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40)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0.97MB 文档页数:187
第一章生物化学实验基本知识与操作 第一节生物化学实验基本知识 第二节 第二章分光光度技术 实验一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实验二 Folin-酚试剂法(Lowry 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实验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实验四考马斯(Comessie)亮兰结合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实验五BCA 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实验六激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及血糖的测定 第三章生物大分子的提取、沉淀和离心分离技术 第一节生物材料的选取与预处理 第二节生物大分子的沉淀分离技术 第三节生物大分子离心分离技术 实验七鸡血SOD的提取、分离及活力测定 实验八碱性磷酸酶的制备及活力测定 实验九酪蛋白的制备 实验十动物肝脏中提取DNA 实验十一猪心肌细胞线粒体可溶性ATP合酶的提 第四章电泳技术 实验十二DNA 琼脂糖凝胶电泳 实验十三血浆脂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 实验十四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乳酸脱氢酶同工酶 实验十五蛋白质分子量的测定——SDS-聚丙烯凝胶电泳 实验十六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电泳 第五章层析技术 第一节 层析技术概述 吸附层析 第三节 分配层析 第四节 离子交换层析 第五节 凝胶层析 第六节亲和层析 第七节 高效液相层析 实验十七氨基酸的纸上层析与氨基酸的转氨基作用 实验十八血清-球蛋白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实验十九 亲和层析纯化胰蛋白酶 实验十二离子交换层析分离氨基酸 实验二十一蛋白质分子量测定——凝胶过滤层析法 第六章 分子生物学基本技术 核酸分子杂交 聚合酶链反应 第三节分子克隆 实验二十二Southern杂交分析 实验二十三 Northern 杂交分析 实验二十四 PCR 基因扩增 验二十五质粒DNA的提取及酶切 实验二十六 DNA重组实验 实验二十七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附录一常用缓冲液的配制方法 附录二易变质及需要特殊方法保存的试剂 附录三一般化学试剂的分级 附录四 English words in the lab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81KB 文档页数:15
最广泛使用的不连续缓冲系统最早是由 Ornstein(1964) 和 Davis(1964) 设计的, 样品和 浓缩胶 中含 Tris-HCl(pH 6.8), 上下槽缓冲 液含 Tris- 甘氨酸(pH 8.3), 分离胶中含 Tris-HCl(pH 8.8)。系统中所有组分都含有 0.1% 的 SDS(Laemmli, 1970)。样品和浓缩胶中的 氯离子形成移动界面的先导边界而甘氨酸分子则组成尾随边界,在移动界面的两边界之间是 一电导较低而电位滴度较陡的区域, 它推动样品中的蛋白质前移并在分离胶前沿积聚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76MB 文档页数:106
第一章 蛋白质(酶)、核酸的分离纯化 第一节 引言 一、分离纯化的意义 二、分离纯化的要求 三、分离纯化的一般程序 第二节 蛋白质(酶)、核酸分离纯化的前处理 一、材料的选择与预处理 二、细胞的破碎 三、细胞器的分离 四、提取 第三节 分离纯化 一、 粗提纯 二、 精提纯 三、 纯度鉴定 第四节 生物大分子的浓缩、干燥及保存 第二章 离心技术 ▪ 离心技术概论 ▪ 一般制备离心 ▪ 超离心技术 第三章 层析技术 引言 层析法的基本原理 层析法的分类 第一节 吸附层析技术 第二节 分配层析技术 第三节 凝胶过滤层析技术 第四节 离子交换层析法 第五节 亲和层析法 第六节 高压液相层析(HPLC) 第四章 电泳技术 引言 第一节 电泳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第三节 琼脂糖凝胶电泳 第四节 免疫电泳 一、概述 二、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制备 三、凝胶浓度和交联度与孔径大小的关系 四、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26MB 文档页数:55
一 重组蛋白分离纯化方法选择的基本原则 二 常用的分离方法 三 基因重组蛋白包涵体的分离和复性 四 重组蛋白质的鉴定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02MB 文档页数:119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核酸的化学组成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Nucleic Acic 1868年,瑞士的内科医生 Friedrich Miescher从外科医院包扎伤口的绷带上的脓 细胞核中提取到一种富含磷元素的酸性化合物,将其称为核质(nuclein);后来 他又从鲭鱼精子中分离出类似的物质,并指出它是由一种碱性蛋白质与一种酸 性物质组成的,此酸性物质即是现在所知的核酸(nucleic acid)1944年 Oswalo Avery, Colin Macleod和 Maclyn McCarty发现,一种有夹膜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566.5KB 文档页数:20
一、选择题(选择一个确切的答案) 1、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效果好的一个主要原因是( ): A、压力高 B、吸附剂的颗粒小 C、流速快 D、有自动记录 2、蛋白质等高分子化合物在水中形成( ): A、真溶液 B、胶体溶液 C、悬浊液 D、乳状液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36MB 文档页数:21
离子交换色谱 (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是利用离子交换原理和液相色谱技术 的结合来测定溶液种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一 种分离分析方法. 凡是在溶液中能够电离的物质,通常 都可以用离子交换色谱法进行分离 无机离子,有机物(氨基酸\核酸\蛋白质)等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05KB 文档页数:19
核酸是遗传物质 1868 年瑞士Miesher.从脓细胞的细胞核中分离出可溶于碱而不溶于稀酸的酸性物质。 间接证据:同一种生物的不同种类的不同生长期的细胞,DNA含量基本恒定。 直接证据:T2噬菌体DNA 感染E.coli 用 35S 标记噬菌体蛋白质,感染E.coli,又用 32P 标记噬菌体核酸,感染 E.coli DNA、RNA的分布(DNA 在核内,RNA 在核外)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21KB 文档页数:9
一、通过本章学习应掌握的问题 1、什么是沉析? 2、沉析法纯化蛋白质的优点有哪些? 3、沉析的一般操作步骤是什么? 4、何谓盐析?其原理是什么? 5、盐析操作时常用的盐是什么?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99.5KB 文档页数:103
生化大实验是一门综合性的实验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生命物质的分离制备,纯化,分析等综合性实验,在已掌握的基础生物化学理论知识和生化实验常用方法的基本原理、基本操作技术(如滴定、比色、层析、电泳等)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综合实践动手能力,掌握蛋白质、酶、核酸等重要物质的分离、纯化等的测定技术。实验一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实验二离子交换法血清纯化IgG实验三离子交换层析法分离血清白蛋白实验四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分子量实验五等电聚焦法测定样品的等电点实验六质粒的分离与纯化实验七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实验八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首页上页23456789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40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