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 ※第一节农业宏观调控的含义与理论依据 ※第二节政府对农业宏观调控目标的确定 第三节政府对农业宏观调控的主要领域
1 第十章 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 第一节 农业宏观调控的含义与理论依据 第二节 政府对农业宏观调控目标的确定 第三节 政府对农业宏观调控的主要领域
第一节农北宏观调擅的含义与狸论依据 、农业宏观调控的含义 兴农业宏观调控是一般意义上的宏观调控在农 业部门和领域中的特殊体现,它是政府作为主体, 着眼于经济运行的全局,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 的行政手段对农业资源的配置从宏观层次上所进 行的调节和控制,以促使农业经济总量均衡,结 构优化,要素合理流动,保证农业的持续、稳定、 协调发展
2 第一节农业宏观调控的含义与理论依据 一、农业宏观调控的含义 农业宏观调控是一般意义上的宏观调控在农 业部门和领域中的特殊体现,它是政府作为主体, 着眼于经济运行的全局,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 的行政手段对农业资源的配置从宏观层次上所进 行的调节和控制,以促使农业经济总量均衡,结 构优化,要素合理流动,保证农业的持续、稳定、 协调发展
第一节农业宏观调擅的含义与理论依据 二、农业宏观调控的理论依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农业进行宏观调控 的理论依据主要在于,农业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导 致市场在某些方面失灵,依靠市场机制不能有效 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 础上,采取一定的政策手段加以宏观调控。 导致市场在农业中失灵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 的外部性、农业的公共产品性、农业的弱质性和 农业的不稳定性
3 第一节农业宏观调控的含义与理论依据 二、农业宏观调控的理论依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农业进行宏观调控 的理论依据主要在于,农业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导 致市场在某些方面失灵,依靠市场机制不能有效 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 础上,采取一定的政策手段加以宏观调控。 导致市场在农业中失灵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 的外部性、农业的公共产品性、农业的弱质性和 农业的不稳定性
第一节农业宏观调擅的含义与理论依据 1农业的外部性 ※所谓外部性,是指某种经济活动能使他人得 到附带的利益。或使他人受到损害,而受益人或 受害人无需付出相应的报酬或无法得到赔偿的现 象。农业的外部性有正有负,涉及许多方面 ※从农业对生态环境的外部性来看,正的外部 性包括形成的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持、二氧 化碳吸收、控制洪水等;负的外部性包括水土流 失、水资源耗竭、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野生动 植物栖息地丧失、农业化学品污染等
4 第一节农业宏观调控的含义与理论依据 1.农业的外部性 所谓外部性,是指某种经济活动能使他人得 到附带的利益。或使他人受到损害,而受益人或 受害人无需付出相应的报酬或无法得到赔偿的现 象。农业的外部性有正有负,涉及许多方面。 从农业对生态环境的外部性来看,正的外部 性包括形成的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持、二氧 化碳吸收、控制洪水等;负的外部性包括水土流 失、水资源耗竭、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野生动 植物栖息地丧失、农业化学品污染等
第一节农北宏观调控的含义与狸论依据 潇从农业的经济外部性来看,包括经济缓冲作 用、国土空间上平衡发展、确保农村活力等。 潇从农业的社会外部性来看,包括社会的稳定 作用、确保农业劳动力就业、社会福利替代等。 ※在没有特定政策干预和特殊制度安排的情况 下,经济活动主体既没有获得来自正外部性的经 济补偿,也没有负担所应承担的相关费用,即市 场及价格机制没有反映或没有全面反映这一经济 活动的全部成本或收益,从整个社会来看,资源 配置无法达到最佳状态,从而引起社会福利下降
5 第一节农业宏观调控的含义与理论依据 从农业的经济外部性来看,包括经济缓冲作 用、国土空间上平衡发展、确保农村活力等。 从农业的社会外部性来看,包括社会的稳定 作用、确保农业劳动力就业、社会福利替代等。 在没有特定政策干预和特殊制度安排的情况 下,经济活动主体既没有获得来自正外部性的经 济补偿,也没有负担所应承担的相关费用,即市 场及价格机制没有反映或没有全面反映这一经济 活动的全部成本或收益,从整个社会来看,资源 配置无法达到最佳状态,从而引起社会福利下降
第一节农北宏观调擅的含义与狸论依据 农业外部性的出现取决于多种因素, 特别是农业的生态环境外部性取决于农业 生产活动的类型、使用的农业技术、作物 品种、集约水平、农业资源状况以及产权 制度等多种因素。 农业对于经济缓冲、扶贫、农业劳动 力就业以及社会福利替代所具有的外部性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
6 第一节农业宏观调控的含义与理论依据 农业外部性的出现取决于多种因素, 特别是农业的生态环境外部性取决于农业 生产活动的类型、使用的农业技术、作物 品种、集约水平、农业资源状况以及产权 制度等多种因素。 农业对于经济缓冲、扶贫、农业劳动 力就业以及社会福利替代所具有的外部性,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
第一节农北宏观调擅的含义与狸论依据 2农业的公共产品性 所谓公共产品,是指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 性的产品 所谓非排他性,是指即使某一经济主体没有 支付相应的费用,也无法将他排除对这一产品的 消费之外; 所谓非竞争性,是指他所具有的不会因某 主体的消费而减少其他主体对这一产品的消费量 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被称为纯公 共产品,而只具备这两个特性中的一个的产品则 被称为准公共产品
7 第一节农业宏观调控的含义与理论依据 2.农业的公共产品性 所谓公共产品,是指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 性的产品。 所谓非排他性,是指即使某一经济主体没有 支付相应的费用,也无法将他排除对这一产品的 消费之外; 所谓非竞争性,是指他所具有的不会因某一 主体的消费而减少其他主体对这一产品的消费量。 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被称为纯公 共产品,而只具备这两个特性中的一个的产品则 被称为准公共产品
第一节农北宏观调擅的含义与狸论依据 农业多功能所提供的许多非商品产出具有不 同程度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既具有公共产品 或准公共产品的部分特性。因为农业的非商品产 出不同于商品产出,对其很难进行产权界定,他 作为农业的溢出效应对生产者以外的其他人发生 影响或使其受益,难以排除特定的人不支付报酬 就不让他消费,因而在其作用范围内具有非排他 性 由于其影响或受益范围因非商品产出的不同 而不同,因而农业非商品产出在不同的范围内具 有不同程度的非排他性
8 第一节农业宏观调控的含义与理论依据 农业多功能所提供的许多非商品产出具有不 同程度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既具有公共产品 或准公共产品的部分特性。因为农业的非商品产 出不同于商品产出,对其很难进行产权界定,他 作为农业的溢出效应对生产者以外的其他人发生 影响或使其受益,难以排除特定的人不支付报酬 就不让他消费,因而在其作用范围内具有非排他 性; 由于其影响或受益范围因非商品产出的不同 而不同,因而农业非商品产出在不同的范围内具 有不同程度的非排他性
第一节农北宏观调擅的含义与狸论依据 农业非商品产出的特点也决定了其具有不同 程度的非竞争性,如粮食安全所带来的社会稳定, 良好环境所带来的生活高质量,生物多样性所带 来的选择价值和存在价值等,在一定程度上, 个人对这些非商品产出的消费不会影响其他人对 它们的消费,即具有不同程度的非竞争性,因而 社会不应该排除任何人消费该商品的权力。 农业非商品产出的公共产品性,提出了政府 对农业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9 第一节农业宏观调控的含义与理论依据 农业非商品产出的特点也决定了其具有不同 程度的非竞争性,如粮食安全所带来的社会稳定, 良好环境所带来的生活高质量,生物多样性所带 来的选择价值和存在价值等,在一定程度上,一 个人对这些非商品产出的消费不会影响其他人对 它们的消费,即具有不同程度的非竞争性,因而 社会不应该排除任何人消费该商品的权力。 农业非商品产出的公共产品性,提出了政府 对农业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第一节农北宏观调擅的含义与狸论依据 3农业的弱质性 在与其他产业的竞争中,农业处于 相对不利的地位。随着经济的发展,城 市和非农产业的用地不断增加,地价不 断上涨,土地用于非农产业的报酬远远 高于农业,使农地的流失不断增加
10 第一节农业宏观调控的含义与理论依据 3.农业的弱质性 在与其他产业的竞争中,农业处于 相对不利的地位。随着经济的发展,城 市和非农产业的用地不断增加,地价不 断上涨,土地用于非农产业的报酬远远 高于农业,使农地的流失不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