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年级第三次四校联考 语文试题 命题:临汾一中忻州一中康杰中学长治二中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建安以后,中国古代艺术开始发生变革,即由原来寓巧于拙、寓美于朴的作风, 渐变为拙朴渐消、巧美渐增的作风。桥梁是水上架空的建筑,除了它所特有的实 用功能和由于实用功能而确定了它的基本型式以外,它不能不受到周围大量建筑 群的感染和影响,而表现为某种程度的共性和协调。在另一方面,桥梁又常是置 身于山川潆洄的林泉胜地,天然风景又要求它以特有的姿态,为幽美环境增添风 采,而桥梁本身就是实用和艺术的融合,如桥梁的平直、悬索的凌空、券拱的涵 影。它们形象的本身,原来就摇曳着艺术的风姿 桥梁型式,无论中外,大致相同,采用什么来体现我国古代桥梁所特有的艺术风 格呢?根据文献记载和实物形象,特点有二:一是附属建筑,二是石作雕刻。附 属建筑有桥屋、亭阁、栏槛以及牌坊等。桥屋是为保护木梁以防腐朽,有其实用 的必要性。但重阁飞檐,有亭翼然,用之于多跨桥梁,则感到飞动有势;用之于 伸臂式桥,则更有“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的壮丽景色。又如盘江、泸定等桥, 髙山急流上的一线悬索。两崖高筑楼台,更增添了雄伟气概,与群山奔湍浑成 体。又如泉州万安、安平等长大石桥,全用厚墩巨梁,偃卧在江海浪潮之上,给 人以敦厚质朴感。采用石凿武士和耸立石塔点缀其间,便觉十分协调。石拱桥的 本身形态,原即富有美感,不论圆拱高耸,或者长桥压波,总是能和周围景物相 映成趣,更平添了诗情画意。古人常用“长虹饮涧”、“新月出云”来描绘优美 拱桥的形象。比如赵州桥,比起欧洲古罗马时代所造的拱桥就显得前者轻巧,后 者笨重。至于风景区和园林建筑群里专为观赏而特建的桥梁,更是独出匠心,纯 粹的美术品的要求,精工细作,把桥梁所能体现出美的意境,以实体直觉加以渲 染,与实用的桥梁,又似异中有同。在以实用性为主的石桥中,也有为观赏而设 制的装饰。如望柱栏板,桥头石兽的雕刻,这种装饰性的雕刻,一是受周围建筑 物的传统影响,更多的原因是石桥的兴起,正当石窟造像风靡一时。据文献记载, 郦道元《水经注》中有“魏太和中皇都迁洛阳,经构宫极,修理街渠,务穷隐, 发石视之,曾无毁坏。又石工细密,非今之拟,亦奇为精至也”。可见汉晋时代 石工严谨不苟,工艺精细。当时对石工的要求是相当严格的,工匠必须通过石作 雕刻,才可以表现出他的技能,于是石桥的栏板望柱,便成了石工表现技巧的对 象;而当时的风气,建桥石工,必须把全桥的一石一拱,进行精细的艺术加工, 这一传统,便成为后世石工的典范。同时,这类雕刻图式的形成,一方面与同时 代的建筑艺术相通,另一方面又与民间神话有密切联系,如治水的龙、分水的犀 降伏水怪的神兽等等,特别是卢沟桥上的石刻狮子,名闻世界,石工建成了桥, 还为桥留下了护桥“卫士”。这些逐渐形成和流传下来的习向,便形成了它的独 特风格。 (摘编自茅以升《中国古桥技术史概论·桥梁艺术与桥梁文学》) 1.下列关于文章第一段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013 届高三年级第三次四校联考 语 文 试 题 命题:临汾一中 忻州一中 康杰中学 长治二中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满分 150 分) 第Ⅰ卷(阅读题 共 70 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建安以后,中国古代艺术开始发生变革,即由原来寓巧于拙、寓美于朴的作风, 渐变为拙朴渐消、巧美渐增的作风。桥梁是水上架空的建筑,除了它所特有的实 用功能和由于实用功能而确定了它的基本型式以外,它不能不受到周围大量建筑 群的感染和影响,而表现为某种程度的共性和协调。在另一方面,桥梁又常是置 身于山川潆洄的林泉胜地,天然风景又要求它以特有的姿态,为幽美环境增添风 采,而桥梁本身就是实用和艺术的融合,如桥梁的平直、悬索的凌空、券拱的涵 影。它们形象的本身,原来就摇曳着艺术的风姿。 桥梁型式,无论中外,大致相同,采用什么来体现我国古代桥梁所特有的艺术风 格呢?根据文献记载和实物形象,特点有二:一是附属建筑,二是石作雕刻。附 属建筑有桥屋、亭阁、栏槛以及牌坊等。桥屋是为保护木梁以防腐朽,有其实用 的必要性。但重阁飞檐,有亭翼然,用之于多跨桥梁,则感到飞动有势;用之于 伸臂式桥,则更有“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的壮丽景色。又如盘江、泸定等桥, 高山急流上的一线悬索。两崖高筑楼台,更增添了雄伟气概,与群山奔湍浑成一 体。又如泉州万安、安平等长大石桥,全用厚墩巨梁,偃卧在江海浪潮之上,给 人以敦厚质朴感。采用石凿武士和耸立石塔点缀其间,便觉十分协调。石拱桥的 本身形态,原即富有美感,不论圆拱高耸,或者长桥压波,总是能和周围景物相 映成趣,更平添了诗情画意。古人常用“长虹饮涧”、“新月出云”来描绘优美 拱桥的形象。比如赵州桥,比起欧洲古罗马时代所造的拱桥就显得前者轻巧,后 者笨重。至于风景区和园林建筑群里专为观赏而特建的桥梁,更是独出匠心,纯 粹的美术品的要求,精工细作,把桥梁所能体现出美的意境,以实体直觉加以渲 染,与实用的桥梁,又似异中有同。在以实用性为主的石桥中,也有为观赏而设 制的装饰。如望柱栏板,桥头石兽的雕刻,这种装饰性的雕刻,一是受周围建筑 物的传统影响,更多的原因是石桥的兴起,正当石窟造像风靡一时。据文献记载, 郦道元《水经注》中有“魏太和中皇都迁洛阳,经构宫极,修理街渠,务穷隐, 发石视之,曾无毁坏。又石工细密,非今之拟,亦奇为精至也”。可见汉晋时代 石工严谨不苟,工艺精细。当时对石工的要求是相当严格的,工匠必须通过石作 雕刻,才可以表现出他的技能,于是石桥的栏板望柱,便成了石工表现技巧的对 象;而当时的风气,建桥石工,必须把全桥的一石一拱,进行精细的艺术加工, 这一传统,便成为后世石工的典范。同时,这类雕刻图式的形成,一方面与同时 代的建筑艺术相通,另一方面又与民间神话有密切联系,如治水的龙、分水的犀、 降伏水怪的神兽等等,特别是卢沟桥上的石刻狮子,名闻世界,石工建成了桥, 还为桥留下了护桥“卫士”。这些逐渐形成和流传下来的习向,便形成了它的独 特风格。 (摘编自茅以升《中国古桥技术史概论·桥梁艺术与桥梁文学》) 1.下列关于文章第一段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桥梁建筑既有实用功能,又有艺术特色,是建安以后艺术开始发生变革,不 能不对 桥梁艺术特色产生影响的结果 B.桥梁是水上架空的建筑,它的基本型式是由其所特有的实用功能确定的,它 的艺术 性是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而形成的。 C.桥梁作为一种建筑,它不能不受到周围大量建筑群的感染和影响,而表现出 与周围 建筑在某种程度上的共性和协调。 D.桥梁的平直、悬索的凌空、券拱的涵影,这些都说明了桥梁是一种摇曳着艺 术的风 姿,体现着实用和艺术的融合的建筑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附属建筑和石作雕刻体现了我国古代桥梁所特有的艺术风格,桥屋、栏槛、 牌坊等是附属建筑,石凿武士和耸立石塔属于石作雕刻。 B.桥屋的作用是为保护木梁以防腐朽,这是其实用性。但桥屋还有装饰作用, 如重阁飞檐,有亭翼然,用之于多跨梁桥,则感到飞动有势 C.盘江、泸定等桥是建在髙山急流上的悬索桥,有与之搭配的附属建筑;而泉 州万安、安平等长大石桥的厚墩巨梁,又给人以敦厚质朴之感 D.石拱桥本身的形态就富有美感,古人常用“长虹饮涧”、“新月出云”来描 绘优美拱桥的形象,它与周围的事物相映成趣,更平添了诗情画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景区和园林建筑群里专为观赏而建的桥梁,以纯粹的美术品的要求,精工 细作,在桥梁的美的意境上渲染得更充分,与实用桥梁相比有所不同 B.望柱栏板、桥头石兽这些石桥中的装饰性的雕刻,既有受周围建筑物的传统 影响的因素,更多的原因是这些雕刻已经成了石工表现技巧的对象。 C.汉晋时代对石工的要求相当严格,建桥石工严谨不苟,工艺精细,石工通过 石作雕 刻,表现出他们的雕刻技能,这在郦道元《水经注》中就有记载 D.石桥上雕刻图式,如治水的龙、分水的犀、降伏水怪的神兽等等,与民间神 话有密切关系;而他们成为艺术品,又与当时精细的艺术加工风气有关。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黄琼字世英,江夏安陆人,魏郡太守香之子也。琼初以父任为太子舍人,辞病不 就。遭父忧,服阕,五府俱辟,连年不应。永建中,公卿多荐琼者,于是与会稽 贺纯、广汉杨厚俱公车征。琼至纶氏,称疾不进。有司劾不敬,诏下县以礼慰遣, 遂不得已。琼至,即拜议郎,稍迁尚书仆射。初,琼随父在台阁,习见故事。及 后居职,达练官曹,争议朝堂,莫能抗夺。三年,大旱。琼复上疏曰:“昔鲁僖 遇旱,以六事自让,躬节俭,闭女谒,放谗佞者十三人,诛税民受货者九人,退 舍南郊,天立大雨。今亦宜顾省政事,有所损阙,务存质俭,以易民听。尚方御 府,息除烦费。明敕近臣,使遵法度,如有不移,示以好恶。数见公卿,引纳儒 士,访以政化,使陈得失。又囚徒尚积,多致死亡,亦足以感伤和气,招降灾旱。 若改敝从善,择用嘉谋,则灾消福至矣。”书奏,引见德阳殿,使中常侍以琼奏
A.桥梁建筑既有实用功能,又有艺术特色,是建安以后艺术开始发生变革,不 能不对 桥梁艺术特色产生影响的结果。 B.桥梁是水上架空的建筑,它的基本型式是由其所特有的实用功能确定的,它 的艺术 性是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而形成的。 C.桥梁作为一种建筑,它不能不受到周围大量建筑群的感染和影响,而表现出 与周围 建筑在某种程度上的共性和协调。 D.桥梁的平直、悬索的凌空、券拱的涵影,这些都说明了桥梁是一种摇曳着艺 术的风 姿,体现着实用和艺术的融合的建筑。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附属建筑和石作雕刻体现了我国古代桥梁所特有的艺术风格,桥屋、栏槛、 牌坊等是附属建筑,石凿武士和耸立石塔属于石作雕刻。 B.桥屋的作用是为保护木梁以防腐朽,这是其实用性。但桥屋还有装饰作用, 如重阁飞檐,有亭翼然,用之于多跨梁桥,则感到飞动有势。 C.盘江、泸定等桥是建在高山急流上的悬索桥,有与之搭配的附属建筑;而泉 州万安、安平等长大石桥的厚墩巨梁,又给人以敦厚质朴之感。 D.石拱桥本身的形态就富有美感,古人常用“长虹饮涧”、“新月出云”来描 绘优美拱桥的形象,它与周围的事物相映成趣,更平添了诗情画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景区和园林建筑群里专为观赏而建的桥梁,以纯粹的美术品的要求,精工 细作,在桥梁的美的意境上渲染得更充分,与实用桥梁相比有所不同。 B.望柱栏板、桥头石兽这些石桥中的装饰性的雕刻,既有受周围建筑物的传统 影响的因素,更多的原因是这些雕刻已经成了石工表现技巧的对象。 C.汉晋时代对石工的要求相当严格,建桥石工严谨不苟,工艺精细,石工通过 石作雕 刻,表现出他们的雕刻技能,这在郦道元《水经注》中就有记载。 D.石桥上雕刻图式,如治水的龙、分水的犀、降伏水怪的神兽等等,与民间神 话有密切关系;而他们成为艺术品,又与当时精细的艺术加工风气有关。 二、古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黄琼字世英,江夏安陆人,魏郡太守香之子也。琼初以父任为太子舍人,辞病不 就。遭父忧,服阕,五府俱辟,连年不应。永建中,公卿多荐琼者,于是与会稽 贺纯、广汉杨厚俱公车征。琼至纶氏,称疾不进。有司劾不敬,诏下县以礼慰遣, 遂不得已。琼至,即拜议郎,稍迁尚书仆射。初,琼随父在台阁,习见故事。及 后居职,达练官曹,争议朝堂,莫能抗夺。三年,大旱。琼复上疏曰:“昔鲁僖 遇旱,以六事自让,躬节俭,闭女谒,放谗佞者十三人,诛税民受货者九人,退 舍南郊,天立大雨。今亦宜顾省政事,有所损阙,务存质俭,以易民听。尚方御 府,息除烦费。明敕近臣,使遵法度,如有不移,示以好恶。数见公卿,引纳儒 士,访以政化,使陈得失。又囚徒尚积,多致死亡,亦足以感伤和气,招降灾旱。 若改敝从善,择用嘉谋,则灾消福至矣。”书奏,引见德阳殿,使中常侍以琼奏
书属主者施行。元嘉元年,迁司空。桓帝欲褒崇大将军梁冀,使中朝二千石以上 会议其礼。特进胡广、太常羊溥、司隶校尉祝恬、太中大夫边韶等,咸称冀之勋 德,其制度赍赏,以宜比周公,锡之山川、土田、附庸。琼独建议曰:“冀前以 亲迎之劳,增邑三千,又其子胤亦加封赏。昔周公辅相成王,制礼作乐,化致太 平,是以大启土宇,开地七百。今诸侯以户邑为制,不以里数为限。萧何识高祖 于泗水,霍光定倾危以兴国,皆益户增封,以显其功。冀可比邓禹,合食四县 赏赐之差,同于霍光,使天下知赏必当功,爵不越德。”朝廷从之。冀意以为恨 会以地动策免。复为太仆。永兴元年,迁司徒,转太尉。梁冀前后所托辟召, 无所用。虽有善人而为冀所饰举者,亦不加命。延熹元年,以日食免。复为大司 农。明年,梁冀被诛,太尉胡广、司徒韩演、司空孙朗皆坐阿附免废,复拜琼为 太尉。以师傅之恩,而不阿梁氏,乃封为邡乡侯,邑千户。琼辞疾让封六七上, 言旨恳恻,乃许之。梁冀既诛,琼首居公位,举奏州郡素行贪污至死徙者十余人, 海内由是翕然望之。寻而五侯擅权,倾动内外,自度力不能匡,乃称疾不起。四 年,以寇贼免。其年复为司空。秋,以地震免。七年,疾笃,其年卒,时年七十 九。赠车骑将军,谥曰忠侯。 《后汉书·黄琼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司劾不敬 劾:检举揭发罪 状 B.争议朝堂,莫能抗夺 夺:改变 C.锡之山川、土田、附庸 锡:同“赐”赏赐 D.赏赐之差 差:不好,不够标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黄琼“正直不阿”的一组是( ①五府俱辟,连年不应 ②使中常侍以琼书属主者施行 ③冀可比邓禹,合食四县,赏赐之差,同于霍光,使天下知赏必当功,爵不越 德 ④梁冀前后所托辟召,一无所用 ⑤太尉胡广、司徒韩演、司空孙朗皆坐阿附免废,复拜琼为太尉 ⑥举奏州郡素行贪污至死徙者十余人 A.①②⑤ ③④⑥ C.①⑤⑥ D.②③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琼多次称疾不仕。因父亲的缘故被任命为太子舍人,称疾没有就任;接受 公车征召,行至纶氏,不愿就任而称病;皇帝授任他太尉之职,他称疾退让,言 语恳切凄恻,皇帝答应了他的请求 B.黄琼知识渊博,能力很强。自幼跟随父亲在尚书台学习,了解朝廷的许多典 章制度和文献资料,出仕为官后,办理公务娴熟练达,在朝中议政没有人能跟他 抗衡 C.黄琼敢于直言。他借遭遇旱灾之机,劝谏当朝皇帝应该顾念和省察政事 存节俭;要明白敕令近臣,让他们遵守国家法度;要广开言路,询问公卿儒士政 治教化的问题,让他们陈述朝政的得失
书属主者施行。元嘉元年,迁司空。桓帝欲褒崇大将军梁冀,使中朝二千石以上 会议其礼。特进胡广、太常羊溥、司隶校尉祝恬、太中大夫边韶等,咸称冀之勋 德,其制度赍赏,以宜比周公,锡之山川、土田、附庸。琼独建议曰:“冀前以 亲迎之劳,增邑三千,又其子胤亦加封赏。昔周公辅相成王,制礼作乐,化致太 平,是以大启土宇,开地七百。今诸侯以户邑为制,不以里数为限。萧何识高祖 于泗水,霍光定倾危以兴国,皆益户增封,以显其功。冀可比邓禹,合食四县, 赏赐之差,同于霍光,使天下知赏必当功,爵不越德。”朝廷从之。冀意以为恨。 会以地动策免。复为太仆。永兴元年,迁司徒,转太尉。梁冀前后所托辟召,一 无所用。虽有善人而为冀所饰举者,亦不加命。延熹元年,以日食免。复为大司 农。明年,梁冀被诛,太尉胡广、司徒韩演、司空孙朗皆坐阿附免废,复拜琼为 太尉。以师傅之恩,而不阿梁氏,乃封为邟乡侯,邑千户。琼辞疾让封六七上, 言旨恳恻,乃许之。梁冀既诛,琼首居公位,举奏州郡素行贪污至死徙者十余人, 海内由是翕然望之。寻而五侯擅权,倾动内外,自度力不能匡,乃称疾不起。四 年,以寇贼免。其年复为司空。秋,以地震免。七年,疾笃,其年卒,时年七十 九。赠车骑将军,谥曰忠侯。 (《后汉书·黄琼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司劾不敬 劾:检举揭发罪 状 B.争议朝堂,莫能抗夺 夺:改变 C.锡之山川、土田、附庸 锡:同“赐”赏赐 D.赏赐之差 差:不好,不够标 准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黄琼“正直不阿”的一组是( ) ①五府俱辟,连年不应 ②使中常侍以琼书属主者施行 ③冀可比邓禹,合食四县,赏赐之差,同于霍光,使天下知赏必当功,爵不越 德 ④梁冀前后所托辟召,一无所用 ⑤太尉胡广、司徒韩演、司空孙朗皆坐阿附免废,复拜琼为太尉 ⑥举奏州郡素行贪污至死徙者十余人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①⑤⑥ D.②③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琼多次称疾不仕。因父亲的缘故被任命为太子舍人,称疾没有就任;接受 公车征召,行至纶氏,不愿就任而称病;皇帝授任他太尉之职,他称疾退让,言 语恳切凄恻,皇帝答应了他的请求。 B.黄琼知识渊博,能力很强。自幼跟随父亲在尚书台学习,了解朝廷的许多典 章制度和文献资料,出仕为官后,办理公务娴熟练达,在朝中议政没有人能跟他 抗衡。 C.黄琼敢于直言。他借遭遇旱灾之机,劝谏当朝皇帝应该顾念和省察政事,心 存节俭;要明白敕令近臣,让他们遵守国家法度;要广开言路,询问公卿儒士政 治教化的问题,让他们陈述朝政的得失
D.黄琼深受当朝皇帝器重。受征召入朝后,屡屡官居要职,从尚书仆射到司空、 司徒、太尉乃至大将军,梁冀被杀后位至三公首位;并且皇帝常常听从他的进谏 按他的建议下旨。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遭父忧,服阕,五府俱辟,连年不应。(5分) (2)寻而五侯擅权,倾动内外,自度力不能匡,乃称疾不起。(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① [宋]欧阳修 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 解带西风飘画角,倚栏斜日照青松。会须乘兴携嘉客,踏雪来看群玉峰。 [注]①怀嵩楼为“昔人”(唐代名相李德裕)因朋党之祸贬为滁州刺史时所建 此诗是诗人被贬于滁州之时所作。 8.请简析首句“绕郭云烟匝几重”在全诗中的作用。(5分) 9.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的诗人形象。(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诗经·氓》) (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 宫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 韩愈《师说》)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的一个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 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D.黄琼深受当朝皇帝器重。受征召入朝后,屡屡官居要职,从尚书仆射到司空、 司徒、太尉乃至大将军,梁冀被杀后位至三公首位;并且皇帝常常听从他的进谏 按他的建议下旨。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⑴遭父忧,服阕,五府俱辟,连年不应。(5 分) ⑵寻而五侯擅权,倾动内外,自度力不能匡,乃称疾不起。(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 题。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① [宋]欧阳修 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 解带西风飘画角,倚栏斜日照青松。会须乘兴携嘉客,踏雪来看群玉峰。 [注]①怀嵩楼为“昔人”(唐代名相李德裕)因朋党之祸贬为滁州刺史时所建。 此诗是诗人被贬于滁州之时所作。 8.请简析首句“绕郭云烟匝几重”在全诗中的作用。(5 分) 9.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的诗人形象。(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 , !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诗经•氓》) (2)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 营。 ,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 也, , 。” (韩愈《师说》)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的一个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 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永远的门 江南古镇。普通的有一口古井的小杂院。院里住了八九户普通人家。一式古老的 平屋,格局多年未变,尽管人们房内的现代化摆设是愈来愈多了。 这八九户人家中,有两户是一人独居一—单身汉郑若奎和老姑娘潘雪娥。 郑若奎就住在潘雪娥隔壁 “你早。”他向她致意。 “出去啊?”她回话,擦身而过,脚步并不为之放慢。 多少次了,只要有人幸运地看到他和她在院子里相遇,听到的总是这么几句。这 种简单的缺乏温情的重复,真使邻居们泄气 潘雪娥大概过了四十吧。苗条得有点单薄,瓜子脸,肤色白皙,五官端庄。衣饰 虽时髦又很素雅。她在西街那家花店工作。邻居们很不理解,这位端丽的女人为 什么要独居,只知道她有权利得到爱情却确确实实没有结过婚。 郑若奎在五年前步潘雪娥之后,迁居于此。他是一家电影院的美工,据说是一个 缺乏天才的工作负责而又拘谨的画师。四十五六的人,倒像个老头儿了。头发黄 焦焦、乱蓬蓬的,背有点驼。瘦削的脸庞,瘦削的肩胛,瘦削的手。只有那双眼 睛大大的,总闪烁着年轻的光,闪烁着他的渴望 回家的时候,他常常带回来一束鲜花,玫瑰、蔷薇、海棠、腊梅,应有尽有,四 季不断。他总是把鲜花插在一只蓝得透明的髙脚花瓶里。 他没有串门的习惯,经常久久地呆在屋内。有时他也到井边,洗衣服,洗碗,洗 那只透明的蓝色高脚花瓶。洗罢花瓶,他总是斟上明净的井水,噘着嘴,极小心 地捧回屋子里。 道厚厚的墙把他和潘雪娥的卧室隔开了, 只陈旧的一人高的花竹书架贴紧墙壁置在床旁。这只书架的右上端,便是那只 花瓶永久性的位置。 除此之外,室内或是悬挂,或是旁靠着一些中国的、外国的,别人的和他自己的 画作。 从家具的布局和蒙受灰尘的程度可以看得出,这屋里缺少女人,缺少只有女人才 能制造得出的那种温馨的气息。可是,那只花瓶总是被主人擦拭得一尘不染,瓶 里的水总是清清冽冽,瓶上的花总是鲜艳的、盛开着的。 同院的邻居们,曾经那么热切地盼望着,他捧回来的鲜花,能够有一天在他的隔 壁一一潘雪娥的房里出现。当然,这个奇迹就从来没有出现过。 于是,人们自然对郑若奎产生深深的遗憾和绵绵的同情 秋季的一个微雨的清晨。 郑若奎撑着伞依旧向她致意:“你早 潘雪娥撑着伞依旧回答他:“出去啊?” 傍晚,雨止了,她下班回来了。却不见他回家来。 即刻有消息传来:郑若奎在单位的工作室作画时,心脏脉搏异常,猝然倒地,刚 送进医院,就永远地睡去了。 这普通的院子里就有了哭泣。 那位潘雪娥没有哭,眼睛委实是红红的。 花圈。一只又一只。那只大大的缀满各式鲜花的没有挽联的花圈,是她献给他的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 分) 永远的门 江南古镇。普通的有一口古井的小杂院。院里住了八九户普通人家。一式古老的 平屋,格局多年未变,尽管人们房内的现代化摆设是愈来愈多了。 这八九户人家中,有两户是一人独居——单身汉郑若奎和老姑娘潘雪娥。 郑若奎就住在潘雪娥隔壁。 “你早。”他向她致意。 “出去啊?”她回话,擦身而过,脚步并不为之放慢。 多少次了,只要有人幸运地看到他和她在院子里相遇,听到的总是这么几句。这 种简单的缺乏温情的重复,真使邻居们泄气。 潘雪娥大概过了四十吧。苗条得有点单薄,瓜子脸,肤色白皙,五官端庄。衣饰 虽时髦又很素雅。她在西街那家花店工作。邻居们很不理解,这位端丽的女人为 什么要独居,只知道她有权利得到爱情却确确实实没有结过婚。 郑若奎在五年前步潘雪娥之后,迁居于此。他是一家电影院的美工,据说是一个 缺乏天才的工作负责而又拘谨的画师。四十五六的人,倒像个老头儿了。头发黄 焦焦、乱蓬蓬的,背有点驼。瘦削的脸庞,瘦削的肩胛,瘦削的手。只有那双眼 睛大大的,总闪烁着年轻的光,闪烁着他的渴望。 回家的时候,他常常带回来一束鲜花,玫瑰、蔷薇、海棠、腊梅,应有尽有,四 季不断。他总是把鲜花插在一只蓝得透明的高脚花瓶里。 他没有串门的习惯,经常久久地呆在屋内。有时他也到井边,洗衣服,洗碗,洗 那只透明的蓝色高脚花瓶。洗罢花瓶,他总是斟上明净的井水,噘着嘴,极小心 地捧回屋子里。 一道厚厚的墙把他和潘雪娥的卧室隔开了。 一只陈旧的一人高的花竹书架贴紧墙壁置在床旁。这只书架的右上端,便是那只 花瓶永久性的位置。 除此之外,室内或是悬挂,或是旁靠着一些中国的、外国的,别人的和他自己的 画作。 从家具的布局和蒙受灰尘的程度可以看得出,这屋里缺少女人,缺少只有女人才 能制造得出的那种温馨的气息。可是,那只花瓶总是被主人擦拭得一尘不染,瓶 里的水总是清清冽冽,瓶上的花总是鲜艳的、盛开着的。 同院的邻居们,曾经那么热切地盼望着,他捧回来的鲜花,能够有一天在他的隔 壁——潘雪娥的房里出现。当然,这个奇迹就从来没有出现过。 于是,人们自然对郑若奎产生深深的遗憾和绵绵的同情。 秋季的一个微雨的清晨。 郑若奎撑着伞依旧向她致意:“你早。” 潘雪娥撑着伞依旧回答他:“出去啊?” 傍晚,雨止了,她下班回来了。却不见他回家来。 即刻有消息传来:郑若奎在单位的工作室作画时,心脏脉搏异常,猝然倒地,刚 送进医院,就永远地睡去了。 这普通的院子里就有了哭泣。 那位潘雪娥没有哭,眼睛委实是红红的。 花圈。一只又一只。那只大大的缀满各式鲜花的没有挽联的花圈,是她献给他的
这个普通的院子里,一下子少了一个普通的生活里没有爱情的单身汉,真是莫大 的缺憾。 没几天,潘雪娥搬走了,走得匆忙又唐突。 人们在整理画师遗物的时候,不得不表示惊讶了。他的屋子里尽管到处灰蒙蒙的, 但那只花瓶却像不久前被人擦拭过似的,明晃晃,蓝晶晶,并且,那瓶里的一束 白菊花,没有枯萎。 当搬开那只老式花竹书架的时候,在场者的眼睛都瞪圆了。 门!墙上分明有一扇紫红色的精巧的门,门拉手是黄铜的。 人们的心悬了起来又沉了下去。原来如此! 邻居们闹闹嚷嚷起来。几天前对这位单身汉的哀情和敬意,顿时化为乌有,变成 了一种不能言状的甚至不能言明的愤懑 不过,有人伸手想去拉开这扇门的时候,“哇”地喊出声来一一黄铜拉手是平面 的,门和门框平滑如壁。 一扇画在墙上的门!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形式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作品的标题“永远的门”:“门”,既指画在墙上的那扇门,也能够理解为 许多人的心灵之门。“永远”,既表现了作品的悲剧性一一两位主人公永远地被 隔断开来,也可理解为作品更深刻的含义一一人与人之间永远存在着一种可以打 开,也可以封闭的隔阂。 B.本文是以小院人对郑、潘二人的感情变化为线索贯串全文的:开始,热烈恳 切盼愿郑、潘二人能发生感情:接着,对二人的缺乏温情暗示缺憾与同情:最后, 许多人看见隔墙上的门,为郑潘二人黑暗“私下勾结”而倍感愤激。 C.小说结尾以“一扇画在墙上的门”戛然而止。从写法上可见其简约含蓄之妙, 从 主题上也可以看出作者对于人与人之间虚伪感情的强烈讽刺。 D.有文艺评论家说:“在一部诗剧中,要是咱们看见一幕墙上挂着一支枪,就 肯定是会在后面的戏剧的情节入耳到这支枪响”。《永远的门》中,画师屋内那 只老式的花竹书架即是如许一支“枪”。 E.小说最后写许多人为画师整理遗物时,发现那插瓶被人擦拭过,瓶中的菊花 傲然怒放。我们根据作品内容可以作出这样的推断:这是潘雪娥迟来的表白。作 品结局安排这样潜在的圆满,寄寓了作者对于有情人的祝愿。 (2)联系全文,简要说明小说开篇的环境描写的作用。(6分) (3)小说中的两个人物形象有什么共同点?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归纳。 (6分) (4)小说以“永远的门”为标题,有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 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南开之父张伯苓 1876年4月5日,张伯苓出生在天津一个贫寒的塾师家中。十五岁时以优异的 成绩考入了位于天津的北洋水师学堂。1895年,张伯苓成为北洋水师学堂航海 科第五届毕业生。就在前一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灾难 和打击。不久,当张伯苓去海军的“通济”舰实习时,“通济”舰早已失去了往
这个普通的院子里,一下子少了一个普通的生活里没有爱情的单身汉,真是莫大 的缺憾。 没几天,潘雪娥搬走了,走得匆忙又唐突。 人们在整理画师遗物的时候,不得不表示惊讶了。他的屋子里尽管到处灰蒙蒙的, 但那只花瓶却像不久前被人擦拭过似的,明晃晃,蓝晶晶,并且,那瓶里的一束 白菊花,没有枯萎。 当搬开那只老式花竹书架的时候,在场者的眼睛都瞪圆了。 门!墙上分明有一扇紫红色的精巧的门,门拉手是黄铜的。 人们的心悬了起来又沉了下去。原来如此! 邻居们闹闹嚷嚷起来。几天前对这位单身汉的哀情和敬意,顿时化为乌有,变成 了一种不能言状的甚至不能言明的愤懑。 不过,有人伸手想去拉开这扇门的时候,“哇”地喊出声来——黄铜拉手是平面 的,门和门框平滑如壁。 一扇画在墙上的门!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形式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 作品的标题“永远的门”:“门”,既指画在墙上的那扇门,也能够理解为 许多人的心灵之门。“永远”,既表现了作品的悲剧性——两位主人公永远地被 隔断开来,也可理解为作品更深刻的含义——人与人之间永远存在着一种可以打 开,也可以封闭的隔阂。 B.本文是以小院人对郑、潘二人的感情变化为线索贯串全文的:开始,热烈恳 切盼愿郑、潘二人能发生感情;接着,对二人的缺乏温情暗示缺憾与同情;最后, 许多人看见隔墙上的门,为郑潘二人黑暗“私下勾结”而倍感愤激。 C.小说结尾以“一扇画在墙上的门”戛然而止。从写法上可见其简约含蓄之妙, 从 主题上也可以看出作者对于人与人之间虚伪感情的强烈讽刺。 D.有文艺评论家说:“在一部诗剧中,要是咱们看见一幕墙上挂着一支枪,就 肯定是会在后面的戏剧的情节入耳到这支枪响”。《永远的门》中,画师屋内那 只老式的花竹书架即是如许一支“枪”。 E.小说最后写许多人为画师整理遗物时,发现那插瓶被人擦拭过,瓶中的菊花 傲然怒放。我们根据作品内容可以作出这样的推断:这是潘雪娥迟来的表白。作 品结局安排这样潜在的圆满,寄寓了作者对于有情人的祝愿。 (2)联系全文,简要说明小说开篇的环境描写的作用。(6 分) (3)小说中的两个人物形象有什么共同点?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归纳。 (6 分) (4)小说以“永远的门”为标题,有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 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南开之父张伯苓 1876 年 4 月 5 日,张伯苓出生在天津一个贫寒的塾师家中。十五岁时以优异的 成绩考入了位于天津的北洋水师学堂。1895 年,张伯苓成为北洋水师学堂航海 科第五届毕业生。就在前一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灾难 和打击。不久,当张伯苓去海军的“通济”舰实习时,“通济”舰早已失去了往
日的辉煌,舰船设备七零八落,无人整修,船上官兵也个个士气低落,官不官, 兵不兵,整日吃吃喝喝,不务正业。张伯苓第一次感到自己军事救国的理想受到 严峻的挑战。张伯苓悲愤填胸,深受刺激。他决心从海军退役,投身于教育事业 天假其时,天津社会名流、曾任清末翰林院编修、贵州学政等职的严修正在为严 氏家馆延请塾师,经人介绍,张伯苓和严修结识,受聘到严氏家馆任教。他此后 在教育实践中得益于严修之处颇多。他经常对学生们说:“真万幸,遇到严先生。 严先生可以说是今之圣人 民国初年,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近代工商业城市,天津显示出勃勃生机。张伯苓敏 锐地察觉到社会的发展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的渴求,遂下定决心尽自己的最大 力量创办一所大学,也为中学学校的优秀毕业生继续深造提供条件。放眼国内 要么是像北京大学这样的国立大学,要么是得到国外教会支持发展起来的教会大 学,并没有较完善的、非常成功的私立大学可资参考借鉴。为此,他远渡重洋, 于1917年8月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研修髙等教育。著名教育家杜威、 克伯屈、桑代克等人指导张伯苓学习了有关教育学、教育哲学、心理学、教育行 政等方面的课程。张伯苓还拜访了一些教育学家,如与凯尔鲍德里教授就中美教 育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切磋。凯尔鲍德里教授认为中国的学校应该向学生 灌输一些共和思想,以树立民主观念和公共群体意识,抵消长期以来封建思想所 产生的影响。这番话让张伯苓沉思良久。 归国后,他就雷厉风行地组织起南开大学筹备委员会,负责规划设计校园、宿舍 教学楼等具体事宜,并且开始在外面四处奔波,为创办大学筹募经费。1919年 秋,张伯苓的努力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一一南开大学正式宣告成立 创校伊始,张伯苓就表现岀极强的开拓进取精神和服务意识。早在美国硏修教育 学的时候,张伯苓就开始留心,在中国留学生中为南开大学物色教师人才。很多 中国留学生在毕业归国之后,也直接来到了南开任教。南开大学刚刚成立不久, 在张伯苓的周围,就陆续聚集起一个兢兢业业为南开大学发展尽心尽力的优秀教 师群体。张伯苓尊重每一位教师,每一位新教师到校,总要举行欢迎茶话会,并 由学校拔给一间宿舍,里面各种家具用品一应俱全,每天还派专人清扫,让人产 生到家的感觉 在培养教学、科研人才方面,张伯苓更是想方设法为有潜力的教师提供深造的机 会。化学系的杨石先教授,到南开大学之后工作成绩非常突出,张伯苓遂用美国 罗氏基金派他去美国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杨石先获博士学位之后,谢绝了德国的 高薪聘请,重新返回南开大学任教,成为南开大学理学院的奠基人之一。或许 吴大猷的一番话最能集中表达教师们共同的心声:“张伯苓校长在声望、规模、 待遇不如其他大学的情形下,籍伯乐识才之能,聘得年轻学者,予以硏教环境, 使其继续成长,卒有大成。这是较一所学校藉已建立之声望、设备及髙薪延聘已 有声望之名家,更为难能可贵得多了。前者是培育人才,后者是延揽现成的人 才。”从这观点看,南开大学实有极高的成就。 张伯苓为南开挣下数百万产业,从没有在自己身上乱花过一分钱。在天津市内开 会时,他经常以步代车。一次散会时,有服务员询问张伯苓的车号是多少,他随 口答道:“11号。”该服务员找来找去也没发现11号车。等他看到张伯苓已经 走远的背影,这才领悟“11号”就是步行的意思。张伯苓给教授们修建了宽敞 的住宅,但是自己却住在南开中学后面一个羊皮市场的简陋平房里。有一次张学 良去拜访他,汽车在附近转了好长时间,最后在那一条晒满了羊皮,散发着恶臭 的小路上,找到张伯苓的居所,张学良不禁对张伯苓的简朴深表敬佩
日的辉煌,舰船设备七零八落,无人整修,船上官兵也个个士气低落,官不官, 兵不兵,整日吃吃喝喝,不务正业。张伯苓第一次感到自己军事救国的理想受到 严峻的挑战。张伯苓悲愤填胸,深受刺激。他决心从海军退役,投身于教育事业。 天假其时,天津社会名流、曾任清末翰林院编修、贵州学政等职的严修正在为严 氏家馆延请塾师,经人介绍,张伯苓和严修结识,受聘到严氏家馆任教。他此后 在教育实践中得益于严修之处颇多。他经常对学生们说:“真万幸,遇到严先生。 严先生可以说是今之圣人。” 民国初年,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近代工商业城市,天津显示出勃勃生机。张伯苓敏 锐地察觉到社会的发展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的渴求,遂下定决心尽自己的最大 力量创办一所大学,也为中学学校的优秀毕业生继续深造提供条件。放眼国内, 要么是像北京大学这样的国立大学,要么是得到国外教会支持发展起来的教会大 学,并没有较完善的、非常成功的私立大学可资参考借鉴。为此,他远渡重洋, 于 1917 年 8 月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研修高等教育。著名教育家杜威、 克伯屈、桑代克等人指导张伯苓学习了有关教育学、教育哲学、心理学、教育行 政等方面的课程。张伯苓还拜访了一些教育学家,如与凯尔鲍德里教授就中美教 育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切磋。凯尔鲍德里教授认为中国的学校应该向学生 灌输一些共和思想,以树立民主观念和公共群体意识,抵消长期以来封建思想所 产生的影响。这番话让张伯苓沉思良久。 归国后,他就雷厉风行地组织起南开大学筹备委员会,负责规划设计校园、宿舍、 教学楼等具体事宜,并且开始在外面四处奔波,为创办大学筹募经费。1919 年 秋,张伯苓的努力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南开大学正式宣告成立。 创校伊始,张伯苓就表现出极强的开拓进取精神和服务意识。早在美国研修教育 学的时候,张伯苓就开始留心,在中国留学生中为南开大学物色教师人才。很多 中国留学生在毕业归国之后,也直接来到了南开任教。南开大学刚刚成立不久, 在张伯苓的周围,就陆续聚集起一个兢兢业业为南开大学发展尽心尽力的优秀教 师群体。张伯苓尊重每一位教师,每一位新教师到校,总要举行欢迎茶话会,并 由学校拔给一间宿舍,里面各种家具用品一应俱全,每天还派专人清扫,让人产 生到家的感觉。 在培养教学、科研人才方面,张伯苓更是想方设法为有潜力的教师提供深造的机 会。化学系的杨石先教授,到南开大学之后工作成绩非常突出,张伯苓遂用美国 罗氏基金派他去美国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杨石先获博士学位之后,谢绝了德国的 高薪聘请,重新返回南开大学任教,成为南开大学理学院的奠基人之一。或许, 吴大猷的一番话最能集中表达教师们共同的心声:“张伯苓校长在声望、规模、 待遇不如其他大学的情形下,籍伯乐识才之能,聘得年轻学者,予以研教环境, 使其继续成长,卒有大成。这是较一所学校藉已建立之声望、设备及高薪延聘已 有声望之名家,更为难能可贵得多了。前者是培育人才,后者是延揽现成的人 才。”从这观点看,南开大学实有极高的成就。 张伯苓为南开挣下数百万产业,从没有在自己身上乱花过一分钱。在天津市内开 会时,他经常以步代车。一次散会时,有服务员询问张伯苓的车号是多少,他随 口答道:“11 号。”该服务员找来找去也没发现 11 号车。等他看到张伯苓已经 走远的背影,这才领悟“11 号”就是步行的意思。张伯苓给教授们修建了宽敞 的住宅,但是自己却住在南开中学后面一个羊皮市场的简陋平房里。有一次张学 良去拜访他,汽车在附近转了好长时间,最后在那一条晒满了羊皮,散发着恶臭 的小路上,找到张伯苓的居所,张学良不禁对张伯苓的简朴深表敬佩
张伯苓是一位与时俱进的爱国教育家:他创业南开,功在国家,为发展我国近代 教育作出了重要贡 (节选自 《张伯苓》)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张伯苓尊重人才,尽可能地为教师创造较好的教学条件,提供深造机会,因此 很多中国留学生谢绝国外的高薪聘请,毕业归国后就直接来到了南开任教。 B.因为有了严修的帮助和支持,张伯苓才能创办南开大学。所以他经常对学生们 说:“真万幸,遇到严先生。严先生可以说是今之圣人 C.一百多年前的中国,甲午海战惨败,国运衰微。张伯苓痛感国家和民族的危亡, 虽然军事救国的理想破灭了,但是他没有消沉,而是萌发了教育救国的思想。 D.成就伟大事业者,必然具有伟大的精神和人格。张伯苓毕生不图私利,开拓进 取 心为南开的发展壮大和国家的富强昌盛而操劳,表现了可贵的责任担当。 E.为了创办大学,张伯苓曾赴美国留学取经。他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 师从杜威、克伯屈、桑代克等教育名家,曾就中美教育等方面的问题与他们 进行了深入地切磋。 (2)张伯苓为创办南开大学做了哪些工作?请简要概括。(6分) (3)第七段中引用吴大猷的一番话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分析。(6分) (4)张伯苓成功的主要原因,有人认为是他有远大的理想抱负,有人认为是他 有杰出的才能,有人认为是他看高尚的品行修养。请你就对“理想”、“才能” “品德”三个方面原因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 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款吸顶灯,水晶的垂饰超显浪漫,而亮灯时的光也是神秘浪漫的紫色,给 人冰清玉洁的美好印象,让家也更显得温馨浪漫了 B.2012年6月8日,波兰和希腊将上演揭幕战,拉开欧洲杯的大幕,为了看球 赛的实况转播,小赵早早就打开电视,目不交睫地盯着荧屏。 C.小村官之所以变成大硕鼠,原因其实并不复杂,一是土皇帝土霸王思维 是家族意识,三是“村里的就是俺家的”,四是监督部门尸位素餐。 D.中国文化的现实状态并不让人满意:余秋雨先生本着弘扬中国文化的使命, 把厚重的知性化成明快浅显的线条,以期广大读者能够接受,结果很多读者却不 知所云。 1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社科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认为,未来中国城镇化不但仍处于 快速推进时期,而且已经由加速阶段转变为减速阶段。 B.事业发展中心是中国宋基会直属的事业单位,主要包括规划、整合、运作中 国宋庆龄基金会资源、托管基金会资产和公益项目的策划、评估等工作 C.在“厉行节约,文明餐桌”的倡议下,今年春节,很多商家推出了“半份菜 这样的节约方式,不少人过年和亲友聚餐也开始崇尚简单和节约。 D.这份工作报告,不仅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县医疗卫生事业不断改革 和发展,而且指明了构建我县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方向
张伯苓是一位与时俱进的爱国教育家:他创业南开,功在国家,为发展我国近代 教育作出了重要贡 献。 (节选自 《张伯苓》)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张伯苓尊重人才,尽可能地为教师创造较好的教学条件,提供深造机会,因此 很多中国留学生谢绝国外的高薪聘请,毕业归国后就直接来到了南开任教。 B.因为有了严修的帮助和支持,张伯苓才能创办南开大学。所以他经常对学生们 说:“真万幸,遇到严先生。严先生可以说是今之圣人。” C.一百多年前的中国,甲午海战惨败,国运衰微。张伯苓痛感国家和民族的危亡, 虽然军事救国的理想破灭了,但是他没有消沉,而是萌发了教育救国的思想。 D.成就伟大事业者,必然具有伟大的精神和人格。张伯苓毕生不图私利,开拓进 取, 一心为南开的发展壮大和国家的富强昌盛而操劳,表现了可贵的责任担当。 E.为了创办大学,张伯苓曾赴美国留学取经。他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 师从杜威、克伯屈、桑代克等教育名家,曾就中美教育等方面的问题与他们 进行了深入地切磋。 (2)张伯苓为创办南开大学做了哪些工作?请简要概括。(6 分) (3)第七段中引用吴大猷的一番话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分析。(6 分) (4)张伯苓成功的主要原因,有人认为是他有远大的理想抱负,有人认为是他 有杰出的才能,有人认为是他看高尚的品行修养。请你就对“理想”、“才能”、 “品德”三个方面原因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 分) 第Ⅱ卷(表达题 共 80 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这款吸顶灯,水晶的垂饰超显浪漫,而亮灯时的光也是神秘浪漫的紫色,给 人冰清玉洁的美好印象,让家也更显得温馨浪漫了。 B.2012 年 6 月 8 日,波兰和希腊将上演揭幕战,拉开欧洲杯的大幕,为了看球 赛的实况转播,小赵早早就打开电视,目不交睫地盯着荧屏。 C.小村官之所以变成大硕鼠,原因其实并不复杂,一是土皇帝土霸王思维,二 是家族意识,三是“村里的就是俺家的”,四是监督部门尸位素餐。 D.中国文化的现实状态并不让人满意:余秋雨先生本着弘扬中国文化的使命, 把厚重的知性化成明快浅显的线条,以期广大读者能够接受,结果很多读者却不 知所云。 1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社科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认为,未来中国城镇化不但仍处于 快速推进时期,而且已经由加速阶段转变为减速阶段。 B.事业发展中心是中国宋基会直属的事业单位,主要包括规划、整合、运作中 国宋庆龄基金会资源、托管基金会资产和公益项目的策划、评估等工作。 C.在“厉行节约,文明餐桌”的倡议下,今年春节,很多商家推出了“半份菜” 这样的节约方式,不少人过年和亲友聚餐也开始崇尚简单和节约。 D.这份工作报告,不仅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 30 年来我县医疗卫生事业不断改革 和发展,而且指明了构建我县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方向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如果进行了正确的引导,合作学习就是一种得到强烈支持的教育方 ①对何时采用合作学习,我们的回答是:经常一一但不总是 ②那些使用这种教育方法的教师要适时做一些调整 ③因为教育方法的多样化是非常重要的 ④它可能会降低竞争性、增强合作性、并能提高学生的成绩 ⑤例如改变小组成员、任务和奖励方法 ⑥虽说学生不会对合作学习感到讨厌,但仍然存在厌倦的可能性 A.①③⑥②⑤④B.④③①⑥②⑤C.④①③⑥②⑤D.①④③②⑤⑥ 16.阅读下面消息,写一则120字左右的新闻评述。(5分) (中广网北京2月23日消息)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几天前,故宫工 作人员颜先生巡视时发现太和门附近的一口大铜缸被人偷偷刻上了一行字。由于 没能“人赃并获”,气愤之余,颜先生把这事发到微博了上,微博说:“今日, 名叫梁齐齐的游客,在故宫大铜缸上刻下了到此一游,逮到你都得剁你的手。 随后立刻引来骂声一片,网友纷纷谴责该游客“太缺德”,甚至扬言要“人 肉”此人。于是,“梁齐齐,故宫喊你回家剁手!”这句话便流行开了。 事后,颜先生也坦言,当初发帖的本意并不是想“人肉”刻字的游客,而是 希望借此提醒更多人注意保护文物。故宫负责人22日回应称,经核实,此缸位 于太和殿广场弘义阁前檐台基下南侧,是清宫遗存的铁缸。现在字迹已被工作人 员清理,未对铁缸本身造成损伤 17.仿照下列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组句子,要求修辞、句式与示例相同。(6 分) 例:光荣与虚荣 光荣是本质上的荣耀,虚荣是表面上的光彩。 光荣像五彩的花环,催人上进。虚荣像自织的绳索,使人止 步 六、作文(60分) 18.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上帝召开一个会议,想了解赐给动物们翅膀后,它们是如何使用的。鹰说:我用翅 膀在天空中飞翔,一切猎物都逃不过我的眼睛,我因此生活无忧。鸵鸟说:我用双 腿在荒漠里奔跑,翅膀从未派过用场,它已成了沉重的负担。企鹅说:我已把翅膀 变作鳍,它使我和鱼一样,能够在海洋遨游。……上帝忽然发现还坐着一个人,便 奇怪地问:你没有翅膀,来这儿干啥?人说:上帝啊,虽然你没有赐予我翅膀,但我 的灵魂可以飞翔,它带我飞翔到任何脚步不能到达的地方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 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如果进行了正确的引导,合作学习就是一种得到强烈支持的教育方 法 。 。 。 。 , 。 ①对何时采用合作学习,我们的回答是:经常——但不总是 ②那些使用这种教育方法的教师要适时做一些调整 ③因为教育方法的多样化是非常重要的 ④它可能会降低竞争性、增强合作性、并能提高学生的成绩 ⑤例如改变小组成员、任务和奖励方法 ⑥虽说学生不会对合作学习感到讨厌,但仍然存在厌倦的可能性 A.①③⑥②⑤④ B.④③①⑥②⑤ C.④①③⑥②⑤ D.①④③②⑤⑥ 16.阅读下面消息,写一则 120 字左右的新闻评述。(5 分) (中广网北京 2 月 23 日消息)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几天前,故宫工 作人员颜先生巡视时发现太和门附近的一口大铜缸被人偷偷刻上了一行字。由于 没能“人赃并获”,气愤之余,颜先生把这事发到微博了上,微博说:“今日, 一名叫梁齐齐的游客,在故宫大铜缸上刻下了到此一游,逮到你都得剁你的手。” 随后立刻引来骂声一片,网友纷纷谴责该游客“太缺德”,甚至扬言要“人 肉”此人。于是,“梁齐齐,故宫喊你回家剁手!”这句话便流行开了。 事后,颜先生也坦言,当初发帖的本意并不是想“人肉”刻字的游客,而是 希望借此提醒更多人注意保护文物。故宫负责人 22 日回应称,经核实,此缸位 于太和殿广场弘义阁前檐台基下南侧,是清宫遗存的铁缸。现在字迹已被工作人 员清理,未对铁缸本身造成损伤。 17.仿照下列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组句子,要求修辞、句式与示例相同。(6 分) 例:光荣与虚荣 光荣是本质上的荣耀,虚荣是表面上的光彩。 光荣像五彩的花环,催人上进。虚荣像自织的绳索,使人止 步。 六、作文(60 分) 18.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上帝召开一个会议,想了解赐给动物们翅膀后,它们是如何使用的。鹰说:我用翅 膀在天空中飞翔,一切猎物都逃不过我的眼睛,我因此生活无忧。鸵鸟说:我用双 腿在荒漠里奔跑,翅膀从未派过用场,它已成了沉重的负担。企鹅说:我已把翅膀 变作鳍,它使我和鱼一样,能够在海洋遨游。……上帝忽然发现还坐着一个人,便 奇怪地问:你没有翅膀,来这儿干啥?人说:上帝啊,虽然你没有赐予我翅膀,但我 的灵魂可以飞翔,它带我飞翔到任何脚步不能到达的地方。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 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A(从原文中看,“建安以后,中国古代艺术开始发生变革”,但并不能就认 定为“桥梁建筑既有实用功能又有艺术特色”是这种变革的结果。) 2.B(“有亭翼然”指的是附属建筑中的“亭阁”,并不是指桥屋。) 3.C(理解错误,《水经注》中的记载,只能说明“石工严谨不苟,工艺精细” 而“建桥石工通过石作雕刻,表现出他们的雕刻技能”却体现不出来。) 4.D“差”的意思应为“等次、等级”。 5.B①是说黄琼不应征召,不慕仕途:②的主语是皇帝,说明黄琼深得器重 ⑤只是写黄琼官拜太尉之职,没有提及黄琼的“正直不阿”。排除①②⑤,故选 B项。 6.A(黄琼称疾推让的不是太尉之职位,而是邡乡侯的封爵,并且继续在任, 没有不仕,这是内容偷换。) 7.(1)父亲去世,他守孝期满,五府都征召他任职,他连续几年都没有答应。(5 分,“父忧”“服阕”“辟”各1分,句意2分) (2)不久五侯独揽大权,倾动朝廷内外,黄琼自己衡量个人力量不能匡扶危 局,于是托说有病,不起来任职。(“擅权”“内外”“匡”各1分,句意 分) 8.本句写在怀嵩楼上所见到的云烟重重叠叠缠绕城郭的景象。(1分)诗人触景 生情,从而引发了追往怀人的感慨(2分),为下面进一步分写登怀嵩楼所见云 雾散后的晩秋景象及由此引出的想像做铺垫。(2分 9.诗人登楼看到云烟重重,心生贬谪之感;萧疏开阔的秋景让诗人举杯畅饮,敞 怀以对,乘兴与友人相约,踏雪来看雪压群峰的美景。(3分) 从诗人的心路历程的变化可以看到,一个身处逆境,却能够自我开解、旷达、乐 观的诗人形象。(3分) 10.(1)吁嗟女兮,无与士耽。(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3)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11.(25分)(1)答A给3分,答D给2分,答E给1分,答BC不给分。(B 线索未说完整),C(“对于人与人之间虚伪感情的强烈讽刺”错解文意),(E 也可有其他推断) (2)①这恰是小说主人公性格形成的客观环境;“古镇”、“水井”、“古老 的平屋”、“格式多年未变”,暗示着这里人的生活状态、思想感情、思维方式 处于一种过时的定势,成为一种难于转变的积淀;“平凡的小杂院”“平凡人 家”暗示人群的普遍性。(4分)②是后文情节发展的必要铺垫,更是小说悲剧 主题的有力烘托。(2分) (3)作品中的两位主人公:①都是平凡的人,社会地位不高;②都是规矩的人, 生活有规律;③都是孤独的人,没有生活伴侣;④都是外表平静,内心充满强烈 的爱情愿望的人。⑤都是受传统束缚,不敢大胆追求的人。(答3点即可给满分) 4)观点与分析 标题与人物塑造的关系,观点: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2分)①抓住门 相隔的特点,表现人物的心理界限,主人公强烈的感情愿望既无法实现,又无法 消除的窘境;②抓住门封闭的特点,表现主人公情感世界所受到的传统守旧观念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A(从原文中看,“建安以后,中国古代艺术开始发生变革”,但并不能就认 定为“桥梁建筑既有实用功能又有艺术特色”是这种变革的结果。) 2.B(“有亭翼然”指的是附属建筑中的“亭阁”,并不是指桥屋。) 3.C(理解错误,《水经注》中的记载,只能说明“石工严谨不苟,工艺精细”, 而“建桥石工通过石作雕刻,表现出他们的雕刻技能”却体现不出来。) 4.D “差”的意思应为“等次、等级”。 5.B ①是说黄琼不应征召,不慕仕途;②的主语是皇帝,说明黄琼深得器重; ⑤只是写黄琼官拜太尉之职,没有提及黄琼的“正直不阿”。排除①②⑤,故选 B 项。 6.A (黄琼称疾推让的不是太尉之职位,而是邟乡侯的封爵,并且继续在任, 没有不仕,这是内容偷换。) 7.⑴父亲去世,他守孝期满,五府都征召他任职,他连续几年都没有答应。(5 分,“父忧”“服阕”“辟”各 1 分,句意 2 分) ⑵不久五侯独揽大权,倾动朝廷内外,黄琼自己衡量个人力量不能匡扶危 局,于是托说有病,不起来任职。( “擅权”“内外”“匡”各 1 分,句意 2 分) 8.本句写在怀嵩楼上所见到的云烟重重叠叠缠绕城郭的景象。(1 分)诗人触景 生情,从而引发了追往怀人的感慨(2 分),为下面进一步分写登怀嵩楼所见云 雾散后的晚秋景象及由此引出的想像做铺垫。(2 分) 9.诗人登楼看到云烟重重,心生贬谪之感;萧疏开阔的秋景让诗人举杯畅饮,敞 怀以对,乘兴与友人相约,踏雪来看雪压群峰的美景。(3 分) 从诗人的心路历程的变化可以看到,一个身处逆境,却能够自我开解、旷达、乐 观的诗人形象。(3 分) 10.(1)吁嗟女兮,无与士耽。 (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3)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11.(25 分)(1)答 A 给 3 分,答 D 给 2 分,答 E 给 1 分,答 BC 不给分。(B 线索未说完整),C(“对于人与人之间虚伪感情的强烈讽刺”错解文意),(E 也可有其他推断) (2)①这恰是小说主人公性格形成的客观环境;“古镇”、“水井”、“古老 的平屋”、“格式多年未变”,暗示着这里人的生活状态、思想感情、思维方式 处于一种过时的定势,成为一种难于转变的积淀;“平凡的小杂院”“平凡人 家”暗示人群的普遍性。(4 分)②是后文情节发展的必要铺垫,更是小说悲剧 主题的有力烘托。(2 分) (3)作品中的两位主人公:①都是平凡的人,社会地位不高;②都是规矩的人, 生活有规律;③都是孤独的人,没有生活伴侣;④都是外表平静,内心充满强烈 的爱情愿望的人。⑤都是受传统束缚,不敢大胆追求的人。(答 3 点即可给满分) (4)观点与分析 标题与人物塑造的关系,观点: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2 分)①抓住门 相隔的特点,表现人物的心理界限,主人公强烈的感情愿望既无法实现,又无法 消除的窘境;②抓住门封闭的特点,表现主人公情感世界所受到的传统守旧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