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 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 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自从古代朝廷采用科举考试选拔人才以来,“金榜题名”与“名落孙山”始终结伴而行 于是,针对考生开发的“补习班”便应运而生。 说起古代的“补习班”,书院无疑名气最大、招牌最亮。书院始于唐,完备于宋,废止 于清,前后有千余年的历史,产生了许多学霸,培养出诸多政治、文学等大咖。范仲淹、魏 源、左宗棠等历史名人都曾就读于书院 书院分官私两类。私人书院最早为私人读书的书房,官办的书院则是官方修书、校书或 偶尔为皇帝讲经之场所。唐末至五代期间,战乱频繁,官学衰败,许多读书人避居山林,遂 模仿佛教禅林讲经制度创立书院,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进而打破了集 藏书、教学等于一体的官办书院“一家独大”的垄断局面。私人书院主要是给业余时间愿意 学习或是没有考中的学生提供的学习场所。据清嘉庆年间官修《全唐文》收录的南唐文字训 诂学家徐锴《陈氏书堂记》载,五代时期,著名的“高考补习班”是南朝宜都王陈叔明后裔 创办并不断扩大的位于浔阳县(今江西德安)的“陈氏书堂”。“堂庑数十间,聚书数千卷 子弟之秀者弱冠以上皆就学焉……四方游学者,自是宦成而名立,盖有之。” 进入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北宋初期,私人开办书院的现象越来越多。据史料记载,两 宋时的书院达七百所,且大多为地方上热爱教育和文化的人出资兴建。他们花重金聘请已回 乡或致仕的举人、进士或有名气的学者担任老师,欧阳修、梅尧臣、朱熹等都给书院的学生 上过课。书院除了要求学生熟读“四书五经”,还锻炼学生们写八股文的能力,熟悉八股文 的格律、步骤等。唐朝和宋朝的科举考试,策问一科是学生们的重点复习对象。于是,一些 年度热点问题(如当年的河运海运、粮食问题、边界争端等)”便成为学生考前必须掌握 的重中之重。明清时代,科举更为火爆,明代各类书院发展到一千多所,针对科考“八股文”, 这些书院纷纷高薪聘请“名师”和已考取功名的才子担任补习老师,那些科场“老手”根据 自己的考试经验,精心选编诸多标准的八股文训练学生,并装订成册供学生学习模仿,以便 科考取得高分。 更有趣的是,古代也有“押题”达人。史上最牛的“高考补习班”老师吕祖谦“押题” 简直神乎其神。他与朱熹、张拭齐名,时称“东南三贤”。朱熹的儿子、张拭的女儿都曾投 其门下求学。特别是针对科考,吕祖谦还专门创立了类似现代中学的“AA班”,并量身定制 了一册“模拟复习大纲及考题”,因封面为黄色,所以又称“黄册子”。传说一名学生拥有“黄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 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 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 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自从古代朝廷采用科举考试选拔人才以来,“金榜题名”与“名落孙山”始终结伴而行。 于是,针对考生开发的“补习班”便应运而生。 说起古代的“补习班”,书院无疑名气最大、招牌最亮。书院始于唐,完备于宋,废止 于清,前后有千余年的历史,产生了许多学霸,培养出诸多政治、文学等大咖。范仲淹、魏 源、左宗棠等历史名人都曾就读于书院。 书院分官私两类。私人书院最早为私人读书的书房,官办的书院则是官方修书、校书或 偶尔为皇帝讲经之场所。唐末至五代期间,战乱频繁,官学衰败,许多读书人避居山林,遂 模仿佛教禅林讲经制度创立书院,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进而打破了集 藏书、教学等于一体的官办书院“一家独大”的垄断局面。私人书院主要是给业余时间愿意 学习或是没有考中的学生提供的学习场所。据清嘉庆年间官修《全唐文》收录的南唐文字训 诂学家徐锴《陈氏书堂记》载,五代时期,著名的“高考补习班”是南朝宜都王陈叔明后裔 创办并不断扩大的位于浔阳县(今江西德安)的“陈氏书堂”。“堂庑数十间,聚书数千卷, 子弟之秀者弱冠以上皆就学焉……四方游学者,自是宦成而名立,盖有之。” 进入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北宋初期,私人开办书院的现象越来越多。据史料记载,两 宋时的书院达七百所,且大多为地方上热爱教育和文化的人出资兴建。他们花重金聘请已回 乡或致仕的举人、进士或有名气的学者担任老师,欧阳修、梅尧臣、朱熹等都给书院的学生 上过课。书院除了要求学生熟读“四书五经”,还锻炼学生们写八股文的能力,熟悉八股文 的格律、步骤等。唐朝和宋朝的科举考试,策问一科是学生们的重点复习对象。于是,一些 “年度热点问题(如当年的河运海运、粮食问题、边界争端等)”便成为学生考前必须掌握 的重中之重。明清时代,科举更为火爆,明代各类书院发展到一千多所,针对科考“八股文”, 这些书院纷纷高薪聘请“名师”和已考取功名的才子担任补习老师,那些科场“老手”根据 自己的考试经验,精心选编诸多标准的八股文训练学生,并装订成册供学生学习模仿,以便 科考取得高分。 更有趣的是,古代也有“押题”达人。史上最牛的“高考补习班”老师吕祖谦“押题” 简直神乎其神。他与朱熹、张拭齐名,时称“东南三贤”。朱熹的儿子、张拭的女儿都曾投 其门下求学。特别是针对科考,吕祖谦还专门创立了类似现代中学的“AA 班”,并量身定制 了一册“模拟复习大纲及考题”,因封面为黄色,所以又称“黄册子”。传说一名学生拥有“黄
册子”且能正确解答里面的题目,科考就能顺利过关。于是,前来“补习”的学生“至千百”。 当然,吕祖谦这种专门针对考试而施教的做法也备受诟病,同时期的温州乐清诗人刘黻就讥 讽道:“区区黄册子,所事惟夺魁。” 自宋仁宗执政末开始到清朝取缔科考止,封建朝廷也多次打压私人开办的书院,但都未 能根绝 (摘编自赵柒斤《古代科考也有人押题》,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书院产生于唐代,到清代才废止,历史悠久,培养的人才分布于众多领域。在古代“补 习班”中,书院的名气最大。 五代时期位于浔阳县的陈氏书堂颇具规模,“堂庑数十间,聚书数千卷”,当地己成年的 “子弟”都可以来这里修习 C.私人书院这一特殊的教育组织形式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对佛教禅林讲经制度的模仿 D.官办书院集藏书、教学等于一体,私人书院则主要为没有考中的学生提供学习场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二、三段论述了书院的产生、发展和当时的政治、经济存在着一定关系。 B.第三段比较了官私书院的不同,用例证法论述了私人书院的发展打破了官办垄断的局面。 C.文章论述的私人书院为迎合科举考试的需要而功利施教的做法,很值得现代教育人反思 D.文章虽然在“谈古”,但语言富有时代感,论证方法多样,论证结构清晰,具有辩证意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私人书院在唐末至五代期间发展起来,宋代、明清得到进一步发展,但从宋仁宗起多次 遭到打压。 B.眀代书院通过髙薪聘师、精编辅导材料、模拟训练以提髙考生中榜率的做法,可谓煞费 C.朱熹的儿子和张拭的女儿都曾投在吕祖谦的门下求学,可见吕祖谦的学问居“东南三贤” 之首。 D.虽然吕祖谦自创的备考模式很受考生追捧,但同时期的诗人刘黻却对这些应试攻略颇有 微词。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
册子”且能正确解答里面的题目,科考就能顺利过关。于是,前来“补习”的学生“至千百”。 当然,吕祖谦这种专门针对考试而施教的做法也备受诟病,同时期的温州乐清诗人刘黻就讥 讽道:“区区黄册子,所事惟夺魁。” 自宋仁宗执政末开始到清朝取缔科考止,封建朝廷也多次打压私人开办的书院,但都未 能根绝。 (摘编自赵柒斤《古代科考也有人押题》,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书院产生于唐代,到清代才废止,历史悠久,培养的人才分布于众多领域。在古代“补 习班”中,书院的名气最大。 B.五代时期位于浔阳县的陈氏书堂颇具规模,“堂庑数十间,聚书数千卷”,当地己成年的 “子弟”都可以来这里修习。 C.私人书院这一特殊的教育组织形式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对佛教禅林讲经制度的模仿。 D.官办书院集藏书、教学等于一体,私人书院则主要为没有考中的学生提供学习场所。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二、三段论述了书院的产生、发展和当时的政治、经济存在着一定关系。 B.第三段比较了官私书院的不同,用例证法论述了私人书院的发展打破了官办垄断的局面。 C.文章论述的私人书院为迎合科举考试的需要而功利施教的做法,很值得现代教育人反思。 D.文章虽然在“谈古”,但语言富有时代感,论证方法多样,论证结构清晰,具有辩证意味。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私人书院在唐末至五代期间发展起来,宋代、明清得到进一步发展,但从宋仁宗起多次 遭到打压。 B.明代书院通过高薪聘师、精编辅导材料、模拟训练以提高考生中榜率的做法,可谓煞费 苦心。 C.朱熹的儿子和张拭的女儿都曾投在吕祖谦的门下求学,可见吕祖谦的学问居“东南三贤” 之首。 D.虽然吕祖谦自创的备考模式很受考生追捧,但同时期的诗人刘黻却对这些应试攻略颇有 微词。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民以食为天,但现在的年轻人或许以外卖为天。《2017年中国外卖发展研究报告》的 统计显示,基于互联网的外卖平台整体月活用户超过了8000万。外卖不仅占领了写字楼、 办公楼和格子间,接下来还要占领火车和春运。在“铁路12306”APP上,提前一小时预订 高铁外卖,就不用再吃“火腿肠+方便面”了。外卖风行,有人点赞,有人拍砖,但亳无疑 问,外卖成了都市年轻人主流的饮食方式。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饮食是重中之重。历朝历代的“大V”里面,“吃货”一点不罕见。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孔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伊尹在《本味》中, 列举了美食的苛刻标准,“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 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腻” 在传统饮食文化中,“如何吃”的仪式和流程比“吃什么”还重要。寻常百姓,至少要 做到孔子说的“食不言,寝不语”,招待客人,也要严格按照地位、辈分、官位等主次有序 落座。皇室就更讲究了,清朝标准御膳有120道菜,还分为主食、点心、果品等 吃个饭还这么累,白领们玩不起也玩不转这繁琐的美食套路。外卖,把“怎么吃”的繁 文缛节全部去掉了,直接回归到“吃什么”的本质。从品类来说,外卖的口味相当丰富,不 输堂食。其实,有自信的店,才会用外卖宴客 外卖解放了厨房,解救了主妇。中国女性多年未变的标准,就是“上得了厅堂,下得了 厨房”。做饭这件事,成了家庭主妇们强制性的角色使命,也不管主妇们是不是真爱弹奏“锅 碗瓢盆交响乐”。但专业的事儿,交给专业人士不是更好吗?再说,从职场来看,女士的压 力丝毫不比男性小。晚上加完班回家,与其花一小时做饭,半小时洗碗,倒不如一键点个外 卖,半小时内送上门,省事省力省时。外卖还拯救了苦哈哈的单身汉。早在2015年,中国 单身人口数量就相当于俄罗斯、英国人口的总和,超过了2亿,占总人口14%。而美团点评 集团曾在去年透露,平台65%的订单来自单身用户,尤以外卖快餐最受单身汉欢迎。 当然,外卖有利也有弊。中国饮食文化既满足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 生活—一聚食制长期流传,是我们重视血缘亲属关系和家庭观念在饮食方式上的反映;重视 食材、顺序、餐具,满足了人们的审美与礼节需求:而传统烹饪中的精华也无法在一份外卖 中得到体现。但不管如何,在追求效率的现代生活中,点外卖己渐渐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摘编自2018.2《光明网》) 材料二: 图表1:2011-2018年在线外卖市场规模及增速(单位:亿元,%
民以食为天,但现在的年轻人或许以外卖为天。《2017 年中国外卖发展研究报告》的 统计显示,基于互联网的外卖平台整体月活用户超过了 8000 万。外卖不仅占领了写字楼、 办公楼和格子间,接下来还要占领火车和春运。在“铁路 12306”APP 上,提前一小时预订 高铁外卖,就不用再吃“火腿肠+方便面”了。外卖风行,有人点赞,有人拍砖,但毫无疑 问,外卖成了都市年轻人主流的饮食方式。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饮食是重中之重。历朝历代的“大 V”里面,“吃货”一点不罕见。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孔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伊尹在《本味》中, 列举了美食的苛刻标准,“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 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腻”。 在传统饮食文化中,“如何吃”的仪式和流程比“吃什么”还重要。寻常百姓,至少要 做到孔子说的“食不言,寝不语”,招待客人,也要严格按照地位、辈分、官位等主次有序 落座。皇室就更讲究了,清朝标准御膳有 120 道菜,还分为主食、点心、果品等。 吃个饭还这么累,白领们玩不起也玩不转这繁琐的美食套路。外卖,把“怎么吃”的繁 文缛节全部去掉了,直接回归到“吃什么”的本质。从品类来说,外卖的口味相当丰富,不 输堂食。其实,有自信的店,才会用外卖宴客。 外卖解放了厨房,解救了主妇。中国女性多年未变的标准,就是“上得了厅堂,下得了 厨房”。做饭这件事,成了家庭主妇们强制性的角色使命,也不管主妇们是不是真爱弹奏“锅 碗瓢盆交响乐”。但专业的事儿,交给专业人士不是更好吗?再说,从职场来看,女士的压 力丝毫不比男性小。晚上加完班回家,与其花一小时做饭,半小时洗碗,倒不如一键点个外 卖,半小时内送上门,省事省力省时。外卖还拯救了苦哈哈的单身汉。早在 2015 年,中国 单身人口数量就相当于俄罗斯、英国人口的总和,超过了 2 亿,占总人口 14%。而美团点评 集团曾在去年透露,平台 65%的订单来自单身用户,尤以外卖快餐最受单身汉欢迎。 当然,外卖有利也有弊。中国饮食文化既满足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 生活——聚食制长期流传,是我们重视血缘亲属关系和家庭观念在饮食方式上的反映;重视 食材、顺序、餐具,满足了人们的审美与礼节需求;而传统烹饪中的精华也无法在一份外卖 中得到体现。但不管如何,在追求效率的现代生活中,点外卖己渐渐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摘编自 2018.2《光明网》) 材料二: 图表 1:2011-2018 年在线外卖市场规模及增速(单位:亿元,%)
21121201201421520162011 图表2:2011-2018年在线外卖用户规模及增速(单位:亿人, 355r6000 2586 4000% 30005 270% 2000%6 1063 正确云 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E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材料三 从1978年到2018年,改革开放已走过四十个年头,老百姓经历了从缺吃少穿到迈向小 康生活的巨变 “半夜吃一碗热气腾腾滑溜溜的粉,外面是星光点点,人间真值得。”现身长沙就忙着 寻味”的纪录片导演陈晓卿笑说,吃过最好吃的东西就是“饿”,“只要饿了,吃什么都 好吃。只要饿,你会有特别多的朋友,也会有突然出现的很好的厨师和美食家,不饿的话, 谈不上什么吃。”从《舌尖上的中国》到《风味人间》,陈晓卿打造了一批让吃货“欲罢不 能”的作品,连蔡澜都现场夸奖他纪录片拍得好,“特别肯花时间”。 谈到改革开放四十年的饮食变化,陈晓卿直言中国人从吃饱到吃得精细、吃得健康,确 实变化特别大。但在这种变化的背后,我们吃东西的礼仪和对食物的敬畏消失了。这也是陈 晓卿做《风味人间》的初心,“不能因为走得太快,就碰碎东西,我们选的角度是那些弱小 的,可能会没有的东西。我们想给农耕时代的食物留下一个背影。 (摘编自2018.12“人民网”) 材料四: 《风味人间》全片共8集,历时四年精心准备。虽然同样是讲述以美食为线索的人文故 事,但与《舌尖》着眼于中国传统美食不同,《风味人间》把地域范围扩展到了全球。在全
图表 2:2011-2018 年在线外卖用户规模及增速(单位:亿人,%)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材料三: 从 1978 年到 2018 年,改革开放已走过四十个年头,老百姓经历了从缺吃少穿到迈向小 康生活的巨变。 “半夜吃一碗热气腾腾滑溜溜的粉,外面是星光点点,人间真值得。”现身长沙就忙着 “寻味”的纪录片导演陈晓卿笑说,吃过最好吃的东西就是“饿”,“只要饿了,吃什么都 好吃。只要饿,你会有特别多的朋友,也会有突然出现的很好的厨师和美食家,不饿的话, 谈不上什么吃。”从《舌尖上的中国》到《风味人间》,陈晓卿打造了一批让吃货“欲罢不 能”的作品,连蔡澜都现场夸奖他纪录片拍得好,“特别肯花时间”。 谈到改革开放四十年的饮食变化,陈晓卿直言中国人从吃饱到吃得精细、吃得健康,确 实变化特别大。但在这种变化的背后,我们吃东西的礼仪和对食物的敬畏消失了。这也是陈 晓卿做《风味人间》的初心,“不能因为走得太快,就碰碎东西,我们选的角度是那些弱小 的,可能会没有的东西。我们想给农耕时代的食物留下一个背影。” (摘编自 2018.12“人民网”) 材料四: 《风味人间》全片共 8 集,历时四年精心准备。虽然同样是讲述以美食为线索的人文故 事,但与《舌尖》着眼于中国传统美食不同,《风味人间》把地域范围扩展到了全球。在全
球视野里审视中国美食的独特性,在历史演化过程中探究中国美食的流变,深度讨论中国人 与食物的关系,并勾勒出恢弘的中华美食地图,从美食中折射出中国人民族个性的侧面。这 样大范围的追根溯源,意在表达人类 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都是异曲同工的。除了以往常用的航拍、延时,制作团队还和中科大 的“美丽科学”团队合作,在拍摄中加入了超微摄影和显微摄影。 (摘编自2018.11“人民网”)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7年中国外卖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外卖成了都市年轻人主流的饮食方式。 B.2013-2018年在线外卖市场增速与同时期在线外卖用户增速成正相关关系 C.陈晓卿认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人们在饮食方面有很大的改善,但也有遗憾 D.《风味人间》的制作团队没有墨守成规,能够引进先进技术拍摄高品质纪录片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饮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孔子希望食物做得越精细越好,伊尹 则强调做美食要把握好度 B.2011-2014年在线外卖用户增速上升,购买外卖人数持续增加:2014-2018年在线外 卖用户增速下降,点外卖的人逐年减少 C.陈晓卿说,吃过最好吃的东西就是“饿”,这句话与俗语“饿时吃糠甜如蜜,饱时 吃蜜蜜不甜”有异曲同工之妙 D.《风味人间》与《舌尖》同中存异。前者在全球视野里审视中国美食的独特性,并 从中折射出中国人民族个性的侧面。 6.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外卖这种饮食方式的利与弊。(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杨轻抒 园子里安静得像一支蓝调的曲子,像一个人死去了一般。夕阳淡黄,越过老墙,左一划 右一拉地抹在只剩下一片半片青瓦的屋顶上。 台子是水泥的,但已经看不出水泥的痕迹了,因为上面积了厚厚的一层灰。灰尘这东西 很有意思,就像时间一样,一层一层堆上去,要不了多久就有了层次和分量。其实,才多久 没打扫呢?好像时间并不长,老邓认真想了一会儿,似乎就在昨天,或者前天。但这又怎么 可能呢? 看一个人有没有老,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看这个人是不是开始怀旧,是不是喜欢念叨过去
球视野里审视中国美食的独特性,在历史演化过程中探究中国美食的流变,深度讨论中国人 与食物的关系,并勾勒出恢弘的中华美食地图,从美食中折射出中国人民族个性的侧面。这 样大范围的追根溯源,意在表达人类 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都是异曲同工的。除了以往常用的航拍、延时,制作团队还和中科大 的“美丽科学”团队合作,在拍摄中加入了超微摄影和显微摄影。 (摘编自 2018.11“人民网”)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17 年中国外卖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外卖成了都市年轻人主流的饮食方式。 B.2013-2018 年在线外卖市场增速与同时期在线外卖用户增速成正相关关系。 C.陈晓卿认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人们在饮食方面有很大的改善,但也有遗憾。 D.《风味人间》的制作团队没有墨守成规,能够引进先进技术拍摄高品质纪录片。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饮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孔子希望食物做得越精细越好,伊尹 则强调做美食要把握好度。 B.2011-2014 年在线外卖用户增速上升,购买外卖人数持续增加;2014-2018 年在线外 卖用户增速下降,点外卖的人逐年减少。 C.陈晓卿说,吃过最好吃的东西就是“饿”,这句话与俗语“饿时吃糠甜如蜜,饱时 吃蜜蜜不甜”有异曲同工之妙。 D.《风味人间》与《舌尖》同中存异。前者在全球视野里审视中国美食的独特性,并 从中折射出中国人民族个性的侧面。 6.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外卖这种饮食方式的利与弊。(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戏 杨轻抒 园子里安静得像一支蓝调的曲子,像一个人死去了一般。夕阳淡黄,越过老墙,左一划 右一拉地抹在只剩下一片半片青瓦的屋顶上。 台子是水泥的,但已经看不出水泥的痕迹了,因为上面积了厚厚的一层灰。灰尘这东西 很有意思,就像时间一样,一层一层堆上去,要不了多久就有了层次和分量。其实,才多久 没打扫呢?好像时间并不长,老邓认真想了一会儿,似乎就在昨天,或者前天。但这又怎么 可能呢? 看一个人有没有老,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看这个人是不是开始怀旧,是不是喜欢念叨过去
的事情。老邓明白这个理。但老邓觉得自己好像并不怎么喜欢怀旧,不喜欢在人面前念叨过 去的事情,比如老邓就很少提起过去在戏台上的情形,或者跟那些戏迷的故事。老邓只是经 常发现自己眼前会晃悠着一些人,那些人都是从古代来的,他们是长坂坡前的赵子龙,是虎 牢关前的吕布,是江东的周瑜……那些人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老邓眼前,他们威猛、精神, 抬手,长江风起,一睁眼,河水倒流。他们的声音响亮高亢,直迫云天:自古英雄有血性 岂能怕死与贪生?此去寻找无踪影,枉在天地走一程……① 老邓认为自己并不老,刚才用铁钳拧园子门锁时,居然一下就拧开了。那锈黄了的铁锁 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发出铁锈特有的沉闷的声音,十分的悦耳,很有点像戏剧的开场锣鼓。 拧开铁锁那一刻,老邓从腿肚子往上蹿起一股让人战粟的激动,浑身那个爽啊,真想大叫一 老邓从灰色的楼梯拐角踏着一级一级的台阶上的灰尘,一步一步往台上爬。每上一级台 阶,老邓都会停一小会儿。老邓回头,看见自己的脚印印在一级一级的青灰色的台阶上, 朝珠一样,像时光一样,一直串到台子正中央 这时候,老邓抬起头,看见了墙头外的夕阳正啪啦啦地烧。 老邓站到了台子中央一一老邓觉得这个情景很熟悉,老邓记得很久以前,自己也曾经站 在这个台子中央。那时候,老邓觉得这个台子就是天地,自己是站在天地的中央的,四面霞 光升腾,自己的影子映在身后没有背景的白墙上,如同庙里的菩萨,光芒万丈。 台子正对面刷过石灰的墙已经斑驳了,掉了皮,露出下面的青砖。园子的地面是青灰色 的,至于泥土为什么是青灰色的,老邓有些迷惑。青灰色的泥地上乱七八糟地扔着几条长短 不一的木棍,那其实是长凳子的腿。之前,园子里摆着一排一排的长条凳,每一条凳子上都 紧紧地挤着人,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其中一个女人每次演出都来,每次都坐在那个固定的 位置,眼睛盯着老邓,眼中水波四起。现在,那儿人没了,老邓觉得自己眼中唰地生出了厚 厚的青苔 夕阳下去了,稀落的青瓦由黄变蓝,变黑。老邓站在台子中央,像风中的一片叶子。老 邓努力站得稳当些,而且老邓很想走个圆场,但试了一下,才发现自己的腿已经抬不起来了 抬不起来腿的时候,老邓心里突然觉得有一丝酸。 老邓看见一只麻雀突然落在对面的墙头上,满眼的迷惑,一声不吭 那个下午,在老邓的印象里,一切都很安静。但是,那只是老邓的感觉,事实上,那个 下午,有一个人偶然走过院墙外边,听见了很久都没打开过的园子里传出了一个嘶哑的声音 那个人站在乌桕树下仔细听了一会儿,听出了断断续续的句子:只见那番营蝼蚁似海潮,观 不尽山头共荒郊,又只见将士纷纷一字乱绕,队伍中马嘶兵喧闹吵吵…② 早就没人了的园子里怎么会传出唱戏的声音?那人想了半天,还是没想出个所以然来。 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就算了,于是,那个人拍拍屁股上的土,走了 后边的事情比较玄,说是周围好多人都听到了老园子里有人唱戏,但园子里怎么会有人
的事情。老邓明白这个理。但老邓觉得自己好像并不怎么喜欢怀旧,不喜欢在人面前念叨过 去的事情,比如老邓就很少提起过去在戏台上的情形,或者跟那些戏迷的故事。老邓只是经 常发现自己眼前会晃悠着一些人,那些人都是从古代来的,他们是长坂坡前的赵子龙,是虎 牢关前的吕布,是江东的周瑜……那些人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老邓眼前,他们威猛、精神, 一抬手,长江风起,一睁眼,河水倒流。他们的声音响亮高亢,直迫云天:自古英雄有血性, 岂能怕死与贪生?此去寻找无踪影,枉在天地走一程……① 老邓认为自己并不老,刚才用铁钳拧园子门锁时,居然一下就拧开了。那锈黄了的铁锁 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发出铁锈特有的沉闷的声音,十分的悦耳,很有点像戏剧的开场锣鼓。 拧开铁锁那一刻,老邓从腿肚子往上蹿起一股让人战粟的激动,浑身那个爽啊,真想大叫一 声:啊…… 老邓从灰色的楼梯拐角踏着一级一级的台阶上的灰尘,一步一步往台上爬。每上一级台 阶,老邓都会停一小会儿。老邓回头,看见自己的脚印印在一级一级的青灰色的台阶上,像 朝珠一样,像时光一样,一直串到台子正中央。 这时候,老邓抬起头,看见了墙头外的夕阳正啪啦啦地烧。 老邓站到了台子中央——老邓觉得这个情景很熟悉,老邓记得很久以前,自己也曾经站 在这个台子中央。那时候,老邓觉得这个台子就是天地,自己是站在天地的中央的,四面霞 光升腾,自己的影子映在身后没有背景的白墙上,如同庙里的菩萨,光芒万丈。 台子正对面刷过石灰的墙已经斑驳了,掉了皮,露出下面的青砖。园子的地面是青灰色 的,至于泥土为什么是青灰色的,老邓有些迷惑。青灰色的泥地上乱七八糟地扔着几条长短 不一的木棍,那其实是长凳子的腿。之前,园子里摆着一排一排的长条凳,每一条凳子上都 紧紧地挤着人,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其中一个女人每次演出都来,每次都坐在那个固定的 位置,眼睛盯着老邓,眼中水波四起。现在,那儿人没了,老邓觉得自己眼中唰地生出了厚 厚的青苔。 夕阳下去了,稀落的青瓦由黄变蓝,变黑。老邓站在台子中央,像风中的一片叶子。老 邓努力站得稳当些,而且老邓很想走个圆场,但试了一下,才发现自己的腿已经抬不起来了。 抬不起来腿的时候,老邓心里突然觉得有一丝酸。 老邓看见一只麻雀突然落在对面的墙头上,满眼的迷惑,一声不吭。 那个下午,在老邓的印象里,一切都很安静。但是,那只是老邓的感觉,事实上,那个 下午,有一个人偶然走过院墙外边,听见了很久都没打开过的园子里传出了一个嘶哑的声音。 那个人站在乌桕树下仔细听了一会儿,听出了断断续续的句子:只见那番营蝼蚁似海潮,观 不尽山头共荒郊,又只见将士纷纷一字乱绕,队伍中马嘶兵喧闹吵吵……② 早就没人了的园子里怎么会传出唱戏的声音?那人想了半天,还是没想出个所以然来。 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就算了,于是,那个人拍拍屁股上的土,走了。 后边的事情比较玄,说是周围好多人都听到了老园子里有人唱戏,但园子里怎么会有人
唱戏呢?那座曾经的戏园子已经被关了很久了一一这没啥奇怪的,一座上百年的戏园子,也 曾多次被关过,被做过其他用途一一不同的是,听说这回不久就要拆掉了,拆掉干什么,谁 都说不明白,就像不明白当初为什么要把园子关掉一样。更玄的是,说有好事的听见声音还 专门跑去看了,看见门锁掉在地上一一门实在太破了,破得已经挂不住一把锁一一园子里边 空空荡荡,一个人都没有,连只麻雀都没有 但的确是真的,好多人都说听到了园子里清越的唱戏的声音。而且,还听见了河水一样 澎湃的叫好声。 (选自2018年4月《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注】①出自京戏传统剧目《长坂坡》。②出自京戏传统剧目《挑滑车》。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老邓不确定多久没打扫台子上那厚厚的灰尘,可以看出老邓离开戏园时间太 长,对此并不知情 B.从戏台对面的石灰墙到戏园地面,再到青瓦屋顶,此部分运用定点换景的写作方法, 展现了戏园子的破败 C.“夕阳”这一物象在小说中反复出现,既是故事情节展开的时间线索,又渲染了主人 公老邓的复杂情绪 D.“戏园子”是老邓的活动场所,小说从“戏园子”切入来叙写故事,通过人物回忆再 现了他昔日名角的形象。 8.小说折射出多样的情感态度,请结合全文简要概述 9.小说是怎样叙写老邓的故事的?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琪,字台秀,五代祖憕,天宝末,礼部尚书、东部留守。安禄山陷东都,遇害,累赠 太尉,谥曰忠懿。憕孙寀,元和朝,位至给事中。寀子敬方,文宗朝,诚议大夫。敬方子毂, 广明中,为晋公王铎都统判官,以收复功为谏议大夫 琪即毅之子也,年十三,词賦诗颂,大为王铎所知,然亦疑其假手。一日,铎召毅宴于 公署,密遣人以《汉祖得三杰赋》题就其第试之,琪援笔立成。赋尾云:“得士则昌,非贤 罔共,宜哉项氏之败亡,一范增而不能用。”铎览而骇之,曰:“此儿大器也,将擅文价
唱戏呢?那座曾经的戏园子已经被关了很久了一一这没啥奇怪的,一座上百年的戏园子,也 曾多次被关过,被做过其他用途——不同的是,听说这回不久就要拆掉了,拆掉干什么,谁 都说不明白,就像不明白当初为什么要把园子关掉一样。更玄的是,说有好事的听见声音还 专门跑去看了,看见门锁掉在地上——门实在太破了,破得已经挂不住一把锁——园子里边 空空荡荡,一个人都没有,连只麻雀都没有。 但的确是真的,好多人都说听到了园子里清越的唱戏的声音。而且,还听见了河水一样 澎湃的叫好声。 (选自 2018 年 4 月《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注】①出自京戏传统剧目《长坂坡》。②出自京戏传统剧目《挑滑车》。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中,老邓不确定多久没打扫台子上那厚厚的灰尘,可以看出老邓离开戏园时间太 长,对此并不知情。 B. 从戏台对面的石灰墙到戏园地面,再到青瓦屋顶,此部分运用定点换景的写作方法, 展现了戏园子的破败。 C. “夕阳”这一物象在小说中反复出现,既是故事情节展开的时间线索,又渲染了主人 公老邓的复杂情绪。 D. “戏园子”是老邓 的 活动场所,小说从“戏园子”切入来叙写故事,通过人物回忆再 现了他昔日名角的形象。 8. 小说折射出多样的情感态度,请结合全文简要概述。 9. 小说是怎样叙写老邓的故事的?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李琪,字台秀,五代祖憕,天宝末,礼部尚书、东部留守。安禄山陷东都,遇害,累赠. 太尉,谥曰忠懿。憕孙寀,元和朝,位至给事中。寀子敬方,文宗朝,诚议大夫。敬方子縠, 广明中,为晋公王铎都统判官,以收复功为谏议大夫。 琪即縠之子也,年十三,词賦诗颂,大为王铎所知,然亦疑其假手。一日,铎召縠宴于 公署,密遣人以《汉祖得三杰赋》题就其第试之,琪援笔立成。赋尾云:“得士则昌,非贤 罔共,宜哉项氏之败亡,一范增而不能用。”铎览而骇之,曰:“此儿大器也,将擅文价
昭宗时,李谿父子以文学知名。琪年十八,袖赋一轴谒谿。谿览赋惊异,倒屣迎门,谓 琪曰:“余尝患近年文士辞赋,皆数句之后,未见赋题,吾子入句见题,偶属典丽,吁!可 畏也。”琪由是益知名,举进士第。天复初,应博学弘词,居第四等,授武功县尉,辟转运 巡官,迁左拾遣、殿中侍御史。自琪为谏官宪职,凡时政有所不便,必封章论列,文章秀丽 览之者忘倦。 庄宗入汴,素闻琪名,因欲大任。同光初,历太常卿、吏部尚书。三年秋,天下大水 国计不充,庄宗诏百僚许上封事,陈经国之要。琪因上疏曰: 臣闻王者富有兆民,深居九重,所重患者,百姓凋耗而不知,四海困穷而莫救,下情不 得上达,群臣不敢指言。令贱下以水潦之灾军食乏舰焦劳罪忌迫切疼怀避正败以责躬访多志 而求理则何思不获,何议而不臧? 庄宗深重之,寻命为国计使,垂为辅相,俄遇萧墙之难而止。 琪虽博学多才,拙于遵养时晦,动而见排,由己不能镇靖也。以太子太傅致仕。长兴中, 卒于福善里第,时年六十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陛下以水潦之灾/军食乏阙/焦劳罪己/迫切疚怀/避正殿以责/躬访多士而求/理则 何思而不获 B.今陛下以水潦之灾军/食乏阙焦/劳罪己迫切/疚怀避正殿以责/躬访多士而求/理则何 思而不获 C.今陛下以水潦之灾/军食乏阙/焦劳罪己/迫切疚怀/避正殿以责躬/访多士而求理/则 何思而不获 D.今陛下以水潦之灾军/食乏阙焦/劳罪己迫切/疚怀避正殿以责躬/访多士而求理/则何 思而不获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赠,古代皇帝为已死官员加封官爵称号。《清史稿·岳起传》:“帝深惜之,赠太子少保。” B.辟,征召。本指由中央官署征聘某人,然后向上举荐,任以官职。在文中含义则是“授 予……官职”。 C.同光,与文中“天复”都是用以纪年的年号,汉武帝以后,帝王“称帝改元”时,一般 都会有自己的年号。 D.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与《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中“乞骸骨”的意 思完全一致。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昭宗时,李谿父子以文学知名。琪年十八,袖赋一轴谒谿。谿览赋惊异,倒屣迎门,谓 琪曰:“余尝患近年文士辞赋,皆数句之后,未见赋题,吾子入句见题,偶属典丽,吁!可 畏也。”琪由是益知名,举进士第。天复初,应博学弘词,居第四等,授武功县尉,辟.转运 巡官,迁左拾遣、殿中侍御史。自琪为谏官宪职,凡时政有所不便,必封章论列,文章秀丽, 览之者忘倦。 庄宗入汴,素闻琪名,因欲大任。同光..初,历太常卿、吏部尚书。三年秋,天下大水, 国计不充,庄宗诏百僚许上封事,陈经国之要。琪因上疏曰: 臣闻王者富有兆民,深居九重,所重患者,百姓凋耗而不知,四海困穷而莫救,下情不 得上达,群臣不敢指言。今陛下以水潦之灾军食乏阙焦劳罪己迫切疚怀避正殿以责躬访多士 而求理则何思而不获,何议而不臧? 庄宗深重之,寻命为国计使,垂为辅相,俄遇萧墙之难而止。 琪虽博学多才,拙于遵养时晦,动而见排,由己不能镇靖也。以太子太傅致仕..。长兴中, 卒于福善里第,时年六十。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今陛下以水潦之灾/军食乏阙/焦劳罪己/迫切疚怀/避正殿以责/躬访多士而求/理则 何思而不获 B. 今陛下以水潦之灾军/食乏阙焦/劳罪己迫切/疚怀避正殿以责/躬访多士而求/理则何 思而不获 C. 今陛下以水潦之灾/军食乏阙/焦劳罪己/迫切疚怀/避正殿以责躬/访多士而求理/则 何思而不获 D. 今陛下以水潦之灾军/食乏阙焦/劳罪己迫切/疚怀避正殿以责躬/访多士而求理/则何 思而不获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赠,古代皇帝为已死官员加封官爵称号。《清史稿•岳起传》:“帝深惜之,赠太子少保。” B. 辟,征召。本指由中央官署征聘某人,然后向上举荐,任以官职。在文中含义则是“授 予……官职”。 C. 同光,与文中“天复”都是用以纪年的年号,汉武帝以后,帝王“称帝改元”时,一般 都会有自己的年号。 D.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与《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中“乞骸骨”的意 思完全一致。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李琪乃簪缨世胄,出身名门。先祖中有多人曾在朝廷中担任显要官职,有的忠烈垂范, 有的功勋卓著 B.李琪博学多才,堪称文坛俊杰。他十三岁就因辞赋为晋公所知,在晋公偷偷测试他时, 其文思才学让晋公大为称赞 C.李琪擅长作文,当时一些文士的辞赋不能及时表现主题,李琪却能“入句见题”,得到 李谿赞赏,李琪因此更加出名 D.李琪擅长政论,仕途却最终受挫。庄宗欣赏他的奏书言策,任命其为国计使,后又直升 辅相,不久因祸起萧墙而停职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琪年十八,袖赋一轴谒谿。谿览赋惊异,倒屣迎门。(5分) (2)庄宗深重之,寻命为国计使,垂为辅相,俄遇萧墙之难而止。(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题。 秋晚怀茅山石涵村舍 许浑 十亩山田近石涵,村居风俗旧曾谙。帘前白艾惊春燕,篱上青桑待晚蚕 云暖采茶来岭北,月明沽酒过溪南。陵阳秋尽多归思,红树萧萧覆碧潭。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第一句写眼前陵阳的十亩山田靠近茅山石涵村,触动了诗人的怀念之情。 B.第二句写诗人非常熟悉石涵村居的风俗,为进一步描写石涵村做铺垫 C.第五句写石涵村民在温暖的舂日到岭北采茶的劳动场景,展现村民的勤劳 D.月光下村民渡溪买酒,既写出了清幽的环境,也写出了知足快乐的民风。 15.本诗的颔联中“惊”与“待”用得极妙,请结合诗句具体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6分) (1)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 (2)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简练优美的句子写出了山间四季之景让人乐趣无穷。其
A. 李琪乃簪缨世胄,出身名门。先祖中有多人曾在朝廷中担任显要官职,有的忠烈垂范, 有的功勋卓著。 B. 李琪博学多才,堪称文坛俊杰。他十三岁就因辞赋为晋公所知,在晋公偷偷测试他时, 其文思才学让晋公大为称赞。 C. 李琪擅长作文,当时一些文士的辞赋不能及时表现主题,李琪却能“入句见题”,得到 李谿赞赏,李琪因此更加出名。 D. 李琪擅长政论,仕途却最终受挫。庄宗欣赏他的奏书言策,任命其为国计使,后又直升 辅相,不久因祸起萧墙而停职。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琪年十八,袖赋一轴谒谿。谿览赋惊异,倒屣迎门。(5 分) (2)庄宗深重之,寻命为国计使,垂为辅相,俄遇萧墙之难而止。(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4-15 题。 秋晚怀茅山石涵村舍 许浑 十亩山田近石涵,村居风俗旧曾谙。帘前白艾惊春燕,篱上青桑待晚蚕。 云暖采茶来岭北,月明沽酒过溪南。陵阳秋尽多归思,红树萧萧覆碧潭。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第一句写眼前陵阳的十亩山田靠近茅山石涵村,触动了诗人的怀念之情。 B.第二句写诗人非常熟悉石涵村居的风俗,为进一步描写石涵村做铺垫。 C.第五句写石涵村民在温暖的春日到岭北采茶的劳动场景,展现村民的勤劳。 D.月光下村民渡溪买酒,既写出了清幽的环境,也写出了知足快乐的民风。 15.本诗的颔联中“惊”与“待”用得极妙,请结合诗句具体赏析。(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6 分) (1) 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简练优美的句子写出了山间四季之景让人乐趣无穷。其
中,描写春夏美景的句子是 (3)王湾在《次北固山下》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近年来,脱发越来越成为人们 的话题。近期一项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调 国脱发人群呈现低龄化和认知低等。还有媒体日前对全国643所高校的大学生进 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5成大学生有脱发困扰,超7成学生处于轻微脱发状态,超6成学 生曾采取措施缓解脱发。这些信息的确令人_。 专家说,病理性脱发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头发就会越来越少,最终则 所以有脱发现象应尽早到医院就诊,查出原因后。此外,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要尽量避免熬夜,饮食要健康而且一定要有规律,坚持体育锻炼;还要保持心情愉悦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谈虎色变叹为观止盖棺定论对症下药 B.谈虎色变唏嘘不已木已成舟对症下药 C.岌岌可危叹为观止木已成舟对号入座 D.岌岌可危唏嘘不已盖棺定论对号入座 18.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一项近期调査显示,我国脱发人群呈现低龄化和认知低等。 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近期一项调查显示,我国脱发人群涌现低龄化和认知低等 特点。 C.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近期一项调查显示,我国脱发人群呈现低龄化和认知低等特 D.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一项近期调查显示,我国脱发人群涌现低龄化和认知低等 19.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与文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要尽量避免熬夜,饮 食要健康而且一定要有规律,坚持体育锻炼”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后来?一一起来了。他到年底就生了一个男孩,男的,新年就两岁了 B.任何一门理论科学的每一个新发现一一—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一—都使 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 C.人们会想:也许我并没有给那个应该爱我的人带来欢乐,也许会节外生枝一—总而 言之人们害怕这种爱会消失。 D.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一一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中,描写春夏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湾在《次北固山下》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近年来,脱发越来越成为人们 的话题。近期一项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调 查显示,我国脱发人群呈现低龄化和认知低等。还有媒体日前对全国 643 所高校的大学生进 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 5 成大学生有脱发困扰,超 7 成学生处于轻微脱发状态,超 6 成学 生曾采取措施缓解脱发。这些信息的确令人 。 专家说,病理性脱发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头发就会越来越少,最终则 , 所以有脱发现象应尽早到医院就诊,查出原因后 。此外,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要尽量避免熬夜,饮食要健康而且一定要有规律,坚持体育锻炼;还要保持心情愉悦。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谈虎色变 叹为观止 盖棺定论 对症下药 B.谈虎色变 唏嘘不已 木已成舟 对症下药 C.岌岌可危 叹为观止 木已成舟 对号入座 D.岌岌可危 唏嘘不已 盖棺定论 对号入座 18.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一项近期调查显示,我国脱发人群呈现低龄化和认知低等。 B.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近期一项调查显示,我国脱发人群涌现低龄化和认知低等 特点 。 C.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近期一项调查显示,我国脱发人群呈现低龄化和认知低等特 点。 D.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一项近期调查显示,我国脱发人群涌现低龄化和认知低等 。 19.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与文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要尽量避免熬夜,饮 食要健康而且一定要有规律,坚持体育锻炼”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 A. 后来?——起来了。他到年底就生了一个男孩,男的,新年就两岁了。 B.任何一门理论科学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 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 C. 人们会想:也许我并没有给那个应该爱我的人带来欢乐,也许会节外生枝——总而 言之人们害怕这种爱会消失。 D. 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