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市杨浦区高考押题试卷(二)语文试题 1.按要求填空。 (1)彼童子之师,,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 (2)不知天上宫阙,?(苏轼《·明月几时有》) (3)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以“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写王朝的 盛衰兴亡;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写王朝盛衰兴亡的句子是“, 【答案】(1).(1)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2).(2)今夕是何年(3).(3)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2.按要求选择。 (1)他乡偶遇多年未见好友,以下句子最适合表达此时情感的一项是 A.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 C.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D.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其实每种学问都有长久的历史,,提出过种种不同的解答,你必须明白这些经过 才可以利用前人的收获,免得绕弯子甚至于走错路。 A.许多人都曾经思虑过、讨论过其中每一个问题 B.其中每一个问题曾经许多人都思虑过,讨论过 C.其中每一个问题都曾经许多人思虑过,讨论过 D.许多人对其中每一个问题都曾思虑过,讨论过 【答案】(1)B。 (2)C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长期以来,中国流行的几乎所有法学理论教科书都把法律上的“义务”解释为国家通 过法律强加给法律主体的负担和不利。这种对“义务”做出的负价值定位是武断的,因为根 据自然法学传统,法律上的义务并不能由国家随意规定,而是源自于自然法的义务,即源于 道德义务。源自于道德义务的法律义务是远比“权利”重要得多的正价值概念
2019 年上海市杨浦区高考押题试卷(二)语文试题 1.按要求填空。 (1)彼童子之师,_____,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 (2)不知天上宫阙,_____?(苏轼《_____•明月几时有》) (3)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以“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写王朝的 盛衰兴亡;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写王朝盛衰兴亡的句子是“_____,_____。” 【答案】 (1). (1)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2). (2)今夕是何年 (3). (3)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2.按要求选择。 (1)他乡偶遇多年未见好友,以下句子最适合表达此时情感的一项是 A.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B.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 C.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D.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其实每种学问都有长久的历史,____,提出过种种不同的解答,你必须明白这些经过, 才可以利用前人的收获,免得绕弯子甚至于走错路。 A.许多人都曾经思虑过、讨论过其中每一个问题 B.其中每一个问题曾经许多人都思虑过,讨论过 C.其中每一个问题都曾经许多人思虑过,讨论过 D.许多人对其中每一个问题都曾思虑过,讨论过 【答案】(1)B。 (2)C。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 ①长期以来,中国流行的几乎所有法学理论教科书都把法律上的“义务”解释为国家通 过法律强加给法律主体的负担和不利。这种对“义务”做出的负.价值定位是武断的,因为根 据自然法学传统,法律上的义务并不能由国家随意规定,而是源自于自然法的义务,即源于 道德义务。源自于道德义务的法律义务是远比“权利”重要得多的正价值概念
②与“义务”一语准确对应的概念是“应当”。“应当”是一个表达精神现象的用语, 是指社会群体对某种行为的看法一一正确的且必须的。当社会群体用“应当”这一概念把某 主体同某行为具体联系起来时,就意味着,该主体负有作(或不作)某行为的义务。义务就 是主体作(或不作)某行为的应当性。 ③“应当”并不是社会群体随意的看法,而是群体的每一个个体成员依据自身的良心体 验形成的对外界行为的看法。一个人在外地听说自己的爷爷生病了,他的第一感受就是“我 应当回去照顾爷爷!”这里的“应当”完全产生于主体自我良心的内省式要求。一般来说, 每个人都会由自我良心自发地产生这种原始的义务要求。但是,如果某A比较另类,在听说 爷爷生病之后毫无反应、沉迷于各种娱乐活动,与其相处的群体其他成员就会告他:“你 应当回去照顾爷爷!”群体成员对A提出的“应当”,就是赋予A一项义务。社会群体成员 们之所以对A提出这种要求,是因为,该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从自我经历的爷爷生病时 的良心感受出发认为:回去照顾爷爷是正确的,也是必须的 ④人类社会实践中,在国家这种组织出现之前很久,社会群体成员就通过对一个一个行 为的评价形成规定道德义务的道德规则。由于社会群体成员绝大多数人的良心、理性处于同 发展水平以至相似 即能形成基本共识。譬如,对于杀 人行为、盗窃行为,人们一致认为“不应当做”:对于赡养老人、抚养孩子行为,人们一致 认为“应当做”,等等。人们用语言将这些共同判断表述出来,就形成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口 口相传的道德规则:不应当杀人,不应当盗窃,应当赡养老人,应当抚养孩子,等等。人类 社会通过道德规则向社会每一个个体成员提出道德义务要求,使每个个体成员赋有道德义 ⑤人类社会的道德规则包括4个不同层次的规则:禁止损他类规则;倡导利他类规则 劝导自善类规则;引导入圣类规则。其中以不应当杀人、不应当放火、不应当抢劫等规则为 主要内容的禁止损他类规则最为重要,它们通常被认为是道德底线规则。这类规则赋予每 个体的道德义务是必须履行的。履行这类义务是维系人类最低限度文明、保持社会最低限度 秩序的要求。换句话说,没有对这类义务的履行,人类就会处于丛林状态。所以说,义务是 人类文明维系之根 ⑥道德规则自身并不具有保证规则赋予的义务得到履行的手段,以致一旦有人违反上述 底线道德规则赋予的义务,道德规则自身并无有效应对手段。为了确保人们履行底线道德规 则赋予每一个体的义务,人们将道德底线规则加以强化、改造:在底线道德的每一具体义务 性规则之后附加针对违反义务的制裁规则,并由一定的社会权威机构对这些制裁规定加以执
②与“义务”一语准确对应的概念是“应当”。“应当”是一个表达精神现象的用语, 是指社会群体对某种行为的看法——正确的且必须的。当社会群体用“应当”这一概念把某 主体同某行为具体联系起来时,就意味着,该主体负有作(或不作)某行为的义务。义务就 是主体作(或不作)某行为的应当性。 ③“应当”并不是社会群体随意的看法,而是群体的每一个个体成员依据自身的良心体 验形成的对外界行为的看法。一个人在外地听说自己的爷爷生病了,他的第一感受就是“我 应当回去照顾爷爷!”这里的“应当”完全产生于主体自我良心的内省式要求。一般来说, 每个人都会由自我良心自发地产生这种原始的义务要求。但是,如果某 A 比较另类,在听说 爷爷生病之后毫无反应、沉迷于各种娱乐活动,与其相处的群体其他成员就会告 他:“你 应当回去照顾爷爷!”群体成员对 A 提出的“应当”,就是赋予 A 一项义务。社会群体成员 们之所以对 A 提出这种要求,是因为,该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从自我经历的爷爷生病时 的良心感受出发认为:回去照顾爷爷是正确的,也是必须的。 ④人类社会实践中,在国家这种组织出现之前很久,社会群体成员就通过对一个一个行 为的评价形成规定道德义务的道德规则。由于社会群体成员绝大多数人的良心、理性处于同 一发展水平以至相似, , , 即能形成基本共识。譬如,对于杀 人行为、盗窃行为,人们一致认为“不应当做”;对于赡养老人、抚养孩子行为,人们一致 认为“应当做”,等等。人们用语言将这些共同判断表述出来,就形成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口 口相传的道德规则:不应当杀人,不应当盗窃,应当赡养老人,应当抚养孩子,等等。人类 社会通过道德规则向社会每一个个体成员提出道德义务要求,使每个个体成员赋有道德义 务。 ⑤人类社会的道德规则包括 4 个不同层次的规则:禁止损他类规则;倡导利他类规则; 劝导自善类规则;引导入圣类规则。其中以不应当杀人、不应当放火、不应当抢劫等规则为 主要内容的禁止损他类规则最为重要,它们通常被认为是道德底线规则。这类规则赋予每一 个体的道德义务是必须履行的。履行这类义务是维系人类最低限度文明、保持社会最低限度 秩序的要求。换句话说,没有对这类义务的履行,人类就会处于丛林状态。所以说,义务是 人类文明维系之根。 ⑥道德规则自身并不具有保证规则赋予的义务得到履行的手段,以致一旦有人违反上述 底线道德规则赋予的义务,道德规则自身并无有效应对手段。为了确保人们履行底线道德规 则赋予每一个体的义务,人们将道德底线规则加以强化、改造:在底线道德的每一具体义务 性规则之后附加针对违反义务的制裁规则,并由一定的社会权威机构对这些制裁规定加以执
行,这就使道德底线规则演变为法律规则。 ⑦人类超越野蛮状态跨入文明门槛,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法律规则对人们行为的规范、引 导。人类在进入文明状态之前相当长时间内就形成了主要源自于道德底线规则的习惯法。在 国家组织形成之后相当长时间里,国家作为执行制裁的权威机构,其适用的仍然是主要源自 于道德底线规则的习惯法。只是在国家适用习惯法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才出现由国家组织将 习惯法成文化的做法,以致最初的成文法主要源自于习惯法,其义务规定部分主要源自于道 德底线规则。 ⑧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农耕文明时代法律规则的义务规定部分主要来自于底线道德义务 规则,但是,由于农耕文明各国普遍实行全权君主制度,君主拥有立法权,这使君主代表的 国家立法很容易在法律中混入大量的不合理、不适当的义务设定。从农耕文明国家立法到商 工文明国家立法都存在大量的国家片面强加给民众的限制。我们把这种国家武力基础上的强 制视为“伪义务”。我们不能把“伪义务”视为义务本体,不能因伪义务的存在而否定义务 的真正价值。 3.第①段加点字“负”在文中是指 4.第③段假设了爷爷生病是否应当回去照顾的事例,对其用意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阐明“应当”是社会群体成员对某种行为所持的“正确的且必要的”的看法。 B.阐明“应当”是社会群体成员依据自身的良心体验形成的对外界行为的看法 C.阐明“义务”是社会群体成员基于自己的良心感受向某主体提出的“应当” D.阐明社会群体成员向某主体提出“应当”是社会群体成员的良心和“义务” 5.依据本文,对“义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义务不应是国家单方面的限制 B.义务是社会群体行为的“应当 性 C.法律上的义务源自于道德义务。 德义务基于道德规则的要求 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④段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A.因此,社会群体成员们各自做出的对各种行为的基本评价基本是一致的。 B.所以,社会群体成员们各自做出的对各种行为的基本评价基本是一致的 C.所以,社会群体成员能通过行为评价形成规定道德义务的道德规则。 D.因此,社会群体成员能通过行为评价形成规定道德义务的道德规则。 7.⑥⑦两段论述了法律规则形成的( )(填入两个字)、形成的机制和形成后 )(填入两个字)
行,这就使道德底线规则演变为法律规则。 ⑦人类超越野蛮状态跨入文明门槛,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法律规则对人们行为的规范、引 导。人类在进入文明状态之前相当长时间内就形成了主要源自于道德底线规则的习惯法。在 国家组织形成之后相当长时间里,国家作为执行制裁的权威机构,其适用的仍然是主要源自 于道德底线规则的习惯法。只是在国家适用习惯法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才出现由国家组织将 习惯法成文化的做法,以致最初的成文法主要源自于习惯法,其义务规定部分主要源自于道 德底线规则。 ⑧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农耕文明时代法律规则的义务规定部分主要来自于底线道德义务 规则,但是,由于农耕文明各国普遍实行全权君主制度,君主拥有立法权,这使君主代表的 国家立法很容易在法律中混入大量的不合理、不适当的义务设定。从农耕文明国家立法到商 工文明国家立法都存在大量的国家片面强加给民众的限制。我们把这种国家武力基础上的强 制视为“伪义务”。我们不能把“伪义务”视为义务本体,不能因伪义务的存在而否定义务 的真正价值。 3. 第①段加点字“负”在文中是指_________ 4. 第③段假设了爷爷生病是否应当回去照顾的事例,对其用意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阐明“应当”是社会群体成员对某种行为所持的“正确的且必要的”的看法。 B. 阐明“应当”是社会群体成员依据自身的良心体验形成的对外界行为的看法。 C. 阐明“义务”是社会群体成员基于自己的良心感受向某主体提出的“应当”。 D. 阐明社会群体成员向某主体提出“应当”是社会群体成员的良心和“义务”。 5. 依据本文,对“义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义务不应是国家单方面的限制。 B. 义务是社会群体行为的“应当 性”。 C. 法律上 的 义务源自于道德义务。 D. 道德义务基于道德规则的要求。 6. 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④段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A. 因此,社会群体成员们各自做出的对各种行为的基本评价基本是一致的。 B. 所以,社会群体成员们各自做出的对各种行为的基本评价基本是一致的。 C. 所以,社会群体成员能通过行为评价形成规定道德义务的道德规则。 D. 因此,社会群体成员能通过行为评价形成规定道德义务的道德规则。 7. ⑥⑦两段论述了法律规则形成的( )(填入两个字)、形成的机制和形成后 的( )(填入两个字)
8.本文论证了“法律义务是正价值概念”这一观点,请分析其论证层次 【答案】3.负担和不利4.D5.B6.B (1).原因(2).作用 8.(1)首段提出论点; (2)2、3两段论述了“义务”的最初源头一—社会群体成员的良心(感受或体验) (3)4—7段论述了道德规则、道德义务、法律义务依次形成的原因和过程(在社会良心的 基础上形成道德规则、在道德规则的基础上形成道德义务、在道德义务的基础上形成法律义 务 (4)说明义务使人类跨入文明的门槛、是人类文明维系之根。 (5)最后一段指出国家武力基础上的伪义务(不是源于义务本体)不能否定义务的真正价 值,是对议论的补充。 (6)由根源到发展,论证逐层深入:全面而辩证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把人刮歪 刘亮程 (1)刮了一夜大风。我在半夜被风喊醒。风在草棚和麦垛上发出恐怖的怪叫,像女人 不舒畅的哭喊。这些突兀地出现在荒野中的草棚麦垛,绊住 腿,扯住了风的衣裳,缠 住了风的头发,让它追不上前面的风。她撕扯,哭喊。喊得满天地都是风声 (2)我把头伸出草棚,黑暗中隐约有几件东西在地上滚动,滚得极快,一晃就不见了 是风把麦捆刮走了。我不清楚刮走了多少,也只能看着它刮走。我比一捆麦子大不了多少 出去可能就找不见自己了。风朝着村子那边刮。如果风不在中途拐弯,一捆一捆的麦子会 在风中跑回村子。明早村人醒来,看见一捆捆麦子躲在墙根,像回来的家畜一样, (3)每年都有几场大风经过村庄。风把人刮歪,又把歪长的树刮直。风从不同方向来, 人和草木,往哪边斜不由自主。能做到的只是在每一场风后,把自己扶直。一棵树在各种各 样的风中变得扭曲,古里古怪。你几乎可以看出它沦桑躯干上的哪个弯是南风吹的,哪个拐 是北风刮的。但它最终高大粗壮地立在土地上,无论南风北风都无力动摇它。 (4)我们村边就有几棵这样的大树,村里也有几个这样的人。我太年轻,根扎得不深 躯干也不结实。担心自己会被一场大风刮跑,像一棵草一片树叶,随风千里,飘落到一个陌 生地方。也不管你喜不喜欢,愿不愿意,风把你一扔就不见了。你没地方去找风的麻烦,刮
8. 本文论证了“法律义务是正价值概念”这一观点,请分析其论证层次。 【答案】3. 负担和不利 4. D 5. B 6. B 7. (1). 原因 (2). 作用 8. (1)首段提出论点; (2)2、3 两段论述了“义务”的最初源头——社会群体成员的良心(感受或体验); (3)4—7 段论述了道德规则、道德义务、法律义务依次形成的原因和过程(在社会良心的 基础上形成道德规则、在道德规则的基础上形成道德义务、在道德义务的基础上形成法律义 务)。 (4)说明义务使人类跨入文明的门槛、是人类文明维系之根。 (5)最后一段指出国家武力基础上的伪义务(不是源于义务本体)不能否定义务的真正价 值,是对议论的补充。 (6)由根源到发展,论证逐层深入;全面而辩证。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风把人刮歪 刘亮程 (1)刮了一夜大风。我在半夜被风喊醒。风在草棚和麦垛上发出恐怖的怪叫,像女人 不舒畅的哭喊。这些突兀地出现在荒野中的草棚麦垛,绊住了风的腿,扯住了风的衣裳,缠 住了风的头发,让它追不上前面的风。她撕扯,哭喊。喊得满天地都是风声。 (2)我把头伸出草棚,黑暗中隐约有几件东西在地上滚动,滚得极快,一晃就不见了。 是风把麦捆刮走了。我不清楚刮走了多少,也只能看着它刮走。我比一捆麦子大不了多少, 一出去可能就找不见自己了。风朝着村子那边刮。如果风不在中途拐弯,一捆一捆的麦子会 在风中跑回村子。明早村人醒来,看见一捆捆麦子躲在墙根,像回来的家畜一样。 (3)每年都有几场大风经过村庄。风把人刮歪,又把歪长的树刮直。风从不同方向来, 人和草木,往哪边斜不由自主。能做到的只是在每一场风后,把自己扶直。一棵树在各种各 样的风中变得扭曲,古里古怪。你几乎可以看出它沦桑躯干上的哪个弯是南风吹的,哪个拐 是北风刮的。但它最终高大粗壮地立在土地上,无论南风北风都无力动摇它。 (4)我们村边就有几棵这样的大树,村里也有几个这样的人。我太年轻,根扎得不深, 躯干也不结实。担心自己会被一场大风刮跑,像一棵草一片树叶,随风千里,飘落到一个陌 生地方。也不管你喜不喜欢,愿不愿意,风把你一扔就不见了。你没地方去找风的麻烦,刮
风的时候满世界都是风,风一停就只剩下空气。天空若无其事,大地也像什么都没发生。只 有你的命运被改变了,莫名其妙地落在另一个地方。你只好等另一场相反的风把自己刮回去。 可能一等多年,再没有一场能刮起你的大风。你在等待飞翔的时间里不情愿地长大,变得沉 重无比。 (5)去年,我在一场东风中,看见很久以前从我们家榆树上刮走的一片树叶,又从远 处刮回来。它在空中翻了几个跟头,摇摇晃晃地落到窗台上。那场风刚好在我们村里停住, 像是猛然刹住了车。许多东西从天上往下掉,有纸片—一写字的和没写字的纸片、布条、头 发和毛,更多的是树叶。我在纷纷下落的东西中认出了我们家榆树上的一片树叶。我赶忙抓 住它,平放在手中。这片叶的边缘已有几处损伤,原先背阴的一面被晒得有些发白一一它在 什么地方经受了什么样的阳光。另一面粘着些褐黄的黏土。我不知道它被刮了多远又被另场 风刮回来,一路上经过了多少地方,这些地方都是我从没去过的。它飘回来了,这是极少数 的一片叶子。 (6)风是空气在跑。一场风一过,一个地方原有的空气便跑光了,有些气味再闻不到, 有些东西再看不到——昨天弥漫村巷的谁家炒菜的肉香:昨晚被一个人独享的女人的体香 下午晾在树上忘收的一块布:早上放在窗台上写着几句话的一张纸。风把一个村庄酝酿许久 的、被一村人吸进呼出弄出特殊味道的一窝子空气,整个地搬运到百里千里外的另一个地方 (7)每一场风后,都会有几朵我们不认识的云,停留在村庄上头,模样怪怪的,颜色 生生的,弄不清啥意思。短期内如果没风,这几朵云就会一动不动赖在头顶,不管我们喜不 喜欢。我们看顺眼的云,在风中跑得一朵都找不见。 (8)风一过,人忙起来,很少有空看天。偶尔看几眼,也能看顺眼,把它认成我们村 的云,天热了盼它遮遮阳,地旱了盼它下点雨。地果真就旱了,一两个月没水,庄稼一片片 蔫了。头顶的几朵云,在村人苦苦的期盼中果真有了些雨意,颜色由雪白变铅灰再变墨黑。 眼看要降雨了,突然一阵北风,这些饱含雨水的云跌跌撞撞,飞速地离开村庄,在荒无人烟 的南梁上,哗啦啦下了一夜雨 (9)我们望着头顶腾空的晴朗天空,骂着那些养不乖的野云。第二天全村人开会,做 了一个严厉的決定:以后不管南来北往的云,一律不让它在我们村庄上头停,让云远远滚蛋。 我们不再指望天上的水,我们要挖一条穿越戈壁的长渠。 (10)那一年村长是胡木,我太年轻,整日缩着头,等待机会来临 (11)我在一场南风中闻见浓浓的鱼腥味。遥想某个海边渔村,一张大网罩着海,所有 的鱼被网上岸,堆满沙滩。海风吹走鱼腥,鱼被留下来
风的时候满世界都是风,风一停就只剩下空气。天空若无其事,大地也像什么都没发生。只 有你的命运被改变了,莫名其妙地落在另一个地方。你只好等另一场相反的风把自己刮回去。 可能一等多年,再没有一场能刮起你的大风。你在等待飞翔的时间里不情愿地长大,变得沉 重无比。 (5)去年,我在一场东风中,看见很久以前从我们家榆树上刮走的一片树叶,又从远 处刮回来。它在空中翻了几个跟头,摇摇晃晃地落到窗台上。那场风刚好在我们村里停住, 像是猛然刹住了车。许多东西从天上往下掉,有纸片——写字的和没写字的纸片、布条、头 发和毛,更多的是树叶。我在纷纷下落的东西中认出了我们家榆树上的一片树叶。我赶忙抓 住它,平放在手中。这片叶的边缘已有几处损伤,原先背阴的一面被晒得有些发白——它在 什么地方经受了什么样的阳光。另一面粘着些褐黄的黏土。我不知道它被刮了多远又被另场 风刮回来,一路上经过了多少地方,这些地方都是我从没去过的。它飘回来了,这是极少数 的一片叶子。 (6)风是空气在跑。一场风一过,一个地方原有的空气便跑光了,有些气味再闻不到, 有些东西再看不到——昨天弥漫村巷的谁家炒菜的肉香;昨晚被一个人独享的女人的体香; 下午晾在树上忘收的一块布;早上放在窗台上写着几句话的一张纸。风把一个村庄酝酿许久 的、被一村人吸进呼出弄出特殊味道的一窝子空气,整个地搬运到百里千里外的另一个地方。 (7)每一场风后,都会有几朵我们不认识的云,停留在村庄上头,模样怪怪的,颜色 生生的,弄不清啥意思。短期内如果没风,这几朵云就会一动不动赖在头顶,不管我们喜不 喜欢。我们看顺眼的云,在风中跑得一朵都找不见。 (8)风一过,人忙起来,很少有空看天。偶尔看几眼,也能看顺眼,把它认成我们村 的云,天热了盼它遮遮阳,地旱了盼它下点雨。地果真就旱了,一两个月没水,庄稼一片片 蔫了。头顶的几朵云,在村人苦苦的期盼中果真有了些雨意,颜色由雪白变铅灰再变墨黑。 眼看要降雨了,突然一阵北风,这些饱含雨水的云跌跌撞撞,飞速地离开村庄,在荒无人烟 的南梁上,哗啦啦下了一夜雨。 (9)我们望着头顶腾空的晴朗天空,骂着那些养不乖的野云。第二天全村人开会,做 了一个严厉的決定:以后不管南来北往的云,一律不让它在我们村庄上头停,让云远远滚蛋。 我们不再指望天上的水,我们要挖一条穿越戈壁的长渠。 (10)那一年村长是胡木,我太年轻,整日缩着头,等待机会来临。 (11)我在一场南风中闻见浓浓的鱼腥味。遥想某个海边渔村,一张大网罩着海,所有 的鱼被网上岸,堆满沙滩。海风吹走鱼腥,鱼被留下来
(12)另一场风中我闻见一群女人成熟的气息,想到一个又一个的鲜美女子,在离我很 远处长大成熟,然后老去 (13)各种各样的风经过了村庄。屋顶上的土,吹光几次,住在房子里的人也记不清楚。 无论南墙北墙东墙西墙都被风吹旧,也都似乎为一户户的村人挡住了南来北往的风。有些人 不见了,更多的人留下来。什么留住了他们 (14)什么留住了我 (15)什么留住了风中的麦垛。 (16)如果所有粮食在风中跑光,所有的村人,会不会在风停之后远走他乡,留一座空 荡荡的村庄 (17)早晨我看见被风刮跑的麦捆,在半里外,被几棵铃铛刺拦住。 (18)这些一墩一墩,长在地边上的铃铛刺,多少次挡住我们的路,挂烂手和衣服,也 曾多少次被我们的镢头连根挖除,堆在一起一火烧掉。可是第二年它们又出现在那里 (19)我们不清楚铃铛刺长在大地上有啥用处。它浑身的小小尖刺,让企图吃它的嘴, 折它的手和践它的蹄远离之后,就闲闲地端扎着,刺天空,刺云,刺空气和风。现在它抱住 了我们的麦捆,没让它在风中跑远。我第一次对铃铛刺深怀感激。 (20)也许我们周围的许多东西,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关键时刻挽 留住我们。一株草,一棵树,一片云,一只小虫…它替匆忙的我们在土中扎根,在空中驻 足,在风中浅唱…… (21)任何一株草的死亡都是人的死亡。 (22)任何一棵树的夭折都是人的天折 (23)任何一粒虫的鸣叫也是人的鸣叫。 (选自《一个人的村庄》) 9.第(1)段画线句新颖生动,就此进行赏析。 10.探究第(5)段写“我”抓住并观察被风刮回来的“很久以前从我们家榆树上刮走的 片树叶”的用意 11.第(17)(18)(19)段为什么要写“铃铛刺”? 2.有人认为作者是“自然之子”,有人认为其“温情的背后有着矛盾、迷惘的灵魂”,结 文章,对此进行评析。 【答案]9.运用比拟,新颖生动,赋予“荒野中的草棚麦垛”以生命力,“绊”“扯”“缠” 等动作真切传神,与前文“有腿、有头发的、穿着衣裳”的女人相照应,表现风的狂躁难以
(12)另一场风中我闻见一群女人成熟的气息,想到一个又一个的鲜美女子,在离我很 远处长大成熟,然后老去。 (13)各种各样的风经过了村庄。屋顶上的土,吹光几次,住在房子里的人也记不清楚。 无论南墙北墙东墙西墙都被风吹旧,也都似乎为一户户的村人挡住了南来北往的风。有些人 不见了,更多的人留下来。什么留住了他们。 (14)什么留住了我。 (15)什么留住了风中的麦垛。 (16)如果所有粮食在风中跑光,所有的村人,会不会在风停之后远走他乡,留一座空 荡荡的村庄。 (17)早晨我看见被风刮跑的麦捆,在半里外,被几棵铃铛刺拦住。 (18)这些一墩一墩,长在地边上的铃铛刺,多少次挡住我们的路,挂烂手和衣服,也 曾多少次被我们的镢头连根挖除,堆在一起一火烧掉。可是第二年它们又出现在那里。 (19)我们不清楚铃铛刺长在大地上有啥用处。它浑身的小小尖刺,让企图吃它的嘴, 折它的手和践它的蹄远离之后,就闲闲地端扎着,刺天空,刺云,刺空气和风。现在它抱住 了我们的麦捆,没让它在风中跑远。我第一次对铃铛刺深怀感激。 (20)也许我们周围的许多东西,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关键时刻挽 留住我们。一株草,一棵树,一片云,一只小虫……它替匆忙的我们在土中扎根,在空中驻 足,在风中浅唱…… (21)任何一株草的死亡都是人的死亡。 (22)任何一棵树的夭折都是人的夭折。 (23)任何一粒虫的鸣叫也是人的鸣叫。 (选自《一个人的村庄》) 9. 第(1)段画线句新颖生动,就此进行赏析。 10. 探究第(5)段写“我”抓住并观察被风刮回来的“很久以前从我们家榆树上刮走的一 片树叶”的用意。 11. 第(17)(18)(19)段为什么要写“铃铛刺”? 12. 有人认为作者是“自然之子”,有人认为其“温情的背后有着矛盾、迷惘的灵魂”,结 文章,对此进行评析。 【答案】9. 运用比拟,新颖生动,赋予“荒野中的草棚麦垛”以生命力,“绊”“扯”“缠” 等动作真切传神,与前文“有腿、有头发的、穿着衣裳”的女人相照应,表现风的狂躁难以
阻挡 10.作者借很久以前从我们家榆树上刮走的一片树叶又刮回来的荒诞性来写游走于现代文 明和原始村庄文明的人的选择。与上文中人被风刮走,改变了命运,渴望被风吹回的沉重形 成对照,“从叶的边缘已有几处损伤,原先背阴的一面被晒得有些发白”看出外面世界既有 村庄里没有的风雨,也有村庄里没有的阳光。表现了作者对外面世界的矛盾态度:既好奇又 畏惧。“极少回来的叶子”暗示了现代文明对于原始文明“村庄”的巨大冲击。 11.铃铛刺因挂烂衣服而被我们嫌弃并要除掉,但在关键时候却为我们挡住了赖以生存的麦 捆,挽留了我们,引出文末我们周围的都己成为生活、生命的一部分,人即是自然,自然万 物就是人,人与自然息息相关,休戚与共的感悟 12.说其是“自然之子”是由于刘亮程笔下的“村庄”事物都是具有生命的,开头写 风”是一个撕扯的女子,具有了形象,“云”模样怪怪的等,他总能够把物当作与自己平 等的对象去体察,物都具有了生命的温度,从而拓宽自我的生命体验,与现代文明中以“我” 为中心的方式截然相反。但另一方面,他的笔下还是淡淡表现出了对外面世界—一现代文明 的好奇,如11、12、13段。对于“村庄”的命运他也是迷茫的,“如果所有粮食在风中跑 光,所有的村人,会不会在风停之后远走他乡,留一座空荡荡的村庄。”两种说法,前者是 对他对待自然万物的态度评价,而后者是针对在时代洪流中作者对“村庄”未来的思考评 价,都是准确而精到的。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咏怀(其四十三) (三国·魏)阮籍 鸿鹄相随飞,飞飞适荒裔 双翮临长风,须臾万里逝。 朝餐琅玕实,夕宿丹山际。 抗身青云中,网罗孰能制。 岂与乡曲士,携手共言誓。 【注】①阮籍(210年-263年),三国魏人。字嗣宗。陈留(今属河南)尉氏人。竹林七贤 之一。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②琅玕: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仙树,其实似珠 13.本诗从体裁上看,属于体诗 以下不能作为本题判断依据的一项是()
阻挡。 10. 作者借很久以前从我们家榆树上刮走的一片树叶又刮回来的荒诞性来写游走于现代文 明和原始村庄文明的人的选择。与上文中人被风刮走,改变了命运,渴望被风吹回的沉重形 成对照,“从叶的边缘已有几处损伤,原先背阴的一面被晒得有些发白”看出外面世界既有 村庄里没有的风雨,也有村庄里没有的阳光。表现了作者对外面世界的矛盾态度:既好奇又 畏惧。“极少回来的叶子”暗示了现代文明对于原始文明“村庄”的巨大冲击。 11. 铃铛刺因挂烂衣服而被我们嫌弃并要除掉,但在关键时候却为我们挡住了赖以生存的麦 捆,挽留了我们,引出文末我们周围的都已成为生活、生命的一部分,人即是自然,自然万 物就是人,人与自然息息相关,休戚与共的感悟。 12. 说其是“自然之子”是由于刘亮程笔下的“村庄”事物都是具有生命的,开头写: “风”是一个撕扯的女子,具有了形象,“云”模样怪怪的等,他总能够把物当作与自己平 等的对象去体察,物都具有了生命的温度,从而拓宽自我的生命体验,与现代文明中以“我” 为中心的方式截然相反。但另一方面,他的笔下还是淡淡表现出了对外面世界——现代文明 的好奇,如 11、12、13 段。对于“村庄”的命运他也是迷茫的,“如果所有粮食在风中跑 光,所有的村人,会不会在风停之后远走他乡,留一座空荡荡的村庄。”两种说法,前者是 对他对待自然万物的态度评价,而后者是针对在时代洪流中作者对“村庄”未来的思考评 价,都是准确而精到的。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咏怀(其四十三) (三国·魏)阮籍① 鸿鹄相随飞,飞飞适荒裔。 双翮临长风,须臾万里逝。 朝餐琅玕②实,夕宿丹山际。 抗身青云中,网罗孰能制。 岂与乡曲士,携手共言誓。 【注】①阮籍(210 年-263 年),三国魏人。字嗣宗。陈留(今属河南)尉氏人。竹林七贤 之一。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②琅玕: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仙树,其实似珠。 13. 本诗从体裁上看,属于____体诗。 以下不能作为本题判断依据的一项是( )
A.时代 B.韵脚 C.句数 D.平仄 14.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鸿鹄”两句使用了三个“飞”,描摹强调了鸿鹄群飞的景象。 B.“双翮”两句以“凌”和“须臾”,强调鸿鹄高飞远翔的姿态 C.“朝餐”两句从食物与栖所两方面,写出了鸿鹄的现实习性。 D.“抗身”二句运用反问,语气强烈,收束了前面六句的描绘 15.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评价阮籍的诗“阮旨遥深”。请结合这一观点赏析本诗。 【答案】13.B14.C 15.要点:阮籍这首《咏怀诗》表面上看是在写鸿鹄,而实际上托物言志,通过对鸿鹄高飞 远举,远离尘嚣,精食高宿的描绘,表达了自己遁世超逸,不为世俗网罗的志向,同时结尾 两句,从描写中荡开一笔,以激烈慷慨的语气抒发了对于乡曲之士为了个人私利携手言誓的 蔑视,隐含了对于门阀士族结党营私的丑恶的批判。整首诗寄托遥深。 16.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杨子崇 ①杨子崇,高祖族弟也。父盆生,赠荆州刺史。子崇少好学,涉猎书记,有风仪,爱贤 好士。开皇初,拜仪同,以车骑将军恒典宿卫,后为司门侍郎。炀帝嗣位,累迁候卫将军, 坐事免。未几,复令检校将军事。从帝幸汾阳宫,子崇知突厥必为寇患,屡请早还京师,帝 不纳。寻有雁门之围。及贼退,帝怒之曰:“子崇怯软妄有陈请惊动我众心不可居爪牙之寄。” 出为离石郡太守,治有能名 ②自是突厥屡寇边塞,胡贼刘六儿复拥众劫掠郡境,子崇上表请兵镇遏。帝复大怒,下 书令子崇巡行长城。子崇出百余里,四面路绝,不得进而归。时百姓饥馑,相聚为盗,子崇 前后捕斩数千人。岁余,朔方梁师都、马邑刘武周等各称兵作乱,郡中诸胡复相啸聚。子崇 患之,言欲朝集,遂与心腹数百人自孟门关将还京师。辎重半济,遇河西诸县各杀长吏,叛 归师都,道路隔绝,子崇退归离石。所将左右,既闻太原有兵起,不复入城,遂各叛去。子 崇悉收叛者父兄斩之。后数日,义兵夜至城下,城中豪杰复出应之。城陷,子崇为仇家所杀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坐事免 ②子崇患之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A. 时代 B. 韵脚 C. 句数 D. 平仄 14. 对本诗赏析不正确 的 一项是( )。 A. “鸿鹄”两句使用了三个“飞”,描摹强调了鸿鹄群飞的景象。 B. “双翮”两句以“凌”和“须臾”,强调鸿鹄高飞远翔的姿态。 C. “朝餐”两句从食物与栖所两方面,写出了鸿鹄的现实习性。 D. “抗身”二句运用反问,语气强烈,收束了前面六句的描绘。 15.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评价阮籍的诗“阮旨遥深”。请结合这一观点赏析本诗。 【答案】13. B 14. C 15. 要点:阮籍这首《咏怀诗》表面上看是在写鸿鹄,而实际上托物言志,通过对鸿鹄高飞 远举,远离尘嚣,精食高宿 的 描绘,表达了自己遁世超逸,不为世俗网罗的志向,同时结尾 两句,从描写中荡开一笔,以激烈慷慨的语气抒发了对于乡曲之士为了个人私利携手言誓的 蔑视,隐含了对于门阀士族结党营私的丑恶的批判。整首诗寄托遥深。 16.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杨子崇 ①杨子崇,高祖族弟也。父盆生,赠荆州刺史。子崇少好学,涉猎书记,有风仪,爱贤 好士。开皇初,拜仪同,以车骑将军恒典宿卫,后为司门侍郎。炀帝嗣位,累迁候卫将军, 坐事免。未几,复令检校将军事。从帝幸汾阳宫,子崇知突厥必为寇患,屡请早还京师,帝 不纳。寻有雁门之围。及贼退,帝怒之曰:“子崇怯软妄有陈请惊动我众心不可居爪牙之寄。” 出为离石郡太守,治有能名。 ②自是突厥屡寇边塞,胡贼刘六儿复拥众劫掠郡境,子崇上表请兵镇遏。帝复大怒,下 书令子崇巡行长城。子崇出百余里,四面路绝,不得进而归。时百姓饥馑,相聚为盗,子崇 前后捕斩数千人。岁余,朔方梁师都、马邑刘武周等各称兵作乱,郡中诸胡复相啸聚。子崇 患之,言欲朝集,遂与心腹数百人自孟门关将还京师。辎重半济,遇河西诸县各杀长吏,叛 归师都,道路隔绝,子崇退归离石。所将左右,既闻太原有兵起,不复入城,遂各叛去。子 崇悉收叛者父兄斩之。后数日,义兵夜至城下,城中豪杰复出应之。城陷,子崇为仇家所杀。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坐.事免 ②子崇患.之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①开皇初,拜仪同 A.拜见B.表示敬意的礼节 C.拜谢D.(被)授予官职 ②累迁候卫将军 A.聚集B.屡次 C.连累D.劳累 (3)第①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子崇怯软妄有/陈请惊动我众心/不可/居爪牙之寄 子崇怯软/妄有陈请/惊动我众心不可/居爪牙之寄 C.子崇怯软妄有/陈请惊动/我众心不可/居爪牙之寄 子崇怯软/妄有陈请/惊动我众心/不可居爪牙之寄 (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后数日,义兵夜至城下,城中豪杰复出应之。城陷,子崇为仇家所杀。 (5)第②段隋炀帝“下书令子崇巡行长城”的原因是 A.杨子崇自己主动请缨,希望能去把守边境要塞 B.隋炀帝希望杨子崇给边境的入侵犯者有力还击。 C.隋炀帝惩治子崇,认为他无中生有,扰乱人心。 D.杨子崇作离石郡的太守时治理有方,远近闻名。 (6)“屡请早还京师”和“上表请兵镇遏”两件事反映了杨子崇和 的特点 【答案】(1)①因犯…罪②以…为患 (2)①D (3)D (4)几天后,义军在夜里打到城下,城中的豪杰也出来接应,离石郡失陷了,子崇被仇人 所杀 (5)C (6)聪明而有预见执着而有忠心 参考译文: 无,找不到参考译文
①开皇初,拜.仪同 A.拜见 B.表示敬意的礼节 C.拜谢 D.(被)授予官职 ②累.迁候卫将军 A.聚集 B.屡次 C.连累 D.劳累 (3)第①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子崇怯软妄有/陈请惊动我众心/不可/居爪牙之寄 B.子崇怯软/妄有陈请/惊动我众心不可/居爪牙之寄 C.子崇怯软妄有/陈请惊动/我众心不可/居爪牙之寄 D.子崇怯软/妄有陈请/惊动我众心/不可居爪牙之寄 (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后数日,义兵夜至城下,城中豪杰复出应之。城陷,子崇为仇家所杀。 (5)第②段隋炀帝“下书令子崇巡行长城”的原因是 A.杨子崇自己主动请缨,希望能去把守边境要塞。 B.隋炀帝希望杨子崇给边境的入侵犯者有力还击。 C.隋炀帝惩治子崇,认为他无中生有,扰乱人心。 D.杨子崇作离石郡的太守时治理有方,远近闻名。 (6)“屡请早还京师”和“上表请兵镇遏”两件事反映了杨子崇 和 的特点。 【答案】(1)①因犯…罪 ②以…为患 (2)①D ②B (3)D (4)几天后,义军在夜里打到城下,城中的豪杰也出来接应,离石郡失陷了,子崇被仇人 所杀。 (5)C (6)聪明而有预见 执着而有忠心 参考译文: 无,找不到参考译文
17.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荷塘诗集序 (清)姚鼐 ①古之善为诗者,不自命为诗人者也。其胸中所蓄,高矣,广矣,远矣;而偶发之于诗, 则诗与之为高广且远焉,故曰善为诗也。曹子建、陶渊明、李太白、杜子美、韩退之、苏子 瞻、黄鲁直之伦,忠义之气,高亮之杰,道德之养,经济天下之才,处而仪谓之一诗人口, 此数君子岂所甘载? ②志在于为诗人而已,为之虽工,其诗则卑且小矣。余执此以衡古人之诗之高下,亦以 论今天下之为诗者。使天下终无曹子建、陶渊明、李、杜、韩、苏、黄之徒则已,苟有之, 告以吾说,其必不吾非也 ③适来江宁,识泾阳张君.君以累世同居义门②之子,负刚劲之气,兼治烦③之才, 虽为二令,廿余年屡经踬起,而志不可抑,今世奇十也。而耽于诗,该事道途之闲,不辍于 咏。出其诗示余,余以为君之诗,君之为人也。取君诗与比之子建、渊明、李、杜、韩、苏 黄之美,则固有不逮者,而其清气逸韵,见胸中之高亮,而无世俗脂韦之概,则与古人近 而于今人远矣。 ④夫诗之至善者,文与质备,道与艺合:心手之运,贯彻万物,而尽得乎人心之所欲出。 若是者,千载中数人而已。其余不能无偏:或偏于文焉,或偏于质焉。就二者而择之,愚诚 短与识,以为所尚者盖在此而不在彼:惟能知为人之重于诗者,其诗重矣。张君殆其伦欤! (选自《惜抱轩集》) 注:①张君:张五典,字叙百,号荷塘,荷塘诗集的作者。②义门:仁义之门,封建社会特 指以孝义著称,数代同堂而和睦相处的家庭。③治烦:治理政事 (1)填入第①段方框中的虚词最恰当的是 (2)第①段和第③段都提到了曹子建、陶渊明、李太白、杜子美、韩退之、苏子瞻、黄鲁 直这些人,作用分别是什么? (3)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4)概述本文的主要观点,并对此观点作评析 【答案】17.B18.第①段是为了说明这些诗人不以诗人自居,德才兼备;第③段是为 了对比衬托张君,虽然诗歌比不上他们,但清气逸韵,见胸中之高亮,而无世俗脂韦之概 19.运用整句和散句,突出了张五典气概超群,才能过人,20多年遭遇挫折却坚持气节
17.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荷塘诗集序 (清)姚鼐 ①古之善为诗者,不自命为诗人者也。其胸中所蓄,高矣,广矣,远矣;而偶发之于诗, 则诗与之为高广且远焉,故曰善为诗也。曹子建、陶渊明、李太白、杜子美、韩退之、苏子 瞻、黄鲁直之伦,忠义之气,高亮之杰,道德之养,经济天下之才,处而仪谓之一诗人口, 此数君子岂所甘载? ②志在于为诗人而已,为之虽工,其诗则卑且小矣。余执此以衡古人之诗之高下,亦以 论今天下之为诗者。使天下终无曹子建、陶渊明、李、杜、韩、苏、黄之徒则已,苟有之, 告以吾说,其必不吾非也。 ③适来江宁,识泾阳张君①.君以累世同居义门②之子,负刚劲之气,兼治烦③之才, 虽为一令,廿余年屡经踬起,而志不可抑,今世奇士也。而耽于诗,该事道途之闲,不辍于 咏。出其诗示余,余以为君之诗,君之为人也。取君诗与比之子建、渊明、李、杜、韩、苏、 黄之美,则固有不逮者,而其清气逸韵,见胸中之高亮,而无世俗脂韦之概,则与古人近, 而于今人远矣。 ④夫诗之至善者,文与质备,道与艺合;心手之运,贯彻万物,而尽得乎人心之所欲出。 若是者,千载中数人而已。其余不能无偏:或偏于文焉,或偏于质焉。就二者而择之,愚诚 短与识,以为所尚者盖在此而不在彼:惟能知为人之重于诗者,其诗重矣。张君殆其伦欤! (选自《惜抱轩集》) 注:①张君:张五典,字叙百,号荷塘,荷塘诗集的作者。②义门:仁义之门,封建社会特 指以孝义著称,数代同堂而和睦相处的家庭。③治烦:治理政事。 (1)填入第①段方框中的虚词最恰当 ...的是 A.也 B.耳 C.矣 D.乎 (2)第①段和第③段都提到了曹子建、陶渊明、李太白、杜子美、韩退之、苏子瞻、黄鲁 直这些人,作用分别是什么? (3)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4)概述本文的主要观点,并对此观点作评析。 【答案】17. B 18. 第①段是为了说明这些诗人不以诗人自居,德才兼备;第③段是为 了对比衬托张君,虽然诗歌比不上他们,但清气逸韵,见胸中之高亮,而无世俗脂韦之概。 19. 运用整句和散句,突出了张五典气概超群,才能过人,20 多年遭遇挫折却坚持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