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一中 2011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 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 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 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 题号涂黑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黄河远上”还是“黄沙直上 《全唐诗》中王之涣的七绝《凉州词》,一干多年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但是对诗中 第一句是“黄沙直上还是“黄河远上”却一直争论不已,我以为应是“黄沙直上”。原诗是:黄 沙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981年出版的沈祖棻《唐人七绝诗浅释》中,作者从文学角度对黄沙直上和“黄河远 上ˆ的韵味意境进行了比较,结论是¨黄河远上”较富于美感。这可能就是许多诗坛名家钟爱 “黄河远上”,摈弃黄沙直上的原因吧。只是这富于美感的“黄河远上ˆ是否是王之涣的原词 呢? 王之涣的这首《凉州词》同他的《登鹳雀楼》一样,采用的是不加渲染的白描手法,寓 意于物,寓情于景。玉门关位于甘肃西部沙漠中的疏勒河谷,距黄河最近处(青海共和曲沟 的直线距离有770公里,距凉州(甘肃省武威市)的黄河达1000公里。把黄河远上白云间 搬到玉门关来,是与该词的特色和作者的风格大相径庭的。这首《凉州词》又称《出塞》 被《全唐诗》收在第17卷乐府杂曲中,是供乐工制曲演唱的歌词,是在当地唱给出塞入 塞的政吏、商贾和游客听的,有劝人思归之意。采用“黄河远上白云间这种虚幻的曲词亦与 当时演唱的氛围不符。王之涣出生晋阳(今太原),又是当时熟知和善写边塞风光的著名诗 人。正因为他有耳闻目睹家乡沙尘天气和西北边关地区沙尘暴天气的经历,才能写出黄沙 直上白云间这样生动形象的新颖绝句,使整首曲词沁人肺腑,确能使听者感到出塞之悲凉 而动容怀乡 我国地质学家王嘉荫在1963年编著出版的《中国地质史料》中,已经注意到历史上发 生过许多大型扬沙和沙尘暴天气。史书记载里称这种天气为雨土,如北魏景明四年(504年) 八月辛巳,凉州雨土复地,亦如雾”。在王之涣所处年代及其前后50年间,《旧唐书》上记
银川一中 2011 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 I 卷第三、四题为 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 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 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 0.5 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 2B 铅笔在答题纸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 题号涂黑。 第 I 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黄河远上”还是“黄沙直上” 《全唐诗》中王之涣的七绝《凉州词》,一千多年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但是对诗中 第一句是“黄沙直上”还是“黄河远上”却一直争论不已,我以为应是“黄沙直上”。原诗是:黄 沙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981 年出版的沈祖棻《唐人七绝诗浅释》中,作者从文学角度对“黄沙直上”和“黄河远 上”的韵味意境进行了比较,结论是“黄河远上”较富于美感。这可能就是许多诗坛名家钟爱 “黄河远上”,摈弃“黄沙直上”的原因吧。只是这富于美感的“黄河远上”是否是王之涣的原词 呢? 王之涣的这首《凉州词》同他的《登鹳雀楼》一样,采用的是不加渲染的白描手法,寓 意于物,寓情于景。玉门关位于甘肃西部沙漠中的疏勒河谷,距黄河最近处(青海共和曲沟) 的直线距离有 770 公里,距凉州(甘肃省武威市)的黄河达 1000 公里。把“黄河远上白云间” 搬到玉门关来,是与该词的特色和作者的风格大相径庭的。这首《凉州词》又称《出塞》, 被《全唐诗》收在第 17 卷“乐府杂曲”中,是供乐工制曲演唱的歌词,是在当地唱给出塞入 塞的政吏、商贾和游客听的,有劝人思归之意。采用“黄河远上白云间”这种虚幻的曲词亦与 当时演唱的氛围不符。王之涣出生晋阳(今太原),又是当时熟知和善写边塞风光的著名诗 人。正因为他有耳闻目睹家乡沙尘天气和西北边关地区沙尘暴天气的经历,才能写出“黄沙 直上白云间”这样生动形象的新颖绝句,使整首曲词沁人肺腑,确能使听者感到出塞之悲凉 而动容怀乡。 我国地质学家王嘉荫在 1963 年编著出版的《中国地质史料》中,已经注意到历史上发 生过许多大型扬沙和沙尘暴天气。史书记载里称这种天气为雨土,如北魏“景明四年(504 年) 八月辛巳,凉州雨土复地,亦如雾”。在王之涣所处年代及其前后 50 年间,《旧唐书》上记
载的雨土天气有:“德宗贞元十年(794年)三月己亥,黄雾四塞,日无光”这是一些发生 在京师(也可能包括当时比较繁华的北方地区)的雨土记载,由此可以亳不怀疑地推论,当 时在沙漠环绕的玉门关地区确有可能发生与雨土复地,亦如雾和黄雾四塞,日无光相同 的“黄沙直上白云间的天气现象。 40年来,一些文学家和科学家曾多次指出黄河远上”之误。1963年,我国气象学创始 人竺可桢指出:现行唐诗集第一句作‘黄河远上白云间但古本唐诗原为黄沙直上白云间'。 依照玉门关的气候和地理看,后者是合理的。我国古典文学研究家刘永济在1981年出版的 遗著《唐人绝句精华》中指出:“此诗各本皆作黄河远上’,惟有计有功《唐诗纪事》作黄 沙直上’。按玉门关在敦煌,离黄河流域甚远,作河非也。”1983年10月26日,我国地质学 家尹赞勋在《科学报》上撰文指岀:前四字现行诗集大都舛误为黄河远上’,背离原意, 不合当地实际情况。 在中华书局1999年出版的横排简体字《全唐诗》中,《凉州词》的第-句是黄砂直上 白云间”(集作黄河远上白云间”)这里的集指的是清宫廷内所藏《全唐诗集》,为清初 季振宜所编,这是目前所知的出现黄河远上的最早版本。《全唐诗》同时刊出“黄沙(在表 述微小石粒时砂、沙二字相通)直上和黄河远上两种版本,而且主次分明,具有正本清 源的作用。它让人们看到了王之涣身后流传—千二百多年的黄沙直上”,也看到了近三百年 来从出现到取代黄沙直上的黄河远上”。孰实孰误,不言自明 研究古代诗文,有时从美感角度提出取舍,似无不可但是,那种把诗词内容与历史的、 地理的、人文的环境截然割裂开来的做法,未必是恰当的。只有当我们用历史的记录去明辨 原本变异,用今天的事实去探寻历史真相的时候,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选自《中国图 书评论》,有删改) 1.本文不取“黄河远上”而用“黄沙直上”,下列各项中不支持这种观点的一句是(3分 A.前四字现行诗集大都舛误为“黄河远上”,不合当地实际情况。 B.把“黄河远上白云间”搬到玉门关来,是与该词的特色和作者的“寓意于物,寓情于景” 的风格大相径庭的。 C.“黄沙直上白云间ˆ流传了1200多年,“黄河远上白云间”自清代开始流传,不到300 D.赞同“黄沙直上”的主张实际上是把诗词内容与历史的、地理的、人文的环境截然割 裂开来的做法,只是从富于美感的角度阐述。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清初季振宜编写的《全唐诗集》是目前所知的出现“黄河远上”的最早版本 B.沈祖棻认为,许多诗坛名家钟爱“黄河远上”、摈弃“黄沙直上”的原因,可能是“黄河 远上”较富于美感。 C.许多诗坛名家钟爱“黄河远上”、摈弃“黄沙直上”,是因为他们在研读诗作时,更多甚 至完全考虑审美感受,即将自己主观的东西强加到诗作中,有违作者初衷。 D.人们对《凉州词》第一句是“黄沙直上”还是“黄河远上”一直争论不休,原因之一是评 赏的角度不同 下面对原文的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凉州词》一千多年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原因之一就是“黄河远上”富于美感 B.王之涣写出《凉州词》这样脍炙人口的诗作,是个人创作风格、生活环境和演唱氛 围共同作用的结果 C.竺可桢、刘永济、尹赞勋对“黄河远上”作正误辨析具体角度不尽相同,但都体现了 分析、研究诗歌要尊重历史实际的思想。 D.研究古代诗文,应该用历史的记录去明辨原本状态,用今天的事实去探寻历史真相
载的雨土天气有:“德宗贞元十年(794 年)三月己亥,黄雾四塞,日无光”……这是一些发生 在京师(也可能包括当时比较繁华的北方地区)的雨土记载,由此可以毫不怀疑地推论,当 时在沙漠环绕的玉门关地区确有可能发生与“雨土复地,亦如雾”和“黄雾四塞,日无光”相同 的“黄沙直上白云间”的天气现象。 40 年来,一些文学家和科学家曾多次指出“黄河远上”之误。1963 年,我国气象学创始 人竺可桢指出:“现行唐诗集第一句作‘黄河远上白云间’,但古本唐诗原为‘黄沙直上白云间’。 依照玉门关的气候和地理看,后者是合理的。”我国古典文学研究家刘永济在 1981 年出版的 遗著《唐人绝句精华》中指出:“此诗各本皆作‘黄河远上’,惟有计有功《唐诗纪事》作‘黄 沙直上’。按玉门关在敦煌,离黄河流域甚远,作河非也。”1983 年 10 月 26 日,我国地质学 家尹赞勋在《科学报》上撰文指出:“前四字现行诗集大都舛误为‘黄河远上’,背离原意, 不合当地实际情况。” 在中华书局 1999 年出版的横排简体字《全唐诗》中,《凉州词》的第一句是“黄砂直上 白云间”(集作“黄河远上白云间”)。这里的“集”指的是清宫廷内所藏《全唐诗集》,为清初 季振宜所编,这是目前所知的出现“黄河远上”的最早版本。《全唐诗》同时刊出“黄沙(在表 述微小石粒时砂、沙二字相通)直上”和“黄河远上”两种版本,而且主次分明,具有正本清 源的作用。它让人们看到了王之涣身后流传一千二百多年的“黄沙直上”,也看到了近三百年 来从出现到取代“黄沙直上”的“黄河远上”。孰实孰误,不言自明。 研究古代诗文,有时从美感角度提出取舍,似无不可。但是,那种把诗词内容与历史的、 地理的、人文的环境截然割裂开来的做法,未必是恰当的。只有当我们用历史的记录去明辨 原本变异,用今天的事实去探寻历史真相的时候,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选自《中国图 书评论》,有删改) 1.本文不取“黄河远上”而用“黄沙直上”,下列各项中不支持 ...这种观点的一句是(3 分) A.前四字现行诗集大都舛误为“黄河远上”,不合当地实际情况。 B.把“黄河远上白云间”搬到玉门关来,是与该词的特色和作者的“寓意于物,寓情于景” 的风格大相径庭的。 C.“黄沙直上白云间”流传了 1200 多年,“黄河远上白云间”自清代开始流传,不到 300 年。 D.赞同“黄沙直上”的主张实际上是把诗词内容与历史的、地理的、人文的环境截然割 裂开来的做法,只是从富于美感的角度阐述。 2.下列表述不符合 ...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清初季振宜编写的《全唐诗集》是目前所知的出现“黄河远上”的最早版本。 B.沈祖棻认为,许多诗坛名家钟爱“黄河远上”、摈弃“黄沙直上”的原因,可能是“黄河 远上”较富于美感。 C.许多诗坛名家钟爱“黄河远上”、摈弃“黄沙直上”,是因为他们在研读诗作时,更多甚 至完全考虑审美感受,即将自己主观的东西强加到诗作中,有违作者初衷。 D.人们对《凉州词》第一句是“黄沙直上”还是“黄河远上”一直争论不休,原因之一是评 赏的角度不同。 3.下面对原文的分析和推断,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凉州词》一千多年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原因之一就是“黄河远上”富于美感。 B.王之涣写出《凉州词》这样脍炙人口的诗作,是个人创作风格、生活环境和演唱氛 围共同作用的结果。 C.竺可桢、刘永济、尹赞勋对“黄河远上”作正误辨析具体角度不尽相同,但都体现了 分析、研究诗歌要尊重历史实际的思想。 D.研究古代诗文,应该用历史的记录去明辨原本状态,用今天的事实去探寻历史真相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欧阳玄,字原功。母李氏,亲授《孝经》《论语》《小学》诸书,八岁能成诵,始从乡先 生张贯之学,日记数千言,即知属文。十岁,有黄冠师注目视玄,谓贯之日:“是儿神气凝 远,日光射人,异日当以文章冠世,廊庙之器也。”言讫而去,亟追与语,已失所之。部使 者行县,玄以诸生见,命赋梅花诗,立成十首,晚归,增至百首,见者骇异之。年十四,益 从宋故老习为词章,下笔輒成章,每试庠序,辄占高等。弱冠,下帷数年,人莫见其面。经 史百家,靡不研究 延祐元年,诏设科取士,玄以《尚书》与贡。明年,赐进土出身,授岳州路平江州同知。 调太平路芜湖县尹。县多疑狱,久不决,玄察其情,皆为平翻。豪右不法,虐右不法,虐其 驱奴,玄断之从良。贡赋征发及时,民乐趋事,教化大行,飞蝗独不入境。改武冈县尹。县 控制溪洞,蛮獠杂居,抚字稍乖,辄弄兵犯顺。玄至逾月,赤水、太清两洞聚众相攻杀,官 曹相顾失色,计无从出。玄即日单骑从二人,径抵地谕之。至则死伤满道,战斗未已。獠人 熟玄名,弃兵仗,罗拜马首曰:“我曹非不畏法,缘诉某事于县,县官不为直,反以徭役横 敛培克之,情有弗堪,乃发愤就死耳。不意烦我清廉官自来。”玄喻以祸福,归为理其讼 獠人遂安 召为国子博士,升国子监丞。致和元年,迁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时当兵兴,玄 领印摄院事,日直内廷,参决机务,凡远近调发,制诏书檄。更张朝政,事有不便者,集议 延中,玄极言无隐。科日之复,沮者尤众,玄尤力争之。诏修辽、金、宋三史,召为总裁官 发凡举例,俾论撰者有所据依。史官中有悻悻露才、论议不公者,玄不以口舌争,俟其呈稿, 援笔窜定之,统系自正。至于论、赞、表、奏,皆玄属笔。五年,帝以玄历仕累朝,且有修 三史功,谕旨丞相,超授爵秩,遂拟拜翰林学土承旨。 十七年春,乞致仕,以中原道梗,欲由蜀还乡,帝复不允。时将大赦天下,宣赴内府 玄久病,不能步履,丞相传旨,肩舆至延春阁下,实异数也。是岁十二戊戌,座于崇教里之 寓舍,年八十五。帝赐赙甚厚,追封楚公,谥曰文。(选自《元史·欧阳玄传》,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日记数千言,即知属文 属:连缀 B.抚字稍乖,辄弄兵犯顺 乖:违背 C.不意烦我清廉官自来 意:意料 D.玄喻以祸福,归为理其讼 喻:打比方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欧阳玄才干卓异的一组是()(3分) ①异日当以文章冠世,廊庙之器也②下笔辄成章,每试庠序,辄占高等 ③经史百家,靡不研究④县多疑狱,久不决,玄察其情,皆为平翻 ⑤科目之复,沮者尤众,玄尤力争之⑥至于论、赞、表、奏,皆玄属笔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④⑤D.②③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欧阳玄学习过《孝经》《论语》《小学》等著作,很小就能背诵,一天能记下几千 字。部使者让他作诗,他立刻作成十首 B.欧阳玄上任后不畏惧当时的豪门大族,严惩了虐待奴仆的这些人。他赋税征调及时, 使得芜湖县的政治清明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欧阳玄,字原功。母李氏,亲授《孝经》《论语》《小学》诸书,八岁能成诵,始从乡先 生张贯之学,日记数千言,即知属文。十岁,有黄冠师注目视玄,谓贯之曰:“是儿神气凝 远,日光射人,异日当以文章冠世,廊庙之器也。”言讫而去,亟追与语,已失所之。部使 者行县,玄以诸生见,命赋梅花诗,立成十首,晚归,增至百首,见者骇异之。年十四,益 从宋故老习为词章,下笔辄成章,每试庠序,辄占高等。弱冠,下帷数年,人莫见其面。经 史百家,靡不研究。 延祐元年,诏设科取士,玄以《尚书》与贡。明年,赐进士出身,授岳州路平江州同知。 调太平路芜湖县尹。县多疑狱,久不决,玄察其情,皆为平翻。豪右不法,虐右不法,虐其 驱奴,玄断之从良。贡赋征发及时,民乐趋事,教化大行,飞蝗独不入境。改武冈县尹。县 控制溪洞,蛮獠杂居,抚字稍乖,辄弄兵犯顺。玄至逾月,赤水、太清两洞聚众相攻杀,官 曹相顾失色,计无从出。玄即日单骑从二人,径抵地谕之。至则死伤满道,战斗未已。獠人 熟玄名,弃兵仗,罗拜马首曰:“我曹非不畏法,缘诉某事于县,县官不为直,反以徭役横 敛培克之,情有弗堪,乃发愤就死耳。不意烦我清廉官自来。”玄喻以祸福,归为理其讼, 獠人遂安。 召为国子博士,升国子监丞。致和元年,迁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时当兵兴,玄 领印摄院事,日直内廷,参决机务,凡远近调发,制诏书檄。更张朝政,事有不便者,集议 延中,玄极言无隐。科日之复,沮者尤众,玄尤力争之。诏修辽、金、宋三史,召为总裁官, 发凡举例,俾论撰者有所据依。史官中有悻悻露才、论议不公者,玄不以口舌争,俟其呈稿, 援笔窜定之,统系自正。至于论、赞、表、奏,皆玄属笔。五年,帝以玄历仕累朝,且有修 三史功,谕旨丞相,超授爵秩,遂拟拜翰林学士承旨。 十七年春,乞致仕,以中原道梗,欲由蜀还乡,帝复不允。时将大赦天下,宣赴内府。 玄久病,不能步履,丞相传旨,肩舆至延春阁下,实异数也。是岁十二戊戌,座于崇教里之 寓舍,年八十五。帝赐赙甚厚,追封楚公,谥曰文。(选自《元史·欧阳玄传》,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日记数千言,即知属.文 属:连缀 B.抚字稍乖.,辄弄兵犯顺 乖:违背 C.不意.烦我清廉官自来 意:意料 D.玄喻.以祸福,归为理其讼 喻:打比方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 ....欧阳玄才干卓异的一组是( )(3 分) ①异日当以文章冠世,廊庙之器也 ②下笔辄成章,每试庠序,辄占高等 ③经史百家,靡不研究 ④县多疑狱,久不决,玄察其情,皆为平翻 ⑤科目之复,沮者尤众,玄尤力争之 ⑥至于论、赞、表、奏,皆玄属笔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欧阳玄学习过《孝经》《论语》《小学》等著作,很小就能背诵,一天能记下几千 字。部使者让他作诗,他立刻作成十首。 B.欧阳玄上任后不畏惧当时的豪门大族,严惩了虐待奴仆的这些人。他赋税征调及时, 使得芜湖县的政治清明
C.武冈县有人聚众打杀闹事,很多官吏对此无能为力,但欧阳玄却能够以自己清廉的 官声正确处理,武冈于是安定了下来 D.皇帝特别看重欧阳玄,让他兼理国史院事务,参与决策机要事务,还让他负责编修 史书。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言讫而去,亟追与语,已失所之。(5分) (2)更张朝政,事有不便者,集议廷中,玄极言无隐。(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l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完成8-9题。(11分) 村夜 (唐)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岀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秋夜(宋)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凊,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8两首诗均写了夜景,又各有不同,请具体分析。(5分) 9两首诗均写秋色秋味,但作者心境不同。试结合诗文简要分析。(6分) (三)名籥名旬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既替余以蕙鑲兮,又申之以揽茝 (屈原《离骚》) (2) 了却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乙选考题 请考生将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刚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作答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大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l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永远的门 邵宝健 江南古镇。普通的有一口古井的小杂院。院里住了八九户普通人家。一式古老的平屋, 格局多年未变,尽管人们房内的现代化摆设是愈来愈多了。 这八九户人家中,有两户是一人独居——单身汉郑若奎和老姑娘潘雪蛾。 郑若奎就住在潘雪娥隔壁 你早。”他向她致意。 出去啊?她回话,擦身而过,脚步并不为之放慢 多少次了,只要有人幸运地看到他和她在院子里相遇,听到的总是这么几句。这种简单 的缺乏温情的重复,真使邻居们泄气。 潘雪娥大概过了四十吧。苗条得有点单薄,瓜子脸,肤色白晳,五官端庄。衣饰虽时髦 又很素雅。她在西街那家花店工作。邻居们很不理解,这位端丽的女人为什么要独居,只知 道她有权利得到爱情却确确实实没有结过婚
C.武冈县有人聚众打杀闹事,很多官吏对此无能为力,但欧阳玄却能够以自己清廉的 官声正确处理,武冈于是安定了下来。 D.皇帝特别看重欧阳玄,让他兼理国史院事务,参与决策机要事务,还让他负责编修 史书。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言讫而去,亟追与语,已失所之。(5 分) (2)更张朝政,事有不便者,集议廷中,玄极言无隐。(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完成 8-9 题。(11 分) 村夜 (唐)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秋夜 (宋)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8.两首诗均写了夜景,又各有不同,请具体分析。(5 分) 9.两首诗均写秋色秋味,但作者心境不同。试结合诗文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 。 (屈原《离骚》) (2) ,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 (3) ,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将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刚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作答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大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永远的门 邵宝健 江南古镇。普通的有一口古井的小杂院。院里住了八九户普通人家。一式古老的平屋, 格局多年未变,尽管人们房内的现代化摆设是愈来愈多了。 这八九户人家中,有两户是一人独居——单身汉郑若奎和老姑娘潘雪蛾。 郑若奎就住在潘雪娥隔壁。 “你早。”他向她致意。 “出去啊?”她回话,擦身而过,脚步并不为之放慢。 多少次了,只要有人幸运地看到他和她在院子里相遇,听到的总是这么几句。这种简单 的缺乏温情的重复,真使邻居们泄气。 潘雪娥大概过了四十吧。苗条得有点单薄,瓜子脸,肤色白皙,五官端庄。衣饰虽时髦 又很素雅。她在西街那家花店工作。邻居们很不理解,这位端丽的女人为什么要独居,只知 道她有权利得到爱情却确确实实没有结过婚
郑若奎在五年前步潘雪娥之后,迁居于此。他是家电影院的美工,据说是个缺乏天 才的工作负责而又拘谨的画师。四十五六的人,倒像个老头儿了。头发黄焦焦、乱蓬蓬的 背有点驼。瘦削的脸庞,瘦削的肩胛,瘦削的手。只有那双眼睛大大的,总烁着年轻的光, 烁着他的渴望 回家的时候,他常常带回来一束鲜花,玫瑰、蔷薇、海棠、腊梅,应有尽有,四季不断。 他总是把鮮花插在一只蓝得透明的高脚花瓶里。 他没有串门的习惯,经常久久地呆在屋内。有时他也到井边,洗衣服,洗碗洗那只透 明的蓝色高脚花瓶。洗罢花瓶,他总是斟上明净的井水,噘着嘴,极小心地捧回屋孑里。 道厚厚的墙把他和潘雪娥的卧室隔开了。 只陈旧的一人高的花竹书架贴紧墙壁置在床旁。这只书架的右上端,便是那只花瓶永 久性的位置 除此之外,室内或是悬挂,或是旁靠着一些中国的、外国的,别人的和他自己的画作。 从家具的布局和蒙受灰尘的程度可以看得出,这屋里缺少女人,缺少只有女人才能制造 得出的那种温馨的气息。可是,那只花瓶总是被主人擦拭得一尘不染,瓶里的水总是清清冽 冽,瓶上的花总是鲜艳的、盛开着的。 同院的邻居们,曾经那么热切地盼望着,他捧回来的鲜花,能够有一天在他的隔壁- 潘雪娥的房里出现。当然,这个奇迹就从来没有出现过 于是,人们自然对郑若奎产生深深的遗憾和绵绵的同情。 秋季的一个微雨的清晨。 郑若奎撑着伞依旧向她致意:“你早。” 潘雪娥撑着伞依旧回答他:“出去啊? 傍晚,雨止了,她下班回来了。却不见他回家来。 即刻有消息传来:郑若奎在单位的工作室作画时,心脏脉搏异常,猝然倒地,刚送进医 院,就永远地睡去了 这普通的院子里就有了哭泣。 那位潘雪娥没有哭,眼睛委实是红红的 花圈。一只又一只。那只大大的缀满各式鲜花的没有挽联的花圈,是她献给他的。 这个普通的院子里,下子少了一个普通的生活力没有爱情的单身汉真是莫大的缺憾。 没几天,潘雪娥搬走了,走得匆忙又唐突。 人们在整理画师遗物的时候,不得不表示惊倞讶了。他的屋子里尽管到处灰蒙蒙的,但那 只花瓶却像不久前被人擦拭过似的,明晃晃,蓝晶晶,并且,那瓶里的一束白菊花,没有枯 委。 当搬开那只老式花竹书架的时候,在场者的眼睛都蹬圆了。 门!墙上分明有一扇紫红色的精巧的门,门拉手是黄铜的。 人们的心悬了起来又沉了下去。原来如此 邻居们闹闹嚷嚷起来。几天前对这位单身汉的哀情和敬意,顿时化为乌有,变成了一种 不能言状的甚至不能言明的愤懑。 不过,有人伸手想去拉开这扇门的时候,哇地喊出声来——黄铜拉手是平面的,门和
郑若奎在五年前步潘雪娥之后,迁居于此。他是一家电影院的美工,据说是一个缺乏天 才的工作负责而又拘谨的画师。四十五六的人,倒像个老头儿了。头发黄焦焦、乱蓬蓬的, 背有点驼。瘦削的脸庞,瘦削的肩胛,瘦削的手。只有那双眼睛大大的,总烁着年轻的光, 烁着他的渴望。 回家的时候,他常常带回来一束鲜花,玫瑰、蔷薇、海棠、腊梅,应有尽有,四季不断。 他总是把鲜花插在一只蓝得透明的高脚花瓶里。 他没有串门的习惯,经常久久地呆在屋内。有时他也到井边,洗衣服,洗碗,洗那只透 明的蓝色高脚花瓶。洗罢花瓶,他总是斟上明净的井水,噘着嘴,极小心地捧回屋子里。 一道厚厚的墙把他和潘雪娥的卧室隔开了。 一只陈旧的一人高的花竹书架贴紧墙壁置在床旁。这只书架的右上端,便是那只花瓶永 久性的位置。 除此之外,室内或是悬挂,或是旁靠着一些中国的、外国的,别人的和他自己的画作。 从家具的布局和蒙受灰尘的程度可以看得出,这屋里缺少女人,缺少只有女人才能制造 得出的那种温馨的气息。可是,那只花瓶总是被主人擦拭得一尘不染,瓶里的水总是清清冽 冽,瓶上的花总是鲜艳的、盛开着的。 同院的邻居们,曾经那么热切地盼望着,他捧回来的鲜花,能够有一天在他的隔壁—— 潘雪娥的房里出现。当然,这个奇迹就从来没有出现过。 于是,人们自然对郑若奎产生深深的遗憾和绵绵的同情。 秋季的一个微雨的清晨。 郑若奎撑着伞依旧向她致意:“你早。” 潘雪娥撑着伞依旧回答他:“出去啊?” 傍晚,雨止了,她下班回来了。却不见他回家来。 即刻有消息传来:郑若奎在单位的工作室作画时,心脏脉搏异常,猝然倒地,刚送进医 院,就永远地睡去了。 这普通的院子里就有了哭泣。 那位潘雪娥没有哭,眼睛委实是红红的。 花圈。一只又一只。那只大大的缀满各式鲜花的没有挽联的花圈,是她献给他的。 这个普通的院子里,一下子少了一个普通的生活力没有爱情的单身汉,真是莫大的缺憾。 没几天,潘雪娥搬走了,走得匆忙又唐突。 人们在整理画师遗物的时候,不得不表示惊讶了。他的屋子里尽管到处灰蒙蒙的,但那 只花瓶却像不久前被人擦拭过似的,明晃晃,蓝晶晶,并且,那瓶里的一束白菊花,没有枯 萎。 当搬开那只老式花竹书架的时候,在场者的眼睛都瞪圆了。 门!墙上分明有一扇紫红色的精巧的门,门拉手是黄铜的。 人们的心悬了起来又沉了下去。原来如此! 邻居们闹闹嚷嚷起来。几天前对这位单身汉的哀情和敬意,顿时化为乌有,变成了一种 不能言状的甚至不能言明的愤懑。 不过,有人伸手想去拉开这扇门的时候,“哇”地喊出声来——黄铜拉手是平面的,门和
门框平滑如壁 一扇画在墙上的门!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形式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作品的标题“永恒的门”:“门”,既指画在墙上的那扇门,也能够理解为许多人的心 灵之门。“永恒”,既表现了作品的悲剧性——两位主人公永远地被隔断开来,也可 理解为作品更深刻的含义一—人与人之间永远存在着一种可以打开,也可以封闭的 隔阂。 B.本文是以小院人对郑、潘二人的感情变化为线索贯串全文的:起头,热烈恳切盼愿 郑、潘二人能发生感情:接着,对二人的缺乏温情暗示缺憾与同情:最后,许多人 看见隔墙上的门,为郑潘二人黑暗“私下勾结”而倍感愤激 C.小说结尾以“一扇画在墙上的门”戛然而止。从写法上可见其简约含蓄之妙,从主题 上也可以看出作者对于人与人之间虚伪感情的强烈讽刺。 D.有文艺评论家说:“在一部诗剧中,要是咱们看见一幕的墙上挂着一支枪,就肯定是 会在后面的戏剧的情节入耳到这支枪响”。《永恒的门》中,画师屋内那只老式的花 竹书架即是如许一支“枪” E.小说最后写许多人为画师整理遗物时,发现那插瓶被人擦拭过,瓶中的菊花傲然怒 放。我们根据作品内容可以作出这样的推断:这是潘雪娥迟来的表白。作品结局安 排这样潜在的圆满,寄寓了作者对于有情人的祝愿。 (2)联系全文,简要说明小说开篇的环境描写的作用。(6分) (3)小说中的两个人物形象有什么共同点?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进行归纳。(6分) (4)小说以“永恒的门”为标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 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5分) 苏步青 ①即使是未曾涉足数学王国的人,对苏步青这个名字也不应感到陌生。他是著名的数 学家、教育家,国际公认的几何学权威,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被誉为东方国度上灿 烂的数学明星”与东方第一几何学家”。 ②苏步青1927年毕业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后入该校研究院,获理学博士学位 1931年4月,苏步青谢绝了亲友和导师的挽留,毅然回国,受聘于浙江大学数学系,开始 他ˆ精培细育勤扶植,不岀人才誓不休ˆ的教书育人生涯。尽管生活贫穷,条件艰苦,但为祖 国培养数学人才的信心始终没有动摇。解放后,苏步青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 苏步青严格要求学生德才兼备,鼓励学生一代超出一代,被称为苏步青效应”。苏步青认为,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科学发展的规律。我们应自觉鼓励学生超过老师,并把这作为四化 建设的一种贡献。在总结培养优秀人才经验时,他归纳出三条做法:一是先鼓励他们尽快赶 上老师,二是不挡住他们的成长之路,三是在背后赶他们,推他们一把。他认为教师的讲课 与辅导,不是简单的复述,而要有创造性。为此,他用数学讨论班来培养学生和青年教师独 立思考的能力。通过这种方法,培养了谷超豪、明和生、李大潜院土和一大批优秀教学人才。 ③苏步青七十余年的春风化雨,桃李满天下,栋梁架人间。他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 在浙大时,一天夜里,一名叫熊全治的学生匆匆地来到苏步青家里,说是怕第二天研讨班的 报告过不了关特来请教的,可话音末落,苏步青就板起面孔训道:“你怎么不早点来,临时 抱佛脚,还能有个好?”熊全治脸涨得通红,一声不吭,回到宿舍,干了一个通宵,第二天
门框平滑如壁。 一扇画在墙上的门!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形式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 作品的标题“永恒的门”:“门”,既指画在墙上的那扇门,也能够理解为许多人的心 灵之门。“永恒”,既表现了作品的悲剧性——两位主人公永远地被隔断开来,也可 理解为作品更深刻的含义——人与人之间永远存在着一种可以打开,也可以封闭的 隔阂。 B. 本文是以小院人对郑、潘二人的感情变化为线索贯串全文的:起头,热烈恳切盼愿 郑、潘二人能发生感情;接着,对二人的缺乏温情暗示缺憾与同情;最后,许多人 看见隔墙上的门,为郑潘二人黑暗“私下勾结”而倍感愤激。 C. 小说结尾以“一扇画在墙上的门”戛然而止。从写法上可见其简约含蓄之妙,从主题 上也可以看出作者对于人与人之间虚伪感情的强烈讽刺。 D. 有文艺评论家说:“在一部诗剧中,要是咱们看见一幕的墙上挂着一支枪,就肯定是 会在后面的戏剧的情节入耳到这支枪响”。《永恒的门》中,画师屋内那只老式的花 竹书架即是如许一支“枪”。 E. 小说最后写许多人为画师整理遗物时,发现那插瓶被人擦拭过,瓶中的菊花傲然怒 放。我们根据作品内容可以作出这样的推断:这是潘雪娥迟来的表白。作品结局安 排这样潜在的圆满,寄寓了作者对于有情人的祝愿。 (2)联系全文,简要说明小说开篇的环境描写的作用。(6 分) (3)小说中的两个人物形象有什么共同点?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进行归纳。(6 分) (4)小说以“永恒的门”为标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 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苏步青 ①即使是未曾涉足数学王国的人,对苏步青这个名字也不应感到陌生。他是著名的数 学家、教育家,国际公认的几何学权威,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被誉为“东方国度上灿 烂的数学明星”与“东方第一几何学家”。 ②苏步青 1927 年毕业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后入该校研究院,获理学博士学位。 1931 年 4 月,苏步青谢绝了亲友和导师的挽留,毅然回国,受聘于浙江大学数学系,开始 他“精培细育勤扶植,不出人才誓不休”的教书育人生涯。尽管生活贫穷,条件艰苦,但为祖 国培养数学人才的信心始终没有动摇。解放后,苏步青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 苏步青严格要求学生德才兼备,鼓励学生一代超出一代,被称为“苏步青效应”。苏步青认为,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科学发展的规律。我们应自觉鼓励学生超过老师,并把这作为四化 建设的一种贡献。在总结培养优秀人才经验时,他归纳出三条做法:一是先鼓励他们尽快赶 上老师,二是不挡住他们的成长之路,三是在背后赶他们,推他们一把。他认为教师的讲课 与辅导,不是简单的复述,而要有创造性。为此,他用数学讨论班来培养学生和青年教师独 立思考的能力。通过这种方法,培养了谷超豪、明和生、李大潜院士和一大批优秀教学人才。 ③苏步青七十余年的春风化雨,桃李满天下,栋梁架人间。他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 在浙大时,一天夜里,一名叫熊全治的学生匆匆地来到苏步青家里,说是怕第二天研讨班的 报告过不了关特来请教的,可话音未落,苏步青就板起面孔训道:“你怎么不早点来,临时 抱佛脚,还能有个好?”熊全治脸涨得通红,一声不吭,回到宿舍,干了一个通宵,第二天
论文总算过关了。熊全治后来到美国成了名教授,四十多年后回国探望苏老不无深情地说 当年多亏先生一顿痛骂。”苏步青对自己要求更严。微分几何是他的专长,教了几十年,烂 熟于心,但他每教一遍,都要重新备课,一方面把国际研究新成果及时写入教案,另一方面 吸取学生意见,改进教法,既充实自己,又提高教学质量。 ④苏步青出生在浙江雁荡山区的一个农民家庭。他在读初中时,对数学并不感兴趣, 觉得数学太简单,一学不懂。然而,后来的一堂教学课影响了他一生的道路,把他引入了神 秘的数学王国 ⑤那是在浙江省立十中上初三时,学校来了一位刚从东京留学归来的教数学课的杨老 师。第一堂课杨老师没有讲数学,而是先讲国际形势ν他说:“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 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实 业,救亡图存,在此一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应有责任。”这位 老师旁征博引,随后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为了救亡图存,必 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苏步青一生不知听 过多少堂课,但这一堂课使他终身难忘 ⑥当天晩上,苏步青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在杨老师的影响下,苏步青的兴趣从文学 转向了数学,不管是酷暑隆冬、霜晨雪夜,苏步青只知道读书、思考、解题、演算,在随后 的4年中,他演算了上万道数学习题。现在温州一中(即当时省立十中)还珍藏着苏步青当 年的一本几何练习簿,用毛笔书写,工工整整。 ⑦苏步青是我国科学界有名的文理全才,他不仅数学成绩突出,文科成绩也非常好。 早年他能够完整地背出《左传》和《唐诗三百首》两本书,对《史记》和《汉书》中的名篇 能倒肖如流,并且对此有深刻的理解。四年中学毕业时,苏步青以广泛的兴趣、文理兼治的 学习方法,以门门功课90分以上的成绩毕业 ⑧当苏步青以出色的成就蜚声海内外时,他无限感慨地说:深厚的文学、历史基础的 辅助我登上数学殿堂的翅膀,文学、历史知识帮助我开拓思路,加深对数学的理解。以后几 十年,我能吟诗填词,岀口成章,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初中时的文理兼治的学习方法。我要向 有志于学习理工、自然科学的同学们说一句话:打好语文、史地基础,可以帮助你们跃上更 高的台阶。” ⑨2003年3月17日,苏老因多个器官功能衰竭,经积极抢救无效,在上海华东医院逝 世,享年101岁。 ⑩对于苏老而言,这或许是一种永久的休息,一次不再归来的远行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文章第三段通过能熊全治的神态、语言等的描写,表现了苏步青对学生要求非常严 B.苏步青1927年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毕业后,便毅然回国,受聘于浙江大学数学系 开始他的教书育人生涯 C.苏步青备课时,一方面把国际研究新成果及时写入教案,另一方面吸取学生意见, 改进教法,既充实自己,又提高教学质量。表明他治学严谨,教学有方。 D.教数学的杨老师的第一堂课没有讲数学,而是先讲“国际形势”,这节课改变了苏步 青对数学的看法,作者想通过这个内容告诉我们教师教学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E.从作者对苏步青的介绍中,我们明白了要想成为一位伟大的自然科学家,必须在文 史方面有高深的造诣
论文总算过关了。熊全治后来到美国成了名教授,四十多年后回国探望苏老不无深情地说: “当年多亏先生一顿痛骂。”苏步青对自己要求更严。微分几何是他的专长,教了几十年,烂 熟于心,但他每教一遍,都要重新备课,一方面把国际研究新成果及时写入教案,另一方面 吸取学生意见,改进教法,既充实自己,又提高教学质量。 ④苏步青出生在浙江雁荡山区的一个农民家庭。他在读初中时,对数学并不感兴趣, 觉得数学太简单,一学不懂。然而,后来的一堂教学课影响了他一生的道路,把他引入了神 秘的数学王国。 ⑤那是在浙江省立十中上初三时,学校来了一位刚从东京留学归来的教数学课的杨老 师。第一堂课杨老师没有讲数学,而是先讲“国际形势”他说:“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 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实 业,救亡图存,在此一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应有责任。”这位 老师旁征博引,随后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为了救亡图存,必 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苏步青一生不知听 过多少堂课,但这一堂课使他终身难忘。 ⑥当天晚上,苏步青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在杨老师的影响下,苏步青的兴趣从文学 转向了数学,不管是酷暑隆冬、霜晨雪夜,苏步青只知道读书、思考、解题、演算,在随后 的 4 年中,他演算了上万道数学习题。现在温州一中(即当时省立十中)还珍藏着苏步青当 年的一本几何练习簿,用毛笔书写,工工整整。 ⑦苏步青是我国科学界有名的文理全才,他不仅数学成绩突出,文科成绩也非常好。 早年他能够完整地背出《左传》和《唐诗三百首》两本书,对《史记》和《汉书》中的名篇 能倒背如流,并且对此有深刻的理解。四年中学毕业时,苏步青以广泛的兴趣、文理兼治的 学习方法,以门门功课 90 分以上的成绩毕业。 ⑧当苏步青以出色的成就蜚声海内外时,他无限感慨地说:“深厚的文学、历史基础的 辅助我登上数学殿堂的翅膀,文学、历史知识帮助我开拓思路,加深对数学的理解。以后几 十年,我能吟诗填词,出口成章,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初中时的文理兼治的学习方法。我要向 有志于学习理工、自然科学的同学们说一句话:打好语文、史地基础,可以帮助你们跃上更 高的台阶。” ⑨2003 年 3 月 17 日,苏老因多个器官功能衰竭,经积极抢救无效,在上海华东医院逝 世,享年 101 岁。 ⑩对于苏老而言,这或许是一种永久的休息,一次不再归来的远行……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 ......是( ) A.文章第三段通过能熊全治的神态、语言等的描写,表现了苏步青对学生要求非常严 格。 B.苏步青 1927 年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毕业后,便毅然回国,受聘于浙江大学数学系, 开始他的教书育人生涯。 C.苏步青备课时,一方面把国际研究新成果及时写入教案,另一方面吸取学生意见, 改进教法,既充实自己,又提高教学质量。表明他治学严谨,教学有方。 D.教数学的杨老师的第一堂课没有讲数学,而是先讲“国际形势”,这节课改变了苏步 青对数学的看法,作者想通过这个内容告诉我们教师教学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E.从作者对苏步青的介绍中,我们明白了要想成为一位伟大的自然科学家,必须在文 史方面有高深的造诣
(2)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苏步青取得多方面学术成就的原因。(6分 (3)结合文本,谈谈这篇传记的写作特点。(6分) (4)请从“求学”和“治学”两个方面中,任选一个方面,联系文章内容,谈谈苏步青给你的 启示。(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面对众人的喷啧称赞,他谦逊地表示:“除了舞文弄墨,别无长物了。” B.针对在台湾高调行善引发的争议,陈光标坦然表示:之所以高调,只是希望能推波 助澜,激发更多的企业家投身慈善事业。 C.近日有评论指出,特权阶层上下其手,已经严重危害到高考招生的公信度,必须引 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D.对教育问题的长期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对不同观点的广泛涉猎和兼收并蓄,使得他 能够高屋建瓴,见仁见智,写出极有价值的学术著作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二五”时期是我国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经济调结构的关键在于启动 内需,而启动内需的关键不仅是要让老百姓敢消费,更要老百姓有钱消费 B.由于我国义务教育有很大一部分是地方政府在买单,国家应该在宏观层面出台相关 法律与措施,比如按接受外来务工子弟给农民工接受地发放一定数量的义务教育费 等 C.外国友人突然到访我公司,亟需现场翻译,而在场的所有人当中,只有高启明跟陈 璐学过德语,能不能完成任务,还真不好说 D.高校自主招生联盟的出现,是中国教育转型过程中的崭新尝试,提高了自主招生笔 试环节的效率,但同时也使得自主招生的笔试更像另一次高考,存有不少争议。 15.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史铁生的离去令人痛惜,作家张炜在接受周末记者采访时说: ①我不能不去想象他的劳作,他是怎样写出这一个个字的 ②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韧顽强的生命力,不断地将思与诗投掷到这个异常喧嚣的世界上。 ③我知道这是他把全部生命凝聚成一道强光,照射到无边的夜色深处 ④我不知道还有谁像他一样,在这样的情与境下凝神打量或闭目冥思,燃烧自己 ⑤铁生是这个时代难以消逝的声音 ⑥而后他出版的每一篇文字,只要读到,都让我获得一次次特别的感动。 A.②①③④⑥⑤B.②③①⑤④⑥C.⑤②④⑥①③D.⑤④②①③⑥ 16.下文是某市管理部门致全体居民的辟谣公告,其中表达不当、不符合公告要求的共有 处,请指出并加以修改。(6分) x省×x市盐务管理局公告 受日本核电站危机和谣言影响,今天下午开始,我市出现荒唐愚蠢的食盐抢购苗头 为此,我局特公告如下 目前我市碘盐库存充足,常规情况下可满足全市近3个月的供应量,全市供应的食 盐品种以井矿盐为主,不存在海水污染问题。我市货源组织渠道顺畅,能够保障全市各类盐 产品正常供应 食盐是国家定价产品,目前我市盐产品价格稳定,预计不会涨价。对于少数零售网 点趁机囤积居奇、哄抬盐价的行为,我们将予以法办
(2)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苏步青取得多方面学术成就的原因。(6 分) (3)结合文本,谈谈这篇传记的写作特点。(6 分) (4)请从“求学”和“治学”两个方面中,任选一个方面,联系文章内容,谈谈苏步青给你的 启示。(8 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面对众人的啧啧称赞,他谦逊地表示:“除了舞文弄墨,别无长物 ....了。” B.针对在台湾高调行善引发的争议,陈光标坦然表示:之所以高调,只是希望能推波.. 助澜..,激发更多的企业家投身慈善事业。 C.近日有评论指出,特权阶层上下其手 ....,已经严重危害到高考招生的公信度,必须引 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D.对教育问题的长期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对不同观点的广泛涉猎和兼收并蓄,使得他 能够高屋建瓴,见仁见智 ....,写出极有价值的学术著作。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的一句是(3 分) A.“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经济调结构的关键在于启动 内需,而启动内需的关键不仅是要让老百姓敢消费,更要老百姓有钱消费。 B.由于我国义务教育有很大一部分是地方政府在买单,国家应该在宏观层面出台相关 法律与措施,比如按接受外来务工子弟给农民工接受地发放一定数量的义务教育费 等。 C.外国友人突然到访我公司,亟需现场翻译,而在场的所有人当中,只有高启明跟陈 璐学过德语,能不能完成任务,还真不好说。 D.高校自主招生联盟的出现,是中国教育转型过程中的崭新尝试,提高了自主招生笔 试环节的效率,但同时也使得自主招生的笔试更像另一次高考,存有不少争议。 15.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史铁生的离去令人痛惜,作家张炜在接受周末记者采访时说:“ 。” ①我不能不去想象他的劳作,他是怎样写出这一个个字的。 ②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韧顽强的生命力,不断地将思与诗投掷到这个异常喧嚣的世界上。 ③我知道这是他把全部生命凝聚成一道强光,照射到无边的夜色深处。 ④我不知道还有谁像他一样,在这样的情与境下凝神打量或闭目冥思,燃烧自己。 ⑤铁生是这个时代难以消逝的声音。 ⑥而后他出版的每一篇文字,只要读到,都让我获得一次次特别的感动。 A.②①③④⑥⑤ B.②③①⑤④⑥ C.⑤②④⑥①③ D.⑤④②①③⑥ 16.下文是某市管理部门致全体居民的辟谣公告,其中表达不当、不符合公告要求的共有三 处,请指出并加以修改。(6 分) ××省××市盐务管理局公告 受日本核电站危机和谣言影响,今天下午开始,我市出现荒唐愚蠢的食盐抢购苗头, 为此,我局特公告如下: 一、目前我市碘盐库存充足,常规情况下可满足全市近 3 个月的供应量,全市供应的食 盐品种以井矿盐为主,不存在海水污染问题。我市货源组织渠道顺畅,能够保障全市各类盐 产品正常供应。 二、食盐是国家定价产品,目前我市盐产品价格稳定,预计不会涨价。对于少数零售网 点趁机囤积居奇、哄抬盐价的行为,我们将予以法办
、广大群众不要听信传言,根据实际需要理性采购食盐 x省×x市盐务管理局 2011年3月16日 (1)不当之处 修改 (2)不当之处 修改 (3)不当之处 修改 17.仔细阅读下面的漫画和相关文字,按要求做题(5分) 据《长江日报》报道,今年1月23日、24日两天,同济大学、华东师大等六所上海高 校自主招生测试密集举行,考生人数逾万。其中 4所高校要么是理科生不考语文,要么是全部考 生只考数学和英语两科。这—“学科歧视ˆ现象 引起众多考生、教师的关注。80.8%的人确认我们 当前存在汉语应用能力危机,71.1%受访者建议将 语文课列为大学必修课 (1)为该漫画拟一个题目6个字以内。(2分) (2)你对漫画内容或有关报道有什么看法,写一则短评,50字以内。(3分) 答:(1) (2)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小树问大树:“你吃了什么才长得这么大呢?” 大树说:我每天吃青山一座,白云一片,蜂鸣与蛙唱四两,早晩各吃晨曦与落日一遍, 有时也吃些鸟粪、腐叶,喝点朝露和山泉。” 小树:“吃这些你的体形就这么完美和谐? 大树:“这还要感谢风雨雷电。风为我修饰身材,雷为我劈去放肆,雨为我洗去尘土 电为我斩去高傲 小树又问:“为何有的树木长得枯黄又干瘦?” 大树说:因为我们各自的菜单不同。他们选择吃的是愤世,是抱怨,是黑暗;因此就 不能青翠光鮮。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D。(D项所说的是一种结论,这种结论以应取“黄沙直上”的结论为前提,所以颠倒了依 据与结论的关系。) 2.Ba。(B相对应的语句在第二段,原文中“黄河远上较富于美感”是沈祖棻的结论,“这可 能就是许多诗坛名家钟爱“黄河远上’,摈弃“黄沙直上'的原因”这一结论是作者推测出来 的,并非沈祖棻的结论。) 3.A。(“黄河远上”是近300年来才出现的,而后取代“黄沙直上”,选项中“一千多年来”与此 不符。) 4.D喻:使.明白
三、广大群众不要听信传言,根据实际需要理性采购食盐。 ××省××市盐务管理局 2011 年 3 月 16 日 (1)不当之处 ,修改 。 (2)不当之处 ,修改 。 (3)不当之处 ,修改 。 17.仔细阅读下面的漫画和相关文字,按要求做题(5 分) 据《长江日报》报道,今年 1 月 23 日、24 日两天,同济大学、华东师大等六所上海高 校自主招生测试密集举行,考生人数逾万。其中 4 所高校要么是理科生不考语文,要么是全部考 生只考数学和英语两科。这一“学科歧视”现象 引起众多考生、教师的关注。80.8%的人确认我们 当前存在汉语应用能力危机,71.1%受访者建议将 语文课列为 大学必修课。 (1)为该漫画拟一个题目,6 个字以内。(2 分) (2)你对漫画内容或有关报道有什么看法,写一则短评,50 字以内。(3 分) 答:(1) (2) 六、写作(60 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小树问大树:“你吃了什么才长得这么大呢?” 大树说:“我每天吃青山一座,白云一片,蜂鸣与蛙唱四两,早晚各吃晨曦与落日一遍, 有时也吃些鸟粪、腐叶,喝点朝露和山泉。” 小树:“吃这些你的体形就这么完美和谐?” 大树:“这还要感谢风雨雷电。风为我修饰身材,雷为我劈去放肆,雨为我洗去尘土, 电为我斩去高傲” 小树又问:“为何有的树木长得枯黄又干瘦?” 大树说:“因为我们各自的菜单不同。他们选择吃的是愤世,是抱怨,是黑暗;因此就 不能青翠光鲜。”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D。(D 项所说的是一种结论,这种结论以应取“黄沙直上”的结论为前提,所以颠倒了依 据与结论的关系。) 2. B。(B 相对应的语句在第二段,原文中“‘黄河远上’较富于美感”是沈祖棻的结论,“这可 能就是许多诗坛名家钟爱‘黄河远上’,摈弃‘黄沙直上’的原因”这一结论是作者推测出来 的,并非沈祖棻的结论。) 3.A。(“黄河远上”是近300年来才出现的,而后取代“黄沙直上”,选项中“一千多年来”与此 不符。) 4.D 喻:使……明白
5.B(①是道士对欧阳玄未来的估测:③只能说明他的研究面很广,并不能说明他的才干 卓异:⑤重点强调欧阳玄临难不退、坚持己见的个性) 6.B(文章中并没有提到欧阳玄严惩豪门大族的信息) 7.(1)(道士)说完就离开了,(贯之)急忙追赶想与他讲话,已不知他的去向。(采 分点:“讫”亟”所之”各1分,句子大意2分) (2)改革朝政,遇有不顺利的事情,在朝廷集中商议,欧阳玄畅所欲言,没有隐讳。(采 分点:“更张”、“事有不便者”定语后置句应调整语序、“隐”各1分,句子大意2分) 参考译文 欧阳玄,字原功,是浏阳人。他的祖先居住在庐陵,与文忠公欧阳修出于同一宗。到他 的曾祖父欧阳新时才迁居到浏阳,所以他是浏阳人。欧阳玄幼年聪慧,他的母亲李氏亲自教 他《孝经》、《论语》《小学》各书。八岁能背诵,才开始跟随乡学先生张贯之学习,一天 能记下几千字,就知道如何写文章。十岁时,有一道士凝视欧阳玄,告诉张贯之说:“这个 孩子神气凝远,目光逼人,以后会以文章为天下之冠,有担负朝廷重任的才能。”说完就离 开了,急忙出与他讲话,已不知他的去向。朝廷派遣使者巡查各县,欧阳玄以学生身拜见使 者,使者命其作梅花诗,立刻作成十首,晚上回来时增加到上百首,看见的人对此都很惊讶。 十四岁时,进一步跟随宋朝遗老学习作词章。下笔成章,每次参加乡学考试总是位于高等 成年后,闭门读书几年,人们见不到他的面,经史百家,没有不研究的,对伊、洛学派的本 末,尤其淹博贯通。 延祐二年(1315),朝廷开科举选拔人才,欧阳玄考中进士授职岳州路平江州同知。调 遣为太平路芜湖县尹。县里有很多不易判明的案件,长时间不能判决,欧阳玄审察案件的实 情缘由,一一做了裁决。豪门大族不合法度,残害他们役使的奴仆,欧阳玄判决让奴仆赎身为 平民。赋税征发都很适时,教育感化的政策得到普遍推行。又调任武冈县尹。县里管辖溪洞, 少数民族错杂居住,抚育爱护稍有不一致,就会兴兵作乱。欧阳玄到任一个多月,赤水、大 清两洞聚众械斗,官府管事的人相顾失色,没有什么办法。欧阳玄独自一人骑马让两个人跟 从他,直接到达械斗的地方劝戒他们。到了地方,就看到死伤的人到处都是,械斗还没停止 械斗的人熟知欧阳玄的大名,放下兵器,排列在马前跪拜,说:“我们这些人不是不害怕法 度,因为一件事向县里告状,县官不认为有理,反而用徭役赋税搜刮民财,事情不能忍受, 于是因激愤而决心走上这条死路。没料到烦劳您亲自前来。”欧阳玄拿祸福的道理来开导, 回去替他们办理他们的案件,械斗的人终于安定下来。 致和元年,升迁为翰林待制,兼任国史院编修官。第二年,刚刚设置了奎章阁学士院, 又设置艺文监隶,都挑选清廉有声望的官吏来任职,文宗亲自任命欧阳玄为艺文少监。至正 三年,皇帝下令修编辽、金、宋三史,召命欧阳玄为总裁官,欧阳玄亲自定出例子,使编撰 的人有依据。史官中有愤愤不平为显露才能使评论不公正的人,欧阳玄不用口舌争辩,等到 他呈上文告,就拿笔易改文字。到了论、赞、表、奏这些篇章,就都由欧阳玄编写。至正五 年,皇帝因为欧阳玄在几个朝代作官,并且有修编三史的功劳,命令丞相,越级授予他爵位 秩禄,于是打算授予翰林学士承旨一职。至正十七年春天,欧阳玄想还乡,皇帝不答应。欧 阳玄长时间生病,不能走路。这年十二月戊戌日,在崇教里的寓舍逝世,享年八十五岁。皇 帝赏赐的钱十分丰厚,追封楚国公,谥号为“文”。 8白诗写了月下虫声、荞花如雪的景色,写的是室外景,景物有动有静。朱诗写了月下床席 凉满、梧桐影乱的景象,写室内景,写的是静景。(5分) 9白诗写的是恬淡适然的心境, 句动静结合,给人一种宁静感;三、四句,写月下荞 花如雪,着色淡雅,全诗意境宁静恬淡。朱诗写的是凄凉孤寂的心境,一、二句写夜不成寐 三、四句写梧桐冷月,并巧妙地说明明月在“缺”(人不团圆)处朗照,意境凄淸孤寂。(6 分)。 10.(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3)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11.(25分) (1)答A给3分,答D给2分,答E给1分,答BC不给分。B(线索未说完整),C(“对 于人与人之间虚伪感情的强烈讽刺”错解文意),E(也可有其他推断)。 (2)“古镇”、“水井”、“古老的平屋”、“格式多年未变”,暗示着这里人的生活状态、思想感
5.B(①是道士对欧阳玄未来的估测;③只能说明他的研究面很广,并不能说明他的才干 卓异;⑤重点强调欧阳玄临难不退、坚持己见的个性) 6.B(文章中并没有提到欧阳玄严惩豪门大族的信息) 7.(1)(道士)说完就 离开了,(贯之)急忙追赶想与他讲话,已不知他的去向。(采 分点:“讫 ”“亟”“所之”各 1 分,句子大意 2 分) (2)改革朝政,遇有不顺利的事情,在朝廷集中商议,欧阳玄畅所欲言,没有隐讳。(采 分点:“更张”、“事有不便者”定语后置句应调整语序、“隐”各 1 分,句子大意 2 分) 参考译文: 欧阳玄,字原功,是浏阳人。他的祖先居住在庐陵,与文忠公欧阳修出于同一宗。到他 的曾祖父欧阳新时才迁居到浏阳,所以他是浏阳人。欧阳玄幼年聪慧,他的母亲李氏亲自教 他《孝经》、《论语》《小学》各书。八岁能背诵,才开始跟随乡学先生张贯之学习,一天 能记下几千字,就知道如何写文章。十岁时,有一道士凝视欧阳玄,告诉张贯之说:“这个 孩子神气凝远,目光逼人,以后会以文章为天下之冠,有担负朝廷重任的才能。”说完就离 开了,急忙出与他讲话,已不知他的去向。朝廷派遣使者巡查各县,欧阳玄以学生身拜见使 者,使者命其作梅花诗,立刻作成十首,晚上回来时增加到上百首,看见的人对此都很惊讶。 十四岁时,进一步跟随宋朝遗老学习作词章。下笔成章,每次参加乡学考试总是位于高等。 成年后,闭门读书几年,人们见不到他的面,经史百家,没有不研究的,对伊、洛学派的本 末,尤其淹博贯通。 延祐二年(1315),朝廷开科举选拔人才,欧阳玄考中进士,授职岳州路平江州同知。调 遣为太平路芜湖县尹。县里有很多不易判明的案件,长时间不能判决,欧阳玄审察案件的实 情缘由,一一做了裁决。豪门大族不合法度,残害他们役使的奴仆,欧阳玄判决让奴仆赎身为 平民。赋税征发都很适时,教育感化的政策得到普遍推行。又调任武冈县尹。县里管辖溪洞, 少数民族错杂居住,抚育爱护稍有不一致,就会兴兵作乱。欧阳玄到任一个多月,赤水、大 清两洞聚众械斗,官府管事的人相顾失色,没有什么办法。欧阳玄独自一人骑马让两个人跟 从他,直接到达械斗的地方劝戒他们。到了地方,就看到死伤的人到处都是,械斗还没停止。 械斗的人熟知欧阳玄的大名,放下兵器,排列在马前跪拜,说:“我们这些人不是不害怕法 度,因为一件事向县里告状,县官不认为有理,反而用徭役赋税搜刮民财,事情不能忍受, 于是因激愤而决心走上这条死路。没料到烦劳您亲自前来。”欧阳玄拿祸福的道理来开导, 回去替他们办理他们的案件,械斗的人终于安定下来。 致和元年,升迁为翰林待制,兼任国史院编修官。第二年,刚刚设置了奎章阁学士院, 又设置艺文监隶,都挑选清廉有声望的官吏来任职,文宗亲自任命欧阳玄为艺文少监。至正 三年,皇帝下令修编辽、金、宋三史,召命欧阳玄为总裁官,欧阳玄亲自定出例子,使编撰 的人有依据。史官中有愤愤不平为显露才能使评论不公正的人,欧阳玄不用口舌争辩,等到 他呈上文告,就拿笔易改文字。到了论、赞、表、奏这些篇章,就都由欧阳玄编写。至正五 年,皇帝因为欧阳玄在几个朝代作官,并且有修编三史的功劳,命令丞相,越级授予他爵位 秩禄,于是打算授予翰林学士承旨一职。至正十七年春天,欧阳玄想还乡,皇帝不答应。欧 阳玄长时间生病,不能走路。这年十二月戊戌日,在崇教里的寓舍逝世,享年八十五岁。皇 帝赏赐的钱十分丰厚,追封楚国公,谥号为“文”。 8.白诗写了月下虫声、荞花如雪的景色,写的是室外景,景物有动有静。朱诗写了月下床席 凉满、梧桐影乱的景象,写室内景,写的是静景。(5 分) 9.白诗写的是恬淡适然的心境,一、二句动静结合,给人一种宁静感;三、四句,写月下荞 花如雪,着色淡雅,全诗意境宁静恬淡。朱诗写的是凄凉孤寂的心境,一、二句写夜不成寐, 三、四句写梧桐冷月,并巧妙地说明明月在“缺”(人不团圆)处朗照,意境凄清孤寂。(6 分)。 10.(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3)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11.(25 分) (1)答 A 给 3 分,答 D 给 2 分,答 E 给 1 分,答 BC 不给分。B(线索未说完整),C(“对 于人与人之间虚伪感情的强烈讽刺”错解文意),E(也可有其他推断)。 (2)“古镇”、“水井”、“古老的平屋”、“格式多年未变”,暗示着这里人的生活状态、思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