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名著譯注叢書 幸理泽适 胡平生譯注 中華書局
例言 一、在我國歷史上,《孝經》長期是兒童發蒙識字的課本,是流傅 最廣、影響最大的古籍之一。本書的目的是,幫助一般讀者 讀懂《孝經),給那些希望作進一步研究的人提供一些线索, 爲那些從事倫理學問題探討的工作者提供一份可以参考的 資料。 二、關於《孝經>的作者、成書、今古文之争及其在歷史上的地 位、思想内容之評價等問題,請參看本書《孝經是怎樣的一 本書》。 三、《孝經》本文,今文奥古文在章節、文字上有若千歧異。本書 《孝經》正文採用《十三經注疏》今文十八章本,而在注釋中 説明古文本的章節分合與文字不同的情况,並注明歧義。 四、本書的注釋主要依據唐玄宗“御注”及邢昺“正義”,兼採“孔 安國傳”、“鄭玄注”及歷代注經家的意見,擇善而從,儘可能 簡明扼要,必要的問題也有些簡略的考證,重要的不同意見 也加以徵引,以便讀者参考。總的原則是,讓讀者瞭解古人 是怎樣理解《孝經》的,而不是自己標新立異,另搞一套。 五、譯文力求準確、明白、順暢,由於文言字簡義多,譯文有時不 得不加一些補充的詞句,使文句連貫,文義顯明,這些補充 的詞句,外加方括號[]作標誌。 六、本書所绿《古文孝經》,選用了日本學者太宰純校訂翻刻本
2 孝經譯注 (《知不足齋叢書》本),加了新式標點。這個本子與日本足 利學校古抄本《古文孝經,略有不同,係太宰纯據其他古本 改動,有些地方改得好,有些地方改得不好,今加注予以説 明,讀者可以瞭解足利古本的面貌。今文所無閨門章,於 此附加譯注。 七、本書所收劉炫《孝經述議序》是國内從未刊布過的珍貴資料。 據日本林秀一氏《關於〈孝經述議〉復原的研究》一書所载 明應六年(公元1497年)古抄本残卷照片過绿。原件有字 迹不清者,绿文用方框號☐作標誌,有假借字、錯别字者, 則一仍其舊。 八、本書譯寫、出版過程中,得到許多前輩和朋友的關心和幫助, 李一氓先生題寫了書名,張政烺、沈錫麟先生給予了指導和 支持。譯注者在此對各位前辈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出是 装@
《孝經,是怎樣的一本書 中國的古書浩如煙海,如果說護我們從這浩茫的書海中評 選出一部字數最少、内容最棧,而影響最大、爭畿最多的著作的 話,我想那毫無疑問要數《孝經》了。 《孝經》總字數不過一千八百餘言,可是,雨千年來,上至帝 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廣爲傅習,備加尊崇,影響所及,遠至異 族異國。《孝經文義淺白,基本上没有詰屈警牙的字句,可是图 繞着它的作者、成書時代、文字異同、傳注源流等一系列問題,千 餘年來論戰不休。爱及近代,更將鄰邦日本的學者也牵扯進這 場筆墨官司中。 歴經兩千年而不衰的《孝經》熱,近幾十年來已徽底冷却了。 現在,很少有人對這部在歷史上座生過深遠影響的書再作研究。 《孝粱》到底是怎麽樣的書?對於年輕的一代來脱,固已漠然無 知,就是绝大多數中年人,也已不甚了了。 在海峡的那一遗,《孝經》研究也未見有新進展。台灣商務 印書館七十年代出過一本“今注今譯”。此書在譯注方面較詳細 而全面,這是優點;較粗放而欠準確,則是缺點。關於孝經>的 各頂歷史疑案,此書都因襲舊説而不作考辨,可能是限於篇幅, 没有能展開作深人地探討。至於對《孝經>的評價,此書説:“孝 道是中國固有文化的精華,而《孝經》是闡發此種精華的典籍。” 這種説法恐怕也未必元當
2 孝經譯注 我們認爲,《孝經》確是中國文化史上最重要的古籍之一,要 暸解古代的中國社會,要瞭解源遠流長的封建宗法制度,要瞭解 根深蒂固的以“忠孝”爲核心的封建思想,就必須對《孝經》作一 番透徹的研究。不僅要研究它的文字、内容,也要研究它的流播 和發展,不僅要研究它在整個儒家思想醴系中的地位,也要研究 它對國民性、民族性的影響。至於“孝道”本身,如果锐它真是 “中國固有文化的精華”,那麽,也應當以“尊老、敬老、養老、送 老”爲基本内涵,即使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它也仍然是新社會的 倫理道德的一個組成部份。而作出全面的考察,真正弄清它的基本思想及其在歷 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給予正確的、公允的評價。 《孝經》的作者、成書時代 及書名的由來 《孝經》的作者,歷來衆說纷紜。由於上古時代書籍不題署 著者姓名,因此,當後代人們態度認真地追查起某替的作者究竟 是誰的時候,便出現許多問題。這些問題又往往集中到一點,即 懷疑古書是後人的偏作。《孝經》也遇到同樣的問題。關於《孝 經>的作者,概括起來大約有八種説法。 1.孔子説。班固者,孔子爲曾 子陳孝道也。” 2.曾子説。司馬遷《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説:曾参,“孔子 以爲能通孝道,故授之業。作《孝經》
孝經譯注《孝經是怎樣的一本奢 3 3.曾子門人說。宋人胡寅锐:“曾子問孝於仲尼,退而奥門 弟子言之,門弟子類而成書。”(朱彝尊《經義考》卷二二二) 4.子思說。宋人馮椅說:“子思作《中庸》,追述其祖之語乃 稱字,是書(指《孝經)當成於子思之手。”(王應麟《困學 紀聞》) ··5.孔子門人說。司馬光《古文孝經指解·序説:“故孔子與 曾參論孝,而門人書之,謂之《孝經》。” 6,齊魯間儒者説。朱熹説:“《孝經獨篇首六、七章爲本經, 其後乃傳文,然皆齊魯閥陋儒篡取《左氏諾書之語爲之,至有全 然不成文理處。”(經義考》卷二二二) ,:7.孟子門人說。近人王正己<孝經今考)說:“總之《孝經的 内容,很接近孟子的思想,所以《孝經》大概可以断定是孟子門弟 子所著的。”(《古史辨》第四册) 8.漢儒説。姚際恒《古今僞書考》說:“按,是書來歷出於漢 儒,不惟非孔子作,並非周秦之言也。” 這八種説法,反映了《孝經,真僞之争中兩種完金對立的觀 黜。前五種説法,還都是把《孝經》作爲上古之書在討输它的作 者問題,除了“子思説”理由太片面,其他意見多從《孝經的内容 推测得來,都可備一說。後三種锐法,都把<孝經》看成是後人编 撰之書,當然就是僞書。還有一種折衷意見說,先秦雎然隨實有 《孝經》,但因文簡義淺,傅誦者甚少,經秦始皇焚書坑儒,遂告绝 亡。到漢初,有些儒生利用<吕氏春秋,引用過的《孝經文字,雜 糅先秦各書,僞篡成今本《孝經(1)。需要指出的是,指斥孝 經,是僞書的人,都是使用傳统的辨僞學方法而得出這一結論 的。根據這種方法,被視爲僞書的古籍多到不可勝數。特别是 近代“疑古派”的先生們更將這種方法發展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幸經譯注 他們的“辨僞”大帚幾乎要把早期的古籍都掃進僞書的行列中。 然而,自七十年代以來,地下出土的大量的殿圆、桊、漢簡帛文潜 的整理成果,却從根本上動摇了這舊有的方法和舊日的结論。近 來,已有學者利用豐富的地下發現對古書的年代進行了“再認 識”(2)。他們指出,古書往往不題撰人,並没有概念明確的作 者,許多古籍非成於一時,又非出於一手,有些古籍又經過後人 整理,甚至也有附益和增飾,儘管如此,也不能把這些古籍斥爲 僞作。他們認爲,根據出土發現總结得出的關於古善的這些知 識,已證明傅統辨僞學所定判别真僞的標準大多不能成立。筆者 有幸参加了部份簡帛文書的整理工作,我是完全赞同道些學者 的看法的。實跷告訴我們,輕易否定古籍的態度是很不妥當的。 《孝經,記截了孔子向曾參講述孝道的言論,上古時没有後 代那樣的著作意識,講述就是一種創作。孔子當然是修成,其中引用了《孝經文字。袋微篇云: 《幸經>日:“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贵也;滿而不港,所以 長守富也。富貴不離其身,然後能保其社稷,而和其人民。” 這一段引文見於《孝經·諸侯章,文字全同。又,《孝行覽云: 故爱其親,不敢惡人,敬其親,不敢慢人。愛敬盡於事 親,光耀加於百姓,究於四海,此天子之孝也。 這一段奥《孝經·天子章》值在個别文字上有出入,顒然也出自
幸經譯注·孝經是怎樣的一本書 《孝經。所以,汪中經義知新記》說:“《孝行》、《察微》二篇並引 《孝經》,則孝經爲先秦古籍明。” 有人指出,《孝經》與《荀子》、《左傅、孟子》等書文字内容 有雷同之處,乃是《孝經》抄襲了這幾種書。這個問題需要分析。 先看與:左傳》有關的幾個例子。《左傳>昭公二十五年: 吉也聞諸先大夫子座日:“夫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 民之行也。天地之經而民實則之,則天之明,因地之性… 《孝經·三才章)云: 子日:“夫孝,天之經也,地之菱也,民之行也。天地之 經而民是則之,則天之明,因地之利…” 《左傳>宜公十二年: 士貞子諫日:“…林父之事君也,進思盡忠,退思補 過……” 《孝經·事君章云: 君子之事上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 《左傅》文公十八年: 季文子使大夫克對日:“…以訓則昏,民無則焉。不 度於善,而皆在於凶德。” 《孝經·聖治章云: 以順則逆,民無則焉。不在於善,而皆在於公德。 《左停襄公三十一年: 北官文子對日:“…故君子…進退可度,周旋可則, 容止可靓,作事可法,德行可象…” 《孝經·聖治章》云: 君子則不然,德義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靓,進退可 度n
6 孝經譯注 值得注意的是,上引的《左傅》有關文字,全是當時的名臣名言, 這些言論也會通過一定的媒證在社會上傅播,也可能載入官方 的“史記”,因此其他人就有可能借用或發揮。這襄並不存在誰 抄襲誰的問題,而是《左傅》與《考經》有着共同的史實爲依據。 再看與《荀子》有闕的一例。《荀子·子道篇日: 魯哀公間於孔子日:“子從父命,孝乎?臣從君命,貞 ·乎?”三問,孔子不對。孔子趨出,以語子貢。…子貢日: “子從父命,孝矣,臣從君命,貞矣。夫子有奚對焉。”孔子日: “…昔萬乘之國,有爭臣四人,則封不削,千乘之國,有 爭臣三人,則社稷不危,百乘之家,有爭臣二人,則宗廟不 毁;父有爭子,不行無橙;士有爭友,不爲不義。故子從父, 奚子孝,臣從君,奚臣貞,蕃其所以從之之謂孝、之謂貞也。” 《孝經·諫静章》云: 曾子日:“…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子日:“是 何言奥!是何言與!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 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 人,雎無道,不失其家;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於令名;父有爭 子,則身不陷於不義。…從父之令,又焉得爲孝乎!” 《諫静章》的這些話,曾被當作《孝經》是僞書的“證據”。姚際恒 《古今偶書考》說:“孔子日:‘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速, 勞而不怨。’多少低徊曲折!今《諫静章》云:父有爭子,故當不 義,子不可以不爭於父。從父之令,又焉得焉孝乎?’义何徑直而 且傷於激也!其言絶不倫類。”而《荀子·子道篇》的文字,不正 是從另一個方面旁證《諫静章》確是孔子的觀點嗎!《荀子》記的 是孔子與子貢的對話,《諫静章》記的是孔子奥曾子的對話,兩個 對話既相同又不完全相同,分析起來存在着多可能一可能
孝經器注。孝經是怎樣的一本書 孔子有不同的講法,可能學生轉述、傳習中造成了差别,可能整 理方式不同而出現了差異,等等。總之,只要我們對上古書籍成 書的過程和特點有了正確的理解,就不會對這樣的兩種又相同 又不相同的傅本大鷔小怪。 《孝經》與《孟子》似乎也有些聯繁。清人陳禮《東塾讀書記》 說:“《孟子》七篇中,多與《孝經》相發明。”《孟子》奥《孝經》相 似之處,主要是論述問题的“格式”。如《孟子·離婁上》云: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諾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 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證。 孝經》前數章正是按照這個順序和格式排定的,説到天子之孝, “刑於四海”,諸侯之孝,“保其社稷”;卿、大夫之孝,“守其宗廟”, 庶人之孝,“謹身節用”。 又,同章云: 孟子日:“人有恒言,皆日:‘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 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天下、國、家、身,《孝經》基本上是這種格式,《諫静章説,天子不 失天下,諸侯不失其國,大夫不失其家,父身不陷於不義;《孝治 章》也大抵如此。如何解釋這種聯繁。舊日的考證就把《孝經》 看成是孟子的學生所作,而我們認爲,這只能看成《孝經>在《孟 子>成善前後也有過一次潤飾、加工的整理,因此留下了那個時 代的一些特徵。清人任大椿成 書前後,對<孝级進行過整理工作的人是誰呢?我們推测,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