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对联 汶上一中郭玉亮 【教学目标】 1、了解对联的基本特点。 2、掌握对联的拟写方法,尝试对对子 3、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对联的特点并掌握对联的拟写 【教学难点】 尝试对对子 【教学方法】: 以学生活动为主,点拨启发,引导讨论,交流探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春节的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春联能给人带来欢乐,能为节日增添喜庆,能 让我们感受到春的气息,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春联,走近对联,感受那浓浓的传统文化的 气息。 其实,春联只是对联中的一类。在我国历代文学百花苑中,最香醇艳丽的一枝是诗歌, 最独特秀雅的一朵是对联。你们搜集了很多资料,谁来说说从这些资料中你对对联有了怎么 样的认识? 二、对联的起源及历史发展: 对联的含义 对联,雅一点称楹联,俗一点叫对子,就是两两相对的句子。例如:秀山轻雨青山秀 香柏鼓风古柏香 1、起源:桃符的传说 宋代王安石在《元日》这首诗中写道:“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形容初 日的光亮。诗中的“桃”和“符”是互文,意即总把新桃符换下旧桃符-除旧布新。关于桃 符有个美丽的传说 很久以前,相传在东海里有一个神鬼出没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叫度朔山:山上有一棵 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晩出去游荡的鬼魂 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 shen shu)、 郁垒(yul)。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 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 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 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随着时代的 变化,桃符本身也在变化,以后人们又将两个神仙的名字写在桃符上,代替画像,再后来, 又发展到“题桃符”,即将字数相等、结构对称、意思相应的短诗题写在桃符上,这就是春 联的前身 2、发展:到了唐以后,开始把桃符上的门神神荼和郁垒换成了秦琼(秦叔宝)和尉迟 恭(尉迟敬德)。 3、再发展:到了五代,桃符上开始出现联语,代替了神荼和郁垒的名字,人们一般都 在上面写上一些吉利的词句。宋太祖乾德二年,后蜀君主孟昶于除夕令学士幸寅逊题桃符志
走进对联 汶上一中 郭玉亮 【教学目标】: 1、了解对联的基本特点。 2、掌握对联的拟写方法,尝试对对子。 3、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对联的特点并掌握对联的拟写。 【教学难点】: 尝试对对子。 【教学方法】: 以学生活动为主,点拨启发,引导讨论,交流探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春节的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春联能给人带来欢乐,能为节日增添喜庆,能 让我们感受到春的气息,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春联,走近对联,感受那浓浓的传统文化的 气息。 其实,春联只是对联中的一类。在我国历代文学百花苑中,最香醇艳丽的一枝是诗歌, 最独特秀雅的一朵是对联。你们搜集了很多资料,谁来说说从这些资料中你对对联有了怎么 样的认识? 二、对联的起源及历史发展: 对联的含义 对联,雅一点称楹联,俗一点叫对子,就是两两相对的句子。例如:秀山轻雨青山秀; 香柏鼓风古柏香。 1、起源:桃符的传说 宋代王安石在《元日》这首诗中写道:“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形容初 日的光亮。诗中的“桃”和“符”是互文,意即总把新桃符换下旧桃符-除旧布新。关于桃 符有个美丽的传说。 很久以前,相传在东海里有一个神鬼出没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叫度朔山;山上有一棵 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 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shén shū )、 郁垒(yùlǜ)。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 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 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 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随着时代的 变化,桃符本身也在变化,以后人们又将两个神仙的名字写在桃符上,代替画像,再后来, 又发展到“题桃符”,即将字数相等、结构对称、意思相应的短诗题写在桃符上,这就是春 联的前身。 2、发展:到了唐以后,开始把桃符上的门神神荼和郁垒换成了秦琼(秦叔宝)和尉迟 恭(尉迟敬德)。 3、再发展:到了五代,桃符上开始出现联语,代替了神荼和郁垒的名字,人们一般都 在上面写上一些吉利的词句。宋太祖乾德二年,后蜀君主孟昶于除夕令学士幸寅逊题桃符志
喜,蜀主对学士所题词语不满意,即挥亳书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孟昶的题词 改变了传说中桃符的内容与性质,使桃符由原来驱鬼的桃木牌变为表达某种思想的特殊文体 联语。有些专家认为孟昶的题词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 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4、盛行: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为庆贺开国立业,在除夕时传旨,公卿士庶门上须 贴春联一幅。这种把“题桃符”变成张贴春联的习俗,一夜之间,由宫廷豪门推广到了百姓 门户。第二天清早(大年初一),朱元璋微服出行,漫步大街小巷,鉴赏春联。当他发现有 屠户人家因没钱买纸所以没贴春联时,他便命人取来纸墨,当下挥毫,为屠户题下一联:双 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 令:中国世界纪录协会收录的世界最早的春联是:“三阳始布:四序初开。”这幅春联记 载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卷号为斯坦因0610)上,该遗书记录十二副在岁日、立 春日所写的春联。该联为排列序位中的第一副,撰联人为唐人刘丘子,作于开元十一年(723 年),较后蜀主孟昶的题门联早240年。“三阳始布;四序初开”打破了“新年纳余庆,嘉节 号长春”的世界纪录,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早的春联 现在我们说的对联,又叫对子、楹联、楹帖、联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 精练、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形式。常见的有春联(含节日联)、门联(含行业联)、 喜联、挽联、堂联、名胜古迹联、文艺作品联、杂类等。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 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批、春条、斗斤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 右两个门框上;“横批”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 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 书写时,要注意上下联都是竖行书写,从上写到下,中间不加标点符号。书写要讲求美 观,必须字字对称、行款整齐。张贴时,要按照传统习惯,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左右 以面对欣赏者为分别 三、对联故事 1、王羲之故事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书法盖世,为世人所景仰,他写的对联刚一贴出,即被人趁夜揭走。 这天已是除夕,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眼看左邻右舍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了春联,惟独自己 家门前空空落落,急得王夫人直催丈夫想个办法 王羲之想了又想,微微一笑,又提笔写了一副,写完后,让家人先将对联剪去一截,把 上半截先张贴与门前: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夜间果然又有人前去偷揭。可在月光下一看,见这副对联写得太不吉利,尽管王羲之 是书法家,可也不能将这副充满凶险预言的对联取走张挂啊。他只好溜走了。 初一早晨天刚亮,王羲之即亲自出门将昨日剪下的下半截分别贴好,此时已有不少围 观人,大家一看,对联变成: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 众人一看,齐声喝彩,拍掌称妙 2、李白戏权臣 唐玄宗的宠臣杨国忠,嫉恨李白的才华,心里很不服,总想奚落他一番。一天,杨国忠 想出一个办法,约李白去对三步句。李白一进门,杨国忠便看着李白,讥讽道:两猿截木山 中,问猴儿如何对锯?“锯”谐“句”,“猴儿”喑指李白。李白听了,微微一笑说:“请大人起 步,三步内对不上,算我输。”杨国忠想赶快走完三步,但刚跨出一步,李白便指着杨国忠 的脚喊道:匹马隐身泥里,看畜生怎样出蹄!“蹄”谐“题”,与上联对得很工。杨国忠本想占 便宜,却反被李白羞辱了一番,刚抬脚就被讥为“畜生出蹄”,弄得他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十分尴尬
喜,蜀主对学士所题词语不满意,即挥毫书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孟昶的题词 改变了传说中桃符的内容与性质,使桃符由原来驱鬼的桃木牌变为表达某种思想的特殊文体 ——联语。有些专家认为孟昶的题词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 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4、盛行: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为庆贺开国立业,在除夕时传旨,公卿士庶门上须 贴春联一幅。这种把“题桃符”变成张贴春联的习俗,一夜之间,由宫廷豪门推广到了百姓 门户。第二天清早(大年初一),朱元璋微服出行,漫步大街小巷,鉴赏春联。当他发现有一 屠户人家因没钱买纸所以没贴春联时,他便命人取来纸墨,当下挥毫,为屠户题下一联:双 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 令:中国世界纪录协会收录的世界最早的春联是:“三阳始布;四序初开。”这幅春联记 载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卷号为斯坦因 0610)上,该遗书记录十二副在岁日、立 春日所写的春联。该联为排列序位中的第一副,撰联人为唐人刘丘子,作于开元十一年(723 年),较后蜀主孟昶的题门联早 240 年。“三阳始布;四序初开”打破了“新年纳余庆,嘉节 号长春”的世界纪录,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早的春联。 现在我们说的对联,又叫对子、楹联、楹帖、联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 精练、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形式。常见的有春联(含节日联)、门联(含行业联)、 喜联、挽联、堂联、名胜古迹联、文艺作品联、杂类等。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 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批、春条、斗斤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 右两个门框上;“横批”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 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 书写时,要注意上下联都是竖行书写,从上写到下,中间不加标点符号。书写要讲求美 观,必须字字对称、行款整齐。张贴时,要按照传统习惯,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左右 以面对欣赏者为分别。 三、对联故事 1、 王羲之故事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书法盖世,为世人所景仰,他写的对联刚一贴出,即被人趁夜揭走。 这天已是除夕,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眼看左邻右舍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了春联,惟独自己 家门前空空落落,急得王夫人直催丈夫想个办法。 王羲之想了又想,微微一笑,又提笔写了一副,写完后,让家人先将对联剪去一截,把 上半截先张贴与门前: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夜间果然又有人前去偷揭。可在月光下一看,见这副对联写得太不吉利,尽管王羲之 是书法家,可也不能将这副充满凶险预言的对联取走张挂啊。他只好溜走了。 初一早晨天刚亮,王羲之即亲自出门将昨日剪下的下半截分别贴好,此时已有不少围 观人,大家一看,对联变成:福无双至今朝至 祸不单行昨夜行 众人一看,齐声喝彩,拍掌称妙。 2、李白戏权臣 唐玄宗的宠臣杨国忠,嫉恨李白的才华,心里很不服,总想奚落他一番。一天,杨国忠 想出一个办法,约李白去对三步句。李白一进门,杨国忠便看着李白,讥讽道:两猿截木山 中,问猴儿如何对锯?“锯”谐“句”,“猴儿”暗指李白。李白听了,微微一笑说:“请大人起 步,三步内对不上,算我输。”杨国忠想赶快走完三步,但刚跨出一步,李白便指着杨国忠 的脚喊道:匹马隐身泥里,看畜生怎样出蹄!“蹄”谐“题”,与上联对得很工。杨国忠本想占 便宜,却反被李白羞辱了一番,刚抬脚就被讥为“畜生出蹄”,弄得他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十分尴尬
3、吕蒙正不平则鸣郑板桥救济百姓 北宋丞相吕蒙正,河南洛阳人。相传在他年轻时,穷困潦倒,对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十 分不满。春节到了,家里空无一物,他一气之下,写了一副怪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 是:六七八九。横批是:南北。怪联贴出后,穷朋友们一个个都来观看。他们先是莫名其妙, 待领悟过来,不由得拍手称快。原来,此联的寓意是:缺衣(一)少食(十),没有“东西”。 一年春节前夕,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去郊外办事,路过一家门前,看见门上贴着 副对联。郑板桥读后,掉头就往自己家里跑。不一会儿,他扛来一袋粮食,还拿着几件衣 服和一块肉,急匆匆地走进那户人家。只见屋里的人缺吃少穿,愁眉苦脸,送来的粮食、衣 物正好救了他们的急,一家老小十分感激郑板桥。奇怪的是,郑板桥和这家人素不相识,却 从门前的对联里看出了这家人的贫困和急需。 4、对哑联 苏东坡被贬黄州后的一天傍晩,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苏轼忽然用手往岸上一指, 笑而不语。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随即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 诗句的蒲扇抛入水中。两人面面相觑,不禁大笑起来。 狗啃河上骨水流东坡诗 5、秦观和苏小妹的故事 新婚之夜,苏小妹欲试新郎秦少游之才,将秦拒之门外并出对曰:“闭门推出窗前月”。 秦少游左思右想不得其对,徘徊长廓。苏东坡见状,虽替妹夫焦急,却又不便代劳。突然, 他灵机一动,拾起一块石头,投进盛满清水的花缸里。秦少游听到“卟通”一声,顿时领悟 脱口而出“投石冲开水底天”。苏小妹闻声大喜,急忙迎进新郎。 三、对联的形式 (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其格式、体律逐渐完备,种类越来越多。就上下联的对仗 方式来讲,大体上可以分为五类 1、工对 工对,也称严式对。就是上下联的文字、语句对仗十分工整、贴切。即词性相当、节奏 相同、结构相似。 请看下联: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联中“沧”对“蓝”均为颜色词,“海 对“田”均为地理名词,“月”对“日”均为天文名词,“明”对“暖”均为形容词,“珠” 对“玉”均为珠宝名称,“有”对“生”均为动词,“泪”对“烟”均为名词,上下词性相对 十分严格,可谓工对之佳作 再如郑板桥的一副题联,对仗也相当工巧: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春” 对“夜”对天文名词相对,“风”对“雨”亦然,“放”对“瞒”为动词相对,“胆”对“人” 为名词相对,这里的“放胆”对“瞒人”更显其工,“来”对“去”为动词相对,“梳”对“润” 为动词相对,“柳”对“花”为花木类名词相对,初学做联,应多遵循这种对仗手法 再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在联语中,“芦苇“和 竹笋”同属名词,尽管结构方式不同(前者为联合式,后者为偏正式),也算工对之列 如果对仗刻意求工,反成纤巧,并不可取 2、宽对 宽对,就是指联中的绝大部分对仗工整,这是相对于工对而言的。宽对与工对无明显界 限,一般认为,半对半不对就属宽对,就是说做到词性相同、句法结构相同的对仗就可以了 如厦门太平岩联:石为迎宾开口笑;山能做主乐天成。联中“石”与“山”、“迎宾”与 “做主”对仗甚工,但“开口笑”与“乐天成”则不严谨。不仅结构不同,而且“笑”与“成” 词类也不相对。我们称其为宽对 还有北京梁家园春云楼联,也属宽对:槛外远山排闼绕:楼前积水当湖看。“远”对
3、吕蒙正不平则鸣 郑板桥救济百姓 北宋丞相吕蒙正,河南洛阳人。相传在他年轻时,穷困潦倒,对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十 分不满。春节到了,家里空无一物,他一气之下,写了一副怪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 是:六七八九。横批是:南北。怪联贴出后,穷朋友们一个个都来观看。他们先是莫名其妙, 待领悟过来,不由得拍手称快。原来,此联的寓意是:缺衣(一)少食(十),没有“东西”。 一年春节前夕,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去郊外办事,路过一家门前,看见门上贴着 一副对联。郑板桥读后,掉头就往自己家里跑。不一会儿,他扛来一袋粮食,还拿着几件衣 服和一块肉,急匆匆地走进那户人家。只见屋里的人缺吃少穿,愁眉苦脸,送来的粮食、衣 物正好救了他们的急,一家老小十分感激郑板桥。奇怪的是,郑板桥和这家人素不相识,却 从门前的对联里看出了这家人的贫困和急需。 4、对哑联 苏东坡被贬黄州后的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苏轼忽然用手往岸上一指, 笑而不语。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随即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 诗句的蒲扇抛入水中。两人面面相觑,不禁大笑起来。 狗啃河上骨 水流东坡诗 5、秦观和苏小妹的故事 新婚之夜,苏小妹欲试新郎秦少游之才,将秦拒之门外并出对曰:“闭门推出窗前月”。 秦少游左思右想不得其对,徘徊长廓。苏东坡见状,虽替妹夫焦急,却又不便代劳。突然, 他灵机一动,拾起一块石头,投进盛满清水的花缸里。秦少游听到“卟通”一声,顿时领悟, 脱口而出“投石冲开水底天”。苏小妹闻声大喜,急忙迎进新郎。 三、对联的形式 (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其格式、体律逐渐完备,种类越来越多。就上下联的对仗 方式来讲,大体上可以分为五类: 1、工对 工对,也称严式对。就是上下联的文字、语句对仗十分工整、贴切。即词性相当、节奏 相同、结构相似。 请看下联: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联中“沧”对“蓝”均为颜色词,“海” 对“田”均为地理名词,“月”对“日”均为天文名词,“明”对“暖”均为形容词,“珠” 对“玉”均为珠宝名称,“有”对“生”均为动词,“泪”对“烟”均为名词,上下词性相对 十分严格,可谓工对之佳作。 再如郑板桥的一副题联,对仗也相当工巧: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 “春” 对“夜”对天文名词相对,“风”对“雨”亦然,“放”对“瞒”为动词相对,“胆”对“人” 为名词相对,这里的“放胆”对“瞒人”更显其工,“来”对“去”为动词相对,“梳”对“润” 为动词相对,“柳”对“花”为花木类名词相对,初学做联,应多遵循这种对仗手法。 再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在联语中,“芦苇“和 “竹笋”同属名词,尽管结构方式不同(前者为联合式,后者为偏正式),也算工对之列。 如果对仗刻意求工,反成纤巧,并不可取。 2、宽对 宽对,就是指联中的绝大部分对仗工整,这是相对于工对而言的。宽对与工对无明显界 限,一般认为,半对半不对就属宽对,就是说做到词性相同、句法结构相同的对仗就可以了。 如厦门太平岩联:石为迎宾开口笑;山能做主乐天成。联中“石”与“山”、“迎宾”与 “做主”对仗甚工,但“开口笑”与“乐天成”则不严谨。不仅结构不同,而且“笑”与“成” 词类也不相对。我们称其为宽对。 还有北京梁家园春云楼联,也属宽对:槛外远山排闼绕;楼前积水当湖看。 “远”对
“积”,词类明显不同,但再看“远山”“积水”却又近似,可以相对。这就是工对与宽对 的区别所在 《红楼梦》里林黛玉和香菱谈诗说:“若有了奇句,平仄虚实不对也使得的。”提出了“不 以辞害意”的宗旨。一副对联,形式固然重要,但主要还是其内容。古人提倡只要表现手法 好,可以破格,要格律服从于内容。 3、当句对 当句对也称句中对、自对。对联不但要做到上下相对,有的多句联(或长联)本句之内 前后也相对。它不但可以解决在某些词语求对时遇到的困难,而且可使对联,特别是较长的 联对灵活多变,产生抑扬顿挫的音律效果,如岳飞墓联:将军报国,宰相和戎,义愤动千秋 臣节无惭追壮缪;庙拓明朔,陵依霞岭,馨香绵万载,孤忠共喻有蕲王。联中的“将军报 国”不仅对下联的“庙拓阳朔”,而且还与本句的“宰相和戎”相对仗。下联亦然。此种对 句形式音乐感强,使人读之上口,铿锵有致 4、单句对 有的联在本句中自对,但上下句却不相对,我们称之为单句对,如苏州月驾轩联:在山 泉清,出山泉浊:陆居非屋,水居非舟。上联句中“在山泉清”对“出山泉浊”,却不能与 “陆居非屋”相对,如结构得体,浑然一气,符合单句对的要求,自然可以为用 5、借对 借对就是利用汉语的特殊特征,在一词语同时具备两种意义的状态下,作者在联中用的 甲义,又借用它的乙义同另一词相对,如:人近百年犹赤子;天留二老看玄孙。联中在 用“赤子”(初生婴儿)和“玄孙”(曾孙之子)的甲义相对的同时,又借“赤”(红色)和 玄”(黑色)的乙义相对。 有的这种对仗不借语义而借语音,如:尧天舜日舒清景;晋水泉山映紫云。即在上 联中借用与“青”同音的“清”与“紫”相对。 有的还可以借结构相似的词语来相对,如湖南桃花源联:境辟太元年,看流水桃花,洞 口不生寄奴草;地犹武陵郡,喜垂鬓黄发,村中时见避秦人。联中“寄奴”是南朝宋武帝 刘裕的小名,构词方式属动宾式,与下联动宾结构“避秦”相对 (二)就上下联的语意关系上来讲,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正对 所谓正对,亦叫同类对、并列式。就是上下联的内容基本相同,它们互为关联,互为补 充,说明的是一个方面的意思。但二者又合谐地处在统一的意境中 如:春水接天长,一网收来鱼满载:东风吹地暖,千锄种下谷盈仓 血肉作干城,烈概在火中长啸:光荣归党国,英风使天下同钦。(郭沫若为黄继光牺牲 十周年题联)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宝塔凌云,一日江山,无边清静:金灯代月,十方世界,何等悠闲 这些楹联的上联与下联内容基本相同,它们互相补充,都只具有“一面性”的特点。这 种形式的楹联在联语中占有相当比重 2、反对 所谓反对,即上下联的内容相反,或相对称,它们互相映衬,形成对照,使楹联具有强 烈的艺术效果,从而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 坚持实事求是态度;反对弄虚作假歪风。 藕入池中,玉管通地理;荷出水面,朱笔点天文。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宁为玉碎;不作瓦全
“积”,词类明显不同,但再看“远山”、“积水”却又近似,可以相对。这就是工对与宽对 的区别所在。 《红楼梦》里林黛玉和香菱谈诗说:“若有了奇句,平仄虚实不对也使得的。”提出了“不 以辞害意”的宗旨。一副对联,形式固然重要,但主要还是其内容。古人提倡只要表现手法 好,可以破格,要格律服从于内容。 3、当句对 当句对也称句中对、自对。对联不但要做到上下相对,有的多句联(或长联)本句之内 前后也相对。它不但可以解决在某些词语求对时遇到的困难,而且可使对联,特别是较长的 联对灵活多变,产生抑扬顿挫的音律效果,如岳飞墓联:将军报国,宰相和戎,义愤动千秋, 臣节无惭追壮缪;庙拓明朔,陵依霞岭,馨香绵万载,孤忠共喻有蕲王。 联中的“将军报 国”不仅对下联的“庙拓阳朔”,而且还与本句的“宰相和戎”相对仗。下联亦然。此种对 句形式音乐感强,使人读之上口,铿锵有致。 4、单句对 有的联在本句中自对,但上下句却不相对,我们称之为单句对,如苏州月驾轩联:在山 泉清,出山泉浊;陆居非屋,水居非舟。 上联句中“在山泉清”对“出山泉浊”,却不能与 “陆居非屋”相对,如结构得体,浑然一气,符合单句对的要求,自然可以为用。 5、借对 借对就是利用汉语的特殊特征,在一词语同时具备两种意义的状态下,作者在联中用的 甲义,又借用它的乙义同另一词相对,如: 人近百年犹赤子;天留二老看玄孙。 联中在 用“赤子”(初生婴儿)和“玄孙”(曾孙之子)的甲义相对的同时,又借“赤”(红色)和 “玄”(黑色)的乙义相对。 有的这种对仗不借语义而借语音,如: 尧天舜日舒清景;晋水泉山映紫云。 即在上 联中借用与“青”同音的“清”与“紫”相对。 有的还可以借结构相似的词语来相对,如湖南桃花源联:境辟太元年,看流水桃花,洞 口不生寄奴草;地犹武陵郡,喜垂鬓黄发,村中时见避秦人。 联中“寄奴”是南朝宋武帝 刘裕的小名,构词方式属动宾式,与下联动宾结构“避秦”相对 (二)就上下联的语意关系上来讲,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正对 所谓正对,亦叫同类对、并列式。就是上下联的内容基本相同,它们互为关联,互为补 充,说明的是一个方面的意思。但二者又合谐地处在统一的意境中。 如:春水接天长,一网收来鱼满载;东风吹地暖,千锄种下谷盈仓。 血肉作干城,烈概在火中长啸;光荣归党国,英风使天下同钦。(郭沫若为黄继光牺牲 十周年题联)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宝塔凌云,一日江山,无边清静;金灯代月,十方世界,何等悠闲。 这些楹联的上联与下联内容基本相同,它们互相补充,都只具有“一面性”的特点。这 种形式的楹联在联语中占有相当比重。 2、反对 所谓反对,即上下联的内容相反,或相对称,它们互相映衬,形成对照,使楹联具有强 烈的艺术效果,从而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 坚持实事求是态度;反对弄虚作假歪风。 藕入池中,玉管通地理;荷出水面,朱笔点天文。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宁为玉碎;不作瓦全
刘勰《文心雕龙·丽辞》中有“反对为优”的说法,就上述楹联以“反对”方式命意言 事来看,确能引人注目,其艺术效果也不同一般 3、串对 所谓串对,亦叫流水对、走马对,即上下联意思相承,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来说,上 下联紧相衔接,联贯而下的联语。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 直登朱麓三千丈;来看长沙百万家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要想着收咱失地:别忘了还我河山。(冯玉祥) 失足成千古笑;再回头是百年身。(唐寅) 上列楹联,上下联的命意顺承连串,均有珠联壁合、一气哈成之妙。刘勰在《文心雕龙 丽辞》中谈到正对、反对时曾断言:“反对为优,正对为劣”,这未免过于形式主义了。其 实不论是正对、反对还是串对,只要立意好,构思巧,用词妙,富于哲理,令人感奋,即为 佳联 四、对联的种类 1、春联 所谓“春联”,又叫“春贴”,是为庆贺新春佳节而作的楹联,是对联重要的一种形式, 也是最常见的对联。这种楹联,多是寄情抒怀,希望一年吉祥如意。 祖国有天皆丽日;神州无处不春风。 大地回春,青山绿水,祖国千般美:;日暖神州,人寿年丰,幸福万年长。 2、节日联 所谓节日联,是针对各种节日,以示庆祝、纪念,使节日倍增欢乐、热烈、隆重气氛而 撰写的联语。这种节日联语,可以说是春联的扩大和演化。如:万家元宵夜;一街太平歌 元宵节联)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节联)脉脉深情似春晖育桃李:耿 耿丹心如烛光照春秋。(教师节联)军爱民意如山重;民拥军情似海深。(“八一”节联) 节日楹联既富节日气氛,又切合撰联对象,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3、婚联 所谓婚联,又称“喜联”,是嫁娶的专用联语,或见于大门、洞房门,或见于妆台旁 花轿上……其主要内容是表示对新婚夫妇的赞美、夸奖、祝愿以及婚嫁的喜庆场面等。 比如:荷开并蒂:芍结双花。箫管并举;凤凰来仪。欢庆此日成佳偶:且喜今朝结良缘。 百年恩爱双心结;千里姻缘一线牵 以上都是旧时常见的婚联,现在许多人在撰写婚联时则喜欢推陈出新,比如有的以双方 职业入联,有的赞颂新事新办:眼镜大夫,采中西,治顽疾,药到病除,交称华佗扁鹊:(医 生)斯文小姐,呕心血,育桃李,餐忘寝废,堪誉蜡烛春蚕。(教师) 4、寿联 所谓寿联,是为祝贺生日而作的楹联,多是称颂寿者的功劳业绩。比如:福如东海;寿 比南山。寿比南山松不老福如东海水长流甲子重新新甲子;春秋几度度春秋。(60岁) 羡高年精神矍铄花甲重添二十载:居上寿齿德俱尊松年永享八千秋(80岁)人生不满公今 满:世上难逢我竟逢。(王文清联,颇富巧思,在俗语“人生不满百”和“世上难逢百岁人” 上作文章,将百字隐去,暗隐老人高寿已达百岁)常如作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余钱,瓮 有余酿,釜有余粮,取数叶赏心旧纸,放浪吟哦,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 六旬犹少:定欲成仙,空生烦恼,只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枝随意新花, 纵横穿插,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郑板桥60岁自寿联,笔调 轻松畅快,表达了作者的志趣和个性)
刘勰《文心雕龙•丽辞》中有“反对为优”的说法,就上述楹联以“反对”方式命意言 事来看,确能引人注目,其艺术效果也不同一般。 3、串对 所谓串对,亦叫流水对、走马对,即上下联意思相承,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来说,上 下联紧相衔接,联贯而下的联语。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 如: 直登朱麓三千丈;来看长沙百万家。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要想着收咱失地;别忘了还我河山。(冯玉祥) 一失足成千古笑;再回头是百年身。(唐寅) 上列楹联,上下联的命意顺承连串,均有珠联壁合、一气哈成之妙。刘勰在《文心雕龙 •丽辞》中谈到正对、反对时曾断言:“反对为优,正对为劣”,这未免过于形式主义了。其 实不论是正对、反对还是串对,只要立意好,构思巧,用词妙,富于哲理,令人感奋,即为 佳联。 四、对联的种类 1、春联 所谓“春联”,又叫“春贴”,是为庆贺新春佳节而作的楹联,是对联重要的一种形式, 也是最常见的对联。这种楹联,多是寄情抒怀,希望一年吉祥如意。 祖国有天皆丽日;神州无处不春风。 大地回春,青山绿水,祖国千般美; 日暖神州,人寿年丰,幸福万年长。 2、节日联 所谓节日联,是针对各种节日,以示庆祝、纪念,使节日倍增欢乐、热烈、隆重气氛而 撰写的联语。这种节日联语,可以说是春联的扩大和演化。如:万家元宵夜;一街太平歌。 (元宵节联)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节联)脉脉深情似春晖育桃李; 耿 耿丹心如烛光照春秋。(教师节联)军爱民意如山重;民拥军情似海深。(“八一”节联) 节日楹联既富节日气氛,又切合撰联对象,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3、婚联 所谓婚联,又称“喜联”,是嫁娶的专用联语,或见于大门、洞房门,或见于妆台旁、 花轿上……其主要内容是表示对新婚夫妇的赞美、夸奖、祝愿以及婚嫁的喜庆场面等。 比如:荷开并蒂;芍结双花。箫管并举; 凤凰来仪。欢庆此日成佳偶;且喜今朝结良缘。 百年恩爱双心结;千里姻缘一线牵。 以上都是旧时常见的婚联,现在许多人在撰写婚联时则喜欢推陈出新,比如有的以双方 职业入联,有的赞颂新事新办:眼镜大夫,采中西,治顽疾,药到病除,交称华佗扁鹊;(医 生)斯文小姐,呕心血,育桃李,餐忘寝废,堪誉蜡烛春蚕。(教师) 4、寿联 所谓寿联,是为祝贺生日而作的楹联,多是称颂寿者的功劳业绩。比如:福如东海;寿 比南山。寿比南山松不老 福如东海水长流 甲子重新新甲子;春秋几度度春秋。(60 岁) 羡高年精神矍铄花甲重添二十载;居上寿齿德俱尊松年永享八千秋(80 岁)人生不满公今 满;世上难逢我竟逢。(王文清联,颇富巧思,在俗语“人生不满百”和“世上难逢百岁人” 上作文章,将百字隐去,暗隐老人高寿已达百岁)常如作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余钱,瓮 有余酿,釜有余粮,取数叶赏心旧纸,放浪吟哦,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 六旬犹少;定欲成仙,空生烦恼,只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枝随意新花, 纵横穿插,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郑板桥 60 岁自寿联,笔调 轻松畅快,表达了作者的志趣和个性)
5、勉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 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书堂联)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园栽四物: 青松、翠竹、白梅兰(方志敏) 6、挽联 系由挽词演变而来,是一种用于哀挽死者的楹联。这种楹联往往能把肃穆的场面渲染的 更加庄严。白纸配黑字,透过联语,唤起人们对死者的追念和尊敬之情。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郭沫若挽蒲松龄)著书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做 空头文学家!(蔡元培挽鲁迅)要打叭儿落水狗,临死也不宽容,懂得进退攻守,岂仅文坛 闯将?莫做空头文学家,一生最恨帮闲,敢于嘻笑怒骂,不愧思想权威!(陈毅挽鲁迅) 7、职业联 所谓职业联,即行业楹联,贴在门旁,使人对其行业特点一目了然,起到行业广告的作 用,是楹联中不可小视的一个品种。这类楹联,蕴含丰富,有着诱人的魅力。美味招来云外 客;清香引出洞中仙(酒店联)萍水相逢如亲友;停车暂住似归家。(旅店联)花间渴想相 如露:竹下闲参陆羽经。(茶馆联)陶潜善饮,易牙善烹,饮烹有度;陶侃惜分,夏禹惜寸 分寸无遗。(饭店联)刻刻催人资警省:声声劝尔惜妙音。(钟表店联) 8、名胜联 所谓名胜古迹联,是指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比如:狂到世人皆欲杀:醉 来天子不能呼。(安徽当涂采石矶太白楼联)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陈毅题杜 甫草堂联)风声,水声,虫声,鸟声,梵吹声,总合三百六十击钟鼓声,无声不寂;月色, 山色,草色,树色,云霞色,更兼四万八千丈峰峦色,有色皆空。(浙江天台山中方广寺联) 心在汉宝,原无分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辩襄阳南阳。(清顾嘉蘅题南阳卧龙岗联) 五、对联特点: 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古人把吟诗作对相提并 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 下联尾字平声。这些特点,都和律诗有某些相似之处,所以有人把对联称为张贴的诗。但对 联又不同于诗,它只有上联和下联一般说来较诗更为精炼,句式也较灵活,可长可短,伸缩 自如。对联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也可以是十言、几十言。在我国 古建筑中,甚至还有多达数百字的长联。对联无论是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都要求作者 有较高的概括力与驾御文字的本领,才可能以寥寥数语,做到文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 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楹联是题写在楹柱上的对联,亦指对联,是我国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 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概括地说对联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 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 句尾字用平声。例如我们都熟悉的一副对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 尖皮厚腹中空。这里上联(出句)的字和下联(对句)的字不相重复,而它们的平仄则是 相对立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还例如:福如东海 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上联最末用“水”字,仄声,下联末字“松”,平声,前后分明, 错落有致。如果我们把它改一下:福如东海水长流,寿比南山松不老。读起来是不是有点别 扭?大家把次序颠倒过来试试:寿比南山松不老,福如东海水长流 是不是又顺了呢?这就是平仄的妙用。老祖宗既然给我们立下了平仄的规矩,必然有它 的不同凡响处。看到这里,可能有人就会疑惑:什么是平仄?怎么分清平仄?下面就谈谈汉
5、勉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 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书堂联)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园栽四物: 青松、翠竹、白梅兰(方志敏) 6、挽联 系由挽词演变而来,是一种用于哀挽死者的楹联。这种楹联往往能把肃穆的场面渲染的 更加庄严。白纸配黑字,透过联语,唤起人们对死者的追念和尊敬之情。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郭沫若挽蒲松龄) 著书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做 空头文学家!(蔡元培挽鲁迅)要打叭儿落水狗,临死也不宽容,懂得进退攻守,岂仅文坛 闯将?莫做空头文学家,一生最恨帮闲,敢于嘻笑怒骂,不愧思想权威!(陈毅挽鲁迅) 7、职业联 所谓职业联,即行业楹联,贴在门旁,使人对其行业特点一目了然,起到行业广告的作 用,是楹联中不可小视的一个品种。这类楹联,蕴含丰富,有着诱人的魅力。美味招来云外 客;清香引出洞中仙(酒店联)萍水相逢如亲友;停车暂住似归家。(旅店联)花间渴想相 如露;竹下闲参陆羽经。(茶馆联)陶潜善饮,易牙善烹,饮烹有度; 陶侃惜分,夏禹惜寸, 分寸无遗。(饭店联)刻刻催人资警省;声声劝尔惜妙音。(钟表店联) 8、名胜联 所谓名胜古迹联,是指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比如:狂到世人皆欲杀; 醉 来天子不能呼。(安徽当涂采石矶太白楼联)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陈毅题杜 甫草堂联)风声,水声,虫声,鸟声,梵吹声,总合三百六十击钟鼓声,无声不寂;月色, 山色,草色,树色,云霞色,更兼四万八千丈峰峦色,有色皆空。(浙江天台山中方广寺联) 心在汉宝,原无分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辩襄阳南阳。(清顾嘉蘅题南阳卧龙岗联) 五、对联特点: 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古人把吟诗作对相提并 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 下联尾字平声。这些特点,都和律诗有某些相似之处,所以有人把对联称为张贴的诗。但对 联又不同于诗,它只有上联和下联一般说来较诗更为精炼,句式也较灵活,可长可短,伸缩 自如。对联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也可以是十言、几十言。在我国 古建筑中,甚至还有多达数百字的长联。对联无论是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都要求作者 有较高的概括力与驾御文字的本领,才可能以寥寥数语,做到文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 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 楹联是题写在楹柱上的对联,亦指对联,是我国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 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概括地说对联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 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 句尾字用平声。 例如我们都熟悉的一副对联: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 尖皮厚腹中空。 这里上联(出句)的字和下联(对句)的字不相重复,而它们的平仄则是 相对立的: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还例如:福如东海 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上联最末用“水”字,仄声,下联末字“松”,平声,前后分明, 错落有致。如果我们把它改一下:福如东海水长流,寿比南山松不老。读起来是不是有点别 扭?大家把次序颠倒过来试试:寿比南山松不老,福如东海水长流 是不是又顺了呢?这就是平仄的妙用。老祖宗既然给我们立下了平仄的规矩,必然有它 的不同凡响处。看到这里,可能有人就会疑惑:什么是平仄?怎么分清平仄?下面就谈谈汉
语的四声。汉语声调有四声,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平上去入”就构成中古汉语的四 声,其中“上去入”三声又合起来归入仄声一类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 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此外,张挂的 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 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 作用。 六、名联欣赏 1、康熙三十五年(1696),昆明西郊大观楼建成,时有孙苒翁寄籍昆明,写下了一副 百八十字的长联。这副长联,上联写滇池风物,下联写云南历史,气魄雄伟,前无古人,有 “天下第一长联”之美誉。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 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欤螺洲,梳裏就风鬟雾鬓,更频天苇地,点缀些 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 临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 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 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2、湖南洞庭湖的岳阳楼上也有一副何绍基的绝好长联: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纯阳三过必醉,诗耶、 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沧然涕下: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 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 会得来 此联巧妙地把与岳阳有关的历史人物杜甫、范仲淹、滕子京及八仙中的吕洞宾嵌入联中 追古抚今,纵横捭阖,读来令人怦然心动。 3、涉及名作家及名胜古迹的对联 写屈原: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写司马迁: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写诸葛亮: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宗臣之遗像,万古清高。 写李白: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气,青莲居士谪仙人 写杜甫: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写范仲淹: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写李清照: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章有后主遗风。 写滁州醉翁亭: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写桃花源:说甚神仙,看千年石洞开时,城郭人民还是耕田凿井:阅成古今,听半夜金鸡 叫醒,兴亡秦汉都归流水桃花。 写黄州赤壁:铜琶铁板,大江东去;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写成都社甫草堂: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眉山三苏祠: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济南辛弃疾祠:铜板铁琶,继东坡髙唱大江东去:采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北京潭柘寺: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七、挑战对联 (一)改写对联(课件出示) 1、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
语的四声。汉语声调有四声,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平上去入”就构成中古汉语的四 声,其中“上去入”三声又合起来归入仄声一类。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 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此外,张挂的 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 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 作用。 六、名联欣赏 1、康熙三十五年(1696),昆明西郊大观楼建成,时有孙苒翁寄籍昆明,写下了一副一 百八十字的长联。这副长联,上联写滇池风物,下联写云南历史,气魄雄伟,前无古人,有 “天下第一长联”之美誉。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 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欤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频天苇地,点缀些 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 临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 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 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2、湖南洞庭湖的岳阳楼上也有一副何绍基的绝好长联: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纯阳三过必醉,诗耶、 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沧然涕下;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 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 会得来? 此联巧妙地把与岳阳有关的历史人物杜甫、范仲淹、滕子京及八仙中的吕洞宾嵌入联中, 追古抚今,纵横捭阖,读来令人怦然心动。 3、涉及名作家及名胜古迹的对联 写屈原: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写司马迁: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写诸葛亮: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宗臣之遗像,万古清高。 写李白: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气,青莲居士谪仙人。 写杜甫: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写范仲淹: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写李清照: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章有后主遗风。 写滁州醉翁亭: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写桃花源:说甚神仙,看千年石洞开时,城郭人民还是耕田凿井; 阅成古今,听半夜金鸡 叫醒,兴亡秦汉都归流水桃花。 写黄州赤壁:铜琶铁板,大江东去;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写成都社甫草堂: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眉山三苏祠: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济南辛弃疾祠:铜板铁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采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北京潭柘寺: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七、挑战对联: (一)改写对联(课件出示) 1、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
十日寒 上联改为: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2、上联: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亭榭:下联: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面临绿水之轩斋 下联改为:近看西北,造三间临水轩斋 (二)补写对联 1、根据课文内容,将对偶句补充完整 欧阳修 岳阳楼上范仲淹 作文寄情 醉翁亭中与民同乐 2、下面是某餐馆门上贴的对联。请你运用《悯农》诗的有关词句,将上联补充完整 上联 弃之可惜:下联:杯里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 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坐。下联为 秋色人似画中游 对联 1、冬去山明水秀 春来鸟语花香/春来草长莺飞/秋至菊黄蟹肥 2、大江南北处处风光好 全国上下家家气象新/长城内外个个笑颜开/黄河内外时时捷报传 3、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出平安入平安出入平安/日增辉月增辉日月增辉/龙呈祥凤呈祥 龙凤呈祥/山秀丽水秀丽山水秀丽 4、春光明媚,景色宜人,问君可有踏青去? 晴空万里,波光云影,思汝是否泛舟回 翠野秀丽,山水舒心,讯伊能否长歌行? 秋风萧瑟,劳燕分飞,与伊何时再相聚 秋风萧瑟,落叶归根,道不尽思乡情意 秋风飒爽,茱萸高扬,望君是否登高来? 秋高气爽,硕果压枝,复尔正值携丹归。 秋风凛凛,枫华落尽,与君共勉月朗中。 夏雨清新,微风怡神,携汝寻思采莲归 (四)自拟对联 把下列句子中的红色部分改写成一副对联,用来作“画卷”的修饰语。 经过几百个日日夜夜的奋战,长江截流工程终于胜利完成,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 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 八、作业: 对联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我们对对联有了初步的认 识。让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多多注意对联,用心去感受这一文化精髓所蕴涵的丰富的 精神营养,不断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就自己喜欢的人物或感兴趣的事件拟一副对联
十日寒。 上联改为: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2、上联: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亭榭;下联: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面临绿水之轩斋。 下联改为:近看西北,造三间临水轩斋 (二)补写对联 1、根据课文内容,将对偶句补充完整。 欧阳修 。岳阳楼上范仲淹 作文寄情 。 醉翁亭中 与民同乐 2、下面是某餐馆门上贴的对联。请你运用《悯农》诗的有关词句,将上联补充完整。 上联: ,弃之可惜;下联:杯里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 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坐。下联为: 。 秋色人似画中游 (三)对对联 1、冬去山明水秀 春来鸟语花香 / 春来草长莺飞 / 秋至菊黄蟹肥 2、大江南北处处风光好 全国上下家家气象新 / 长城内外个个笑颜开 / 黄河内外时时捷报传 3、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出平安入平安出入平安/日增辉月增辉日月增辉/龙呈祥凤呈祥 龙凤呈祥/山秀丽水秀丽山水秀丽 4、春光明媚,景色宜人,问君可有踏青去? 晴空万里,波光云影,思汝是否泛舟回。 翠野秀丽,山水舒心,讯伊能否长歌行? 秋风萧瑟,劳燕分飞,与伊何时再相聚。 秋风萧瑟,落叶归根,道不尽思乡情意。 秋风飒爽,茱萸高扬,望君是否登高来? 秋高气爽,硕果压枝,复尔正值携丹归。 秋风凛凛,枫华落尽,与君共勉月朗中。 夏雨清新,微风怡神,携汝寻思采莲归。 (四)自拟对联 把下列句子中的红色部分改写成一副对联,用来作“画卷”的修饰语。 经过几百个日日夜夜的奋战,长江截流工程终于胜利完成,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 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 八、作业: 对联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我们对对联有了初步的认 识。让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多多注意对联,用心去感受这一文化精髓所蕴涵的丰富的 精神营养,不断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就自己喜欢的人物或感兴趣的事件拟一副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