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2014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试题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小题3分) 中国龙文化源起 在原始社会的史前阶段,把龙作为氏族部落的图腾物来崇祀,是原始人朴素宗教意 识的反映。其文化史价值仅限于氏族文化的精神信仰对象。其功能意识来源于人们认为 氏族的精神偶像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的信念。在考古文物和丧葬习俗中,则反映在希 望来世幸福的追求之中,如西水坡墓葬中的“骑龙升天″摆塑,就是很好的例证。[来 源学+科+网 龙文化伴随着中华民族的起源和发展有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主要经历了原龙、礼 龙、神龙和文化龙四个阶段。原龙即图腾龙,主要作为氏族的感生神而存在。主要作用 是氏族的保护神和崇拜图腾,既是氏族之根,同时具有超常的能力。 在西安仰韶文化半坡遗址中岀土的陶壶龙纹,揭示了龙的一源。陶壶龙纹为人面、 长鱼身、有鳍、曲身、似龙似蛇,应为原龙形象的一种。在仰韶文化彩陶纹饰中,鱼的 形象占了绝大多数,联想到商周铜器上习见的族徽动物,可以初步认定这些鱼纹具有族 徽的性质 大凡图腾崇拜,起初都是现实中实在的动物和植物,此后便不断地被加以神化,最 后就可能演变为完全脱离实际的神物了。所以说鱼纹可能是六干多年前半坡人的图腾 物,而加长的鱼龙纹则是一种变形纹,有趋向神化的痕迹 那么,鱼这种水中精灵怎么会成为半坡人的图腾物呢?这不能不让人联想到万年 以前的第四纪冰川洪水期。当时洪水滔天,世界一片汪洋,长达数干年,人类的生存受 到了严重的挑战。所以,半坡人在回答“人从哪里来”的时候,很自然地把鱼作为自己 的感生神,即祖先,来加以崇拜。只有作为鱼的子孙,才可能具有鱼类在水中遨游的本
1 宁夏银川 2014 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试题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每小题 3 分)。 中国龙文化源起 在原始社会的史前阶段,把龙作为氏族部落的图腾物来崇祀,是原始人朴素宗教意 识的反映。其文化史价值仅限于氏族文化的精神信仰对象。其功能意识来源于人们认为 氏族的精神偶像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的信念。在考古文物和丧葬习俗中,则反映在希 望来世幸福的追求之中,如西水坡墓葬中的“骑龙升天”摆塑,就是很好的例证。[来 源:学+科+网] 龙文化伴随着中华民族的起源和发展有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主要经历了原龙、礼 龙、神龙和文化龙四个阶段。原龙即图腾龙,主要作为氏族的感生神而存在。主要作用 是氏族的保护神和崇拜图腾,既是氏族之根,同时具有超常的能力。 在西安仰韶文化半坡遗址中出土的陶壶龙纹,揭示了龙的一源。陶壶龙纹为人面、 长鱼身、有鳍、曲身、似龙似蛇,应为原龙形象的一种。在仰韶文化彩陶纹饰中,鱼的 形象占了绝大多数,联想到商周铜器上习见的族徽动物,可以初步认定这些鱼纹具有族 徽的性质。 大凡图腾崇拜,起初都是现实中实在的动物和植物,此后便不断地被加以神化,最 后就可能演变为完全脱离实际的神物了。所以说鱼纹可能是六千多年前半坡人的图腾 物,而加长的鱼龙纹则是一种变形纹,有趋向神化的痕迹。 那么,鱼这种水中精灵怎么会成为半坡人的图腾物呢?这不能不让人联想到一万年 以前的第四纪冰川洪水期。当时洪水滔天,世界一片汪洋,长达数千年,人类的生存受 到了严重的挑战。所以,半坡人在回答“人从哪里来”的时候,很自然地把鱼作为自己 的感生神,即祖先,来加以崇拜。只有作为鱼的子孙,才可能具有鱼类在水中遨游的本
领,氏族才能在洪水世界里得到延续。而半坡氏族大量的长身鱼纹或龙鱼纹则有明显的 向龙转化的趋向,处于龙文化的萌芽状态。 这种起源在后世的典籍中也可得到印证。在我国夏代,还常常面临着洪水灾害,所 以夏人仍把龙鱼作为感生图腾①,仍希望人类像龙鱼那样在水中生活。战国时代,人们 把龙当做“鳞虫之长”,还保留了把龙作为鱼类的传统观念。在商周铜器和汉代画像石 中的龙,口中是常常衔鱼的。所以说,原始龙是水物的观念是始终不变的。 在东北红山文化中出土的“玉猪龙”,头部似猪首,身体呈“C”形。所以,有学者 认为:猪是龙的起源,因为在人类最早驯化的六畜之中,只有猪的繁殖能力最强,而强 大的繁殖能力,可以使氏族生生不息,在任何灾害面前代代延续下去。这和半坡人以鱼 龙为图腾出于同一理想:希望氏族代代繁衍,生生不息。只不过半坡人希望拥有超自然 力,而红山人希望增强自身的生存能力而已 以上两种原始的龙之起源中,随着炎黄二帝及华夏族形成的文化大融合,玉猪龙文 化被融入了龙鱼文化之中。这从中原地区分布广大的仰韶文化遗址和与仰韶文化有直接 传承关系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可以得到佐证。之后的夏商周文化一直延续至今。 据研究,龙崇拜起源于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而有文字记载以来的中国历史 即使从甲骨文算起,也只有三千多年。因此,古代文献资料所记载的龙,只能反映当时 人们的崇龙习俗和认识水平,不能当作龙崇拜起源的直接材料加以引用,清楚龙的本来 面目,只能根据考古材料。 注J⑩①感生图腾即感生神话中的图腾。指母系氏族时期人们把氏族繁衍的“功劳 归于图腾的意志和行为 1.下列关于我国龙文化起源和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原始社会,把龙作为氏族部落的图腾物来崇祀,反映了史前阶段原始人朴素
2 领,氏族才能在洪水世界里得到延续。而半坡氏族大量的长身鱼纹或龙鱼纹则有明显的 向龙转化的趋向,处于龙文化的萌芽状态。 这种起源在后世的典籍中也可得到印证。在我国夏代,还常常面临着洪水灾害,所 以夏人仍把龙鱼作为感生图腾①,仍希望人类像龙鱼那样在水中生活。战国时代,人们 把龙当做“鳞虫之长”,还保留了把龙作为鱼类的传统观念。在商周铜器和汉代画像石 中的龙,口中是常常衔鱼的。所以说,原始龙是水物的观念是始终不变的。 在东北红山文化中出土的“玉猪龙”,头部似猪首,身体呈“C”形。所以,有学者 认为:猪是龙的起源,因为在人类最早驯化的六畜之中,只有猪的繁殖能力最强,而强 大的繁殖能力,可以使氏族生生不息,在任何灾害面前代代延续下去。这和半坡人以鱼 龙为图腾出于同一理想:希望氏族代代繁衍,生生不息。只不过半坡人希望拥有超自然 力,而红山人希望增强自身的生存能力而已。 以上两种原始的龙之起源中,随着炎黄二帝及华夏族形成的文化大融合,玉猪龙文 化被融入了龙鱼文化之中。这从中原地区分布广大的仰韶文化遗址和与仰韶文化有直接 传承关系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可以得到佐证。之后的夏商周文化一直延续至今。 据研究,龙崇拜起源于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而有文字记载以来的中国历史 即使从甲骨文算起,也只有三千多年。因此,古代文献资料所记载的龙,只能反映当时 人们的崇龙习俗和认识水平,不能当作龙崇拜起源的直接材料加以引用,清楚龙的本来 面目,只能根据考古材料。 [注]①感生图腾即感生神话中的图腾。指母系氏族时期人们把氏族繁衍的“功劳” 归于图腾的意志和行为。 1.下列关于我国龙文化起源和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在原始社会,把龙作为氏族部落的图腾物来崇祀,反映了史前阶段原始人朴素
的宗教意识。人们对于氏族的精神偶像存在于生活中的信念,成为其功能意识来源。 B.伴随着中华民族漫长的演化过程,龙文化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原龙、礼龙、神龙 和文化龙四个阶段。仰韶文化半坡遗址中岀土的陶壶龙纹,揭示了龙的一源。 C.西水坡墓葬中的“骑龙升天″摆塑,有力地证明了氏族部落把龙作为崇祀的图 腾物,意为希望追求来世的幸福,所以说原龙主要作用是氏族的保护神和崇拜图腾。 D.长身鱼纹或龙鱼纹则有明显的向龙转化的趋向,处于龙文化的萌芽状态,鱼纹 可能是六千多年前半坡人的图腾物,而加长的鱼龙纹则有趋向神化的痕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人类生存曾遇到洪水肆虐的严重挑战,因而后来的半坡人很自然地把鱼作为自 己的祖先来崇拜。他们认为只有作为鱼的子孙,氏族才可能在洪水世界里生存延续。 B.大凡图腾崇拜,起初都是现实中实在的动物和植物,此后便不断地被加以神化, 最后就可能演变为完全脱离实际的神物了。 C有学者认为猪是龙的起源红山文化的玉猪龙和半坡人以鱼龙为图腾的理想都是 同样的:希望氏族代代繁衍,生生不息。 D.起源于原始人类的玉猪龙和鱼龙,随着文化大融合而相互渗透,这从诸多仰韶 文化遗址和龙山文化遗址中可以得到佐证。再由夏商周文化一直延续到现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原始龙是水中物,这个观念一直伴随着中原一带华夏文化的发展。有学者认为, 因为猪的繁殖力可佑护氏族在灾害中延续下去,所以它自然就成为红山文化中龙的起 源。 B.我国的龙文化在文化史价值上,仅限于氏族文化的精神信仰对象。例如仰韶文 化中的“鱼龙”和红山文化中的“玉猪龙”,只是象征着氏族的生存、繁衍
3 的宗教意识。人们对于氏族的精神偶像存在于生活中的信念,成为其功能意识来源。 B.伴随着中华民族漫长的演化过程,龙文化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原龙、礼龙、神龙 和文化龙四个阶段。仰韶文化半坡遗址中出土的陶壶龙纹,揭示了龙的一源。 C.西水坡墓葬中的“骑龙升天”摆塑,有力地证明了氏族部落把龙作为崇祀的图 腾物,意为希望追求来世的幸福,所以说原龙主要作用是氏族的保护神和崇拜图腾。 D.长身鱼纹或龙鱼纹则有明显的向龙转化的趋向,处于龙文化的萌芽状态,鱼纹 可能是六千多年前半坡人的图腾物,而加长的鱼龙纹则有趋向神化的痕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人类生存曾遇到洪水肆虐的严重挑战,因而后来的半坡人很自然地把鱼作为自 己的祖先来崇拜。他们认为只有作为鱼的子孙,氏族才可能在洪水世界里生存延续。 B.大凡图腾崇拜,起初都是现实中实在的动物和植物,此后便不断地被加以神化, 最后就可能演变为完全脱离实际的神物了。 C.有学者认为,猪是龙的起源,红山文化的玉猪龙和半坡人以鱼龙为图腾的理想都是 同样的:希望氏族代代繁衍,生生不息。 D.起源于原始人类的玉猪龙和鱼龙,随着文化大融合而相互渗透,这从诸多仰韶 文化遗址和龙山文化遗址中可以得到佐证。再由夏商周文化一直延续到现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原始龙是水中物,这个观念一直伴随着中原一带华夏文化的发展。有学者认为, 因为猪的繁殖力可佑护氏族在灾害中延续下去,所以它自然就成为红山文化中龙的起 源。 B.我国的龙文化在文化史价值上,仅限于氏族文化的精神信仰对象。例如:仰韶文 化中的“鱼龙”和红山文化中的“玉猪龙”,只是象征着氏族的生存、繁衍
C.夏人为感激龙鱼对本氏族的繁衍、避灾之功,依然把其作为图腾,希望自己的 族人还能像龙鱼那样在水中生活。因为在那时,我国的人民还常常面临着洪水灾害。 D.研究表明,龙的崇拜起源于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而用文字记载的中国 历史也不过三干多年。因此,研究龙文化的起源,只能依据考古材料而不能依赖古代文 献资料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及善,洺州邯郸人。父君愕,有沉谋。高祖入关,率军与君廓偕来,拜君愕大将 军,封新兴县公,累迁左武卫将军。从太宗征辽,领左屯营兵,与高丽战驻跸山,死于 阵,赠左卫大将军、幽州都督、邢国公,陪葬昭陵。 及善以父死事,授朝散大夫,袭邢国公爵。皇太子弘立,擢及善左奉裕率。太子宴 于宫,命宫臣掷倒,及善辞曰;“殿下自有优人,臣苟奉令,非羽翼之美。”太子谢之 高宗闻,赐绢百匹。除右千牛卫将军,帝曰:"以尔忠谨,故擢三品要职。群臣非搜辟 不得至朕所。尔佩大横刀在朕侧,亦知此官贵乎?″病免。召为卫尉卿。垂拱中,历司 属卿。山东饥,诏为巡抚赈给使。拜春官尚书。出为秦州都督、益州长史,加光禄大夫, 以老病致仕 神功元年,契丹扰山东,擢魏州刺史,武后劳日:“逆虏盗边,公虽病,可与妻子 行,日三十里,为朕治边,使为屏蔽也。”因延问朝政得失,及善陈治乱所宜,后悦曰 御寇末也,辅政本也,公不可行。”留拜内史。来俊臣系狱当死,后欲释不诛,及善 曰:“俊臣凶狡不道,引亡命,污戮善良,天下疾之。不剿绝元恶,且摇乱胎祸,忧未 既也。”后纳之。卢陵王之还,密赞其谋。既为皇太子,又请岀外朝,以安群臣。 及善不甚文,而清正自将,临事不可夺,有大臣节。时二张怙宠,每侍宴,无人臣
4 C.夏人为感激龙鱼对本氏族的繁衍、避灾之功,依然把其作为图腾,希望自己的 族人还能像龙鱼那样在水中生活。因为在那时,我国的人民还常常面临着洪水灾害。 D.研究表明,龙的崇拜起源于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而用文字记载的中国 历史也不过三千多年。因此,研究龙文化的起源,只能依据考古材料而不能依赖古代文 献资料。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王及善,洺州邯郸人。父君愕,有沉谋。高祖入关,率军与君廓偕来,拜君愕大将 军,封新兴县公,累迁左武卫将军。从太宗征辽,领左屯营兵,与高丽战驻跸山,死于 阵,赠左卫大将军、幽州都督、邢国公,陪葬昭陵。 及善以父死事,授朝散大夫,袭邢国公爵。皇太子弘立,擢及善左奉裕率。太子宴 于宫,命宫臣掷倒,及善辞曰;“殿下自有优人,臣苟奉令,非羽翼之美。”太子谢之。 高宗闻,赐绢百匹。除右千牛卫将军,帝曰:“以尔忠谨,故擢三品要职。群臣非搜辟, 不得至朕所。尔佩大横刀在朕侧,亦知此官贵乎?”病免。召为卫尉卿。垂拱中,历司 属卿。山东饥,诏为巡抚赈给使。拜春官尚书。出为秦州都督、益州长史,加光禄大夫, 以老病致仕。 神功元年,契丹扰山东,擢魏州刺史,武后劳曰:“逆虏盗边,公虽病,可与妻子 行,日三十里,为朕治边,使为屏蔽也。”因延问朝政得失,及善陈治乱所宜,后悦曰: “御寇末也,辅政本也,公不可行。”留拜内史。来俊臣系狱当死,后欲释不诛,及善 曰:“俊臣凶狡不道,引亡命,污戮善良,天下疾之。不剿绝元恶,且摇乱胎祸,忧未 既也。”后纳之。卢陵王之还,密赞其谋。既为皇太子,又请出外朝,以安群臣。 及善不甚文,而清正自将,临事不可夺,有大臣节。时二张怙宠,每侍宴,无人臣
礼,及善数裁抑之,后不悦曰:卿年高,不宜侍游燕,但检校阁中。”遂乞骸骨,犹不 许,改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卒,年八十二,赠益州大都督,谥曰贞,陪葬乾陵。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四十一》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子谢之 谢:道歉,谢罪 B.密赞其谋 赞:辅助 C.时二张怙宠 怙:依仗 D.及善以父死事 死:使.死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及善有大臣节的一组(3分)() ①与高丽战驻跸山,死于阵 ②臣苟奉令,非羽翼之美 ③御寇末也,辅政本也,公不可行④不剿绝元恶,且摇乱胎祸,忧未既也 ⑤卢陵王之还,密赞其谋 ⑥及善数裁抑之 A.①②④ B.②④⑥C.①③⑤ D.②③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及善因为父亲为国捐躯的军功被授予朝散大夫,并袭邢国公爵。 B.皇太子李弘提拔王及善做了左奉裕率。后来高宗又提升他任三品要员,特许他 佩带大横刀在身边侍卫。 C.王及善认为来俊臣胡作非为,滥杀无辜,是祸乱的元凶,必须予以严惩。武后 采纳了他的建议。 D.二张由于受武后厚宠,在侍宴时全然没有做臣子的礼节,王及善多次指责他们, 武后很生气,便罢了他的职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5 礼,及善数裁抑之,后不悦曰:“卿年高,不宜侍游燕,但检校阁中。”遂乞骸骨,犹不 许,改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卒,年八十二,赠益州大都督,谥曰贞,陪葬乾陵。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四十一》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太子谢之 谢:道歉,谢罪 B.密赞其谋 赞:辅助 C.时二张怙宠 怙:依仗 D.及善以父死事 死:使…死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及善有大臣节的一组(3 分)( ) ①与高丽战驻跸山,死于阵 ②臣苟奉令,非羽翼之美 ③御寇末也,辅政本也,公不可行 ④不剿绝元恶,且摇乱胎祸,忧未既也 ⑤卢陵王之还,密赞其谋 ⑥及善数裁抑之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③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王及善因为父亲为国捐躯的军功被授予朝散大夫,并袭邢国公爵。 B.皇太子李弘提拔王及善做了左奉裕率。后来高宗又提升他任三品要员,特许他 佩带大横刀在身边侍卫。 C.王及善认为来俊臣胡作非为,滥杀无辜,是祸乱的元凶,必须予以严惩。武后 采纳了他的建议。 D.二张由于受武后厚宠,在侍宴时全然没有做臣子的礼节,王及善多次指责他们, 武后很生气,便罢了他的职。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逆虏盗边,公虽病,可与妻子行,日三十里,为朕治边,使为屏蔽也。(5分) (2)俊臣凶狡不道,引亡命,污戮善良,天下疾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陇头吟王维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落尽海西头 注]“太白”指太白星在古人眼中太白为主征战杀伐之星。“典属国”指掌管归附 的少数民族事务的官,品阶不高 8.简要概括此诗三个人物的典型生活场景,并简要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5 分) 9.这首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
6 (1)逆虏盗边,公虽病,可与妻子行,日三十里,为朕治边,使为屏蔽也。(5 分) (2)俊臣凶狡不道,引亡命,污戮善良,天下疾之。(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陇头吟 王维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落尽海西头。 [注]“太白”指太白星,在古人眼中太白为主征战杀伐之星。“典属国”指掌管归附 的少数民族事务的官,品阶不高。 8.简要概括此诗三个人物的典型生活场景,并简要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5 分) 9.这首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
(2) 谣诼谓余以善淫。(屈原《离骚》) (3)荡胸生曾云 。(杜甫《望岳》) (4)无丝竹之乱耳, 。(浏禹锡《陋室铭》) (5)青树翠蔓, ,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 (6)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行路难》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康熙字典梁晓声 集市,即便在小镇,也还是热闹的。 少年面前的地上铺一张白纸,特白,闪着好纸的光芒。那是旧挂历的一页,是在集 市上花一角钱买的——他自然舍不得花一角钱买,但馄饨铺的老板娘无论如何不肯白给 他 ‘都是去年的挂历了,你就扯一张给我,也不是什么损失。” 不是什么损失?损失大了!你看那明星,结婚了,息影了。息影,知道怎么回事吗 就是再也看不到她演的影视剧了!」册挂历上全是她—个人,有收藏价值的。扯一张给 你,不完整了,不完整了还有屁价值!老板娘从挂历上扯下那一页时,表现得十分不 情愿,仿佛真吃了极大的亏。 午后三点多,集市的热闹像戏剧的高潮过去一般退去了。少年仍蹲在那页白纸旁 白纸正中,摆着一部纸页破损、颜色像陈年谷子似的字典。1949年以后,全中国再没 有任何一家出版社出版过那种字典。它已没了原先的封皮,后贴上去的封皮上写着“康 煕字典"。笔迹工整又拘束,是少年写上去的. 他的左边,是卖肉的摊位,从上午到此刻,买肉的人络绎不绝,卖肉的汉子忙得不
7 (2) ,谣诼谓余以善淫。(屈原《离骚》) (3)荡胸生曾云, 。(杜甫《望岳》) (4)无丝竹之乱耳, 。 (刘禹锡《陋室铭》) (5)青树翠蔓, ,参差披拂。 (柳宗元《小石潭记》) (6)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行路难》)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康熙字典 梁晓声 集市,即便在小镇,也还是热闹的。 少年面前的地上铺一张白纸,特白,闪着好纸的光芒。那是旧挂历的一页,是在集 市上花一角钱买的——他自然舍不得花一角钱买,但馄饨铺的老板娘无论如何不肯白给 他。 “都是去年的挂历了,你就扯一张给我,也不是什么损失。” “不是什么损失?损失大了!你看那明星,结婚了,息影了。息影,知道怎么回事吗? 就是再也看不到她演的影视剧了!一册挂历上全是她一个人,有收藏价值的。扯一张给 你,不完整了,不完整了还有屁价值!”老板娘从挂历上扯下那一页时,表现得十分不 情愿,仿佛真吃了极大的亏。 午后三点多,集市的热闹像戏剧的高潮过去一般退去了。少年仍蹲在那页白纸旁。 白纸正中,摆着一部纸页破损、颜色像陈年谷子似的字典。1949 年以后,全中国再没 有任何一家出版社出版过那种字典。它已没了原先的封皮,后贴上去的封皮上写着“康 熙字典”。笔迹工整又拘束,是少年写上去的。 他的左边,是卖肉的摊位,从上午到此刻,买肉的人络绎不绝,卖肉的汉子忙得不
亦乐乎。右边,是卖油条的,生意也不错,农村人一年四季自家是炸不了几次的。跟着 大人们赶集的小孩子,十之八九要央求大人给买了吃。城乡差别,至今仍明明白白地体 现在细微处。而且,越是体现在细微处,越使农村的少男少女们做梦都想成为城里人。 这少年也有那样的梦。 真的梦是无逻辑的,人生的梦却须循着某种规律。 少年凭着刻苦学习的一股韧劲考上县重点高中,那是他实现人生之梦的关键一步。 拮据的家庭负担不起住校费用,为了圆梦,他想买辆旧自行车骑车上学,尽管每天要走 几十里的路有些辛苦。可他靠卖废品才存下二十元,要拥有旧货店中那辆状况还算好的 自行车,得先卖掉这部《康煕字典》。父亲病故了,母亲在南方打工。他清楚妈妈挣钱 的辛苦,不忍向妈妈要;并且他也清楚,妈妈正省吃俭用地攒钱,以备他将来考上大学 的花费 不料他说:“这字典其实没什么收藏价值,是1949年以前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学生 字典而已,至今民间仍多的是。而且,显然做了手脚,把最后一页撕掉了,最后一页肯 定印着出版年份什么的……, 没做手脚! 少年愤怒了,他确实撕掉了最后一页,但不是为了骗人,而是最后一页太破了 少年的辩解已无济于事,他用半页挂历纸包起字典离开小镇时,天已黑下来。 那孩子,过来,帮帮我! 他听出是那个坏了他事的男人的声音。原来那人的左腿有半截是假肢。他因为躲一 辆卡车而摔倒,假肢的关节处摔坏了,站都站不起来,他的处境无疑很危险,路那么窄, 不被压到才怪呢! 少年尽管恨他,但还是站住了
8 亦乐乎。右边,是卖油条的,生意也不错,农村人一年四季自家是炸不了几次的。跟着 大人们赶集的小孩子,十之八九要央求大人给买了吃。城乡差别,至今仍明明白白地体 现在细微处。而且,越是体现在细微处,越使农村的少男少女们做梦都想成为城里人。 这少年也有那样的梦。 真的梦是无逻辑的,人生的梦却须循着某种规律。 少年凭着刻苦学习的一股韧劲考上县重点高中,那是他实现人生之梦的关键一步。 拮据的家庭负担不起住校费用,为了圆梦,他想买辆旧自行车骑车上学,尽管每天要走 几十里的路有些辛苦。可他靠卖废品才存下二十元,要拥有旧货店中那辆状况还算好的 自行车,得先卖掉这部《康熙字典》。父亲病故了,母亲在南方打工。他清楚妈妈挣钱 的辛苦,不忍向妈妈要;并且他也清楚,妈妈正省吃俭用地攒钱,以备他将来考上大学 的花费。 不料他说:“这字典其实没什么收藏价值,是 1949 年以前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学生 字典而已,至今民间仍多的是。而且,显然做了手脚,把最后一页撕掉了,最后一页肯 定印着出版年份什么的……” “没做手脚!” 少年愤怒了,他确实撕掉了最后一页,但不是为了骗人,而是最后一页太破了…… 少年的辩解已无济于事,他用半页挂历纸包起字典离开小镇时,天已黑下来。 “那孩子,过来,帮帮我!” 他听出是那个坏了他事的男人的声音。原来那人的左腿有半截是假肢。他因为躲一 辆卡车而摔倒,假肢的关节处摔坏了,站都站不起来,他的处境无疑很危险,路那么窄, 不被压到才怪呢! 少年尽管恨他,但还是站住了
他是县重点高中的数学老师。开学后,任班主任的他手持名册点名时,意外地看到 那卖《康煕字典》的少年应声站在他面前,他愕然了 下课后,老师将他引到无人处,表示感谢,问:“字典卖掉了吗? 学生摇头 我收回我的话,因为老师说的不对,那字典其实很有收藏价值…… 学生将目光望向别处,不言语。 卖给我吧,我出两百元。” “我不能和老师做交易!"学生说罢,转身跑了。 过了几天,老师旧话重提,学生还是说不能和老师做交易。 ‘老师都和你说过几次了,你就不给老师一点面子嘛?你本来就是想卖的,不是吗? 有收藏价值的东西应该由知道它价值的人来收藏,对不对?” 最后一次,老师有点生气了 于是,老师得到了“康熙字典”,学生得到了一辆自行车,新的 年弹指一挥间,少年考上了上海交大。临行,送给老师一张字条,上面写着—一 “老师,我明白你为什么非要买我那本《康熙字典》,也明白了某些东西的真正价值是 什么。”每每看到它,老师心里就漾起一股暖意。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买肉和油条的人络绎不绝,而少年的康熙字典却无人问津,这种鲜明的对比说 明,当地人的物质生活虽已富足,但精神追求严重缺失。 B.少年撕去字典最后一页的行为被“老师”误会后,他很愤怒,为了维护自己的 人格,他极力地向围观的人解释,想澄凊事实
9 他是县重点高中的数学老师。开学后,任班主任的他手持名册点名时,意外地看到 那卖《康熙字典》的少年应声站在他面前,他愕然了…… 下课后,老师将他引到无人处,表示感谢,问:“字典卖掉了吗?” 学生摇头。 “我收回我的话,因为老师说的不对,那字典其实很有收藏价值……” 学生将目光望向别处,不言语。 “卖给我吧,我出两百元。” “我不能和老师做交易!”学生说罢,转身跑了。 过了几天,老师旧话重提,学生还是说不能和老师做交易。 “老师都和你说过几次了,你就不给老师一点面子嘛?你本来就是想卖的,不是吗? 有收藏价值的东西应该由知道它价值的人来收藏,对不对?” 最后一次,老师有点生气了。 于是,老师得到了“康熙字典”,学生得到了一辆自行车,新的。 三年弹指一挥间,少年考上了上海交大。临行,送给老师一张字条,上面写着—— “老师,我明白你为什么非要买我那本《康熙字典》,也明白了某些东西的真正价值是 什么。”每每看到它,老师心里就漾起一股暖意。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买肉和油条的人络绎不绝,而少年的康熙字典却无人问津,这种鲜明的对比说 明,当地人的物质生活虽已富足,但精神追求严重缺失。 B.少年撕去字典最后一页的行为被“老师”误会后,他很愤怒,为了维护自己的 人格,他极力地向围观的人解释,想澄清事实
C.小说强调少年用碳写下的“卖”字“是他上学以来写的最大的字”,意蕴丰富, 表明少年要立志成为城里人,缩小城乡差距的决心巨大 D.小说中关于赶集孩子和农村少男少女城市梦的描写,使少年的生活境遇和人生 梦想超越了个例而成为一种典型,成为农村少年生活的一个缩影。 E.这篇小说以“康煕字典”为线索,运用插叙和倒叙的手法,描写了留守少年卖 《康熙字典》的曲折经历,避免了平铺直叙,使行文曲折有致。 (2)小说中的少年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多处写到“白纸″“旧挂历纸”,这样写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中的“老师”先说“这字典其实没什么收藏价值”,后来又高价收藏了《康 熙字典》。小说这样写,有人认为很巧妙,有人认为不太好。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 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我叫马三立 20世纪90年代,已经步入耄耋之年的马三立依然保持着健旺的活力。一向低调的 马三立,被尊为相声艺术的一面旗帜 1992年,后期为马三立捧场的合作者王凤山也去世了。风格独特、技艺炉火纯青 的大师级演员,能够找到位功力相当、与之配合默契的搭档是非常不容易的,痛失臂 膀,马三立的痛心、惋惜可想而知。但那时的马三立没有多少闲余伤感,相声、观众都
10 C.小说强调少年用碳写下的“卖”字“是他上学以来写的最大的字”,意蕴丰富, 表明少年要立志成为城里人,缩小城乡差距的决心巨大。 D.小说中关于赶集孩子和农村少男少女城市梦的描写,使少年的生活境遇和人生 梦想超越了个例而成为一种典型,成为农村少年生活的一个缩影。 E.这篇小说以“康熙字典”为线索,运用插叙和倒叙的手法,描写了留守少年卖 《康熙字典》的曲折经历,避免了平铺直叙,使行文曲折有致。 (2)小说中的少年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6 分) (3)小说多处写到“白纸”“旧挂历纸”,这样写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4)小说中的“老师”先说“这字典其实没什么收藏价值”,后来又高价收藏了《康 熙字典》。小说这样写,有人认为很巧妙,有人认为不太好。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 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我叫马三立 20 世纪 90 年代,已经步入耄耋之年的马三立依然保持着健旺的活力。一向低调的 马三立,被尊为相声艺术的一面旗帜。 1992 年,后期为马三立捧场的合作者王凤山也去世了。风格独特、技艺炉火纯青 的大师级演员,能够找到一位功力相当、与之配合默契的搭档是非常不容易的,痛失臂 膀,马三立的痛心、惋惜可想而知。但那时的马三立没有多少闲余伤感,相声、观众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