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15年高考前质量监测试题 语文 第I卷 阅读题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商周时期的异族婚姻 王进锋 商周时期,在今天的中国境内生活着很多不同族群。人们用华夏族与蛮、夷、戎、 狄来区分他们。异族婚姻就是华夏族与蛮、夷、戎、狄之间的通婚。商朝的开国 君主成汤通过与戎狄的有莘氏通婚,取得了“有莘氏媵臣”伊尹的辅佐,从而实 现了灭夏的大业。实际上,早在商族始祖契的时候,就已经与戎狄女子通婚。根 据《史记·殷本纪》,“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 末代商纣王屡次与外族女子婚配。商纣曾以“西伯昌、九侯、鄂侯”担任商朝的 三个重要官职,九侯就是鬼侯,为蛮狄之人。鬼侯为了讨好商纣,将自已的女儿 进献给他,然而这位女士“不喜淫”,纣非常生气,就把她杀害了。汉晋学者皇 甫谧在其著作《帝王世纪》中也记载了此事。 商朝末年,周族的首领姬昌遵祖宗之法,各方贤能之士都前往投靠。看到这点, 商朝另外一位方国首领崇侯虎甚是紧张,担心周族强大后会危及自己的方国利 益,就对商纣说到姬昌将不利于商朝的统治。商纣果然听信谗言,把西伯囚禁了 起来,关押在羑里。周族人十分担忧,千方百计营救,大臣闳天多方搜求美女奇 珍,终于得到“有莘氏美女,骊戎之文马,有熊九驷,他奇怪物”,通过商朝宠 臣费仲进献给商王。商纣看到后非常高兴,就把西伯释放了。可以想见,周族进 献的有莘氏美女,应与商纣结成了婚姻。 商王之子也与异族女子通婚。商王武丁时期有这样一条甲骨卜辞,内容为“己亥 卜,王:子白羌毓,不其白”。这条卜辞是占问商王之子宠幸的白皮肤羌族女子 将要生育,所生之子的皮肤是否为白色 在西周君王和他们的祖先中,有多人与夷狄女子结婚。根据《诗经·鲁颂·悶宫》, 周族始祖后稷是姜螈所生,而“西羌之本,……姜姓之别也”,所以姜塬是羌族 女子。另外,周人祖先古公亶父娶的太姜、太王娶的周姜、周武王娶的邑姜也都 是羌族女子 西周时期的申国,姜姓,在典籍中屡次被称为“申戎”、“姜氏之戎”。西周末 年,周幽王新娶了褒姒,甚是宠爱,并生子伯服:幽王立他为太子,还驱逐王后 申后所生的太子宜臼。宜臼逃亡到母亲的娘家申国,周幽王向申国索要,申国联 合郸国、西戎攻打周国,并杀周幽王于戏地。这里周幽王的王后一一申后就娶自 戎狄的申国。 一些西周诸侯还将女亲属嫁给戎族。公元前777年,秦襄公“以女弟缪赢为丰 王妻”。这里的丰王为戎族的君王。所以,秦襄公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戎族的君 王 商周时期的异族婚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为华夏 族的发展和内涵的丰富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另一方面,异族通婚诞生了很多卓越 的个体,如契、后稷、晋文公、赵盾、赵襄子等,他们的进取精神和开拓能力极 大地推动了历史的前进;同时,为后来历史时期和亲政策的提出和执行提供了切 实的历史借鉴
山西省 2015 年高考前质量监测试题 语文 第 I 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 商周时期的异族婚姻 王进锋 商周时期,在今天的中国境内生活着很多不同族群。人们用华夏族与蛮、夷、戎、 狄来区分他们。异族婚姻就是华夏族与蛮、夷、戎、狄之间的通婚。商朝的开国 君主成汤通过与戎狄的有莘氏通婚,取得了“有莘氏媵臣”伊尹的辅佐,从而实 现了灭夏的大业。实际上,早在商族始祖契的时候,就已经与戎狄女子通婚。根 据《史记·殷本纪》,“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 末代商纣王屡次与外族女子婚配。商纣曾以“西伯昌、九侯、鄂侯”担任商朝的 三个重要官职,九侯就是鬼侯,为蛮狄之人。鬼侯为了讨好商纣,将自已的女儿 进献给他,然而这位女士“不喜淫”,纣非常生气,就把她杀害了。汉晋学者皇 甫谧在其著作《帝王世纪》中也记载了此事。 商朝末年,周族的首领姬昌遵祖宗之法,各方贤能之士都前往投靠。看到这点, 商朝另外一位方国首领崇侯虎甚是紧张,担心周族强大后会危及自己的方国利 益,就对商纣说到姬昌将不利于商朝的统治。商纣果然听信谗言,把西伯囚禁了 起来,关押在羑里。周族人十分担忧,千方百计营救,大臣闳夭多方搜求美女奇 珍,终于得到“有莘氏美女,骊戎之文马,有熊九驷,他奇怪物”,通过商朝宠 臣费仲进献给商王。商纣看到后非常高兴,就把西伯释放了。可以想见,周族进 献的有莘氏美女,应与商纣结成了婚姻。 商王之子也与异族女子通婚。商王武丁时期有这样一条甲骨卜辞,内容为“己亥 卜,王:子白羌毓,不其白”。这条卜辞是占问商王之子宠幸的白皮肤羌族女子 将要生育,所生之子的皮肤是否为白色。 在西周君王和他们的祖先中,有多人与夷狄女子结婚。根据《诗经·鲁颂·閟宫》, 周族始祖后稷是姜螈所生,而“西羌之本,……姜姓之别也”,所以姜塬是羌族 女子。另外,周人祖先古公亶父娶的太姜、太王娶的周姜、周武王娶的邑姜也都 是羌族女子。 西周时期的申国,姜姓,在典籍中屡次被称为“申戎”、“姜氏之戎”。西周末 年,周幽王新娶了褒姒,甚是宠爱,并生子伯服;幽王立他为太子,还驱逐王后 申后所生的太子宜臼。宜臼逃亡到母亲的娘家申国,周幽王向申国索要,申国联 合鄫国、西戎攻打周国,并杀周幽王于戏地。这里周幽王的王后——申后就娶自 戎狄的申国。 一些西周诸侯还将女亲属嫁给戎族。公元前 777 年,秦襄公“以女弟缪嬴为丰 王妻”。这里的丰王为戎族的君王。所以,秦襄公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戎族的君 王。 商周时期的异族婚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为华夏 族的发展和内涵的丰富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另一方面,异族通婚诞生了很多卓越 的个体,如契、后稷、晋文公、赵盾、赵襄子等,他们的进取精神和开拓能力极 大地推动了历史的前进;同时,为后来历史时期和亲政策的提出和执行提供了切 实的历史借鉴
(选自2014年10月21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原文所论的商周时期异族婚姻的一项是(3分) A.商朝的开国君主成汤,采取与戎狄的有莘氏通婚的方式,赢得了“有莘氏媵 臣”伊尹的辅佐,从而推翻了夏朝,建立了商朝 B.商王武丁时期有一条甲骨卜辞,占问商王之子宠幸的羌女生的孩子皮肤是否白 色,说明商王武丁的儿子与羌族女子缔结了异族婚姻。 C.据史书记载,秦襄公曾“以女弟缪嬴为丰王妻”,这里的丰王便是戎族的君王 说明一些西周诸侯还将女亲属嫁给戎族结成异族婚姻 D.西周末年,周幽王与美女褒姒结为异族婚姻,并把他和褒姒所生的儿子伯服立 为太子,还驱逐了王后申后所生的太子宜臼。 答:D(“周幽王与美女褒姒结为异族婚姻”,文中无据)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在今天的中国境内,早在商周时期,华夏族就已经与蛮、夷、戎、狄等很多 不同族群共同生活,并且华夏族与这些异族之间还有婚姻相通 B.周族始祖后稷的母亲是姜嫄,周人祖先古公亶父娶的是太姜,其后的太王娶 的是周姜,姬昌遵祖宗之法娶的也是羌族女子。 C.作为蛮狄之人的鬼侯,曾经担任商纣王时商朝的三个重要官职之一,他曾将 自己的女儿进献给商纣王,想通过缔结婚姻来讨好商纣王。 D.商周时期的异族婚姻,加强了华夏族与蛮、夷、戎、狄这些异族之间的融合, 促进了华夏族的进一步发展,并丰富了华夏族的内涵 答:B(“姬昌遵祖宗之法娶的也是羌族女子”,“祖宗之法”指的不是“羌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根据司马迁《史记》的记载,可见作为有娀氏之女,商族始祖殷契的母亲简 狄和帝喾之间缔结了异族婚姻,简狄还被帝喾封为了次妃。 B.商纣时,方国首领崇侯虎担心以姬昌为首领的周族强大起来,危及自己方国 的利益,就向纣王进谗言,导致姬昌被囚禁在羑里 C.周幽王宠爱褒姒,并立其子伯服为太子,直接导致王后所生的太子宜臼出逃 申国,后联合酆国、西戎,在戏地把周幽王杀死。 D.契、后稷、晋文公、赵盾、赵襄子等,这些都是异族通婚诞生出的卓越的人 物,他们在推动历史前进方面曾起过重要的作用 答:C(“直接导致王后所生的太子宜臼出逃”错,“直接导致”宜臼出逃的原 因周幽王的“驱逐”,而非宜臼主动)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杜景俭,冀州武邑人也。少举明经,累除殿中侍御史。出为益州录事参军。时隆 州司马房嗣业除益州司马,除书未到,即欲视事,又鞭笞僚吏,将以示威,景俭 谓曰: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 即欲视事,不亦急耶?嗣业益怒。景俭又曰:“公今持咫尺之制,真伪未知,即 欲揽一州之权,谁敢相保?扬州之祸,非此类耶。”乃叱左右各令罢散,嗣业惭 赧而止。俄有制除嗣业荆州司马,竟不如志,人吏为之语曰:“录事意,与天通, 益州司马折威风。”景俭由是稍知名。入为司宾主簿,转司刑丞
(选自 2014 年 10 月 21 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原文所论的商周时期异族婚姻的一项是(3 分) A.商朝的开国君主成汤,采取与戎狄的有莘氏通婚的方式,赢得了“有莘氏媵 臣”伊尹的辅佐,从而推翻了夏朝,建立了商朝。 B.商王武丁时期有一条甲骨卜辞,占问商王之子宠幸的羌女生的孩子皮肤是否白 色,说明商王武丁的儿子与羌族女子缔结了异族婚姻。 C.据史书记载,秦襄公曾“以女弟缪嬴为丰王妻”,这里的丰王便是戎族的君王, 说明一些西周诸侯还将女亲属嫁给戎族结成异族婚姻。 D.西周末年,周幽王与美女褒姒结为异族婚姻,并把他和褒姒所生的儿子伯服立 为太子,还驱逐了王后申后所生的太子宜臼。 答:D(“周幽王与美女褒姒结为异族婚姻”,文中无据)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在今天的中国境内,早在商周时期,华夏族就已经与蛮、夷、戎、狄等很多 不同族群共同生活,并且华夏族与这些异族之间还有婚姻相通。 B.周族始祖后稷的母亲是姜嫄,周人祖先古公亶父娶的是太姜,其后的太王娶 的是周姜,姬昌遵祖宗之法娶的也是羌族女子。 C.作为蛮狄之人的鬼侯,曾经担任商纣王时商朝的三个重要官职之一,他曾将 自己的女儿进献给商纣王,想通过缔结婚姻来讨好商纣王。 D.商周时期的异族婚姻,加强了华夏族与蛮、夷、戎、狄这些异族之间的融合, 促进了华夏族的进一步发展,并丰富了华夏族的内涵。 答:B(“姬昌遵祖宗之法娶的也是羌族女子”,“祖宗之法”指的不是“羌族 女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根据司马迁《史记》的记载,可见作为有娀氏之女,商族始祖殷契的母亲简 狄和帝喾之间缔结了异族婚姻,简狄还被帝喾封为了次妃。 B.商纣时,方国首领崇侯虎担心以姬昌为首领的周族强大起来,危及自己方国 的利益,就向纣王进谗言,导致姬昌被囚禁在羑里。 C.周幽王宠爱褒姒,并立其子伯服为太子,直接导致王后所生的太子宜臼出逃 申国,后联合鄫国、西戎,在戏地把周幽王杀死。 D.契、后稷、晋文公、赵盾、赵襄子等,这些都是异族通婚诞生出的卓越的人 物,他们在推动历史前进方面曾起过重要的作用。 答:C(“直接导致王后所生的太子宜臼出逃”错,“直接导致”宜臼出逃的原 因周幽王的“驱逐”,而非宜臼主动)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杜景俭,冀州武邑人也。少举明经,累除殿中侍御史。出为益州录事参军。时隆 州司马房嗣业除益州司马,除书未到,即欲视事,又鞭笞僚吏,将以示威,景俭 谓曰: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 即欲视事,不亦急耶?嗣业益怒。景俭又曰:“公今持咫尺之制,真伪未知,即 欲揽一州之权,谁敢相保?扬州之祸,非此类耶。”乃叱左右各令罢散,嗣业惭 赧而止。俄有制除嗣业荆州司马,竟不如志,人吏为之语曰:“录事意,与天通, 益州司马折威风。”景俭由是稍知名。入为司宾主簿,转司刑丞
天授中,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理制狱,时人称云:“遇徐、杜者必生, 遇来、侯者必死。”累迁洛州司马。寻转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则天尝 以季秋内出梨花一枝示宰臣曰:“是何祥也?”诸宰巨曰:“陛下德及草木,故 能秋木再花,虽周文德及行苇,无以过也。”景俭独曰:“谨按《洪范五行传》: 阴阳不相夺伦,渎之即为灾。’又《春秋》云:‘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 凄风,秋无苦雨。’今已秋矣,草木黄落,而忽生此花,渎阴阳也。臣虑陛下布 教施令,有亏礼典。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于是 再拜谢罪,则天日:“卿真宰相也 延载初,为凤阁侍郎周允元奏景俭党于李昭德,左迁溱州刺史。后累除司刑卿。 圣历二年,复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时契丹入寇,河北诸州多陷贼中 及事定,河内王武懿宗将尽论其罪。景俭以为皆是驱逼,非其本心,请悉原之。 则天竞从景俭议。岁余,转秋官尚书。坐漏泄禁中语,左授司刑少卿,出为并州 长史。道病卒,赠相州刺史 (节选自《旧唐书·杜景俭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累除殿中侍御史累除:多次授予B.除书未到,即欲视事视事:就职理事 C.于是再拜谢罪谢罪:道歉请罪D.非其本心,请悉原之悉原:全部赦免 答:A(经过多次升迁后被授予)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夯) A.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傲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 欲视事/不亦急耶/ B.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 /即欲视事/不亦急耶/ C.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 /即欲视事/不亦急耶/ D.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 即欲视事/不亦急耶/ 答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房嗣业最终被任命为荆州司马,而不是益州司马,证明了杜景俭劝阻房嗣业 行为的正确,益州的同僚官吏为这件事还编了个顺口溜,称赞杜景俭。 B.“遇徐、杜者必生,遇来、侯者必死”,当时人们流传的这句话可以看出, 虽然都是处理案件,但杜景俭、徐有功与来俊臣、侯思止的方式不同。 C.在回答武则天有关秋天梨树开花的寻问时,与各宰臣的吹捧不同,杜景俭大 胆直言,认为这是武则天篡位阴阳混乱上天发出的预警 D.调任秋官尚书期间,因为漏泄了皇帝在皇宫内和身边亲近的人说的不公开的 话,杜景俭被贬司刑少卿,外调担任并州长史,在赴任途中不幸病死。 答:C(“武则天篡位”错,“有亏礼典”)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陛下德及草木,故能秋木再花,虽周文德及行苇,无以过也。 陛下恩德广布,扩大到了草木,所以能使梨树第二次开花,即使周文王仁德遍及 路边的苇草,也无法超过您。 (2)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
天授中,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理制狱,时人称云:“遇徐、杜者必生, 遇来、侯者必死。”累迁洛州司马。寻转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则天尝 以季秋内出梨花一枝示宰臣曰:“是何祥也?”诸宰巨曰:“陛下德及草木,故 能秋木再花,虽周文德及行苇,无以过也。”景俭独曰:“谨按《洪范五行传》: ‘阴阳不相夺伦,渎之即为灾。’又《春秋》云:‘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 凄风,秋无苦雨。’今已秋矣,草木黄落,而忽生此花,渎阴阳也。臣虑陛下布 教施令,有亏礼典。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于是 再拜谢罪,则天日:“卿真宰相也!” 延载初,为凤阁侍郎周允元奏景俭党于李昭德,左迁溱州刺史。后累除司刑卿。 圣历二年,复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时契丹入寇,河北诸州多陷贼中。 及事定,河内王武懿宗将尽论其罪。景俭以为皆是驱逼,非其本心,请悉原之。 则天竞从景俭议。岁余,转秋官尚书。坐漏泄禁中语,左授司刑少卿,出为并州 长史。道病卒,赠相州刺史。 (节选自《旧唐书·杜景俭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累除殿中侍御史 累除:多次授予 B.除书未到,即欲视事 视事:就职理事 C.于是再拜谢罪 谢罪:道歉请罪 D.非其本心,请悉原之 悉原:全部赦免 答:A(经过多次升迁后被授予)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夯) A.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傲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 欲视事/不亦急耶/ B.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 /即欲视事/不亦急耶/ C.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 /即欲视事/不亦急耶/ D.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 即欲视事/不亦急耶/ 答: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房嗣业最终被任命为荆州司马,而不是益州司马,证明了杜景俭劝阻房嗣业 行为的正确,益州的同僚官吏为这件事还编了个顺口溜,称赞杜景俭。 B.“遇徐、杜者必生,遇来、侯者必死”,当时人们流传的这句话可以看出, 虽然都是处理案件,但杜景俭、徐有功与来俊臣、侯思止的方式不同。 C.在回答武则天有关秋天梨树开花的寻问时,与各宰臣的吹捧不同,杜景俭大 胆直言,认为这是武则天篡位阴阳混乱上天发出的预警。 D.调任秋官尚书期间,因为漏泄了皇帝在皇宫内和身边亲近的人说的不公开的 话,杜景俭被贬司刑少卿,外调担任并州长史,在赴任途中不幸病死。 答:C(“武则天篡位”错,“有亏礼典”)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陛下德及草木,故能秋木再花,虽周文德及行苇,无以过也。 陛下恩德广布,扩大到了草木,所以能使梨树第二次开花,即使周文王仁德遍及 路边的苇草,也无法超过您。 (2)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
而且我们这些人愧居重臣之列,本应帮助上天理顺万物,可是我们却不能理顺, 这是我们做臣子的罪过啊。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清平乐张炎 兰曰国香,为哲人出,不以色香自炫,乃得天之清者也。楚子不作,兰今安在? 得见所南翁枝上数笔,斯可矣。赋此以纪情事云。 孤花一叶,比似前时别。烟水茫茫无处说,冷却西湖残月。贞芳只合深山,红尘 了不相关。留得许多清影,幽香不到人间。 【注】①楚子:指屈原。②所南翁:指宋末元初诗人、画家郑思肖,善画无根墨 兰,宋亡后,隐居苏州,不仕。③孤花:有的版本作“三花” 8.词的上阕是如何描写兰花的?请作简要分析。(5分) 答:上阕分别从形和神两方面来描写兰花。(1分)前两句从画中墨兰的形态入 手,写出了兰花和词人以往见到的兰花不同,突出了墨兰超凡脱俗的特点。(2 分)后两句运用了拟人和映衬的手法,借“烟水茫茫”的环境来映衬墨兰“无处 说”的孤独,借“西湖残月”的清冷来衬托墨兰的孤髙寂寞。(2分) 9.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下阕内容简要分析。(6分) 答:下阕写芳香贞节的兰花只该生在深山,绝不与那混浊的尘世同流合污。即便 画上能留得住它的清影,它的幽香也不愿飘到人间。(2分)词人借对兰花的礼 赞,既赞颂了郑思肖隐居不仕的坚贞气节,(2分)又表露了词人不慕流俗的告 洁情怀。(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甫在《望岳》中,以锤炼词语的深厚功力,写出了大自然对泰山情有独 钟的名句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在《锦瑟》一诗中,李商隐借与庄子和望帝有关的典故,表达自己迷惘、 哀怨之情的句子是“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3)辛弃疾在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的景象,表达 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乙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根生 刘林 懂事时根生就听说自己的头上还落过个哥,哥打小就显出鬼头聪明,两岁不到就 能从1到100顺着数倒着数,一村人都说这孩子见着出息了。哥六七个年头时, 在门口的水塘边耍,瞅见水面浮着条斤把重的鱼,鱼半死不活的,哥就乐颠颠地 拿着根竹竿去捞,想给爹弄顿下酒菜,爹嗜好红烧鱼块。鱼没上岸,哥脚底一滑, 扑进水塘里。水塘像口大铁锅,一下子把哥吞没了。 哥走了,爹娘也跟着闯了趟鬼门关。娘再也见不得鱼,一看见鱼胸口就疼,就一 口口呕吐。爹一想哥心就空了寡了,再也沾不得丁点鱼腥。 哥的头上还顶着两个姐,哥走了两年多才有的根生
而且我们这些人愧居重臣之列,本应帮助上天理顺万物,可是我们却不能理顺, 这是我们做臣子的罪过啊。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9 题。 清平乐 张炎 兰曰国香,为哲人出,不以色香自炫,乃得天之清者也。楚子不作,兰今安在? 得见所南翁枝上数笔,斯可矣。赋此以纪情事云。 孤花一叶,比似前时别。烟水茫茫无处说,冷却西湖残月。贞芳只合深山,红尘 了不相关。留得许多清影,幽香不到人间。 【注】①楚子:指屈原。②所南翁:指宋末元初诗人、画家郑思肖,善画无根墨 兰,宋亡后,隐居苏州,不仕。③孤花:有的版本作“三花”。 8.词的上阕是如何描写兰花的?请作简要分析。(5 分) 答:上阕分别从形和神两方面来描写兰花。(1 分)前两句从画中墨兰的形态入 手,写出了兰花和词人以往见到的兰花不同,突出了墨兰超凡脱俗的特点。(2 分)后两句运用了拟人和映衬的手法,借“烟水茫茫”的环境来映衬墨兰“无处 说”的孤独,借“西湖残月”的清冷来衬托墨兰的孤高寂寞。(2 分) 9.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下阕内容简要分析。(6 分) 答:下阕写芳香贞节的兰花只该生在深山,绝不与那混浊的尘世同流合污。即便 画上能留得住它的清影,它的幽香也不愿飘到人间。(2 分)词人借对兰花的礼 赞,既赞颂了郑思肖隐居不仕的坚贞气节,(2 分)又表露了词人不慕流俗的告 洁情怀。(2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杜甫在《望岳》中,以锤炼词语的深厚功力,写出了大自然对泰山情有独 钟的名句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在《锦瑟》一诗中,李商隐借与庄子和望帝有关的典故,表达自己迷惘、 哀怨之情的句子是“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3)辛弃疾在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的景象,表达 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根 生 刘林 懂事时根生就听说自己的头上还落过个哥,哥打小就显出鬼头聪明,两岁不到就 能从 1 到 100 顺着数倒着数,一村人都说这孩子见着出息了。哥六七个年头时, 在门口的水塘边耍,瞅见水面浮着条斤把重的鱼,鱼半死不活的,哥就乐颠颠地 拿着根竹竿去捞,想给爹弄顿下酒菜,爹嗜好红烧鱼块。鱼没上岸,哥脚底一滑, 扑进水塘里。水塘像口大铁锅,一下子把哥吞没了。 哥走了,爹娘也跟着闯了趟鬼门关。娘再也见不得鱼,一看见鱼胸口就疼,就一 口口呕吐。爹一想哥心就空了寡了,再也沾不得丁点鱼腥。 哥的头上还顶着两个姐,哥走了两年多才有的根生
根生生得跟哥一个模子,爹娘把对哥的爱挪到根生身上,根生却没显出哥的聪明 劲。根生打小就觉得活在哥的身影里,在爹娘的眼里,他是哥的一道影子。爹娘 说到哥两眼就活了。 根生的心一揪一揪地疼,他在心里使劲喊:爹娘,根生不是哥,根生是根生,哥 是哥。你哥也叫根生。有次娘说漏了嘴。 根生心上捅了一把刀子,哥叫根生,爹娘给他取了哥的名字,他成了哥的替身 替哥在这世上活着,却活不出哥的成色。根生心淌着血,他认定自己做不了哥, 他替哥在这世上活着,他自己又活在哪呢? 根生。娘扯着嗓子喊。 娘喊破天根生横竖就是不应。娘喊急了,根生丢过一句硬生生的话:你叫哥的魂。 从娘那里,根生还得知三朝时爹给取了个名一一苗生,满月时爹给改的名一一根 生。苗生。根生认定苗生才是自个的名。根生让爹把他的名字改过来,叫苗生 爹不答应。哥死了,你们把我当成哥。根生顶撞起来 爹气疯了,逮着根生狠狠揍了一顿。 根生咬紧牙硬挺着,一声也不叫唤。小子,咋不叫一声。爹打得手软了,颤着声 骂。打死才好,打死了根生,苗生就活了。根生盯着爹,恨恨地说 爹心头一颤,手再也落不下。爹突然呜呜咽咽地哭了,根生根生,爹一边哭一边 含混地说。 根生昂起头走到屋外去了,屋外的阳光很好,满天满地的温馨阳光 我叫苗生。根生在墙壁、围墙到处写下这四个字。 村子人盯着这四个字不由地笑 爹心头发冷,脊梁骨发凉,这犟驴子闹得一村子人都在看王家的笑话。一根藤上 的瓜, 弟咋一点不像哥呢。 根生跟自个的名字拧上了劲,他让人喊他苗生,偏偏没一人叫他苗生,都一口 个根生地喊。 他时常全身青一块紫一块地回家。根生却感不到身体的伤痛,心中生出一种快感, 他为了自己的名字痛痛快快地打了一场又一场架。 根生闹得学校鸡犬不宁,被学校开除了。 回家后根生跟爹娘下地干活,农活一点就通,成了一把好手。根生不愿老呆在地 里干 活,喜欢爬树,爬到高高的树上,瞅着树底下走过的一个个村人。根生的目光跟 毒虫似的,蛰得村人一个个心里发毛 王根生,快下来……村人站在大树下轰他。这王根生,咋像大家都欠了他血债。 根生,快下来,跟娘回家。娘常对大树喊 根生像只壁虎贴在高髙的树上,瞅着娘,目光扎得娘心头又疼又苦。 根生呆在大树上,很少下到地上,一天偷偷地下几回地也只是回家找点吃的填肚 子 年到头,根生活在大树上,在村里的一棵棵大树上来来去去 有天,根生像个野人似的出现在爹娘的眼前,根生突然安分下来,安分守己地活 着,再也不去上树了: 娘心头高兴,但闹不懂根生为啥突然变了个人。娘费尽心机才掏出根生的几句话:
根生生得跟哥一个模子,爹娘把对哥的爱挪到根生身上,根生却没显出哥的聪明 劲。根生打小就觉得活在哥的身影里,在爹娘的眼里,他是哥的一道影子。爹娘 一说到哥两眼就活了。 根生的心一揪一揪地疼,他在心里使劲喊:爹娘,根生不是哥,根生是根生,哥 是哥。你哥也叫根生。有次娘说漏了嘴。 根生心上捅了一把刀子,哥叫根生,爹娘给他取了哥的名字,他成了哥的替身, 替哥在这世上活着,却活不出哥的成色。根生心淌着血,他认定自己做不了哥, 他替哥在这世上活着,他自己又活在哪呢? 根生。娘扯着嗓子喊。 娘喊破天根生横竖就是不应。娘喊急了,根生丢过一句硬生生的话:你叫哥的魂。 从娘那里,根生还得知三朝时爹给取了个名——苗生,满月时爹给改的名——根 生。苗生。根生认定苗生才是自个的名。根生让爹把他的名字改过来,叫苗生。 爹不答应。哥死了,你们把我当成哥。根生顶撞起来。 爹气疯了,逮着根生狠狠揍了一顿。 根生咬紧牙硬挺着,一声也不叫唤。小子,咋不叫一声。爹打得手软了,颤着声 骂。打死才好,打死了根生,苗生就活了。根生盯着爹,恨恨地说。 爹心头一颤,手再也落不下。爹突然呜呜咽咽地哭了,根生根生,爹一边哭一边 含混地说。 根生昂起头走到屋外去了,屋外的阳光很好,满天满地的温馨阳光。 我叫苗生。根生在墙壁、围墙到处写下这四个字。 一村子人盯着这四个字不由地笑。 爹心头发冷,脊梁骨发凉,这犟驴子闹得一村子人都在看王家的笑话。一根藤上 的瓜, 弟咋一点不像哥呢。 根生跟自个的名字拧上了劲,他让人喊他苗生,偏偏没一人叫他苗生,都一口一 个根生地喊。 他时常全身青一块紫一块地回家。根生却感不到身体的伤痛,心中生出一种快感, 他为了自己的名字痛痛快快地打了一场又一场架。 根生闹得学校鸡犬不宁,被学校开除了。 回家后根生跟爹娘下地干活,农活一点就通,成了一把好手。根生不愿老呆在地 里干 活,喜欢爬树,爬到高高的树上,瞅着树底下走过的一个个村人。根生的目光跟 毒虫似的,蛰得村人一个个心里发毛。 王根生,快下来……村人站在大树下轰他。这王根生,咋像大家都欠了他血债。 根生,快下来,跟娘回家。娘常对大树喊。 根生像只壁虎贴在高高的树上,瞅着娘,目光扎得娘心头又疼又苦。 根生呆在大树上,很少下到地上,一天偷偷地下几回地也只是回家找点吃的填肚 子。 一年到 头,根生活在大树上,在村里的一棵棵大树上来来去去。 有天,根生像个野人似的出现在爹娘的眼前,根生突然安分下来,安分守己地活 着,再也不去上树了: 娘心头高兴,但闹不懂根生为啥突然变了个人。娘费尽心机才掏出根生的几句话: 他
亲眼看见村头冯二婶投的水,是淹死哥的那口水塘。心一下子惊醒了,他也像跟 着冯二婶投了回水。从树上飞快溜下地,他奔到水塘边时,水面静了,又开始皱 着细微的波浪。根生站在淹死哥的地方,觉得苗生死了,根生活了。 娘一下子惊了心,哭着喊,苗生,你终于回家了 苗生,不上树啦。村人见了根生笑吟吟地说。 我叫根生。根生大声地说。 村人一个个开心地笑,喊,苗生,苗生… 我叫根生。根生也一起开心地笑起来 不过,村里人走到大树下时,总要习惯地抬头向上望一望,喊声根生… (选自《中国2013年年度微型小说》,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作品中主人公的父母在他一出生就为他取了死去的哥哥的名字,是希望他能 够代替哥哥活着,来满足他们对失去的大儿子的无限思念之情。 B.小说通过叙述王家二儿子王根生的心路历程,表现了人物从任性抗争到妥协 接受的思想性格的转变,揭示了人与人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包容的复杂关系。 C.“屋外的阳光很好,满天满地的温馨阳光”,这一环境描写不仅暗示了父亲 惩戒根生的失败,更烘托了根生与父亲抗争后自我满足的心情。(夸大) D.根生希望所有的人喊他苗生,可是人们却偏偏喊他根生,主要是因为大家觉 得这件事很好笑,另外,还希望通过这件事想看一看根生会有怎样的犟表现。(牵 强) E.这篇小说段落短小,大量采用一句一段的结构形式,语言简洁而朴实,极富 生活化和口语化,这样写更有利于表现人物形象 答:B3分E2分D1分 (2)小说中的主人公王根生有哪些性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 ①自我意识强。②倔强任性。③敢于反抗。④善良厚道。 (3)小说开头叙述了有关哥哥的事情,有什么作用?请联系文本简要分析。(6 分) ①介绍哥哥的聪明懂事,从侧面衬托了弟弟与哥哥不同的独立性格,使弟弟的形 象更加生动鲜明,具体可感。 ②为后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做铺垫。后文根生的所作所为都是因为不想生活在哥哥 的“影子”里。 ③设置悬念,引出如影子一样存在并贯穿始终的“哥哥”,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 趣 (4)作品为什么以弟弟根生接受“根生”这个名字为结尾?请结合全文谈谈你 的看法。(8分) ①在人物塑造上…②在情节结构上…③在主题思想上…④在作者情感表达上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5分) 卢鹤绂:挑战爱因斯坦的人 王煜 1941年,香港机场飞往大陆航班的安检处,一名年轻人被拦了下来,他穿了 件非常臃肿学大衣,在那个季节显得很不正常。安检人员起了疑心,一摸,大衣 各处硬邦邦的,打开一看,大衣里密密麻麻全是插袋,里面是英文的物理研究书
亲眼看见村头冯二婶投的水,是淹死哥的那口水塘。心一下子惊醒了,他也像跟 着冯二婶投了回水。从树上飞快溜下地,他奔到水塘边时,水面静了,又开始皱 着细微的波浪。根生站在淹死哥的地方,觉得苗生死了,根生活了。 娘一下子惊了心,哭着喊,苗生,你终于回家了。 苗生,不上树啦。村人见了根生笑吟吟地说。 我叫根生。根生大声地说。 村人一个个开心地笑,喊,苗生,苗生…… 我叫根生。根生也一起开心地笑起来。 不过,村里人走到大树下时,总要习惯地抬头向上望一望,喊声根生…… (选自《中国 2013 年年度微型小说》,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作品中主人公的父母在他一出生就为他取了死去的哥哥的名字,是希望他能 够代替哥哥活着,来满足他们对失去的大儿子的无限思念之情。 B.小说通过叙述王家二儿子王根生的心路历程,表现了人物从任性抗争到妥协 接受的思想性格的转变,揭示了人与人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包容的复杂关系。 C.“屋外的阳光很好,满天满地的温馨阳光”,这一环境描写不仅暗示了父亲 惩戒根生的失败,更烘托了根生与父亲抗争后自我满足的心情。(夸大) D.根生希望所有的人喊他苗生,可是人们却偏偏喊他根生,主要是因为大家觉 得这件事很好笑,另外,还希望通过这件事想看一看根生会有怎样的犟表现。(牵 强) E.这篇小说段落短小,大量采用一句一段的结构形式,语言简洁而朴实,极富 生活化和口语化,这样写更有利于表现人物形象。 答:B3 分 E2 分 D1 分 (2)小说中的主人公王根生有哪些性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 分) ①自我意识强。②倔强任性。③敢于反抗。④善良厚道。 (3)小说开头叙述了有关哥哥的事情,有什么作用?请联系文本简要分析。(6 分) ①介绍哥哥的聪明懂事,从侧面衬托了弟弟与哥哥不同的独立性格,使弟弟的形 象更加生动鲜明,具体可感。 ②为后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做铺垫。后文根生的所作所为都是因为不想生活在哥哥 的“影子”里。 ③设置悬念,引出如影子一样存在并贯穿始终的“哥哥”,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 趣。 (4)作品为什么以弟弟根生接受“根生”这个名字为结尾?请结合全文谈谈你 的看法。(8 分) ①在人物塑造上…②在情节结构上…③在主题思想上…④在作者情感表达上…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卢鹤绂:挑战爱因斯坦的人 王煜 1941 年,香港机场飞往大陆航班的安检处,一名年轻人被拦了下来,他穿了一 件非常臃肿学大衣,在那个季节显得很不正常。安检人员起了疑心,一摸,大衣 各处硬邦邦的,打开一看,大衣里密密麻麻全是插袋,里面是英文的物理研究书
籍和资料。一问,年轻人刚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不久,书是从国外带回来的,因 为太多,超过了行李托运的最大限量,只好想出这个办法。年轻人拿出了中山大 学的教授聘书,安检员一看,只有27岁的人居然已经是教授,非常敬重,就此 这个拼死要回国,用教学和科研来抗战的人,就是后来被国际学界公认为“中国 核能之父”“第一个揭露原子弹秘密”的卢鹤绂 1936年9月,卢鹤绂前往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主修物理,辅修数学。第二年, 鹤绂在科学实验中发现了热离子发射的同位素效应。为此,他发明了时间积分法, 并在世界上第一次精确地测定了锂7、锂6的丰度比。他的发现被当地报纸报道, 惊呼“中国人在称原子的重量”。他当年所测定的数值,被国际学界沿用了50 多年 1941年,卢鹤绂的博土论文《新型高强度质谱仪及在分离硼同位素上的应用》 通过,这篇论文被美国政府列为涉及“制造第一批原子弹与原子反应堆”的绝密 资料,直到战后的1950年才以摘要的形式发表在美国《核科学文摘》上。 获得博士学位后,还在蜜月中的卢鹤绂,毅然决定抛弃在美国的一切优越条件, 和新婚妻子一起回国参与抗战。1941年11月,卢鹤绂抵达国立中山大学校本 部,任理学院教授。 1942年暑期,卢鹤绂夫人生下了长子,出院后,卢鹤绂开始操劳家务。每天, 他背着孩子劈柴,做菜;地上鸡屎、牛粪满地。一日三餐忙完后,卢鹤绂在油灯 下备课。在一座古庙里,他给大学四年级学生讲授理论物理、核物理、量子力学、 近代物理等课程 1944年,卢鹤绂相继被流亡中的广西大学、浙江大学聘为教授。在向西途中 路经一个叫元宝山的地方。当地土匪出没,烧杀抢掠,大家都不敢前行。卢鹤 绂当即带上一个体育教授就上了山,成功说服土匪头子。第二天,土匪头子派 人把卢鹤绂一行送下山,还送给他们代表土匪间“特别通行证”的杏黄色小三角 旗,以保卢鹤绂一路畅行无阻。 即使在战乱的环境中,卢鹤绂一边讲课,一边还密切关注国际学界的动向,能 获得的学术杂志,他全部手写抄录下来。学术札记在炮火中也从未间断。他于 1942年写成、1944年在国内《科学》上发表的《重原子核内之潜能及其利用》 文,被学界认为是“第一个给中国读者全面介绍原子能物理知识及其应用”的 科学著述。 1947年,卢鹤绂在国內期刊上发表《原子能与原子弹》和《从铀之分裂谈到原 子弹》,对原子弹的发明做了介绍。在这两篇文章的基础上,他在《美国物理月 刊》上发表《关于原子弹的物理学》一文,在世界上首次阐明了估算铀235原子 弹及费米型链式裂变反应堆的临界体积的简易方法及其全部原理。此文一出,被 美国文献和专著广泛采用,国际学界轰动,卢鹤绂因此被称为“第一个揭露原子 弹秘密的人”“中国核能之父”。 1955年,卢鹤绂进入了绝密的“546培训班”任教,在后来的11位“两弹元 勋”中,就有7位是卢鹤绂在“546培训班”教过的学生。 在“文革”那段特殊时期,卢鹤绂仍坚持科研。他留下大量的中、英文科硏笔 记。他的日记和一般人不一样,在封面上标着“红”和“专”两类,“红”是记 录日常生活,“专”则记录专业内容。他怕科研日记被人看到抓小辫子,就说“我 是按照又红又专的要求写日记
籍和资料。一问,年轻人刚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不久,书是从国外带回来的,因 为太多,超过了行李托运的最大限量,只好想出这个办法。年轻人拿出了中山大 学的教授聘书,安检员一看,只有 27 岁的人居然已经是教授,非常敬重,就此 放行。 这个拼死要回国,用教学和科研来抗战的人,就是后来被国际学界公认为“中国 核能之父”“第一个揭露原子弹秘密”的卢鹤绂。 1936 年 9 月,卢鹤绂前往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主修物理,辅修数学。第二年,卢 鹤绂在科学实验中发现了热离子发射的同位素效应。为此,他发明了时间积分法, 并在世界上第一次精确地测定了锂 7、锂 6 的丰度比。他的发现被当地报纸报道, 惊呼“中国人在称原子的重量”。他当年所测定的数值,被国际学界沿用了 50 多年。 1941 年,卢鹤绂的博士论文《新型高强度质谱仪及在分离硼同位素上的应用》 通过,这篇论文被美国政府列为涉及“制造第一批原子弹与原子反应堆”的绝密 资料,直到战后的 1950 年才以摘要的形式发表在美国《核科学文摘》上。 获得博士学位后,还在蜜月中的卢鹤绂,毅然决定抛弃在美国的一切优越条件, 和新婚妻子一起回国参与抗战。1941 年 11 月,卢鹤绂抵达国立中山大学校本 部,任理学院教授。 1942 年暑期,卢 鹤绂夫人生下了长子,出院后,卢 鹤绂开始操劳家务。每天, 他背着孩子劈柴,做菜;地上鸡屎、牛粪满地。一日三餐忙完后,卢鹤绂在油灯 下备课。在一座古庙里,他给大学四年级学生讲授理论物理、核物理、量子力学、 近代物理等课程。 1944 年,卢鹤绂相继被流亡中的广西大学、浙江大学聘为教授。在向西途中, 路经一个叫元宝山的地方。当 地土匪出没,烧杀抢掠,大家都不敢前行。卢 鹤 绂当 即带上一个体育教授就上了山,成功说服土匪头子。第二天,土匪头子派 人把卢鹤绂一行送下山,还送给他们代表土匪间“特别通行证”的杏黄色小三角 旗,以保卢鹤绂一路畅行无阻。 即使在战乱的环境中,卢 鹤绂一边讲课,一边还密切关注国际学界的动向,能 获得的学术杂志,他全部手写抄录下来。学术札记在炮火中也从未间断。他于 1942 年写成、1944 年在国内《科学》上发表的《重原子核内之潜能及其利用》 一文,被学界认为是“第一个给中国读者全面介绍原子能物理知识及其应用”的 科学著述。 1947 年,卢鹤绂在国內期刊上发表《原子能与原子弹》和《从铀之分裂谈到原 子弹》,对原子弹的发明做了介绍。在这两篇文章的基础上,他在《美国物理月 刊》上发表《关于原子弹的物理学》一文,在世界上首次阐明了估算铀 235 原子 弹及费米型链式裂变反应堆的临界体积的简易方法及其全部原理。此文一出,被 美国文献和专著广泛采用,国际学界轰动,卢鹤绂因此被称为“第一个揭露原子 弹秘密的人”“中国核能之父”。 1955 年,卢 鹤绂进入了绝密的“546 培训班”任教,在后来的 11 位“两弹元 勋”中,就有 7 位是卢鹤绂在“546 培训班”教过的学生。 在“文革”那段特殊时期,卢 鹤绂仍坚持科研。他留下大量的中、英文科研笔 记。他的日记和一般人不一样,在封面上标着“红”和“专”两类,“红”是记 录日常生活,“专”则记录专业内容。他怕科研日记被人看到抓小辫子,就说“我 是按照又红又专的要求写日记
1995年,81岁的卢鹤绂与他的弟子王世明撰写的《对马赫原理的一个直接验证》 在美国《伽利略电动力学》发表,该杂志的主编评价这篇论文“开辟了挑战爱因 斯坦的新方向”。这篇文章之前曾被美国《物理学刊》拒绝刊登,对此,卢鹤 绂坦然地说:“一般编辑部都不敢登这种文章,他们迷信爱因斯坦,怕人家说他 们不懂物理学。”他不怕自己被人认为是疯子,关于这篇论文,他说:“我不过 是把天空戳了一个洞罢了!”正当研究要继续时,卢鹤绂于1997年病故,为世 人留下8大提纲44项研究进展资料,已发表的论文仅仅是他研究内容的十分之 关于这项对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质疑,美国科学院在2002年投入巨资,用发 射卫星的手段,深入这方面的实验。 卢鹤绂除了是一名全球闻名的物理大师,还是著名的京剧票友。他对京剧完全是 无师自通,唱功、演技都是听来的、看会的。卢鹤绂特别喜欢谭派老生戏,他曾 自豪地说,他不用任何准备即可登台上演40出谭派戏。 他还把京剧带到了物理课堂上。不时唱几句京剧,活跃课堂气氛。学生们都说, 卢老师会演戏,有表演才华,有时还说一两句俏皮话,一边说着,他自己也笑了 起来,露出金牙,金光闪闪,幽默的内容和丰富的表情,引得哄堂大笑 正因为在科学和人文上的深厚积淀,卢鹤绂去世以后,美国休斯敦大学和明尼苏 达大学均为他树立铜像。卢鹤绂百年诞辰之际,复旦大学也为其在校园里树立了 铜像。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说:“卢鹤绂先生不仅是学术的大师,同时是一个 有故事的人、有情怀的人,这是最为珍贵的,是我们最为敬仰的。” (选自2014年7月23日《新民周刊》,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卢鹤绂在香港机场被拦了下来,是因为安检人员怀疑他在臃肿的大衣里藏着 超过行李托运最大限量的英文的物理研究书籍和资料。(穿着与季节不符) B.卢鹤绂在明尼苏达大学测定的锂7、锂6丰度比数值,之所以被国际学界沿 用了50多年,是因为50多年来一直没有其他测定锂7、锂6的丰度比数值。(文 中无据) C.被美国列为绝密资料的卢鹤绂博士论文《新型高强度质谱仪及在分离硼同位 素上的应用》,直到战后才以摘要形式在《核科学文摘》刊登,足见其价值巨大。 D.卢鹤绂不仅在科学上勇攀高峰,敢于挑战权威,成就惊人,而且通过教学平 台,为国家培养了很多核物理人才,后来的“两弹元勋”一多半出自他的门下 E.美国的休斯敦大学、明尼苏达大学以及我国的复旦大学,在卢鹤绂去世后, 先后为他树立了铜像,以此来表彰他在科学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美 积淀;复旦—大师,故事,情怀) 答:D3分C2分E1分 (2)卢鹤绂是公认的而且也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核能之父”,这是为什么?请 联系文本简要分析。(6分) ①在核能硏究方面有开创之功。作为中国人,他在世界上首次精确“称原子的重 量”,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揭露原子弹秘密的人”。 ②在核能知识的普及方面有推广之功。他的学术著作被认为是“第一个给中国读 者全面介绍原子能物理知识及其应用”的科学著述。 ③在核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有培养之功。中国后来11位“两弹元勋”中,7位 是卢鹤绂的学生。 (3)卢鹤绂说:“我不过是把天空戳了一个洞罢了!”请你联系文本,评价卢 鹤绂的“戳天”行为。(6分)
1995 年,81 岁的卢鹤绂与他的弟子王世明撰写的《对马赫原理的一个直接验证》 在美国《伽利略电动力学》发表,该杂志的主编评价这篇论文“开辟了挑战爱因 斯坦的新方向”。这篇文章之前曾被美国《物理学刊》拒绝刊登,对此,卢 鹤 绂坦然地说:“一般编辑部都不敢登这种文章,他们迷信爱因斯坦,怕人家说他 们不懂物理学。”他不怕自己被人认为是疯子,关于这篇论文,他说:“我不过 是把天空戳了一个洞罢了!”正当研究要继续时,卢鹤绂于 1997 年病故,为世 人留下 8 大提纲 44 项研究进展资料,已发表的论文仅仅是他研究内容的十分之 一。关于这项对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质疑,美国科学院在 2002 年投入巨资,用发 射卫星的手段,深入这方面的实验。 卢鹤绂除了是一名全球闻名的物理大师,还是著名的京剧票友。他对京剧完全是 无师自通,唱功、演技都是听来的、看会的。卢鹤绂特别喜欢谭派老生戏,他曾 自豪地说,他不用任何准备即可登台上演 40 出谭派戏。 他还把京剧带到了物理课堂上。不时唱几句京剧,活跃课堂气氛。学生们都说, 卢老师会演戏,有表演才华,有时还说一两句俏皮话,一边说着,他自己也笑了 起来,露出金牙,金光闪闪,幽默的内容和丰富的表情,引得哄堂大笑。 正因为在科学和人文上的深厚积淀,卢鹤绂去世以后,美国休斯敦大学和明尼苏 达大学均为他树立铜像。卢鹤绂百年诞辰之际,复旦大学也为其在校园里树立了 铜像。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说:“卢 鹤绂先生不仅是学术的大师,同时是一个 有故事的人、有情怀的人,这是最为珍贵的,是我们最为敬仰的。” (选自 2014 年 7 月 23 日《新民周刊》,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卢鹤绂在香港机场被拦了下来,是因为安检人员怀疑他在臃肿的大衣里藏着 超过行李托运最大限量的英文的物理研究书籍和资料。(穿着与季节不符) B.卢鹤绂在明尼苏达大学测定的锂 7、锂 6 丰度比数值,之所以被国际学界沿 用了 50 多年,是因为 50 多年来一直没有其他测定锂 7、锂 6 的丰度比数值。(文 中无据) C.被美国列为绝密资料的卢鹤绂博士论文《新型高强度质谱仪及在分离硼同位 素上的应用》,直到战后才以摘要形式在《核科学文摘》刊登,足见其价值巨大。 D.卢鹤绂不仅在科学上勇攀高峰,敢于挑战权威,成就惊人,而且通过教学平 台,为国家培养了很多核物理人才,后来的“两弹元勋”一多半出自他的门下。 E.美国的休斯敦大学、明尼苏达大学以及我国的复旦大学,在卢鹤绂去世后, 先后为他树立了铜像,以此来表彰他在科学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美--- 积淀;复旦---大师,故事,情怀) 答:D3 分 C2 分 E1 分 (2)卢鹤绂是公认的而且也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核能之父”,这是为什么?请 联系文本简要分析。(6 分) ①在核能研究方面有开创之功。作为中国人,他在世界上首次精确“称原子的重 量”,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揭露原子弹秘密的人”。 ②在核能知识的普及方面有推广之功。他的学术著作被认为是“第一个给中国读 者全面介绍原子能物理知识及其应用”的科学著述。 ③在核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有培养之功。中国后来 11 位“两弹元勋”中,7 位 是卢鹤绂的学生。 (3)卢鹤绂说:“我不过是把天空戳了一个洞罢了!”请你联系文本,评价卢 鹤绂的“戳天”行为。(6 分)
①卢鹤绂有勇气向权威挑战。在当时人们把爱因斯坦的学说奉为高不可攀的“天 空”的情况下,他不怕被嘲笑为疯子,写下了挑战论文。 ②卢鹤绂有能力向权威挑战。他的挑战理性而有序列,为世界留下8大提纲44 项研究进展资料,发表的论文仅是他研究内容的十分之 ③卢鹤绂向权威挑战是有意义、有价值、有影响的。他的论文“开辟了挑战爱因 斯坦的新方向”,他的质疑被列入美国科学院的实验项目。 (4)文章结尾说:“卢鹤线先生不仅是学术的大师,同时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有情怀的人。”他的“有故事”“有情怀”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谈谈你 的看法。(8分) ①“有故事”是指卢鹤绂的人生经历曲折,个性特点鲜明,富有传奇色彩。如, 美国求学,称原子重量,震惊学界:拼死回国,香港机场遭疑,感动安检终放行 西迁途中,折服土匪保平安;文革期间,又红又专巧应对;挑战权威,敢把“天 空”戳个“洞” ②“有情怀”体现在他热爱祖国,关爱亲人,献身事业,充满家国情怀。如,用 教学和科研抗战,显示一腔爱国热情;培养“两弹元勋”,增强国防硬实力;关 爱妻儿显柔情,教学家务两不误;能唱能讲演京剧,诙谐幽默有睿智。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当年我逃难至此,要不是你,我差点儿就没命了,以后但有用得着我的地方, 就是_,也在所不辞 ②他们两个人在战场上可是一起的好兄弟,哪里会为了这么点儿小事就闹意气 呢?你尽管放心吧。 ③在驱逐外侮、走向共和的过程中,既有的英雄豪杰,也有贪生怕死的懦夫小 人,我们鄙视后者,而敬仰前者 A.出生入死舍生忘死赴汤蹈火B.赴汤蹈火出生入死舍生忘死 C.舍生忘死赴汤蹈火出生入死D.赴汤蹈火舍生忘死出生人死 答:B(赴汤蹈一决心;火出生入死一过程;舍生忘死一不怕危险)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在财务报表中,獐子岛公司在每一次“消耗性生物资产”暴增的数据后边做 出解释:主要原因是虾夷扇贝底播面积及苗种投入增加所致。(杂) B.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享受着各式各样的服务形式,但是,稍不小心,你就可 能遇到你不愿意掏钱却又不得不消费,或者说是“过度”消费的情况。(搭不) C.2014年12月13日是我国第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南京大屠 杀为题材的当代话剧《中山码头》正是为这一天特别策划创作的。 D.文明寻根是一条永恒的道路,连接着过去与未来,但在创新还未能及时跟上 的时候,(能不能)守住传统文明则成为能否激发创造潜能的关键 答:C 15.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喜剧有时也被称为滑稽剧,一一, 或者说, 是一种严肃的喜 ①滑稽剧源自人们生活中的小错误、不成功的事情,而喜剧却源于两种社会力量 的冲突,表现旧的、假的、丑的、恶的一方的失败的本质
①卢鹤绂有勇气向权威挑战。在当时人们把爱因斯坦的学说奉为高不可攀的“天 空”的情况下,他不怕被嘲笑为疯子,写下了挑战论文。 ②卢鹤绂有能力向权威挑战。他的挑战理性而有序列,为世界留下 8 大提纲 44 项研究进展资料,发表的论文仅是他研究内容的十分之一。 ③卢鹤绂向权威挑战是有意义、有价值、有影响的。他的论文“开辟了挑战爱因 斯坦的新方向”,他的质疑被列入美国科学院的实验项目。 (4)文章结尾说:“卢鹤绂先生不仅是学术的大师,同时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有情怀的人。”他的“有故事”“有情怀”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谈谈你 的看法。(8 分) ①“有故事”是指卢鹤绂的人生经历曲折,个性特点鲜明,富有传奇色彩。如, 美国求学,称原子重量,震惊学界;拼死回国,香港机场遭疑,感动安检终放行; 西迁途中,折服土匪保平安;文革期间,又红又专巧应对;挑战权威,敢把“天 空”戳个“洞”。 ②“有情怀”体现在他热爱祖国,关爱亲人,献身事业,充满家国情怀。如,用 教学和科研抗战,显示一腔爱国热情;培养“两弹元勋”,增强国防硬实力;关 爱妻儿显柔情,教学家务两不误;能唱能讲演京剧,诙谐幽默有睿智。 第Ⅱ 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①当年我逃难至此,要不是你,我差点儿就没命了,以后但有用得着我的地方, 就是 ,也在所不辞。 ②他们两个人在战场上可是一起 的好兄弟,哪里会为了这么点儿小事就闹意气 呢?你尽管放心吧。 ③在驱逐外侮、走向共和的过程中,既有 的英雄豪杰,也有贪生怕死的懦夫小 人,我们鄙视后者,而敬仰前者。 A.出生入死 舍生忘死 赴汤蹈火 B.赴汤蹈火 出生入死 舍生忘死 C.舍生忘死 赴汤蹈火 出生入死 D.赴汤蹈火 舍生忘死 出生人死 答:B(赴汤蹈—决心;火出生入死—过程;舍生忘死—不怕危险)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在财务报表中,獐子岛公司在每一次“消耗性生物资产”暴增的数据后边做 出解释:主要原因是虾夷扇贝底播面积及苗种投入增加所致。(杂) B.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享受着各式各样的服务形式,但是,稍不小心,你就可 能遇到你不愿意掏钱却又不得不消费,或者说是“过度”消费的情况。(搭不) C.2014 年 12 月 13 日是我国第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南京大屠 杀为题材的当代话剧《中山码头》正是为这一天特别策划创作的。 D.文明寻根是一条永恒的道路,连接着过去与未来,但在创新还未能及时跟上 的时候,(能不能)守住传统文明则成为能否激发创造潜能的关键。 答:C 15.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橫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喜剧有时也被称为滑稽剧,——,——。—— :——;——。——,或者说, 是一种严肃的喜。 ①滑稽剧源自人们生活中的小错误、不成功的事情,而喜剧却源于两种社会力量 的冲突,表现旧的、假的、丑的、恶的一方的失败的本质
②滑稽剧主要是善意的戏谑、讥讽和批评,喜剧却是毫不留情的揭露、批判和犀 利、辛辣、痛快的嘲讽 ③因而会引人发笑 ④但喜剧与滑稽剧还是有着明显的区别 ⑤因此,喜剧比滑稽剧更具严肃性 ⑥这是因为喜剧中存在着滑稽因素,如行为或语言的乖僻、夸张、倒错、变形及 明显的虚假和假作正经、自相矛盾等等 A.③④⑥①②⑤B.⑥③④①②⑤C.⑥④②③①⑤D.③⑥④①②⑤ 答:B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可能会降低 时的GDP,。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容易引发一些企业的“搭便车行为 导致创新企业无法补偿初始的创新投入,而且难以获得预期的创新收益,_。 (1)但能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创新发展(2分)(2)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缺失(1 分)(3)最终失去创新的持续动力(2分) 17.请你根据下面图表提供的相关信息,写一段结论性的文字。要求内容完整, 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6分) 某省2014年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统计图 ≡ 14-17周岁 0-17周岁 08岁9-13周岁14-17周岁0-1周岁」 回金国6A0 3m1 无论是整体还是各年龄段,该省0-17周岁未成年人的阅读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 平;从各年龄段看,无论该省还是全国,9-13周岁未成年人的阅读率均高于其 他两个年龄段。 六、写作(60分)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小镇上来了一个马戏团,想在当地招临时工做杂务。做三小时可得到一张外场的 票,做六小时就可进到内场,如干一整天,就可以得到一张最前排、最中间位置 的票 有一对小兄弟想要最前排的票,于是开始了辛苦的工作。从太阳升起到落下,他 们一刻不停地干活,虽然十分疲惫,但是能坐到最前排、最中间的位置看马戏的 信念支撑着他们。到了晚上,兄弟俩终于在艰辛的劳动后迎来了演出。他们筋疲 力尽地坐在第一排,满身尘土,手上还有豆子一样大的水泡。 主持人出场的时候,大家都热烈地鼓掌,而这两个可怜的孩子,却在掌声里,沉 沉地睡去
②滑稽剧主要是善意的戏谑、讥讽和批评,喜剧却是毫不留情的揭露、批判和犀 利、辛辣、痛快的嘲讽 ③因而会引人发笑 ④但喜剧与滑稽剧还是有着明显的区别 ⑤因此,喜剧比滑稽剧更具严肃性 ⑥这是因为喜剧中存在着滑稽因素,如行为或语言的乖僻、夸张、倒错、变形及 明显的虚假和假作正经、自相矛盾等等 A.③④⑥①②⑤ B.⑥③④①②⑤ C.⑥④②③①⑤ D.③⑥④①②⑤ 答:B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5 分) 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可能会降低 一时的 GDP,。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容易引发一些企业的“搭便车行为”, 导致创新企业无法补偿初始的创新投入,而且难以获得预期的创新收益, 。 (1)但能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创新发展(2 分)(2)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缺失(1 分)(3)最终失去创新的持续动力(2 分) 17.请你根据下面图表提供的相关信息,写一段结论性的文字。要求内容完整, 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75 个字。(6 分) 无论是整体还是各年龄段,该省 0-17 周岁未成年人的阅读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 平;从各年龄段看,无论该省还是全国,9-13 周岁未成年人的阅读率均高于其 他两个年龄段。 六、写作(60 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小镇上来了一个马戏团,想在当地招临时工做杂务。做三小时可得到一张外场的 票,做六小时就可进到内场,如干一整天,就可以得到一张最前排、最中间位置 的票。 有一对小兄弟想要最前排的票,于是开始了辛苦的工作。从太阳升起到落下,他 们一刻不停地干活,虽然十分疲惫,但是能坐到最前排、最中间的位置看马戏的 信念支撑着他们。到了晚上,兄弟俩终于在艰辛的劳动后迎来了演出。他们筋疲 力尽地坐在第一排,满身尘土,手上还有豆子一样大的水泡。 主持人出场的时候,大家都热烈地鼓掌,而这两个可怜的孩子,却在掌声里,沉 沉地睡去……