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附中高三艺术生备考 第4课时 《经济生活》单元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授课教师:熊汉生 【教学目标】 本单元涉及的知识点多面广,而且与时事热点紧密相联,历来是高考的重 点和热点,教学过程中在把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要结合热点提升学生的认识能力, 拓展学生的视野。 1.分析掌握市场经济的弱点和缺陷以及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2. 全面把握新发展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特点要求。 3.理解经济全球化和当前逆全球化、经济贸易壁垒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我 们的应对策略。 【教材分析】 1.本单元既是整本书的重点,又是高考的热点,既涉及基础知识又涉及核心 考点,是复习的重难点。 2.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和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是基础又是核心,需要 全面准确把握: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进入新时代是热点和重点; 逆全球化是当今热点。如何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维护自己的利益,如何提高开放型 经济发展水平是需要学生能够利用的知识。 【学情分析】 艺术生对知识的掌握普遍比较差,学习和理解本单元知识难度较大,需要学生自主完 成本单元必备知识清单,又需要发挥教师的引导提升作用,帮助学生完成知识架构和关键 能力提高。 【教学重难点】 1.结合政府工作报告分析国家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 2.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及应用。 3.经济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及我们的应对。 【教学方式】以教师讲解为主,以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学生课前完成本单元《自主预习》→教师引导完成PPT讲解 一、高考考向研判 考试大纲要 课标全国卷地区 求 考题 细化考点 2020课标全国卷I·13、15 (1)市场经济基本原理:市场与计划:市场调 走进社会主 2020·全国Ⅱ卷,13、14 节及其弊端:市场配置资源:市场秩 义市场经济 2020·全国Ⅲ卷,13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 2020新课标全国Ⅲ·38 基本特征:宏观调控 新发展理念 (1)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历史性的变 和中国特色 2020·新课标全国卷I1·15 革: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开启新征程 社会主义新 (2)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时代的经济 坚持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建设 2019课标全国卷I·38
大附中高三艺术生备考 第 4 课时 《经济生活》单元教学设计 1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授课教师:熊汉生 【教学目标】 本单元涉及的知识点多面广,而且与时事热点紧密相联,历来是高考的重 点和热点,教学过程中在把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要结合热点提升学生的认识能力, 拓展学生的视野。 1. 分析掌握市场经济的弱点和缺陷以及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2. 全面把握新发展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特点要求。 3. 理解经济全球化和当前逆全球化、经济贸易壁垒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我 们的应对策略。 【教材分析】 1.本单元既是整本书的重点,又是高考的热点,既涉及基础知识又涉及核心 考点,是复习的重难点。 2.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和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是基础又是核心,需要 全面准确把握;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进入新时代是热点和重点; 逆全球化是当今热点。如何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维护自己的利益,如何提高开放型 经济发展水平是需要学生能够利用的知识。 【学情分析】 艺术生对知识的掌握普遍比较差,学习和理解本单元知识难度较大,需要学生自主完 成本单元必备知识清单,又需要发挥教师的引导提升作用,帮助学生完成知识架构和关键 能力提高。 【教学重难点】 1.结合政府工作报告分析国家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 2.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及应用。 3.经济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及我们的应对。 【教学方式】以教师讲解为主,以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学生课前完成本单元《自主预习》→教师引导完成 PPT 讲解 一、高考考向研判 考试大纲要 求 课标全国卷地区 考题 细化考点 走进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 ★★★ 2020 课标全国卷 I·13、15 (1)市场经济基本原理:市场与计划;市场调 节及其弊端;市场配置资源;市场秩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基本特征;宏观调控 2020·全国Ⅱ卷,13、14 2020·全国Ⅲ卷,13 2020 新课标全国Ⅲ·38 新发展理念 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新 时代的经济 建设 2020·新课标全国卷 II·15 (1)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历史性的变 革;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开启新征程 (2)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坚持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2019 课标全国卷 I·38
大附中高三艺术生备考 第4课时 《经济生活》单元教学设计 ★★★★★ 2019课标全国卷II·14 2018新课标全国Ⅲ·14 2020·新课标全国卷11·15 2021·全国甲卷,15、 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跨国公司: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2019课标全国卷I·38 ★★ 2019课标全国卷I·38 2021·全国乙卷,15、 2020新课标全国Ⅲ·15 国际经济竞 2019新课标全国卷Ⅱ·38 争与 2019新课标全国卷II1·17 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对外开放的新阶段:发 合作 2019新课标全国卷I11·38 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 2018新课标全国卷Ⅱ·15 2018新课标全国卷11·15 二、 必备知识架构 掌握1个知识结构 清楚3大命题热点 瞄准10个考查方向 业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需要 贯彻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理念 1新发展理念 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建设现代化经济 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体系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一:1.中国特色社会主 价格、供求、实现资源优 义新时代的经济 3)乡村振兴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餐 优势 市场调节 竞争机制 化配置 建设 ④性态文明 伯发性、盲目导致社会资 市场 (⑤市场决定资源配置 经济 互补 佚灵凤 性、滞后性 源浪费 原因、含义、目标 (6市场联序的维护 宏观调控 经济 段 除权 (⑦市场失灵 要求 积极参与 充分利用世贸 转变方式 111111 (⑧宏观调控 经济 要求 国际经济 规则 “引进来”和“走 3.面向世界 (9经济全球化 全球化 竞争与合 发展更高层次 出去”更好结合 : 作 对外开放 的开放型经济 (10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坚持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原则 三、备考能力提升 核心考点一: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市场配置资源 1.市场配置资源 (1)方式 市场配置资源的三要素是供求、价格、竞争。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主 要是通过价格的涨落以及供求的变化由市场来调节的。 2
大附中高三艺术生备考 第 4 课时 《经济生活》单元教学设计 2 ★★★★★ 2019 课标全国卷 II·14 2018 新课标全国Ⅲ·14 经济全球化 ★★ 2020·新课标全国卷 II·15 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跨国公司;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2021·全国甲卷,15、 2019 课标全国卷 I·38 2019 课标全国卷 I·38 国际经济竞 争与 合作 ★★★ 2021·全国乙卷,15、 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对外开放的新阶段;发 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2020 新课标全国Ⅲ·15 2019 新课标全国卷Ⅱ·38 2019 新课标全国卷 III·17 2019 新课标全国卷 III·38 2018 新课标全国卷Ⅱ·15 2018 新课标全国卷 III·15 二、必备知识架构 三、备考能力提升 核心考点一: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市场配置资源 1.市场配置资源 (1)方式 市场配置资源的三要素是供求、价格、竞争。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主 要是通过价格的涨落以及供求的变化由市场来调节的
大附中高三艺术生备考 第4课时 《经济生活》单元教学设计 价格上涨 获利增加 生产扩大 供过于求 资源流入 资源配置 资源流出← 供不应求 生产缩小。一 获利减少一 价格下降 (2)优点 市场通过价格张 落,及时、准确 灵每敢地反映市场 调节 人财物在 全社会白的 供求变化,传递 配置(宏观) 市 市场供求信息 方式 资源 实现 调 优化 商品生产者、经 配置 营者面对市场竞 劳动生产 争,积极调整生 促进 率提高和 产经营活动,准 资源有效 动斗学技术和经 利用(数见) 营管理的进步 提醒市场配置资源的第一个优点,是价格机制和供求机制作用的结果:第二个优点, 是竞争机制作用的结果:归结起来就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市场调节实质是价值规律在调 节。 2.市场调节及其弊端 不是 难以解决 公共物品市场机制不起作用 万能的 不让调节 危险品事常条危害社图 市场秩序混乱 灵 固 自发性眼前利益不择手段“害人 收入差距拉大 端 盲目性跟风盲从决策失误“害已” 经济波动 滞后性周期长事后调节→“时间差” 资源浪费 3.区分宏观调控的三种手段 经济手段 法律手段 行政手段 通过采取具有强制性的 运用经济政策和经济规 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 行政命令、指示等行政手 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 含义 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 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 段,影响和调节宏观经 段 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 区 动的措施 别 康发展 措施 经济政策和经济规划 经济立法、司法 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 “十三五”规划、财政政 《反垄断法》《反不正当 举例 干预市场价格、限价、许 策、货币政策、收入分配 竞争法》 政策、产业政策等 可证 3
大附中高三艺术生备考 第 4 课时 《经济生活》单元教学设计 3 (2)优点 提醒 市场配置资源的第一个优点,是价格机制和供求机制作用的结果;第二个优点, 是竞争机制作用的结果;归结起来就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市场调节实质是价值规律在调 节。 2.市场调节及其弊端 3.区分宏观调控的三种手段 经济手段 法律手段 行政手段 区 别 含义 运用经济政策和经济规 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 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 动的措施 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 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 段 通过采取具有强制性的 行政命令、指示等行政手 段,影响和调节宏观经 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 康发展 措施 经济政策和经济规划 经济立法、司法 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 举例 “十三五”规划、财政政 策、货币政策、收入分配 政策、产业政策等 《反垄断法》《反不正当 竞争法》 干预市场价格、限价、许 可证
大附中高三艺术生备考 第4课时 《经济生活》单元教学设计 地位 主要手段 主要手段 辅助手段 ①目标一致,都是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 联系 衡:②主体一致,都是由国家实施:③三者应该相互配合,充分发挥宏观调控 手段的总体功能 4.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市场调节(“无形的手”或“看不见的 宏观调控(“有形的手”或“看得见的 手”) 手”) 手段 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来进行 经济、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 政手段 地位 决定性作用 弥补市场机制不足 及时反映供求变化,市场信息灵敏,生 具有自觉性、主动性和预见性,可以弥 优势 产要素自由流动,生产效率高 补市场机制的不足 局限性 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决策失误或过度的政府调节会干扰、破 等固有的弊端 坏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 两者都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配置的手段,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缺一 联系 不可。宏观调控是建立在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的,是对市场调节缺陷的 弥补 5.宏观调控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生产:国家一般运用财政和税收手段,通过对商品价格的调控,引导企业生产。同时通 过行政命令和立法,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分配:再分配中运用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强化税收调 节,防止两级分化。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保障人民生活的作用。 交换: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国家通过调整货币政策,调控市场流通中的货币量,调 节社会供求的关系。 消费:宏观调控对个人消费的调节主要通过调整消费税,以及行政命令的形式实现。如 提高白酒的消费税,提高奢侈品的消费税,降低小排量汽车的购置税,通过影响价格,引导 消费趋向。 经济发展方式:科技进步,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都离不开 政府的宏观调控。 【时政链接】关于调控的具体操作 区间调控 创新调控方式,明确经济增长合理区间的上下限,有效缓解经济下行压力,稳定社会预 期。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实现增长、物价、就业、收入、环保多重目标协调发展。 定向调控 保持定力、有所作为、统筹施策、精准发力,在调控上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更多 依靠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的力量,有针对性地实施。 相机调控 强调政府要根据市场情况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灵活机动地决定和选择当前究竞应采 取哪一种或哪几种政策措施。所以说相机调控很重要的就是要“预调、微调”。 6.规范市场秩序 (1)必要性: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使市场 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2)如何规范 制度建设①完善市场规则: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市场规则主要包括市 4
大附中高三艺术生备考 第 4 课时 《经济生活》单元教学设计 4 地位 主要手段 主要手段 辅助手段 联系 ①目标一致,都是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 衡;②主体一致,都是由国家实施;③三者应该相互配合,充分发挥宏观调控 手段的总体功能 4.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市场调节(“无形的手”或“看不见的 手”) 宏观调控(“有形的手”或“看得见的 手”) 手段 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来进行 经济、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 政手段 地位 决定性作用 弥补市场机制不足 优势 及时反映供求变化,市场信息灵敏,生 产要素自由流动,生产效率高 具有自觉性、主动性和预见性,可以弥 补市场机制的不足 局限性 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等固有的弊端 决策失误或过度的政府调节会干扰、破 坏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 联系 两者都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配置的手段,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缺一 不可。宏观调控是建立在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的,是对市场调节缺陷的 弥补 5.宏观调控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生产:国家一般运用财政和税收手段,通过对商品价格的调控,引导企业生产。同时通 过行政命令和立法,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分配:再分配中运用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强化税收调 节,防止两级分化。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保障人民生活的作用。 交换: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国家通过调整货币政策,调控市场流通中的货币量,调 节社会供求的关系。 消费:宏观调控对个人消费的调节主要通过调整消费税,以及行政命令的形式实现。如 提高白酒的消费税,提高奢侈品的消费税,降低小排量汽车的购置税,通过影响价格,引导 消费趋向。 经济发展方式:科技进步,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都离不开 政府的宏观调控。 【时政链接】关于调控的具体操作 区间调控 创新调控方式,明确经济增长合理区间的上下限,有效缓解经济下行压力,稳定社会预 期。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实现增长、物价、就业、收入、环保多重目标协调发展。 定向调控 保持定力、有所作为、统筹施策、精准发力,在调控上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更多 依靠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的力量,有针对性地实施。 相机调控 强调政府要根据市场情况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灵活机动地决定和选择当前究竟应采 取哪一种或哪几种政策措施。所以说相机调控很重要的就是要“预调、微调”。 6.规范市场秩序 (1)必要性: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使市场 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2)如何规范 制度建设 ①完善市场规则: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市场规则主要包括市
大附中高三艺术生备考 第4课时 《经济生活》单元教学设计 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 ②社会信用制度建设:良好的市场秩序需要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形成以道 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行为约束经济活动参与者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要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提醒: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又是道德经济、信用经济。法律是道德的底线,道德是更 高的要求:法律维护市场道德,遵守道德有利于人们遵纪守法。两者有内在的一致性。 7.如何加强诚信建设 (1)从总体上看: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这是规范市场秩序 的治本之策。切实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大力建立和健全社会征信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 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2)政府:①要加强宏观调控,不仅要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而且要加强道德建 设:②全面启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以法律法规规范社会信用:③抓好政府信用,通过 提高政府公信力来带动社会信用的根本好转:④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社会诚信宣传教育 活动,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⑤加快建立社会征信体系,构筑良好的社会信用基础:⑥以 信息化推进市场监管职能的拓展,有效遏制践踏信用、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 (3)企业:①要依法诚信经营,遵守市场规则,尤其是要坚持自愿、平等、公平和诚实 守信的市场交易原则:②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遵守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 (4)消费者:①应该树立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必须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 经济活动符合法律的规范,又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②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 场道德,遵守职业道德,做到爱岗敬业、明礼诚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时政热词】 “信用中国” “信用中国”网站由国家信息中心主办,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指导和社会信用体 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支持。归集来自最高人民法院、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 农业部、生态环境部、税务总局、安监总局、证监会等部门的信用记录。这是加强社会信用 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 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对领导干部而言,“亲”就是坦荡真诚同民营企业接触交往,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清” 就是清白纯洁,不搞权钱交易。对民营企业家来说,就是讲真话说实情建诤言,遵纪守法办 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 资本 市场经济 社会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主义 共性:是 主义 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 市场 一种有效 市场 经济 的资源配 经济 科学的宏观调控 置方式 提醒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它除了具备市 场经济的一般特征,还具有自己的特点。 2.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1)划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市场机制能解决的,政府就不要干预,当市场失灵时,或 5
大附中高三艺术生备考 第 4 课时 《经济生活》单元教学设计 5 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 ②社会信用制度建设:良好的市场秩序需要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形成以道 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行为约束 经济活动参与者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要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提醒: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又是道德经济、信用经济。法律是道德的底线,道德是更 高的要求;法律维护市场道德,遵守道德有利于人们遵纪守法。两者有内在的一致性。 7.如何加强诚信建设 (1)从总体上看: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这是规范市场秩序 的治本之策。切实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大力建立和健全社会征信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 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2)政府:①要加强宏观调控,不仅要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而且要加强道德建 设;②全面启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以法律法规规范社会信用;③抓好政府信用,通过 提高政府公信力来带动社会信用的根本好转;④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社会诚信宣传教育 活动,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⑤加快建立社会征信体系,构筑良好的社会信用基础;⑥以 信息化推进市场监管职能的拓展,有效遏制践踏信用、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 (3)企业:①要依法诚信经营,遵守市场规则,尤其是要坚持自愿、平等、公平和诚实 守信的市场交易原则;②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遵守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 (4)消费者:①应该树立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必须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 经济活动符合法律的规范,又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②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 场道德,遵守职业道德,做到爱岗敬业、明礼诚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时政热词】 “信用中国” “信用中国”网站由国家信息中心主办,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指导和社会信用体 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支持。归集来自最高人民法院、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 农业部、生态环境部、税务总局、安监总局、证监会等部门的信用记录。这是加强社会信用 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 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对领导干部而言,“亲”就是坦荡真诚同民营企业接触交往,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清” 就是清白纯洁,不搞权钱交易。对民营企业家来说,就是讲真话说实情建诤言,遵纪守法办 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 提醒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它除了具备市 场经济的一般特征,还具有自己的特点。 2.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1)划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市场机制能解决的,政府就不要干预,当市场失灵时,或
大附中高三艺术生备考 第4课时 《经济生活》单元教学设计 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就需要政府来解决。 (2)在资源配置方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只起辅助性作用。 政府应该偏重于宏观管理、市场规则的制定、市场秩序的规范、社会诚信的建立,而市场则 与宏观调控结合以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③)政府该退出的领域应该坚决退出,该让出的领域也要坚决让出,不要与民争利,要 精简机构,建立服务型政府,要把无限政府转变成有限政府。 总之,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 的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时政热点】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对企业来说,意味着不分国有与非国有、内资和外资, 不论规模大小,“法无禁止皆可为”:对于政府来说,则是“法无授权不可为”。这将大幅 降低投资、创业门槛,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 【典型例题分析】1.(2020·新课标全国卷I)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 次将数据与劳动、资本、土地等并列,将其列为生产要素。数据被列为生产要素是因为() ①数据广泛融入生产过程,具有独特创造力 ②数据是最具流动性的基础性资源 ②数据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可以分离 ④数据对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日益凸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④:数据之所以被列为生产要素之一,是因为其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 重要,即其广泛融入生产过程,对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①④符合题意。②③: 该两个选项说法正确,但并不能表现出数据在经济社会中的独特作用,则不能作为数据被列 为生产要素的原因,②③不符合题意。 2.(2020全国2卷第15题)自2013年以来,我国己累计设立18个自由贸易试验区 (简称自贸区),区内试行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制度,进一步放宽金融和制造业领域的市场准 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自贸区成为制度创新的“高地”。设立自贸区的意义在于() ①发挥自贸区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②优化营商环境,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③探索完善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途径 ④全面开放市场,强化竞争机制,培育中国经济新优势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答案】C 【详解②③:设立自贸区的意义在于探索完善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途径, 优化营商环境,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②③符合题意。①: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 挥主导作用,①错误。④:自贸区进一步放宽金融和制造业领域的市场准入,并不等于全面 开放市场,④错误。 核心考点二: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1.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取得重经济建设取得重大 大历史 成就,发展质量和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性变革 效益不断提升 6
大附中高三艺术生备考 第 4 课时 《经济生活》单元教学设计 6 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就需要政府来解决。 (2)在资源配置方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只起辅助性作用。 政府应该偏重于宏观管理、市场规则的制定、市场秩序的规范、社会诚信的建立,而市场则 与宏观调控结合以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3)政府该退出的领域应该坚决退出,该让出的领域也要坚决让出,不要与民争利,要 精简机构,建立服务型政府,要把无限政府转变成有限政府。 总之,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 的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时政热点】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对企业来说,意味着不分国有与非国有、内资和外资, 不论规模大小,“法无禁止皆可为”;对于政府来说,则是“法无授权不可为”。这将大幅 降低投资、创业门槛,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 【典型例题分析】1.(2020·新课标全国卷 I) 2019 年 10 月,《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 次将数据与劳动、资本、土地等并列,将其列为生产要素。数据被列为生产要素是因为( ) ①数据广泛融入生产过程,具有独特创造力 ②数据是最具流动性的基础性资源 ②数据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可以分离 ④数据对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日益凸显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 B 【解析】①④:数据之所以被列为生产要素之一,是因为其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 重要,即其广泛融入生产过程,对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①④符合题意。②③: 该两个选项说法正确,但并不能表现出数据在经济社会中的独特作用,则不能作为数据被列 为生产要素的原因,②③不符合题意。 2.(2020 全国 2 卷第 15 题) 自 2013 年以来,我国已累计设立 18 个自由贸易试验区 (简称自贸区),区内试行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制度,进一步放宽金融和制造业领域的市场准 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自贸区成为制度创新的“高地”。设立自贸区的意义在于( ) ①发挥自贸区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②优化营商环境,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③探索完善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途径 ④全面开放市场,强化竞争机制,培育中国经济新优势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详解】②③:设立自贸区的意义在于探索完善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途径, 优化营商环境,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②③符合题意。①: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 挥主导作用,①错误。④:自贸区进一步放宽金融和制造业领域的市场准入,并不等于全面 开放市场,④错误。 核心考点二: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1.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取得重 大历史 性变革 经济建设取得重大 成就,发展质量和 效益不断提升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大附中高三艺术生备考 第4课时 《经济生活》单元教学设计 (依据)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城镇化率不断提升,区域发展协调性 进展增强 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就业进展 人民生活不断改 改善 善,人民获得感显 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 著增强 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制度体系加快形成,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重大生态保护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 和修复进展顺利,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 显著 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 己经转化为人民日 社会主 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 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要矛盾 益增长 转化 需要和不平衡不充 分的发展之间的矛 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但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 (特点) 盾 衡不充分 到2020年全面建成 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 小康社会 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2020~2035年,基 经济、科技实力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生活 开启新 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居民 本实现社会主义现 征程 生活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生态环 代化 (目标、 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任务) 2035年到本世纪中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实现 叶,建成富强民主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 文明和谐美丽的社 先,共同富裕基本实现,生活更加幸福安康,中华民族将以 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时政热点】百年奋斗目标 原来的奋斗目标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中共十九大对此作出了两处小的调整,一是加上了“美丽”两个字,这和“五 位一体”总体布局相统一相对应:第二个小的变动就是把原来的“国家”改成了“强国”, 这提升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在要求。 2.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内涵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己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①人民需要的内涵大为扩展。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 还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角度提出了更多需求,民主、法治、 人民日益增 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长的美好生 ②人民需要的层次大大提升。在告别了短缺经济时代后,人民追求质量 理 更高的生活,比如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 解 活需要 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 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些需求是多样化、个性化、多变性、 多层次的 不平衡不充 ①不平衡,表现在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以及经济建设水平与 分的发展 文化、社会、生态建设水平之间的差距 7
大附中高三艺术生备考 第 4 课时 《经济生活》单元教学设计 7 (依据)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城镇化率不断提升,区域发展协调性 进展增强 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人 民 生 活 不 断 改 善,人民获得感显 著增强 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就业进展 改善 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 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 显著 制度体系加快形成,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重大生态保护 和修复进展顺利,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 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社会主 要矛盾 转 化 (特点) 已经转化为人民日 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需要和不平衡不充 分的发展之间的矛 盾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 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 益增长 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但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 衡不充分 开启新 征程 (目标、 任务) 到 2020 年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 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 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2020~2035 年,基 本实现社会主义现 代化 经济、科技实力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生活 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居民 生活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生态环 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2035 年到本世纪中 叶,建成富强民主 文明和谐美丽的社 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实现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 先,共同富裕基本实现,生活更加幸福安康,中华民族将以 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时政热点】百年奋斗目标 原来的奋斗目标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中共十九大对此作出了两处小的调整,一是加上了“美丽”两个字,这和“五 位一体”总体布局相统一相对应;第二个小的变动就是把原来的“国家”改成了“强国”, 这提升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在要求。 2.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内涵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理 解 人民日益增 长的美好生 活需要 ①人民需要的内涵大为扩展。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 还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角度提出了更多需求,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②人民需要的层次大大提升。在告别了短缺经济时代后,人民追求质量 更高的生活,比如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 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 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些需求是多样化、个性化、多变性、 多层次的 不平衡不充 分的发展 ①不平衡,表现在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以及经济建设水平与 文化、社会、生态建设水平之间的差距
大附中高三艺术生备考 第4课时 《经济生活》单元教学设计 ②不充分,表现在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够高,供给的水平不够高,还不 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措施 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 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两个“没变”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 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二、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坚持新发展理念 新理念 注重问题 具体措施 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 创新 发展动力 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 协调 发展不平衡 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 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节约资源 人与自然和 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 绿色 谐共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绿色发展,要倡导简约适度、 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创建节约型 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 开放 发展内外联 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 动 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 社会公平正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 共享 义 中有更多获得感,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 同富裕方向不断迈进 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地位、重要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2)是什么(内涵) 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 机整体,包括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体现效率、 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的绿色发展体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 作用的经济体制。 (3)怎样做(措施、要求) ①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 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 勤劳勇敢、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 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③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 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 8
大附中高三艺术生备考 第 4 课时 《经济生活》单元教学设计 8 ②不充分,表现在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够高,供给的水平不够高,还不 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措施 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 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两个“没变”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 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二、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坚持新发展理念 新理念 注重问题 具体措施 创新 发展动力 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 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协调 发展不平衡 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 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 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绿色 人与自然和 谐共生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节约资源 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绿色发展,要倡导简约适度、 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创建节约型 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 开放 发展内外联 动 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 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共享 社会公平正 义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 中有更多获得感,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 同富裕方向不断迈进 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地位、重要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2)是什么(内涵) 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 机整体,包括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体现效率、 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的绿色发展体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 作用的经济体制。 (3)怎样做(措施、要求) ①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 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 勤劳勇敢、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 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③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 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
大附中高三艺术生备考 第4课时 《经济生活》单元教学设计 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 展新机制。 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⑤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⑥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 ⑦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 【时政热点】农村三产融合 农村三产融合就是以第一产业农业为基本依托,通过产业联动、产业集聚、技术渗透、 体制创新等方式,将资本、技术及资源要素进行跨界集约化配置,综合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等 第二产业:同时使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业与销售、餐饮、休闲农业和其他服务业有机地整 合在一起,实现农村各产业有机融合、协同发展,最终实现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产业范围的 扩展,让农户共享增值收益。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是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及提供相关服务的经济活动。虚拟经济简 单地说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与实体经济相对应。实体经济借助于虚拟经济,虚拟经济 依赖于实体经济。两者之间可能会出现或产生矛盾,要么是实体经济脱离虚拟经济而独自发 展,要么是虚拟经济超越实体经济而“突飞猛进”,其结果就是所谓的“泡沫经济”。因此, 为了防止和遏制泡沫经济的产生或出现,就必须要强调协调一致的原则。 实体经济的地位 (1)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实体经济直接创造财富,是社 会生产力的直接体现,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是经济大国 和强国崛起的强大支撑。 (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 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如何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1)减税降费,减轻企业负担: (2)完善市场准入制度,营造公平开放的市场竞争环境: (3)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4)完善支持实体经济的信贷政策,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5)重点支持相关产业发展。 【考向点评】 贯彻新发展理念是高考的高频考点,试题多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和各地深 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一些具体事例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时往往与 国家宏观调控的知识相结合。 【典型例题分析】1.(2020·新课标全国卷II)自2013年以来,我国己累计设立18 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自贸区),区内试行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制度,进一步放宽金融和制 造业领域的市场准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自贸区成为制度创新的“高地”。设立自贸 区的意义在于() ①发挥自贸区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②优化营商环境,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③探索完善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途径 ④全面开放市场,强化竞争机制,培育中国经济新优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9
大附中高三艺术生备考 第 4 课时 《经济生活》单元教学设计 9 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 展新机制。 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⑤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⑥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 ⑦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 【时政热点】农村三产融合 农村三产融合就是以第一产业农业为基本依托,通过产业联动、产业集聚、技术渗透、 体制创新等方式,将资本、技术及资源要素进行跨界集约化配置,综合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等 第二产业;同时使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业与销售、餐饮、休闲农业和其他服务业有机地整 合在一起,实现农村各产业有机融合、协同发展,最终实现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产业范围的 扩展,让农户共享增值收益。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是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及提供相关服务的经济活动。虚拟经济简 单地说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与实体经济相对应。实体经济借助于虚拟经济,虚拟经济 依赖于实体经济。两者之间可能会出现或产生矛盾,要么是实体经济脱离虚拟经济而独自发 展,要么是虚拟经济超越实体经济而“突飞猛进”,其结果就是所谓的“泡沫经济”。因此, 为了防止和遏制泡沫经济的产生或出现,就必须要强调协调一致的原则。 实体经济的地位 (1)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实体经济直接创造财富,是社 会生产力的直接体现,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是经济大国 和强国崛起的强大支撑。 (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 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如何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1)减税降费,减轻企业负担; (2)完善市场准入制度,营造公平开放的市场竞争环境; (3)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4)完善支持实体经济的信贷政策,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5)重点支持相关产业发展。 【考向点评】 贯彻新发展理念是高考的高频考点,试题多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和各地深 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一些具体事例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时往往与 国家宏观调控的知识相结合。 【典型例题分析】1.(2020·新课标全国卷 II)自 2013 年以来,我国已累计设立 18 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自贸区),区内试行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制度,进一步放宽金融和制 造业领域的市场准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自贸区成为制度创新的“高地”。设立自贸 区的意义在于( ) ①发挥自贸区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②优化营商环境,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③探索完善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途径 ④全面开放市场,强化竞争机制,培育中国经济新优势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大附中高三艺术生备考 第4课时 《经济生活》单元教学设计 【解析②③:设立自贸区的意义在于探索完善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途径, 优化营商环境,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②③符合题意。①: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 挥主导作用,①错误。④:自贸区进一步放宽金融和制造业领域的市场准入,并不等于全面 开放市场,④错误。 2.(2019·全国)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做出重大战略部署。粤港澳大湾区位于“一带 一路”的交汇点,具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区”的特点。从产业结构看,港澳地 区以金融、信息技术等现代服务业为主,广东九个城市以生产制造为主。关于打造粤港澳大 湾区的重大意义,下列判断中不恰当的是() A.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中国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 B.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内涵,进一步密切内地与港澳交流合作 C.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D.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高水平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新平台 【答案】A 【解析】由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特点可知,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有利于丰富“一国两制” 实践内涵,进一步密切内地与港澳交流合作,也有利于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B、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目要求。从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结构特点来看,打造粤港澳大湾 区,有利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C说法正确, 不符合题目要求。A中“实现中国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夸大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作用, 符合题目要求,当选。 核心考点三: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一、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影响 主要表现 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载体 跨国公司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为全球发展提供强劲动能,也带来一些新情况新 影响 挑战,存在着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公平赤字等问题 我国将继续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 对策 普惠、平等、共赢的方向发展 中国与全 我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为全球经济稳定和增长提供了持续 强大的推动,使全球经济发展更加平衡,增长更加包容,为开放型世界经济发 球化 展提供了重要动力 【知识拓展】①生产全球化是基础,决定着贸易全球化与资本全球化发展:反过来,贸 易全球化与资本全球化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生产全球化程度的提高。 ②经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经济融合, 目前来看经济全球化已经是一个既成事实,而经济一体化只是局部区域、局部领域内的状态 和进程。 2.为什么要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 消费者(劳动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扩大商品消费市场,促进就业,提高消费水平 者) 有利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加 企业 大竞争优势:有利于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培育自主品牌:有利于实施“走出 去”战略,实施对外投资,规避贸易壁垒 有利于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优化出口、投资和消费的比重,推动经济发 国家 展方式转变:有利于引进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弥补我国资源不足, 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扩大外需,拉动出口,提高我国经济的国 10
大附中高三艺术生备考 第 4 课时 《经济生活》单元教学设计 10 【解析】②③:设立自贸区的意义在于探索完善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途径, 优化营商环境,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②③符合题意。①: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 挥主导作用,①错误。④:自贸区进一步放宽金融和制造业领域的市场准入,并不等于全面 开放市场,④错误。 2.(2019·全国Ⅲ)2019 年 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做出重大战略部署。粤港澳大湾区位于“一带 一路”的交汇点,具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区”的特点。从产业结构看,港澳地 区以金融、信息技术等现代服务业为主,广东九个城市以生产制造为主。关于打造粤港澳大 湾区的重大意义,下列判断中不恰当的是( ) A.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中国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 B.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内涵,进一步密切内地与港澳交流合作 C.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D.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高水平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新平台 【答案】A 【解析】由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特点可知,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有利于丰富“一国两制” 实践内涵,进一步密切内地与港澳交流合作,也有利于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B、D 说法正确,不符合题目要求。从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结构特点来看,打造粤港澳大湾 区,有利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C 说法正确, 不符合题目要求。A 中“实现中国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夸大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作用, 符合题目要求,当选。 核心考点三: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一、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影响 主要表现 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载体 跨国公司 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为全球发展提供强劲动能,也带来一些新情况新 挑战,存在着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公平赤字等问题 对策 我国将继续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 普惠、平等、共赢的方向发展 中国与全 球化 我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为全球经济稳定和增长提供了持续 强大的推动,使全球经济发展更加平衡,增长更加包容,为开放型世界经济发 展提供了重要动力 【知识拓展】①生产全球化是基础,决定着贸易全球化与资本全球化发展;反过来,贸 易全球化与资本全球化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生产全球化程度的提高。 ②经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经济融合, 目前来看经济全球化已经是一个既成事实,而经济一体化只是局部区域、局部领域内的状态 和进程。 2.为什么要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 消费者(劳动 者)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扩大商品消费市场,促进就业,提高消费水平 企业 有利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加 大竞争优势;有利于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培育自主品牌;有利于实施“走出 去”战略,实施对外投资,规避贸易壁垒 国家 有利于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优化出口、投资和消费的比重,推动经济发 展方式转变;有利于引进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弥补我国资源不足, 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扩大外需,拉动出口,提高我国经济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