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语文仿真试题(四)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 2.答题过程中,你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名句(6分) (1)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 (2)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行路难》 (3)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4)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5)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牧《赤壁》) (6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根据提示默写出下列诗句。(4分 (1)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唱出了“ 的放达宽慰之语,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2)《陋室铭》中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二、1.(1)欲辨已忘言(2)玉盘珍羞直万钱(3)潮平两岸阔(④黑云压城城 欲摧(5)自将磨洗认前朝⑥随风直到夜郎西(每空1分共6分)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每空 3.阅读下列短文,按要求答题。(6分) 假如生命是草。决不因此_A_(①自卑②自弃③自甘堕落)!要联合起所有的同类, 毫不吝借地向世界奉献出属于自己的一抹浅绿。大地将因此而充满青春的活力 假如生命是树。就要一心一意把根扎向大地深处。哪怕脚下是一片坚硬的岩石,也要锲 而不舍地将根须钻进石缝,汲取生活的源泉。能在森林和沃野做一棵参天大树当然很美妙; 而在戈璧沙漠和荒山秃岭中做一棵孤独的小树,给迷路的跋涉者以希望,那就更为光荣 假如生命是水。要成为 哪怕是一眼清泉,哪怕是一条小溪,也要 日夜不停地、顽强地流,去冲开_β(①坚固②巍峨连绵③拦路)的高山,去投奔江河… (1)请从文中划横线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2分) (2)根据上文语境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一句话。(2分) 假如生命是水。要成为 (3)改正文中书写有误的一个字,将其工整的书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改为 3(1)①③(2)略(3)璧改为壁 4、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有人出了一副对子。上联是“身残志坚,保尔唱响 生命曲”,请你分别结合《西游记》和《水浒》中的有关情节写出下联。(4分) 西游记》 《水浒》 4.(略,符合条件即可) 5、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班级开展庆祝母亲节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 试题。(15分)
2009 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语文仿真试题(四)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 150 分(其中卷面书写占 5 分)。 2.答题过程中,你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 分) 1. 默写古诗文名句(6 分) (1) 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2)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行路难》) (3) __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4)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5)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牧《赤壁》) ⑹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根据提示默写出下列诗句。(4 分 ⑴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唱出了“ , ” 的放达宽慰之语,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⑵《陋室铭》中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 一、1.(1)欲辨已忘言(2)玉盘珍羞直万钱(3) 潮平两岸阔 ⑷黑云压城城 欲摧(5) 自将磨洗认前朝⑹随风直到夜郎西(每空 1 分共 6 分) 2. ⑴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每空 1 分) 3.阅读下列短文,按要求答题。(6 分) 假如生命是草。决不因此 A (①自卑 ②自弃 ③自甘堕落)!要联合起所有的同类, 毫不吝惜地向世界奉献出属于自己的一抹浅绿。大地将因此而充满青春的活力。 假如生命是树。就要一心一意把根扎向大地深处。哪怕脚下是一片坚硬的岩石,也要锲 而不舍地将根须钻进石缝,汲取生活的源泉。能在森林和沃野做一棵参天大树当然很美妙; 而在戈璧沙漠和荒山秃岭中做一棵孤独的小树,给迷路的跋涉者以希望,那就更为光荣。 假如生命是水。要成为 !哪怕是一眼清泉,哪怕是一条小溪,也要 日夜不停地、顽强地流,去冲开 B (①坚固 ②巍峨连绵 ③拦路)的高山,去投奔江河…… (1)请从文中划横线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2 分) A. B. (2)根据上文语境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一句话。(2 分) 假如生命是水。要成为 ! (3)改正文中书写有误的一个字,将其工整的书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 分) 改为 3.(1)① ③(2)略(3)璧改为壁 4、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有人出了一副对子。上联是“身残志坚,保尔唱响 生命曲”,请你分别结合《西游记》和《水浒》中的有关情节写出下联。(4 分) 西游记》: 《水 浒》: 4.(略,符合条件即可) 5、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班级开展庆祝母亲节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 试题。(15 分) ,
(1)请你给这项活动写一个主题标语。(3分) 2)如果你是这项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说一段开场白。(4分) (3)在活动中有一项是让你朗诵一首诗歌,你准备朗诵哪一首诗,其中你最喜欢的是哪 一句?请写出这首诗的题目和诗中的警句。(3分) (4)你最喜欢的一句有关母爱的格言是什么?(2分) (5)活动的最后一项是让每个同学对母亲说一段优美抒清的感恩的话,你准备说什 (3分) 5、(1)“道不尽的母爱,诉不完的真情”或“感母恩,谢亲情”(符合标语特点与母 亲有关即可)(2)亲情在这世间,总是让生活洋溢着一份份平平常常但却恒久的温暖, 情是贯穿生命始终的,在紊情之中,母爱无疑是最值得珍藏的,因为它是润物的细雨,是醉 人的春风,那么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母爱,感谢母亲。(3)如《孟 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冰心的《纸船》“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 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离去。”(4)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 尔基)(谚语也行,如:“儿行千里母担忧”)(5)“好梖摘一朵鲜花,插在你自发斑斑 的鬓边,在满是岁月的沟壑里为你种下永远的春天。”(供参考) 二、阅读(55分) (一)《难忘的游戏》(20分) 那是一个夏日雷天的傍晩,窗外的浓浓乌云使整个天空变得黑沉沉的,真叫人害怕。我 不敢独自一个人在房里呆着,便去找爸爸 跨进爸爸的房门,只见他正在聚精会神地伏案写作。我不愿打扰他,便悄悄地坐在一旁, 呆呆地看着窗外。 突然间,闪电像一条金蛇在天空飞舞,耀眼的亮光,刺得我睁不开眼睛。紧跟着“啪啦 啦”、“轰隆隆”震耳欲聋的巨响,把年仅六岁的我吓得“哇”的一声哭了起来。爸爸转过 身来,把我搂到他的怀里,安慰我,叫我别怕。他慈祥地看着我,问道:“你知道天上为什 么会打雷吗?” “是雷公发火,要劈不孝的人啊!” 是吗?!是谁告诉你的?”爸爸惊奇地看着我说 “隔壁老奶奶讲的呀!”我认真地告诉他。 爸爸听后,“扑哧”一声笑了出来。他摇摇头说:“打雷,不是雷公发火。这是阴电和 阳电相遇时放电的结果,懂吗?” 我摇了摇头 他见我不懂,便耐心地向我解释说:“你看,我的左手上是阴电,右手上是阳电。两种 电相互作用就像两个巴掌拍在一起一样。”他边说着边“啪”的一声,把两个巴掌拍响了 爸爸的表演引起了我极大的好奇。 “那电是从哪里来的呢?为什么它们会放电呀?”我睁大眼睛问道 “电可以通过物体间的摩擦产生,人们常讲‘摩擦生电’就是这个意思。夏天天热,云 层飘动时与周围空气摩擦,就产生了电。有的云块带阳电,有的云块带阴电,它们相互吸引, 当它们碰到一起时就发生放电,发出火光和声音。” 爸爸的解释十分形象、生动,但我还是没有弄懂,随口就问道:“摩擦真能生电吗?
(1) 请你给这项活动写一个主题标语。(3 分) (2) 如果你是这项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说一段开场白。(4 分) (3) 在活动中有一项是让你朗诵一首诗歌,你准备朗诵哪一首诗,其中你最喜欢的是哪 一句? 请写出这首诗的题目和诗中的警句。(3 分) (4) 你最喜欢的一句有关母爱的格言是什么?(2 分) (5) 活动的最后一项是让每个同学对母亲说一段优美抒清的感恩的话,你准备说什 么?(3 分) 5、(1)“道不尽的母爱,诉不完的真情”或“感母恩,谢亲情”(符合标语特点与母 亲有关即可)(2)亲情在这世间,总是让生活洋溢着一份份平平常常但却恒久的温暖,亲 情是贯穿生命始终的,在亲情之中,母爱无疑是最值得珍藏的,因为它是润物的细雨,是醉 人的春风,那么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母爱,感谢母亲。(3)如《孟 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冰心的《纸船》“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 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离去。”(4)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 尔基)(谚语也行,如:“儿行千里母担忧”)(5)“好想摘一朵鲜花,插在你白发斑斑 的鬓边,在满是岁月的沟壑里为你种下永远的春天。”(供参考) 二、阅读(55 分) (一)《难忘的游戏》(20 分) 那是一个夏日雷天的傍晚,窗外的浓浓乌云使整个天空变得黑沉沉的,真叫人害怕。我 不敢独自一个人在房里呆着,便去找爸爸。 跨进爸爸的房门,只见他正在聚精会神地伏案写作。我不愿打扰他,便悄悄地坐在一旁, 呆呆地看着窗外。 突然间,闪电像一条金蛇在天空飞舞,耀眼的亮光,刺得我睁不开眼睛。紧跟着“啪啦 啦”、“轰隆隆”震耳欲聋的巨响,把年仅六岁的我吓得“哇”的一声哭了起来。爸爸转过 身来,把我搂到他的怀里,安慰我,叫我别怕。他慈祥地看着我,问道:“你知道天上为什 么会打雷吗?” “是雷公发火,要劈不孝的人啊!” “是吗?!是谁告诉你的?”爸爸惊奇地看着我说。 “隔壁老奶奶讲的呀!”我认真地告诉他。 爸爸听后,“扑哧”一声笑了出来。他摇摇头说:“打雷,不是雷公发火。这是阴电和 阳电相遇时放电的结果,懂吗?” 我摇了摇头。 他见我不懂,便耐心地向我解释说:“你看,我的左手上是阴电,右手上是阳电。两种 电相互作用就像两个巴掌拍在一起一样。”他边说着边“啪”的一声,把两个巴掌拍响了。 爸爸的表演引起了我极大的好奇。 “那电是从哪里来的呢?为什么它们会放电呀?”我睁大眼睛问道。 “电可以通过物体间的摩擦产生,人们常讲‘摩擦生电’就是这个意思。夏天天热,云 层飘动时与周围空气摩擦,就产生了电。有的云块带阳电,有的云块带阴电,它们相互吸引, 当它们碰到一起时就发生放电,发出火光和声音。” 爸爸的解释十分形象、生动,但我还是没有弄懂,随口就问道:“摩擦真能生电吗?
爸爸见我有兴趣,就请妈妈来一起做个游戏给我看。他要妈妈找来一块玻璃板,还请她剪个 小小的纸人儿。于是,他用两本书把玻璃板架在桌面上,将纸人儿放在玻璃板下。接着他就 用擦眼镜的绸布,包在我平时玩的一块长方形积木块的外面,快速地在玻璃板上擦动着。 种有趣的现象竞然在我的眼前发生了,只见随着绸布在玻璃板上的擦动,板下的小纸人儿在 桌面和玻璃板之间一会儿上、一会儿下地跳动着。我出神地看着,不禁鼓掌叫起好来! “这个游戏叫做‘跳舞人形’,”爸爸认真地对我说,“绸布和玻璃摩擦就产生了电,电 吸引纸人儿向上蹦!” 那天,爸爸趁兴给我讲了许多关于电的故事。他使我懂得,物体不仅和玻璃摩擦可以产 生电,和干燥的毛皮、纸张等摩擦也都可以产生电,人们还用专门制造的发电机发出电来点 灯、取暖,以及开动有轨电车和无轨电车等等。电的用处可真大呀! 爸爸的“游戏”,在我幼小的心田里种下了一颗爱科学、学科学的种子。后来在老师们 的辛勤教导和指引下,这一颗科学的种子,终于发芽滋长起来,使我逐步走上了科学之路。 回顾过去,我深深感到少年儿童时期的教育,对人的一生有极为深刻的意义。为了“科教兴 国”,为了祖国美好的未来,我国的科学家、作家和教育家真应该为少儿科学文化的教育多 贡献力量才是! 6、本文题目是“难忘的游戏”,“游戏”的名称是: ,做这个“游戏” 的目的是 (4分) 7、文中画线处“爸爸听后,‘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爸爸”笑的是什么?(4分) 8、请简要分析第13段画线语句中“出神”一词的表达作用。(4分) 9、爸爸的“游戏”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用文中的话回答)(4分) 10、读了上文,你是否欣赏“爸爸”的这种教育方法?请简述理由。(4分) 一)6.跳舞人形。向“我”解释(说眀)“摩擦生电”的道理。7笑老奶奶的 这种说法毫无道理 奶奶的迷信。8.“出神”形象地刻画了“我”看到小纸人 跳舞时极其专注、惊异的神态。9,在“我”幼小的心田里种下了一颗爱科学、学科学的 10.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 (二)《指纹一—未来的万能钥匙》(20分) ①世界上每个人的指纹都不相同。虽然唇纹、眼睛里的虹膜视网膜也人人不同,但指纹 识别是生物识别技术中最常用最方便的一种 ②指纹识别技术其实分警用和民用两大类,思路是很不同的。派出所里给犯罪嫌疑人录 指纹,不但要十个指头都录,而且都要旋转180度,因为犯罪现场找的指纹往往只是残缺不 全的小片,所以指纹算法上用残缺指纹在指纹库里找嫌疑人,往往会找到很多个“可能是” 的结果,需要专家一一比对排除。民用指纹则不然,录指纹只录一个或两个平面指纹用于身 份识别,用的时候也要求完整无缺的平面指纹,算法比对只有“是”或“不是”两种结果 但民用指纹库也可以为刑侦破案服务,比如广州市外来人口指纹库就为抓通缉犯作了不少贡 献,有的还是在广州隐藏了几年的重案犯呢,改了名字改了相貌却改不了指纹。 ③指纹识别技术最核心的是算法,通过分析指纹的全局特征或局部特征,如脊、谷和终 点、分叉点或分歧点,就可以从特征值中非常可靠地确认一个人的身份。指纹虽然从出生到 老不变,但小时候的成长发育会使指纹变长,中年发福会使指纹变宽,所以指纹算法是一种 高难度的技术。目前我国己经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指纹算法,在处理指纹变形等方面处于世 界领先水平,美国一公司前不久还花了十万美元购买了该算法的使用权呢
爸爸见我有兴趣,就请妈妈来一起做个游戏给我看。他要妈妈找来一块玻璃板,还请她剪个 小小的纸人儿。于是,他用两本书把玻璃板架在桌面上,将纸人儿放在玻璃板下。接着他就 用擦眼镜的绸布,包在我平时玩的一块长方形积木块的外面,快速地在玻璃板上擦动着。一 种有趣的现象竟然在我的眼前发生了,只见随着绸布在玻璃板上的擦动,板下的小纸人儿在 桌面和玻璃板之间一会儿上、一会儿下地跳动着。我出神地看着,不禁鼓掌叫起好来! “这个游戏叫做‘跳舞人形’,”爸爸认真地对我说,“绸布和玻璃摩擦就产生了电,电 吸引纸人儿向上蹦!” 那天,爸爸趁兴给我讲了许多关于电的故事。他使我懂得,物体不仅和玻璃摩擦可以产 生电,和干燥的毛皮、纸张等摩擦也都可以产生电,人们还用专门制造的发电机发出电来点 灯、取暖,以及开动有轨电车和无轨电车等等。电的用处可真大呀! 爸爸的“游戏”,在我幼小的心田里种下了一颗爱科学、学科学的种子。后来在老师们 的辛勤教导和指引下,这一颗科学的种子,终于发芽滋长起来,使我逐步走上了科学之路。 回顾过去,我深深感到少年儿童时期的教育,对人的一生有极为深刻的意义。为了“科教兴 国”,为了祖国美好的未来,我国的科学家、作家和教育家真应该为少儿科学文化的教育多 贡献力量才是! 6、本文题目是“难忘的游戏”,“游戏”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做这个“游戏”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分) 7、文中画线处“爸爸听后,‘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爸爸”笑的是什么?(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简要分析第 13 段画线语句中“出神”一词的表达作用。(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爸爸的“游戏”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用文中的话回答)(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了上文,你是否欣赏“爸爸”的这种教育方法?请简述理由。(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一)6.跳舞人形 。向“我”解释(说明)“摩擦生电”的道理。 7.笑老奶奶的 这种说法毫无道理。或:笑老奶奶的迷信。 8.“出神”形象地刻画了“我”看到小纸人儿 跳舞时极其专注、惊异的神态。 9.在“我”幼小的心田里种下了一颗爱科学、学科学的种 子。 10.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 (二)《指纹——未来的万能钥匙》(20 分) ①世界上每个人的指纹都不相同。虽然唇纹、眼睛里的虹膜视网膜也人人不同,但指纹 识别是生物识别技术中最常用最方便的一种。 ②指纹识别技术其实分警用和民用两大类,思路是很不同的。派出所里给犯罪嫌疑人录 指纹,不但要十个指头都录,而且都要旋转 180 度,因为犯罪现场找的指纹往往只是残缺不 全的小片,所以指纹算法上用残缺指纹在指纹库里找嫌疑人,往往会找到很多个“可能是” 的结果,需要专家一一比对排除。民用指纹则不然,录指纹只录一个或两个平面指纹用于身 份识别,用的时候也要求完整无缺的平面指纹,算法比对只有“是”或“不是”两种结果。 但民用指纹库也可以为刑侦破案服务,比如广州市外来人口指纹库就为抓通缉犯作了不少贡 献,有的还是在广州隐藏了几年的重案犯呢,改了名字改了相貌却改不了指纹。 ③指纹识别技术最核心的是算法,通过分析指纹的全局特征或局部特征,如脊、谷和终 点、分叉点或分歧点,就可以从特征值中非常可靠地确认一个人的身份。指纹虽然从出生到 老不变,但小时候的成长发育会使指纹变长,中年发福会使指纹变宽,所以指纹算法是一种 高难度的技术。目前我国已经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指纹算法,在处理指纹变形等方面处于世 界领先水平,美国一公司前不久还花了十万美元购买了该算法的使用权呢
④指纹识别的另一关键技术是指纹图像采集技术。以前基本上用光学技术,即用一个光 源从棱镜反射按在一个取像头的手指,光线照亮指纹从而采集到指纹。现在越来越多采用的 是电容方式的半导体技术,按压到采集头上的手指的脊和谷,在手指表皮和芯皮之间产生不 同的电容,芯片通过测量空间中的不同电容场得到完整的指纹。 ⑤第二种方式也叫“活体指纹”,采集时你把手指头涂黑了也一样可以取到清晰的指纹, 但只能手和身体连着才有生物电流,否则就无法采集到。前不久西安天气很冷,某单位装了 这样的指纹系统做考勤,有个女员工骑单车上班,结果指纹仪不认她那“冰冷的小手”,后 来用温水洗了洗手再来,指纹仪就认得她了,别人都笑她被冻得不是“活体”了。这种采集 技术的设备比光学方式小了几十倍,甚至可以做进你的手机里,使用很方便。 ⑥现代人身上现金少了,因为信用卡得到了广泛应用。信用卡是采用密码和签名方式确 认身份的,每年犯罪分子窃取信用卡号和密码造成卡主的损失非常惊人。现在指纹技术成了 电子商务的“金钥匙”,美国最大的银行美洲银行最近开始为一些用户提供指纹识别服务, 些美国的国际贸易公司也正在积极试用指纹识别软件进行交易身份确认,国内也有银行等 部门在积极试用。 ⑦好好保护你的手指吧,你的指纹在未来社会用途将越来越广泛。 11.本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3分) 12.第②节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4分) 13.联系上下文说说“活体指纹”是怎样采集的。(4分) 14.指出第⑤节中别人调侃她“被冻得不是‘活体’”的言外之意。(3分) 15.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展开合理想像,从“日常起居”、“经济生活”、“社会活动 等方面,设想指纹在未来社会中有哪些用途。(试举三例,表述要清楚完整)(6分) 二)11.指纹的采集、识别及运用。(说到采集、识别或指纹识别及运用即可。)(3 分)12。分类别、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4分)13,采用电容方式的半导体技术 按压到采集头上的手指的脊和谷,在手指表皮和芯皮之间产生不同的电容,芯片通过测量空 阃中的不同电容场得到完整的指纹。(4分)14,她已不是活人了,指纹仪已无法采集到 她的指纹了。(答她已不是活人,或她的手指已不像活人的手指了都对。)(3分)15,① 用指纹指令开门。②利用指纹密码划卡消费。③利用指纹密码设计个人专用手机。(6 分) (三)(15分)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恒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加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 [乙]郑之鄙人学为盖①,三年艺成而大旱,盖无所用,乃弃而为桔槔②。又三年艺 成而大雨,桔槔无所用,则又还为盖焉。未几而盗起,民尽改戎服,鲜有用盖者。欲学为兵 则老矣。郁离子见而嗟之曰:“是殆类汉之老郎与,然老与少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艺事 繇③已之学,虽失时在命,而不可尽谓非已也。故粤有善农者凿田以种稻,三年皆伤于涝 人谓之宜泄水以树黍,弗对,而仍其旧。其年乃大旱,连三岁,讦其获则偿所歉而赢焉。故 曰‘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天下之名言也 (选自刘基《郁离子》) 【注解】①盖:雨具②桔槔( Jle gao):井上汲水用的工具。③繇(you):通 由”。从,自 16.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④指纹识别的另一关键技术是指纹图像采集技术。以前基本上用光学技术,即用一个光 源从棱镜反射按在一个取像头的手指,光线照亮指纹从而采集到指纹。现在越来越多采用的 是电容方式的半导体技术,按压到采集头上的手指的脊和谷,在手指表皮和芯皮之间产生不 同的电容,芯片通过测量空间中的不同电容场得到完整的指纹。 ⑤第二种方式也叫“活体指纹”,采集时你把手指头涂黑了也一样可以取到清晰的指纹, 但只能手和身体连着才有生物电流,否则就无法采集到。前不久西安天气很冷,某单位装了 这样的指纹系统做考勤,有个女员工骑单车上班,结果指纹仪不认她那“冰冷的小手”,后 来用温水洗了洗手再来,指纹仪就认得她了,别人都笑她被冻得不是“活体”了。这种采集 技术的设备比光学方式小了几十倍,甚至可以做进你的手机里,使用很方便。 ⑥现代人身上现金少了,因为信用卡得到了广泛应用。信用卡是采用密码和签名方式确 认身份的,每年犯罪分子窃取信用卡号和密码造成卡主的损失非常惊人。现在指纹技术成了 电子商务的“金钥匙”,美国最大的银行美洲银行最近开始为一些用户提供指纹识别服务, 一些美国的国际贸易公司也正在积极试用指纹识别软件进行交易身份确认,国内也有银行等 部门在积极试用。 ⑦好好保护你的手指吧,你的指纹在未来社会用途将越来越广泛。 11.本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②节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联系上下文说说“活体指纹”是怎样采集的。(4 分) 14.指出第⑤节中别人调侃她“被冻得不是‘活体’”的言外之意。(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展开合理想像,从“日常起居”、“经济生活”、“社会活动” 等方面, 设想指纹在未来社会中有哪些用途。(试举三例,表述要清楚完整)(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1.指纹的采集、识别及运用。(说到采集、识别或指纹识别及运用即可。)(3 分) 12.分类别、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4 分) 13.采用电容方式的半导体技术, 按压到采集头上的手指的脊和谷,在手指表皮和芯皮之间产生不同的电容,芯片通过测量空 间中的不同电容场得到完整的指纹。(4 分) 14.她已不是活人了,指纹仪已无法采集到 她的指纹了。(答她已不是活人,或她的手指已不像活人的手指了都对。)(3 分) 15.① 用指纹指令开门。 ②利用指纹密码划卡消费。 ③利用指纹密码设计个人专用手机。(6 分) (三)(15 分)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恒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加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 [乙]郑之鄙人学为盖①,三年艺成而大旱,盖无所用,乃弃而为桔槔② 。又三年艺 成而大雨,桔槔无所用,则又还为盖焉。未几而盗起,民尽改戎服,鲜有用盖者。欲学为兵, 则老矣。郁离子见而嗟之曰:“是殆类汉之老郎与,然老与少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艺事 繇③已之学,虽失时在命,而不可尽谓非已也。故粤有善农者凿田以种稻,三年皆伤于涝, 人谓之宜泄水以树黍,弗对,而仍其旧。其年乃大旱,连三岁,讦其获则偿所歉而赢焉。故 曰‘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天下之名言也。” (选自刘基《郁离子》) 【注解】①盖:雨具 ②桔槔(jie gāo):井上汲水用的工具。 ③ 繇(yóu):通 “由”。从,自。 16.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 分)
(1)入则无法家拂士拂: (2)郑之鄙人学为盖鄙: 17.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 译文 (2)又三年艺成而大雨,桔槔无所用,则又还为盖焉。 译文 18.阅读[甲][乙]两文,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你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体会。(不超过20个字) 答 (2)写出[乙]文中“天下之名言也”所指的名言,并简要说说你对该句名言的理解 答 19.甲、乙两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3分) 答:甲文的主要观点 乙文的主要观点: 共同特点 (三)16.(2分)(1)拂:同“弼”,辅佐(2)鄙:边境,边远,乡下 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 艺学成,但又 遇上大涝年景,汲水工具没有什么用,就回头又制作雨具了。18(6分)(1)示例:磨难 对人的成长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要有危机意识,不要贪图安乐和享受,等等。(开放题,只 要言之成理即可。)(2)旱斯具舟,热斯具裘。示例:做事应有远见,有预见未来的能力 所谓未雨绸缪,如果不能准确估計事物未来的发展情况,将会穷于应付,碌碌无为,劳而无 功。故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开放题,只要言之成理即 死于安乐。防患于未然(或“旱斯具舟,热斯具裘” 显志(或:在文章结尾处揭 示出论点) 附文言文参考翻译:「乙文郑国有一个住在乡下的人学做雨具,三年把手艺学成 但碰上天大旱,他做的雨具没有什么用,就放弃了做雨具而又改学做汲水工具。又用了三年 把手艺学成,但又遇上大涝年景,汲水工具没有什么用,就回头又制作雨具 久,盗贼 兴起,人们都改穿军服,很少有使用雨具的人。他又想学做兵器,可是已经老了。郁离子见 此而叹息说:“这大概就类似汉时的老郎那样了,然而老与少并不是人的意志所能改变的 是上天的意志啊。各种工艺技巧是由自己学得的,虽然失去时机在天命,但也不能说自己没 有过错。过去,粤地有一个善耕作的农民,开垦田地而种稻,连续三年都遭受涝灾,人们劝 他应当排水而种黍,他不听,而仍然种稻。那年却大旱,连续三年,计算一下他的收获 了抵偿以往歉收损失外,还有盈余昵。所以说‘干旱时就准备好船只,酷暑时就准备好皮衣' 这是 三、写作(55分) 20.作为中学生,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我们拥有知道,拥有青春,拥有激情 然而有时我们又会埋怨命运不公,感叹生活太累。其实,丰富多彩的生活值得我们珍惜的有 许多许多… 请以″珍惜所拥有的_"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和要求: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题目的横线上可填"青春、健康、亲情、幸福 荣誉″等词语。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1)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 (2)郑之鄙人学为盖 鄙: 17.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 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 译文: (2)又三年艺成而大雨,桔槔无所用,则又还为盖焉。 译文: 18. 阅读[甲][乙]两文,回答下面的问题。(6 分) (1)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你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体会。(不超过 20 个字) 答: (2)写出[乙]文中“天下之名言也”所指的名言,并简要说说你对该句名言的理解。 答: 19. 甲、乙两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3 分) 答:甲文的主要观点: 乙文的主要观点: 共同特点: (三)16. (2 分)(1)拂:同“弼”,辅佐 (2)鄙:边境,边远,乡下 17.(4 分)(1)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 (2) 又用了三年把手艺学成,但又 遇上大涝年景,汲水工具没有什么用,就回头又制作雨具了。18.(6 分)(1)示例:磨难 对人的成长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要有危机意识,不要贪图安乐和享受,等等。(开放题,只 要言之成理即可。)(2)旱斯具舟,热斯具裘。示例:做事应有远见,有预见未来的能力, 所谓未雨绸缪,如果不能准确估计事物未来的发展情况,将会穷于应付,碌碌无为,劳而无 功。故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开放题,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19. (3 分)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防患于未然(或“旱斯具舟,热斯具裘”)。 卒章显志(或:在文章结尾处揭 示出论点) 附文言文参考翻译: [乙文] 郑国有一个住在乡下的人学做雨具,三年把手艺学成, 但碰上天大旱,他做的雨具没有什么用,就放弃了做雨具而又改学做汲水工具。又用了三年 把手艺学成,但又遇上大涝年景,汲水工具没有什么用,就回头又制作雨具了。不久,盗贼 兴起,人们都改穿军服,很少有使用雨具的人。他又想学做兵器,可是已经老了。郁离子见 此而叹息说:“这大概就类似汉时的老郎那样了,然而老与少并不是人的意志所能改变的, 是上天的意志啊。各种工艺技巧是由自己学得的,虽然失去时机在天命,但也不能说自己没 有过错。过去,粤地有一个善耕作的农民,开垦田地而种稻,连续三年都遭受涝灾,人们劝 他应当排水而种黍,他不听,而仍然种稻。那年却大旱,连续三年,计算一下他的收获,除 了抵偿以往歉收损失外,还有盈余呢。所以说‘干旱时就准备好船只,酷暑时就准备好皮衣’, 这是天下的名言啊。” 三、写作(55 分) 20.作为中学生,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我们拥有知道,拥有青春,拥有激情, 然而有时我们又会埋怨命运不公,感叹生活太累。其实,丰富多彩的生活值得我们珍惜的有 许多许多…… 请以"珍惜所拥有的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和要求: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题目的横线上可填"青春、健康、亲情、幸福、 荣誉"等词语。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参考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 不少于 600 字。 参考答案: 三、请参考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