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一中 2011届高三年级第五次月考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 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只 交答卷纸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45分)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城市从发端之日起,就由形形色色的人组成。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军事、贸易 和迁徙进一步推动了多元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也形成了每一座城市的独特气质。这种气质- 方面基于—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创意产业另一方面则集合了城市中各个社会群体和阶层的 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 (2)今天,世界各国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关注文化自由以及文化的识别性 全球化下的城市文化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冲击。信息和人员的大量流动使得城市之中强势 文化和弱势文化、异域文化和本土文化、移民文化和主流文化之间的碰撞达到了前所未有的 强度。 (3)多元文化同时影响着历史和未来的和谐。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者认识到,一个兼 顾了历史和未来、促进‘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文化战略,以及融合之中的个性,即鲜明的文 化识别( cultural identification),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 (4)“和谐”的理念蕴藏在中国古老文化之中。中华文化推崇人际之和、天人之和、身 心之和。《礼记》在描绘“大同社会”时提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银川一中 2011 届高三年级第五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 I 卷第三、四题为选考 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只 交答卷纸。 第Ⅰ卷 阅读题(共 70 分) 甲 必考题(45 分)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1)城市从发端之日起,就由形形色色的人组成。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军事、贸易 和迁徙进一步推动了多元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也形成了每一座城市的独特气质。这种气质一 方面基于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创意产业;另一方面则集合了城市中各个社会群体和阶层的 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 (2)今天,世界各国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关注文化自由以及文化的识别性。 全球化下的城市文化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冲击。信息和人员的大量流动使得城市之中强势 文化和弱势文化、异域文化和本土文化、移民文化和主流文化之间的碰撞达到了前所未有的 强度。 (3)多元文化同时影响着历史和未来的和谐。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者认识到,一个兼 顾了历史和未来、促进‘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文化战略,以及融合之中的个性,即鲜明的文 化识别( cultural identification),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4)“和谐”的理念蕴藏在中国古老文化之中。中华文化推崇人际之和、天人之和、身 心之和。《礼记》在描绘“大同社会”时提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讼论语子路》记载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5)在社会学上,“和谐”是指一种社会安定平和的状态。如《左传》所言:“八年之 中,九和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中国的先秦诸子也都在各自的著述中设想了和谐社会 的图景。同时“和谐”也见诸西方先贤的理想。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系统地提出了“和 谐说”,和谐包含着对立和统一。同一时期的另一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进一步提出“看不见 的和谐比看得到的和谐更美好”的主张。而在《理想国》和《法律篇》里,柏拉图也开始寻 求“整个社会将获得非常和谐的发展各个阶级将获得自然赋予他们的那一份幸福″的美好 状态 (6)数百年来,人们对“和谐城市”模式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从“乌托邦”到 18世纪的“理想城市”,再到“田园都市”的一系列的理论、主张和模型无不在探索如何建 立城市在空间上、秩序上、精神生活和物质吐纳上的平衡与和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随着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的日趋严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运而生。各国政府提出的发展战 略大多围绕如何重建人与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展开。最终达到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和谐。由 此可见,对“和谐生活′和“和谐城市”的追求和实践贯穿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并且越 来越彰显在人们为城市的明天所描绘的蓝图之中。 (7)建立“和谐城市”,是从根本上立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的和谐,在 形式上体现为多文化的和谐共存、城市经济的和谐发展、科技时代的和谐生活、社区细胞的 和谐运作以及城市和乡村的和谐互动。“和谐城市″的理念对城市管理和城市规划提岀更新 的挑战,并将之引入更高的境界。 (选自百度《上海世博主题问答》) 1.下列有关“和谐与“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城市由形形色色的人组成,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军事、贸易和迁徙进一步推动了 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使城市和谐的因素变得越来越复杂。 B.信息和人员的大量流动使得城市之中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异域文化和本土文化 移民文化和主流文化之间的碰撞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度,从而使和谐成为城市的主
《论语·子路》记载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5)在社会学上,“和谐”是指一种社会安定平和的状态。如《左传》所言:“八年之 中,九和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中国的先秦诸子也都在各自的著述中设想了和谐社会 的图景。同时“和谐”也见诸西方先贤的理想。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系统地提出了“和 谐说”,和谐包含着对立和统一。同一时期的另一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进一步提出“看不见 的和谐比看得到的和谐更美好”的主张。而在《理想国》和《法律篇》里,柏拉图也开始寻 求“整个社会将获得非常和谐的发展,各个阶级将获得自然赋予他们的那一份幸福”的美好 状态。 (6)数百年来,人们对“和谐城市”模式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从“乌托邦”到 18 世纪的“理想城市”,再到“田园都市”的一系列的理论、主张和模型无不在探索如何建 立城市在空间上、秩序上、精神生活和物质吐纳上的平衡与和谐。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随着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的日趋严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运而生。各国政府提出的发展战 略大多围绕如何重建人与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展开。最终达到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和谐。由 此可见,对“和谐生活’’和“和谐城市”的追求和实践贯穿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并且越 来越彰显在人们为城市的明天所描绘的蓝图之中。 (7)建立“和谐城市”,是从根本上立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的和谐,在 形式上体现为多文化的和谐共存、城市经济的和谐发展、科技时代的和谐生活、社区细胞的 和谐运作以及城市和乡村的和谐互动。“和谐城市”的理念对城市管理和城市规划提出更新 的挑战,并将之引入更高的境界。 (选自百度《上海世博主题问答》) 1.下列有关“和谐’’与“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城市由形形色色的人组成,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军事、贸易和迁徙进一步推动了 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使城市和谐的因素变得越来越复杂。 B.信息和人员的大量流动使得城市之中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异域文化和本土文化、 移民文化和主流文化之间的碰撞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度,从而使和谐成为城市的主
题 C.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者认识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兼顾历史和未来的多元文化 状态,制定促进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文化战略并融合其中的个性。 D.“和谐”与“文化”一方面基于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创意产业;另一方面则集合 了城市中各个社会群体和阶层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们对“和谐城市”模式的探讨,数百年来从来没有停止过。从乌托邦开始的一系 列理论、主张和模型都在探索如何建立城市在空间上、秩序上等方面的平衡与和谐 B.随着环境等问题的日趋严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运而生。各国政府提出的发展战 略都围绕如何重建人与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达到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和谐展 开。 C.作者强调了立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的和谐在建立和谐城市中的重要 性并且认为这些是建立多元文化“和谐城市”的根本 D.多文化的和谐共存、城市经济的和谐发展、科技时代的和谐生活、社区细胞的和谐 运作以及城市和乡村的和谐互动是和谐城市的表现形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记》中“大同社会”中描绘出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与共产主义社会理想中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极大提高完 B.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的和谐说包含着对立和统一,即通过事物内部的对立 斗争,产生矛盾的各种因素或者说各方力量的均衡,从而诞生统一而又稳定的和谐 C.同一时期的另一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进一步提出“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到的和谐更 美好”的主张。强调了精神层面的和谐的重要意义。 D.在《理想国》和《法律篇》里,柏拉图也开始寻求“整个社会将获得非常和谐的发 展,各个阶级将获得自然赋予他们的那一份幸福”的美好状态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高登,字彦先,漳浦人。少孤,力学,持身以法度。绍兴二年,廷对,极意尽言,无所 顾避,有司恶其直,授富川主薄,复命兼贺州学事。学故有田舍,法罢归买马司,登请复其 旧。守日:“买马、养士孰急?”登日:“买马固急矣,然学校礼义由出,一日废,衣冠之 土与堂下卒何异?”守曰:“抗长吏耶!″曰:“天下所恃以治者,礼义与法度尔,既两弃 之,尚何言!”″守不能夺,卒从之。满秩,土民丐留不获,相率馈金五十万,不告姓名,白 于守曰:“高君贫无以养,愿太守劝其咸受。”登辞之,不可,复无所归,请置于学,买书
题。 C.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者认识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兼顾历史和未来的多元文化 状态,制定促进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文化战略并融合其中的个性。 D.“和谐”与“文化”一方面基于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创意产业;另一方面则集合 了城市中各个社会群体和阶层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人们对“和谐城市”模式的探讨,数百年来从来没有停止过。从乌托邦开始的一系 列理论、主张和模型都在探索如何建立城市在空间上、秩序上等方面的平衡与和谐。 B.随着环境等问题的日趋严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运而生。各国政府提出的发展战 略都围绕如何重建人与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达到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和谐展 开。 C.作者强调了立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的和谐在建立和谐城市中的重要 性并且认为这些是建立多元文化“和谐城市”的根本。 D.多文化的和谐共存、城市经济的和谐发展、科技时代的和谐生活、社区细胞的和谐 运作以及城市和乡村的和谐互动是和谐城市的表现形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礼记》中“大同社会”中描绘出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与共产主义社会理想中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极大提高完 全一致。 B.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的和谐说包含着对立和统一,即通过事物内部的对立 斗争,产生矛盾的各种因素或者说各方力量的均衡,从而诞生统一而又稳定的和谐。 C.同一时期的另一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进一步提出“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到的和谐更 美好”的主张。强调了精神层面的和谐的重要意义。 D.在《理想国》和《法律篇》里,柏拉图也开始寻求“整个社会将获得非常和谐的发 展,各个阶级将获得自然赋予他们的那一份幸福”的美好状态。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高登,字彦先,漳浦人。少孤,力学,持身以法度。绍兴二年,廷对,极意尽言,无所 顾避,有司恶其直,授富川主薄,复命兼贺州学事。学故有田舍,法罢归买马司,登请复其 旧。守曰:“买马、养士孰急?”登曰:“买马固急矣,然学校礼义由出,一日废,衣冠之 士与堂下卒何异?”守曰:“抗长吏耶!”曰:“天下所恃以治者,礼义与法度尔,既两弃 之,尚何言!”守不能夺,卒从之。满秩,士民丐留不获,相率馈金五十万,不告姓名,白 于守曰:“高君贫无以养,愿太守劝其咸受。”登辞之,不可,复无所归,请置于学,买书
以谢士民。 授静江府古县令,道湖州,守汪灜馆之。藻留与修《徽宗实录》,固辞,或曰:“是可 以阶改秩。”登曰:“但意未欲尔。”遂行。广西帅沈晦问登何以治县,登条十余事告之。 晦曰:“此古人之政,今人诈,疑不可行。”对曰:“忠信可行蛮貊,谓不能行,诚不至尔。” 豪民秦琥武断乡曲,持吏短长,号“秦大虫”,邑大夫以下为其所屈。登至,颇革,而登喜 其迁善,补处学职。它日,琥有请属,登谢却之,琥怒,谋中以危法。会有诉琥侵贷学钱者, 登呼至,面数琥,声气俱厉,叱下,白郡及诸司置之法,忿而死,一郡快之。 帅胡舜陟谓登曰:“古县,秦太师父旧治,实生太师于此,盍祠祀之?"登日:“桧为 相亡状,祠不可立。”舜陟大怒,摭秦琥事,移荔浦丞康宁以代登,登以母病去。舜陟遂创 桧祠而自为记,且诬以专杀之罪,诏送静江府狱。舜陟遺健卒捕登,属登母死舟中,藁葬水 次,航海诣阙上书,求纳官赎罪。故人有为右司者,谓日:“丞相①云尝识君于太学,能一 见,终身事且无忧,上书徒尔为也。”登日:“某知有君父,不知有权臣。”既而中书奏故 事无纳官赎罪,仍送静江狱。登归葬其母,讫事诣狱,而舜陟先以事下狱死矦矣,事卒昭白。 登谪居,授徒以给,家事一不介意,惟闻朝廷所行事小失,则颦蹙不乐,大失则恸哭随 之,临卒,所言皆天下大计。其学以慎独为本,有《东溪集》行世。 (《宋史-列传第一百五十八》,有删节) 注:①丞相,指秦桧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士民丐留不获 丐:乞求 B.登条十余事告之 条:分条陈述 C.琥怒,谋中以危法 中:内心 属登母死舟中 属:适逢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高登刚直不阿的一组是( (3分) ①廷对,极意尽言,无所顾避。 ②买马固急矣,然学校礼义由出,一日废,衣冠之士与堂下卒何异? ③登辞之,不可,复无所归,请置于学,买书以谢士民
以谢士民。 授静江府古县令,道湖州,守汪藻馆之。藻留与修《徽宗实录》,固辞,或曰:“是可 以阶改秩。”登曰:“但意未欲尔。”遂行。广西帅沈晦问登何以治县,登条十余事告之。 晦曰:“此古人之政,今人诈,疑不可行。”对曰:“忠信可行蛮貊,谓不能行,诚不至尔。” 豪民秦琥武断乡曲,持吏短长,号“秦大虫”,邑大夫以下为其所屈。登至,颇革,而登喜 其迁善,补处学职。它日,琥有请属,登谢却之,琥怒,谋中以危法。会有诉琥侵贷学钱者, 登呼至,面数琥,声气俱厉,叱下,白郡及诸司置之法,忿而死,一郡快之。 帅胡舜陟谓登曰:“古县,秦太师父旧治,实生太师于此,盍祠祀之?”登曰:“桧为 相亡状,祠不可立。”舜陟大怒,摭秦琥事,移荔浦丞康宁以代登,登以母病去。舜陟遂创 桧祠而自为记,且诬以专杀之罪,诏送静江府狱。舜陟遣健卒捕登,属登母死舟中,藁葬水 次,航海诣阙上书,求纳官赎罪。故人有为右司者,谓曰:“丞相①云尝识君于太学,能一 见,终身事且无忧,上书徒尔为也。”登曰:“某知有君父,不知有权臣。”既而中书奏故 事无纳官赎罪,仍送静江狱。登归葬其母,讫事诣狱,而舜陟先以事下狱死矣,事卒昭白。 登谪居,授徒以给,家事一不介意,惟闻朝廷所行事小失,则颦蹙不乐,大失则恸哭随 之,临卒,所言皆天下大计。其学以慎独为本,有《东溪集》行世。 (《宋史-列传第一百五十八》,有删节) 注:①丞相,指秦桧。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士民丐.留不获 丐:乞求 B.登条.十余事告之 条:分条陈述 C.琥怒,谋中.以危法 中:内心 D.属.登母死舟中 属:适逢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高登刚直不阿的一组是( )(3 分) ①廷对,极意尽言,无所顾避。 ②买马固急矣,然学校礼义由出,一日废,衣冠之士与堂下卒何异? ③登辞之,不可,复无所归,请置于学,买书以谢士民
④它日,琥有请属,登谢却之 ⑤某知有君父,不知有权臣 ⑥临卒,所言皆天下大计 A.①④⑥B.①②⑤ C.②③⑥ 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是一项是()(3分) A.高登兼任贺州学事一职时,力劝上司恢复州学的田舍;任期结束后,他把百姓馈赠 的钱财又投放在州学的建设中,可见他对学校教育的重视。 B.任古县令的途中,湖州太守汪藻挽留高登一起修订《微宗实录》,并告诉他这是可 以借此升官的好事,但高登却坚决予以回绝。 C.在古县任职期间,高登因不满秦桧的所作所为,拒绝为秦桧立祠,因而得罪上司。 上司就借他处置秦琥一事诬陷他,他又不肯媚俯权贵,终致入狱。 D.高登被贬官闲居期间,靠教授学生维持生计,但他的注意力却丝毫不在生计上,还 是一如既往为国事担忧,连死前的遗言都是国家大计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登辞之,不可,复无所归,请置于学,买书以谢士民。 (2)古县,秦太师父旧治,实生太师于此,盍祠祀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完成8—9题。 临江仙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注:①浮生:一生。古人语“人生世上,虚浮无定”,故曰“浮生”。②飘蓬:飘浮无定 之意。 8.上阕中“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这两句写景,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 分析。(5分) 9.有人认为下阕中的“酒醒”后三句与柳永的《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看法。(6分)
④它日,琥有请属,登谢却之。 ⑤某知有君父,不知有权臣。 ⑥临卒,所言皆天下大计。 A.①④⑥ B.①②⑤ C.②③⑥ 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3 分) A.高登兼任贺州学事一职时,力劝上司恢复州学的田舍;任期结束后,他把百姓馈赠 的钱财又投放在州学的建设中,可见他对学校教育的重视。 B.任古县令的途中,湖州太守汪藻挽留高登一起修订《微宗实录》,并告诉他这是可 以借此升官的好事,但高登却坚决予以回绝。 C.在古县任职期间,高登因不满秦桧的所作所为,拒绝为秦桧立祠,因而得罪上司。 上司就借他处置秦琥一事诬陷他,他又不肯媚俯权贵,终致入狱。 D.高登被贬官闲居期间,靠教授学生维持生计,但他的注意力却丝毫不在生计上,还 是一如既往为国事担忧,连死前的遗言都是国家大计。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登辞之,不可,复无所归,请置于学,买书以谢士民。 (2)古县,秦太师父旧治,实生太师于此,盍祠祀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完成 8—9 题。 临 江 仙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注:①浮生:一生。古人语“人生世上,虚浮无定”,故曰“浮生”。②飘蓬:飘浮无定 之意。 8.上阕中“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这两句写景,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 分析。(5 分) 9.有人认为下阕中的“酒醒”后三句与柳永的《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看法。(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面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句1分) (1) ,望帝春心托杜鹃。(《锦瑟》李商隐 (2)了却君王天下事 (《破阵子》辛弃疾) (3)不畏浮云遮望眼, 。(《登飞来峰》王安石) 唯见江心秋月白。(《琵琶行》白居易) (5)辛苦遭逢起一经 。(《过零丁洋》文天祥) (6) ,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乙选考题 请考生将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 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 把所选题目对应的大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亲亲麦子 张佐香 ①麦子是一枝灿烂而实在的花朵,开在万里田畴之上,开在农民的心坎上 ②麦子的颗粒很美,有有土壤般朴素柔和的质地和本色。一粒麦孑是美丽的,一棵麦子 是美丽的,一地麦子还是美丽的。麦子生命的每个过程都是美丽的。麦子原本是一粒种子 浸润了阳光、空气、水分、结出黄灿灿的麦粒,丰富了我们的血液和躯体。麦子用它的物质 颗粒和精神内核书写着人类的历史。 ③当秋阳拂照四野,耕耘完的田畴袒露岀丰腴的肌肤,随着父亲手臂的挥动和铿锵的步 伐,麦粒穿过深秋的空气落入土地。田野上空一阵又一阵金色的雨在秋阳里一闪一闪.父亲 脸上荡漾着微笑的涟漪,把麦粒交给生命的家园。种子要想不丟失自己,就必须走回它生命 的家园,走向疏松湿润的土壤,吸收大地的微温和芬芳。在秋雨的润泽下,绿色的剑刺破黑 暗的泥土指向天空。嫩嫰的绿芽儿探岀头来,它们挨挨挤挤挤在地住在-起,以盛大的形式 展开,以集体的力量显示其生存的意义 ④麦子从容地迈过冬天的门槛,第—个用绿色的手与春天紧握。清纯的麦苗相依相扶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面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句 1 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锦瑟》李商隐) (2)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破阵子》辛弃疾) (3)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登飞来峰》王安石)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唯见江心秋月白。(《琵琶行》白居易) (5)辛苦遭逢起一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零丁洋》文天祥)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将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 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作答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 把所选题目对应的大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亲亲麦子 张佐香 ①麦子是一枝灿烂而实在的花朵,开在万里田畴之上,开在农民的心坎上。 ②麦子的颗粒很美,有有土壤般朴素柔和的质地和本色。一粒麦子是美丽的,一棵麦子 是美丽的,一地麦子还是美丽的。麦子生命的每个过程都是美丽的。麦子原本是一粒种子, 浸润了阳光、空气、水分、结出黄灿灿的麦粒,丰富了我们的血液和躯体。麦子用它的物质 颗粒和精神内核书写着人类的历史。 ③当秋阳拂照四野,耕耘完的田畴袒露出丰腴的肌肤,随着父亲手臂的挥动和铿锵的步 伐,麦粒穿过深秋的空气落入土地。田野上空一阵又一阵金色的雨在秋阳里一闪一闪.父亲 脸上荡漾着微笑的涟漪,把麦粒交给生命的家园。种子要想不丢失自己,就必须走回它生命 的家园,走向疏松湿润的土壤,吸收大地的微温和芬芳。在秋雨的润泽下,绿色的剑刺破黑 暗的泥土指向天空。嫩嫩的绿芽儿探出头来,它们挨挨挤挤挤在地住在一起,以盛大的形式 展开,以集体的力量显示其生存的意义。 ④麦子从容地迈过冬天的门槛,第一个用绿色的手与春天紧握。清纯的麦苗相依相扶
牵牵连连,一直铺向遥远的远方。瞬间,万野绿遍,大地尽染,麦孑在一望无际的田畴尽情 地拓展绿色的海洋。大地融进了蓝天,蓝天陷进了绿海。此时的乡亲们忙着在麦海里除草施 肥.麦孑在人类的呵护下,展示着拔节吐穗、开花灌浆的生命过程。麦子和人类在和谐中相 互期待、相互拥有。 ⑤麦子把生命之花开在头部,最完美地接受阳光雨露。麦子终于完成了对生命的雕塑 不动声色地吐露出饱满的穗子,麦穗就是国徽上的那麦穗。麦穗是绝妙的艺术品。数十粒麦 子团结起来,井然有序地排列成一个柱体。麦粒大头向下,小头尖尖向上,汗滴一般,而麦 芒如刽直指蓝天。风来了,麦浪一波一波,似乎整个大地都跳起了舞。父亲去看看麦子的长 势,怜惜地扯下几根麦穗搓着,然后眯起眼,吹起麦芒,将-手心鮮嫰嫩的麦粒倒进嘴里。我 去嗅麦子清香的味道,像掬起一捧水那样,用双手捧着几个麦穗,将脸贴在它们的上面,我 手捧着它们表达我的亲近。在我心里,麦子就是我永远的亲人。 ⑥看母亲割麦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鐮刀闪着星月一般俏丽的锋芒。母亲—手抡开镰刀, 手揽麦入怀。镰刀贴着地皮,挥岀一道优美的弧线。瞬间,麦子便倒进母亲温暖的怀里。 顺手,母亲抽岀一绺作要子,就势将麦子翻转过来,捆好。麦捆从腋间滑落下来,躺在田垄 上。这一连串的动作一气呵成。农民为麦子备好行囊,走进炊烟袅袅的村庄。麦子收后的田 野静静的。母亲细心地寻找麦子,唯恐遗漏粒,像在寻找士里的珍珠。融入了阳光、雨露、 汘水的麦粒,是大地之树结出的鲜亮的果子,是大地母亲分泌的乳汁,是大地之树结出的鲜 亮的果子就,是大地母亲分泌的乳汁,哺育着人类。麦子是芸芸众生生命的基本元素,锻造 着我们的灵魂 ⑦麦子从容地走完真善美的一生,生根,长叶,开花,结果,奉献……麦子,普通而神 圣的麦子,朴素而雅致的麦子,养育我们血脉和精神的麦子,弥漫着文化意蕴,流淌进海子 纯洁的诗篇。面对你,我俯首膜拜,诚谢敬仰! (《新语文学习》
牵牵连连,一直铺向遥远的远方。瞬间,万野绿遍,大地尽染,麦子在一望无际的田畴尽情 地拓展绿色的海洋。大地融进了蓝天,蓝天陷进了绿海。此时的乡亲们忙着在麦海里除草施 肥.麦子在人类的呵护下,展示着拔节吐穗、开花灌浆的生命过程。麦子和人类在和谐中相 互期待、相互拥有。 ⑤麦子把生命之花开在头部,最完美地接受阳光雨露。麦子终于完成了对生命的雕塑, 不动声色地吐露出饱满的穗子,麦穗就是国徽上的那麦穗。麦穗是绝妙的艺术品。数十粒麦 子团结起来,井然有序地排列成一个柱体。麦粒大头向下,小头尖尖向上,汗滴一般,而麦 芒如刽直指蓝天。风来了,麦浪一波一波,似乎整个大地都跳起了舞。父亲去看看麦子的长 势,怜惜地扯下几根麦穗搓着,然后眯起眼,吹起麦芒,将一手心鲜嫩的麦粒倒进嘴里。我 去嗅麦子清香的味道,像掬起一捧水那样,用双手捧着几个麦穗,将脸贴在它们的上面,我 手捧着它们表达我的亲近。在我心里,麦子就是我永远的亲人。 ⑥看母亲割麦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镰刀闪着星月一般俏丽的锋芒。母亲一手抡开镰刀, 一手揽麦入怀。镰刀贴着地皮,挥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瞬间,麦子便倒进母亲温暖的怀里。 顺手,母亲抽出一绺作要子,就势将麦子翻转过来,捆好。麦捆从腋间滑落下来,躺在田垄 上。这一连串的动作一气呵成。农民为麦子备好行囊,走进炊烟袅袅的村庄。麦子收后的田 野静静的。母亲细心地寻找麦子,唯恐遗漏一粒,像在寻找土里的珍珠。融入了阳光、雨露、 汗水的麦粒,是大地之树结出的鲜亮的果子,是大地母亲分泌的乳汁,是大地之树结出的鲜 亮的果子就,是大地母亲分泌的乳汁,哺育着人类。麦子是芸芸众生生命的基本元素,锻造 着我们的灵魂。 ⑦麦子从容地走完真善美的一生,生根,长叶,开花,结果,奉献……麦子,普通而神 圣的麦子,朴素而雅致的麦子,养育我们血脉和精神的麦子,弥漫着文化意蕴,流淌进海子 纯洁的诗篇。面对你,我俯首膜拜,诚谢敬仰! (《新语文学习》)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本文生动详细地记述了麦子生根、长叶、开花、结果的一生,用词优美,情深意浓 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本文主要运用了叙议结合的手法以及拟人、对比、夸张的修辞手法,使作品条理清 楚,又显得很有文采。 C.本文安排文章的结构频有匠心,如写父亲播种、母亲收割时各有侧重,行文富有变 D.从字里行间不难看出,“我”的父亲种麦子很有经验,例如在第⑤段,他吃下鲜嫩 的麦子就能判断麦子的长势。 E.本文作者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他在文中运用冷静客观、准确细致的的语言, 表达了对麦子的情感 (2)作者在②段说:“麦子用它的物质颗粒和精神内核书写着人类的历史。”怎么理解这 句话的含意?(6分) (3)本文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各举一例说明其表达效果。(6分) (4)联系全文,探究作者主张“亲亲麦子”的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丰子恺究竟为今天画了什么 胡晓明 上海图书馆邀请我来讲“丰子恺为我们今天画了什么”。这个话题很好。作为一位画家, 他笔下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风景,都饱含着他看世界的种眼光,饱含着他对生活的种 理解,饱含着他对人生的些非常真挚的感 看到丰子恺的画,觉得心一下子就被融化了。画面那么简单,那么写意,但是有浓浓的 意思。你看,天渐渐黑下来了,那痴痴地等着主人回家的小狗,都伏在门边睡着了。在另一 幅画中,丰子恺画了一个在沸腾的汤水里面挣扎的黄鳝,肚孑成-个弓形,高高地拱起,黄 鳝宁可让它的头烧焦,尾烧烂,但是它要保护肚子,为什么呢?那是因为肚子里面还有一个 生命呀!在丰子恺的画中,能看到动物身上伟大的善良,对弱小生命的爱护,能看到一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 分) A.本文生动详细地记述了麦子生根、长叶、开花、结果的一生,用词优美,情深意浓, 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本文主要运用了叙议结合的手法以及拟人、对比、夸张的修辞手法,使作品条理清 楚,又显得很有文采。 C.本文安排文章的结构频有匠心,如写父亲播种、母亲收割时各有侧重,行文富有变 化。 D.从字里行间不难看出,“我”的父亲种麦子很有经验,例如在第⑤段,他吃下鲜嫩 的麦子就能判断麦子的长势。 E.本文作者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他在文中运用冷静客观、准确细致的的语言, 表达了对麦子的情感。 (2)作者在②段说:“麦子用它的物质颗粒和精神内核书写着人类的历史。”怎么理解这 句话的含意?(6 分) (3)本文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各举一例说明其表达效果。(6 分) (4)联系全文,探究作者主张“亲亲麦子”的理由。(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丰子恺究竟为今天画了什么 胡晓明 上海图书馆邀请我来讲“丰子恺为我们今天画了什么”。这个话题很好。作为一位画家, 他笔下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风景,都饱含着他看世界的一种眼光,饱含着他对生活的一种 理解,饱含着他对人生的一些非常真挚的感动。 看到丰子恺的画,觉得心一下子就被融化了。画面那么简单,那么写意,但是有浓浓的 意思。你看,天渐渐黑下来了,那痴痴地等着主人回家的小狗,都伏在门边睡着了。在另一 幅画中,丰子恺画了一个在沸腾的汤水里面挣扎的黄鳝,肚子成一个弓形,高高地拱起,黄 鳝宁可让它的头烧焦,尾烧烂,但是它要保护肚子,为什么呢?那是因为肚子里面还有一个 小生命呀!在丰子恺的画中,能看到动物身上伟大的善良,对弱小生命的爱护,能看到一个
个丰盈灵妙的世界,毎一棵小草,每一根杨柳枝,都是那样的有生命、有感觉、有情义,这 是古代的一种哲学 万物有情”,现在很多人都抛弃了这种观念 丰子恺为我们究竟画了什么?我的回答是他画出了人心、人性、人道、人情,画出了文 明的基本价值。画出来这些东西,就很了不起 中国的文明是一个非常有力量的文明。丰子恺的画背后有一只柔软、轻盈、美妙的手, 像小孩子稚嫩的小手,传送富于人心、富于人道的生命气息。中国的文明靠什么传承?就靠 一代代的中国人,像丰子恺这样的中国人,只要他们还在,中国文明就不会死。 有人说,丰子恺的东西很软弱,是不能去和日本人抵抗的东西。其实从长久的观点看, 中国文明的特点是和平、善良、纯真,这样一种文化具有长久的生命,其意义不亚于拿起机 关枪去和日本人对抗,它同样是一种抵抗,是文明对野蛮的抵抗 像丰子恺这样的艺术家在今天已经成为遥远的绝响。他并不是完全为了艺术,或者说是 笔墨,或者是某种色彩,他不是追求一种风格,一种形式,更不是追求一种话语权,或者是 西方艺术的一些标准、时尚流行的符号,他的艺术是一种有生命担当的艺术。 丰子恺的作品,具有跟当代艺术不一样的概念,这样的艺术不能简单地用所谓“艺术追 求创新”的标准来看待。这是一种具有古典圣贤心灵的艺术,每一幅画的背后,都有一种做 人的精神,有—种很高的境界。在这样种境界下面,艺术就会流露岀生命的情调和艺术的 丰姿,不像我们后代的人去玩艺术或者去游戏艺术 丰子恺的文字有一种非常独特的美,他的文字很轻松,很温馨,有一种江南的气味,是 种宁静的、没有火气的、很温厚的气息。江南文化有一个特点叫做“水做的男人,花一样 的女人”,江南水乡多,水很多,水多就是柔,有一种轻轻淡淡的,春天或初夏的气息。 老子的道德经里面说“上善若水”,道家讲最好的心境就像水一样,水是最高的善,水 是最高的境界,水是最不固执的,到哪里就随什么样的形状,到方就是方,到圆就是圆,水
个丰盈灵妙的世界,每一棵小草,每一根杨柳枝,都是那样的有生命、有感觉、有情义,这 是古代的一种哲学——“万物有情”,现在很多人都抛弃了这种观念。 丰子恺为我们究竟画了什么?我的回答是他画出了人心、人性、人道、人情,画出了文 明的基本价值。画出来这些东西,就很了不起。 中国的文明是一个非常有力量的文明。丰子恺的画背后有一只柔软、轻盈、美妙的手, 像小孩子稚嫩的小手,传送富于人心、富于人道的生命气息。中国的文明靠什么传承?就靠 一代一代的中国人,像丰子恺这样的中国人,只要他们还在,中国文明就不会死。 有人说,丰子恺的东西很软弱,是不能去和日本人抵抗的东西。其实从长久的观点看, 中国文明的特点是和平、善良、纯真,这样一种文化具有长久的生命,其意义不亚于拿起机 关枪去和日本人对抗,它同样是一种抵抗,是文明对野蛮的抵抗。 像丰子恺这样的艺术家在今天已经成为遥远的绝响。他并不是完全为了艺术,或者说是 笔墨,或者是某种色彩,他不是追求一种风格,一种形式,更不是追求一种话语权,或者是 西方艺术的一些标准、时尚流行的符号,,他的艺术是一种有生命担当的艺术。 丰子恺的作品,具有跟当代艺术不一样的概念,这样的艺术不能简单地用所谓“艺术追 求创新”的标准来看待。这是一种具有古典圣贤心灵的艺术,每一幅画的背后,都有一种做 人的精神,有一种很高的境界。在这样一种境界下面,艺术就会流露出生命的情调和艺术的 丰姿,不像我们后代的人去玩艺术或者去游戏艺术。 丰子恺的文字有一种非常独特的美,他的文字很轻松,很温馨,有一种江南的气味,是 一种宁静的、没有火气的、很温厚的气息。江南文化有一个特点叫做“水做的男人,花一样 的女人”,江南水乡多,水很多,水多就是柔,有一种轻轻淡淡的,春天或初夏的气息。 老子的道德经里面说“上善若水”,道家讲最好的心境就像水一样,水是最高的善,水 是最高的境界,水是最不固执的,到哪里就随什么样的形状,到方就是方,到圆就是圆,水
是最包容的。丰子恺的艺术像水,他画画的时候,用的笔是毛笔,温厚的味道就出来了。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幅关于都市文明的画,他画的大概是上海,人与人之间有一神非常 大的距离,本来是隔壁邻居,用了很大的铁栏杄,还是带刺的。丰子恺的画追求温暖的人情 在人心沙漠化的城市文明当中,追求诚挚的心灵沟通,人性的温暖。 丰子恺还有一幅“阿宝做媒人″的画,画的是“软软新娘子,瞻瞻新官人,宝宝做媒人″。 素材源自丰子恺的大女儿阿宝很小的时候,喜欢牵着弟弟瞻瞻、妺妺软软的手玩做媒人的游 戏。离上海华东师大很近的地方有一个茶城,,茶城一个礼品店有丰子恺和李叔同的仿真作 品卖,大概一两百块钱。有-天我去买礼品,恰好碰见一件让我很惊讶的事。那天我看到一 个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哦,这不是阿宝么『确实是阿宝,在那里签名售画,一低头,一举 首之间,恍然就是她小时候的神情。这是丰子恺艺术了不起的地方,很传神,他能够把小孩 子的神态抓住,而且保留下来。七八十年后,小孩已成老妇,那神态我们还可以在我们生活 当中,活生生地感触到,这时我觉得丰子恺离我们非常近。 (选自《名人传记》2009年第10期)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中“中国的文明是一种非常有力量的文明”同“中国文明的特点是和平、善良 纯真”有看似矛盾冲突的地方。 B.丰子恺画中在沸腾的汤水里面挣扎的黄鳝宁可让它的头烧焦,尾烧烂,但是它要弓 起肚子,保护肚子里的小生命,这给人心灵以极大的震颤 C.世界万物有情有义,丰子恺的画中每一棵小草,每一根杨柳枝都是有生命、有感觉 有情义的,这是古代“万物有情”哲学观念的体现,现在很多人都推崇这种观念 文中说丰子恺画的背后有一只柔软、轻盈、美妙的手,像小孩子稚嫩的小手,意思 是说丰子恺的画还有些稚嫩。 E.从丰子恺的画中可以捕捉到他看世界的眼光,体会到他对生活的理解,观察出他对 人生的感动 (2)为什么说“丰子恺的艺术像水”呢?请简要分析。(6分) (3)文中提到“阿宝做媒人”的画主要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回答。(6分
是最包容的。丰子恺的艺术像水,他画画的时候,用的笔是毛笔,温厚的味道就出来了。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幅关于都市文明的画,他画的大概是上海,人与人之间有一神非常 大的距离,本来是隔壁邻居,用了很大的铁栏杆,还是带刺的。丰子恺的画追求温暖的人情, 在人心沙漠化的城市文明当中,追求诚挚的心灵沟通,人性的温暖。 丰子恺还有一幅“阿宝做媒人”的画,画的是“软软新娘子,瞻瞻新官人,宝宝做媒人”。 素材源自丰子恺的大女儿阿宝很小的时候,喜欢牵着弟弟瞻瞻、妹妹软软的手玩做媒人的游 戏。离上海华东师大很近的地方有一个茶城,,茶城一个礼品店有丰子恺和李叔同的仿真作 品卖,大概一两百块钱。有一天我去买礼品,恰好碰见一件让我很惊讶的事。那天我看到一 个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哦,这不是阿宝么!”确实是阿宝,在那里签名售画,一低头,一举 首之间,恍然就是她小时候的神情。这是丰子恺艺术了不起的地方,很传神,他能够把小孩 子的神态抓住,而且保留下来。七八十年后,小孩已成老妇,那神态我们还可以在我们生活 当中,活生生地感触到,这时我觉得丰子恺离我们非常近。 (选自《名人传记》2009 年第 10 期)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 分) A.文中“中国的文明是一种非常有力量的文明”同“中国文明的特点是和平、善良、 纯真”有看似矛盾冲突的地方。 B.丰子恺画中在沸腾的汤水里面挣扎的黄鳝宁可让它的头烧焦,尾烧烂,但是它要弓 起肚子,保护肚子里的小生命,这给人心灵以极大的震颤。 C.世界万物有情有义,丰子恺的画中每一棵小草,每一根杨柳枝都是有生命、有感觉、 有情义的,这是古代“万物有情”哲学观念的体现,现在很多人都推崇这种观念。 D.文中说丰子恺画的背后有一只柔软、轻盈、美妙的手,像小孩子稚嫩的小手,意思 是说丰子恺的画还有些稚嫩。 E.从丰子恺的画中可以捕捉到他看世界的眼光,体会到他对生活的理解,观察出他对 人生的感动。 (2)为什么说“丰子恺的艺术像水”呢?请简要分析。(6 分) (3)文中提到“阿宝做媒人”的画主要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回答。(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