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导论 目标 了解公共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了解公共部门和公共经济活动 1.1现实中的公共经济学(财政学)问题 现代市场经济是由私人经济和公共经济组成的混合经济。请看以下 事例: (1)当前全社会都在关注的“民生”问题: (2)政府活动经费应该怎样进行分配? (3)中国政府体育投入:2008北京奥运(举国体制问题): (4)国有企业改革问题: (5)税收问题和人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6)全球气候变暖,各国政府应该承担什么责任等问题。 以上事例表明:公共经济问题牵涉面是非常广泛的。它不仅是一般人 通常所想像的财政收支问题,还包括全社会的金融业管理问题,政府 规制问题:他除了政府部门的活动之外,还包括涉及到其他公共部门 经济主体的活动和非公共部门主体的公共经济活动。 1.2公共部门与政府观 1.2.1公共部门 公共部门是公共经济活动的重要经济主体。它包括:政府、公共企 业、非营利性经济组织(例如基金会等)、国际组织、民间社会团体等。 其中,政府是公共部门的最主要成员。 1、政府 政府是这样一些组织:建立这些组织的目的,在于对居住在某一社 会中的个人活动进行管理,提供基本服务,并为此类服务提供资金 狭义的“政府”是指“政权组织”或各级行政机关。广义的“政府” 除了行政机关外,还包括立法机关、司法机关。 2、公共企业 一般是指政府拥有的以提供公共服务为宗旨的企业,但也包括以提 供公共服务为宗旨的那部分非国有企业。 3、非营利组织
第一章 导论 目标 了解公共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了解公共部门和公共经济活动。 1.1 现实中的公共经济学(财政学)问题 现代市场经济是由私人经济和公共经济组成的混合经济。请看以下 事例: (1)当前全社会都在关注的“民生”问题; (2)政府活动经费应该怎样进行分配? (3)中国政府体育投入:2008 北京奥运(举国体制问题); (4)国有企业改革问题; (5)税收问题和人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6)全球气候变暖,各国政府应该承担什么责任等问题。 . 以上事例表明:公共经济问题牵涉面是非常广泛的。它不仅是一般人 通常所想像的财政收支问题,还包括全社会的金融业管理问题,政府 规制问题;他除了政府部门的活动之外,还包括涉及到其他公共部门 经济主体的活动和非公共部门主体的公共经济活动。 1.2 公共部门与政府观 1.2.1 公共部门 公共部门是公共经济活动的重要经济主体。它包括:政府、公共企 业、非营利性经济组织(例如基金会等)、国际组织、民间社会团体等。 其中,政府是公共部门的最主要成员。 1、政府 政府是这样一些组织:建立这些组织的目的,在于对居住在某一社 会中的个人活动进行管理,提供基本服务,并为此类服务提供资金。 狭义的“政府”是指“政权组织”或各级行政机关。广义的“政府” 除了行政机关外,还包括立法机关、司法机关。 2、公共企业 一般是指政府拥有的以提供公共服务为宗旨的企业,但也包括以提 供公共服务为宗旨的那部分非国有企业。 3、非营利组织
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是营利组织、政府组织之外的公益组织, 是以执行公共事务为目的而成立的组织。 4、国际组织 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世界卫生 组织等跨国界的组织,它们所从事的许多活动都带有公共性,但它们的 活动不属于政府活动。 1.2.2政府观(国家观) 1、政府有机论 将社会视为自然的有机体,每一个人都是这个有机体的一部分,而 政府是有机体的心脏。个人只有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才有意义,个人利益 必须服从集体利益,政府(国家)利益是至高无上的。阶级国家观支持 “政府有机论”的观点。 阶级国家观是指“政府(国家)机械论”将政府(国家)看作是个人 为了实现其个人目标,而人为创立的东西。据此,处于舞台中心的是个 人,而不是群体。根据这种观点,没有了个人,也就没有了政府(国家), 因此,个人是一个社会中最为重要的主体,个人是社会的基础。 2、政府(国家)机械论 将政府(国家)看成是个人为了实现某个人目标,而人为创造的东 西。契约国家论支持这种观点。 1.3公共经济活动与公共经济学 1.3.1公共经济活动的种类 公共经济活动不外乎包括三种活动:公共支出活动、公共收入活动和 公共规制(regulation)。 Connolly和Munro(1999)把公共经济活动分为三类:规制、定 价(price setting)和生产。 1.3.2公共部门经济活动与公共经济学 1、公共经济学研究对象 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以及这些经济活动对资源配置、收入分配与 经济稳定的影响。 一般来看,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包括资源配置:生产什么?为谁 生产?怎么生产?生产决策怎么作出等。 2、公共经济学的中心线索 效率、公平和稳定问题。 1.4公共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1、公共经济学是财政学的继承与发展
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是营利组织、政府组织之外的公益组织, 是以执行公共事务为目的而成立的组织。 4、国际组织 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世界卫生 组织等跨国界的组织,它们所从事的许多活动都带有公共性,但它们的 活动不属于政府活动。 1.2.2 政府观(国家观) 1、政府有机论 将社会视为自然的有机体,每一个人都是这个有机体的一部分,而 政府是有机体的心脏。个人只有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才有意义,个人利益 必须服从集体利益,政府(国家)利益是至高无上的。阶级国家观支持 “政府有机论”的观点。 阶级国家观是指“政府(国家)机械论”将政府(国家)看作是个人 为了实现其个人目标,而人为创立的东西。据此,处于舞台中心的是个 人,而不是群体。根据这种观点,没有了个人,也就没有了政府(国家), 因此,个人是一个社会中最为重要的主体,个人是社会的基础。 2、政府(国家)机械论 将政府(国家)看成是个人为了实现某个人目标,而人为创造的东 西。契约国家论支持这种观点。 1.3 公共经济活动与公共经济学 1.3.1 公共经济活动的种类 公共经济活动不外乎包括三种活动:公共支出活动、公共收入活动和 公共规制(regulation)。 Connolly 和 Munro(1999)把公共经济活动分为三类:规制、定 价(price setting)和生产。 1.3.2 公共部门经济活动与公共经济学 1、公共经济学研究对象 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以及这些经济活动对资源配置、收入分配与 经济稳定的影响。 一般来看,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包括资源配置:生产什么?为谁 生产?怎么生产?生产决策怎么作出等。 2、公共经济学的中心线索 效率、公平和稳定问题。 1.4 公共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1、公共经济学是财政学的继承与发展
2、公共经济学在西方的发展简史 3、中国的公共经济学 1.5公共经济学与相关学科 1.5.1公共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为公共经济学提供了理论基础,现代公共经济学是微观 经济学的延伸 1.5.2公共经济学与政治学 财政活动属于政治活动 1.5.3公共经济学与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学是交叉学科,用到许多经济学知识 1.5.4公共经济学与法学 法学涉及大量的公共秩序的规范问题,这与公共经济学所关注的公 共经济问题有着众多的共同之处。即现代公共部门活动与法律制度问 题。 其他:心理学(人的行为) 1.6公共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本书框架 1.6.1公共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 “实然”与“应然” (2)理论研究与计量研究 “想法”(idea)的重要性 (3)案例研究 新制度经济学强调案例研究 1.6.2研习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公共经济学源于对发达国家的公共财政等公共经济问题的研 究。但它的许多理论同样适用于中国的市场经济实践。 第二,公共经济学研究是学术研究,而学术研究是需要争鸣的。虽 然公共经济学是一门与政治联系极为紧密的学科,但学术语政治是两回 事。 1.6.3本书框架 本书正文共15章。 第1~3章为公共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概括说明公共部门存在的原 因、公共部门的经济作用、公共产品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 第4~6章为公共支出,包括公共支出总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 支出等内容
2、公共经济学在西方的发展简史 3、中国的公共经济学 1.5 公共经济学与相关学科 1.5.1 公共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为公共经济学提供了理论基础,现代公共经济学是微观 经济学的延伸 1.5.2 公共经济学与政治学 财政活动属于政治活动 1.5.3 公共经济学与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学是交叉学科,用到许多经济学知识 1.5.4 公共经济学与法学 法学涉及大量的公共秩序的规范问题,这与公共经济学所关注的公 共经济问题有着众多的共同之处。即现代公共部门活动与法律制度问 题。 其他:心理学(人的行为) 1.6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本书框架 1.6.1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 “实然”与“应然” (2)理论研究与计量研究 “想法”(idea)的重要性 (3)案例研究 新制度经济学强调案例研究 1.6.2 研习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公共经济学源于对发达国家的公共财政等公共经济问题的研 究。但它的许多理论同样适用于中国的市场经济实践。 第二,公共经济学研究是学术研究,而学术研究是需要争鸣的。虽 然公共经济学是一门与政治联系极为紧密的学科,但学术语政治是两回 事。 1.6.3 本书框架 本书正文共 15 章。 第 1~3 章为公共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概括说明公共部门存在的原 因、公共部门的经济作用、公共产品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 第 4~6 章为公共支出,包括公共支出总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 支出等内容
第7~10章为税收,分别介绍了税收基本理论、商品税类、所得税 类和其他税收。 第11章介绍国有经济。 第12~15章都是与公共部门经济管理直接相关的内容,包括公共 收费、公共规制、政府预算、赤字、公债、财政政策和政府间财政关系
第 7~10 章为税收,分别介绍了税收基本理论、商品税类、所得税 类和其他税收。 第 11 章介绍国有经济。 第 12~15 章都是与公共部门经济管理直接相关的内容,包括公共 收费、公共规制、政府预算、赤字、公债、财政政策和政府间财政关系
第一章市场失效与公共经济 目标 了解什么是市场失效 市场失效是否一定需要公共部门经济活动 公共部门的经济作用 1.1市场效率与公平 1.1.1效率 (1)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Vifredo Pareto1848-1923),意大利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 帕累托在经济学上的主要贡献包括:(1)提出序数效用概念,并由此得 到经济均衡条件,这后来成为新福利经济学的基础:(2)定义了帕累托 最优或效率概念;(3)提出了帕累托收入分配定律。 经济学所说的效率常常是指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提出了关于“效率” 的定义。根据其定义,如果一种变动至少使一个社会成员福利增加,而 不使任何一个成员福利下降,这种变动就是有效率的:一个有效率的经 济是不存在上述变动的经济,或是满足上述条件的变动都已经发生了的 经济。 (2)卡尔多效率 科尔多效率是科尔多改善已经无法进行的状态。 卡尔多效率vs.卡尔多改善 是指如果一个人的境况由于变革而变好,因而他能够补偿另一个人的 损失而且还有剩余,那么整体的效率得到改善。 1.1.2市场效率条件 在市场经济下,帕累托效率的实现需要满足一定条件: (1)交换效率条件 (2)市场效率条件 (3)组合效率条件 1.1.3社会福利与公平 (1)功利主义标准 该标准认为,整个社会福利是每个人的效用之和,社会福利最大化, 也就是总福利的最大化和平均福利的最大化。(见图1-1) (2)罗尔斯标准
第一章 市场失效与公共经济 目标 了解什么是市场失效 市场失效是否一定需要公共部门经济活动 公共部门的经济作用 1.1 市场效率与公平 1.1.1 效率 (1)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 Vifredo Pareto 1848-1923),意大利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 帕累托在经济学上的主要贡献包括:(1)提出序数效用概念,并由此得 到经济均衡条件,这后来成为新福利经济学的基础;(2)定义了帕累托 最优或效率概念;(3)提出了帕累托收入分配定律。 经济学所说的效率常常是指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提出了关于“效率” 的定义。根据其定义,如果一种变动至少使一个社会成员福利增加,而 不使任何一个成员福利下降,这种变动就是有效率的;一个有效率的经 济是不存在上述变动的经济,或是满足上述条件的变动都已经发生了的 经济。 (2)卡尔多效率 科尔多效率是科尔多改善已经无法进行的状态。 卡尔多效率 vs.卡尔多改善 是指如果一个人的境况由于变革而变好,因而他能够补偿另一个人的 损失而且还有剩余,那么整体的效率得到改善。 1.1.2 市场效率条件 在市场经济下,帕累托效率的实现需要满足一定条件: (1)交换效率条件 (2)市场效率条件 (3)组合效率条件 1.1.3 社会福利与公平 (1)功利主义标准 该标准认为,整个社会福利是每个人的效用之和,社会福利最大化, 也就是总福利的最大化和平均福利的最大化。(见图 1-1) (2)罗尔斯标准
罗尔斯认为,一个社会的公平状况,取决于这个社会中生活处境最 M M M MA 0 HH A的收入 B的收入 图1一1功利主义的公平标准 差的那个人。 (3)从机会的角度看公平 收入分配的公平与否,如果是在机会公平的前提下实现的,那么, 结果就是合理的。 (4)从社会福利函数角度看公平 从福利经济学的观点来看,社会资源配置效率还必须结合公平准 则来进行考察。为此,在得出契约线之后,还需引入社会福利函数,构 成社会无差异曲线。 1.2市场失效 1.2.1公共产品(public goods) 1、公共产品特征: (1)消费上的非竞争性(非对抗性) 消费上的非竞争性,是指只要有人提供了公共产品,则该产品消费 者人数的多寡,与该产品的数量和成本变化无关。 (2)非排他性 公共产品的特征是指公共产品的自然属性。某种产品不会因为提供 者的改变而改变其产品属性。 2、纯私人产品 (1)排他成本较低 (2)主要由私人企业生产 (3)通过市场分配 (4)从销售收入中获得所需资金 例如:苹果、鞋子、书本等。 3、混合产品
罗尔斯认为,一个社会的公平状况,取决于这个社会中生活处境最 差的那个人。 (3)从机会的角度看公平 收入分配的公平与否,如果是在机会公平的前提下实现的,那么, 结果就是合理的。 (4)从社会福利函数角度看公平 从福利经济学的观点来看,社会资源配置效率还必须结合公平准 则来进行考察。为此,在得出契约线之后,还需引入社会福利函数,构 成社会无差异曲线。 1.2 市场失效 1.2.1 公共产品(public goods) 1、公共产品特征: (1)消费上的非竞争性(非对抗性) 消费上的非竞争性,是指只要有人提供了公共产品,则该产品消费 者人数的多寡,与该产品的数量和成本变化无关。 (2)非排他性 公共产品的特征是指公共产品的自然属性。某种产品不会因为提供 者的改变而改变其产品属性。 2、纯私人产品 (1)排他成本较低 (2)主要由私人企业生产 (3)通过市场分配 (4)从销售收入中获得所需资金 例如:苹果、鞋子、书本等。 3、混合产品 O A的 收 入 O B的 收 入 边 际 效 用 边 际 效 用 H L MA MB MB MA 图 1- 1功 利 主 义 的 公 平 标 准 H ' L ' M M
(1)产品是集体消费的,但会变得拥挤 (2)由私人企业生产,或直接由公共部门提供 (3)由市场分配,或直接由预算分配 (4)从销售收入中获得所需经费,如征收服务费,或者从税收收入 中拨款。 例如:运输系统、保健服务、卫生防疫等 表1-1 纯公共产品、纯私人产品和混合产品 排他性 非排他性 境来品本收 福合产品是东体消费的,但会变得拥挤 (2)主要由私人企业生产 (2)由私人企业生产,或直接由公共部门提供 (3)通过市场分配 (3)由市场分配,或直接由预算分配 性 或者从入中获得所需经宽,如收服务。 例如:运输系统、保健服务、卫生防疫等。 混合产品 纯公共产 非 2)具 外部失的个产品 竞 (3)通过补贴和征税,主要由私人市场 同生产 分配 (3)通过预算分配 (4)通过销售收入获得所需经费 (4)从强制性税收中拨款 性例如:剧院、公园、有线电视等。 例如:国防、外交等。 1.2.2外部性(EXTERNALITIES) 外部性是指一个人(个人、家庭、企业或其他经济主体)的行为 对他人产生的利益或成本影响。也就是说,某人承担了成本,但是没有 获得对应的利益:或他捞到了好处,却没有为此付出代价。(见表1-2) 1.2.3自然垄断 价整 边际收入 一平均成本边际成本 o* 产出 图1一4自然
(1)产品是集体消费的,但会变得拥挤 (2)由私人企业生产,或直接由公共部门提供 (3)由市场分配,或直接由预算分配 (4)从销售收入中获得所需经费,如征收服务费,或者从税收收入 中拨款。 例如:运输系统、保健服务、卫生防疫等。 表 1-1 纯公共产品、纯私人产品和混合产品 1.2.2 外部性(EXTERNALITIES) 外部性是指一个人(个人、家庭、企业或其他经济主体)的行为 对他人产生的利益或成本影响。也就是说,某人承担了成本,但是没有 获得对应的利益;或他捞到了好处,却没有为此付出代价。(见表 1-2) 1.2.3 自然垄断 排他性 非排他性 竞 争 性 纯私人产品 (1)排他成本较低 (2)主要由私人企业生产 (3)通过市场分配 (4)从销售收入中获得所需资金 例如:苹果、鞋子、书本等。 混合产品 (1)产品是集体消费的,但会变得拥挤 (2)由私人企业生产,或直接由公共部门提供 (3)由市场分配,或直接由预算分配 (4)从销售收入中获得所需经费,如征收服务费, 或者从税收收入中拨款。 例如:运输系统、保健服务、卫生防疫等。 非 竞 争 性 混合产品 (1)具有外部性的私人产品 (2)主要由私人企业生产 (3)通过补贴和征税,主要由私人市场 分配 (4)通过销售收入获得所需经费。 例如:剧院、公园、有线电视等。 纯公共产品 (1)很高的排他成本 (2)直接由政府生产,或由私人企业根据政府合 同生产 (3)通过预算分配 (4)从强制性税收中拨款 例如:国防、外交等。 平 均 成 本 边 际 成 本 O Q* Q 1 Q 2 P2 P1 P × 价 格 产 出 图 1- 4 自 然 垄 断 边 际 收 入
在某些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形。所谓规 模报酬递增,是指某一产品或行业的净收益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其生产 规模扩大速度的现象或状态。可用图14来说明自然垄断行业边际成本 直低于平均成本。 表1-2 外部性事例 生 生产 消费 产/消费 正 生产:养蜂人在苹果园附近养蜂 正外 给苹果园主人带来的外部性 种立 给相关企 业带来的 部性 消费 企业 某地办 给附近 好处 居民带来的地价上市的好处。 消费:居住在富贵人家花园边上的人 生产:河流上游的工厂排放的污 生产:消费者偏好的改变,减少了对 水影响到下游的养鱼。 某种产品的够买,给相关企业带来的 负外部性 消费:2007年5月,太湖蓝藻污 损失。 染大规模爆发导致江苏无锡市居 消费:某人欣赏音乐,声音过大,给 1.2.4风险和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 1、风险和不确定性是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信息不对称是现实中的 常态,很难从根本上消除。市场要实现充分竞争,必须有充分信息。信 息不对称会带来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和道德风险(moral hazard) 等问题。 2、逆向选择是因为信息的事前不对称引起的,即在签订合同或从 事交易之前就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某些特征被隐藏,所导致的相关经济 主体作出的与交易另一方期望截然相反的选择。 3、道德风险是在合同签订之后才发生的,它对所应的是隐藏行为, 即签订合同之后的不可观察的行为,这些行为同样是合同另一方所不愿 意看到的本来可以避免的行为。 1.2.5社会分配不公(收入分配) 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分配不公状态是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结果。 但整个社会往往要求社会分配的公正。这是市场所无法做到的,也就是 说出现了市场失效。 1.2.6宏观经济总量失衡
在某些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形。所谓规 模报酬递增,是指某一产品或行业的净收益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其生产 规模扩大速度的现象或状态。可用图 1-4 来说明自然垄断行业边际成本 一直低于平均成本。 表 1-2 外部性事例 1.2.4 风险和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 1、风险和不确定性是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信息不对称是现实中的 常态,很难从根本上消除。市场要实现充分竞争,必须有充分信息。信 息不对称会带来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和道德风险(moral hazard) 等问题。 2、逆向选择是因为信息的事前不对称引起的,即在签订合同或从 事交易之前就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某些特征被隐藏,所导致的相关经济 主体作出的与交易另一方期望截然相反的选择。 3、道德风险是在合同签订之后才发生的,它对所应的是隐藏行为, 即签订合同之后的不可观察的行为,这些行为同样是合同另一方所不愿 意看到的本来可以避免的行为。 1.2.5 社会分配不公(收入分配) 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分配不公状态是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结果。 但整个社会往往要求社会分配的公正。这是市场所无法做到的,也就是 说出现了市场失效。 1.2.6 宏观经济总量失衡 生 产/消费 正 /负 生产 消费 正 外 部性 生产:养蜂人在苹果园附近养蜂, 给苹果园主人带来的外部性。 消费:一企业在某地办厂给附近 居民带来的地价上市的好处。 生产:消费者偏好的改变,增加了对 某种产品的够买,给相关企业带来的 好处。 消费:居住在富贵人家花园边上的人 可以免费欣赏美景。 负外部性 生产:河流上游的工厂排放的污 水影响到下游的养鱼。 消费: 2007年5月,太湖蓝藻污 染大规模爆发导致江苏无锡市居 民饮水受影响 生产:消费者偏好的改变,减少了对 某种产品的够买,给相关企业带来的 损失。 消费:某人欣赏音乐,声音过大,给 正在休息的人带来的损失
宏观经济总量失衡,是指宏观经济的不稳定。不稳定的宏观经济一 般用物价剧烈波动、就业率下降和经济增长率变化过多等来表示。 市场经济的运行结果,总是会出现周期性波动。经济会出现过热 经济会出现衰退,甚至萧条。经济危机问题不是市场本身所能有效解决 的。更为重要的是,人们对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缺少充分的认识,比如人 们不知道衰退到底什么时候会到来,等等。 1.3公共部门的经济作用 1.3.1资源配置 公共部门的资源配置作用,就是要克服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缺陷, 使整个社会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 资源配置的第二个层次问题,是资源要在公共部门内部进行有效的 配置。公共部门资源配置领域有许多,资源应该配置到能够给公众带来 最大福利的地方。现实中,公共部门内部的资源配置可以通过社会成本 -效益分析方法来判定。 1、公共产品 2、外部性 3、自然垄断 4、信息不对称 1.3.2收入分配 公共部门在收入分配中的经济作用,是指公共部门按照社会认可 的公平标准,通过公共支出、公共收入或公共规制等方式对收入、财 富以及社会福利进行再分配,以实现对社会公平标准的要求。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在所有消费者的偏好为凸性以及其他一些 条件下,任何一个帕累托最优配置都可以通过适当的初始配置调节之 后经由完全竞争市场来实现 1.3.3经济稳定 公共部门的经济稳定作用,是指公共部门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等 手段,去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和经济增长目标 1.3.4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的关系 资源配置所对应的是公共部门的效率职能,收入分配对应的是公 平职能,经济稳定对应的是稳定职能。 三者之间既是一致的,又存在矛盾。 当一个经济体大致处于经济效率状态时,它就具备了解决公平问 题的基本条件。 1.3.5公共部门经济作用的历史演变
宏观经济总量失衡,是指宏观经济的不稳定。不稳定的宏观经济一 般用物价剧烈波动、就业率下降和经济增长率变化过多等来表示。 市场经济的运行结果,总是会出现周期性波动。经济会出现过热, 经济会出现衰退,甚至萧条。经济危机问题不是市场本身所能有效解决 的。更为重要的是,人们对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缺少充分的认识,比如人 们不知道衰退到底什么时候会到来,等等。 1.3 公共部门的经济作用 1.3.1 资源配置 公共部门的资源配置作用,就是要克服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缺陷, 使整个社会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 资源配置的第二个层次问题,是资源要在公共部门内部进行有效的 配置。公共部门资源配置领域有许多,资源应该配置到能够给公众带来 最大福利的地方。现实中,公共部门内部的资源配置可以通过社会成本 —效益分析方法来判定。 1、公共产品 2、外部性 3、自然垄断 4、信息不对称 1.3.2 收入分配 公共部门在收入分配中的经济作用,是指公共部门按照社会认可 的公平标准,通过公共支出、公共收入或公共规制等方式对收入、财 富以及社会福利进行再分配,以实现对社会公平标准的要求。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在所有消费者的偏好为凸性以及其他一些 条件下,任何一个帕累托最优配置都可以通过适当的初始配置调节之 后经由完全竞争市场来实现 1.3.3 经济稳定 公共部门的经济稳定作用,是指公共部门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等 手段,去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和经济增长目标 1.3.4 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的关系 资源配置所对应的是公共部门的效率职能,收入分配对应的是公 平职能,经济稳定对应的是稳定职能。 三者之间既是一致的,又存在矛盾。 当一个经济体大致处于经济效率状态时,它就具备了解决公平问 题的基本条件。 1.3.5 公共部门经济作用的历史演变
从历史上看,公共部门的经济作用,即所承担的职能及其具体内 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经历了一个随市场经济变化而逐步演变的过 程。 自由放任时期,“小政府”理念广为流行,各市场经济国家尽量 限制公共部门的活动范围。公共部门所履行的职能,大体上只有一个, 即效率职能。 在其后的200余年的发展中,西方公共部门以此为基础,达到扩 展了自己承担的职能及其具体内容。从效能职能来看,其内容、范围 和规模有了很大的扩张。而公平职能和稳定职能,则是随着西方的市 场经济从自由放任向政府干预的转化,即在19世纪末之后逐步产生 的,尤其是在20世纪30年代之后表现得更加明显。 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社会掀起了新公共管理革命,缩小公 共部门,提高公共部门效率成为西方社会不可忽视的一种现象。 小结 1、在经济学中,常用的效率概念是指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最优 是指一个经济体已经处于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如果不使至少 个人的利益受损,经济效率已经无法得到提高的状态。如果一种经济 行为可以使至少一个人的处境得到改善,而不会给任何一个人的福利 带来负面影响,那么这种行为就是帕累托改善」 2、社会福利要综合考虑效率和公平因素。公平的标准有多种, 个社会根据当时的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标准。 3、市场失效存在的领域和原因主要有:公共产品、外部性、自 然垄断、信息不对称、收入分配不公和宏观经济总量失衡。 4、公共部门的三大经济作用是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 分别对应于公共部门的效率、公平和稳定三大职能。 5、市场经济下的政府从最初的“小政府”走向“大政府和有效政 府
从历史上看,公共部门的经济作用,即所承担的职能及其具体内 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经历了一个随市场经济变化而逐步演变的过 程。 自由放任时期,“小政府”理念广为流行,各市场经济国家尽量 限制公共部门的活动范围。公共部门所履行的职能,大体上只有一个, 即效率职能。 在其后的 200 余年的发展中,西方公共部门以此为基础,达到扩 展了自己承担的职能及其具体内容。从效能职能来看,其内容、范围 和规模有了很大的扩张。而公平职能和稳定职能,则是随着西方的市 场经济从自由放任向政府干预的转化,即在 19 世纪末之后逐步产生 的,尤其是在 20 世纪 30 年代之后表现得更加明显。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西方社会掀起了新公共管理革命,缩小公 共部门,提高公共部门效率成为西方社会不可忽视的一种现象。 小结 1、在经济学中,常用的效率概念是指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最优 是指一个经济体已经处于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如果不使至少一 个人的利益受损,经济效率已经无法得到提高的状态。如果一种经济 行为可以使至少一个人的处境得到改善,而不会给任何一个人的福利 带来负面影响,那么这种行为就是帕累托改善。 2、社会福利要综合考虑效率和公平因素。公平的标准有多种, 一个社会根据当时的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标准。 3、市场失效存在的领域和原因主要有:公共产品、外部性、自 然垄断、信息不对称、收入分配不公和宏观经济总量失衡。 4、公共部门的三大经济作用是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 分别对应于公共部门的效率、公平和稳定三大职能。 5、市场经济下的政府从最初的“小政府”走向“大政府”和有效政 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