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一中200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测试 语文试卷 I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手术戒毒 吸毒成瘾被认为是“不治之症”,因为即使生理上戒毒了,心理上仍难以戒断。然而,俄罗斯一位脑 外科医生近日表示,只要给瘾君子作一个简单的手术,就能让他们永远告别毒品,手术的成功率达到80% 斯维雅托斯拉夫·米德维迪夫是圣彼得堡市人脑研究院一位非常有名的脑外科医生。他表示,把一根 细针插入患者脑部,然后再切除大脑中的那些毒瘾组织,手术就算大功告成。这种手术之所以如此有效是 因为其他戒毒方法首先注重身体方面的治疗,而他的手术则是治疗病人的神经系统。在过去两年里,米德 维迪夫已经给数百名病人做了这种革命性的手术,绝大多数病人发现他们突然获得了解放。生活由此充满 了阳光。 米德维迪夫说:“事实上,这并不是一项新的医学技术,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医生都在用这种方法治疗 妄想症之类的与神经有关的疾病,我只不过从中受到启发,才想到用这种方法治疗毒瘾,实际上,‘妄想 也是一种瘾。这种手术的好处是不会对人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造成任何不良影响。 米德维迪夫出生在医生世家,他的曾祖父曾做过列宁的私人医生,也是斯大林的保健医生,他的母亲 贝克蒂丽娃是一名备受尊敬的神经外科医生。虽然米德维迪夫认为,这种手术同样可以用来根治赌瘾、暴 食症、酒瘾等,但他并不认为这会被广泛使用,因为虽然手术实施起来比较简单,但任何脑部手术,其危 险性都是相当大的。他介绍说,五十年代,捷克斯洛伐克两名外科医生获得许可,对行为危险的犯罪分子 和精神病人实施这种手术,虽然手术很成功,但引起巨大的道德争议。米德维迪夫说:“这种手术应该是 瘾君子的最后选择。吸食4年的海洛因就可能使人死亡,我一般要等到病人的肝基本上失去能力,患上B 型或C型肝炎后,才给他们做手术。也就是说,只有到了生死关头,我才会让病人选择这种手术。” 1.米德维迪夫这种手术被称为“革命性的手术”,对此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米德维迪夫已经给数百名病人做了这种手术,绝大多数病人发现他们突然获得了解放。 B.米德维迪夫在俄罗斯首次实施了这种手术,这是一项新的医学技术。 C.因为吸毒成瘾被认为是“不治之症”,而米德维迪夫的治疗方法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D.其他戒毒方法首先注重身体方面的治疗,而米德维夫的手术则是治疗病人的神经系统 2.末段的主要内容是(3分) A.手术医生出生在医疗世家,而他母亲也是备受尊敬的神经外科医生。 B.米德维迪夫的手术还可用来治疗赌瘾、暴食症和酒瘾等。 C.这种手术会引起巨大的道德争议。 D.只有瘾君子到了生死关头,米德维迪夫才会让病人选择这种戒毒手术 3.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吸毒成瘾的人即使生理上戒毒了,但心理上仍难以戒断。 B.这种戒毒手术不会对人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造成不良影响
宁夏银川一中 2009 届高三第二次月考测试 语 文 试 卷 Ⅰ卷 阅读题(共 70 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手术戒毒 吸毒成瘾被认为是“不治之症”,因为即使生理上戒毒了,心理上仍难以戒断。然而,俄罗斯一位脑 外科医生近日表示,只要给瘾君子作一个简单的手术,就能让他们永远告别毒品,手术的成功率达到 80%。 斯维雅托斯拉夫·米德维迪夫是圣彼得堡市人脑研究院一位非常有名的脑外科医生。他表示,把一根 细针插入患者脑部,然后再切除大脑中的那些毒瘾组织,手术就算大功告成。这种手术之所以如此有效是 因为其他戒毒方法首先注重身体方面的治疗,而他的手术则是治疗病人的神经系统。在过去两年里,米德 维迪夫已经给数百名病人做了这种革命性的手术,绝大多数病人发现他们突然获得了解放。生活由此充满 了阳光。 米德维迪夫说:“事实上,这并不是一项新的医学技术,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医生都在用这种方法治疗 妄想症之类的与神经有关的疾病,我只不过从中受到启发,才想到用这种方法治疗毒瘾,实际上,‘妄想’ 也是一种瘾。这种手术的好处是不会对人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造成任何不良影响。” 米德维迪夫出生在医生世家,他的曾祖父曾做过列宁的私人医生,也是斯大林的保健医生,他的母亲 贝克蒂丽娃是一名备受尊敬的神经外科医生。虽然米德维迪夫认为,这种手术同样可以用来根治赌瘾、暴 食症、酒瘾等,但他并不认为这会被广泛使用,因为虽然手术实施起来比较简单,但任何脑部手术,其危 险性都是相当大的。他介绍说,五十年代,捷克斯洛伐克两名外科医生获得许可,对行为危险的犯罪分子 和精神病人实施这种手术,虽然手术很成功,但引起巨大的道德争议。米德维迪夫说:“这种手术应该是 瘾君子的最后选择。吸食 4 年的海洛因就可能使人死亡,我一般要等到病人的肝基本上失去能力,患上 B 型或 C 型肝炎后,才给他们做手术。也就是说,只有到了生死关头,我才会让病人选择这种手术。” 1.米德维迪夫这种手术被称为“革命性的手术”,对此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米德维迪夫已经给数百名病人做了这种手术,绝大多数病人发现他们突然获得了解放。 B.米德维迪夫在俄罗斯首次实施了这种手术,这是一项新的医学技术。 C.因为吸毒成瘾被认为是“不治之症”,而米德维迪夫的治疗方法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D.其他戒毒方法首先注重身体方面的治疗,而米德维夫的手术则是治疗病人的神经系统。 2.末段的主要内容是(3 分) A.手术医生出生在医疗世家,而他母亲也是备受尊敬的神经外科医生。 B.米德维迪夫的手术还可用来治疗赌瘾、暴食症和酒瘾等。 C.这种手术会引起巨大的道德争议。 D.只有瘾君子到了生死关头,米德维迪夫才会让病人选择这种戒毒手术。 3.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 ) A.吸毒成瘾的人即使生理上戒毒了,但心理上仍难以戒断。 B.这种戒毒手术不会对人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造成不良影响
C.这种手术是瘾君子的最后选择,米德维迪夫非常注意一般要在病人的肝基本失去功能,患上B型 或C型肝炎后,才给他们做手术 D.手术戒毒并不是一项新的医学技术,但它可以根治很多与神经有关的疾病,以后将被广泛使用。 、古代诗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 超然台记 苏轼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铺糟啜酶①,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 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夫所谓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 以足吾欲者有尽。 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 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 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余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 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全之计。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 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 而其东则卢山,秦有卢敖②之所从遁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威公③之遗烈,犹有存者。 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④之功,而吊其不终。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 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⑤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方是时,余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 之外也 (节选自苏轼《超然台记》) [注]:①鸸li淡酒。食酒糟、饮淡酒。②燕国隐士。③师尚父、齐威公分别指姜太公和齐桓公。④淮阴: 指韩信,曾封淮阴侯。⑤瀹:yue,煮。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余自钱塘移守胶西 守:任职 B.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 洁:清洁 C.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 服:承受 D.岁比不登,盜贼满野 登:成熟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人固疑余之不乐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 王好战,请以战喻 C.因城以为台者,旧矣 蒙故业,因遗策 D.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6.下列各句中,全都直接体现作者“超然物外”思想的一组是(3分) ①铺糟啜鳾,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 ②斋厨索然,日食杞菊。 ③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 ④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全之计
C.这种手术是瘾君子的最后选择,米德维迪夫非常注意一般要在病人的肝基本失去功能,患上 B 型 或 C 型肝炎后,才给他们做手术。 D.手术戒毒并不是一项新的医学技术,但它可以根治很多与神经有关的疾病,以后将被广泛使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4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8 题。 超 然 台 记 苏轼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餔糟啜醨①,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 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夫所谓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 以足吾欲者有尽。 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 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 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余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 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全之计。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 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 而其东则卢山,秦有卢敖②之所从遁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威公③之遗烈,犹有存者。 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④之功,而吊其不终。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 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⑤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方是时,余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 之外也。 (节选自苏轼《超然台记》) [注]:①醨 lí淡酒。食酒糟、饮淡酒。②燕国隐士。③师尚父、齐威公分别指姜太公和齐桓公。④淮阴: 指韩信,曾封淮阴侯。⑤瀹:yuè, 煮。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余自钱塘移守.胶西 守:任职 B.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 洁:清洁 C.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 服:承受 D.岁比不登.,盗贼满野 登:成熟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人固疑余之.不乐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 王好战,请以.战喻 C.因.城以为台者,旧矣 蒙故业,因.遗策 D.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6.下列各句中,全都直接体现作者“超然物外”思想的一组是 (3 分) ①餔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 ②斋厨索然,日食杞菊。 ③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 ④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全之计
⑤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 ⑥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 A.①②④⑥B.②③⑤⑥C.②③④⑤D.①④⑤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凡物都有可欣赏的地方,只要有超然物外的思想,就能随遇而安。 B.作者移守胶西一年之后,身体丰腴了,白发逐渐变黑了,这是他超然物外的最大快乐 C.作者南望马耳、常山联想到了隐君子,西望穆陵、北俯潍水却又想到了姜太公、齐桓公之遗烈和 淮阴之功,由此可见作者虽被移守西胶但建功立业的理想尚在。 D.作者整理园圃,清扫庭院,修补破败,摘蔬取鱼,酿酒脱粟,表现出很快乐,这是他能超然物外 的结果 8.翻译(10分) (1)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5分) A.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2分) B.余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3分) (2)课内古文翻译(5分) C.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2分) 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3) (二)古代诗歌阅读 落日怅望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9.本诗以“落日怅望”为题,从全诗内容看,作者惆怅的原因是什么?(4分) 10.请从表达技巧方面(选一个角度),写一段50字左右的鉴赏文字.(6分) 11.默写(8分) 往往取酒还独倾 (2)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4) ,孤舟一系故园心。 (5) 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6)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乙选考题 请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22分)
⑤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 ⑥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 A.① ② ④ ⑥ B.② ③ ⑤ ⑥ C.② ③ ④ ⑤ D.① ④ ⑤ 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作者认为凡物都有可欣赏的地方,只要有超然物外的思想,就能随遇而安。 B.作者移守胶西一年之后,身体丰腴了,白发逐渐变黑了,这是他超然物外的最大快乐。 C.作者南望马耳、常山联想到了隐君子,西望穆陵、北俯潍水却又想到了姜太公、齐桓公之遗烈和 淮阴之功,由此可见作者虽被移守西胶但建功立业的理想尚在。 D.作者整理园圃,清扫庭院,修补破败,摘蔬取鱼,酿酒脱粟,表现出很快乐,这是他能超然物外 的结果。 8.翻译(10 分) (1)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5 分) A.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2 分) B.余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3分) (2)课内古文翻译(5 分) C.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2 分) 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3) (二)古代诗歌阅读 落 日 怅 望 马戴 孤云与归鸟, 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 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 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 恐惊平昔颜! 9.本诗以“落日怅望”为题,从全诗内容看,作者惆怅的原因是什么?(4 分) 10.请从表达技巧方面(选一个角度),写一段 50 字左右的鉴赏文字.(6 分) 11.默写(8 分) (1) ,往往取酒还独倾。 (2)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 。 (4) ,孤舟一系故园心。 (5) ,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 (6)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乙 选考题 请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雅盗孙方友 陈州城西有个小赵庄,庄里有个姓赵名仲字雅艺的人,文武双全,清末年间中过秀才。后来家道中落, 日子越发窘迫,为养家糊口,逼入黑道,干起了偷窃的勾当。 赵仲是文人,偷盗盜也与众不同,每每行窃,必化装一番。穿着整齐,一副风雅。半夜拨开别家房 门,先绑了男人和女人,然后彬彬有礼地道一声:“得罪!”依仗自己艺髙胆不惧,竟点着蜡烛,欣赏墙上 的书画,恭维主人家的艺术气氛和夫人的美丽端庄。接下来,摘下墙上的琵琶,弹上一曲《春江花月夜》, 直听得被盜之人瞠目结舌了,才悠然起身,消失在夜色里。赵仲说,这叫落道不落价,也叫雅癖 这一日,赵仲又去行窃。被窃之家是陈州大户周家。赵仲蒙面入室,照例先绑了主人夫妇,然后点燃 蜡烛,开始欣赏主人家的诗画。当他举烛走近一帧古画面前时,一下瞪大了眼睛。那是一幅吴伟的《灞桥 风雪图》。远处是深林回绕的古刹,近景是松枝槎桠,板桥风雪。中间一客,一副落魄之态,骑驴蹒跚而 过,形态凄凉。中景一曲折清泉,下可连接灞桥溅溪以助回环之势,上可伸延向窗渺以续古刹微茫……整 个画面处处给人以失意悲凉感! 赵仲看得呆了。他由画联想到自己的身世,仿佛身临其境,变成了那位骑驴过客,不由心境苍凉,心 酸落泪。不料趁他哀伤之时,周家主人却偷偷让夫人用嘴啃开了绳索。周家主人夺门而出,唤来守夜的家 丁。家丁一下把主人卧室围了个严实。 赵仲从艺术中惊醒,一见此状,急中生智抓过夫人,对周家主人说:“我只是个文盗,只求钱财,并 不想闹人命!你若想保住夫人,万不可妄动!” 周家主人迟疑片刻,命家丁们后退了几步 见形势略有缓和,赵仲松了一口气。他望了周家主人一眼,问:“知道我今日为甚吃亏吗?” “为了这幅画!”周家主人回答 “你认得这幅画吗?”赵仲又问。 周家主人见盗贼在这种时候竟问出了这种话,颇感好笑,缓了口气说:“这是明朝大家吴伟的真迹 灞桥风雪图》!” 说说它好在哪里?”赵仲望了望周家主人,挑衅般地问 周家主人只是个富豪,对名画只知其表而不知其里,自然说不出个道道儿,禁不住面红耳赤。 那时候赵仲就觉得有某种“技痒”使自己浑身发热,开始居高临下、口若悬河地炫耀道:“吴伟为 阳刚派,在他的勾斫斩折之中,看不出一般画家的清雅、幽淡和柔媚,而刚毅中透凄凉的心境处处在山川 峰峦、树木阴翳之中溢出。不信你看,那线条是有力的勾斫和斩截,毫无犹豫之感。树枝也是钉头鼠尾, 顿挫分明,山骨嶙刚,笔笔外露……”说着,他像忘了自己的处境,抓夫人的手自然松了,下意识地走近 那画,开始指指点点,感慨阵阵 周家主人和诸位家丁都听得呆了,个个木然,目光痴呆,为盗贼那临危不惧的执迷而叹服不已。 赵仲说着取下那画,对周家主人说:“此画眼下已成稀世珍品,能顶你半个家产!你不该堂而皇之 地挂它,应该珍藏,应该珍藏!” 周家主人恭敬地接过那画如接珍宝,爱抚地抱在了胸前。 赵仲拍了拍周家主人的肩头,安抚说:“裱画最忌虫蚀,切记要放进樟木箱内!”说完,突然挽过周家 主人的胳膊,笑道:“让人给我拿着银钱,你送我一程如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题 雅 盗 孙方友 陈州城西有个小赵庄,庄里有个姓赵名仲字雅艺的人,文武双全,清末年间中过秀才。后来家道中落, 日子越发窘迫,为养家糊口,逼入黑道,干起了偷窃的勾当。 赵仲是文人,偷盗也与众不同,每每行窃,必化装一番。穿着整齐,一副风雅。半夜拨开别家房 门,先绑了男人和女人,然后彬彬有礼地道一声:“得罪!”依仗自己艺高胆不惧,竟点着蜡烛,欣赏墙上 的书画,恭维主人家的艺术气氛和夫人的美丽端庄。接下来,摘下墙上的琵琶,弹上一曲《春江花月夜》, 直听得被盗之人瞠目结舌了,才悠然起身,消失在夜色里。赵仲说,这叫落道不落价,也叫雅癖。 这一日,赵仲又去行窃。被窃之家是陈州大户周家。赵仲蒙面入室,照例先绑了主人夫妇,然后点燃 蜡烛,开始欣赏主人家的诗画。当他举烛走近一帧古画面前时,一下瞪大了眼睛。那是一幅吴伟的《灞桥 风雪图》。远处是深林回绕的古刹,近景是松枝槎桠,板桥风雪。中间一客,一副落魄之态,骑驴蹒跚而 过,形态凄凉。中景一曲折清泉,下可连接灞桥溅溪以助回环之势,上可伸延向窗渺以续古刹微茫……整 个画面处处给人以失意悲凉感! 赵仲看得呆了。他由画联想到自己的身世,仿佛身临其境,变成了那位骑驴过客,不由心境苍凉,心 酸落泪。不料趁他哀伤之时,周家主人却偷偷让夫人用嘴啃开了绳索。周家主人夺门而出,唤来守夜的家 丁。家丁一下把主人卧室围了个严实。 赵仲从艺术中惊醒,一见此状,急中生智抓过夫人,对周家主人说:“我只是个文盗,只求钱财,并 不想闹人命!你若想保住夫人,万不可妄动!” 周家主人迟疑片刻,命家丁们后退了几步。 见形势略有缓和,赵仲松了一口气。他望了周家主人一眼,问:“知道我今日为甚吃亏吗?” “为了这幅画!”周家主人回答。 “你认得这幅画吗?”赵仲又问。 周家主人见盗贼在这种时候竟问出了这种话,颇感好笑,缓了口气说:“这是明朝大家吴伟的真迹 《灞桥风雪图》!” “说说它好在哪里?”赵仲望了望周家主人,挑衅般地问。 周家主人只是个富豪,对名画只知其表而不知其里,自然说不出个道道儿,禁不住面红耳赤。 那时候赵仲就觉得有某种“技痒”使自己浑身发热,开始居高临下、口若悬河地炫耀道:“吴伟为 阳刚派,在他的勾斫斩折之中,看不出一般画家的清雅、幽淡和柔媚,而刚毅中透凄凉的心境处处在山川 峰峦、树木阴翳之中溢出。不信你看,那线条是有力的勾斫和斩截,毫无犹豫之感。树枝也是钉头鼠尾, 顿挫分明,山骨嶙刚,笔笔外露……”说着,他像忘了自己的处境,抓夫人的手自然松了,下意识地走近 那画,开始指指点点,感慨阵阵…… 周家主人和诸位家丁都听得呆了,个个木然,目光痴呆,为盗贼那临危不惧的执迷而叹服不已。 赵仲说着取下那画,对周家主人说:“此画眼下已成稀世珍品,能顶你半个家产!你不该堂而皇之 地挂它,应该珍藏,应该珍藏!” 周家主人恭敬地接过那画如接珍宝,爱抚地抱在了胸前。 赵仲拍了拍周家主人的肩头,安抚说:“裱画最忌虫蚀,切记要放进樟木箱内!”说完,突然挽过周家 主人的胳膊,笑道:“让人给我拿着银钱,你送我一程如何?
周家主人这才醒悟,但已被赵仲做了人质。万般无奈,他只得让一家丁拿起赵仲开初包好的银钱,“送” 赵仲走出了大门。 人走进一个背巷,赵仲止了脚步,对周家主人笑道:“多谢周兄相送,但有一言我不得不说,你老 兄抱的这幅画是一幅赝品,是当初家父临摹的!那真品仍在我家!为保真品,我宁愿行窃落骂名也舍不得出 手啊!” 那周家主人这才恍然大悟,一下把画轴摔得老远,忿忿地说:“你这贼,真是欺人太甚!” 赵仲飞前一步,捡了那画,连银钱也不要了,双手抱拳,对着周家主人晃了几晃,然后便飞似的 消失在夜色里 从此,赵仲再不行窃,带着全家躲进偏僻的乡村,用平日盗得的银钱买了几亩好地,白日劳作, 夜间读画—一读那幅《灞桥风雪图》。 据说,赵仲常常读得泪流满面… (选自《<小小说选刊》15年获奖作品精选》) 12.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作者笔下的盗贼是个温文尔雅的书生,博学多识,在幽默风趣中盗走名画,既让人捧腹,又让人 B.作品对“雅盗”的形象刻画是成功的,作者紧紧抓住“盜”这个特征,把赵仲与众不同的“盗” 的形象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C.赵仲不仅是雅盗,而且是智盜。他先后抓住夫人和周家主人当人质,以便自己脱身,后来又设计 骗得《灜桥风雪图》,故事情节峰回路转 D.赵仲智取名画真迹,赝品不赝。作者在结尾运用了出其不意的强烈对比,充满悖论效应,一波 折,悬念迭起,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E.这篇小小说的叙事视角由近及远,娓娓道来,在结尾处才做点破,让读者在宏大的叙述中惊醒, 而在故事之外,又给读者留下一个充分想像的空间 13.作者是从那些角度写盜贼赵仲的“雅”的?(3分) 14.周家主人为什么会相信赵仲的话,把画轴摔了呢?为什么赵仲对《瀛桥风雪图》有如此之深的感触? (6分) 15.常言道:盗者不雅,雅者不盗。这文雅的盗贼在文学作品中很少出现。请从构思或立意的角度赏析 本篇小说。(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完成16--19题 孟宪实谈历史教育 学者孟宪实与作家阿城联手创作的电视剧《贞观之治》,叫好却不叫座。单讲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 就有可能是一部“和尚戏”,为此他们曾设计了两条辅线—一窦建德的女儿进宫替父报仇,却与李世民陷 入爱情纠葛;李元吉一子侥幸逃脱劫难,辗转民间,最后入宫,掀动各种阴谋。宫廷、政变、复仇、情爱, 所有吸引眼球的戏剧元素都具备了,可距离历史也就越来越远了。要收视率,还是要历史,孟宪实他们咬 牙选择了后者 相形之下,《贞观长歌》更叫座。身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的孟宪实不以为然:“我认为历史
周家主人这才醒悟,但已被赵仲做了人质。万般无奈,他只得让一家丁拿起赵仲开初包好的银钱,“送” 赵仲走出了大门。 三人走进一个背巷,赵仲止了脚步,对周家主人笑道:“多谢周兄相送,但有一言我不得不说,你老 兄抱的这幅画是一幅赝品,是当初家父临摹的!那真品仍在我家!为保真品,我宁愿行窃落骂名也舍不得出 手啊!” 那周家主人这才恍然大悟,一下把画轴摔得老远,忿忿地说:“你这贼,真是欺人太甚!” 赵仲飞前一步,捡了那画,连银钱也不要了,双手抱拳,对着周家主人晃了几晃,然后便飞似的 消失在夜色里…… 从此,赵仲再不行窃,带着全家躲进偏僻的乡村,用平日盗得的银钱买了几亩好地,白日劳作, 夜间读画——读那幅《灞桥风雪图》。 据说,赵仲常常读得泪流满面…… (选自《15 年获奖作品精选》) 12.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A.作者笔下的盗贼是个温文尔雅的书生,博学多识,在幽默风趣中盗走名画,既让人捧腹,又让人 佩服。 B.作品对“雅盗”的形象刻画是成功的,作者紧紧抓住“盗”这个特征,,把赵仲与众不同的“盗” 的形象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C.赵仲不仅是雅盗,而且是智盗。他先后抓住夫人和周家主人当人质,以便自己脱身,后来又设计 骗得《瀛桥风雪图》,故事情节峰回路转。 D.赵仲智取名画真迹,赝品不赝。作者在结尾运用了出其不意的强烈对比,充满悖论效应,一波三 折,悬念迭起,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E.这篇小小说的叙事视角由近及远,娓娓道来,在结尾处才做点破,让读者在宏大的叙述中惊醒, 而在故事之外,又给读者留下一个充分想像的空间。 13.作者是从那些角度写盗贼赵仲的“雅”的?(3 分) 14. 周家主人为什么会相信赵仲的话,把画轴摔了呢?为什么赵仲对《瀛桥风雪图》有如此之深的感触? (6 分) 15.常言道:盗者不雅,雅者不盗。这文雅的盗贼在文学作品中很少出现。请从构思或立意的角度赏析 本篇小说。(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完成 16――19 题 孟宪实谈历史教育 学者孟宪实与作家阿城联手创作的电视剧《贞观之治》,叫好却不叫座。单讲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 就有可能是一部“和尚戏”,为此他们曾设计了两条辅线——窦建德的女儿进宫替父报仇,却与李世民陷 入爱情纠葛;李元吉一子侥幸逃脱劫难,辗转民间,最后入宫,掀动各种阴谋。宫廷、政变、复仇、情爱, 所有吸引眼球的戏剧元素都具备了,可距离历史也就越来越远了。要收视率,还是要历史,孟宪实他们咬 牙选择了后者。 相形之下,《贞观长歌》更叫座。身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的孟宪实不以为然:“我认为历史
资源与自然环境一样,应该合理开发,杜绝污染。” “原罪”的驱动力 后人基本都以唐太宗李世民为皇帝楷模,赞扬他从善如流,广为纳谏,创造贞观之治。 这些业绩,让人很难把李世民与玄武门杀兄挟父的那个人联系在一起。孟宪实认为,李世民正是对玄 武门“原罪”耿耿于怀,在这件事的鞭策下,他才借鉴历史,实行仁政,励精图治 有史料为证。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主持修《晋书》,他亲自为王羲之传记写了几段史评,感慨道:“古 人有云: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可不谓然乎!” 日之恶”与“三年之善”,相去天壤,可是人们为什么总是更重视前者呢?李世民认为这不公平。 孟宪实认为,李世民是在为自己鸣不平。他的“一日之恶”只能是玄武门之变,“三年之善”当然是贞观 治 《二十四史》有八部史书主要是在贞观时期完成的。身为皇帝的李世民非常在意后人会怎么看待他, 从他对历史的熟悉程度,能看出他是在寻找自己的历史定位。他能客观指出,秦始皇有点迷信,汉武帝有 些穷兵黩武。他还说就打天下来看,只有汉光武帝可以与自己媲美,只是光武帝登基时已三十多岁,他自 己则18岁上战场,28岁当皇帝。 历史教育的虚无 孟宪实有感于,一千多年前的中国曾经有那么一段开明美好的时光。“在古代帝王中,像李世民那样 理性运用最高国家权力的,独一无二。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家来说,了解历史、懂得历史是基本素质。我们 现在的历史学变成纯学术,象牙塔里面的摆设,距离现实比较遥远。” 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重实用、轻素质的大氛围下,历史教育的位置正在逐步萎缩。“中学历史教科书, 就像政治教育,只是灌输了一些片面的历史观点和概念,讲知识少,阻碍了大家以饱满的热情去对待自己 的历史 进入大学后,《中国通史》干脆没有列入必修课,过去北大中文系与历史系一起上通史课,现在非历 史专业的历史课程比例都在压缩。“大概是考虑到历史学没什么用吧”,孟宪实认为理想的历史教育,应 该让学生们看到真实的历史过程,而不是经过“剪辑”的 在日本,第一流的历史学家像谷川道雄,都会参与中学教科书编写工作。1996年,孟宪实到日本访问 看到当地一所中学设有古典课程,讲的全是中国《论语》、《孟子》、诸子百家。他很诧异日本人为什么 会对中国这些传统文化感兴趣。被告知中国是儒家的故乡。“而我们距离这种教育太遥远了,我们现存教 育体制中没有这部分。现在中学生、大学生了解西方比中国历史还要多,读外语的课外读物,讲的都是西 方的风土人情。” (节选自2007年5月31日《南方周末》) 16.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作者用“辅线”一词,含蓄地讥讽当下电视剧片面追求收视率而背离历史史实的错误做法。 B.具备了宫廷、政变、复仇、情爱等诸多吸引眼球的戏剧元素是《贞观长歌》更叫好的主要原因。 C.后人由于对史实缺少足够的了解,所以多以唐太宗李世民为皇帝楷模,赞扬他从善如流,广为纳 谏 D.作者认为,应该让学生们看到真实的历史过程,而不是经过“剪辑”的。 E.文章由一部历史剧的创作引申谈及整个历史教育,表达了孟宪实对我国历史普及的思考与期望
资源与自然环境一样,应该合理开发,杜绝污染。” “原罪”的驱动力 后人基本都以唐太宗李世民为皇帝楷模,赞扬他从善如流,广为纳谏,创造贞观之治。 这些业绩,让人很难把李世民与玄武门杀兄挟父的那个人联系在一起。孟宪实认为,李世民正是对玄 武门“原罪”耿耿于怀,在这件事的鞭策下,他才借鉴历史,实行仁政,励精图治。 有史料为证。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主持修《晋书》,他亲自为王羲之传记写了几段史评,感慨道:“古 人有云: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可不谓然乎!” “一日之恶”与“三年之善”,相去天壤,可是人们为什么总是更重视前者呢?李世民认为这不公平。 孟宪实认为,李世民是在为自己鸣不平。他的“一日之恶”只能是玄武门之变,“三年之善”当然是贞观 之治。 《二十四史》有八部史书主要是在贞观时期完成的。身为皇帝的李世民非常在意后人会怎么看待他, 从他对历史的熟悉程度,能看出他是在寻找自己的历史定位。他能客观指出,秦始皇有点迷信,汉武帝有 些穷兵黩武。他还说就打天下来看,只有汉光武帝可以与自己媲美,只是光武帝登基时已三十多岁,他自 己则 18 岁上战场,28 岁当皇帝。 历史教育的虚无 孟宪实有感于,一千多年前的中国曾经有那么一段开明美好的时光。“在古代帝王中,像李世民那样 理性运用最高国家权力的,独一无二。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家来说,了解历史、懂得历史是基本素质。我们 现在的历史学变成纯学术,象牙塔里面的摆设,距离现实比较遥远。” 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重实用、轻素质的大氛围下,历史教育的位置正在逐步萎缩。“中学历史教科书, 就像政治教育,只是灌输了一些片面的历史观点和概念,讲知识少,阻碍了大家以饱满的热情去对待自己 的历史。” 进入大学后,《中国通史》干脆没有列入必修课,过去北大中文系与历史系一起上通史课,现在非历 史专业的历史课程比例都在压缩。“大概是考虑到历史学没什么用吧”,孟宪实认为理想的历史教育,应 该让学生们看到真实的历史过程,而不是经过“剪辑”的。 在日本,第一流的历史学家像谷川道雄,都会参与中学教科书编写工作。1996 年,孟宪实到日本访问, 看到当地一所中学设有古典课程,讲的全是中国《论语》、《孟子》、诸子百家。他很诧异日本人为什么 会对中国这些传统文化感兴趣。被告知中国是儒家的故乡。“而我们距离这种教育太遥远了,我们现存教 育体制中没有这部分。现在中学生、大学生了解西方比中国历史还要多,读外语的课外读物,讲的都是西 方的风土人情。” (节选自 2007 年 5 月 31 日《南方周末》) 16.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作者用“辅线”一词,含蓄地讥讽当下电视剧片面追求收视率而背离历史史实的错误做法。 B.具备了宫廷、政变、复仇、情爱等诸多吸引眼球的戏剧元素是《贞观长歌》更叫好的主要原因。 C.后人由于对史实缺少足够的了解,所以多以唐太宗李世民为皇帝楷模,赞扬他从善如流,广为纳 谏。 D.作者认为,应该让学生们看到真实的历史过程,而不是经过“剪辑”的。 E.文章由一部历史剧的创作引申谈及整个历史教育,表达了孟宪实对我国历史普及的思考与期望
17.作者指出“《二十四史》有八部史书主要是在贞观时期完成”意在说明什么?(4分) 18.文章中反映出孟宪实什么样的历史观?请分条陈述。(6分) 19.电视剧《贞观之治》为什么“叫好却不叫座”?这背后反映了什么样的问题?结合你的看法,谈谈 如何面对这种现状。(7分) Ⅱ卷(表达79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 2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王宝强在电影《天下无贼》中成功地扮演了胸无城府、朴实憨厚的傻根这一角色。 B、环境专家试图用向湖里放鱼的方法治理湖水污染,因为这里的渔业资源已经到了竭泽而渔的地步 C.新来的王老师为人不苟言笑,同事们一般都产跟他嘻嘻哈哈,只有谭校长有时还会跟他开点无伤 大雅的玩笑。 D.微笑像和煦的春风,微笑像温暖的阳光,它蕴涵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使人世间所有的烦恼都 焕然冰释。 2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金乌炭雕工艺精湛,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还能吸附有毒有 害气体,是一种环保艺术品 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 利 C.焦裕禄这个名字对青年人可能还有些陌生,可对四十岁以上的人却是很熟悉的 D.将于2013年建成的京沪髙速铁路,不仅能使东部地区铁路运输结构得到优化,而且有利于铁路运 输与其他交通方式形成优势互补 22.下列对联,最适合祝贺老师70岁寿辰的一联是(3分) A.碧桃献岁宜家受福 B.为学有宗古稀成庆 花甲逢春获寿延年 诲人不倦恩重及门 C.乐者安贫音容宛在 D.执掌教坛垂七十载 因材施教手泽犹存 栽培桃李满三千株 23.在下面画横线处填上合适的词语(4分) 北大教授张颐武在谈论时尚说道:“时尚就是比普通人的生活快半步。”那么快一步叫什么,慢一步 又叫什么呢?请分别用一个词语说明 “快一步”叫 “慢一步”叫 2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6分) 近日,“三鹿婴幼儿奶粉安全事故”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消费者和受害者不但要求厂商给说法,就 连其品牌代言人邓婕、薛佳凝、花儿乐队、倪萍等人也遭到网友的炮轰。你觉得明星代言的产品出了问题, 明星应不应该负责任?发表你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鲜明,阐发有力。80字左右。 六、写作(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巴金先生生前曾在致冰心先生的信中写道:“有你在,灯亮着,我们不在黑暗中,我们放心了。”后来
17.作者指出“《二十四史》有八部史书主要是在贞观时期完成”意在说明什么?(4 分) 18.文章中反映出孟宪实什么样的历史观?请分条陈述。(6分) 19.电视剧《贞观之治》为什么“叫好却不叫座”?这背后反映了什么样的问题?结合你的看法,谈谈 如何面对这种现状。(7 分) Ⅱ卷(表达 79 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 2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王宝强在电影《天下无贼》中成功地扮演了胸无城府 ....、朴实憨厚的傻根这一角色。 B、环境专家试图用向湖里放鱼的方法治理湖水污染,因为这里的渔业资源已经到了竭泽而渔 ....的地步。 C.新来的王老师为人不苟言笑 ....,同事们一般都产跟他嘻嘻哈哈,只有谭校长有时还会跟他开点无伤 大雅的玩笑。 D.微笑像和煦的春风,微笑像温暖的阳光,它蕴涵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使人世间所有的烦恼都 焕然冰释 ....。 2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金乌炭雕工艺精湛,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还能吸附有毒有 害气体,是一种环保艺术品。 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 利。 C. 焦裕禄这个名字对青年人可能还有些陌生,可对四十岁以上的人却是很熟悉的。 D.将于 2013 年建成的京沪高速铁路,不仅能使东部地区铁路运输结构得到优化,而且有利于铁路运 输与其他交通方式形成优势互补。 22.下列对联,最适合祝贺老师 70 岁寿辰的一联是(3 分) A.碧桃献岁宜家受福 B.为学有宗古稀成庆 花甲逢春获寿延年 诲人不倦恩重及门 C.乐者安贫音容宛在 D.执掌教坛垂七十载 因材施教手泽犹存 栽培桃李满三千株 23. 在下面画横线处填上合适的词语(4 分) 北大教授张颐武在谈论时尚说道:“时尚就是比普通人的生活快半步。”那么快一步叫什么,慢一步 又叫什么呢?请分别用一个词语说明。 “快一步”叫 ,“慢一步”叫 。 2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6 分) 近日,“三鹿婴幼儿奶粉安全事故”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消费者和受害者不但要求厂商给说法,就 连其品牌代言人邓婕、薛佳凝、花儿乐队、倪萍等人也遭到网友的炮轰。你觉得明星代言的产品出了问题, 明星应不应该负责任?发表你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鲜明,阐发有力。80 字左右。 六、写作(60 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巴金先生生前曾在致冰心先生的信中写道:“有你在,灯亮着,我们不在黑暗中,我们放心了。”后来
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先生在巴金九十八华诞庆贺会上引用这句话来表达国人对巴金的爱戴、景仰之 情 巴金先生的这句话意蕴深刻,读了之后,会给你带来什么思考呢?会让你产生哪些联想?你的生命中 有没有这样一盏灯? 请以“有你在,灯亮着“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 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参考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先生在巴金九十八华诞庆贺会上引用这句话来表达国人对巴金的爱戴、景仰之 情。 巴金先生的这句话意蕴深刻,读了之后,会给你带来什么思考呢?会让你产生哪些联想?你的生命中 有没有这样一盏灯? 请以“有你在,灯亮着“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 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参考答案
1、B(这不是一项新的医学技术)2、D(米德认为戒毒手术不会被广泛使用,必须有一定的前提。) 3、D(未必能根治与神经有关的疾病,也不会被广泛使用。)4.B(洁:清扫,使……清洁) 5.A(之: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独。B以:因为,表原因,连词;用,介词。C因:凭借,介词:;沿 袭,动词。D所:“所从遁”的“所”用在介词“从”前,构成介宾结构,表处所:“为-所”构成被动。) 6.D(①总说。有超然物外的思想,就能随遇而安。②是说明条件的艰苦,是客观的,而不是有意为之, 因此不合要求。③是“超然物外”的结果。④⑤⑥句是“超然物外”思想指导下的具体行为。) 7.B(身体状况变好,并不是他超然物外的最大快乐。) 8.【翻译】(9分)A.人们的欲望没有穷尽,但世界上可以满足我们欲望的财物是有穷尽的。(2分)(重 点词句:“所欲”和定语后置) B.我的弟弟子由恰好在济南做官,听说了这件事,写了一篇赋,并且给这个台子取名“超然”,以说明我 到哪儿都快乐的原因。(3分)(重点词语“适”、“赋”“名”、句式“无所往”) C.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出于这一点吧。(2分)(重点词语“所以”、“其”) D.天下人如同云一样聚集起来,像回声似的应和他,许多人担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他,崤山以东的英雄豪 杰于是一起起事,消灭了秦的家族。(重点词语“云”“响”、“贏”“景”、“山东”“亡”) 9.(1)客中久滞,思乡情切。(2)年华渐老,感时伤逝。(答对一点得2分) 10.角度一:见景生情。由“孤云”“归鸟”疾速飞去,想到自己久滞不归:由夕阳落山,想到自己年华老 去。联想自然,抒情真切自然 角度二:对比。云鸟行去之快与自己留滞之久形成对比,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的思念。 角度三:比兴。首联、颈联既兴且比,“孤云”“归鸟”既引起乡情又是自比;由夕阳引出年老,又是 以夕阳自比,反映了离家的孤寂与老去的伤感。(只答比喻也可以) 角度四:情景分写,层次鲜明。一、三联写景,二、四联抒情,相间写来,诗情就被分成两步递进,先 是落日时云去鸟飞的景象勾起乡念,继而是夕阳下山回光返照的情景唤起迟暮之惊,有曲达其意之妙。 (答对技巧得2分,分析结合诗句2分,语言表达流畅,有说服力2分) 11.(1)春江花朝秋月夜(2).申之以孝悌之义 (3).飞湍瀑流争喧豗,碔崖转石万壑雷(4).丛菊两开他日泪 (5).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而守藩篱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6).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1分) 12.BE(B作者抓住“雅”的特征,把赵仲与众不同的“雅”的形象展现在读者的面前。E由远及近)(选 对一项2分) 13.分别从赵仲的衣着、作案手法、语言和动作等来进行描写(每答对一点得1分 14.(1)周家主人只是有钱,不懂艺术,但赵仲“把画中所包含的艺术成就和意境内蕴讲的头头是道,令周 家主人折服.(3分) (2).赵仲和《灞桥风雪图》中那个在树木凋零、风雪弥漫、河流封冻的场景里骑着瘦驴过桥的人有着同样 凄苦苍凉的生活遭际,同病相怜,自然感触极深。(3分) 15构思方面:如情节的传奇性,构思的巧妙性 《雅盜》先通过一个诱人的题目来吸引读者,诱发读者的期待视野,矛盾的搭配充分调动了你的想象 在作品中,我们处处可以看到充满“雅”的氛围,让人不会觉得这是一个“盗”在行窃,只看到“赵 仲”在“买弄”他的才华。为什么他要在“盗”的时候才显示其才能呢?发人深思 作品一波三折,结尾设计精妙。赵仲不再行窃,白日劳作,夜间读画,“改邪归正”了还要继续读《瀛 桥风雪图》,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能准确概括出构思方面的特点得3分,分析有理有据5分。语言不通畅酌情扣分) 立意方面:《雅盗》描写了一个为生活所迫的“文盗”赵仲的一次别开生面盗窃。展示了一个高雅、智慧 和具有良好的文人道德情操的文人!文章推崇了一个“落为黑道”的文人的风骨!更隐中呼唤了“关注文 人的生存条件”!同时文章也讽刺了那些附庸风雅、目不识丁、愚蠢低俗的“大户”。我们并没有因为他的 盗窃行为就觉得他低俗,反而因看到他谋生低俗,却坚持自己的原则与风格,心生佩服之余感慨人才被埋 没的可悲。(只分析到文人的风骨,落道不落价的,得4分,还能深层挖掘出文人埋没的可悲,再得4分, 语言不流畅酌情扣分) 16.AB(A项不是当下所有电视剧都是历史剧,非历史剧则谈不上“背离历史史实”;B不是“叫好”而
1、B (这不是一项新的医学技术) 2、D(米德认为戒毒手术不会被广泛使用,必须有一定的前提。) 3、D(未必能根治与神经有关的疾病,也不会被广泛使用。) 4.B(洁:清扫,使……清洁) 5.A(之: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独。B以:因为,表原因,连词;用,介词。C因:凭借,介词;沿 袭,动词。D 所:“所从遁”的“所”用在介词“从”前,构成介宾结构,表处所;“为┅┅所”构成被动。) 6.D (①总说。有超然物外的思想,就能随遇而安。②是说明条件的艰苦,是客观的,而不是有意为之, 因此不合要求。③是“超然物外”的结果。④⑤⑥句是“超然物外”思想指导下的具体行为。) 7.B (身体状况变好,并不是他超然物外的最大快乐。) 8.【翻译】 (9 分)A. 人们的欲望没有穷尽,但世界上可以满足我们欲望的财物是有穷尽的。(2分)(重 点词句:“所欲”和定语后置) B.我的弟弟子由恰好在济南做官,听说了这件事,写了一篇赋,并且给这个台子取名“超然”,以说明我 到哪儿都快乐的原因。(3 分)(重点词语“适”、“赋”“名”、句式“无所往”) C.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出于这一点吧。(2 分)(重点词语“所以” 、“其”) D.天下人如同云一样聚集起来,像回声似的应和他,许多人担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他,崤山以东的英雄豪 杰于是一起起事,消灭了秦的家族。(重点词语“云”“响” 、“赢”“景” 、“山东”“亡” ) 9.(1)客中久滞,思乡情切。(2)年华渐老,感时伤逝。(答对一点得 2 分) 10.角度一:见景生情。由“孤云”“归鸟”疾速飞去,想到自己久滞不归;由夕阳落山,想到自己年华老 去。联想自然,抒情真切自然。 角度二:对比。云鸟行去之快与自己留滞之久形成对比,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的思念。 角度三:比兴。首联、颈联既兴且比,“孤云” “归鸟”既引起乡情又是自比;由夕阳引出年老,又是 以夕阳自比,反映了离家的孤寂与老去的伤感。(只答比喻也可以) 角度四:情景分写,层次鲜明。一、三联写景,二、四联抒情,相间写来,诗情就被分成两步递进,先 是落日时云去鸟飞的景象勾起乡念,继而是夕阳下山回光返照的情景唤起迟暮之惊,有曲达其意之妙。 (答对技巧得 2 分,分析结合诗句 2 分,语言表达流畅,有说服力 2 分) 11.(1)春江花朝秋月夜 (2).申之以孝悌之义 (3).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4).丛菊两开他日泪 (5).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而守藩篱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6).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1 分) 12.BE(B 作者抓住“雅”的特征,把赵仲与众不同的“雅”的形象展现在读者的面前。E 由远及近)(选 对一项 2 分) 13.分别从赵仲的衣着、作案手法、语言和动作等来进行描写(每答对一点得 1 分) 14.(1) 周家主人只是有钱,不懂艺术,但赵仲“把画中所包含的艺术成就和意境内蕴讲的头头是道,令周 家主人折服.(3 分) (2).赵仲和《灞桥风雪图》中那个在树木凋零、风雪弥漫、河流封冻的场景里骑着瘦驴过桥的人有着同样 凄苦苍凉的生活遭际,同病相怜,自然感触极深。(3 分) 15 构思方面:如 情节的传奇性,构思的巧妙性。 《雅盗》先通过一个诱人的题目来吸引读者,诱发读者的期待视野,矛盾的搭配充分调动了你的想象 力。 在作品中,我们处处可以看到充满“雅”的氛围,让人不会觉得这是一个“盗”在行窃,只看到“赵 仲”在“买弄”他的才华。为什么他要在“盗”的时候才显示其才能呢?发人深思。 作品一波三折,结尾设计精妙。赵仲不再行窃,白日劳作,夜间读画,“改邪归正”了还要继续读《瀛 桥风雪图》,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能准确概括出构思方面的特点得 3 分,分析有理有据 5 分。语言不通畅酌情扣分) 立意方面:《雅盗》描写了一个为生活所迫的“文盗”赵仲的一次别开生面盗窃。展示了一个高雅、智慧 和具有良好的文人道德情操的文人!文章推崇了一个“落为黑道”的文人的风骨!更隐中呼唤了“关注文 人的生存条件”!同时文章也讽刺了那些附庸风雅、目不识丁、愚蠢低俗的“大户”。我们并没有因为他的 盗窃行为就觉得他低俗,反而因看到他谋生低俗,却坚持自己的原则与风格,心生佩服之余感慨人才被埋 没的可悲。(只分析到文人的风骨,落道不落价的,得 4 分,还能深层挖掘出文人埋没的可悲,再得 4 分。 语言不流畅酌情扣分) 16.A B(A 项不是当下所有电视剧都是历史剧,非历史剧则谈不上“背离历史史实”;B 不是“叫好”而
是“叫座”。) 17.①李世民在和过去君王的比较中寻找自己的历史定位。②为后人留下可靠的历史借鉴。(4分)(每 答对一点得2分) 18.①客观真实地对待历史,开发历史,如电视剧《贞观之治》的编写;②深入细致地研究历史,借鉴历 史,如对唐太宗李世民“仁政”的心理剖析:③要做好历史教育的传承,饱含热情地进行历史教育,如对 日本历史教科书编写的看法。(6分)(每答对一点得2分 19.电视剧《贞观之治》“叫好却不叫座”是因为它反映了历史的真实,但是缺少吸引眼球的元素。(2 分)这反映了我们历史教育的虚无。(2分)面对这种现状我们要深刻反思,积极总结过去成功的经验,借 鉴外国优秀的做法,唤起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3分)(具有探究成分,意思正确酌情给分) 20、A胸无城府:指为人坦率真诚,不用心机。(B竭泽而渔:喻只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长期的效益:C“不 苟言笑”与“嘻嘻哈哈”矛盾;D“焕然冰释”:指疑虑、误会、隔阂一下子完全消除。可改为“烟消云散”) (3分) 21、D(A项搭配不当,“具有”和“享受”不能搭配,可以将“享受”改为“特色:B“年老、疾病 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并列不当,这三个概念的范围有交叉:C、主客体颠倒。)(3分) 22.B(A”花甲”是六十岁;C项是挽联;D项是指从事教育工作近70年.B项”古稀”指70岁,“诲人不倦” 扣住教师。)(3分) 23.前卫:落伍。(一点2分) 24、观点一:不怪明星,要怪生产商无良心。 观点二:应负部分责任,要看清楚好。 观点三:应负很大责任,他们辜负了大家的信赖 (观点鲜明2分,分析清楚2分,阐述深刻有力2分) 六、作文提示:生活中的我们或许因失望而迷失了方向,或许因失败而沉沦。但这一切都不应使你偏离 成功的轨道而使最后的希望—一心灵之灯熄灭。我们可以将“灯”理解为人的精神之柱。照亮我们人生的 可以是亲情、友情、爱情、师情,可以是理想、信念,也可以是某种给你以奋发向上精神力量的具体事物。 等级:一类54—60;二类4553;三类36--44:四类24——35:五类23分以下 【参考译文】 大凡事物都有可以欣赏的地方。如果有可以欣赏的地方,就都有可以使人快乐的地方,不一定是奇异、 雄伟、壮丽的东西。吃酒糟,喝淡酒,都可以醉,瓜果、蔬菜、草木一类的东西,都可以饱肚。从这类事 物推开来,我到哪里不能快乐呢?大概人们为了追求福气而躲避祸事的原因,是因为福气可以叫人欢喜 祸事可以让人伤心。人们的欲望没有穷尽,但世界上可以满足我们欲望的财物是有穷尽的 我从浙江钱塘调任密州,放弃了舟楫畅通的安逸却承受车马颠簸的劳苦,离开了华丽的建筑,却来住 这简陋的房屋,远离了湖山的胜景,却行走在种植桑麻的田野。刚来的时候,连年歉收,盗贼遍野,案件 很多,厨房里很寒酸,每天只是吃枸杞、菊花之类,别人当然要疑心我不快乐啊。但我在这里住了一年, 却是面容比以前丰满,白头发也一天天地返黑了。我已经喜欢这里的质朴风俗,而这里的官吏和百姓,也 习惯于我的笨拙呢。 于是我整理园林,清扫庭院,砍伐安丘、高密县的木材,来修补破败的地方,作为暂时保全自己的打 算。园林的北面,靠着城墙所筑的台已经很旧了,略微修补从而使它面貌变新,时常和宾客一起登台游览 眺望,舒展情怀。向南面望去,只见马耳山和常山,时隐时现,像很近又像很远,也许那里住有隐士吧! 它的东面就是卢山,秦时卢敖隐居的地方。向西面望去,只见穆陵关隐隐约约宛如城郭一般,姜太公、齐 桓公盛大事业的遗迹,还有存在着的呢。向北面俯视潍河,感慨叹息,怀想淮阴侯韩信的功业,但伤悼他 的悲惨结局。这个台高大而安稳,深广而明亮,夏天凉爽,冬天温暖。下雨落雪的早晨,刮风有月的夜晚, 我都在台上,宾客也总是跟随着。采摘园里的蔬菜,捕捞塘里的鲜鱼,酿了高粱美酒,煮了糙米饭,大家 起来吃,说:“这游览多快乐啊!” 这个时候,我的弟弟子由恰好在济南做官,听说了这件事,写了一篇赋,并且给这个台子取名“超然 以说明我之所以到哪儿都快乐的原因,大概就是在于我的心能超乎事物之外啊!
是“叫座”。) 17.①李世民在和过去君王的比较中寻找自己的历史定位。②为后人留下可靠的历史借鉴。(4 分) (每 答对一点得 2 分) 18.①客观真实地对待历史,开发历史,如电视剧《贞观之治》的编写;②深入细致地研究历史,借鉴历 史,如对唐太宗李世民“仁政”的心理剖析;③要做好历史教育的传承,饱含热情地进行历史教育,如对 日本历史教科书编写的看法。(6 分)(每答对一点得 2 分) 19.电视剧《贞观之治》“叫好却不叫座”是因为它反映了历史的真实,但是缺少吸引眼球的元素。(2 分)这反映了我们历史教育的虚无。(2 分)面对这种现状我们要深刻反思,积极总结过去成功的经验,借 鉴外国优秀的做法,唤起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3 分)(具有探究成分,意思正确酌情给分) 20、A 胸无城府:指为人坦率真诚,不用心机。(B 竭泽而渔:喻只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长期的效益;C“不 苟言笑”与“嘻嘻哈哈”矛盾;D“焕然冰释”:指疑虑、误会、隔阂一下子完全消除。可改为“烟消云散”) (3 分) 21、D ( A 项搭配不当,“具有”和“享受”不能搭配,可以将“享受”改为“特色; B “年老、疾病 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并列不当,这三个概念的范围有交叉;C、主客体颠倒。) (3 分) 22.B(A”花甲”是六十岁;C项是挽联;D项是指从事教育工作近70年.B项”古稀”指70岁, “诲人不倦” 扣住教师。) (3 分) 23. 前卫;落伍。(一点 2 分) 24、观点一:不怪明星,要怪生产商无良心。 观点二:应负部分责任,要看清楚好。 观点三:应负很大责任,他们辜负了大家的信赖。 (观点鲜明 2 分,分析清楚 2 分,阐述深刻有力 2 分) 六、作文 提示:生活中的我们或许因失望而迷失了方向,或许因失败而沉沦。但这一切都不应使你偏离 成功的轨道而使最后的希望——心灵之灯熄灭。我们可以将“灯”理解为人的精神之柱。照亮我们人生的 可以是亲情、友情、爱情、师情,可以是理想、信念,也可以是某种给你以奋发向上精神力量的具体事物。 等级:一类 54——60;二类 45——53;三类 36——44;四类 24——35:五类 23 分以下 【参考译文】 大凡事物都有可以欣赏的地方。如果有可以欣赏的地方,就都有可以使人快乐的地方,不一定是奇异、 雄伟、壮丽的东西。吃酒糟,喝淡酒,都可以醉,瓜果、蔬菜、草木一类的东西,都可以饱肚。从这类事 物推开来,我到哪里不能快乐呢?大概人们为了追求福气而躲避祸事的原因,是因为福气可以叫人欢喜, 祸事可以让人伤心。人们的欲望没有穷尽,但世界上可以满足我们欲望的财物是有穷尽的。 我从浙江钱塘调任密州,放弃了舟楫畅通的安逸却承受车马颠簸的劳苦,离开了华丽的建筑,却来住 这简陋的房屋,远离了湖山的胜景,却行走在种植桑麻的田野。刚来的时候,连年歉收,盗贼遍野,案件 很多,厨房里很寒酸,每天只是吃枸杞、菊花之类,别人当然要疑心我不快乐啊。但我在这里住了一年, 却是面容比以前丰满,白头发也一天天地返黑了。我已经喜欢这里的质朴风俗,而这里的官吏和百姓,也 习惯于我的笨拙呢。 于是我整理园林,清扫庭院,砍伐安丘、高密县的木材,来修补破败的地方,作为暂时保全自己的打 算。园林的北面,靠着城墙所筑的台已经很旧了,略微修补从而使它面貌变新,时常和宾客一起登台游览 眺望,舒展情怀。向南面望去,只见马耳山和常山,时隐时现,像很近又像很远,也许那里住有隐士吧! 它的东面就是卢山,秦时卢敖隐居的地方。向西面望去,只见穆陵关隐隐约约宛如城郭一般,姜太公、齐 桓公盛大事业的遗迹,还有存在着的呢。向北面俯视潍河,感慨叹息,怀想淮阴侯韩信的功业,但伤悼他 的悲惨结局。这个台高大而安稳,深广而明亮,夏天凉爽,冬天温暖。下雨落雪的早晨,刮风有月的夜晚, 我都在台上,宾客也总是跟随着。采摘园里的蔬菜,捕捞塘里的鲜鱼,酿了高粱美酒,煮了糙米饭,大家 一起来吃,说:“这游览多快乐啊!” 这个时候,我的弟弟子由恰好在济南做官,听说了这件事,写了一篇赋,并且给这个台子取名“超然”, 以说明我之所以到哪儿都快乐的原因,大概就是在于我的心能超乎事物之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