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材料(二)目录 女娲补 天… 燧人钻木取 火 4 精卫填 海 夸父逐 日 鲧禹治 水 嫦娥奔 月 鲲鹏之 变… 8 鲤鱼跳龙 牛郎织 女 姜太公遇文 王 10 武王伐 武王克 殷 伯夷、叔齐之 老父告诚孙叔 敖 大道之 …………………………14 学者有四 失 颜渊、季路言 欲速则不 发愤忘食,乐以忘 ………16 吾日三省吾 身 17 乐以天下,忧以天 人不可以无
文言文阅读材料(二)目录 女娲补 天…………………………………………………………………………………4 燧人钻木取 火……………………………………………………………………………4 精卫填 海…………………………………………………………………………………5 夸父逐 日…………………………………………………………………………………6 鲧禹治 水…………………………………………………………………………………6 嫦娥奔 月…………………………………………………………………………………7 鲲鹏之 变…………………………………………………………………………………8 鲤鱼跳龙 门………………………………………………………………………………8 牛郎织 女…………………………………………………………………………………9 姜太公遇文 王……………………………………………………………………………10 武王伐 纣…………………………………………………………………………………11 武王克 殷…………………………………………………………………………………12 伯夷、叔齐之 死…………………………………………………………………………13 老父告诫孙叔 敖…………………………………………………………………………13 大道之 行…………………………………………………………………………………14 学者有四 失………………………………………………………………………………15 颜渊、季路言 志…………………………………………………………………………15 欲速则不 达………………………………………………………………………………16 发愤忘食,乐以忘 忧……………………………………………………………………16 吾日三省吾 身……………………………………………………………………………17 乐以天下,忧以天 下……………………………………………………………………17 人不可以无
耻学弈 18 19 屈而不 信 丹之治 水 天长地 久 以柔克 为义孰为大 务………………………………………21 公输子削竹木以为 鹊 万事莫贵于 义景猎社鼠 公出 ………………24 为者常成,行者常 至… ……25 晏子之 御 景公闻 命 运斤成 风 丈人承 蜩庄贫 周家 人之于文 君子之 水则载舟,水则覆 舟 十年树木,百年树 人 见异思 列子学
耻……………………………………………………………………………18 学 弈……………………………………………………………………………………19 屈而不 信…………………………………………………………………………………19 丹之治 水…………………………………………………………………………………20 天长地 久…………………………………………………………………………………20 以柔克 刚…………………………………………………………………………………21 为义孰为大 务……………………………………………………………………………21 公输子削竹木以为 鹊……………………………………………………………………22 万事莫贵于 义……………………………………………………………………………23 景公出 猎…………………………………………………………………………………23 社 鼠……………………………………………………………………………………24 为者常成,行者常 至……………………………………………………………………25 晏子之 御…………………………………………………………………………………25 景公闻 命…………………………………………………………………………………26 运斤成 风…………………………………………………………………………………27 丈人承 蜩…………………………………………………………………………………28 庄周家 贫…………………………………………………………………………………29 人之于文 学………………………………………………………………………………29 君子之 学…………………………………………………………………………………30 水则载舟,水则覆 舟……………………………………………………………………30 十年树木,百年树 人……………………………………………………………………31 见异思 迁…………………………………………………………………………………31 列子学
射 杨布打 狗 鲍氏之 子 …33 莫众而 迷 34 自知之 明 献媚取 龙 马价十 倍………… 唐睢说信陵 君 公仪休相鲁而嗜 鱼 7 两虎相斗,必有 伤 鲁人曹 国有宝 乎 齐宣王好 射 齐桓公好服 紫 41 曲高和 寡 西门豹为邺 令 43 皮之不存,毛将焉 附 晋平公问于叔 向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 皮 仁德之 君 惠子之言也善 譬 46 尺有所短,寸有所 梁君出
射…………………………………………………………………………………32 杨布打 狗…………………………………………………………………………………33 鲍氏之 子…………………………………………………………………………………33 莫众而 迷…………………………………………………………………………………34 自知之 明…………………………………………………………………………………34 献媚取 宠…………………………………………………………………………………35 马价十 倍…………………………………………………………………………………36 唐睢说信陵 君……………………………………………………………………………36 公仪休相鲁而嗜 鱼………………………………………………………………………37 两虎相斗,必有一 伤……………………………………………………………………38 鲁人曹 沫…………………………………………………………………………………38 国有宝 乎…………………………………………………………………………………39 齐宣王好 射………………………………………………………………………………40 齐桓公好服 紫……………………………………………………………………………41 曲高和 寡…………………………………………………………………………………42 西门豹为邺 令……………………………………………………………………………43 皮之不存,毛将焉 附……………………………………………………………………43 晋平公问于叔 向…………………………………………………………………………44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 皮…………………………………………………………………45 仁德之 君…………………………………………………………………………………46 惠子之言也善 譬…………………………………………………………………………46 尺有所短,寸有所 长……………………………………………………………………47 梁君出
猎 百姓贵如 天… 螳螂捕蝉,黄雀在 后… 商鞅变 项羽少有大 破釜沉 舟 萧何追韩 信 信钓于城 …53 高祖纳善不 董遇“三余”读 ………55 歌者不期子利声而贵在中 节 …55 繁文之人,人之杰 也 曹操割 望梅止 57 文人相 曹冲智救库 吏 59 亮复出祁 59 亮自表后 主 诫外 甥……… …60 诫子 书 …………………………61 对症下 药 席 王蓝田性
猎…………………………………………………………………………………48 百姓贵如 天………………………………………………………………………………49 螳螂捕蝉,黄雀在 后……………………………………………………………………50 商鞅变 法…………………………………………………………………………………50 项羽少有大 志……………………………………………………………………………51 破釜沉 舟…………………………………………………………………………………52 萧何追韩 信………………………………………………………………………………52 信钓于城 下………………………………………………………………………………53 高祖纳善不 及……………………………………………………………………………54 董遇“三余”读 书………………………………………………………………………55 歌者不期子利声而贵在中 节……………………………………………………………55 繁文之人,人之杰 也……………………………………………………………………56 曹操割 发…………………………………………………………………………………57 望梅止 渴…………………………………………………………………………………57 文人相 轻…………………………………………………………………………………58 曹冲智救库 吏……………………………………………………………………………59 亮复出祁 山………………………………………………………………………………59 亮自表后 主………………………………………………………………………………60 诫外 甥……………………………………………………………………………………60 诫子 书……………………………………………………………………………………61 对症下 药…………………………………………………………………………………62 管宁割 席…………………………………………………………………………………62 王蓝田性
贫人睡 桑中生 李 64 盲子坠 64 要做则 做河僧 子产不毁乡 校 ,,, 教学相 孔子劝 马上得之,诗书治 原文 女娲补天 往古()之时,四极2废,九州3)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4)。火燈焱⑤)而不 灭,水浩洋⑥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8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 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9),积芦灰以止淫水⑩0。苍天补,四极正, 淫水涸,冀州平①D,狡虫死,颛民生0 注释 (1)往古:很远的古代。(2四极:天的四边。远古时人错误地认为天的四边都有柱 子支撑着。(3)九州:泛指中国的土地。(4这两句说:天不能完整地笼罩大地,地 不能周全地承受万物。兼,合拢。覆,覆盖。(5)燔焱(1nyn):大火燃烧的样子 焱,火花。(6浩洋:水势浩大。()颛(zhun)民:善良的人民。(8)鸷(zh)鸟:凶 猛的大鸟。(9)远古人类认为水灾与龙作怪有关,故女娲杀黑龙以拯救冀州。冀州 古九州之一,这里泛指中原地带。00淫水:泛滥的洪水。0)这四句话说:苍 天修补起来了,天的四边扶正了,洪水涸竭了,中原平定了。涸,干枯:平,平 定、安定。生:得以生存 阅读训练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①火燈焱而不灭( ②猛兽食颛民( ③鸷鸟攫老弱( )()④淫水涸( ⑤狡虫死
急………………………………………………………………………………63 贫人睡 瓮…………………………………………………………………………………63 桑中生 李…………………………………………………………………………………64 盲子坠 桥…………………………………………………………………………………64 要做则 做…………………………………………………………………………………65 河间游 僧…………………………………………………………………………………66 子产不毁乡 校……………………………………………………………………………66 教学相 长…………………………………………………………………………………67 孔子劝 学…………………………………………………………………………………68 马上得之,诗书治 之……………………………………………………………………68 原文 女娲补天 往古⑴之时,四极⑵废,九州⑶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⑷。火爁焱⑸而不 灭,水浩洋⑹而不息。猛兽食颛民⑺,鸷鸟⑻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 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⑼,积芦灰以止淫水⑽。苍天补,四极正, 淫水涸,冀州平⑾,狡虫死,颛民生⑿。 注释 ⑴往古:很远的古代。⑵四极:天的四边。远古时人错误地认为天的四边都有柱 子支撑着。⑶九州:泛指中国的土地。⑷这两句说:天不能完整地笼罩大地,地 不能周全地承受万物。兼,合拢。覆,覆盖。⑸爁焱(l ny n):大火燃烧的样子。 焱,火花。⑹浩洋:水势浩大。⑺颛(zhu n)民:善良的人民。⑻鸷(zh )鸟:凶 猛的大鸟。⑼远古人类认为水灾与龙作怪有关,故女娲杀黑龙以拯救冀州。冀州, 古九州之一,这里泛指中原地带。⑽淫水:泛滥的洪水。 ⑾这四句话说:苍 天修补起来了,天的四边扶正了,洪水涸竭了,中原平定了。涸,干枯;平,平 定、安定。⑿生:得以生存。 阅读训练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①火爁焱而不灭( ) ②猛兽食颛民( ) ③鸷鸟攫老弱( )( ) ④淫水涸( ) ⑤狡虫死
2.下面各句中加点的“以”与“杀黑龙以济翼州”的“以”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A.策之不以其道 B.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C.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D.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3.用短文中的信息填空。 这则神话选自《淮南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远古人类为改变生活环境而进 行的无畏斗争。以女娲为例,她面对险恶环境,英勇奋战,“ ”显示了人类祖先与 天地奋战的雄伟气魄和创造世界的伟大力量。 4.传说女娲炼五色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梗峰下 后被茫 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悲欢离合,这个情节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 原文 燧人钻木取火 遂明国①不识四时昼夜,有火树名遂木,屈盘万顷②。后世有圣人,游日月 之外,至於③其国,息此树下。有鸟若鹗④,啄树则灿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 小枝钻火,号燧⑤人。 注释 ①遂明国:传说中的国家名。②屈盘万顷:屈盘起来,占的面积有一万顷。③於 同“于”。④鸹:鸱鷃( ch xi c),鸟类的一科,头大,嘴短而弯曲,吃鼠、兔、 昆虫等小动物,对农业有益。⑤燧:读作su。 阅读训练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①遂明国不识四时昼夜 义 ②默而识之 音 义 2.翻译下列句子 ①遂明国不识四时昼夜 译文 ②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 译文 3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它教给我们许多生存的本领,故事中的圣人就是被“ ”这一自然现象所启发,悟出了钻木取火 的道理。 4古今中外,依据自然现象或生活现象而发明创造的事例不胜枚举,请试举两例。 原文 精卫填海 发鸠之山①,其上多柘木②。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③,白喙,赤 足,名曰“精卫”,其鸣自洨④,是炎帝之少女⑤,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 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⑥于东海 注释
( ) 2.下面各句中加点的“以”与“杀黑龙以济翼州”的“以”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 ) A.策之不以其道 B.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C.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D.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3.用短文中的信息填空。 这则神话选自《淮南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远古人类为改变生活环境而进 行的无畏斗争。以女娲为例,她面对险恶环境,英勇奋战,“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显示了人类祖先与 天地奋战的雄伟气魄和创造世界的伟大力量。 4.传说女娲炼五色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梗峰下, 后被茫 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悲欢离合,这个情节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 《________》。 原文 燧人钻木取火 遂明国①不识四时昼夜,有火树名遂木,屈盘万顷②。后世有圣人,游日月 之外,至於③其国,息此树下。有鸟若鴞④,啄树则灿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 小枝钻火,号燧⑤人。 注释 ①遂明国:传说中的国家名。②屈盘万顷:屈盘起来,占的面积有一万顷。③於: 同“于”。④鸹:鸱鴞(ch xi o),鸟类的一科,头大,嘴短而弯曲,吃鼠、兔、 昆虫等小动物,对农业有益。⑤燧:读作 su 。 阅读训练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①遂明国不识四时昼夜 音______义________ ②默而识之 音______义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遂明国不识四时昼夜 译文: ②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 译文: 3.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它教给我们许多生存的本领,故事中的圣人就是被“_ _______,_________”这一自然现象所启发,悟出了钻木取火 的道理。 4.古今中外,依据自然现象或生活现象而发明创造的事例不胜枚举,请试举两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原文 精卫填海 发鸠之山①,其上多柘木②。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③,白喙,赤 足,名曰“精卫”,其鸣自洨④,是炎帝之少女⑤,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 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⑥于东海。 注释
①发鸠(j)之山:山名,旧说在今山西省长子县西。②柘(zh)木:柘树,桑 树的一种。③文首:头上有花纹。④其鸣自洨(xio):它的叫声很像自己 呼叫自己。⑤少女:小女儿。⑥堙(yn):填塞,堵塞。 阅读训练 1.下面句中加点“是”的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A.是炎帝之少女 B.吾尝疑乎是 C.挟泰山以超北海,是不能也,非不为也D.由是感激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白喙 ②以堙于东海 3.翻译句子。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译文 4.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表现了女娃 5.读完这个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 原文 父逐日 夸父①与日逐走②,入日③;渴,欲得饮,饮于河、渭④:河渭不足,北饮 大泽⑤。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⑥。 注释 ①夸父:《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有一个“博父国”。前人考证,“博父”就 是夸父,是一个善跑的巨人。②逐走:追赶赛跑。③入日:进入太阳光圈。④河 渭:指黄河与渭水。⑤大泽:神话里的大潮,传说在山西雁门山北,纵横千里 ⑥邓林:清代毕沅注释《山海经》说“邓林即桃林,邓桃音相近”。《列子·汤 问》记载:“邓林弥广数千里焉。”即河南、河北、安徽三省交界的大别山附近。 阅读训练 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 ①未至,道渴而死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③不足为外人道也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夸父与日逐走 B.池非不深也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D.愚以为 宫中之事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品以恢宏、壮烈的浓墨重彩,塑造了一个追赶太阳的巨人形象,始终把人 物置于人(夸父)与自然(太阳)的矛盾冲突中,从而突出了人物 B.夸父为了追赶太阳,一口气喝干了大泽的水,又向北去饮黄河、渭河的水。 C.神话结尾,那曾经与他一起奋斗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这就以浪漫主义的出 奇想像,为夸父的形象增添了绚丽的一笔 D.“夸父与日逐走”的故事,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渴求了解大自然的强烈 愿望和勇于探索太阳的雄心壮志 4.神话是一种虛构,它以形象来体现远古时代人们对现实的认识,请你谈谈对 这则神话意义的认识
①发鸠(ji )之山:山名,旧说在今山西省长子县西。②柘(zh )木:柘树,桑 树的一种。 ③文首:头上有花纹。 ④其鸣自洨(xi o):它的叫声很像自己 呼叫自己。 ⑤少女:小女儿。 ⑥堙(y n):填塞,堵塞。 阅读训练 1.下面句中加点“是”的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是炎帝之少女 B.吾尝疑乎是 C.挟泰山以超北海,是不能也,非不为也 D.由是感激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白喙_____ ②以堙于东海_____ 3.翻译句子。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译文: 4.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表现了女娃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这个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原 文 夸 父逐日 夸父①与日逐走②,入日③;渴,欲得饮,饮于河、渭④;河渭不足,北饮 大泽⑤。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⑥。 注释 ①夸父:《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有一个“博父国”。前人考证,“博父”就 是夸父,是一个善跑的巨人。②逐走:追赶赛跑。③入日:进入太阳光圈。④河、 渭:指黄河与渭水。⑤大泽:神话里的大湖,传说在山西雁门山北,纵横千里。 ⑥邓林:清代毕沅注释《山海经》说“邓林即桃林,邓桃音相近”。《列子·汤 问》记载:“邓林弥广数千里焉。”即河南、河北、安徽三省交界的大别山附近。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 ①未至,道渴而死 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③不足为外人道也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夸父与日逐走 B.池非不深也 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D.愚以为 宫中之事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品以恢宏、壮烈的浓墨重彩,塑造了一个追赶太阳的巨人形象,始终把人 物置于人(夸父)与自然(太阳)的矛盾冲突中,从而突出了人物。 B.夸父为了追赶太阳,一口气喝干了大泽的水,又向北去饮黄河、渭河的水。 C.神话结尾,那曾经与他一起奋斗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这就以浪漫主义的出 奇想像,为夸父的形象增添了绚丽的一笔。 D.“夸父与日逐走”的故事,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渴求了解大自然的强烈 愿望和勇于探索太阳的雄心壮志。 4.神话是一种虚构,它以形象来体现远古时代人们对现实的认识,请你谈谈对 这则神话意义的认识
原文 鲧①禹治水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②,不待帝命③。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④ 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⑤。 注释 ①鲧(gn):人名,禹的父亲。②这句说:鲧盗取了天帝的神土采堵塞洪水 帝,上帝,天帝。息壤,据说是天帝的神土,能不断生长,因而能堵塞洪水。堙 (yn),堵塞,填塞。③这句说:没有得到天帝的命令。④祝融:火神的名字 羽郊:羽山的近郊。⑤这两句说:鲧腹中生下禹,天帝就命令禹平定了九州。复, 同“腹”。据郭璞注曰:“鲧死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也。”卒,最 后,终于。布,同“敷”,铺填的意思。传说禹吸取鲧治水不得法的教训,改用 疏导的办法,终于治服了洪水。 阅读训练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或释义有错误的一项是( A.鲧(gn人名)窃帝之息壤 B.以堙(yn堵塞,填塞)洪水C.鲧复(f又) 生禹 2.翻译句子。 鯀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 译文 3.有人说,在如何治理洪水这个问题上,鲧失败了,禹胜利了,但他们父子都 不失为古代人良与洪水进行搏斗并取得最后胜利的治水英雄。你同意这种看法 吗?谈谈你对鲧禹其人其事的看法。 原文 嫦娥奔月 羿①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姮娥②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 为月精。 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③之, 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 注释 ①羿(y):尧时的善射者,《山海经》有羿射十日的记载。请:求。西王母:仙 人名。②姮血ng)娥:即嫦娥,羿之妻,汉代避文帝讳改姮为嫦。③斫(zhu) 砍 阅读训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羿( )请不死之药 ②谪令伐树( ③蟾蜍( ④常斫之(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羿请不死之药 ③学仙有过 ②常斫之 ④过故人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原文 鲧①禹治水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②,不待帝命③。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④。 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⑤。 注释 ①鲧(g n):人名,禹的父亲。 ②这句说:鲧盗取了天帝的神土采堵塞洪水。 帝,上帝,天帝。息壤,据说是天帝的神土,能不断生长,因而能堵塞洪水。堙 (y n),堵塞,填塞。③这句说:没有得到天帝的命令。④祝融:火神的名字。 羽郊:羽山的近郊。⑤这两句说:鲧腹中生下禹,天帝就命令禹平定了九州。复, 同“腹”。据郭璞注曰:“鲧死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也。”卒,最 后,终于。布,同“敷”,铺填的意思。传说禹吸取鲧治水不得法的教训,改用 疏导的办法,终于治服了洪水。 阅读训练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或释义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鲧(g n 人名)窃帝之息壤 B.以堙(y n 堵塞,填塞)洪水 C.鲧复(f 又) 生禹 2.翻译句子。 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 译文: 3.有人说,在如何治理洪水这个问题上,鲧失败了,禹胜利了,但他们父子都 不失为古代人良与洪水进行搏斗并取得最后胜利的治水英雄。你同意这种看法 吗?谈谈你对鲧禹其人其事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原 文 嫦娥奔月 羿①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姮娥②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 为月精。 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③之, 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 注释 ①羿(y ):尧时的善射者,《山海经》有羿射十日的记载。请:求。西王母:仙 人名。②姮(h ng)娥:即嫦娥,羿之妻,汉代避文帝讳改姮为嫦。 ③斫(zhu ): 砍。 阅读训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羿( )请不死之药 ②谪令伐树( ) ③蟾蜍( )( ) ④常斫之( )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羿请不死之药 ③学仙有过 ②常斫之 ④过故人庄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③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相同,③④不相同 D.①②不相同,③④相同 3.翻译句子。 羿妻姬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 译文 4.在这个美丽的神话传说中,人们幻想的翅膀,就已翱翔于太空,飞腾到月亮 上去了。两千多年后的今天,这个设想被科学创造所实现。1969年7月21日, 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你知道这三位宇航员的名字吗? 5.请你说出两个带“月”字的成语,并造句。 原 文 鲲鹏之变 北冥(1)有鱼,其名为鲲(2),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3),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4),其翼若垂天之云(5)。 是(6)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8)也。《齐谐》(9)者,志怪 00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①D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 里2,去以六月息者也03。” 注释 (1)北冥(mng):即北海。海色深黑,故称冥海。冥,亦作“溟”,一说因其广漠 无涯,故称溟。(鲲(kn):大鱼名。(3)鹏:大鸟名。(怒而飞:奋起高飞。怒, 振奋。 (5)其翼若垂天之云:它的翅膀象悬挂在天空的一大片云彩,形容鹏 鸟之大。(6)是:此,这。(7海运:犹言海动,指海潮翻腾。海动时必有大风,鹏 乘借风力徙往南海。则将:就要。徙:迁移。(8天池:天然形成的大池。(9)《齐 谐》:书名。⑩志怪:记载怪异的事。⑩水击:谓大鹏起飞时举翅拍击水波。Q2 抟(tu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凌借暴风之力,飞达九万里高。持:聚结、凌借。 扶摇,风名,一种从地面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去以六月息者也:言大鹏一去 飞行半年,到南海休息。 阅读训练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注音或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kn) B.怒(愤怒、生气)而飞 C.抟(tu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D.去以六月息(休息)者也 2.对加点词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其名为鲲②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③其翼若垂天之云 ④有亭翼 然临于泉上者 A.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D.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相同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译文 ②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③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相同,③④不相同 D.①②不相同,③④相同 3.翻译句子。 羿妻姬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 译文: 4.在这个美丽的神话传说中,人们幻想的翅膀,就已翱翔于太空,飞腾到月亮 上去了。两千多年后的今天,这个设想被科学创造所实现。1969 年 7 月 21 日, 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你知道这三位宇航员的名字吗? 5.请你说出两个带“月”字的成语,并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原 文 鲲鹏之变 北冥⑴有鱼,其名为鲲⑵,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⑶,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⑷,其翼若垂天之云⑸。 是⑹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⑺。南冥者,天池⑻也。《齐谐》⑼者,志怪 ⑽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⑾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 里⑿,去以六月息者也⒀。” 注释 ⑴北冥(m ng):即北海。海色深黑,故称冥海。冥,亦作“溟”,一说因其广漠 无涯,故称溟。⑵鲲(k n):大鱼名。⑶鹏:大鸟名。⑷怒而飞:奋起高飞。怒, 振奋。 ⑸其翼若垂天之云:它的翅膀象悬挂在天空的一大片云彩,形容鹏 鸟之大。⑹是:此,这。⑺海运:犹言海动,指海潮翻腾。海动时必有大风,鹏 乘借风力徙往南海。则将:就要。徙:迁移。⑻天池:天然形成的大池。⑼《齐 谐》:书名。⑽志怪:记载怪异的事。⑾水击:谓大鹏起飞时举翅拍击水波。⑿ 抟(tu 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凌借暴风之力,飞达九万里高。持:聚结、凌借。 扶摇,风名,一种从地面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⒀去以六月息者也:言大鹏一去 飞行半年,到南海休息。 阅读训练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注音或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k n) B.怒(愤怒、生气)而飞 C.抟(tu 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D.去以六月息(休息)者也。 2.对加点词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名为鲲 ②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③其翼若垂天之云 ④有亭翼 然临于泉上者 A.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D.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相同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译文: ②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译文: 4.《庄子》的文章恣肆奔放,博喻连篇,给后代留下了许多成语典故。今天我 们常用的“ ”便出于这篇文章,其比喻义分别 是 原文 鲤鱼跳龙门 龙门山,在河东①界。禹凿山断门一里余。黄河自中流下,两岸不通车马。 每岁季春②,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 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 注释 ①河东:黄河以东。②季春:暮春,阴历三月。季,指一季的末一个月。此外, 农历一季的第一个月称为“孟”,第二个月称为“仲” 阅读训练: 1.解释句中加点词“乃”的用法。 ①乃化为龙矣 ②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③家祭无忘告乃翁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每岁季春,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 ②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 龙矣 3.用原文语句填空 鲤鱼跳龙门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故事具体的时间是 ,文中 同时描绘了跳龙门的盛况 4.每年都有无数的鲤鱼来跳龙门,而登上者“不过七十二”,而那些登上龙门 的,也要经受火烧才变成龙。从鲤鱼变成龙的经历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文 牛郎织女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机杼①劳役②,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 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③。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 相会。 涉秋④七日,鹊首无故皆髡⑤,相传是日河鼓⑥与织女会于汉⑦东,役乌鹊 为梁⑧以渡,故毛皆脱去 注释 ①机杼:机,织布机;杼,即梭,织布的梭子。②劳役:辛苦操作。③织衽: 织布机上的经线叫衽。织衽就是拿纬线而贯经线的意思。④涉秋:入秋。⑤髡(k n):古代刑法之一,剃掉头发,使成禿头叫髡。⑥河鼓:星名,即牵牛。⑦汉: 天汉,即银河。⑧梁:桥 阅读训练
译文: 4.《庄子》的文章恣肆奔放,博喻连篇,给后代留下了许多成语典故。今天我 们常用的“___________”“_______”便出于这篇文章,其比喻义分别 是: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鲤鱼跳龙门 龙门山,在河东①界。禹凿山断门一里余。黄河自中流下,两岸不通车马。 每岁季春②,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 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 注释 ①河东:黄河以东。②季春:暮春,阴历三月。季,指一季的末一个月。此外, 农历一季的第一个月称为“孟”,第二个月称为“仲” 阅读训练: 1.解释句中加点词“乃”的用法。 ①乃化为龙矣___ ②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___ ③家祭无忘告乃翁__ 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每岁季春,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 ②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 龙矣 3.用原文语句填空。 鲤鱼跳龙门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故事具体的时间是_______,文中 同时描绘了跳龙门的盛况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每年都有无数的鲤鱼来跳龙门,而登上者“不过七十二”,而那些登上龙门 的,也要经受火烧才变成龙。从鲤鱼变成龙的经历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原 文 牛郎织女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机杼①劳役②,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 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③。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 相会。 涉秋④七日,鹊首无故皆髡⑤,相传是日河鼓⑥与织女会于汉⑦东,役乌鹊 为梁⑧以渡,故毛皆脱去。 注释 ①机杼:机,织布机;杼,即梭,织布的梭子。②劳役:辛苦操作。③织衽: 织布机上的经线叫衽。织衽就是拿纬线而贯经线的意思。④涉秋:入秋。⑤髡(k n):古代刑法之一,剃掉头发,使成秃头叫髡。⑥河鼓:星名,即牵牛。⑦汉: 天汉,即银河。⑧梁:桥。 阅读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