市精神可以转化为大众的人文精神,从而推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D.人文精神范畴中的道理和伦理是我们这个社会新时期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朱公中男杀人,囚于楚。朱公曰:“杀人而死,职也。然吾闻千金之子,不死于市。” 告其少子往视之。朱公长男固请欲行,朱公不听。长男欲自杀。朱公不得已而遣长子,为一 封书遗故所善庄生,曰:“至则进千金于庄生所,听其所为,慎无与争事。”长男既行,亦自 私赍数百金 至楚,庄生家负郭,披藜藿到门,居甚贫然。长男发书进千金,如其父言。庄生l 疾去矣,慎毋留!即弟出,勿问所以然。”长男既去,不过庄生而私留,以其私赍献遗楚国 贵人用事者 庄生虽居穷阎,然以廉直闻于国。及朱公进金,非有意受也,欲以成事后复归之以为信 耳。庄生谓其妇曰:“此朱公之金。后复归,勿动。” 庄生间时入见楚王,言“某星宿某,此则害于楚”。楚王曰:“今为奈何?”庄生曰:“独 以德为,可以除之。”楚王曰:“寡人将行之。”王乃使使者封三钱之府。楚贵人惊告朱公长 男曰:“王且赦。每王且赦,常封三钱之府。昨暮王使使封之。”朱公长男以为赦,重千金虚 弃庄生,无所为也,乃复见庄生。庄生知其意欲复得其金,曰:“若自入室取金。”长男即自 入室取金持去,独自欢幸 庄生羞为儿子所卖,乃入见楚王曰:“臣前言某星事,王言欲以修德报之。今臣出,道 路皆言陶之富人朱公之子,杀人囚楚,其家多持金钱赂王左右,故王非能恤楚国而赦,乃 以朱公子故也。”楚王大怒曰:“寡人虽不德耳,奈何以朱公之子故而施惠乎?”令论杀朱 公子,明日遂下赦令。朱公长男竟持其弟丧归。 至,其母及邑人尽哀之,唯朱公独笑,曰:“吾固知必杀其弟也。彼非不爱其弟,顾有 所不能忍者也。是少与我俱,见苦,为生难,故重弃财。至如少弟者,生而见我富,岂知财 所从来,故轻弃之。前日吾所为欲遣少子,固为其能弃财故也。而长者不能,故卒以杀其弟, 事之理也,无足悲者。” (节选自《史记啦王勾践世家第十一》,有删改。) 【注释】①朱公:陶朱公,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别号。②三钱:这里指钱库 9.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男既行,亦自私赍数百金 赍:携带
一起。 C.“崇文”主要还是指一种人文精神,是社会发展的软实力,与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关系 不大。 D.民族传统中敬老崇文的核心则是以人为本,是尊重人,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创造力。 7.依据文中内容,对敬老崇文与文明传承关系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敬老崇文能够使一座城市的创造力激发出特有的城市精神,进而变成文明进步的推动力。 B.中国历史上,由于重视了敬老崇文才使得文化获得大发展,进而出现了所谓的太平盛世。 C.敬老崇文是一个社会传承人类文明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不断走向更加文明的标志。 D.敬老崇文的目的是为了发挥老者的智慧和经验,特别是在文明传承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弱化了人文精神,这种现象是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事情。 B.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欧洲近代的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的进步。 C.一座城市特有的城市精神可以转化为大众的人文精神,从而推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D.人文精神范畴中的道理和伦理是我们这个社会新时期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三、(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朱公①中男杀人,囚于楚。朱公曰:“杀人而死,职也。然吾闻千金之子,不死于市。” 告其少子往视之。朱公长男固请欲行,朱公不听。长男欲自杀。朱公不得已而遣长子,为一 封书遗故所善庄生,曰:“至则.进千金于庄生所,听其所为,慎无与争事。”长男既行,亦自 私赍.数百金。 至楚,庄生家负郭,披.藜藋到门,居甚贫然。长男发书进千金,如其父言。庄生曰:“可 疾去矣,慎毋留!即弟出,勿问所以然。”长男既去,不过.庄生而私留,以其私赍献遗楚国 贵人用事者。 庄生虽居穷阎,然以廉直闻于国。及朱公进金,非有意受也,欲以成事后复归之以为信 耳。庄生谓其妇曰:“此朱公之金。后复归,勿动。” 庄生间时入见楚王,言“某星宿某,此则害于楚”。楚王曰:“今为奈何?”庄生曰:“独 以德为,可以除之。”楚王曰:“寡人将行之。”王乃使使者封三钱②之府。楚贵人惊告朱公长 男曰:“王且赦。每王且.赦,常封三钱之府。昨暮王使使封之。”朱公长男以为赦,重千金虚 弃庄生,无所为也,乃复见庄生。庄生知其意欲复得其金,曰:“若.自入室取金。”长男即自 入室取金持去,独自欢幸。 庄生羞为儿子所卖,乃.入见楚王曰:“臣前言某星事,王言欲以修德报之。今臣出,道 路皆言陶之富人朱公之子,杀人囚楚,其家多持金钱赂王左右,故王非能恤楚国而赦,乃 以朱公子故也。”楚王大怒曰:“寡人虽不德耳,奈何以朱公之子故而施惠乎?”令论.杀朱 公子,明日遂下赦令。朱公长男竟持其弟丧归。 至,其母及邑人尽哀之,唯朱公独笑,曰:“吾固知必杀其弟也。彼非不爱其弟,顾有 所不能忍者也。是少与我俱,见苦,为生难,故重弃财。至如少弟者,生而见我富,岂知财 所从来,故轻弃之。前日吾所为欲遣少子,固为其能弃财故也。而长者不能,故卒以杀其弟, 事之理也,无足悲者。” (节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有删改。) 【注释】①朱公:陶朱公,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别号。 ②三钱:这里指钱库。 9.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男既行,亦自私赍.数百金 赍:携带
B.披藜到门,居甚贫然 披:拨开 C.令论杀朱公子,明日遂下赦令 论:讨论 D.长男既去,不过庄生而私留 过:拜访 10.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至则进千金于庄生所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若自入室取金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C.每王且赦,常封三钱之府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D.庄生羞为儿子所卖,乃入见楚王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陶朱公长子因吝啬钱财反而害了弟弟的一项是() ①朱公长男固请欲行,朱公不听②长男发书进千金,如其父言 ③以其私赍献遗楚国贵人用事者 ④长男即自入室取金持去,独自欢幸 ⑤庄生羞为儿子所卖,乃入见楚王⑥令论杀朱公子,明日遂下赦令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⑤⑥D.④⑤⑥ 12.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公的长子因为吝啬钱财,反而害了弟弟的性命,这说明他把金钱看得比弟弟的生 命还重要。 C.朱公的老朋友庄生虽然家贫,却廉洁正直,朱公长子送的黄金,他并无意接受,只 是想等事成之后再还给朱公,来表示自己的诚信 B.朱公的第二个儿子因为杀死了人,被囚在楚国。朱公认为家有千金的孩子,不应该 在大庭广众前被处决 D.朱公当初之所以要派小儿子而不是大儿子前往营救二儿子,是因为他对两个儿子非 常了解,正所谓“知子莫若父” 第Ⅱ卷(114分 注意事项 1.用黑色中性签字笔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前将答题纸上的项目填写清楚。 3.本卷10个小题,共114分。 四、(24分) 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4分)(《廉颇与蔺相如》) (2)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5分) (《信陵君窃符救赵》) (3)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3分) (《垓下之战》)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条横线1分,共12分) (1)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廉颇与蔺相如》) (2)力拔山兮气盖世, 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之战》) (3)又前而为歌曰: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 (4)谚曰:“桃李不言, 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飞将军李广》) (5)今宵酒醒何处, (柳永《雨霖铃》) (6) 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 (7)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8)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苏轼《定风波》)
B.披.藜藋到门,居甚贫然 披:拨开 www.7caiedu.cn C.令论.杀朱公子,明日遂下赦令 论:讨论 D.长男既去,不过.庄生而私留 过:拜访 10.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至则.进千金于庄生所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若.自入室取金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C.每王且.赦,常封三钱之府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D.庄生羞为儿子所卖,乃.入见楚王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陶朱公长子因吝啬钱财反而害了弟弟的一项是( ) ①朱公长男固请欲行,朱公不听 ②长男发书进千金,如其父言 ③以其私赍献遗楚国贵人用事者 ④长男即自入室取金持去,独自欢幸 ⑤庄生羞为儿子所卖,乃入见楚王 ⑥令论杀朱公子,明日遂下赦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⑤⑥ D.④⑤⑥ 12.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公的长子因为吝啬钱财,反而害了弟弟的性命,这说明他把金钱看得比弟弟的生 命还重要。 C.朱公的老朋友庄生虽然家贫,却廉洁正直,朱公长子送的黄金,他并无意接受,只 是想等事成之后再还给朱公,来表示自己的诚信。 B.朱公的第二个儿子因为杀死了人,被囚在楚国。朱公认为家有千金的孩子,不应该 在大庭广众前被处决。 D.朱公当初之所以要派小儿子而不是大儿子前往营救二儿子,是因为他对两个儿子非 常了解,正所谓“知子莫若父”。 第Ⅱ卷(114 分) 注意事项: 1. 用黑色中性签字笔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纸上。 2. 答题前将答题纸上的项目填写清楚。 3. 本卷 10 个小题,共 114 分。 四、(24 分) 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 分) (1)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4 分)(《廉颇与蔺相如》) (2)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5 分) (《信陵君窃符救赵》) (3)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3 分) (《垓下之战》)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条横线 1 分,共 12 分) (1)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 。 (《廉颇与蔺相如》) (2)力拔山兮气盖世, , ,虞兮虞兮奈若何! (《垓下之战》) (3)又前而为歌曰:“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 (4)谚曰:“桃李不言, ”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飞将军李广》) (5)今宵酒醒何处, 。 (柳永《雨霖铃》) (6) ,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 (7)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8)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 (苏轼《定风波》)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五、(每小题4分,共12分) 15.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字,含标点符号) 交通拥堵已经成为中国各大城市管理中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在各种治堵方案均无法从 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情况下,人们把希望寄托在了“车联网”上。“车联网”提供的是全方位 解决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关系的系统方案。装有电子传感装置的汽车,可以与其他车辆、 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实现在一个平台上的信息共享,从而实现解决城市拥堵的目的。“车联网 背后是汽车制造商、车载终端企业、电信运营商、IT企业、硬件供应商、交通信息内容运 营商及服务商等组成的一长串产业链条。但目前仅仅出现了解决车与人关系的车载产品,它 能通过GPS和无线通信技术为车主提供碰撞自动求助技术、路边救援协助、全音控免提电话 和全程音控导航等服务。 16.学校要举办诗歌朗诵会,请在下面三首诗歌之间为主持人报幕各设计一段衔接语。要求 语言自然连贯,简洁优美。 徐志摩《再别康桥》 衔接语(1)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衔接语(2)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7.将下面的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 晨间听蝉,想其高洁 蝉亦是禅。 ①它高踞树梢,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 ②似远似近,又似有似无 ③蝉该是有翅族中的隐士吧 ④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分外轻逸 ⑤有一种“何处惹尘埃”的了悟 ⑥一段听唱之后,自己的心灵也跟着透明澄净起来 六、(18分) 阅读下面小说,完成18~21题 老人、孩子和羊 曾平 上坡上,一个老妇,一个小孩,一头羊。老妇牵着小孩,小孩牵着羊 “奶奶,为什么要养羊?” “不为什么。” “养羊有什么好?” “养羊好! “到我们家住吧?”小孩家在城市,放暑假了,父亲开着车,把他送到奶奶家。父亲在 奶奶家才呆一阵,有人催命鬼似的,用电话把父亲催走了。 我们家不好?”奶奶在孩子家住过,住得奶奶哀声叹气,一点精神也没有。“好。” 好怎不在我们家住?”孩子有些生气,他生奶奶的气。他希望奶奶住在自己家,偏偏 奶奶跑回来了。 “好就要去?”老妇笑了 “妈妈对你不好?”孩子疑问着
(9)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 元夕》) 五、(每小题 4 分,共 12 分) 15.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25 字,含标点符号) 交通拥堵已经成为中国各大城市管理中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在各种治堵方案均无法从 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情况下,人们把希望寄托在了“车联网”上。“车联网”提供的是全方位 解决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关系的系统方案。装有电子传感装置的汽车,可以与其他车辆、 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实现在一个平台上的信息共享,从而实现解决城市拥堵的目的。“车联网” 背后是汽车制造商、车载终端企业、电信运营商、IT 企业、硬件供应商、交通信息内容运 营商及服务商等组成的一长串产业链条。但目前仅仅出现了解决车与人关系的车载产品,它 能通过 GPS 和无线通信技术为车主提供碰撞自动求助技术、路边救援协助、全音控免提电话 和全程音控导航等服务。 16.学校要举办诗歌朗诵会,请在下面三首诗歌之间为主持人报幕各设计一段衔接语。要求: 语言自然连贯,简洁优美。 徐志摩《再别康桥》www.7caiedu.cn 衔接语(1)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衔接语(2)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7. 将下面的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 晨间听蝉,想其高洁。 。蝉亦是禅。 ①它高踞树梢,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 ②似远似近,又似有似无 ③蝉该是有翅族中的隐士吧 ④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分外轻逸 ⑤有一种“何处惹尘埃”的了悟 ⑥一段听唱之后,自己的心灵也跟着透明澄净起来 六、(18 分) 阅读下面小说,完成 18~21 题。 老人、孩子和羊 曾平 上坡上,一个老妇,一个小孩,一头羊。老妇牵着小孩,小孩牵着羊。 “奶奶,为什么要养羊?” “不为什么。” “养羊有什么好?” “养羊好!” “到我们家住吧?”小孩家在城市,放暑假了,父亲开着车,把他送到奶奶家。父亲在 奶奶家才呆一阵,有人催命鬼似的,用电话把父亲催走了。 “不。” “我们家不好?”奶奶在孩子家住过,住得奶奶哀声叹气,一点精神也没有。“好。” “好怎不在我们家住?”孩子有些生气,他生奶奶的气。他希望奶奶住在自己家,偏偏 奶奶跑回来了。 “好就要去?”老妇笑了。 “妈妈对你不好?”孩子疑问着。 “好
“爸爸对你不好?” 好 我对你不好?” 好。我孙子对我好得很!”老妇爱怜地,一边抚摸孩子的头,一边打理羊,她似乎要 让羊干净得连一丝尘灰也没有。 好得很怎不在我们家住 “那里不是我的家。”老妇望着无限起伏的群山,老眼里凝聚起无数的深情 “我们家不是你的家?” 嗯 “奶奶要说清楚。” 奶奶家在这里。”老妇指着脚下的土地。土地上是足着劲地往上蹿的草,还有花,还 有欢唱的雀鸟。羊在乐呵呵地啃吃青草 “这里和城市不同吗?”孩子没有发现奶奶这个地方和自己所在的城市有什么不同。“不 “有什么不同?”孩子喜欢刨根问底 “让奶奶想一想啊!”老妇只好眯着老眼,沉思起来, “嗯。”孩子表示给一点时间。 “奶奶的魂儿在这里 “奶奶,魂是什么呢?” “像什么呢?没有魂,奶奶就死了。”望着飘忽的云彩,老妇继续沉思着 是不是像我天天喝的矿泉水?”孩子见奶奶回答不出来,先说出了答案。 像,又不像 “像我天天吃的汉堡包。”孩子继续找答案 “不是,没有魂,人像散了架 “奶奶,干脆我做你的魂儿算了。”孩子见奶奶思考得困难,说。 “你本来就是奶奶的魂嘛!”老妇哈哈大笑。连吃草的羊,也丢了青草,望着大笑的老 “奶奶,你缺钱?我有。”孩子边说边从裤兜里摸钱 奶奶不缺钱。” “不缺钱怎养羊?”孩子望着羊,有些不友好。羊不知道孩子的意思,用嘴巴舔孩子的 “奶奶养羊不挣钱。 “奶奶养羊快乐?”孩子不认识似的打量奶奶 “奶奶养羊快乐。”老妇望着孩子,重复说 “奶奶,不养羊了。爸爸说他给您钱!”孩子望着奶奶,一脸祈求。 “奶奶哪里用得了那么多钱?你爸爸经常给奶奶钱。走,一会儿奶奶给你买营养快线。” 老妇摸摸孩子的头,摸摸羊的头。羊吃青草吃得欢,孩子却有些不快乐 “奶奶你不养羊了嘛!”孩子再次哀求 “哎,孩子,不是奶奶在养羊,是羊在养奶奶。”老妇叹着气,说。 是羊在养奶奶?”孩子吃惊得很。 “是的,孩子,是羊在养奶奶。”老妇一手抚摸着孩子,一手抚摸着羊。她有些犯模糊, 她分不清楚谁是孙子谁是羊 落山的夕阳洒过来,老妇满脸慈祥 18.简析“老妇指着脚下的土地。土地上是足着劲地往上蹿的草,还有花,还有欢唱的雀鸟
“爸爸对你不好?” “好。” “我对你不好?” “好。我孙子对我好得很!”老妇爱怜地,一边抚摸孩子的头,一边打理羊,她似乎要 让羊干净得连一丝尘灰也没有。 “好得很怎不在我们家住?” “那里不是我的家。”老妇望着无限起伏的群山,老眼里凝聚起无数的深情。 “我们家不是你的家?” “嗯。” “奶奶要说清楚。” “奶奶家在这里。”老妇指着脚下的土地。土地上是足着劲地往上蹿的草,还有花,还 有欢唱的雀鸟。羊在乐呵呵地啃吃青草。 “这里和城市不同吗?”孩子没有发现奶奶这个地方和自己所在的城市有什么不同。“不 同。” “有什么不同?”孩子喜欢刨根问底。 “让奶奶想一想啊!”老妇只好眯着老眼,沉思起来。 “嗯。”孩子表示给一点时间。 “奶奶的魂儿在这里。” “奶奶,魂是什么呢?” “像什么呢?没有魂,奶奶就死了。”望着飘忽的云彩,老妇继续沉思着。 “是不是像我天天喝的矿泉水?”孩子见奶奶回答不出来,先说出了答案。 “像,又不像。”www.7caiedu.cn “像我天天吃的汉堡包。”孩子继续找答案。 “不是,没有魂,人像散了架。” “奶奶,干脆我做你的魂儿算了。”孩子见奶奶思考得困难,说。 “你本来就是奶奶的魂嘛!”老妇哈哈大笑。连吃草的羊,也丢了青草,望着大笑的老 妇。 “奶奶,你缺钱?我有。”孩子边说边从裤兜里摸钱。 “奶奶不缺钱。” “不缺钱怎养羊?”孩子望着羊,有些不友好。羊不知道孩子的意思,用嘴巴舔孩子的 脚。 “奶奶养羊不挣钱。” “奶奶养羊快乐?”孩子不认识似的打量奶奶。 “奶奶养羊快乐。”老妇望着孩子,重复说。 “奶奶,不养羊了。爸爸说他给您钱!”孩子望着奶奶,一脸祈求。 “奶奶哪里用得了那么多钱?你爸爸经常给奶奶钱。走,一会儿奶奶给你买营养快线。” 老妇摸摸孩子的头,摸摸羊的头。羊吃青草吃得欢,孩子却有些不快乐。 “奶奶你不养羊了嘛!”孩子再次哀求。 “哎,孩子,不是奶奶在养羊,是羊在养奶奶。”老妇叹着气,说。 “是羊在养奶奶?”孩子吃惊得很。 “是的,孩子,是羊在养奶奶。”老妇一手抚摸着孩子,一手抚摸着羊。她有些犯模糊, 她分不清楚谁是孙子谁是羊。 落山的夕阳洒过来,老妇满脸慈祥。 18. 简析“老妇指着脚下的土地。土地上是足着劲地往上蹿的草,还有花,还有欢唱的雀鸟
羊在乐呵呵地啃吃青草”在文中的作用。(4分) 19.理解小说中画线句子在文中的含意。(4分) 20.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奶奶的“魂”的含意的理解。(4分) 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小说中对话描写的好处。(6分) 七、(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鲸遇到身体瘦小的沙丁鱼时,便张大嘴巴跟在沙丁鱼后面穷追不舍,离海滩越来越 近了,鲸却浑然不知。等鲸以极快的速度接近海滩时,要避开险境已经太迟了,巨大的 身体因为惯性冲上了海滩,陷在了海沙中无法动弹。而沙丁鱼因只需很少的水便可存活, 从而得以逃生。 要求全面阅读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角度自选,题目自拟 文体自定。不少于800字
羊在乐呵呵地啃吃青草”在文中的作用。(4 分) 19. 理解小说中画线句子在文中的含意。(4 分) 20.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奶奶的“魂”的含意的理解。(4 分) 21. 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小说中对话描写的好处。(6 分) 七、(60 分) 22.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鲸遇到身体瘦小的沙丁鱼时,便张大嘴巴跟在沙丁鱼后面穷追不舍,离海滩越来越 近了,鲸却浑然不知。等鲸以极快的速度接近海滩时,要避开险境已经太迟了,巨大的 身体因为惯性冲上了海滩,陷在了海沙中无法动弹。而沙丁鱼因只需很少的水便可存活, 从而得以逃生。 要求全面阅读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角度自选,题目自拟, 文体自定。不少于 800 字。www.7caiedu.cn
语文试题 第Ⅱ卷答题纸 注意事项: 1.用黑色中性签字笔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纸上指定位置 2.答题前将答题纸上的项目填写清楚。 3.本卷10个小题,共114分。 题号 五 八 七 总分 得分 阅卷人 四、(24分)13.(12分) (1)(4分) (2)(5分) (3)(3分) 14.(12分) (3) (4) (7) (8) (9) 五、(12分)15.(4分) 这段文字介绍了“车联网” 16.(4分)(1
语文试题 第Ⅱ卷答题纸 注意事项: 1. 用黑色中性签字笔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纸上指定位置。 2. 答题前将答题纸上的项目填写清楚。 3. 本卷 10 个小题,共 114 分。 题 号 四 五 六 七 总 分 得 分 阅卷人 四、(24 分) 13.(12 分) (1)(4 分) (2)(5 分) (3)(3 分) 14.(12 分)www.7caiedu.cn (1) (2) (3) (4) (5) (6) (7) (8) (9) 五、(12 分) 15.(4 分) 这段文字介绍了“车联网” 16.(4 分)(1)
(2) 17.(4分) 六、(18分)18.(4分) 19.(4分) 20.(4分) 21.(6分) 五、(60分)
(2) 17.(4 分) 六、(18 分)18.(4 分) 19. (4 分) 20. (4 分) 21. (6 分) 五、(60 分)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