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32)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67.69KB 文档页数:13
利用氧气吹炼镍锍直接得金属镍,其关键在于去锍保镍。本文利用选择性氧化原理,提出氧化转化温度的概念。热力学分析指出,去硫保镍的条件是:1、镍锍熔体用O2开吹的温度必须超过该组成硫、镍氧化的转化温度;对含硅20-25%的镍硫,其开吹温度不能低于1350-1400℃。2、随着熔体中硫含量的减少,相应地硫、镍氧化的转化温度随之增高。吹炼操作必须迅速进行,以保证熔池温度上升的速度永远高于转化温度增高的速度。硫、镍氧化的转化温度可用一步法按下列反应[S]+2NiO(s)=2[Ni]+SO2进行计算。热力学分析又指出:1.镍锍内含铜全部留在熔体之内,在吹炼过程中不被氧化。2.镍锍中的铁最易被氧化,但当降低到0.8—1.0%后即不能被氧化而以残铁留在熔体之内。3.镍铳含钴如小于1%也将留在熔体之内。通过在卡尔多斜吹旋转炉进行的半工业吹炼实验,在采用上列热力学推论得出的去硫保镍条件下,硫能顺利地降到1—2%,充分地证明了理论成功地指导了实践,克服在初期探索性试验中遇到大量镍氧化的困难。在吹炼末期,由于熔体中硫的扩散速度减减慢,熔池表面逐渐有NiO层累积。采用不吹氧空转还原,可进一步去硫而提高镍的回收率。镍的直接回收率大于90%,而总回收率大于95%。镍的主要损失来自高温下镍及其氧化物的挥发熔体中残铜、残铁及残钻的存在也通过实验予以证实。动力学分析指出,熔体中硫的扩散是脱硫反应的控制性环节。硫的传质系数β及扩散系数D与温度T的关系式分别为:\\[\\begin{array}{l}{\\rm{\\beta = 8}}{\\rm{.30e \\times p(}}\\frac{{{\\rm{ - 25000}}}}{{{\\rm{RT}}}}{\\rm{)}}\\\\{\\rm{D = 8}}{\\rm{.30 \\times 1}}{{\\rm{0}}^{{\\rm{ - 2}}}}{\\rm{e \\times P(}}\\frac{{{\\rm{ - 25000}}}}{{{\\rm{RT}}}}{\\rm{)}}\\end{array}\\]镍锍是火法冶金提镍的中间产物。从镍锍提制金属镍通常采用两种方法:(1)直接电解;(2)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25MB 文档页数:24
Paulings three rules governing the structure of ionic compounds 1. Anion Coordination polyhedron rule Each cation is surrounded by an anion polyhedron, the distance between anion and cation is r=rt tr, while the cn depends on rt/r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03.32KB 文档页数:6
利用极化曲线、线性极化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了Q235钢在20~70℃、含水20%的大港土中的腐蚀行为.实验表明:Q235钢的腐蚀电流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线性极化电阻Rp及电荷转移电阻Rt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在阳极极化100~200 mV区间,Q235钢的电极过程受到了一定阻滞,E~lgI曲线在该极化区间内的斜率随温度升高而呈指数衰减;利用腐蚀电流密度和线性极化电阻所计算的Stern公式中的B值要大于活性区均匀腐蚀所对应的B值,在实验温度范围内,其数值基本维持在44.2 mV左右;线性极化电阻Rp是整个电极反应过程的综合体现,在含水20%的大港土中,由于受扩散过程控制,Rp的数值要比电荷转移电阻Rt大得多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607KB 文档页数:15
第四章例题 一填空题 1.二元混合物的恰的表达式为H=x1H1+x2H2+ax2,则 H1=H1+ax2;H2=H2+ax2(由偏摩尔性质的定义求得) 2.填表 偏摩尔性质(M) 溶液性质(M) 关系式(M=xM) In( /;) Inf Inf=x,(. /x;) Ino Inop Ing=x, Inp InYi GE/RT GE/RT=x, Inri 3.有人提出了一定温度下二元液体混合物的偏摩尔体积的模型是 =(1+ax2),2=V2(1+bx1),其中V1,V2为纯组分的摩尔体积,a,b为常数,问 所提出的模型是否有问题? Gibbs-Duhem-方程得a=x2b,ab不可能是常数,故提出的模型有问题;若模型改为1=11+ax2)2=V2(1+bx2),情况又如 何?ibbs- Duhem方程得,a=b,故提出的模型有一定的合理性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10KB 文档页数:6
7-1(1)由pV=RT 把p=10atm,T=(47+273)K=320K. m=0.1kg,m=32×10-3kgr=.3ij.mol-k-1代入 证V=8.31×10-3m3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85KB 文档页数:8
一块含0.1%C的碳钢在930℃渗碳,渗到0.05cm的地方碳的浓度 达到0.45%。在t>0的全部时间,渗碳气氛保持表面成分为 1%,假设D=2.0×10-5exp(-10000/RT)(m2/s)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0.98MB 文档页数:51
主要内容小结: 1、C、L元件的VCR; 2、(t)+r2(t=rt 3、三要素法 r(t)=r(∞)+r)-r(∞)e 4、阶跃信号ε(t)与阶跃响应S(t)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68KB 文档页数:4
第一章: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pV=nT(1-3):pv=(w/m)rt(1-4)(p7) 2.分压定律:pi/p总=vi/总=nin总(1-8)。(p9) 第二章: 1.反应进度():=△ng/B。(p17) 2.标准摩尔反应恰变:△Hm(298.15K)(p22) △H符号上有四个标志: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684KB 文档页数:48
第一章 气体的pVT关系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第四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第五章 化学平衡 第六章 相平衡 第七章 电化学 第八章 量子力学基础 第九章 统计热力学初步 第十章 界面现象 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 第十二章 胶体化学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30.5KB 文档页数:3
1.某一反应的平衡常数是一个不变的数。 2.△,G是平衡状态时自由能的变化。因为△,Gm=-RT- In
1234下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32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