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校2010届高三联考 语文能力测试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答题卷左侧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请 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卷上,在试题卷 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 、(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胡同是北京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伴随着三千年北京城的发展,演 绎了老北京人生活方式独有的“京味”特色。“文革”时期,有人提出 过“水井假说”,认为胡冋可能是元代蒙语的汉字表音。接下来,未经 考证的假说被搬上银幕,以讹传讹的结果是,某些媒体、出版物甚至导 游词、中学语文书也纷纷效仿,把胡同说成是来自蒙语“水井”几成定 论,竟然忽视了北京早期胡同的存在。 随着对胡同研究的深入,珍藏古籍和考古成果不断被发掘,“水井 假说”遭到质疑。比如“假说”认为,北京地名中有二眼井、四眼井 可能就是元代用蒙语称井为“胡同”的证据。事实上,“四眼井”指井 有四个井口,在元朝以前已经存在。如杭州的四眼井、六眼井,为唐邺 侯李泌所开六井之一;安徽池州市“包公井”,又称四眼井,竣于宋代 包拯任池州知州时。以上城市中的四眼井均在元以前得名,这里的小巷 也都不称胡同。四眼井还是宋代标准的水井形式,在建立元朝前300年 已绘入《清明上河图》中。可见,这些地名与蒙语没有关系。 说到蒙语井的读音,与汉语胡同的发音也没有任何相似之处。元世 祖忽必烈时,命人编撰的蒙汉对译辞书《至元译语》地理门里,蒙语井 曰“忽都”;明洪武二十二年(1382年)所编诸蕃语言和汉语的对译辞 书《华夷译语》中,蒙语井曰“古都黑”。无论如何,蒙语井的发音都 不可能变成胡同。 其实,胡同是城里的小巷,有连接畅通的意思,与城同时并存。古 代巷、衙不分,都是巷字。南北朝时,街的发音有南北之分。南方念弄 又叫里弄、弄堂、衠通。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中就写 有街通,在街通下特别注明“‘弄’,小巷之意”。街的北音读虹,西 汉《毛苌诗传》:虹,胡洞切。南北朝以后,街增加小巷的别称,南音
安徽省六校 2010 届 高 三 联 考 语文能力测试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答题卷左侧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请 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卷上,在试题卷 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 共 66 分) 一、(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胡同是北京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伴随着三千年北京城的发展,演 绎了老北京人生活方式独有的“京味”特色。“文革”时期,有人提出 过“水井假说”,认为胡同可能是元代蒙语的汉字表音。接下来,未经 考证的假说被搬上银幕,以讹传讹的结果是,某些媒体、出版物甚至导 游词、中学语文书也纷纷效仿,把胡同说成是来自蒙语“水井”几成定 论,竟然忽视了北京早期胡同的存在。 随着对胡同研究的深入,珍藏古籍和考古成果不断被发掘,“水井 假说”遭到质疑。比如“假说”认为,北京地名中有二眼井、四眼井, 可能就是元代用蒙语称井为“胡同”的证据。事实上,“四眼井”指井 有四个井口,在元朝以前已经存在。如杭州的四眼井、六眼井,为唐邺 侯李泌所开六井之一;安徽池州市“包公井”,又称四眼井,竣于宋代 包拯任池州知州时。以上城市中的四眼井均在元以前得名,这里的小巷 也都不称胡同。四眼井还是宋代标准的水井形式,在建立元朝前 300 年 已绘入《清明上河图》中。可见,这些地名与蒙语没有关系。 说到蒙语井的读音,与汉语胡同的发音也没有任何相似之处。元世 祖忽必烈时,命人编撰的蒙汉对译辞书《至元译语》地理门里,蒙语井 曰“忽都”;明洪武二十二年(1382 年)所编诸蕃语言和汉语的对译辞 书《华夷译语》中,蒙语井曰“古都黑”。无论如何,蒙语井的发音都 不可能变成胡同。 其实,胡同是城里的小巷,有连接畅通的意思,与城同时并存。古 代巷、衖不分,都是巷字。南北朝时,衖的发音有南北之分。南方念弄, 又叫里弄、弄堂、衖通。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中就写 有衖通,在衖通下特别注明“‘弄’,小巷之意”。衖的北音读虹,西 汉《毛苌诗传》: 虹,胡洞切。南北朝以后,衖增加小巷的别称,南音
小巷称弄、北音小巷称胡洞,各占我国南北地域,互不相扰。顺便说 句,金朝时胡同写作“胡洞”;明朝把加了行的“衙衎”正式定为 街巷通名;清末简写为“胡同 辽金时,胡洞一词已在北方民间广泛流传。在金末的北曲杂剧(明 人称元曲)中,还出现了由胡同派生出的形容词,如关汉卿《单刀会》 “杀出一条血胡同来”;王实甫《歌舞丽春堂》中“更打着军兵簇拥, 可兀的似锦胡同”等都出自元朝建立前的金中都旧城。 宣南留存的辽金胡同相对窄小,有别于北城宽大的明清胡同,显示 出早期工业者按行业聚集在一起,就如韩愈《师说》里“巫医乐师百工 之人,君子不齿”的特征。天德三年(1151年),金主海陵王完颜亮下 令迁都燕京,派人按北宋汴京制度增广燕城,遂改名为中都。此时的汴 京,由于商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坊墙被拆除,已形成开放型街市。所 以,金中都的街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辽南京即唐幽州的旧街巷,当 时坊墙在逐渐拆除中;另一部分属扩建后形成的新街巷,从辽南京东垣 即今烂漫胡同附近,向东扩建到虎坊桥以西,这一带东西向主干道明显 比西部密集,故在东西向主干道两侧还分布有南北向次干道。现在要拆 除的所谓大吉片,正处辽燕京的关厢、金中都城的东城墙左边,集街坊、 胡同、城门、城墙和护城河于一体,对辽金民居生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 历史价值 历史给予我们很多宝贵的经验与财富,同时历史也赋予我们责任与 使命。发掘历史的同时,我们更应该保护好重要的历史遗存。当我们还 在遗憾“梁陈方案”已成为永远不能再回归的历史文件时,却仍在拆除 着我们子孙本可以引以为傲的古文化遗存 在物质财富不断积累的今天,在人民生活大大得到改善的同时,希 望主管领导能多一些文物保护意识,也希望地方政府能多投入一点财 力、物力、人力用于保护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让辽金胡同成为留给后 世的人文财富,别再让历史留下更多的遗憾。 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胡同”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胡同与城同时并存,就是城市里的小巷,南方也叫做弄堂。 B.胡同的历史非常悠久,在我国的出现已经有上千年的时间。 C.胡同经由金代胡洞、元朝水井、明朝“彳胡亍彳同亍”演变而 来 D.胡同的变化显示出早期手工业者按行业聚集在一起的特点。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关于胡同可能是元代蒙语的汉字表音的说法,随着对胡同的深入 研究,已经表明是不可靠的。 B.北京的胡同都是集街坊、胡同、城门、城墙、护城河于一体,因 此具有很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小巷称弄、北音小巷称胡洞,各占我国南北地域 ,互不相扰。顺便说 一句,金朝时胡同写作“胡洞”;明朝把加了行的“彳胡亍 彳同亍 ”正式定为 街巷通名;清末简写为“胡同”。 辽金时,胡洞一词已在北方民间广泛流传。在金末的北曲杂剧(明 人称元曲)中,还出现了由胡同派生出的形容词,如关汉卿《单刀会》 “杀出一条血胡同来”;王实甫《歌舞丽春堂》中“更打着军兵簇拥, 可兀的似锦胡同”等都出自元朝建立前的金中都旧城。 宣南留存的辽金胡同相对窄小,有别于北城宽大的明清胡同,显示 出早期工业者按行业聚集在一起,就如韩愈《师说》里“巫医乐师百工 之人,君子不齿”的特征。天德三年 (1151 年),金主海陵王完颜亮下 令迁都燕京,派人按北宋汴京制度增广燕城,遂改名为中都。此时的汴 京,由于商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坊墙被拆除,已形成开放型街市。所 以,金中都的街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辽南京即唐幽州的旧街巷,当 时坊墙在逐渐拆除中; 另一部分属扩建后形成的新街巷,从辽南京东垣 即今烂漫胡同附近,向东扩建到虎坊桥以西,这一带东西向主干道明显 比西部密集,故在东西向主干道两侧还分布有南北向次干道。现在要拆 除的所谓大吉片,正处辽燕京的关厢、金中都城的东城墙左边,集街坊、 胡同、城门、城墙和护城河于一体,对辽金民居生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 历史价值。 历史给予我们很多宝贵的经验与财富,同时历史也赋予我们责任与 使命。发掘历史的同时,我们更应该保护好重要的历史遗存。当我们还 在遗憾“梁陈方案”已成为永远不能再回归的历史文件时,却仍在拆除 着我们子孙本可以引以为傲的古文化遗存。 在物质财富不断积累的今天,在人民生活大大得到改善的同时,希 望主管领导能多一些文物保护意识,也希望地方政府能多投入一点财 力、物力、人力用于保护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让辽金胡同成为留给后 世的人文财富,别再让历史留下更多的遗憾。 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胡同”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 A.胡同与城同时并存,就是城市里的小巷,南方也叫做弄堂。 B.胡同的历史非常悠久,在我国的出现已经有上千年的时间。 C.胡同经由金代胡洞、元朝水井、明朝“彳胡亍 彳同亍 ”演变而 来。 D.胡同的变化显示出早期手工业者按行业聚集在一起的特点。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关于胡同可能是元代蒙语的汉字表音的说法,随着对胡同的深入 研究,已经表明是不可靠的。 B.北京的胡同都是集街坊、胡同、城门、城墙、护城河于一体,因 此具有很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C.南北朝以后,我国南北地域的小巷各有称谓且互不相扰,北方称 小巷为胡洞,南方称小巷为弄 D.胡洞一词在辽金时就在北方民间广泛流传了,这一点可以从元曲 中找到非常有力的佐证材料。 3.下列对原文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说胡同可能是元代蒙语的汉字表音的“水井假说”以讹传讹,是 因为它忽视了北京早期胡同的出现 B.北京城的胡同由窄小逐渐走向宽大的发展趋势,与当时社会的经 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C.辽金时期胡同对研究当时的民居生活有很重要的历史价值,因此, 有关方面应采取积极的保护措施。 D.胡同本身是历史遗存,也是文化财富,在发掘的同时更应该要保 护,我们不能再给子孙留下遗憾了 二、(3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 《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 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 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 “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 矣 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 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 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 予不识范文正公。”其后三年,过许,始识公之仲子今丞相尧夫。又六 年,始见其叔彝叟京师。又十一年,遂与其季德孺同僚于徐,皆一见如 旧,且以公遗稿见属为叙。又十三年,乃克为之 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叙而传。然不敢辞 者,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 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 昔之愿也哉! 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定于 畎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长短,画取 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诸葛孔明卧 草庐中,与先主策曹操、孙权,规取刘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终身 不易其言。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幸其或成者哉? 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 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 书者
C.南北朝以后,我国南北地域的小巷各有称谓且互不相扰,北方称 小巷为胡洞,南方称小巷为弄。 D.胡洞一词在辽金时就在北方民间广泛流传了,这一点可以从元曲 中找到非常有力的佐证材料。 3.下列对原文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说胡同可能是元代蒙语的汉字表音的“水井假说”以讹传讹,是 因为它忽视了北京早期胡同的出现。 B.北京城的胡同由窄小逐渐走向宽大的发展趋势,与当时社会的经 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C.辽金时期胡同对研究当时的民居生活有很重要的历史价值,因此, 有关方面应采取积极的保护措施。 D.胡同本身是历史遗存,也是文化财富,在发掘的同时更应该要保 护,我们不能再给子孙留下遗憾了。 二、(3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 《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 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 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 “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 矣。 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 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 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 予不识范文正公。”其后三年,过许,始识公之仲子今丞相尧夫。又六 年,始见其叔彝叟京师。又十一年,遂与其季德孺同僚于徐,皆一见如 旧,且以公遗稿见属为叙。又十三年,乃克为之。 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叙而传。然不敢辞 者,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 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 昔之愿也哉! 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定于 畎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长短,画取 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诸葛孔明卧 草庐中,与先主策.曹操、孙权,规取刘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终身 不易其言。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幸其或成者哉? 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 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 书者
(节选自苏轼《叙》) 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奇:感到惊奇。 B.又十三年,乃克为之克:能够 C.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酬:兑现、实现。 与先主策曹操、孙权策:驱赶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分) 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 且曰:“韩、范、欧阳,此四 人者,人杰也!” B 故为成言书以遗宰相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始见知于欧阳公 因公以识韩、富 D 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 因蜀之资以争天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 A.叙(序)文是写在正文前的文章,这篇叙(序)文以作者自己对范 文正公的景仰为主线行文,感情深挚,读来自然而亲切。 B.作者写此文,一来慰藉自己平生未识“公”面之恨,二来满足“自 托于门下之士之末” 的夙愿,三是颂扬范文正公的功德 C.作者从“见属为叙”到动笔“为之”,时隔十三年之久,“然不敢 辞”,足以体现他对写这篇序文的重视和谨慎的态度 D.第一段虽用大量文字写作者幼年聪颖好学,求知欲强,但实际上是 写范文正在社会上的影响及自己对他的景仰之情 7.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 (2)又十一年,遂与其季德孺同僚于徐,皆一见如旧,且以公遗稿见 属为叙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8分) 李唐
(节选自苏轼《叙》) 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 奇:感到惊奇。 B.又十三年,乃克.为之 克:能够。 C.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 酬:兑现、实现。 D.与先主策.曹操、孙权 策:驱赶。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 且.曰:“韩、范、欧阳,此四 人者,人杰也!” A. B. 故为成言书以.遗宰相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始见知于.欧阳公 因.公以识韩、富 C. D. 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 因.蜀之资以争天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叙(序)文是写在正文前的文章,这篇叙(序)文以作者自己对范 文正公的景仰为主线行文,感情深挚,读来自然而亲切。 B.作者写此文,一来慰藉自己平生未识“公”面之恨,二来满足“自 托于门下之士之末” 的夙愿,三是颂扬范文正公的功德。 C.作者从“见属为叙”到动笔“为之”,时隔十三年之久,“然不敢 辞”,足以体现他对写这篇序文的重视和谨慎的态度。 D.第一段虽用大量文字写作者幼年聪颖好学,求知欲强,但实际上是 写范文正在社会上的影响及自己对他的景仰之情。 7.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 (2)又十一年,遂与其季德孺同僚于徐,皆一见如旧,且以公遗稿见 属为叙。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 题。(8 分) 题 画 李 唐 ①
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燕脂画牡 丹 [注]①李唐,宋代画家,他初到杭州时,靠卖画糊口,但当时之人 多崇尚艳丽的花鸟画,无人赏识他的画。②燕脂,即胭脂,画画的红色 颜料。 8.“云里烟村雨里滩”这幅画面描绘了哪些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 9.诗的三、四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五小题)(5分) (1)见贤思齐焉, (《论语》)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3) ,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 (4)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5)弟子不必不如师, (韩愈《师说》) (6) 泣孤舟之嫠妇 (苏轼《赤壁赋》) (7)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水龙吟》) (8)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山乡的五月 金光 天刚蒙蒙亮,根西就听见父亲窸窸窣窣地起了床,他翻了一个身又 睡着了。这一觉他睡得好香,醒来已经是上午10点了,他洗了把脸, 就坐在屋檐下看书。妈从灶房出来时说:“根西,去窑场地叫你大回来 吃饭。”根西放下手中的书,朝窑场地走去。 五月的山乡,到处都是金灿灿的颜色,田里熟透了的小麦散发出醉人的芳香。根西 走在田埂上,看到了他童年的影子。18岁那年,在父亲的奔忙中,他从这里走出去 上了市技校,毕业后就到市一家化工厂当了一名化验员。根西走着走着,禁不住 随手掐了一颗麦穗在手中揉搓起来,然后展开手掌用嘴一吹,留下一把 嫩嫩的青麦,嘴一张嚼将起来 父亲正弯着腰在那里割麦,他的身后,已倒下去大片的麦子,裸露 的地面上摆着整齐的麦铺。父亲手上的镰刀飞舞着,弄得周围一片呼呼 啦啦的声响。 大,回家吃饭。”根西喊了一声。 父亲根本没有听见,仍然在飞舞着镰刀割麦子,白色的汗衫已变得 昏黄且湿漉漉地贴在了他的脊背上。 “大,回去吃饭哩。”根西又叫了一声,嗓门比刚才高了些。 啊,喔,饭熟了?”父亲终于醒悟过来,缓缓地站起身,用肩膀 上的毛巾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 根西上前接下镰刀,父亲用极快的速度将两铺麦合在一起,扎了 捆就要往肩上扛。根西说:“我来拿吧
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燕脂②画牡 丹。 [注]①李唐,宋代画家,他初到杭州时,靠卖画糊口,但当时之人 多崇尚艳丽的花鸟画,无人赏识他的画。②燕脂,即胭脂,画画的红色 颜料。 8.“云里烟村雨里滩”这幅画面描绘了哪些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 9.诗的三、四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五小题 .......)(5 分) (1)见贤思齐焉,_____。 (《论语》)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 (荀子《劝学》) (3)________,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 (4)宫中府中,俱为一体,_______,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5)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 (韩愈《师说》) (6)________,泣孤舟之嫠妇。 (苏轼《赤壁赋》) (7)楚天千里清秋,_____。 (辛弃疾《水龙吟》) (8)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三、(2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 山乡的五月 金 光 天刚蒙蒙亮,根西就听见父亲窸窸窣窣地起了床,他翻了一个身又 睡着了。这一觉他睡得好香,醒来已经是上午 10 点了,他洗了把脸, 就坐在屋檐下看书。妈从灶房出来时说:“根西,去窑场地叫你大回来 吃饭。”根西放下手中的书,朝窑场地走去。 五月的山乡,到处都是金灿灿的颜色,田里熟透了的小麦散发出醉人的芳香。根西 走在田埂上,看到了他童年的影子。18 岁那年,在父亲的奔忙中,他从这里走出去, 上了市技校,毕业后就到市一家化工厂当了一名化验员。根西走着走着,禁不住 随手掐了一颗麦穗在手中揉搓起来,然后展开手掌用嘴一吹,留下一把 嫩嫩的青麦,嘴一张嚼将起来。 父亲正弯着腰在那里割麦,他的身后,已倒下去大片的麦子,裸露 的地面上摆着整齐的麦铺。父亲手上的镰刀飞舞着,弄得周围一片呼呼 啦啦的声响。 “大,回家吃饭。”根西喊了一声。 父亲根本没有听见,仍然在飞舞着镰刀割麦子,白色的汗衫已变得 昏黄且湿漉漉地贴在了他的脊背上。 “大,回去吃饭哩。”根西又叫了一声,嗓门比刚才高了些。 “啊,喔,饭熟了?”父亲终于醒悟过来,缓缓地站起身,用肩膀 上的毛巾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 根西上前接下镰刀,父亲用极快的速度将两铺麦合在一起,扎了一 捆就要往肩上扛。根西说:“我来拿吧
父亲说:“还是让我扛,小心弄脏了衣服。”说完扛起麦捆就走。 根西用手拈掉沾在衣服上的一根麦芒,拿着镰刀跟在父亲的后面。 饭桌上,根西对父亲说:“大,我看不如把咱那几亩地让给别人种 去 “为啥?”父亲有点吃惊。 根西木木地说:“不为啥,种田不划算,一年忙到头,一亩地就说 打700斤麦子,6毛钱一斤才420块,抵不上在外干一个月的收入。” 父亲没有说话 根西又说:“你把地包出去,我到我们厂里给你找个临时活,一月 能开500多块,行不?” 父亲这才说:“娃,大是庄稼汉,一辈子跟土坷垃打交道,习惯了 没觉着受罪,我跟你妈在一起挺好,想家了你就回来看看我们 根西在家停了一周,父亲不让他沾庄稼的边儿,他是眼看着父亲割 了麦再脱粒,然后扬麦、晒场,一点点将麦子弄回家里的。临走时,他 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 世上的事就这么不如意,两年后,根西所在的那家化工厂出现了意 想不到的困境:化工原料价格猛增,化工产品却销不出去,全厂1000 多名职工几个月发不下工资。厂里实在抵挡不住了,便痛下了改革的决 心,决定减员增效,第一批减员百分之二十,根西首当其冲。 下岗了,根西好几天不吃不喝躺在床上,他毕竟已跳出农门了哇 现在怎么办?想来想去想不出个好法子来,根西只好爬起来狠狠地抽 烟,但烟抽了一支又一支,还是没有好法子,根西就回到了家。父子俩 静静地对坐着,良久,父亲终于开口了:“娃,土地是人的根啊,不行 咱回来,只要有地就饿不死!” 根西掐灭了手中的烟,无奈地点了点头 根西上地了,起初,那双稚嫩的手打出了许多血泡,他咬牙挺了过 来。一年时间,他重新跟着父亲学会了种麦子,种玉米,种大豆,种各 种蔬菜,根西成了种庄稼的好把式 第二年,根西和父亲商量,说要种地就要种出名堂来,小打小闹不 行。父亲赞许地点了点头。根西就承包了村里的60亩红土坡地,他雇 了两个帮手在上面栽上烟苗,一天到晚忙碌起来。秋后,除了交清承包 费、付清雇工的工资外,净挣两万元。根西成了当地有名的种田大户 当上了县里的劳动模范。 又是五月,山乡的小麦一片金黄,根西家的窑场地里,一条大汉正 挥舞着镰刀在割麦,身后的空地上,码放着一排排整齐的麦铺。上午10 点多,根西父亲来到地头,喊:“娃,回去吃饭。” 根西仍然弯着腰在那里割麦,他根本没听见父亲在叫他。父亲提高 嗓门又喊了一声。 啊,喔,饭熟了?”根西这才醒悟过来,缓缓地站起身,用肩膀 上的手巾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
父亲说:“还是让我扛,小心弄脏了衣服。”说完扛起麦捆就走。 根西用手拈掉沾在衣服上的一根麦芒,拿着镰刀跟在父亲的后面。 饭桌上,根西对父亲说:“大,我看不如把咱那几亩地让给别人种 去。” “为啥?”父亲有点吃惊。 根西木木地说:“不为啥,种田不划算,一年忙到头,一亩地就说 打 700 斤麦子,6 毛钱一斤才 420 块,抵不上在外干一个月的收入。” 父亲没有说话。 根西又说:“你把地包出去,我到我们厂里给你找个临时活,一月 能开 500 多块,行不?” 父亲这才说:“娃,大是庄稼汉,一辈子跟土坷垃打交道,习惯了, 没觉着受罪,我跟你妈在一起挺好,想家了你就回来看看我们。” 根西在家停了一周,父亲不让他沾庄稼的边儿,他是眼看着父亲割 了麦再脱粒,然后扬麦、晒场,一点点将麦子弄回家里的。临走时,他 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 世上的事就这么不如意,两年后,根西所在的那家化工厂出现了意 想不到的困境:化工原料价格猛增,化工产品却销不出去,全厂 1000 多名职工几个月发不下工资。厂里实在抵挡不住了,便痛下了改革的决 心,决定减员增效,第一批减员百分之二十,根西首当其冲。 下岗了,根西好几天不吃不喝躺在床上,他毕竟已跳出农门了哇, 现在怎么办?想来想去想不出个好法子来,根西只好爬起来狠狠地抽 烟,但烟抽了一支又一支,还是没有好法子,根西就回到了家。父子俩 静静地对坐着,良久,父亲终于开口了:“娃,土地是人的根啊,不行 咱回来,只要有地就饿不死!” 根西掐灭了手中的烟,无奈地点了点头。 根西上地了,起初,那双稚嫩的手打出了许多血泡,他咬牙挺了过 来。一年时间,他重新跟着父亲学会了种麦子,种玉米,种大豆,种各 种蔬菜,根西成了种庄稼的好把式。 第二年,根西和父亲商量,说要种地就要种出名堂来,小打小闹不 行。父亲赞许地点了点头。根西就承包了村里的 60 亩红土坡地,他雇 了两个帮手在上面栽上烟苗,一天到晚忙碌起来。秋后,除了交清承包 费、付清雇工的工资外,净挣两万元。根西成了当地有名的种田大户, 当上了县里的劳动模范。 又是五月,山乡的小麦一片金黄,根西家的窑场地里,一条大汉正 挥舞着镰刀在割麦,身后的空地上,码放着一排排整齐的麦铺。上午 10 点多,根西父亲来到地头,喊:“娃,回去吃饭。” 根西仍然弯着腰在那里割麦,他根本没听见父亲在叫他。父亲提高 嗓门又喊了一声。 “啊,喔,饭熟了?”根西这才醒悟过来,缓缓地站起身,用肩膀 上的手巾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
父亲上前接下镰刀,用极快的速度将两铺麦合在一起,扎了一捆就 要往肩上扛。根西抢过说:“我来拿。”然后手一提将麦捆放在了肩膀 上。 五月的田埂上,走着一老一小两个庄稼汉 (选自《语文世界》2009年第6期) 11.小说前后两次设置了割麦的情节,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6分) 12.概括小说中根西父子这两个人物形象。(6分) 13.根据要求,回答问题。(6分) (1)文章第二段划线的句子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简要概述 (2)文章写根西“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又“无奈地点了点头” 摇头”和“点头”的含义是否相同?请简析 14.小说结尾写道:“五月的田埂上,走着一老一小两个庄稼汉。”这 剪影式的描写给人无尽的想象,其中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你结 合全文加以探究。(7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84分) 四、(24分) 15.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3分) A.试行火车票实名制是不是真的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倒票的问题,使 “黄牛”消声匿迹,让人们购票的成本大大降低,还有待观察。 B.2009年,中国外贸进出口连续大幅下挫,上半年降幅在百分之 十以上,下半年更加明显,全年降幅达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 C.涡阳县近年在发掘老子文化资源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人们徜徉在 老子文化广场上,在慢妙的道家音乐声中,顿感道家文化之精髓 D.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弟弟乔治·奥巴马说:“尽管我们拥有同一个 父亲,但如果说谁是奥巴马家族中褶褶生辉的人物,他就是。”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河南省文物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位于河南安阳安丰乡西高穴 村的东汉古墓就是千年来一直扑朔迷离的曹操墓 B.黑恶势力与腐败问题有若干共同之处,都有官商勾结、权钱交易 的现象,都是长期打击不力以致养痈遗患的恶果 C.明星大腕们其实早已远离了老百姓的平常生活,要让他们创作并 演出能引起草根民众共鸣的节目,实在是勉为其难
父亲上前接下镰刀,用极快的速度将两铺麦合在一起,扎了一捆就 要往肩上扛。根西抢过说:“我来拿。”然后手一提将麦捆放在了肩膀 上。 五月的田埂上,走着一老一小两个庄稼汉。 (选自《语文世界》2009 年第 6 期) 11.小说前后两次设置了割麦的情节,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6 分) 12.概括小说中根西父子这两个人物形象。(6 分) 13.根据要求,回答问题。(6 分) (1)文章第二段划线的句子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简要概述。 (2)文章写根西“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又“无奈地点了点头”, “摇头”和“点头”的含义是否相同?请简析。 14.小说结尾写道:“五月的田埂上,走着一老一小两个庄稼汉。”这 一剪影式的描写给人无尽的想象,其中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你结 合全文加以探究。(7 分) 第Ⅱ卷(表达题 共 84 分) 四、(24 分) 15.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3 分) A.试行火车票实名制是不是真的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倒票的问题,使 “黄牛”消声匿迹,让人们购票的成本大大降低,还有待观察。 B.2009 年,中国外贸进出口连续大幅下挫,上半年降幅在百分之二 十以上,下半年更加明显,全年降幅达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 C.涡阳县近年在发掘老子文化资源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人们徜徉在 老子文化广场上,在慢妙的道家音乐声中,顿感道家文化之精髓。 D.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弟弟乔治·奥巴马说:“尽管我们拥有同一个 父亲,但如果说谁是奥巴马家族中褶褶生辉的人物,他就是。”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句是( )(3 分) A.河南省文物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位于河南安阳安丰乡西高穴 村的东汉古墓就是千年来一直扑朔迷离 ....的曹操墓。 B.黑恶势力与腐败问题有若干共同之处,都有官商勾结、权钱交易 的现象,都是长期打击不力以致养痈遗患 ....的恶果。 C.明星大腕们其实早已远离了老百姓的平常生活,要让他们创作并 演出能引起草根民众共鸣的节目,实在是勉为其难 ....
D.1月12日,一场地震给贫穷混乱的海地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对此, 刚刚经历过大地震的汶川人可以说是感同身受。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省委书记应聘因年龄大而遭拒的事经媒体报道后,在感叹“4050” 人员求职不易的同时,也为省委书记深入一线的调研行为叫好。 B.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我 们需要经过长期努力才能逐步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医药卫生体 制 C.昨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次震惊世界的爆炸事件都在显要位置 作了详细的报道,分析人士认为,这次事件和基地组织有关系 D.以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是一个包含多种元素的综合体,它不仅 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工具,而且还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18.将下面的长单句改写成一组短句。(4分) 安徽是一个水陆空交通条件非常便利、自然和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文化底蕴较为深厚、可持续发展潜力巨大的中部省份 19.“成语接龙”是一种常见的语言表达形式,2010年是虎年,请你根 据要求用成语接龙的方式写出5个成语。要求:①第一个成语以“虎” 字开头,第五个成语以“虎”字作结;②首尾两个字必须相同。(5分) 20.请以“十字路口”为中心,分别写两段话,第一段描绘一个场景, 第二段表达某种哲理。每段不少于60字。(6分) 第一段 第二段: 五、(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有人饲养着一只山羊和一头驴子。山羊整天无事可做,驴子却天天 勤恳地工作着。山羊得意地对不断劳作的驴子说:你一会儿要推磨, 会儿又要驮沉重的货物,太辛苦了,不如装病,摔倒在地上,便可以得 到休息。驴子听从了山羊的劝告,摔得遍体鳞伤。主人请来兽医诊治。 兽医说要用山羊的心肺熬汤做药给驴子喝,才可以治好。于是,主人就 杀了山羊为驴子治病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 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注意】 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 选。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书 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D.1 月 12 日,一场地震给贫穷混乱的海地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对此, 刚刚经历过大地震的汶川人可以说是感同身受 ....。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省委书记应聘因年龄大而遭拒的事经媒体报道后,在感叹“4050” 人员求职不易的同时,也为省委书记深入一线的调研行为叫好。 B.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我 们需要经过长期努力才能逐步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医药卫生体 制。 C.昨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次震惊世界的爆炸事件都在显要位置 作了详细的报道,分析人士认为,这次事件和基地组织有关系。 D.以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是一个包含多种元素的综合体,它不仅 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工具,而且还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18.将下面的长单句改写成一组短句。(4 分) 安徽是一个水陆空交通条件非常便利、自然和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文化底蕴较为深厚、可持续发展潜力巨大的中部省份。 19.“成语接龙”是一种常见的语言表达形式,2010 年是虎年,请你根 据要求用成语接龙的方式写出 5 个成语。要求:①第一个成语以“虎” 字开头,第五个成语以“虎”字作结;②首尾两个字必须相同。(5 分) 20.请以“十字路口”为中心,分别写两段话,第一段描绘一个场景, 第二段表达某种哲理。每段不少于 60 字。(6 分) 第一段: 第二段: 五、(60 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有人饲养着一只山羊和一头驴子。山羊整天无事可做,驴子却天天 勤恳地工作着。山羊得意地对不断劳作的驴子说:你一会儿要推磨,一 会儿又要驮沉重的货物,太辛苦了,不如装病,摔倒在地上,便可以得 到休息。驴子听从了山羊的劝告,摔得遍体鳞伤。主人请来兽医诊治。 兽医说要用山羊的心肺熬汤做药给驴子喝,才可以治好。于是,主人就 杀了山羊为驴子治病。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 写一篇文章,不少于 800 字。 【注意】 ① 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 选。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书 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安徽省六校2010届高三联考语文参考答案 1.A(B.“上千年的时间”不够具体。C.“元朝水井”错。D.“胡同的变 化”应为辽金胡同的窄小”。) 2.B(这里应指的是“辽金的胡同”而不是“北京的胡同”,北京的胡同在 不同历史时期都有且特点不一,不能一概而论。) 3.B(“与当时社会的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是密不可分的”错,应该与 “早期工业者按行业聚集在一起”有关。) 4.D(“策”是“计策、计谋”义的动用,当“制定某计划”讲。) 5.B(而且。A.把/来,用来。C.表被动/在。D.经由、通过/依靠、 凭借。) 6.C(本文是通过叙述自己与范公生平未识的遗憾来表达对范公的敬仰 之情,通过想当范公学生的说法抒发对范公的崇拜之情,通过赞扬范公 的功绩,说明范公之诗文是由于他“有德”。C项不妥。受人之托十三年 后才完成,是有其他种种原因。) 7.(1)(如果)这些人是天上人,就不敢了解了;如果也是人,为什 么不可以了解呢? (2)又过了十一年,就与他的四儿子(小儿子)范德孺一起在徐州当 官,都是一见如故,并且把范公的遗稿(给我),嘱托我作序 8.掩映在云雾中的山村,雨水冲刷过的河滩。具有一种朦胧美,村子 在云雾中隐约可见,河滩被雨水冲刷之声隐约可闻。(或,具有一种层 次感,画面的上方是云雾缭绕的山村,画面的下方是雨水冲刷的河滩 上一下,显出层次感。)
安徽省六校 2010 届高三联考语文参考答案 1.A(B.“上千年的时间”不够具体。C.“元朝水井”错。D.“胡同的变 化”应为“辽金胡同的窄小”。) 2.B(这里应指的是“辽金的胡同”而不是“北京的胡同”,北京的胡同在 不同历史时期都有且特点不一,不能一概而论。) 3.B(“与当时社会的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是密不可分的”错,应该与 “早期工业者按行业聚集在一起”有关。) 4.D(“策”是“计策、计谋”义的动用,当“制定某计划”讲。) 5.B(而且。A.把/来,用来。C.表被动/在。D.经由、通过/依靠、 凭借。) 6.C(本文是通过叙述自己与范公生平未识的遗憾来表达对范公的敬仰 之情,通过想当范公学生的说法抒发对范公的崇拜之情,通过赞扬范公 的功绩,说明范公之诗文是由于他“有德”。C 项不妥。受人之托十三年 后才完成,是有其他种种原因。) 7.(1)(如果)这些人是天上人,就不敢了解了;如果也是人,为什 么不可以了解呢? (2)又过了十一年,就与他的四儿子(小儿子)范德孺一起在徐州当 官,都是一见如故,并且把范公的遗稿(给我),嘱托我作序。 8.掩映在云雾中的山村,雨水冲刷过的河滩。具有一种朦胧美,村子 在云雾中隐约可见,河滩被雨水冲刷之声隐约可闻。(或,具有一种层 次感,画面的上方是云雾缭绕的山村,画面的下方是雨水冲刷的河滩, 一上一下,显出层次感。)
9.讽刺(幽默)中透着愤怒(愤激、愤慨)之情。这是一句反语,意 思是说,早知道我的画不被人欣赏,就多买些胭脂,浓墨重彩地去画人 人都喜欢的牡丹了,既是讽刺“时人”不懂得欣赏自己的画,更透着一种 愤激之情。 10.(1)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羁鸟恋旧林 (4)陟罚臧否(5)师不必贤于弟子(6)舞幽壑之潜蛟(7)水随天去 秋无际(8)山重水复疑无路 11.第一次写的是父亲割麦,儿子不屑;第二次写的是儿子主动割麦; 前后对比中突出根西情感的变化,体现了两代农民对土地的不同(价值 观)态度。(意思对即可) 12.根西父亲:老一代农民形象,他勤劳朴实,对土地有着深挚的感情。 根西:新一代农村青年形象,他有文化,有理想,对土地由漠视到热爱 (意思对即可) 13.(1)用插叙的手法交代人物身份,为刻画人物形象作铺垫。(2) 在文字上看似矛盾,其实都是表现他不热爱(不屑)种田的心理 14.欣赏、赞美、热爱。对这一老一小父子俩的欣赏,因为他们是最朴 实的劳动者;用“"庄稼汉”一词来形容根西,则是对他的赞美;这其中也 包含着作者本人对农村、农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答案不限上面所 列,言之有理、有据即可。 15.B(A.消一销。C.慢一曼。D.褶一熠。) 16.D(A.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以辨别。B.养痈遗患, 比喻姑息坏人坏事,结果受到祸害。C.勉为其难,勉强去做力所不及
9.讽刺(幽默)中透着愤怒(愤激、愤慨)之情。这是一句反语,意 思是说,早知道我的画不被人欣赏,就多买些胭脂,浓墨重彩地去画人 人都喜欢的牡丹了,既是讽刺“时人”不懂得欣赏自己的画,更透着一种 愤激之情。 10.(1)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羁鸟恋旧林 (4)陟罚臧否(5)师不必贤于弟子(6)舞幽壑之潜蛟(7)水随天去 秋无际(8)山重水复疑无路 11.第一次写的是父亲割麦,儿子不屑;第二次写的是儿子主动割麦; 前后对比中突出根西情感的变化,体现了两代农民对土地的不同(价值 观)态度。(意思对即可) 12.根西父亲:老一代农民形象,他勤劳朴实,对土地有着深挚的感情。 根西:新一代农村青年形象,他有文化,有理想,对土地由漠视到热爱。 (意思对即可) 13.(1)用插叙的手法交代人物身份,为刻画人物形象作铺垫。(2) 在文字上看似矛盾,其实都是表现他不热爱(不屑)种田的心理。 14.欣赏、赞美、热爱。对这一老一小父子俩的欣赏,因为他们是最朴 实的劳动者;用“庄稼汉”一词来形容根西,则是对他的赞美;这其中也 包含着作者本人对农村、农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答案不限上面所 列,言之有理、有据即可。) 15.B(A.消—销。C.慢—曼。D.褶—熠。) 16.D(A.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以辨别。B.养痈遗患, 比喻姑息坏人坏事,结果受到祸害。C.勉为其难,勉强去做力所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