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模拟试卷答案(2卷) 专业名称:金融 班级名称: 课时数:54 任课教师: 出卷人: 教考分离:(是或否) 学年: 第学期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封闭式,开放式 2、金本位制下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 3、负债业务 资产业务 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 4、资产负债表 5、期限 二、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5分) 1、C 2、C 3、B 4、B 5、c 6、B 7、B 8、C 9、D 10、D 第1页共6页
第 1 页 共 6 页 《货币银行学》模拟试卷答案(2 卷) 专业名称: 金融 班级名称: 课时数:54 任课教师: 出卷人: 教考分离: (是或否) 学年: 第 学期 一、填空(每空 1 分,共 10 分) 1、封闭式,开放式 2、金本位制下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 3、负债业务 资产业务 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 4、资产负债表 5、期限 二、单项选择(每题 1 分,共 15 分) 1、C 2、C 3、B 4、B 5、C 6、B 7、B 8、C 9、D 10、D
11、C 12、C 13、A 14、C 15、B 三、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1、CD 2、AB 3、ABD 4、ACD 5、ABCD 四、判断改错(每题2分,共10分) 1、(√) 2、(×)存款准备金政策该为公开市场业务 3、(×)宏观改为微观 4、(×)复合制改为单一制 5、(×)5%该为8% 五、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从而达 到调节、控制信用规模和货币供应量的一种策略、措施。 2、离岸金融市场:新型的国际金融市场,也称境外市场,最初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 以市场所在地以外国家的货币即境外货币为交易对象,交易在非居民之间进行,且不 受任何国家的法令管制。 3、国际清偿力:一国弥补国际收支赤字而无须采取调整措施的能力,即除自有储备外, 还包括从国际金融市场融通资金的能力。 第2页共6页
第 2 页 共 6 页 11、C 12、C 13、A 14、C 15、B 三、多项选择(每题 2 分,共 10 分) 1、CD 2、AB 3、ABD 4、ACD 5、ABCD 四、判断改错(每题 2 分,共 10 分) 1、(√) 2、(×)存款准备金政策 该为 公开市场业务 3、(×)宏观改为微观 4、(×)复合制改为单一制 5、(×)5%该为 8% 五、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15 分) 1、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从而达 到调节、控制信用规模和货币供应量的一种策略、措施。 2、离岸金融市场:新型的国际金融市场,也称境外市场,最初形成于 20 世纪 50 年代, 以市场所在地以外国家的货币即境外货币为交易对象,交易在非居民之间进行,且不 受任何国家的法令管制。 3、国际清偿力:一国弥补国际收支赤字而无须采取调整措施的能力,即除自有储备外, 还包括从国际金融市场融通资金的能力
4、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由于总需求增长速度超过了社会总供给的增长速度而引起的 一般物价水平上涨的现象。 5、基础货币:货币当局投放并为货币当局所能直接控制的货币,包括社会公众所持有 的通货及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 六、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 1、某企业持有一张半年后到期的汇票,面额为2000元,到银行请求贴现,银行确定 该票据的贴现率为年利率5%,计算该企业获得的贴现金额。 答案公式:贴现额=票面额*(1-贴现利率*贴现天数/360)计算:贴现额=2000* (1-5%*180/360)=1950元 2、现有三年期国债,按年付息方式发行,其面值为1000元,票面利率为6%,市场利 率为8%,其发行价格是多少? 答案根据国债发行价格理论计算公式:n=3:t=1、2、 p=FV/Q+mm)"+[(FV?rb)ia rm)'] 3 其中,p发行价格:FV-面值:rm一市 =10000+8%3+a[Q000m6%)108%粉] 场利率;rb票面利率计算 =948.46元 七、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利率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 答案要点:利率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为: (1)聚集社会闲散资金。聚集和积累资金是利率最主要的功能。 (2)优化产业结构。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会自发地引导资金流向利润率较高的部门, 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3)调节信贷规模。利率对银行信贷规模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提高贷款利率必然使企 业留利减少,使企业对投资的兴趣减小,贷款数量和投资规模随之收缩:反之,降低 贷款利率,可诚小借款者的借款成本,增加其收益,借款者就会增加贷款,扩大生产 与投资规模。 (4)稳定货币流通。利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存贷款规模,进而影响产业结构,而产 业结构的合理化直接关系到货币正常流通的基础:此外,利率的高低还直接影响企业 的生产规模与经营状况,从而影响社会商品的供给总量和结构,对货币正常流通有重 要作用。 (5)平衡国际收支。当国际收支不平衡时,可以通过利率杠杆来调节。 第3页共6页
第 3 页 共 6 页 4、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由于总需求增长速度超过了社会总供给的增长速度而引起的 一般物价水平上涨的现象。 5、基础货币:货币当局投放并为货币当局所能直接控制的货币,包括社会公众所持有 的通货及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 六、计算题(每题 5 分,共 10 分) 1、某企业持有一张半年后到期的汇票,面额为 2000 元,到银行请求贴现,银行确定 该票据的贴现率为年利率 5%,计算该企业获得的贴现金额。 答案公式:贴现额=票面额*(1-贴现利率*贴现天数/360) 计算:贴现额=2000* (1-5%*180/360)=1950 元 2、现有三年期国债,按年付息方式发行,其面值为 1000 元,票面利率为 6%,市场利 率为 8%,其发行价格是多少? 答案 根据国债发行价格理论计算公式: n=3; t=1、2、 3 其中,p-发行价格; FV-面值; rm-市 场利率; rb-票面利率 计算 =948.46 元 七、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20 分) 1、简述利率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 答案要点: 利率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为: (1)聚集社会闲散资金。聚集和积累资金是利率最主要的功能。 (2)优化产业结构。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会自发地引导资金流向利润率较高的部门, 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3)调节信贷规模。利率对银行信贷规模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提高贷款利率必然使企 业留利减少,使企业对投资的兴趣减小,贷款数量和投资规模随之收缩;反之,降低 贷款利率,可减小借款者的借款成本,增加其收益,借款者就会增加贷款,扩大生产 与投资规模。 (4)稳定货币流通。利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存贷款规模,进而影响产业结构,而产 业结构的合理化直接关系到货币正常流通的基础;此外,利率的高低还直接影响企业 的生产规模与经营状况,从而影响社会商品的供给总量和结构,对货币正常流通有重 要作用。 (5)平衡国际收支。当国际收支不平衡时,可以通过利率杠杆来调节
2、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有那些? 答案要点: (1)一国经济发展状况。如果一国国内生产发展较快,财政收支情况良好,物价稳定 则该国货币汇率上升:反之,货币汇率下降: (2)国际收支状况。如果一国国际收支顺差,则别国对该国货币需求量增大,在外汇 市场上该国货币供不应求,该国货币汇率上升:相反,该国货币汇率下降: (3)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使一国纸币所代表的实际价值量减少,纸币对外汇率必然下 降: (4)利率水平。当一国的利率水平相对于他因提高时,就会刺激国外资金流入,改善 资本项目的收支,提高本国货币的汇率:反之,引起本国货币汇率下降: (5)货币当局的干预。货币当局的干预虽然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汇率的长期走势,但对 汇率的短期走向会有一定的影响: (6)国际政治局势和外汇市场投机活动, 3、简述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答案要点: (1)金融市场能够迅速有效地引导资金合理流动,提高资金配置效率。 (2)金融市场价格的波动和变化是经济活动的晴雨表,及时反映经济活动的走势。 (3)金融市场为金融管理部门进行金融间接调控提供了条件。 (4)金融市场的发展不仅为金融资产规模的扩大创造了条件,而且促进了金融工具的 创新。 (5)金融市场的发展促使居民金融资产多样化和金融风险分散化 4、简述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答案要点: 一般认为,货币政策目标主要包括:稳定物价(币值)、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 收支平衡四个方面。货币政策四个目标之间既有统一,又有矛盾之处。充分就业与经 济增长是正相关关系,经济增长,就业则相应增加:经济衰退,失业则会增加,或者 说,充分就业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反过来又有助于充分就业。而有些货币 政策目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冲突,常常不能同时实现。如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 之间、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之间、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经济增长与国际收 支平衡之间、充分就业与因际收支平衡之间都存在一定的矛盾。 八、论述题(以下两题任选一题:10分) 1、你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还是内生变量?试述理由。 答案要点 第4页共6页
第 4 页 共 6 页 2、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有那些? 答案要点: (1)一国经济发展状况。如果一国国内生产发展较快,财政收支情况良好,物价稳定, 则该国货币汇率上升;反之,货币汇率下降; (2)国际收支状况。如果一国国际收支顺差,则别国对该国货币需求量增大,在外汇 市场上该国货币供不应求,该国货币汇率上升;相反,该国货币汇率下降; (3)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使一国纸币所代表的实际价值量减少,纸币对外汇率必然下 降; (4)利率水平。当一国的利率水平相对于他国提高时,就会刺激国外资金流入,改善 资本项目的收支,提高本国货币的汇率;反之,引起本国货币汇率下降; (5)货币当局的干预。货币当局的干预虽然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汇率的长期走势,但对 汇率的短期走向会有一定的影响; (6)国际政治局势和外汇市场投机活动。 3、简述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答案要点: (1)金融市场能够迅速有效地引导资金合理流动,提高资金配置效率。 (2)金融市场价格的波动和变化是经济活动的晴雨表,及时反映经济活动的走势。 (3)金融市场为金融管理部门进行金融间接调控提供了条件。 (4)金融市场的发展不仅为金融资产规模的扩大创造了条件,而且促进了金融工具的 创新。 (5)金融市场的发展促使居民金融资产多样化和金融风险分散化。 4、简述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答案要点: 一般认为,货币政策目标主要包括:稳定物价(币值)、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 收支平衡四个方面。 货币政策四个目标之间既有统一,又有矛盾之处。充分就业与经 济增长是正相关关系,经济增长,就业则相应增加;经济衰退,失业则会增加,或者 说,充分就业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反过来又有助于充分就业。 而有些货币 政策目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冲突,常常不能同时实现。如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 之间、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之间、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经济增长与国际收 支平衡之间、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都存在一定的矛盾。 八、论述题(以下两题任选一题;10 分) 1、你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还是内生变量?试述理由。 答案要点
(1)内生变量、外生变量的涵义内生变量,又叫非政策性变量。它是指在经济机制 内部由纯粹的经济因素所决定的变量,不为政策所左右。外生变量,又称为政策性 变量,是指在经济机制中易受外部因素影响,由非经济因素所决定的变量。它是能够 由政策决策人控制,并用作实现其政策目标的变量。 (2)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分析认为货币供给量是一内生变量也就是认为:中央银行不 能完全直接控制货币供给量,货币供给的变动是由经济体系各经济主体的行为所共同 决定的,因此,货币供给量是经济体系中的内生变量,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控制只 能是相对的。从金融领域来看,一方面商业银行的存款和资产规模要受到存款的资产 偏好和银行贷款、投资机会的影响,另一方面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创造能力也会 随着其贷款融资活动的增加而提高,而社会公众资产偏好导致的资产结构又是现实经 济运行经常调整变化的结果,这就使货币供给的变化具有内生性。力主货币供给的内 生性并不等于否认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有效性。只不过货币资产与其他金融资 产之间、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能力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货币创造能力之间的替代性会 大大地降低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效应。 (3)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分析这种观点认为,货币供给量主要是由经济体系以外的货 币当局即中央银行决定的:是经济系统运行的外生变量:中央银行可通过发行货币、 规定存款与储备比率等方式来控制货币供给量。因而,中央银行只要确定了经济发展 所需的合理货币需求量,然后再由中央银行供给活量货币,货币供需就能实现均衡」 如果货币需求量是合理的,则当货币失衡时,完全可以由中央银行通过政策手段的实 施加以矫正。强周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分析并不否认经济系统中实际经济活动对货币供 给量决定的影响,只是表明实际经济活动中对货币供给量决定的影响远不如中央银行 对货币供给量决定的影响那么强, (4)货币供给量:融内生性和外生性于一体的复合变量。货币供给首先是一个外生 变量。因为货币供给形成的源头 一基础货币 一是可以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的。中 央银行能够按照自身的意图运用政策工具对社会的货币量进行扩张和收缩,货币供给 量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为政策所左右。另一方面,货币供给量并不完全是纯粹的外生 变量,在现代中央银行体削和部分准备金制度下,决定货币供给量的因素,不仅仅包 括货币当局的政策变量,其间还受别的经济因素(例如商业银行、社会公众的偏好和 资产选择等)的影响,尤其是货币乘数更是一个由多重经济主体操作,多重因素影响 的复杂变量,这表明,货币供还是带有内生变量性质。 2、试论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三大法宝”各自的效应。 答案要点: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也即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它们是:存款准备金政 策、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政策。 一)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法律所赋予的范围内,通过调整商业银行金融机 构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以改变货币乘数,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 进而间接调控社会货币供应量的策略、措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与商业银行现 第5页共6页
第 5 页 共 6 页 (1)内生变量、外生变量的涵义 内生变量,又叫非政策性变量。它是指在经济机制 内部由纯粹的经济因素所决定的变量,不为政策所左右。 外生变量, 又称为政策性 变量,是指在经济机制中易受外部因素影响,由非经济因素所决定的变量。它是能够 由政策决策人控制,并用作实现其政策目标的变量。 (2)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分析 认为货币供给量是一内生变量也就是认为:中央银行不 能完全直接控制货币供给量,货币供给的变动是由经济体系各经济主体的行为所共同 决定的,因此,货币供给量是经济体系中的内生变量,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控制只 能是相对的。 从金融领域来看,一方面商业银行的存款和资产规模要受到存款的资产 偏好和银行贷款、投资机会的影响,另一方面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创造能力也会 随着其贷款融资活动的增加而提高,而社会公众资产偏好导致的资产结构又是现实经 济运行经常调整变化的结果,这就使货币供给的变化具有内生性。 力主货币供给的内 生性并不等于否认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有效性。只不过货币资产与其他金融资 产之间、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能力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货币创造能力之间的替代性会 大大地降低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效应。 (3)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分析 这种观点认为,货币供给量主要是由经济体系以外的货 币当局即中央银行决定的;是经济系统运行的外生变量;中央银行可通过发行货币、 规定存款与储备比率等方式来控制货币供给量。因而,中央银行只要确定了经济发展 所需的合理货币需求量,然后再由中央银行供给适量货币,货币供需就能实现均衡。 如果货币需求量是合理的,则当货币失衡时,完全可以由中央银行通过政策手段的实 施加以矫正。 强调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分析并不否认经济系统中实际经济活动对货币供 给量决定的影响,只是表明实际经济活动中对货币供给量决定的影响远不如中央银行 对货币供给量决定的影响那么强。 (4)货币供给量:融内生性和外生性于一体的复合变量。 货币供给首先是一个外生 变量。因为货币供给形成的源头——基础货币——是可以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的。中 央银行能够按照自身的意图运用政策工具对社会的货币量进行扩张和收缩,货币供给 量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为政策所左右。另一方面,货币供给量并不完全是纯粹的外生 变量,在现代中央银行体制和部分准备金制度下,决定货币供给量的因素,不仅仅包 括货币当局的政策变量,其间还受别的经济因素(例如商业银行、社会公众的偏好和 资产选择等)的影响,尤其是货币乘数更是一个由多重经济主体操作,多重因素影响 的复杂变量,这表明,货币供还是带有内生变量性质。 2、试论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三大法宝”各自的效应。 答案要点: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也即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它们是:存款准备金政 策、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政策。 (一)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法律所赋予的范围内,通过调整商业银行金融机 构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以改变货币乘数,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 进而间接调控社会货币供应量的策略、措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与商业银行现
有准备金和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成反比,而与市场上的长短期利率的变动则是 成正比例。正是如此,中央银行就可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和银根松紧情况来调整法定存 款准备金率,借以发挥宏观经济与金融的作用。由于存款准备金政策用于货币管理的 力量强大,各国中央银行并不经常使用。一般来说,这种政策工具的运用应适应两种 需求:第一,需要大量吸收或大量补充银行系统的超额准备时。第二,货币政策作重 大改变时。当中央银行要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时,就会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反之, 中央银行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时则会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二)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时提高或降低再贴现利率,借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 用规模,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以及货币市场的供求关系,从而达到调节市场货币供应 量的一种政策措施。一般地,企业单位可凭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商业银行申请贴现贷 款,这样,商业银行持有大量的商业票据,当商业银行感到资金紧张或短缺时,就可 以将这些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讲行再贴现,以获得所需资金。因此,中央银行就可以 通过调整再贴现率扩张或收缩对商业银行的信用。如果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就意 味着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再融资的成本提高了,因而相应地就会提高对企业的贷款利 率,从而引起整个市场利率的上升,这样,借款人就会减少,起到紧缩信用的作用。 反之,如果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就可起到扩大信用的作用。 (三)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主要是政府债券 和银行承兑票据),从而起到调节信用与货币供应量作用的一种业务活动。中央银行 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如果要收缩银根时,则可在市场上出售有价证券,收回货币: 反之则购入有价证券,向市场投放货币。 一般来说,在上述三种货币政策工具中,公开市场业务是最重要、最常使用的一种, 这主要是由于公开市场业务具有几个明显的、其他政策工具难以比拟的优点: 1、公开市场业务是按照中央银行的主观意愿进行的,它不像商业银行以再贴现或再贷 款方式获得所需资那样,中央银行只能以贷款条件或调整贷款成本的间接方式鼓励或 限制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无法明确地控制其数量。 2、中央银行通过买卖政府债券就可把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有效地控制在期望的规模内。 3、公开市场业务的规模可大可小,交易方法及步骤也可随意安排,这就保证了准备金 率调整的精确性, 4、公开市场业务不像法定准备金率和贴现率那样,具有很大的行为惯性,在中央银行 根据市场情况认为有必要调节方向时,业务转换容易进行。 5、中央银行可根据货币政策目标每天在公开市场上买卖证券,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 不像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那样对货币市场产生很大的冲击。 6、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与再贴现率实际是给市场一个货币政策已经发生变化的信号,会 使人们采取预防性措施,导致社会公众的预期心理,而公开市场业务每天都在进行, 不会导致社会公众的心理预期,这样,货币政策容易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6页共6页
第 6 页 共 6 页 有准备金和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成反比,而与市场上的长短期利率的变动则是 成正比例。正是如此,中央银行就可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和银根松紧情况来调整法定存 款准备金率,借以发挥宏观经济与金融的作用。 由于存款准备金政策用于货币管理的 力量强大,各国中央银行并不经常使用。一般来说,这种政策工具的运用应适应两种 需求:第一,需要大量吸收或大量补充银行系统的超额准备时。第二,货币政策作重 大改变时。当中央银行要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时,就会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反之, 中央银行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时则会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二)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利率,借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 用规模,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以及货币市场的供求关系,从而达到调节市场货币供应 量的一种政策措施。 一般地,企业单位可凭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商业银行申请贴现贷 款,这样,商业银行持有大量的商业票据,当商业银行感到资金紧张或短缺时,就可 以将这些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进行再贴现,以获得所需资金。因此,中央银行就可以 通过调整再贴现率扩张或收缩对商业银行的信用。如果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就意 味着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再融资的成本提高了,因而相应地就会提高对企业的贷款利 率,从而引起整个市场利率的上升,这样,借款人就会减少,起到紧缩信用的作用。 反之,如果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就可起到扩大信用的作用。 (三)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主要是政府债券 和银行承兑票据),从而起到调节信用与货币供应量作用的一种业务活动。中央银行 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如果要收缩银根时,则可在市场上出售有价证券,收回货币; 反之则购入有价证券,向市场投放货币。 一般来说,在上述三种货币政策工具中,公开市场业务是最重要、最常使用的一种, 这主要是由于公开市场业务具有几个明显的、其他政策工具难以比拟的优点: 1、公开市场业务是按照中央银行的主观意愿进行的,它不像商业银行以再贴现或再贷 款方式获得所需资那样,中央银行只能以贷款条件或调整贷款成本的间接方式鼓励或 限制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无法明确地控制其数量。 2、中央银行通过买卖政府债券就可把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有效地控制在期望的规模内。 3、公开市场业务的规模可大可小,交易方法及步骤也可随意安排,这就保证了准备金 率调整的精确性。 4、公开市场业务不像法定准备金率和贴现率那样,具有很大的行为惯性,在中央银行 根据市场情况认为有必要调节方向时,业务转换容易进行。 5、中央银行可根据货币政策目标每天在公开市场上买卖证券,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 不像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那样对货币市场产生很大的冲击。 6、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与再贴现率实际是给市场一个货币政策已经发生变化的信号,会 使人们采取预防性措施,导致社会公众的预期心理,而公开市场业务每天都在进行, 不会导致社会公众的心理预期,这样,货币政策容易达到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