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二中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试卷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请将第Ⅰ卷、第Ⅱ卷的答案做在答题卡和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否则不予计分。 第I卷(共6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什么是“和谐社会”?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一种特殊形态的群体形式,是相当数量的人 按照一定的规范发生相互联系的生活共同体。 而社会结构是指社会系统的各组成部分或社会体系中诸要素之间比较持久、稳定的相互 联系模式,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和部分都紧密联系、互相协调,整个 社会才能始终保持有序和谐的状态。所以“和谐社会”就是说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 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要求我 们把工作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 统筹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 著名的政治学家亭廷顿的现代化引起不稳定、现代化伴随着风险的观点已经得到了许多 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的验证,即现代化起飞的阶段是社会结构错动、社会问题增多、社会 秩序失范、社会风险易发的时期。我国社会转型正处于关键的临界点,即进入了社会发展的 矛盾凸显时期。这种社会张力的能量逐步蓄积起来,会对社会结构形成巨大的冲击力,并在 社会结构最薄弱的环节释放出来。而这种无序的社会力量爆发就是社会危机或叫社会风险 这十几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但并不 是各方面完全协调发展的时期。我们的主要精力一度集中在经济建设上,而忽略了各种社会 问题,有的人在GDP崇拜下,只讲效率而忽视了公平,甚至以牺牲一个阶层(群体)的利益 去满足另一个阶层(群体)的利益,形成了诸多社会不稳定因素 要建设和谐社会,自然涉及执政党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能力。要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 就必须提高我们党整合社会结构、社会利益、社会关系等的能力。因此,作为社会主义国家 的执政党,我们党必须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正确引导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 尽可能将社会转型的代价降到最低,顺利度过社会发展的阵痛期。 1.根据原文,下列对“和谐社会”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蚌埠二中 2009—2010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试卷分值:150 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 ) 注意:请将第Ⅰ卷、第Ⅱ卷的答案做在答题卡和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否则不予计分。 第 I 卷(共 66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 什么是“和谐社会”?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一种特殊形态的群体形式,是相当数量的人 按照一定的规范发生相互联系的生活共同体。 而社会结构是指社会系统的各组成部分或社会体系中诸要素之间比较持久、稳定的相互 联系模式,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和部分都紧密联系、互相协调,整个 社会才能始终保持有序和谐的状态。所以“和谐社会”就是说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 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要求我 们把工作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 统筹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 著名的政治学家亨廷顿的现代化引起不稳定、现代化伴随着风险的观点已经得到了许多 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的验证,即现代化起飞的阶段是社会结构错动、社会问题增多、社会 秩序失范、社会风险易发的时期。我国社会转型正处于关键的临界点,即进入了社会发展的 矛盾凸显时期。这种社会张力的能量逐步蓄积起来,会对社会结构形成巨大的冲击力,并在 社会结构最薄弱的环节释放出来。而这种无序的社会力量爆发就是社会危机或叫社会风险。 这十几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但并不 是各方面完全协调发展的时期。我们的主要精力一度集中在经济建设上,而忽略了各种社会 问题,有的人在 GDP 崇拜下,只讲效率而忽视了公平,甚至以牺牲一个阶层(群体)的利益 去满足另一个阶层(群体)的利益,形成了诸多社会不稳定因素。 要建设和谐社会,自然涉及执政党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能力。要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 就必须提高我们党整合社会结构、社会利益、社会关系等的能力。因此,作为社会主义国家 的执政党,我们党必须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正确引导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 尽可能将社会转型的代价降到最低,顺利度过社会发展的阵痛期。 1.根据原文,下列对“和谐社会”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和谐社会是指相当数量的人按照一定的规范发生相互联系的生活共同体。 B.和谐社会是指社会各领域和部分都紧密联系,互相协调而形成的有序和谐的状态。 C.和谐社会是说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 D.和谐社会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它要求兼顾各方,运筹得当,协调发展 2.下列对我国目前“社会风险”的成因的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A.许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证明现代化引起不稳定、现代化伴随着风险,我国处于社 会转型期,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类似情况 B.我国正处于社会结构错动、社会问题增多、社会秩序失范、社会风险易发的时期。 C.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发展矛盾凸显时期,社会张力的能量逐步蓄积,会对社会结构形成 巨大的冲击力。 D.十几年来,我国将主要精力集力集中于经济建设,而忽略了各种社会问题,只讲效率而 忽视了公平。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和谐社会”强调的并非单纯的经济指标,而是要求我们统筹社会资源,全方位解决 社会协调发展问题 B.虽然最近十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快,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很多,但却不是社会协调发 展的时期,还存在很多社会不稳定因素 C.构建和谐社会,是对我党执政能力的一大考验,必须提高我们党整合社会结构、社会利 益、社会关系等方面的能力 D.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及时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避免各种社会矛盾的产生,使 社会始终在良性状态下运动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4-10题。(35分) 尚志斋说 虞集 亦尝观于射乎?正鹄者,射者之所志也。于是良尔弓,直尔矢,养尔气,畜尔力,正尔 身,守尔法,而临之。挽必圆,视必审,发必决,求中乎正鹄而己矣。正鹄之不立,则无专 之趣乡,虽有善器、强力,茫茫然将安所施哉?況乎弛焉以嬉,嫚焉以发,初无定的,亦 不期于必中者;其君子绝之,不与为偶,以其无志也。善为学者,苟知此说,其亦可以少警 矣乎?
A.和谐社会是指相当数量的人按照一定的规范发生相互联系的生活共同体。 B.和谐社会是指社会各领域和部分都紧密联系,互相协调而形成的有序和谐的状态。 C.和谐社会是说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 D. 和谐社会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它要求兼顾各方,运筹得当,协调发展。 2.下列对我国目前“社会风险”的成因的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3 分) A.许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证明现代化引起不稳定、现代化伴随着风险,我国处于社 会转型期,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类似情况。 B.我国正处于社会结构错动、社会问题增多、社会秩序失范、社会风险易发的时期。 C.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发展矛盾凸显时期,社会张力的能量逐步蓄积,会对社会结构形成 巨大的冲击力。 D.十几年来,我国将主要精力集力集中于经济建设,而忽略了各种社会问题,只讲效率而 忽视了公平。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和谐社会”强调的并非单纯的经济指标,而是要求我们统筹社会资源,全方位解决 社会协调发展问题。 B.虽然最近十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快,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很多,但却不是社会协调发 展的时期,还存在很多社会不稳定因素。 C.构建和谐社会,是对我党执政能力的一大考验,必须提高我们党整合社会结构、社会利 益、社会关系等方面的能力。 D.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及时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避免各种社会矛盾的产生,使 社会始终在良性状态下运动。 二、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 4—10 题。(35 分) 尚志斋说 虞集 亦尝观于射乎?正鹄者,射者之所志也。于是良尔弓,直尔矢,养尔气,畜尔力,正尔 身,守尔法,而临之。挽必圆,视必审.,发必决,求中乎正鹄而已矣。正鹄之不立,则无专 一之趣乡,虽有善器、强力,茫茫然将安所施哉?况乎弛焉以嬉,嫚焉以发,初无定的,亦 不期于必中者;其君子绝之,不与为偶,以.其无志也。善为学者,苟知此说,其亦可以少警. 矣乎?
夫学者之欲至于圣贤,犹射者之求中夫正鹄也。不以圣贤为准的而学者,是不立正鹄而 射者也。志无定向,则泛滥茫洋,无所底止,其不为妄人者几希!此立志之最先者也。既有 定向,则求所以至之之道焉,尤非有志者不能也。是故从师、取友,读书、穷理,皆求至之 事也。于是平居无事之时,此志未尝慢也:应事接物之际,此志未尝乱也:安逸顺适,志不 为丧;患难忧戚,志不为慑:必求达吾之欲至而后已。此立志始终不可渝者也。是故志苟立 矣,虽至于圣人可也。昔人有言曰:“有志者,事竟成。”又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此之谓也。志苟不立,虽细微之事,犹无可成之理 之大乎?昔者夫子以生知天纵之 资,其始学也,犹必曰志:况吾党小子之至愚极困者乎?其不可不以尚志为至要至急也,审 今大司寇之上土浚仪黄君之善教子也,和而有制,严而不离。尝遣济也受业于予,济也 请题其斋居以自励,因为书写“尚志”二字以赠之。他日暂还其乡,又来求说,援笔书所欲 言,不觉其烦也。济也尚思立志乎哉!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挽必圆,视必审 审:仔细 B.亦可以少警矣乎?警:警惕 C.此立志始终不可渝者也渝:改变 D.和而有制,严而不离 离:离开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不与为偶,以其无志也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B.」则泛滥茫洋,无所底止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必求达吾之欲至而后己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D.「尝遣济也受业于予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头用射箭作比喻,是为了形象地说明立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读者对“立志”这 个问题有明确的认识 B、作者认为“善为学者”的志是以圣贤为准的,向圣贤学习,为学才能走上正途,因此, 确立目标是成功的首要条件
夫学者之欲至于圣贤,犹射者之求中夫正鹄也。不以圣贤为准的而学者,是不立正鹄而 射者也。志无定向,则.泛滥茫洋,无所底止,其不为妄人者几希!此立志之最先者也。既有 定向,则求所以至之之道焉,尤非有志者不能也。是故从师、取友,读书、穷理,皆求至之 事也。于是平居无事之时,此志未尝慢也;应事接物之际,此志未尝乱也;安逸顺适,志不 为丧;患难忧戚,志不为慑;必求达吾之欲至而后已。此立志始终不可渝.者也。是故志苟立 矣,虽至于圣人可也。昔人有言曰:“有志者,事竟成。”又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此之谓也。志苟不立,虽细微之事,犹无可成之理;况为学之大乎?昔者夫子以生知天纵之 资,其始学也,犹必曰志;况吾党小子之至愚极困者乎?其不可不以尚志为至要至急也,审 矣。 今大司寇之上士浚仪黄君之善教子也,和而有制,严而不离.。尝遣济也受业于.予,济也 请题其斋居以自励,因为书写“尚志”二字以赠之。他日暂还其乡,又来求说,援笔书所欲 言,不觉其烦也。济也尚思立志乎哉!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挽必圆,视必审. 审:仔细 B.亦可以少警.矣乎? 警:警惕 C.此立志始终不可渝.者也 渝:改变 D.和而有制,严而不离. 离:离开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 不与为偶,以.其无志也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B. 则.泛滥茫洋,无所底止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 必求达吾之欲至而.后已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D. 尝遣济也受业于.予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开头用射箭作比喻,是为了形象地说明立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读者对“立志”这 个问题有明确的认识。 B、作者认为“善为学者”的志是以圣贤为准的,向圣贤学习,为学才能走上正途,因此, 确立目标是成功的首要条件
C、在最后一段,作者写自己为黄济“书‘尚志’二字以赠之“和”援笔书所欲言,不觉 其烦”。旨在强调”善教“的重要性。 D、文章引譬喻类,正反说理,一咏三叹,层次分明,语言极具韵律,将“立志”这一话 题阐述得精辟有力。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既有定向,则求所以至之之道焉,尤非有志者不能也。(3分) 译文 (2)志苟不立,虽细微之事,犹无可成之理,况为学之大乎?(3分 译文 (3)尝遣济也受业于予,济也请题其斋居以自励,因为书写“尚志”二字以赠之。(4分) 译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8--9题。(8分) 落日怅望 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8.本诗以“落日怅望”为题,从全诗内容看,作者惆怅的原因有哪些?(4分) 9.请从表达技巧方面选一个角度,写一段50字左右的鉴赏文字。(4分) 10.名篇名句默写(8分)(每空1分) ,雄飞雌从绕林间。(李白《蜀道难》) 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3)画图省识春风面,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6)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
C、在最后一段,作者写自己为黄济“书‘尚志’二字以赠之“和”援笔书所欲言,不觉 其烦”。旨在强调”善教“的重要性。 D、文章引譬喻类,正反说理,一咏三叹,层次分明,语言极具韵律,将“立志”这一话 题阐述得精辟有力。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既有定向,则求所以至之之道焉,尤非有志者不能也。(3 分) 译文: (2)志苟不立,虽细微之事,犹无可成之理,况为学之大乎?(3 分 译文: (3)尝遣济也受业于予,济也请题其斋居以自励,因为书写“尚志”二字以赠之。(4 分) 译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 8----9 题。(8 分) 落日怅望 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8.本诗以“落日怅望”为题,从全诗内容看,作者惆怅的原因有哪些?(4 分) 9.请从表达技巧方面选一个角度,写一段 50 字左右的鉴赏文字。(4 分) 10.名篇名句默写(8 分)(每空 1 分) (1) ,雄飞雌从绕林间。(李白《蜀道难》) (2) ,塞上风云接地阴。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3)画图省识春风面, 。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4)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5) ,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6)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
(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荀子·劝学》) 8)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4题。(22分) 小山村 申弓 小山村,树绿,水清;开门见山,山路弯弯:早有鸟儿啁啾,晩有山雾缭绕。虽然远离 城市,缺乏城里的物质文明,可那儿的人却一代代地繁衍了下来 小山村有一个卫生室,卫生室的主人是个中年汉子,叫什么来着,这并不重要,重要的 是他那手绝技,那是从祖上传下来的,到了他,已是第四代传人了 医生的拿手技术是治疗各种疼痛,几代人都有着极好的口碑,为人解痛,不图不取 家人始终住着那座低矮的小瓦房。不过小瓦房也没什么不好,小村人也全都是住这种小瓦房 卫生室还附设了内科、外科、儿科、妇科,这样一来,小小的卫生室就门庭若市了。 不管怎么,医生总是有条不紊地工作,他在门口设个排队处,那排队方式竟也独特,每 人一块瓦片,或方形或矩形或不规则形,上面也用瓦片写着一个号。瓦片作笔,瓦片作纸, 写出的号码倒也清晰可辨。每次进来一个人,只要你拿出瓦片,那号码是不会错的,依次不 乱。来的都是本村本乡的,再急也得排队,除非别人主动让你,否则还真不好意思往前插 队。医生的瓦片,成了小山村的规则,换到其他场合,人多了,村人也就提议,用瓦片 那就是排队了。 这方法挺好,这些年坚持下来,没有争执,没有矛盾,小村人一团和气,日出而作,日 落而息,饿肚吃饭,病痛抓药,没有些丝的紊乱。 时代在发展。到了近年,小山村也通了公路。这天来了辆小轿车,贼黑贼黑的,一直开 到了卫生室门口。车里下来一个年轻人,再转到右边的门旁,扶出另外一个人。被扶的是个 上了年纪的男人,看他一手支着腰胯,一定是痛得不轻。医生正在给村人看病。门外集着 堆手拿瓦片的村人。来人自然没有瓦片。坐在最外边的黎三朝那小车看了一眼。是来看病 吗?是啊。不来看病跑这来干什么! 是的,不看病来这干什么!说得平常,可村人都不大喜欢这种大大咧咧的样子。黎三随 手递给他一块瓦片。他却不要,挤到前面,先是掏出烟,顺手抽出一根,塞到医生嘴上,随
(7)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 。(《荀子·劝学》) (8)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1—14 题。(22 分) 小 山 村 申 弓 小山村,树绿,水清;开门见山,山路弯弯;早有鸟儿啁啾,晚有山雾缭绕。虽然远离 城市,缺乏城里的物质文明,可那儿的人却一代代地繁衍了下来。 小山村有一个卫生室,卫生室的主人是个中年汉子,叫什么来着,这并不重要,重要的 是他那手绝技,那是从祖上传下来的,到了他,已是第四代传人了。 医生的拿手技术是治疗各种疼痛,几代人都有着极好的口碑,为人解痛,不图不取,一 家人始终住着那座低矮的小瓦房。不过小瓦房也没什么不好,小村人也全都是住这种小瓦房 的。 卫生室还附设了内科、外科、儿科、妇科,这样一来,小小的卫生室就门庭若市了。 不管怎么,医生总是有条不紊地工作,他在门口设个排队处,那排队方式竟也独特,每 人一块瓦片,或方形或矩形或不规则形,上面也用瓦片写着一个号。瓦片作笔,瓦片作纸, 写出的号码倒也清晰可辨。每次进来一个人,只要你拿出瓦片,那号码是不会错的,依次不 乱。来的都是本村本乡的,再急也得排队,除非别人主动让你,否则还真不好意思往前插 队。 医生的瓦片,成了小山村的规则,换到其他场合,人多了,村人也就提议,用瓦片, 那就是排队了。 这方法挺好,这些年坚持下来,没有争执,没有矛盾,小村人一团和气,日出而作,日 落而息,饿肚吃饭,病痛抓药,没有些丝的紊乱。 时代在发展。到了近年,小山村也通了公路。这天来了辆小轿车,贼黑贼黑的,一直开 到了卫生室门口。车里下来一个年轻人,再转到右边的门旁,扶出另外一个人。被扶的是个 上了年纪的男人,看他一手支着腰胯,一定是痛得不轻。医生正在给村人看病。门外集着一 堆手拿瓦片的村人。来人自然没有瓦片。坐在最外边的黎三朝那小车看了一眼。是来看病 吗? 是啊。不来看病跑这来干什么! 是的,不看病来这干什么!说得平常,可村人都不大喜欢这种大大咧咧的样子。黎三随 手递给他一块瓦片。他却不要,挤到前面,先是掏出烟,顺手抽出一根,塞到医生嘴上,随
得”地打着火机伸过,不由你不抽。一口喷出来的白烟,使得整屋都香了起来。医生说, 是啥烟,这么香? 香吗?那就留你慢慢抽。那人将那包烟放到了桌上。告诉你,大中华,3元5角一根。 啊?那可不敢要你的哟 那什么,我们路远,先帮个忙,让我们看吧。医生稍作为难地看了看外边手持瓦片的村 人。村人见来人也不多,就一个,也就默许了 大概一刻钟,看好了,那人将一张大钱留在桌上,说,够了吗? 要不了这么多,我找你。 不用找了。说着便扶起男人往外走。外人走了,瓦片又恢复了正常。 过了几天,那车那人又来了。照样是不用瓦片,照样留下一包好烟,照样先看,照样是 给了一张大钱,只是在走时,问医生要了这里的电话号码。 以后的日子,好几天没见那人那车来了。这天有人跑来叫医生到大队部去接电话。医生 停了下来,出去了。好一会儿才回来,跟村人说,真对不起,我有点事得到城里一趟,明天 回来。说着收拾东西,匆匆出门了。村人便只好将手里的瓦片放下,反正也没啥大病.明天 就明天吧 到了第二天,医生真的回来了,还是那辆贼黑贼黑的小车送回来的。于是瓦片又派上用 场了。大概又过了十来天,那辆贼黑贼黑的车又来了,是那个开车的单独来的。医生看看手 拿瓦片的村人,虽然眼里掠过了一丝的内疚,但还是上了那车一溜烟地走了。从此,医生十 天半月也没回来一次,回来也是匆匆地小住一夜,第二天又走了。村人也再不用瓦片了。 半年之后,小山村里出现了一幢小洋楼,那是医生家的。 小洋楼面对小瓦房,鹤立鸡群,自成风景,只是村人每每路过.那眼睛总是斜视的。 (文章有删节) 11.小说中“瓦片”有何作用?6分) 12.本篇小说的语言很有表现力,请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1)树绿,水清:开门见山,山路弯弯:早有鸟儿啁啾,晚有山雾缭绕。(3分) (2)他却不要,挤到前面,先是掏出烟,顺手抽出一根,塞到医生嘴上,随手“得”地打着 火机伸过,不由你不抽。(3分)
手“得”地打着火机伸过,不由你不抽。一口喷出来的白烟,使得整屋都香了起来。医生说, 是啥烟,这么香? 香吗?那就留你慢慢抽。那人将那包烟放到了桌上。告诉你,大中华,3 元 5 角一根。 啊?那可不敢要你的哟。 那什么,我们路远,先帮个忙,让我们看吧。医生稍作为难地看了看外边手持瓦片的村 人。村人见来人也不多,就一个,也就默许了。 大概一刻钟,看好了,那人将一张大钱留在桌上,说,够了吗? 要不了这么多,我找你。 不用找了。说着便扶起男人往外走。外人走了,瓦片又恢复了正常。 过了几天,那车那人又来了。照样是不用瓦片,照样留下一包好烟,照样先看,照样是 给了一张大钱,只是在走时,问医生要了这里的电话号码。 以后的日子,好几天没见那人那车来了。这天有人跑来叫医生到大队部去接电话。医生 停了下来,出去了。好一会儿才回来,跟村人说,真对不起,我有点事得到城里一趟,明天 回来。说着收拾东西,匆匆出门了。村人便只好将手里的瓦片放下,反正也没啥大病.明天 就明天吧。 到了第二天,医生真的回来了,还是那辆贼黑贼黑的小车送回来的。于是瓦片又派上用 场了。大概又过了十来天,那辆贼黑贼黑的车又来了,是那个开车的单独来的。医生看看手 拿瓦片的村人,虽然眼里掠过了一丝的内疚,但还是上了那车一溜烟地走了。从此,医生十 天半月也没回来一次,回来也是匆匆地小住一夜,第二天又走了。村人也再不用瓦片了。 半年之后,小山村里出现了一幢小洋楼,那是医生家的。 小洋楼面对小瓦房,鹤立鸡群,自成风景,只是村人每每路过.那眼睛总是斜视的。 (文章有删节) 11.小说中“瓦片”有何作用?(6 分) 12.本篇小说的语言很有表现力,请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 分) (1)树绿,水清;开门见山,山路弯弯;早有鸟儿啁啾,晚有山雾缭绕。(3 分) (2)他却不要,挤到前面,先是掏出烟,顺手抽出一根,塞到医生嘴上,随手“得”地打着 火机伸过,不由你不抽。(3 分)
3.对比是本文最突出的表现手法,试举两例加以分析。(4分) 14.文章结尾说:“只是村人每每路过,那眼睛总是斜视的。”你对村人斜视持何态度?请结 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第Ⅱ卷(84分) 四、(24分)(15-18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5.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桌帏(wei) 饿莩(pido) 马嵬(wei) 涎皮赖脸(dan) B.宫绦(tao) 鞭笞(chi) 鸡豚(tun) 惴惴不安(zhui) C.两靥(ye) 新正(zhen 逡巡(qpn) 歆享牲醴(xin) 炮烙(poo 朱拓(ta) 瞋视(chen)人烟阜盛(f) 16.下列词语书写有错的一项是()(3分) A.聘礼作揖草窠心平气和B.跬步寒喧诡密皮开肉绽 C.氓隶湍流宸翰没精打采D.惘然敕造漱口不经之谈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在这部新作品里,他对几个人物的描摹和刻画真是有声有色,细致入微,使读者产 生了具体、真切的印象和感受 B.不少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采取了“先找个窝,再做选择”的权宜之计,这种做法是 我国特定的社会转型时期的产物 C.长久以来人事部门的管理观念是因人成事,其核心思想是要让人与事搭配,看重的 是什么样的人适合什么样的职位 现在很多学生不会学习,有些学生一头钻进了题海中,而放弃了对课本的钻研,其 实,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鉴于当前恐怖分子十分猖獗,国际反恐怖主义力量要更加紧密地联合起来,才能避 免“贝·布托悲剧”的不再上演
13.对比是本文最突出的表现手法,试举两例加以分析。(4 分) 14.文章结尾说:“只是村人每每路过,那眼睛总是斜视的。”你对村人斜视持何态度?请结 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 第Ⅱ卷(84 分) 四、(24 分)(15—18 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5.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桌帏.(wéi) 饿莩. (piǎo) 马嵬. (wéi) 涎.皮赖脸 (dàn) B.宫绦. (tāo) 鞭笞.(chì) 鸡豚. (tún) 惴.惴不安 (zhuì) C.两靥. (yè) 新正. (zhēng) 逡.巡 (qūn) 歆.享牲醴 (xīn) D.炮.烙 (páo) 朱拓.(tà) 瞋.视 (chēn) 人烟阜.盛 (fǔ) 16. 下列词语书写有错..的一项是 ( )(3 分) A.聘礼 作揖 草窠 心平气和 B.跬步 寒喧 诡密 皮开肉绽 C.氓隶 湍流 宸翰 没精打采 D.惘然 敕造 漱口 不经之谈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3 分) A.在这部新作品里,他对几个人物的描摹和刻画真是有声有色 ....,细致入微,使读者产 生了具体、真切的印象和感受。 B.不少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采取了“先找个窝,再做选择”的权宜之计 ....,这种做法是 我国特定的社会转型时期的产物。 C.长久以来人事部门的管理观念是因人成事 ....,其核心思想是要让人与事搭配,看重的 是什么样的人适合什么样的职位。 D.现在很多学生不会学习,有些学生一头钻进了题海中,而放弃了对课本的钻研,其 实,这是一种本末倒置 ....的做法。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 分) A.鉴于当前恐怖分子十分猖獗,国际反恐怖主义力量要更加紧密地联合起来,才能避 免“贝·布托悲剧”的不再上演
B.在贯彻“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精神的过程中,泰州市教育局制定了“八项规定”, 强势推进为中小学生减负的工作 C.小陈到李教授家,请他把自己将在《文学研究》上发表的论文再审校一遍 D.对于后进生来说,也没有什么可焦虑的,只要刻苦学习,就会很快提高成绩。 19.将下面4个句子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5分) 我独自坐在书斋中,忘记了尘世间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以世界之广,宇 宙之大,此时却仿佛只有我和我的书友存在 ①阳光照在玉兰花的肥大绿叶子上 ②连平常我喜欢听的鸟鸣声“光棍好过”,也听而不闻了 ③窗外粼粼碧水,丝丝垂柳 ④这都是我平常最喜爱的东西,现在也都视而不见了 答:恰当的顺序是 20.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随着2010年世博会的临近,上海市政府开展了劝阻市民穿睡衣出现的活 有些居委会甚至还组织了劝导队,佩戴红绸带,衣着整齐地站在小区门口,看到有穿睡 衣的居民便上前劝阻 材料二对于上海市政府劝阻市民穿睡衣出门的做法,上海热线网展开了调查,结果显 示,认为穿睡衣出门是“素质低,不文明的表现”的占42.03%,认为“这很正常,只是 图个方便”的占33.9%,而选择“很正确,看不惯就不要看”的也有24.02%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两则材料的内容。(3分) 答 (25个字以内) (2)你对上海劝阻市民穿睡衣出门的做法有何看法?请简要回答。(4分) (不超过80 个字) 五、21.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都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需要我们客观审视,也
B.在贯彻“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精神的过程中,泰州市教育局制定了“八项规定”, 强势推进为中小学生减负的工作。 C.小陈到李教授家,请他把自己将在《文学研究》上发表的论文再审校一遍。 D.对于后进生来说,也没有什么可焦虑的,只要刻苦学习,就会很快提高成绩。 19.将下面 4 个句子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5 分) 我独自坐在书斋中,忘记了尘世间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以世界之广,宇 宙之大,此时却仿佛只有我和我的书友存在 , , , 。 阳光照在玉兰花的肥大绿叶子上 连平常我喜欢听的鸟鸣声“光棍好过”,也听而不闻了 窗外粼粼碧水,丝丝垂柳 这都是我平常最喜爱的东西,现在也都视而不见了 答:恰当的顺序是 。 20.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 (7 分) 材料一 随着 2010 年世博会的临近,上海市政府开展了劝阻市民穿睡衣出现的活动, 有些居委会甚至还组织了劝导队,佩戴红绸带,衣着整齐地站在小区门口,看到有穿睡 衣的居民便上前劝阻。 材料二 对于上海市政府劝阻市民穿睡衣出门的做法,上海热线网展开了调查,结果显 示,认为穿睡衣出门是“素质低,不文明的表现”的占 42.03%,认为“这很正常,只是 图个方便”的占 33.9%,而选择“很正确,看不惯就不要看”的也有 24.02%。 (1) 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两则材料的内容。(3 分) 答: 。(25 个字以内) (2) 你对上海劝阻市民穿睡衣出门的做法有何看法?请简要回答。(4 分) 答: 。(不超过 80 个字) 五、21.写作(6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都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需要我们客观审视,也
需要我们理智对待。实际上,“差异”的存在,反映了生命、生活形态的丰富多彩,也 带给我们更多深入认识社会、认识自身的机会。 既然如此,“差异”会引发你怎样的联想或思考呢?请以“差异”为话题,写 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800字左右 蚌埠二中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答题卷 题号 四五合计统分人1
需要我们理智对待。实际上,“差异”的存在,反映了生命、生活形态的丰富多彩,也 带给我们更多深入认识社会、认识自身的机会。 既然如此,“差异”会引发你怎样的联想或思考呢?请以“差异”为话题,写一 篇文章。 要求:⑴立意自定, 题目自拟。⑵ 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⑶ 800 字左右。 蚌埠二中 2009—2010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答题卷 题号 二 三 四 五 合计 统分人
得分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既有定向,则求所以至之之道焉,尤非有志者不能也。(3分) 译文 (2)志苟不立,虽细微之事,犹无可成之理,况为学之大乎?(3分 译文 (3)尝遣济也受业于予,济也请题其斋居以自励,因为书写“尚志”二字以赠之。(4分) 译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8--9题。(8分) 8.(4分) 9.(4分) 10.名篇名句默写(8分)(每空1分) (1) 雄飞雌从绕林间。(李白《蜀道难》 (2) 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其 (3)画图省识春风面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得分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既有定向,则求所以至之之道焉,尤非有志者不能也。(3 分) 译文: (2)志苟不立,虽细微之事,犹无可成之理,况为学之大乎?(3 分 译文: (3)尝遣济也受业于予,济也请题其斋居以自励,因为书写“尚志”二字以赠之。(4 分) 译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 8----9 题。(8 分) 8.(4 分) 答: 9.(4 分) 答: 10.名篇名句默写(8 分)(每空 1 分) (1) ,雄飞雌从绕林间。(李白《蜀道难》) (2) ,塞上风云接地阴。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3)画图省识春风面, 。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